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教案

登上企鹅岛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2

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九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第1课 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西方殖民者的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的起止时间;三角贸易路线。

奴隶贸易的动因。

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奴隶贸易。

归纳概括。

血腥的奴隶贸易是西方殖民史上最为丑恶的一页。

奴隶贸易的集散地戈雷岛

戈雷岛的地理位置;葡萄牙人发现戈雷岛;塞内加尔独立;戈雷岛是贩奴的中转站。

欧洲列强对戈雷岛的争夺;贩卖黑奴对欧洲、非洲的影响。

探究欧洲殖民者争夺戈雷岛的原因和作用。

问题探究。

戈雷岛见证了近代400多年西方殖民史上黑奴贸易,亲历种种罪恶。这些警示和见证告诫世人不要忘记历史,应该关心人类共同的命运,领会现代社会尊重人权的意义,建立为人类进步和发展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殖民主义罪恶的见证

奴隶堡是戈雷岛标志性建筑。1960年,戈雷岛获得新生。海上博物馆。

戈雷岛是血腥奴隶贸易的见证。戈雷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分析奴隶堡的作用,说明殖民主义的罪恶。

比较分析

问题探究。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戈雷岛与殖民主义罪恶

难点

奴隶贸易

本课为1课时。教材以戈雷岛为窗口,揭示近代黑奴的罪恶贸易情况,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叙述:西方殖民者的奴隶贸易;奴隶贸易的集散地戈雷岛;罪恶黑奴贸易的见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从而使学生理解戈雷岛作为奴隶贸易中转站,是四百年来黑人血泪史的见证。认识戈雷岛作为警示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导言分析:

导言概述世界文化遗产戈雷岛。建议教师注意三点:第一,戈雷岛是奴隶贸易的中转站;第二,通过名字起源,揭示戈雷岛优越的地理环境;第三,戈雷岛的警示意义。建议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导言。问题一:戈雷岛是非洲西海岸的小岛,“戈雷”是什么意思呢?问题二:这个良好的锚地不是用来发展航运的,它的作用是什么?问题三:在历史上,戈雷岛相继被哪些国家占领?戈雷岛的命运是否改变了呢?为什么?通过问题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也提高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第一目 西方殖民者的奴隶贸易

戈雷岛是奴隶贸易的重要枢纽和中转站。理解和认识奴隶贸易是学习戈雷岛的重要基础。教材介绍奴隶贸易的时间、奴隶贸易的原因、路线和戈雷岛在奴隶贸易的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奴隶贸易,要明确三点:

1.对奴隶贸易的基本认识。罪恶、可耻的奴隶贸易开始于15世纪中期,持续四百多年,到19世纪基本结束。这四百年是非洲黑人的血泪史。西方殖民史最让人触目惊心的一页。奴隶贸易伴随着欧洲殖民者探险活动开展起来,1441年,葡萄牙人萨尔维斯和特里斯唐在摩洛哥南部劫掠了10名非洲人,带回欧洲,当作家奴。1444年,葡萄牙的捕奴队在西非捕捉了200名奴隶,运往欧洲市场,奴隶贸易开始发展起来并持续了四百年。

2.明确大规模的奴隶贸易的动因、三角贸易的地区、商品。奴隶贸易的动因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种植园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被大批屠杀,驱赶。而美洲的种植园和矿业又迫切的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利益的驱使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大批的贩卖黑人奴隶。17世纪中叶开始,奴隶贸易集中大西洋东西沿岸,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的地区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殖民者首先在欧洲装满枪支、布匹、糖等廉价商品,然后南下沿非洲西海岸以廉价商品换取奴隶,随后前往美洲高价卖出黑奴,满载烟草、棉花等原料运回欧洲。

3.认识戈雷岛在奴隶贸易中的地位是贸易枢纽和中转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是戈雷岛成为这一枢纽的原因。

第二目 奴隶贸易的集散地戈雷岛

教材从戈雷岛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重要作用分析戈雷岛作为罪恶奴隶贸易见证的概况。教师在讲述时明确三点:

1.戈雷岛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戈雷岛成为奴隶贸易枢纽的原因。戈雷岛位于西非佛得角半岛正南,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以东3公里处,是大西洋岸边的一个小岛。从距离上看是非洲距美洲大陆最近的岛屿。因此戈雷岛不仅是西方殖民者侵略掠夺非洲的跳板,又是连接非洲、美洲、欧洲航线上的枢纽。它是奴隶船的理想交接站,躲避内陆袭击的理想停留地。岛上还有一眼清泉,是理想的淡水资源。建议教师利用三角贸易地图来说明戈雷岛的地理优势,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历史纵横》。

2.欧洲殖民列强对戈雷岛的争夺。殖民列强对戈雷岛的争夺实际上是对奴隶贸易权的争夺,争夺的背后是欧洲列强实力的较量和抗衡,了解欧洲各国殖民列强历史发展是学习的背景。走在探险前列的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于1444年,来到塞内加尔河口,发现了戈雷岛。17世纪初荷兰人凭借贸易优势成为头号殖民强国,控制了包括戈雷岛在内的广阔殖民地。17世纪,后起的英国和法国开始挑战荷兰的殖民霸权。英国击败荷兰,并同法国争夺殖民地。戈雷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反复易手的。但是,无论如何争夺不能改变的是戈雷岛作为奴隶贸易的重要作用。建议教师结合《历史纵横》和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殖民者侵占戈雷岛的过程,注意思考殖民列强对戈雷岛争夺的目的。

3.戈雷岛作为罪恶黑人奴隶贸易中转站和集散地。教材从两方面指明戈雷岛奴隶贸易的概况及影响。教材首先明确殖民列强争夺戈雷岛的重要目的是夺取奴隶贸易的中转站。教材从三个阶段介绍戈雷岛上奴隶贸易:开始阶段是15世纪葡萄牙人统治时期;发展阶段是荷兰人统治时期,戈雷岛成为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最盛时期是法国人统治时期,戈雷岛垄断了非洲西海岸的奴隶贸易,奴隶贸易最为猖獗。岛上最多有三十多个奴隶贸易站。教材从贩卖黑人数字上指明了黑奴贸易的规模,戈雷岛作为贸易枢纽的重要作用。教材指明了贩卖黑奴的影响:贩卖黑奴给欧洲殖民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暴利,无以估计的巨额利润源源不断地流到欧洲,成为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但黑奴给非洲带来了灾难,非洲损失了一亿多黑人劳动力,非洲社会经济陷入停顿和倒退。

第三目 殖民主义的罪恶

本目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以奴隶堡这个代表性的建筑,见证了黑奴贸易的罪恶,并通过戈雷岛新生揭示其警示意义。

1.奴隶堡是戈雷岛上的标志性建筑,是血腥黑奴贸易的见证。教材从建筑特色和特殊功用两方面介绍奴隶堡,突出黑奴生活处境的悲惨和反抗斗争,揭示黑奴的悲惨命运。教材通过对奴隶堡上下两层建筑的不同结构的讲述,反映出奴隶贩子和黑人奴隶的不同境遇,揭示出奴隶堡是一个关押黑奴的场所,是黑奴的人间地狱。建议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细节,认识黑奴贸易的残酷。

2.教材介绍奴隶堡中黑人的关押、买卖、运送、屠杀的具体情况。“不归之门”成为奴隶新的厄运的开始,“不归”预示了黑奴未来的命运。建议教师结合《资料回放》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体验奴隶在奴隶堡的悲惨生活、命运的沉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3.戈雷岛的新生、作用和意义。教材讲述了戈雷岛新生的时间、原因。突出戈雷岛目前的重要作用,即是西非的旅游胜地;又是重要的历史教育基地。重点突出了起警示作用的两个重要基地:原西印度公司原址建立的海上博物馆和奴隶堡。建议教师结合《学思之窗》的思考题进一步提出引申的问题:问题一:分析为什么戈雷岛能够成为“对话、互谅、思想交流、实现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圣地”?问题二:世界文化遗产戈雷岛的警示意义何在?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导言:

关于本课导言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设计:

(1)本课是第九单元具有警示意义文化遗产的开篇,教师可以通过对以前学习辉煌璀璨优秀文化遗产的回顾,对比本单元学习的人类历史上不可挽回、灭绝人性的严重罪行的社会丑恶现象的世界遗产,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丑恶的社会现象作为世界遗产的意义进入新的单元的学习。

(2)利用图片对比设疑进行导入:通过展现对比戈雷岛今天美丽的海滩风景和奴隶堡的残酷景观,引起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兴趣。

关于西方殖民者的奴隶贸易一目的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探究奴隶贸易出现的原因,还可以利用史料引导学生认识奴隶贸易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对资本的原始积累,直接动因是因为美洲新大陆种植园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奴隶贸易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通过三角航程及贸易商品展示,使学生理解贸易的过程,奴隶和资本的流向。贸易的过程引出奴隶贸易中重要的中转地──非洲的戈雷岛,进入下一目的学习。

关于奴隶贸易的集散地戈雷岛一目的教学

围绕戈雷岛的地理、历史方面进行问题探究。可以围绕几个问题进行:戈雷岛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有何优势?有哪些列强争夺戈雷岛?欧洲列强争夺戈雷岛的目的是什么?戈雷岛在奴隶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奴隶贸易的规模如何?这种奴隶贸易给欧洲和非洲的影响是什么?

关于殖民主义罪恶的见证一目的教学

教师以奴隶堡相关的图片、戈雷岛上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并结合《资料回放》展示奴隶的居住、交易、屠杀、抗争、旅程及未来的命运。利用相关的奴隶堡图片以两个楼层的陈设、环境、居住人数、黑奴的反抗斗争加以对比,突出黑奴生活环境的恶劣,命运的抗争,悲惨的境遇。指导学生阅读黑奴的抗争的命运和运奴的旅程,认识黑奴贸易的灭绝人性。适当补充材料说明奴隶到达美洲后的境遇,体现奴隶的悲惨命运。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已经学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辉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会学习什么呢?(教师出示戈雷岛一幅海滩图片)这是拥有美丽的海滩、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的一个小岛,是西非的旅游胜地。但是在几百年前它却是人间地狱,(教师出示奴隶堡的明信片,画面是砖木石结构奴隶堡的底层,阴森黑暗,两面的石台阶连着通向大西洋的通道)。这就是人类近代史上殖民主义罪恶和非洲黑人悲惨命运的见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戈雷岛。

案例二 奴隶堡

(教师出示奴隶堡的图片和下列材料)

奴隶堡四周的院墙很高,但里面的建筑却只有一座木石结构的小楼。楼上是奴隶贩子的住处,楼下才是囚禁黑奴的牢房。这里低矮、潮湿、黑暗,墙壁上只有一个碗口大的通气孔,即令在白天也要点上油灯照明。囚室分男奴囚室和女奴囚室,还有专门关押孩子的童奴囚室和禁闭室。每个囚室只有几个平方米大,据说至少要塞进15到20个黑人。囚室四面都是坚固的石壁,有些已长满了绿苔,一股潮湿的腐烂气味令人难以忍受。讲解员告诉我,奴隶们被关在这里待船外运,一般待船期要三四个月。在这期间,他们都要被戴上脚镣和手铐,有的还要系上一个7公斤的铁球,忍受着种种非人的折磨。许多奴隶由于不堪摧残未及外运即惨死在这里。

穆青《黑色的礁石》(节选)

本段材料主要是从细节上补充奴隶在奴隶堡的非人待遇,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从哪几个方面描述黑人在奴隶堡的悲惨生活,并进一步和殖民者的居住环境对比。

引导学生探究奴隶堡除了是关押黑奴的场所外,还有什么作用?

启示学生认识铁链、脚铐、铁球也不能磨灭奴隶反抗的意志和勇气,在奴隶堡关押的过程中,奴隶们屡屡反抗,又屡屡被镇压,因此奴隶堡也是一个镇压奴隶反抗、屠杀奴隶的场所。

教师出示材料:

资本由于无限追逐利润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奴役不仅突破了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肉体极限。经济利益成了把奴隶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黑人从事过度劳动只要七年就耗尽了生命。也就是说,每隔七年黑人劳动力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隶价格低廉,农场主宁肯从外面购买奴隶,也不愿让奴隶生儿育女、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很多农场主坦率地承认:“购买比繁殖更便宜。”

《非洲通史》近代卷

美洲出卖黑奴的海报:结合课本上

启示学生思考奴隶堡下层“不归之门”中“不归”是什么意思?奴隶堡是奴隶悲惨命运的终结吗?它是奴隶新的厄运的开始,又有多少奴隶能够活着达到目的地呢?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奴隶堡是关押、屠杀、交易、运送奴隶场所,它也是血腥奴隶贸易的重要见证。这样的奴隶堡在西非有多少呢?教师出示材料:

17世纪上半叶前后,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瑞典和勃兰登堡等也积极从事堡垒修筑。堡垒分布极为广泛,但最集中的地方是黄金海岸。至18世纪末,在长约250英里的黄金海岸沿海,共有大小堡垒42座,平均6英里就有一座堡垒,此外还有无数商站。随着奴隶贸易成为欧非贸易中的决定因素,堡垒和商站成了欧洲人进行奴隶贸易的主要据点。

《非洲通史》近代卷

此段材料主要从奴隶堡的数量说明奴隶贸易的规模和后果。

让我们再看看这张(奴隶堡)明信片:画面坐着的黑人妇女,她的眼睛在看着你,从她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其对祖先血泪史的悲愤和控诉。

案例三 戈雷岛的警示意义

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戈雷岛得到新生。塞内加尔把原有的奴隶堡和奴隶贸易公司建成博物馆和遗址。为什么?教师补充材料:

“奴隶贸易在人类历史上造成史无前例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灾难,它满足了美洲和欧洲的需要,榨干了整个非洲的血液,把非洲拒于文明之外。”

美国黑人活动家杜波依斯

结合材料指导学生思考塞内加尔修复戈雷岛的意图。

奴隶贸易给欧洲、美洲带来巨额财富,但对非洲来说却是落后的根源。塞内加尔在原西印度公司的遗址上修建博物馆,重修奴隶堡,展现西非古代文化和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的惨痛历史,目的是为了不忘历史,永记历史。在此基础上通过戈雷岛和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实现互谅,从而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

超过一亿黑人成为奴隶贸易的牺牲品,戈雷岛是血腥奴隶贸易的见证,这些展览、建筑使我们好像又听到奴隶的呻吟和控诉。它又给我们后人带来什么警示作用呢?

引导学生从人类的和睦相处、人类的共同命运、人的权利和人类的发展角度思考。

延伸阅读

第1课 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第1课 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1课 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

教学目标

识记:奴隶贸易的起止时间;三角贸易路线。

戈雷岛的地理位置;葡萄牙人发现戈雷岛;塞内加尔独立;戈雷岛是贩奴的中转站。

奴隶堡是戈雷岛标志性建筑。1960年,戈雷岛获得新生。

理解:奴隶贸易的动因。欧洲列强对戈雷岛的争夺;贩卖黑奴对欧洲、非洲的影响。

戈雷岛是血腥奴隶贸易的见证。戈雷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重点戈雷岛与殖民主义罪恶

难点奴隶贸易

教学设计

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已经学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辉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会学习什么呢?(教师出示戈雷岛一幅海滩图片)这是拥有美丽的海滩、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的一个小岛,是西非的旅游胜地。但是在几百年前它却是人间地狱,(教师出示奴隶堡的明信片,画面是砖木石结构奴隶堡的底层,阴森黑暗,两面的石台阶连着通向大西洋的通道)。这就是人类近代史上殖民主义罪恶和非洲黑人悲惨命运的见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戈雷岛。

西方殖民者的奴隶贸易一目:

围绕戈雷岛的地理、历史方面进行问题探究。可以围绕几个问题进行:戈雷岛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有何优势?有哪些列强争夺戈雷岛?欧洲列强争夺戈雷岛的目的是什么?戈雷岛在奴隶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奴隶贸易的规模如何?这种奴隶贸易给欧洲和非洲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出示奴隶堡的图片和下列材料)

奴隶堡四周的院墙很高,但里面的建筑却只有一座木石结构的小楼。楼上是奴隶贩子的住处,楼下才是囚禁黑奴的牢房。这里低矮、潮湿、黑暗,墙壁上只有一个碗口大的通气孔,即令在白天也要点上油灯照明。囚室分男奴囚室和女奴囚室,还有专门关押孩子的童奴囚室和禁闭室。每个囚室只有几个平方米大,据说至少要塞进15到20个黑人。囚室四面都是坚固的石壁,有些已长满了绿苔,一股潮湿的腐烂气味令人难以忍受。讲解员告诉我,奴隶们被关在这里待船外运,一般待船期要三四个月。在这期间,他们都要被戴上脚镣和手铐,有的还要系上一个7公斤的铁球,忍受着种种非人的折磨。许多奴隶由于不堪摧残未及外运即惨死在这里。

穆青《黑色的礁石》(节选)

本段材料主要是从细节上补充奴隶在奴隶堡的非人待遇,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从哪几个方面描述黑人在奴隶堡的悲惨生活,并进一步和殖民者的居住环境对比。

引导学生探究奴隶堡除了是关押黑奴的场所外,还有什么作用?

启示学生认识铁链、脚铐、铁球也不能磨灭奴隶反抗的意志和勇气,在奴隶堡关押的过程中,奴隶们屡屡反抗,又屡屡被镇压,因此奴隶堡也是一个镇压奴隶反抗、屠杀奴隶的场所。

教师出示材料:

资本由于无限追逐利润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奴役不仅突破了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肉体极限。经济利益成了把奴隶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黑人从事过度劳动只要七年就耗尽了生命。也就是说,每隔七年黑人劳动力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隶价格低廉,农场主宁肯从外面购买奴隶,也不愿让奴隶生儿育女、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很多农场主坦率地承认:“购买比繁殖更便宜。”

《非洲通史》近代卷

美洲出卖黑奴的海报:结合课本上

启示学生思考奴隶堡下层“不归之门”中“不归”是什么意思?奴隶堡是奴隶悲惨命运的终结吗?它是奴隶新的厄运的开始,又有多少奴隶能够活着达到目的地呢?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奴隶堡是关押、屠杀、交易、运送奴隶场所,它也是血腥奴隶贸易的重要见证。这样的奴隶堡在西非有多少呢?教师出示材料:

17世纪上半叶前后,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瑞典和勃兰登堡等也积极从事堡垒修筑。堡垒分布极为广泛,但最集中的地方是黄金海岸。至18世纪末,在长约250英里的黄金海岸沿海,共有大小堡垒42座,平均6英里就有一座堡垒,此外还有无数商站。随着奴隶贸易成为欧非贸易中的决定因素,堡垒和商站成了欧洲人进行奴隶贸易的主要据点。

《非洲通史》近代卷

此段材料主要从奴隶堡的数量说明奴隶贸易的规模和后果。

让我们再看看这张(奴隶堡)明信片:画面坐着的黑人妇女,她的眼睛在看着你,从她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其对祖先血泪史的悲愤和控诉。

殖民主义罪恶的见证一目:

教师以奴隶堡相关的图片、戈雷岛上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并结合《资料回放》展示奴隶的居住、交易、屠杀、抗争、旅程及未来的命运。利用相关的奴隶堡图片以两个楼层的陈设、环境、居住人数、黑奴的反抗斗争加以对比,突出黑奴生活环境的恶劣,命运的抗争,悲惨的境遇。指导学生阅读黑奴的抗争的命运和运奴的旅程,认识黑奴贸易的灭绝人性。适当补充材料说明奴隶到达美洲后的境遇,体现奴隶的悲惨命运。

戈雷岛的警示意义

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戈雷岛得到新生。塞内加尔把原有的奴隶堡和奴隶贸易公司建成博物馆和遗址。为什么?教师补充材料:

“奴隶贸易在人类历史上造成史无前例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灾难,它满足了美洲和欧洲的需要,榨干了整个非洲的血液,把非洲拒于文明之外。”

美国黑人活动家杜波依斯

结合材料指导学生思考塞内加尔修复戈雷岛的意图。

奴隶贸易给欧洲、美洲带来巨额财富,但对非洲来说却是落后的根源。塞内加尔在原西印度公司的遗址上修建博物馆,重修奴隶堡,展现西非古代文化和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的惨痛历史,目的是为了不忘历史,永记历史。在此基础上通过戈雷岛和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实现互谅,从而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

超过一亿黑人成为奴隶贸易的牺牲品,戈雷岛是血腥奴隶贸易的见证,这些展览、建筑使我们好像又听到奴隶的呻吟和控诉。它又给我们后人带来什么警示作用呢?

引导学生从人类的和睦相处、人类的共同命运、人的权利和人类的发展角度思考。

知识结构

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塞内加尔政府修复戈雷岛的意图?

解题关键:明确修复目标和交流方式

思路引领:认识和借鉴戈雷岛的历史

答案提示:牢记历史,通过在原西印度公司遗址建立海上博物馆和修复奴隶堡反映历史;借鉴历史,通过戈雷岛的历史实现同西方的对话、互谅和思想交流;展望未来,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人类和睦相处和和平发展。

《傅雷家书》教案


《傅雷家书》教案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杰出的翻译家傅雷的生平。
掌握书信的格式。
【能力与方法】
体会文章中讲道理和抒发情感的两种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

情感态度世界观。
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的才是真正的坚强。
2、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整体把握两则书信的内容
具体学习第一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全班同学以“那回,我给爸爸(妈妈、爷爷、姐姐)写了一封信”为题进行口头作文。
要求:写出何时、何地、因为何事给何人写了一封信,别人又是怎样回信的,其中有什么令人感动的话。
2、引出
A、作者傅雷
B、本文写作背景
简略地说,《傅雷家书》是一位翻译家与国外学习的儿子通信。通信时间12年,信的数量有180多封,这些“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雅,又微妙又率真”的信件,起先是父亲给儿子的训诫,中途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最后是两位艺术家之间平等的交流。
3、学生通读两则家书,填写下表

第一则

第二则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情感特色

语言特点

相同点:
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茅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二)精读第一则
阅读第一封信
思考: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谓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2、傅雷在信中写了几层意思
(1)首先宽慰自己的儿子,别为父母担心
(2)父母永远是孩子倾诉的对象
(3)情绪起伏是人生难免的
(4)怎样面对情绪的起伏
3、学生用“这句话打动了我,因为它告诉我”或者用“这句话打动了我,它使我联想到”这样两个句式说话。
3、文章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古战场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它的用意是什么?
小结:本文的说理方法是什么?
A、比喻说理
B、举例说理
本文的主旨
要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i,理智的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4、拓展
(1)、假如你是傅聪,读了这封信以后,你会对傅雷说……
(2)以”情绪消沉时,我是这样度过……为开头说一段话。
(3)将本文改写为傅雷父子的心灵的对话。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阅读欣赏第二则家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收到儿子的来信,傅雷的感情是怎样的?从那句话中可以看出这种感情?
比喻成新年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儿子来信,告诉傅雷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傅雷的情感是怎样的,文章是怎样表述的?
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喜悦
傅雷把自己的喜悦和激动,表述为三个层次
①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
②欣赏艺术的喜悦
③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3)傅雷仅仅是为儿子的成功而激动吗?
——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4)最高的境界: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5)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快乐与茅盾”的问题,比较第一、第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总结文章中”做坚强的人“的具体含义。
(二)学生互相讨论,互相解决疑问
(三)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或从哲理或从情感或从技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自主预习篇
【语文百花苑】
在一个地铁车站
[美]庞德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1913年,意象派诗人庞德在巴黎协和地铁站下车时,突然间,“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了一个,又看到了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由此一种“突发的情绪”油然而生。一整天他都努力寻找能表达感受的句子,先是写作大段的诗,然后成了“小块小块的色彩”,几经辗转,几经推敲,一年之后,世界上出现了《在一个地铁车站》。
本诗采用比拟和想像的手法,表达社会虽有其黑暗的一面,但美丽与生机是并存其中的;人生虽然艰难,但希望与机遇是伴随其中的,因此,在逆境中,不应丧失信心,在顺境中,应保持忧患意识。
【文本链接】
1.走近作者
本文是其第一幕。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生于爱尔兰,1937年定居巴黎,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贝克特的创作有诗歌、小说、戏剧等。1969年,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荣获诺贝尔文学获。
2.背景资料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贝克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作家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这些作品逐渐地获得社会承认,并被不少国家竞相上演。在法国戏剧影响下,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从事这种新戏剧创作的剧作家。60年代初,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给这一流派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出生于20世纪初,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所遭遇的劫难使他忧虑、迷惘,感到极大的悲观与绝望。虽然他积极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曾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但战争那可怕的阴影始终在心头难以忘却。而“二战”后西方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的现实,又使他和西方民众共同感受了未来的渺茫与无望。他在此时创作出《等待戈多》是不奇怪的。
作为侨居法国的爱尔兰裔作家,贝克特早年结识了同样侨居巴黎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深受其现代派文学创作的影响。他在23岁时写的论文《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中,就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而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因而主张将作品的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获得“形式即内容”的艺术表达效果。他的小说中的哲学沉思就往往与叙述的无序、情节的重复、词语的含混难以分解,彼此一致。
【基础知识积累】
1、字音
症(zhèng)候症(zhèng)状症(zhēng)结嬉(xī)笑
窥(kuī)视堕(duò)落忏(chàn)悔忿(fèn)怒
祈(qí)祷咀嚼(jué)倒嚼(jiào)咬文嚼(jiáo)字
鸨(bǎo)母
2、字形
土墩 兴高采烈症结 浑浑噩噩 咀嚼 迷离恍惚
泻漏 胆战心惊僵硬 嬉皮笑脸 啰嗦万劫不复
窥视 甜言蜜语 消磨 荒诞无稽
3、词义
症结: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比喻事情弄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
万劫不复:表示永远不能恢复。佛家称世界从生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万劫就是万世的意思。
噩梦:可怕的梦。
鸨母:开设妓院的女人。
合作探究篇
【课文内容透析】
1.脉络梳理
2.主旨感悟
《等待戈多》共两幕,写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他们莫名其妙地等了一天,最后被告知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可是第二天戈多依然没有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下去。本剧表现现代文明中一些人精神上等待与失望、苦闷和迷惘。
3.写法点击
贝克特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等待戈多》这部荒诞性戏剧的经典作品正体现了这种反传统的艺术主张。
⑴欠缺逻辑的剧情。整个剧本与传统戏剧不同,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剧程式,也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两个主人公重复、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现不出逻辑上的连贯性。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胡言乱语中突然还会冒出一句至理名言,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许多天,幕终时他们还要等待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无边的等待。剧作完全摒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有戏,简直使观众倒胃。这不可思议的东西却恰恰是《等待戈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在贝克特看来,世界是荒诞的,生活是痛苦的、零碎的,人与人的关系凭理性是永远也说不清的。因此,他认为在剧作中表现连贯的情节是胡编乱造,蒙哄观众。而他所采用的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
⑵凋敝的舞台形象。幕布一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派凋敝凄惨的景象:黄昏的暮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两个衣衫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些“直接呈现给观众”的舞台形象,一方面渲染了全剧荒原般的气氛,另一方面,因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戏剧的场面而被追加了象征意义,使作者的内在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⑶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剧中人物的语言颠三倒四,不断重复,既无前因后果,又文不对题。即使是一些偶然出现的颇有深意的哲理,由于夹杂在人物的胡言乱语中,也显得突兀和支离破碎。这样的语言当然不是由于作者的笔力不支所导致,相反,它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贝克特想用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语言,来表明一种认识,即在非理性化、非人化的社会里,人既然失去了作为人的特质,也就失去了理性的思考,没有了完整的语言。
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因此,有人称他是“与荒诞生存状态抗争的贝克特”。
⑷在剧作风格上,《等待戈多》将喜剧与悲剧融合在一起。
《等待戈多》表现的中心是“人”,人的存在、人与环境的冲突,但贝克特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以遒劲有力的笔精心刻画出充满昂扬斗志的抗争英雄,而是以闹剧的方式,随意涂抹马戏团小丑般的人物。他们欲生不成,求死不得。行尸走肉般地苟活,却还全然不知,盲目乐观。从理性的角度看,这是一幕人类的悲剧。这和40年代萨特、加缪等存在主义作品表现的内容一样。1942年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一个能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个熟悉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觉和照明都消失了,人便自己觉得是个陌生人。他成了一个无法召回的流浪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关于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同时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的生活分离,演员与舞台分离的状况真正构成荒诞感。”这里,“陌生的”生存环境,人是无法召回的“流浪者”,精神的失望等,这些内容让索福克勒斯来写,也许会催人泪落。然而《等待戈多》的戏剧效果全然两样。当看到爱斯特拉冈在精疲力尽地脱靴子,无聊地争食红萝卜与波卓吃剩的骨头的时候,读者或观众都不禁哑然失笑。然而这种笑决不是传统喜剧所引发的开怀畅笑,而是一种凄然的笑,悲在笑中。因为在其根本上表现的是人类的痛苦境地。剧中有个非常典型的场面: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久等戈多不来,异常绝望,打算上吊自杀,这当然是悲剧性场面,但两人又因体重不同而发生谁先谁后的争执,又赋予场面以某种喜剧色彩。正是在这种悲喜交融、凄苦的笑中,更好地表达了人生的悲惨。
⑸动作细节鉴赏
贝克特主张只有那些没有情节、没大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纯正的艺术。在《等待戈多》中,作者把情节和动作都减到最低限度,并且让这些细节不断重复,没有什么变化。在不断重复中,这些细节因此富含象征意味。
爱斯特拉冈脱靴子,象征着要摆脱痛苦。连接波卓与乐克之间的那根绳子,既象征着富人对穷人的依赖,又象征穷人无法摆脱富人的钳制。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吉米尔把两人及幸运儿的帽子交替着不停戴下去的没完没了的动作,让观众感到滑稽可笑,但在这笑声中,又让人体会到了人生毫无意义的可悲。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吉米尔玩上吊,也让观众感到好笑,在这笑声中,同样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绝望。
为填补单调的时间空白,减轻不断袭来的恐惧不安,剧中人物总是做些机械的动作,说些无意义的话,借此证明自己可悲的存在。两个流浪汉在舞台上脱靴子、穿靴子,取帽子、递帽子,唱歌演戏讲故事,闲聊拥抱,互相谩骂:虽然忙个不停,但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虽然满台热热闹闹,却“什么也没发生,没人来,也没人去,太可怕了”。这些是他们内心痛苦的外部标志。
作者就是这样让舞台动作和细节说话,把情感心理转化为视觉形象的。两个流浪汉的痛苦就这样通过他们的无聊、烦闷得到了表现。他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
⑹品味对话
贝克特认为,社会是毫无意义的,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荒诞不经的,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沟通,那么,作为沟通思想感情工具的语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理性的、逻辑清楚的语言只能掩饰世界的本质,妨碍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因此,在《等待戈多》中,人物语言便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整个剧作中人物的语言往往是语无伦次,支离破碎,剧中人与人之间构不成对话,让人莫名其妙。例如:
爱斯特拉冈:“瞧这个(他拎着叶子根部,把吃剩下的胡萝卜举起,在眼前旋转),奇怪,越吃越没滋味。”
弗拉吉米尔:“对我来说,正好相反”
爱斯特拉冈:“换句话说?”
弗拉吉米尔:“我会慢慢地习惯”
爱斯特拉冈:(沉思了半晌)“这是相反?”
弗拉吉米尔:“是修养问题。”
爱斯特拉冈:“是性格问题”。
弗拉吉米尔:“是没有办法的事。”
爱斯特拉冈:“奋斗没用。”
弗拉吉米尔:“天生的脾性。”
爱斯特拉冈:“挣扎没有用。”
弗拉吉米尔:“本性难移。”
爱斯特拉冈:“毫无办法。(他把吃剩下的胡萝卜递给弗拉吉米尔)还有这点儿吃不吃?”
这段对话,毫无事件因果前后联系等逻辑思维,根本就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说话人之间没有对话的共同话题,说话人本人也没有一以贯之的话语思路。在大段大段的语言转换之间,这种非逻辑性非理体现得十分清楚。对话的重复和无意义,语言的非逻辑性等,都增加了作品的荒诞感。但所有这些语言,又确实是人那种荒诞感、绝望感的一种外化形式。
贝克特很善于把自己某些深刻的思想通过人物的胡言乱语表达出来。表面看来是些东拉西扯的胡话,借助这些急促的对话短句,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空虚、迷茫与恐惧。作者正是用这种语言填满剧作演出的时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人物的荒诞感。
此外,剧中人物反复地讲着“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嗯?咱们走不走?”、“上帝”、“营养学”、“通大便的药”等台词,相互没有联系,颠三倒四,语意不明,都是作品中人物以荒诞的语言对荒诞世界所发表的荒诞看法。
4.重难点解惑
贝克特荒诞剧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中。这是一个两幕剧,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两个瘪三式的流浪汉在黄昏的乡间小道上等待从来没有见过的戈多,他们无聊地闲谈,做些机械的动作,讲些不知所云的故事。但戈多迟迟不来,以至于烦闷得想到自杀,但又不甘心,想等戈多来弄清自己的处境再死。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来人,却不是戈多而是波卓。他手持鞭子,一手牵着被拴着脖子的“幸运儿”。幸运儿扛着沉重的行李,拱肩缩头,脖子被勒得正在流脓,惨不忍睹。波卓气势汹汹,虽原谅了恐惧的狄狄和爱斯特拉冈,但随意虐待幸运儿,称之为“猪”,挥来斥去,幸运儿也惟命是从。波卓吃饱喝足,对黄昏作了一通“抒情”的解释,逼幸运儿为他们跳了一通舞。最后波卓才牵着幸运儿和流浪汉告别。总算磨掉了一个黄昏,天将黑时,一孩子来到,他传达戈多的旨意: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
次日的黄昏,还是同样的乡间小路,同样的两个流浪汉,同样的目的──等待戈多。等待得无聊至极,一个流浪汉唱了一支无聊的“狗”歌,他们追忆过去的往事,彼此争吵谩骂,但仍不见戈多来。他们反复着下面的对话: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总算等到了人,却仍是波卓和幸运儿。这时的波卓眼睛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昨日气势汹汹的波卓,跌倒在地爬不起来。两个流浪汉好不容易才把他扶起来走了。接着还是孩子来,宣布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两个无望的流浪汉又想起了上吊,解下裤带子,但一拉就断了。死又死不成,只好明天再等,再等……
《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⑴关于“戈多”与“等待”
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对此,西方评论界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的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给剧作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据此可以认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他会来吗?人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然,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说它无可奈何,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它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
剧中人物对于“戈多”的“等待”,显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这其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
⑵人物分析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为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属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说些支离破碎、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第二天见面时连头一天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并且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更不是以往我们在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中见到的那种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他们只是一种平面人物,或类型形象,是作者眼中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象征性符号,或者是在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完全失去了人性与个性的人的荒诞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⑶痛苦加失望、悲惨加迷惘是《等待戈多》内容的突出之点。
幸运儿的痛苦直接呈现在读者或观众面前,是看得见的痛苦。两个流浪汉的痛苦是通过他们的无聊、烦闷来表现的。他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在他们眼中,什么都没有意义,一切都无需去记忆,连时间概念都没有。爱斯特拉冈说:“……今天是不是星期六?今天难道不可能是星期天?或者星期一,或者是星期五?”第二幕中弗拉季米尔问波卓什么时间瞎了眼,波卓大发其火:“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有一天,难道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有一天,任何一天。有一天他成了哑巴,有一天我成了瞎子,有一天我们会变成聋子,有一天我们诞生,有一天我们死去,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秒钟,难道不能满足你?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黑暗。”生存即是死亡,时间没有实在意义,是永远停滞的瞬间。为了填补这个单调的时间空白,减轻不断袭来的恐惧不安,他们总是做些机械的动作,说些无意义的话,借此证明自己可悲的存在。两个流浪汉在舞台上脱靴子、穿靴子,取帽子、递帽子,唱歌演戏讲故事,闲聊拥抱,互相谩骂,然而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虽然满台热热闹闹,却“什么也没发生,没人来,也没人去,太可怕了”。这些是他们内心痛苦的外部标志。
⑷剧作在荒诞的背后,深刻地表现了现代文明中的人生处境:生活在盲目的希望之中。人们遥遥无期地等待着一个模糊的希望,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幻,只有失望、再等待、再失望,在期待中耗尽生命,在失望中饱尝痛苦。舞台上演出的是人类社会的抽象化缩影。两个流浪汉是人类的象征,他们生活在世上只有一件事:等待戈多。戈多是什么?西方评论家绞尽脑汁,作出各种解释,从一个著名的摩托运动员到巴尔扎克的一部不出名的早期喜剧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种种类比评析。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对戈多的含义无法也无须去作琐细的考证,但剧中戈多确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救星和希望。然而象征人类的流浪汉,等来的却不是救星,却是痛苦和压迫──幸运儿和波卓。幸运儿是痛苦的化身,他备受折磨,任人奴役。波卓是压迫的体现,他蛮横凶狠,傲气十足。第二幕中波卓瞎了眼,求救于流浪汉,表明了作者的另一观点:命运变化无常。用剧中人的话说:“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说得定。”流浪汉等待的希望是渺茫的,今天等不到,明天还是等不来,永远得不到。剧作第二幕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幕的再现,加强了这种观念的直观性,要是继续写下去,第三幕、第四幕,照样还是等待、等待……
【名师引领探索】
查找资料,了解《等待戈多》诞生、演出经过:
有一天贝克特走在巴黎的街道上,迎面被一个陌生男子刺了一刀,他以为自己死了,醒来却躺在医院里。警察抓到了谋害他的凶手,贝克特痊愈后去监狱看望这个人,他问凶手为什么要刺杀自己,那人回答他:我也不知道——现实的荒诞性几乎在生死的一刹那让贝克特领悟了。于是,反映人生荒诞的《等待戈多》便酝酿在作者心中。1952年,《等待戈多》问世。
《等待戈多》首演轰动,从此,它云游四方,在各地上演:在物质富足的地方演《等待戈多》是醒世,在精神沦陷的地方演《等待戈多》是警世。
1957年,旧金山演员实验剧团为圣昆廷(SanQuentin)监狱的1400名囚犯演出《等待戈多》时,仅仅几分钟后,就吸引住了这些世界上最粗鲁的观众,并且在心灵深处使他们感到了震惊。据说,从此以后,戈多剧中的台词、角色,都成了圣昆廷特有的语言和传说的一个永久组成部分。当然,不能说囚犯们具有更高的鉴赏水平,但是他们的处境确实使他们处在《等待戈多》一剧中的状态,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这个话剧。他们一直等待着拿钥匙为他们开门的人,那个人就是“戈多”。事实上,贝克特的寓所就位于巴黎最著名的监狱附近,从他的书房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囚犯们手扶栅栏,眼望蓝天的情形。这一幅画面不知是否会对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产生影响。
【类文欣赏】
秃头歌女
[法国]欧仁约内斯库
第十场
[人物同前场,缺玛丽。]
马丁太太:这首诗使我毛骨悚然……
马丁先生:可是诗中有某种热情……
消防队长:我觉得这诗十分出色……
史密斯太太:然而……
史密斯先生:您夸张了……
消防队长:注意,确实如此,这一切是很主观的……但是,这就是我的世界观,我的梦想。我的理想……再说,这使我想到我该走了。既然你们没有钟,我呢,再过三刻钟加十六分钟,我准时要到城那头去救火。我必须赶紧去,虽然这不是什么大事。
史密斯太太:这会是什么火灾?一次壁炉的小火?
消防队长:甚至还不是。一时的激情和胃部有点火辣辣的。
史密斯先生:那么,对您的离开,我们感到遗憾。
史密斯太太:您真好玩。
马丁太太:多亏您,我们过了一个真正的、富有笛卡儿风味的一刻钟。
消防队长:(朝进场门走去,然后,停步)顺便问一下,秃头歌女怎么样了?
史密斯太太:她总是照老样打扮,戴着帽子!
消防队长:噢!那么,再见,先生,太太们。
马丁先生:祝您幸运,常有火灾!
消防队长:但愿如此。祝大家也一样。
[队长离去。大家送队长到门口,然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
第十一场
[人物同前场,缺消防队长。]
马丁太太:我能为我兄弟买一把小折刀,你们不能为你们的祖父买下爱尔兰。
史密斯先生:人们走路用脚,但是人们取暖用电或煤。
马丁先生:今天有谁卖出一头牛,明天会有一个蛋。
史密斯太太:在生活中,必须从窗口看。
马丁太太:既然椅子上没有人,人可以坐在椅子上。
史密斯先生:无论如何必须把一切都考虑到。
马丁先生:天花板在上,地板在下。
史密斯太太:当我说是的时候,这是一种说话方式。
马丁太太:各人有各人的命运。
史密斯先生:您拿一个圈圈,抚摸它一下,它将变成恶性循环!
史密斯太太:学校老师教孩子读书,小猫小时,母猫给它们喂奶。
马丁太太:就在此时母牛把它的尾巴给了我们。
史密斯先生:我在乡下时,喜欢孤独和平静。
马丁先生:要这样,您的年龄还不够老。
史密斯太太:本杰明富兰克林有理:你们不如他安静。
马丁太太:一个星期是哪七天?
史密斯先生:Moa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
马丁先生:EdwardisaClerk;hissisterNancyisaTypist,andhisbrotherWilliamashop-assistant。
<导读>
1949年,《秃头歌女》写成,1950年5月正式在巴黎梦游人剧院首演。这部作品使约内斯库走上了荒诞戏剧的创作道路,并且成为这种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一开始,《秃头歌女》的演出就受到冷遇,除了少数人表示称赞外,绝大多数观众和评论家均认为该剧莫名其妙,不屑一顾。但《秃头歌女》的演出失败并未使约内斯库放弃创作,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作思想。
《秃头歌女》没有通常的戏剧情节。任何传统的剧作都有一个或简或繁的故事,并且通过这个故事的起伏、悬念、高潮、结局来展示主题,这就是人们惯称的戏剧情节。但是看完《秃头歌女》这个剧后,人们很难说出它有什么完整的故事内容,传统的戏剧情节完全被排除在外。人们看到一个简单的过程:从史密斯夫妇的闲谈开始,随后是女仆,马丁夫妇的出场及对话,接着又是消防队长的出场和交谈及退场,最后是两对夫妇的争吵,全剧在马丁夫妇再出现,重复史密斯夫妇的开始时的姿态和对话而告终。这根本谈不上戏剧情节,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延续。这种延续是那样的平铺直叙,又缺乏必然的联系,使人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引人入胜之处。但显然作者是故意不采用传统戏剧情节的。
剧中的人物是一些没有性格的形象。传统戏剧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往往是通过剧情来展示其性格的,他们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个性及一定的心理活动。但是《秃头歌女》中的史密斯夫妇,马丁夫妇,既没有显示他们的性格,又没有描写他们的心理活动,而消防队长和女仆则更是毫无个性的人物。他们的言行都是机械的,不反映什么心理活动和思想。史密斯在开始闲聊时谈到的博比沃森竟是一个家族中的共同的姓名,商店推销员是这个家族所从事的唯一职业。马丁夫妇之间竟互不相识,必须经过一番交谈才能相认。剧中的六个人物尽管出场先后不等,但很难按传统戏剧的标准去指出那个或那几个是主要角色。在剧本结束时人物的对话变成了语无伦次的叫喊和吵架,结尾时,马丁夫妇代替了史密斯夫妇开始时的场面和对白,更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可有可无和可以替换的特点。

等待戈多教学全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等待戈多教学全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等待戈多(节选)
●说课
《等待戈多》是法国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戏剧作品要注意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特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缺乏鲜明的性格特征,没有激烈的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作者以此来体现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荒诞戏剧的概况以及《等待戈多》在戏剧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了解萨缪尔贝克特。
2.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本文所体现的深刻人生哲理。
3.理解节选部分中的戏剧语言、环境描写、情节结构的荒诞特点。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差别。
●教学重点
以“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为突破口理解本剧的“等待”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本剧人物梦呓之言和无聊动作所隐藏的人生痛苦与绝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了解内容,设计问题讨论是较合适的教学方法,问题可以是: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
●教学用具
投影介绍有关贝克特及西方荒诞戏剧的概况,有条件准备《等待戈多》剧牒片,事先让学生观看,印发有关作者和作品的介绍文字。
●预习要求
课前印发有关资料给学生,要求在上课前浏览一遍(参见“备课资料”部分)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从《大话西游》中的著名台词导入:
1.唐僧被牛魔王抓住要被绞死了,这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唐僧扬声高叫: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语言的无理和荒诞)
2.“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语言的无意义)
3.“你真的想要吗?如果你真的想要的话,你就说嘛,虽然你深情地看着我,但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你真的想要吗?那就给你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语无伦次)
其实有很多事情在其表面的荒诞之下,内里却有着令人信服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我们就来欣赏一出真正的荒诞剧《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一剧,1959年在巴黎上演,主要是因为此剧作者贝格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我们用传统的审美眼光看待该剧时,它又是那样的不可理解,甚至是难以卒读。难怪许多有经验的理论家和观众都对此迷惑不解。据说一个演员在演完《等待戈多》之后怒气冲冲地说:我根本不知道演的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一个谜,又不是一个谜。让我们打开书本。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朗读剧本说明部分,一生扮爱斯特拉岗,一生扮弗拉季米尔。
三、归纳与提要
1.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说了些什么?
明确:一会儿谈昨天在哪儿过夜,一会儿讲两个贼的事情,一会儿说到《福音书》的地图,一会儿又说到英国人在妓院里的故事,还有试着上吊,还有关于脚疼等,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2.他们在干什么?有什么动作?
明确:他们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糊涂到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是谁都不知道。爱斯特拉冈从一出场就是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内瞧,倒靴子,摸靴子;弗拉季米尔是脱帽子,抖帽子,窥帽内,戴上又摘下帽子。全是些无聊动作。
3.这两个人物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两个形象你有哪些感受?
示例1:从人物形象上看,两个流浪汉既已成为被社会挤压为“非人”的可怜虫,只是按动物的本能生活,完全丧失了人性,因此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两人可互换角色而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它们成了西方工业社会这部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是西方人在20世纪思想情感的代表符号。他们那疯疯癫癫的支离破碎的语言,都源于人物绝望、恐怖的内心。在这种荒诞的外形下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就更深沉、更强烈,它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我想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甚至觉得就是他们自己。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绝望的心态。
示例2:两个流浪汉是被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卑微、低贱、丑恶。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些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说些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第二天见面时连头一天的事也不记得了,只是按照动物的本能生活,完全丧失了人类应有的尊严,胆战心惊地向波卓乞讨吃剩扔掉的骨头。他们糊涂到连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可以互换角色而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他们面前只不过是天国的神话。他们已经离开了自己的本质,成了现代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失去了个性的小零件。剧中所有的人物只是某种习俗、思想感情的代表,他表现的只是类型,而不是个性。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只是“人类的缩影”。
四、重点解读
1.剧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戈多,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示例1:戈多究竟指什么?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话中时时出现的“期望”“祈祷”“乞求”“救世主”“得救”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这种希望的一种寄托物。但是,他们对戈多是谁也不清楚,戈多也始终没有来,这就说明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
示例2: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示例3: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人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示例4: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对此,西方评论界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的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给剧作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
2.研讨“等待”。
教师点拨:有人认为,《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于戈多这个人物,而在于“等待”。英国评论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投影)所以我们说,这出戏的主题即“等待”。关于“等待”我们大家可能还有着自己的感悟,老师很希望你能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对学生的讨论持鼓励的态度,只要有理就行)
示例1:这种等待具有多种含义:它意味着碌碌无为的人生——这种虚无的等待的累积,或无限的日常琐碎动作的机械反复,即人生;它象征着虚无缥缈的希望。
示例2:为什么要等?既然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但是两个流浪汉却在苦苦“等待”,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两个流浪汉是被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他们永远无休止地等待那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改变自己处境的希望,这反映了西方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扩展开来说,这也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写照。剧中人物对于“戈多”的“等待”,显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这其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
示例3:我们已经知道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他会来吗?人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然,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说它无可奈何,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它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
五、比较探究
教师点拨:我们在此之前看过许多戏,也读过不少剧本,如《雷雨》《茶馆》等,我们也知道戏剧有三大要素,即:戏剧要有曲折的情节和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其中人物的语言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体现人物的性格。这一类戏剧我们称为传统戏剧,而对于《等待戈多》却是反传统的,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荒诞性。试通过比较分析其荒诞性的具体表现。
示例1:传统戏剧一般都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有比较具体的社会属性。如《茶馆》中的众多人物,他们生活的时代在他们身上有鲜明的烙印。再看《等待戈多》,人物只有两个(节选部分),在他们身上并没有体现什么社会属性,人物也缺乏独特的个性。他们实际上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象征而存在的。象征着人类生活的单调、困窘和无价值。
示例2:传统戏剧一般比较注重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和烘托。如《雷雨》中,既有工人罢工的社会环境,又有雷雨到来前后的自然环境的烘托。而《等待戈多》大家可以看到,故事发生的环境相当模糊,一条路,一棵树,道具如靴子、帽子、皮鞭等等都非常简单。荒诞派戏剧家认为客观环境都是非本质的,于是他们有意识的剥去它们,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因此道具只是成为直喻社会存在的一个符号。这些都象征着人类旅程的沉重和毫无意义。
示例3:本文的语言形式和传统的戏剧语言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戏剧语言,如《屈原》犹如一篇散文诗,《雷雨》激烈而充满感情的人物对话,《茶馆》中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各有各的鲜明的人物语言。而本文的语言确实很难和读者进行沟通。语无伦次,缺乏前因后果的逻辑联系,在阅读时给大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正是荒诞派戏剧的特点所在。原本语言是人交流沟通的工具。而荒诞派剧作家却认为,社会是荒诞不经的,人与人,人与社会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人与人之间根本就无法交流,人物间的语言根本就是多余的,理性的逻辑清楚的语言只能成为掩饰世界的本质,妨碍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所以本文的语言就体现出以下特点:语言支离破碎,语无伦次,让人莫名其妙,人物与人物之间构不成对话。如狄狄和戈戈之间关于忏悔的对话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不知所云。文中还有大段大段的语言转换,非理性和非逻辑性的特点表现的更加明显。但是人物的语言在这种荒诞性的表现形式下却体现了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比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甚至是绝望,对前途的渺茫,对过去的无所适从等等,都能使读者感受到。
示例4:欠缺逻辑的剧情。整个剧本与传统戏剧不同,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剧程式,也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两个主人公重复、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现不出逻辑上的连贯性。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胡言乱语中突然还会冒出一句至理名言,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许多天,幕终时他们还要等待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无边的等待。
示例5:其次,凋敝的舞台形象。幕布一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派凋敝凄惨的景象:黄昏的暮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两个衣衫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些“直接呈现给观众”的舞台形象,一方面渲染了全剧荒原般的气氛,另一方面,因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戏剧的场面而被追加了象征意义,使作者的内在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示例6:思想意义的荒诞,反映了西方现代社会的荒诞现实和人们的心理状态。戈戈和狄狄衣衫褴褛,言行鄙俗,思想混乱。剧作家描述这样的形象破碎的人物,目的在于集中地反映人类的卑贱状态,强调人的异化与毫无价值。
●板书设计
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岗
●学习卡片
我们在一生当中总在等待着什么,等待着机会的来临,等待着奇迹的发生,等待着幸福的降临,等待着厄运的离去。有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的等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却不知道自己等待的究竟是什么,甚至我们等来的却不是我们一直想要的,等待花开花落,等待潮起潮退,等待岁月的轮回,等待着直到时间的尽头。
1.戈多是谁:是他们自己,迷失了自己,所以才会这样/心目中的上帝,能拯救他们的/是个借口,让自己觉得还有活下去的意义/死亡/小男孩的恶作剧,他只是想戏弄他们,但他们宁可想其有,也不愿可能会得罪权势人物/上层社会中他们所希望的东西,物质上的利益上的施舍,或者是一种福利制度/就是等待,没有目标,不知所措/无休止的明天/不确定的信仰、寄托/死神,因为人在死之前是毫无意义的/自由/社会给他们的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2.为什么要等:等待戈多需要理由吗?/毫无意义,是种需要,生命状态/为什么不去找呢?他们其实是害怕戈多的出现的,因为他的出现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绝望/等不是目的,只是个借口,借口闲谈/生活需要变化,但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只能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