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1

大班对小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2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1。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1”,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课时教案总第42课时课题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明清时期和平外交、侵略与反侵略的概况;分析下西洋目的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难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

备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明清时期,在继续秦汉以来的主动和平外交的同时,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也在日益尖锐。教学过程: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明清对外关系特点:

(1)经济文化交流频繁;(2)中外矛盾日益尖锐(侵略与反侵略,其中,侵略如葡萄牙—澳门;荷兰—台湾;沙俄—东北;日本—东南沿海;反侵略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雅克萨之战);(3)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欧洲近代科学知识(徐光启与西学东渐);(4)对外政策由主动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一口通商、公行制度)。

一.郑和下西洋(西洋: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1.目的:宣扬国威;加强联系(主要);采购异域珍宝;寻找建文帝。

2.条件:

(1)物质基础——明朝前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最主要条件);

(2)政府支持——明成祖时(前六次)和明宣宗时(第七次)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3)科技条件——罗盘针的使用和地理知识、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4)个人因素——郑和(本姓马)航海经验丰富,有勇敢精神和组织才干。

3.特点:

(1)规模大(“宝船”大小及数量);(2)时间长(1405—1433年,28年);

(3)时间早(比哥伦布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

(4)次数多(7次);(5)航程远(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6)到达国家多(30多个);(西汉:印度半岛南端;唐朝:波斯湾)

4.下西洋主要活动内容:政治通好、和平贸易、使臣回访、友好相处。

5.性质: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与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

6.历史地位与影响:

(1)团体: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秦汉—明初),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个人:郑和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3)双向: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4)单向:促进华侨对南洋的开发。华侨下南洋(东南亚一带)从唐朝开始。

(5)局限(或消极影响):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贡赐”政策),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这种航海壮举后继乏力,必然随着国力的衰退而悄然结束。

二.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倭寇”的含义

元末明初以后,在我国沿海地区骚扰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2.“倭患”原因:

(1)日本国家分裂,日本武士、商人到中国抢劫;(2)明中期海禁政策(为防倭寇严格限制私人海外贸易)导致奸商与倭寇勾结;(3)明中后期政治腐败,海防松懈。

3.抗倭经过

(1)台州九捷(戚继光);(2)与俞大猷配合;(3)基本肃清倭寇。

抗倭胜因:正义性、民众支持、“戚家军”训练有素军纪严明、其他抗倭将领的配合。

中国古代史上中日关系归纳:秦朝——徐福东渡;西汉——汉武帝时与日本交往;东汉——光武帝赐印;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明朝——倭寇之患。

第页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三.葡萄牙租占澳门(行贿与欺骗方式)(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主权)

侵扰沿海——行贿居留(1553年)——租借暂居——强行租占。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祖国统一,是外交问题,该肯定;

郑成功把台湾建成反清基地,分裂祖国的行为,是内政问题,该否定。

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5—1686年)

1.背景:清军主力入关,东北边防空虚,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2.性质:自卫反击战。

3.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俄军大败,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4.结果:双方于1689年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5.评价《尼布楚条约》——平等条约

(1)谈判前形势平等:中国方面有噶尔丹叛乱拖后腿;沙俄方面农奴起义。

(2)谈判原则平等:双方在尼布楚地区兵力相等,参加谈判人数相等。

(3)谈判意图平等:谈判的范围和签订的条款都未超越两国政府事先指示和同意接受的范围。

(4)谈判结果平等:既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是中国领土;也使沙俄获得了外兴安岭以北的领土并取得了通商权利。明朝中后期及清前期中国能取得反侵略斗争胜利的原因:

(1)西方国家尚未进行工业革命,中国综合国力强于对手;

(2)封建政府坚决反抗,没有妥协退让;

(3)反侵略战争指挥有方(如戚、郑、康),将士英勇。中国历史上东北地区史实

(1)古代史:

①秦朝:辽东郡;②唐:黑水都督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国);③辽:兴起、定都与制度;④元:辽阳行省;⑤明:奴儿干都司;后金建立与迁都;⑥清前期: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2)近代史:

①近代前期:《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甲午战争(辽东战役,赎辽);日俄战争。

②近代后期: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苏军出兵中国东北;辽沈战役。

(3)现代史:

“一五”计划(重点建设东北地区的重工业);改革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江苏历史26)(材解题)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前提条件、特点和历史地位。

(2009年浙江文综17)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C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原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在使用“大清”的朝号④表明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00年全国高考题)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延伸阅读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教材有关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2.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进行了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其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
条约》。
教学难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①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
2.概况
①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②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受到热烈欢迎。郑和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之通好的意愿。
③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以中国丝绸、瓷器、茶叶,换取供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
料、药材等。
④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
⑤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
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3.历史意义
①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
③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
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二、华侨与南洋的开发
1.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
2.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徒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
3.华侨从祖国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当地人民一起,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他们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的倭患
①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
②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
③1553年,倭寇先后攻入上海、苏州,直达南京,明朝政府也决心荡倭。
2.戚继光抗倭
①明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
②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
③后戚继光又率军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
④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⑤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万古流芳。
四、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1.明代以前的澳门
古代澳门属扬越地。秦始皇时属南海郡番禺县。唐代属东莞县。宋代时澳门居民以渔业为生。南宋末年,张士杰曾在澳门与追来的元军大战。明成化年间,在妈阁山中兴建了妈祖阁。
2.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租占澳门
①侵扰东南沿海地区: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②以欺骗、行贿的手段占领澳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托言舟触风涛缝裂,水
湿贡物,愿暂借地晾晒”,向明朝地方官行贿,获得允许。
③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
④长期租占澳门:葡萄牙殖民者擅自修筑城垣和炮台,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
派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
2.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
①葡萄牙租占澳门以后,明政府始终掌握着澳门的领土主权。
②澳门的民政和司法归香山县知县主管,设守澳官,并在澳门驻扎军队,负责防务和
治安。
③明政府还强制毁掉葡萄牙人擅自修筑的青州城。
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
①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于1661年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
②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
①郑成功祖孙三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A.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军队分到各处去屯田垦荒。
B.郑成功派农师向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农业技术。
C.郑成功还积极发展商品生产。
②郑成功结束了荷兰对台湾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六、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俄国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
①明清之际,清军主力进关,东北边界空虚,俄国侵略者乘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
等地。
②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2.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①为了捍卫边疆,康熙帝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
②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③结果,俄军伤亡惨重。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3.《尼布楚条约》
①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
②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
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④条约规定:
A.中俄两国边界的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额
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属于中国;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
河以西,外兴安岭以北属于俄国。
B.外兴安岭与流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搁置再议。
C.拆毁雅克萨城,俄国人全迁出境。
D.两国商旅凭护照方可往来贸易。清朝同意将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让给俄国,
作为商旅栖托之所。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丝绸之路。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交往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2.在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的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中国人民也吸取和借鉴了外来的文明成果,发展了中华文明。

3.在世界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较少,但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的几个不同文明。这在中外古代和中世纪史上,意义尤显重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教学难点: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回忆本章的引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秦汉的历史地位与当时世界各大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大致情况:

印度的孔雀帝国昙花一现,迟至公元4世纪才形成局部统一。而中国在秦亡之后出

现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繁盛局面。

古罗马和安息帝国雄踞地中海和西亚时,东亚屹立着强大的秦汉王朝。

公元1—2世纪,亚欧大陆古文明地区并列的4个帝国(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

中,汉朝和罗马的历史地位尤其重要。

然后引入本节的授课,指出:汉朝在当时是空前强大,并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使得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突破了东亚的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

讲授新课:

一、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密切往来

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

战国纷争与秦汉之交时有许多中国人到朝鲜,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指马韩、辰韩

和弁韩)曾多次派人赴汉。

秦汉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

2.中朝贸易的发展

朝鲜特产输入中国,朝鲜特产檀弓、文豹、果下马、班鱼皮等输入中国,

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

中朝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对朝鲜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影响。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日本的社会状况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

汉朝时,日本“分为百余国”。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

译通于汉”。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字部分,从《汉书·地理志》中初步了解日本的社会生活。

2.两汉与日本的关系

徐福浮海东渡的传说,在中日两国都是从古流传至今;

日本考古发现的一些工具、器皿的制作也有的同中国相似,两者相互印证。

汉武帝时,日本一些部族小国与汉朝已经有了通使关系;

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得赐印绶(汉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已出土)。

汉安帝时,倭国又遣使来汉。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促进了日本生产

和文化的发展。

3.两汉时期的中越经济文化联系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联系更加密切。

中国从越南输入土特产和东南亚的珍稀物产,如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

中国的铁器、农耕和水利技术传到越南,使越南的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显著提高。

中越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积极影响。

三、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

西汉以前,中国的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等地。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

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

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当时,世界各文明区域尚处于隔绝分散的状

态,交通工具也很简陋,丝绸之路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

2.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西南陆上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西南有一条从四川出发,经云南,过缅甸,最后到达印度的丝绸之路。

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加强了中原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而且为中缅、中印

的友好往来,创造了条件。

4.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A.秦汉时期,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

B.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线与经过地区。

A.阅读课本插图《海上丝绸之路》;

B.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

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斯里兰卡。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

的外交活动范围。

5.评价:

两汉时期,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也日益发达,古代世界的东方与西方的几个文明

地区联系起来。

中国的丝绸驰誉世界,中国被称为“丝国”,中西交通线也被称为“丝绸之路”与

海上“丝绸之路”。

四、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汉朝与安息的交往

安息是地处丝绸之路中段的西亚大国,成为罗马帝国与汉朝之间的中转站,

安息利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贸易谋获其利。

2.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汉朝与大秦(罗马帝国)之间都有直接交往的愿望。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遣使来到东汉,这

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考点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1、与朝鲜的关系

掌握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史实:政治交往、文化联系、经济交流

2、与日本的关系

掌握两汉和日本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史实:政治交往、经济交流

3、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掌握汉朝与西亚的经济交往;东汉与大秦的政治交往。

4、丝绸之路

掌握陆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开通的条件、路线和意义;掌握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

1、陆上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内涵: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西传而得名。

(2)开通的历史条件:①秦汉的统一,中原王朝实力的积聚。②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③西汉丝织业的发展。④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3)开通和维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②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③西汉末年,中原与西域关系一度中断。④东汉班超经营西域。⑤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4)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它是东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和桥梁。西域的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作物,罗马的玻璃器皿、中亚的服饰、饮食等物产,西域的乐舞、杂技,西亚、中亚的音乐、舞蹈等精神文化产品由此传人中国。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中国物产和技术的西传更是难以统计的,造纸、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等的西传,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海上丝绸之路

(1)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a.秦汉时期,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b.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线与经过地区:a.阅读课本插图《海上丝绸之路》;

b.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3)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3、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特征:①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②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③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④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⑤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⑥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①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发展;②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③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④张骞沟通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路;⑤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⑥科技文化成就辉煌;⑦统治阶级比较重视。

例1.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与西城的联系

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本题答案是B。西汉同西亚和欧洲通商关承发展的前提是丝绸之路的开通,而丝绸之路是在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之后形成的。此题中的A项只是作为对外交往史中的主要物品而出现,而C、D两项都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才出现的。

例2.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A.应用性技术B.农作物良种

C.手工业产品D.书画艺术品

本题答案是A。汉代在中外交往中输出的主要是应用性技术,例如中国的铁制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传到越南并推广,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等。

例3.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本题答案是D。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A、B、C三项符合史实,D项表述有误,因为秦汉时期中国只与欧亚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并没有与非洲国家直接开始贸易交往。

民族关系是指国内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对外关系是指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别。

民族关系

从民族关系上看,民族交往,特别是经济文化交流有了重大发展,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灭六国,南平越族,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初步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两汉时期,民族交往频繁。西汉的“和亲”政策和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汉武帝在西南设置郡县,加强了西南少数民族同中原的联系。边疆各族对开发边疆地区,缔造中华民族历史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意:各民族间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贸易、战争、和亲、迁徙、招抚、设置特别机构等,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经济上的互补和文化上的相融、认同,一直是推动民族融合的主要动力。

对外关系

从对外关系上看,中外交往开始发展起来,中外交往中中国主要是文化输出。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中外交通发达,统治者思想开放、政策开明、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东与朝鲜、日本,南与越南、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西与西亚的安息和欧洲的大秦都有联系、交往。出现了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丝绸之路”和水上交通线“海上丝绸之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影响世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东亚,远及欧洲和非洲。

▲注意:影响对外关系的主要因素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通和对外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明清时期的文化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明清时期的文化”,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的著作成果;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明清小说;《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利玛窦与西学东渐。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理学的演变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对其中反映的观点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明朝中叶,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2.明传奇和明清小说蓬勃发展,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产生了激烈的撞击,一些领域开始注意吸收来自域外的学说和技术。

教学要点

一、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1.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2.明安图及《割圆密率捷法》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3.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4.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三、理学的演变

1.程朱理学的盛行

2.王阳明的心学

四、进步的思想家

1.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

2.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3.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4.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

五、明传奇和明清小说

1.明传奇

2.明清小说

六、类书、丛书的编纂

1.《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

2.《四库全书》

七、西学东渐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科学技术新成就和科技巨著;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明清小说。

本节难点:理学的演变;对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的评价。

二、讲述本节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忆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及这一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由此引入新课。鉴于本节知识点较多,且部分内容已在初中学过,教师讲述中应按照高中教学的要求,侧重于重点问题的分析。

三、“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一目,应讲明四点。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此内容初中已学过,教师可围绕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强调其总结性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该书不仅对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进行了全面总结,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而且是一部生物分类学的经典之作。它所采用的药物分类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于16世纪末刻版印刷后,很快流传到日本、朝鲜,先后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这部书是农学著作的集大成者。因初中已学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其主要内容及成就,并紧扣教材归纳:全书60卷,60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12类,对有关农业生产问题,从政策、制度、生产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论述,所以教材指出:“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该书的一个特点是吸收了西方的科技知识。该书水利类中引《泰西水法》两篇,其中讲汲水具三种:龙尾车、玉衡车、恒升车。后两种和我国传统汲水具(筒车、翻车)相比,由于使用了活塞,科技水平较高。其中恒升车至今仍在我国的北方一些农村使用。

3.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此部分内容因初中学过,亦可围绕教材所述引导学生回忆。首先,该书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徐霞客三十余年间,走遍了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该书即他对祖国地理、地质进行深入考察的科学记录。其次,该书在科学上的贡献最主要的是它记录和揭示了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特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此种地貌进行大规模考察的人,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4.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此部分内容初中学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重点要让学生概括了解本书的内容及其学术地位。本书的内容是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其学术地位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四、“进步的思想家”一目,应讲清四个问题。

教师首先应指出,明朝后期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代特点,具有民主的因素。此目内容大部分初中学过,应重视理性分析,避免简单重复。

1.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这部分内容初中已学过,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回忆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分三方面进一步分析。第一,批判孔孟儒家思想。他说自己写《焚书》的目的就是将《论语》《孟子》的疵谬逐一揭发。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说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因而表现了强烈的反传统、反教条的精神。第二,批判程朱理学。他揭露了理学家的虚伪,说“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对假人、假言、假事、假文深恶痛绝,要求“真心”“真人”。这是要求个性解放的表现,在当时独树一帜,引起震动。

2.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可依据教材,分三方面分析。第一,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指君主争夺帝位时对天下之害,“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指君主得帝位后只图个人享乐而对天下之害。这里,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激烈的揭露和大胆否定,不但在当时引起震动,而且推动了以后民主启蒙思想的兴起。第二,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他不是主张废除君权,而是主张限制君权,因而提出改革君主专制的办法。他提出君臣共治天下,反对将君主作为绝对权威,这已不是“君为臣纲”的旧规范,而颇具民主色彩了。第三,他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反映了明清之际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3.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依据教材,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他注意对现实的迫切问题进行研究。每到一处地方,均详细调查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提倡实学,这种学风是值得提倡的。第二,反对君主专制政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他把亡国和亡天下区分开来。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则是所有人的事了。这段话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4.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依据教材,从三方面分析。第一,他具有唯物主义观点。他对“气”和“理”关系的论述肯定了精神性的理依赖于物质的气,认为“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反对程朱理学关于物质实体之外,有所谓精神性的“理”存在的说法。在道、器关系上,他认为器是第一性的,道是第二性的。这是唯物主义观点。第二,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如水是一种物质,遇寒结成冰,遇热化为汽。他认为事物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这些,都反映了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第三,具有发展的观点。王夫之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批判传统的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趋势,是有历史规律可循的,由上古的野蛮变成后世的文明就是历史的规律。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是进步的。因为郡守、县令如果“残民”就可以罢免,而分封制下则不能变更。他这种发展的观点很可贵。最后教师应指出,王夫之的思想是对理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否定。

七、“明清小说”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一是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二是六部小说的特点。第一,关于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教师首先应指出,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是明清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文便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第二,关于六部明清小说,教师可让学生按教材所列表格的诸方面谈自己的认识,最后按表格内容掌握。

六、“类书丛书的编纂”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1.《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1)关于《永乐大典》,教材从时间、主持人、性质、数量几方面进行介绍。教师可补充说明:《永乐大典》是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规模很大,动用官员、文士两千多人,总计三亿七千万字,它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均早300年。其中所引材料一字不改,保存了宋元前大量文献资料。可惜的是因数量太多,未能刻版。正本约毁于明亡之时,副本至乾隆时尚存9678册。后因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两次浩劫,《永乐大典》只剩64册。解放后,经多方搜集,现藏215册(世界上现存三百七十多册)。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教师可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关于《古今图书集成》,教材从时间、性质、数量、价值几方面作了介绍。教师不必再补充。该书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处最广泛的类书,全书一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多三四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最后,通过对以上二书的介绍,请学生看教材注释,归纳类书的特点。

2.《四库全书》。教材从时间、主持人、性质、特点、数量、价值几方面进行了介绍,教师可稍加补充。乾隆编此书的目的,在于他认识到继承和发扬封建道德文化,有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提倡文治。此书是规模庞大的丛书,收有图书3461种,79309卷。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大成。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量古籍,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教师同时应指出,由于该书是官修书,乾隆帝对不利于封建统治、不利于清朝的图书内容,大肆禁毁。修书期间,全毁两千四百多种,抽毁四百多种,即使收录其中,亦有很多文字被删削、窜改。

七、“西学东渐”一目,应讲清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传教士东来,我国与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接触和交流。首先,教师应分析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16世纪中期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在西欧、北美势力缩小。为了扩张势力,天主教建立了耶稣会,作为传教组织。由于西方的新教势力强大,耶稣会转向东方发展。真正为其在中国传教奠定基础的人是利玛窦。其次,分析利玛窦为何能在中国站稳脚跟,获准留北京传教。主要包括他用西洋器物引起明神宗及官绅们的兴趣;广泛结交朝野人士;语言、装束顺应中国的习惯,重视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因此,他得以在中国顺利开展传教活动。利玛窦前后在中国活动近三十年,他在传教的同时,把西方文化带到了中国。依据教材,可从五方面进行介绍。比如,天文方面有《乾坤体义》,数学方面有《几何原本》和《同文算指》,地理学方面有《坤舆万国全图》,还带来了乐器西洋琴、西洋画圣母像、天主像等。据统计,利玛窦在中国期间著书多达二十余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十余种,对西学东渐起了突出的媒介作用。随着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明清之际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为了在中国传教,利玛窦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并传回欧洲。他曾译《四书》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以后,在华传教士进一步把儒学介绍到西方。中国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在当时欧洲有广泛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了解利玛窦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冲突。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利玛窦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宣传西方文化知识只是他为顺利传教而采取的方法,传教才是他的目的。尽管如此,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对我国思想界、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是有进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