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2017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7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17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代表

人物思想主张备注影响

孔子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含民本思想);

⑶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⑷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

孟子⑴“仁政”学说;

⑵君轻民贵。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荀子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⑵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老子哲学思想:

⑴“道”是世界的根本;

⑵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朴素辩证法)。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齐物”、“逍遥”。

法家韩非⑴“法”、“术”、“势”结合;

⑵加强君主集权;

⑶主张变法。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二、儒学的兴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思想(大一统思想)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

2、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思想来源:三教合一(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程朱理学:(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3、相关人物创立者集大成者

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王守仁(王阳明)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异端”李贽:⑴批判程朱理学;⑵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⑴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⑵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⑶学术上:“经世致用”。

相关知识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必修三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孔子:
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鲁国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②孔子的主要观点:
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D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
A主张实行“仁政”。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主张“性善论”。
荀子:
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
C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经过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改造,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汉代儒学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提出: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目的是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②实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③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太学: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兴办太学。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①宋明理学的形成:北宋时,儒学家们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②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程颢、程颐(北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A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③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李贽:明朝后期思想家,著有《焚书》《藏书》。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黄宗羲: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著有《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思想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A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B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C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2015届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提纲


必修三思想文化史
专题十八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道、法、墨等思想流派;“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
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展开辩论。他们争相发表见解,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学术文化的繁荣局面。
(1)形成原因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④教育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一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
(2)重要意义
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新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②“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儒家
(1)孔子
地位:春秋晚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观点:①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强调“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要求“正名”,体现了政治思想保守的一面。③主张“德治”。提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焉用杀”)。④教育:首创私学,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态度要老实,学思结合,温故知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培养学生。⑤文化成就:整理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后人称为“六经”。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影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孔子被推崇为“圣人”、“万世师表”,受后人景仰。
(2)孟子
地位: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亚圣”。
主要观点:①发挥孔子“德治”思想,提倡“仁政”(政治思想的核心)。②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③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倡导“养浩然之正气”。
(3)荀子
地位:战国末期的儒家代表,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主要观点: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天人关系上: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③治国上: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④伦理关系上:主张“性恶论”。⑤君民关系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成为有作为的帝王和政治家的座右铭。
3.道家
(1)老子
地位:春秋晚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主要观点:①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②辩证法(思想精华):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这些转化都是无条件的。③政治: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④对社会发展持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影响: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2)庄子
地位: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然洒脱乐在其中。
主要观点:①提出“齐物”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②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③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不应破坏自然生成的东西。
影响:①他的寓言、散文蕴含深刻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风对后世有深远影响。②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墨家
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观点:①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反对掠夺战争。②主张“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费。③主张“尚贤”,重视人才,讲究实际功利。④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提出判断知识的三条标准,即“三表法”)和逻辑学(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上。影响:①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墨家学派具有“赴汤蹈火”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5.法家
韩非: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集大成者,主要观点:①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将法家理论系统化。②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奖励耕战。③主张变法革新(“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主张用“参验”的方法,检验人的言行和知识的真伪,对中国古代的认识论作出了贡献。影响: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大作用。在西汉以后一千多年中与儒家思想相表里,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
汉武帝时期,经济上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上需要进一步巩固大一统国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2.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主张:①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②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③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④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提出“限田”、“薄赋”、“省役”主张。
特点: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学说。根本目的:通过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影响: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国家统一;②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③限制君主的权利,有利于君主实行“仁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3.创办太学
过程: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太学生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职。
影响:①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状况,非贵族官僚子弟可凭太学资格到政府任官;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方学校;③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④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⑤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敢于批判时政,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汉武帝令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这一措施使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三)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
1.背景
①汉末:儒学权威性被严重削弱。②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③唐朝:皇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治。佛教、道教的发展,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和李翱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道视为“夷狄之教”,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④北宋: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士大夫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2.含义
宋代形成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汲取了佛、道中的有益内容,完成了更加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形成新儒学。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新”在何处?)。
3.代表人物
(1)程颢、程颐兄弟(北宋)
思想主张:①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理学的核心思想)。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也,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③发挥“仁”的学说。认为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把仁、义、礼、智、信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2)朱熹(南宋)
思想主张:①“理气论”。认为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主张先理后气,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也是天理的反应,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去人欲。②修养论。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仁”是爱心和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应强烈的有社会责任感。③政治理论: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④为“四书”做注解。《四书章句集解》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成为理学的经典。
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去寻找,求“理”的方法就是进行内心反省(“发明本心”),要扫除“物欲”。
王守仁(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①他的“心学”更多的吸取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主观唯心论宇宙观,认为人心是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②倡导“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了自我主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影响:①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②宋明理学从哲学方面发展了儒学,为专制等级制度制造理论依据,从而成为官方哲学。③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影响
①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三纲五常”作为天理得到强化,在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和创造力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②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四)明清时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
1.背景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经济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理学走向“极端”,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批判。
2.“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
思想观点:①挑战正统思想:针对“存天理、去人欲”,提出“吃饭穿衣,既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②否认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以“圣人”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③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③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自由,强调人正常的私欲。
影响: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他是明清时期最具个性的思想家(出身伊斯兰教世家,自幼受传统四次束缚较少)。
3.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①强烈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提出君臣平等和限制君权的主张,认为要“公其是非于学校”,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②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他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①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关注国计民生。写出《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实用性著作。②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③提出“保天下者”,匹夫有责。
王夫之: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主张:①认为“气”是物质实体,反对“天命论”,主张物质第一性,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②政治上,提出“循天下之公”,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三人共同点:①政治上:都参加过抗清斗争;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经济上:都重视工商业发展,主张经世致用。③思想上:批判传统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和经世致用等思想,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4.影响
①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②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的思想,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③在君主专制强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直到鸦片战争后才被重视。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要点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
A、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
3、孟子的思想主张
A、“仁政”。B、“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C、“性善论”。
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恶论”。D、法治。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思想: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三课)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宋朝的程朱理学:
北宋——程颐、程颢二程基本观点: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
南宋——朱熹理学内容:“理气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分离。“心性论”:性无不善,情应当从善,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2、王阳明心学:“心即理也”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出“致良知”学说,进一步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离经叛道”的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抨击男尊女卑,高度评价商鞅、吴起改革家,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2、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
共同
经历
共同
主张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共同
作用
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烈动荡的年代,参加过抗清斗争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进步思想
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主要观点;

(2)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培养学生材料阅读能力,分析儒家思想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图文材料,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

(2)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比较法等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使学生意识到这是时代的需要,并对这一时期的思想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1.主要采取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流讨论;

2.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文献资料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

1.“百家争鸣”:

(1)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社会原因:

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③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④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3)主要流派及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①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②道家:老子、庄子。

③墨家:墨子。

④法家:商鞅、韩非等。

(4)影响: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思想:

①思想核心——“仁”。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性,强调人与社会的和同;礼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②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试图从道德上根本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人的灵魂问题,这使儒家思想有了一些宗教色彩。

③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黎的要求。

④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孟子的思想:

①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③主张“性本善”。

孟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思想家。他的“性善论”对整个封建社会的伦理学说都有深刻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也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四端”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认为统治者把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仁政”了。孟子说的人性善是一种先天就有的道德观念,这是唯心主义思想。

(3)荀子的思想:

①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

②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③主张“性恶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虽然和孟子观点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涂之人可以为禹”,可谓殊途同归。

3.道家和法家:

(1)道家:

①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这是老子思想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②庄子: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名篇。

(2)法家: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①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②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1.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认识儒家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简述各派的代表和思想主张;

3.怎么认识儒家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后世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说明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是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1)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2)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针对本课特点,老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利用联系的哲学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对背景、过程的了解,针对某些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背景。

①南北边境不宁;

②王国威胁中央;

③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激化。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武帝发掘了一批治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董仲舒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3)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特点。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4)仲舒的思想主张重要内容。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现在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思想无法统一。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致。以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③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a.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b.“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c.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这三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初是私人教育。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是师徒相传,而真正由国家开办教育始于汉武帝。所以汉武帝在推动封建教育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①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②兴办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试述儒家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专制帝王,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是他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所谓“内圣外王”,刚柔相济,人治社会的政治理想第一次因为有了一套完备的仕进制度而得以确立;是他使得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社会牢固、安定的势力,并进一步推而广之,最终使之成为整个宗法制国家的基础。

不过,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固然自有其进步意义,但它对历史的负面影响却也同样不容忽视,像专制“大一统”的思想固然能够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但同时却也将专制集权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地步;大家族的生活方式虽然的确成为超稳定社会之基石,但同时也使得人治政治成为两千年不变之定式;至于汉武帝时代连年不断的战争与攻伐,则更是造成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之恶劣后果,其间利弊得失,自是一言难尽。

第3课宋明理学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2)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2)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根源;

2.运用比较法,认识各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讨论,对名家思想进行辩证平价。

1.理学思想的奠基人程颐和程颢:

⑴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儒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发展成为理学。理学是佛教哲学和道家思想渗透到儒学后出现的新儒家学派。

⑵“二程”简介。

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洛阳人。其弟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二人合称“二程”,是北宋最重要的理学家。他们共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成为理学思想的奠基人

⑶“二程”的基本思想

①在认识论上,二程强调“格物致知”。“格物”的目的不在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

②人性问题是二程探讨的重要内容。二程都是以性善论为提前提,都是以“气禀”的不同解释善恶,都认为必须通过修养“变化气质”。

③在道德修养论上,二程强调“克己复礼”,目的在于“存天理,灭人欲”。

④二程大力宣传儒家的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认为这是为人的“指标”,一切行为、语言都要遵循圣人之言,“一切以圣人为师”。

2.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⑴朱熹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生平。

①朱熹是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②朱熹,字元晦、别称紫阳,世称“考亭先生”。他在政治上主张富国强兵,发展生产,抵抗金兵,反对屈辱求和,晚年被诬为“伪学”领袖,到南宋时才恢复名誉。

⑵朱熹的基本思想。

①朱熹从二程那里继承了理学,作为自己哲学思想最高范畴,同时又吸收了唯物主义哲学关于气的思想资料,建立了自己的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②为了达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最终目的,他主张通过强化纲常礼教,注重伦理道德修养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提出了“明天理、灭人欲”的口号。

⑶朱熹思想的影响。

①对后来的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结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对东亚封建社会后期普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起了重大作用。

③对儒学文化圈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3.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

⑴王阳明的生平

王阳明,字伯安,浙江人,世称“阳明先生”。

⑵王阳明的基本思想

①王阳明在哲学上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主张“心”是世界的本源,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说成是“心”派生的,离开了“心”天地万物就不存在。,他的心学主要指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命题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②“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基础。

③“知行合一”的命题是王阳明针对当时社会弊病而下的良药。

④“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⑶对王阳明心学体系的评价。

①存在着某些缺陷;

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破除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强调实践有巨大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阳明哲学远播海内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2.二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3.简述朱熹的哲学思想及影响。

4.试对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作出评价。

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的破坏,纲常松驰,道德衰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者革除时弊的需要。同时,宋朝建立,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这也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可见,理学的产生正是当时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的反映。反过来,理学的出现,又对法时国家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宋代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全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儒学和道教思想,是在唐代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可见,理学也是对儒学、佛学和道教思想的一种融合和渗。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本和课外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进而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1.运用探究法,了解各思想产生的根源,思想内容及影响;

2.利用比较法,对各思想家的思想及观点进行比较,认识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1.李贽的思想:

⑴李贽的生平。李贽号卓吾,泉州晋江人。曾任国子监博士等职。后因目睹官场的黑暗辞官到各地讲学。一生著作颇丰,有《焚书》、《藏书》等。

⑵李贽的思想。

①李贽的思想包含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他批评客观唯心主义“理能生气”的学说,并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②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命。所谓异端,实际上是指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束缚的进步思想。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否定了封建等级,否定了封建特权,提高了劳动人民的地位。

③他又主张自由自治,认为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每个人都得到适当的安排,这才是合理的。他提出应该“因人而治”“人人自治”用不着封建礼教、政治和法律,因为那些是人为的,外加的、不合理的,应该抛弃。李贽的这种自由观,目的就在于反对封建社会的各种束缚和压迫,维护劳动人民的生活自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

④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认为“四书”“五经”没有什么了不起,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无非是后人过分推崇的结果。

⑶李贽思想的影响。李贽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惊世骇俗,引起了统治者的震惊和恐慌。他们将李贽逮捕入狱,李贽在狱中自杀。

2.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⑴产生的背景。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激烈,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极为尖锐。反映在思想领域里,就是出现了许多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学者,他们大都反对空谈,倾向于经世致用之学,并具有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思想。

⑵黄宗羲的生平和思想

①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曾经参加反清斗争数年之久。

②黄宗羲的思想。

a.黄宗羲肯定“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观点。

b.他在政治思想方面最突出的贡献,集中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明夷待访录》对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和现存的封建秩序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指出君臣之间应该是协力合作的关系,臣应该是君的“师友”,而不应该做君之仆妾直截了当地批判了“君为臣纲”。表明他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c.在经济上,黄宗羲的民主思想表现在“富民”的改革设想中。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黄宗羲在中国历史上还第一次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d.在学术上,黄宗羲撰写了著名的学术思想史著作——《明儒学案》,在书中反复强调“学贵践履”。这种变革现实的实践,对于清初学术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⑶顾炎武的生平和思想。

①顾炎武字宁人,世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朝灭亡后曾参加抗清斗争,后从事经史编撰,其著作有《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

②顾炎武的思想。

a.批判宋明理学,力倡务实之风,主张经世致用。

b.还反对高度集中的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反对“独治”,主张实行“众治”。

c.顾炎武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治乱。

③顾炎武的思想,旨在探索国家治乱之源和生民根本之计,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救民于水火的传统忧患意识和救世精神。

⑷王夫之的生平和思想。

①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潜心研究学问,留下100多种学术著作,主要有《读通鉴论》、《宋论》等。

②王夫之的思想。

a.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认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客观规律驳斥了程朱关于“理气”的唯心观点。在认识论上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的对象引起的;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应该把两者统一起来,满足人们合情合理的欲望;他还提出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社会不断发展,后世必然超过前代。因此他反对复古,主张社会应随着时代前进而有所改革,“趋时更新”。

b.王夫之主张限制君权。他在总结历代治乱时指出,国家的祸乱之源,在于封建等级制度的破坏。他认为,天下并非天子一家一姓的私有,而是天下生民之公有。

第三、在学术观念上,王夫之力倡崇实致用的学风。认为治学的目的在于探求得失,阐发治国经世大略。因此他在史实研究方面也特别注重经世致用,以求有功于现实社会。

(5)三位思想家所起的历史作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转移风气,开辟新路,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并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2.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1.简述李贽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对其简要评价。

2.简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思想的基本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明清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儒学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李贽对儒家经典和道家学说的揭露,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学风,王夫之重视实践对人的作用,都是明清思想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