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

小学精品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4-2冷战的开始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程标准:美苏的冷战。

★教学目标:WwW.JaB88.CoM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柏林危机的概况;德国的分裂。

2、理解: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柏林危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产物。

3、运用:通过“冷战”的讲述,使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国际关系问题,进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比较:美国对苏联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从事形成两大对立的北约与华约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一战前出现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的异同。

2、问题探究:通过对冷战的讲述,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3、论从史出:通过相关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实质,从而认识到美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与较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对抗和争夺。

2、冷战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和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

先在多媒体打出下面两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

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斯大林

材料二: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知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

师:上述材料中,两大阵营首脑的确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而曾经在战火中并肩战斗、共御强敌的盟友在和平来临时却分道扬镳、反目成仇。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话中可以看到,不乏对抗、争夺和浓重的火药味。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美苏之间可能的矛盾是什么?

生: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师:除了社会制度,也就是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之外,我们是否还能从两位领导人的语言中感受其他的含义?

生: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受到苏联的挑战或威胁。

师:斯大林的观点是社会制度应随其军队的推进而推进;杜鲁门的观点是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看起来是社会制度的冲突,但背后恐怕还隐藏着国家利益的冲突吧。既然冲突,就必然产生对抗。那么,美苏双方会以怎样的方式对抗呢?这就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冷战。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盟友关系的破裂:

1、原因:

①意识形态的对立;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对于盟国分道扬镳的原因,主要在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认为“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于是,战时的盟国变成了敌国,“遏制”苏联成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键,而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即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他在1946年2月给国务院发回的一封长达8000字电报的相关内容,强烈而明确地提出苏联对资本主义有一种传统和本能的不安全感;两种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一年后,凯南又以署名“X”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完善了他的“遏制”理论。由此,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已在积极的酝酿中。

2、表现:

①美国制定“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贯穿冷战始终的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旨在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通过维持全球战略均势,阻止苏联继续扩张,分化社会主义阵营,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改变苏联的国际关系理念,最终实现冷战的结束。在不同的阶段中,遏制战略的特点也不同。

无论遏制战略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如何变化,避免与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全面战争这一原则,是决不动摇的。在此基础上,遏制战略还有防御性的一面,采取的措施一方面是加强美国自身和盟友的实力和安全联盟,另一方面则是对发生的事态做出反应,如“灵活反应”、“报复”等,而非主动挑起事端。

在遏制战略中,美国先是实行“要点防御”,其理论依据是,世界上有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四大工业中心,这四大中心如果落入敌手,将改变全球均势。所以美国的任务是防守西欧日本,而其他地区,倘若落到共产党手中,是令人遗憾的,但由于不是工业中心,对增加苏联的战争潜力没有太大的作用。其后,又采取了“周线防御”,即认为所有来自共产主义的威胁都是严重的,必须阻止共产主义在任何地区的扩张。

在遏制战略的实施中,美国认为,过度扩张会导致苏联难以承受其代价,最终发生内部的变化。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利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反对苏联的控制,让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惟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乔治凯南1946年2月22日致美国国务院电文

乔治凯南对“1945年12月斯大林建议西方三国派遣一个代表团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向当地政府就如何扩大内阁,邀请民主人士入阁一事提供意见”的初步评价为:“是以民主程序的无花果叶,遮掩斯大林独裁统治的赤裸丑态。”──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②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宣言书)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铁幕指的是冷战时期将欧洲分为两个受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界线。当时,东欧属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势力范围,而西欧则属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象希特勒及其同伴。(参考教材的“资料回放”)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1、冷战的概念:二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个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全面对峙和竞争状态。它既不是战争,又不是和平,因此叫做冷战。诸如经济上的封锁与制裁,政治上的孤立、不承认政策与粗暴干涉对手的内政,甚至进行颠覆活动,煽动战争等;军备竞赛激烈,企图谋求胜于对手的优势,在对手的周边地区驻军,围堵对手,甚至进行原子战讹诈和军事威胁。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冷战政策的方式是:封锁与遏制,这是冷战政策的的根本方式,也就是说:不与敌对国家进行经济、外交、军事合作,不助长敌对联盟的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封锁敌对(主要是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的敌对)联盟的可能变得强大的渠道。

2、冷战的表现:

(1)政治——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2月):宣告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开始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二战结束后,局部冲突和内战不断。土耳其和希腊就是美苏在战后争夺的两个目标。1946年,苏联和土耳其发生了有关领土和控制海峡的纠纷。与此同时,希腊则是内战正酣,1947年初,希腊共产党已控制了大片山区和农村。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保护”的英国此时已是今非昔比,自顾不暇了。

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

1947年3月12日下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了讲话。他宣称,今天世界面临的严重局势关系到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他在这篇总统咨文中讲到了“希腊、土耳其危机”和美国的“伟大责任”,反复强调“美国必须提供援助”、美国“是有能力提供这种援助的惟一国家”。杜鲁门大谈援助希腊、土耳其的“广泛意义”,影射攻击苏联和各国共产党人试图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把“极权政体”强加给各国人民。他要求国会授权政府在1948年6月30日前,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选派文职和军事人员监督美援使用情况,训练希腊、土耳其两国的有关人员。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从此,美国走出孤立主义,以世界宪兵的身份出现在世界上。借用杜鲁门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他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进行干涉。杜鲁门在其总统咨文中尽管没有点苏联的名,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声称的使全世界陷入“灾难”的祸首无疑是苏联。

(2)经济——提出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

①原因:西欧出现严重经济困难;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力及声望的增长。

二战结束六年后,大半个欧洲依然难以从数百万人的死伤中平复。欧洲大陆上的许多著名城市,例如华沙和柏林,已成为一片废墟。而其它城市,如伦敦与鹿特丹,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然而到1947年这些地区的经济依然不见起色。持续几年的寒冬又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到1947年,欧洲经济依然徘徊在战前水平以下,并几乎看不到增长的迹象。农业生产是1938年水平的83%,工业生产为88%,出口总额则仅为59%。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了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食品短缺成为了最为紧迫的问题。德国尤为严重。1946-47年的人均热量摄入仅为每天1,800千卡,这个数值完全不能支持人体的长期健康。威廉克莱顿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说,“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

与此同时,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力及声望的增长更为令人不安。在法国和意大利,战后的普遍贫穷为共产党势力的增长提供了充分的养料。欧洲共产党势力正在扶摇直上,法国共产党拥有1/4选票,意大利共产党拥有1/3选票,希腊民主军越战越强。在法国,法国共产党甚至一度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

②目的:复兴欧洲经济,稳住资本主义阵脚。

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而得名,但事实上真正提出和策划该计划的是美国国务院的众多官员,特别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计划最初于1947年7月在一个由欧洲各个国家普遍参加的会议上被提出。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其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恢复、发展和联合的进程,使西欧迅速强大起来,朝着西欧一体化方向前进了一步;奠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基础,增强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内部凝聚力,巩固美国在欧洲的领袖地位;也为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从西欧方面来看,据美国经济合作署1951年报告称,1951年12月31日,马歇尔计划宣告结束,计划实施期间共耗资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款,10%为贷款,英、法、意、西德四国获得全部援助的近60%。这些钱确实帮了欧洲国家的大忙,使它们较迅速地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困境,恢复了元气。欧洲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47年的119亿美元上升到1951年的159亿美元,增长32.5%。西欧各国工业产量比计划实施前平均上升了30%以上,西德甚至高达312%。农业产量较战前提高10%。到1953年欧洲的贸易较之战前增长40%。

③影响:马歇尔计划解救了西欧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

对美国来说,此计划是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激发本国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可谓一箭三雕。

对于西欧而言,虽然各国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尚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加强。

(3)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4月):

①目的:遏制苏联;

②建立:1949年4月,在西欧5国缔结《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布鲁塞尔条约”的基础上,美、加、比、丹、法、冰、意、卢、荷、挪、葡、英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举行了《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1952年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联邦德国也成为北约第15个成员国。

北约的宗旨是: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③影响:北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1、政治上: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时间和地点:1947年9月波兰举行,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后迁往布加勒斯特)

(2)任务: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互相协议的基础上协调各国党的活动。

(3)影响: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1946年9月下旬,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向苏联外交部发回了题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开宗明义地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倾向,它的特征就是在战后谋求世界霸权。”报告结论是:“美国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战争的。在美帝国主义的眼里,苏联是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障碍。”从诺维科夫的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已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持全面否定态度,对未来的美苏关系已准备全面对抗。诺维科夫的报告实际上成为苏联指定对美国的政策的依据,被称为“莫斯科式的凯南电文。”

1945年,铁托向斯大林建议,在各国共产党之间建立一个协商性质的国际会议组织。斯大林表示赞赏这个建议。1947年,美苏冷战全面开始。1947年9月22~27日,由斯大林建议,在波兰西南部西里西亚的什克拉尔斯卡—波伦巴的小温泉场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联共(布)代表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南共的卡德尔,波工人党的哥穆尔卡,罗共的乔治乌德治,保工人党的契尔文科夫,匈共的法尔卡施,捷共的斯兰斯基,法共的杜克洛,意共的隆哥等人。会上,日丹诺夫作了《论国际形势》的报告,各国党谈了各自的工作情况,彼此间交换了意见。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由九国党各派两名代表组成,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联共(布)代表提出设立常务委员会,以便定期交换意见。波、匈代表反对,苏联的建议未被采纳。这样,情报局的任务便仅限于交流经验,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协调各国党的活动。

1948年6月20~28日,情报局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指责南共“在内政、外交的基本问题上,推行了一种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对苏联和苏联共产党(布)推行着一种不友好的政策”,“采取民族主义立场”,并号召南共党内的“健康力量”起来“撤换”党的领导。南共拒绝参加会议,并发表声明,对该决议予以驳斥。会后,情报局机构迁至布加勒斯特。1949年11月,情报局在匈牙利举行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在杀人犯和间谍掌握中》的决议,对铁托等南共领导人再次进行攻击。情报局指控南共的两次会议和通过的两个决议,无论就其内容以及处理方法来说,都是错误的。1956年4月,情报局宣布结束活动。

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等方面曾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在苏联直接控制下,背离成立宗旨,按照苏联意图部署各国党的行动计划,作出一些粗暴干涉兄弟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决定。尤其是情报局成立第二年,利用集体制裁手段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情报局实际成为苏推行大党大国主义、压制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工具,对国际共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2、经济上:建立经互会(即经济互助委员会)

(1)成立:1949年1月莫斯科

(2)目的: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经济,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

(3)影响: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

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这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会的雏形。1947年7—8月间,苏与保、捷、匈、波、罗等国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即《莫洛托夫计划》。在此基础上,1949年1月,上述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基本任务是:会员国间进行经济合作;交流经济经验;相互给予技术援助;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相互协助。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上的分裂。此后,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加入。它们是:阿尔巴尼亚(1949年加入,1961年退出)、民主德国(1950年)、蒙古(1962年)、古巴(1972年)、越南(1978年)。中国代表于1956—1961年曾以观察员身分参加例行会议。其经济合作经历了进行商品交换和科技资料交换、推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实行“经济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

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1970~1984年,经互会国家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额增长了6.2倍。经互会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到苏联的控制,苏联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关系不够平等。

3、军事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1)成立:1955年5月成立于华沙,总部设在莫斯科。

(2)目的: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

(3)影响:

性质: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作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签署了《华沙公约》。该条约由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于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北约、华约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华约组织武装力量在苏联的牵头下大规模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招致普遍抗议。阿尔巴尼亚于同年9月13日宣布退出华约。1990年10月3日东德与西德统一后退出华约。华约于1991年3月31日停止一切活动,官方于1991年7月1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关于华沙公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华沙公约正式宣布解散。

由上述分析可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等一系列措施,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实施了全方位的对抗。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

1、四大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分区占领:

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的由来

1943年11月28日,德黑兰会议使三国首脑第一次面对面地商讨德国问题。在12月1日的正式会议上,三方首脑重点讨论了德国问题。罗斯福提议把德国分成5个部分。这5个部分是:汉诺威和德国西北地区;萨克森和莱比锡地区;黑森-达姆施塔特,黑森一卡塞尔和莱茵河南部地区;巴伐利亚、巴登和符腾堡地区。罗斯福建议这5个部分都应当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另外,他认为,有两个地区应当由联合国管制,或者对它们采取国际共管。这两个地区是:基尔运河地区和汉堡市;鲁尔和萨尔。丘吉尔则希望德国能被分成较大的地区。

最后,三国首脑决定,由“欧洲咨询委员会”来进一步研究德国问题,该委员会是在1个多月前召开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上组建的。1944年初,英国根据艾德礼委员会的报告,正式向欧洲咨询委员会提出关于划分出三国占领区的建议。该建议按1937年即德国版图扩张以前的疆界,把德国分为3个占领区。东部占领区占全德40%的面积,33%的生产资源,由苏联占领。其余地区,西北部包括重工业中心鲁尔区,由英国占领;西南部和萨尔地区,由美国占领。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也由三国实行分区占领。

该建议充分照顾了苏联的利益,因此苏联除了要求再把位于英占区的费马恩岛划入苏占区外,表示同意接受这个方案。但英国在交涉中没有同意划出费马恩岛。美国对这个方案的意见很大。一方面,它认为苏占区的面积太大,超出了1/3的范围;另一方面,它所感兴趣的鲁尔区落入了英国之手。于是,美国制定了一个新的占领方案。该方案以柏林为界,把德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占全德22%的面积由苏联占领;西部再划成南、北两个部分,北部包括鲁尔区,由美国占领,南部由英国占领。按照该方案的设计,柏林也将由美国单独占领。美国方案同英国方案相比,除了苏占区面积有较大缩小外,最大的区别是美、英占区的位置正好换了方向。美国的方案送到欧洲咨询委员会时,欧洲的军事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苏联红军已经接近德国边境,而美、英军队还在忙于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苏联的地位得到加强,美方担心再不同意苏联业已表示接受的英国建议,苏军可能会进一步越出40%的范围,于是匆忙地表示接受原英国方案中苏占区的划定范围。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德国问题又作为首要问题列入议程。会议的第一天讨论对德作战问题,第二天就讨论处置德国的问题。斯大林首先发言,他要求三国首脑在会上明确表态,并把三国的共识作为决议明确地确定下来。经过讨论,三国首脑达成了原则上同意分割德国的协议。然而,雅尔塔会议之后,三国对分割德国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1945年3月24日,丘吉尔表示:“在我对俄国意图的猜疑消失之前,我很不愿意分割德国。”两天之后,三国分割委员会苏联代表也向英、美两国的代表表示,“苏联政府把雅尔塔关于分割德国的决定理解为并不是一种负有义务的计划,而是在其他方式尚不足使德国失去伤害力的情况下,一种对德国施加压力的可能做法。”4月6日,罗斯福在分割委员会美方代表怀甫特的报告上批示说;“我认为,我们的态度应是进行研究和延迟做出最后决定。”1945年5月9日,德国签署投降书的第二天,斯大林发表《告人民书》,在末尾部分他表示:“德国被彻底打败了,德国正在投降。苏联获得了胜利,虽然它既不打算割裂德国,也不打算消灭德国。”苏、美、英三国的态度发生变化,是有其原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遭到摧毁性重创,很难再次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更重要的是,随着三国的共同敌人即将败降,苏联与美、英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上升,这种矛盾既来源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又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有关,三方都希望让德国保持完整,把它纳入到自己的营垒之中。

1945年6月5日,四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在柏林正式声明把德国分成4个部分,东区归苏、西北区归英、西南区归美、西区归法。“大柏林”区由四国共同占领。声明还规定由四国总司令正式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7月中旬起,四大国在德国和柏林按划定区域实行占领和管制。至此,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的局面正式形成。共同处理涉及德国全局的事宜。柏林市也划分为4个占领区,由“盟国管制委员会”领导下的“盟国柏林城防司令部”统一管理。这是德国分治的开始。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再次会晤并签署了《波茨坦协定》。三国讨论了德国的管制原则、分区占领问题和赔偿问题,偏偏没有讨论以前一直很热门的分割问题。德国的分割问题已不了了之。

东西德是二战时根据盟军和苏联各自的占领区分的,而柏林虽然因为是苏联先行占领的,但因为那时反法西斯联盟并未破裂所以后来定为美、法、英、苏四方各占一份。因为二战结束是英法元气大伤而美国实力大增,所以实际上等于是美苏双方占领德国的。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德国国内的局势变化,美苏均放弃了继续占领德国。

2、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6月

(1)起因:西占区与苏占区分别实行币制改革;

(2)影响:引发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加快了德国的分裂进程。

第一次柏林危机又称“柏林封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

1947年6月柏林市议会选举脱离了共产党而加入社会民主党的恩斯特罗伊特为市长,由于苏联城防司令的反对而未果。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认为,西占区实行的经济政策违背了《波茨坦协定》,是分裂德国的一个严重步骤。为表示抗议,苏联政府于1948年6月19日发表声明宣布:“大柏林在苏联占领区内,经济上为苏占区的一部分”,为了“保护苏占区居民和该区经济利益,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路实施“交通管制”:1.停止火车客运交通;2.禁止西占区汽车和马匹进入苏占区;3.水陆运输须经许可并彻底检查后始能放行;4.个人通行证无效;5.货运列车须经彻底检查始能通行。”苏联针锋相对,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23日下令将“B”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美国利用空中走廊调用大批飞机向西柏林200多万军民空运粮食、煤和日用品,一年总计27.8万架次,空运货物211万吨。同时为显示其实力,美国将大批B—29型轰炸机派往英国,建立美国的战略空军基地。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苏联做出主要让步。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柏林局势虽然进展,但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冲突,而是通过谈判解决危机。

柏林的封锁和解除的过程中,西方阵营是赢家。在柏林封锁期间,柏林出现了两个市政府,一个亲西方,一个亲苏联。柏林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柏林的分裂成为德国分裂的前导。

3、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简称“联邦德国”);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简称“民主德国”),德国正式分裂。

1948年9月10日,柏林市议会在英管区举行会议,德国统一社会党议员认为是非法的,拒绝出席会议。11月30日,东柏林单独召开了有各工厂、群众团体代表参加的“特别议会会议”,并选出了新的市政府,统一社会党人、前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统之子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被选为市长,会议宣布将柏林并入苏占区。随后,苏联军事长官正式承认这个市政府是柏林全市唯一合法的行政机构。12月5日,西柏林也进行了选举,建立了市议会和市政府,路透被选为市长。路透宣称要把柏林变成统一和自由的德意志共和国的首都。至此,柏林正式分裂为各有立法、行政系统和货币制度的两个城市。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波恩。阿登纳总理组成第一届联邦政府。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皮克为总统,格罗提渥为总理。从此,在原德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德国。

五、冷战局面的评价:

1、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2、冷战局面的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北约与华约;

3、美苏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并未兵戎相见,但局部战争不可避免;冷战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四个部分内容:即盟友关系的破裂、冷战之门的开启、苏联的对抗措施和第一次柏林危机。与旧人教相比,新增的内容较多,如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经互会的建立以及西占区与苏占区的币制改革等。

本课中心内容是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进而转化为对抗,为此美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了不诉诸于武力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由此双方各自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北约与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在全球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在其争夺重点、心脏地区──欧洲,双方都在想方设法避免热战,在亚洲地区,两种势力集团之间才有了真正的军事交锋,大打出手,特别是美国一方表现出更加咄咄逼人的态势,从而使两种势力集团达到局部地区的热战状态。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总体上是从冷战出发的,局部地区的热战不是美国对苏联的直接军事进攻,而是对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成员的军事侵略行为,并未形成与苏联的直接对抗。所以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情况可以总结为:全球冷战下不排除局部地区非直接对抗的热战状态。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通过你的学习,请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的认识。

答案提示:原因:主要在于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苏联对此针锋相对,采取相应政策进行对抗,更加强化了双方的对峙局面。

特点: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对峙和竞争。这种对峙和竞争状态不是直接的武力对抗,而是除此之外的一切方式。

⊙本课测评:

1、结合史实谈谈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答案提示:原因:战后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方面都产生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于是采取“遏制”苏联的政策。在这个政策的确定过程中,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起到了决定作用,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则被视为冷战的宣言书。

表现:政治遏制表现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遏制表现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遏制表现为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影响:冷战局面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苏联对美国遏制政策的回应导致了双方的激烈对抗,使冷战不断升级,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愈演愈烈的对抗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2、什么是华沙条约组织?应如何评价它的历史地位?

提示:苏联为在军事上抗衡美国,联合东欧6国建立的军事条约集团。1955年5月苏联与保、匈、波、罗、捷和民主德国等7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

评价: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华约组织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

⊙学习延伸:

撰写小论文:

(略)

精选阅读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冷战序幕拉开的标志——富尔敦演说,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知道“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知道“北约”和“华约”是如何形成的,知道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的基本情况。结合“雅尔塔体制”及本课内容,理解“冷战”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特征。理解冷战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影响。
2、技能:
通过理解历史事件归纳历史概念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从冷战开始的诸多历史事件中提取关键要素形成“冷战”历史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史实归纳历史概念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冷战格局对于世界整体化发展的阻碍,使学生加深对于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情感与价值观认同。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冷战的基本特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处理国际争端的理念与实践在进步与发展,使学生认同人类文明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基本观点。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知识链接
该知识链接涉及冷战的基本概念,包括起因、根源、基本对抗形式及开端与终结,对于冷战有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后,得出关于冷战的基本认识,再引导学生阅读该“知识链接”,这样既有方法论的培养,又能加深学生对于冷战概念的理解。另外,可以结合“名家史论”来看冷战的基本对抗形式,资中筠对此有很形象的描述。
(二)练习与测评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即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两大阵营是怎样形成的?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而从友好合作走向对抗,富尔敦演说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使这种对抗(即冷战)正式形成。美苏两国分别拉拢各自的盟友,通过建立经济、政治、军事同盟形成各自阵营,其中美国通过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性弧形包围,苏联则通过提出“莫洛托夫计划”、成立经互会、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建成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
2、简述柏林危机的起因和结果。
答:起因: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施分区占领。1948年,西占区当局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苏联针锋相对,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果:双方通过秘密谈判避免了武力冲突,结果使得德国分裂。
(三)探索与争鸣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被后人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演说,声称美国必须向欧洲提供大量的援助,“否则它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同时他又强调美国这样做“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馑、贫穷、冒险和混乱”。
你认同马歇尔的说法吗?查找更多关于马歇尔计划的史实及评论,谈谈你对马歇尔计划目的与结果的评价。
教师引导建议:
1、关于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1)引导学生尽量查到第一手资料,即马歇尔的演说,也可由教师提供,这样依据文本更能说明问题,避免空谈;
(2)引导学生查找马歇尔计划实行后欧洲经济振兴的相关史实,并引导学生查找马歇尔计划与“柏林危机”、两德分裂关系的相关史实。
2、关于引导讨论:
(1)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即“目的”与“结果”,使学生在分析该问题时能够做客观及层次分明的评价,避免出现片面地说马歇尔此语虚伪等极端评价。
(2)关于该问题的把握:a、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全球扩张战略中的重点,美国要控制欧洲,首先必须稳定、复兴和联合欧洲,因此从目的上看,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马歇尔强调的“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馑、贫穷、冒险和混乱”是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及美国战略意图。b、马歇尔计划的结果应该从三方面看,其一是确实使欧洲经济迅速恢复,其二是使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从两德的分裂可见一斑,其三是西欧经济恢复及恢复过程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西欧在经济发展后,逐渐产生对于美国的离心现象。
总而言之,对于马歇尔计划,从目的与结果两个维度入手,根据具体史实具体分析,使学生在更深刻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对于客观、多维度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有所长进。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

教案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②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力量与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③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在共同的敌人消除后,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取代了战时的友好与合作。

冷战的开始:①1946年2月,美国驻苏使馆临时代办凯南向国务院提出建议,指出由于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构成对西方的威胁,因此美苏之间“不可能有持久的妥协办法”,美国必须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

②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冷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③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机为借口,在向国会宣读的咨文中强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领袖”的目标。这篇咨文宣布的美国对外政策被称作“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冷战的展开:两大阵营的形成

1、资本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提出后,美国针对欧洲与亚、非、拉地区出台经济援助计划(手段),并建立全球军事体系(目的):

①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

②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NATO)。此后,北约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③1950年起,美国与拉美和亚太国家缔结了一系列集团性军事条约。

(结果)至此,美国建成了跨越欧亚的集体防务体系,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全球性的弧形包围圈。

2、社会主义阵营:与此同时,苏联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①1947年,在苏联主导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②1947年,苏联为阻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提出了“莫洛托夫计划”,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在此基础上,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成立。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同盟互助条约,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大增。

④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冷战的特点: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此后,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

冷战的表现: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

①柏林危机:

(背景)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8年春夏之交,西方占领当局宣布在西占区推行币制改革,旨在分裂德国。苏联随即以保护苏占区经济为由,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形成“第一次柏林危机”。

(结果)但双方都不想诉诸武力,经过秘密谈判,苏联于1949年5月结束封锁。

(影响)危机虽然过去,但德国的分裂却成定局。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②朝鲜战争:

(背景)随着冷战的开始,由美、苏分别占领的朝鲜半岛也一分为二,南、北朝鲜分属两大阵营。

(进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7月,美国与其他15国军队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随后又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五次战役,将美军击退至“三八线”以南。

1953年7月,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依旧。

(影响)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首次局部战争,它进一步固定了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有关各国的相互关系。

第11课冷战的结束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11课冷战的结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1课冷战的结束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东欧剧变与德国统一进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知道德国的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知道苏联解体进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知道冷战结束后,美国及其控制的北约推行“单边主义”引发地区冲突的主要历史事件。理解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理解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与美国及其控制的“北约”推行“单边主义”之间的矛盾,以此对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2、技能:
巩固梳理知识,编制年表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编制19世纪以来德意志国家变迁的大事年表,使学生巩固对于梳理知识、编制年表方法的掌握。
通过引导学生从世界整体化进程的角度来思考冷战终结的必然性与单边主义的不合理性,使学生初步掌握将史实的分析上升到理论层面归纳、概括的能力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带给人类的教训以及国际政治单边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发展之间的矛盾,增强学生对于当今世界发展主题“和平与发展”以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价值观的切实认同,并增强人类文明在曲折中前进发展的信念。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20世纪80年代以后,雅尔塔体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终结的?
答:雅尔塔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终结经历了:(1)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方针,宣布不干涉东欧各国事务;(2)东欧各国在苏联“新思维外交”方针的影响下,发生政权更迭和脱离苏联集团的事件,就是“东欧剧变”;(3)1990年德国实现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走向瓦解;(4)以苏联为中心的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相继于1991年解散,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使雅尔塔体制最终走向终结。
2、请你制作一张19世纪以来德意志国家变迁的大事年表。
答:
1815年,德意志邦联成立,其中以普鲁士和奥地利最强大。
1862年,俾斯麦出任首相,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开始。
1871年,经过三次王朝战争的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意志帝国成立。
1918年,一战中失败的德意志帝国覆灭,德皇退位,建立魏玛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与纳粹党利用饱受经济危机摧残的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获得选举胜利,上台执政。
1945年5月,德国战败,纳粹德国覆亡,美、英、法、苏对德国实施分区占领。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两德正式分裂。
1990年10月,德国实现统一。
3、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表现是强化北约组织,打击现实或潜在的挑战者。具体表现在以下地区冲突和战争中:(1)1990年利用海湾危机,组织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2)1999年利用前南科索沃冲突,发动科索沃战争;(3)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发动阿富汗战争;(4)2003年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二)探索与争鸣
对于两德统一,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陈乐民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价:德意志人民终于完遂了统一的民族夙愿,既不是俾斯麦式的统一,更不是希特勒式的统一;而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统一。
俾斯麦式的和希特勒式的统一指的是怎样的统一?为什么说两德统一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统一?
教师引导建议:
俾斯麦式的统一:铁血政策,采取王朝战争的方式获得统一;
希特勒式的统一:对外侵略扩张,吞并他国领土,建立所有日耳曼人的国家的所谓“统一”。
关于两德统一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民族统一”这一命题,要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视角,提供学生思维的阶梯,这些视角包括:
1、思考两德分裂是纳粹德国战败及冷战格局形成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它的统一依赖于美、苏对该地区控制的逐渐减弱,依赖于德国自身对于战争的反省,以求得统一得到欧洲各国的认同。
2、思考联邦德国在促进欧洲统一进程中的作用,这一作用促使西欧经济复苏、崛起,在两极格局中求发展,求得自己的独立自主。
3、思考联邦德国在促进欧洲统一进程中的作用,让欧洲看到一个经过战争浴火后反思的和平发展的德国,为德国统一铺平了道路。
4、也不能忽视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新思维外交方针”对于两德统一的外部促进作用。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5-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收复失地;“石油武器”的运用;1978年的“戴维营协议”;“以土地换和平”;拉宾被刺;1998年的临时和平协议。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也要认识到能源结构变化使中东成为争夺焦点以及带来的“石油武器”影响。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以耶路撒冷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2、综合分析:综合各种因素分析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形成,同时对阿拉伯各国取得一定胜利的内因外因进行综合分析。

3、历史比较:将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与前两次中东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中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民族之间的矛盾不能单单靠战争一种方式解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

2、巴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但也要充分认识巴以之间战争与和平关系中的复杂因素,了解解决中东和平问题的艰巨性。

3、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与交战各方寻求和平解决阿以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中东各国为和平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进行的努力、收到的成果和遇到的阻力与困难。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法等殖民势力退出中东,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再次上升为这个地区的主要矛盾。埃及、叙利亚等国的联合,巴解组织的成立、奉行的宗旨和展开的活动,使以色列深感受到极大威胁。于是准备并实施了对埃及等国家的主动打击,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借助战争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使阿以之间矛盾扩大。为了雪耻和收复失地,阿拉伯各国积极备战,并于1973年10月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叙利亚收复了部分失地,但没有达到预期结果。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几次战争都没有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反而给双方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失。这使交战各方都认识到,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解决矛盾。埃及和以色列率先实现了和解和建交,启动了和平进程。巴以之间也开始了谈判并提出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但和平进程并不平坦,一些问题如巴勒斯坦归属问题、土地问题等远没有解决,为推动和平进程作出重要贡献的拉宾甚至遭到刺杀,都说明中东和平进程任重道远。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两幅图片:

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一一“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1995年9月24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根据协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范围将扩大到约旦河西岸27%的地域,从而出现了一个巴勒斯坦以、巴和以、约和平条约的签订,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拉宾因此和阿拉法特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上,拉宾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5岁。

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骁将,率领埃及人民赢得了十月战争;他是一位和平的使者,是他首倡与以色列和谈,用和平的手段收复了失地;他是一位外交的能手,是他打破了美苏在中东制造的“不战不和”的僵局。1978年他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他遇刺身亡。他就是被称之为“中东雄鹰”的埃及总统萨达特。

教师:这两位人物都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受到世人的敬仰,但都被极端分子暗杀。他俩因何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何又被极端分子刺杀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进行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1、战争的起因:

(1)阿以矛盾的新发展:

①以色列受到埃、叙联合威胁:埃、叙合并,签署共同防御协定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它在巴以冲突中一贯支持巴勒斯坦兄弟。1948年5月15日,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次日,埃及政府就派兵一万参加阿拉伯部队共同进攻新生的蕞尔小国以色列。这场战争被称为巴勒斯坦战争或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24日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时,它占领着原本属于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加沙地带。1956年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以色列伙同英法两国入侵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后来在联合国的干预下,以色列才极不情愿地于1957年3月撤出。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敌意和仇恨与日俱增。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领导者的地位得到巩固。纳赛尔对在战争中没有完全实现埃及的作战目标心有不甘。联合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各国共同行动一直是埃及的愿望。其中,叙利亚又是最主要的联合对象。

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但叙利亚原领导人对埃及存有戒心,1961年9月又取消联合,同时对埃及联合抗以的要求响应不很积极。1966年2月,叙利亚内部发生政变,军人出任总理和国防部长,执掌了政府要害部门,叙利亚在反对以色列上态度趋于强硬。同年11月,埃叙缔结了《共同防御协定》。以色列与叙利亚关系紧张起来,边境摩擦和冲突逐渐升级。

1967年4月,以色列击落了6架叙利亚飞机,埃及立即根据《共同防御协定》,采取了威慑以色列的三项措施:紧急增派埃及军队前往西奈半岛;要求驻扎在西奈半岛的大约3400名联合国紧急部队撤走;宣布封锁亚喀巴湾,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蒂朗海峡。宣称“基本目标将是摧毁以色列”、“完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这都让以色列感到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这时期,以色列国内政治、经济都面临严重困难,需要寻找机会转移民众视线,缓解国内矛盾。所以,以色列总理宣称,埃及的行动等于是“一场武装进攻”,立即下令全国动员。同年6月1日,以色列内阁改组,强硬派代表摩西达扬出任国防部长。战争一触即发。

②巴解组织的成立和反以斗争: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和活动,也被以色列视为心腹之患。巴勒斯坦人在战争中失去土地家园,流离失所,极大地唤起了他们的斗争意识。各种反以民族主义组织纷纷成立。1957年8月,在曾任开罗巴勒斯坦学生会联合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领导下,在科威特成立一个秘密小组。两年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按阿拉伯语该组织名称的字首逆序拼读,简称“法塔赫”。1964年5月,来自世界各地的422名代表在耶路撒冷召开第一届巴勒斯坦国民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国民宪章》,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组建巴勒斯坦解放军。在巴勒斯坦解放军中,80%的军事干部来自“法塔赫”。1965年至1967年间,“法塔赫”以“暴风”突击队的名义开展了武装斗争,对以色列构成了一定威胁。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法塔赫”掀起新一轮武装斗争高潮,声望日盛。1969年2月,在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五次大会上,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有33人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他本人则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从此巴勒斯坦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为争夺中东石油,美苏插足中东事务:

20世纪中期,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超过煤炭成为主要能源,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日益成为大国争夺的热点。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采取“填补真空”这个政策,逐步取代英法在中东的位置。但自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来,苏联利用这个机会,加紧在中东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先后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缔结经济和军事援助协定,基本控制了向这些国家供应武器的优先权。

美国为了防止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加紧推行孤立苏联“盟友”埃及等国,同时大力扶植以色列,其中办法之一就是向以色列全面供应新式武器。到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美国向以提供了3亿美元的援助,仅战争爆发前的三个月,就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辆坦克、250架新式飞机,向以色列空军派遣了1000多名空军人员。以色列在美国帮助下,积极扩军,到1965年,正规军已达7万人,预备役士兵20万人,各种飞机近500架,坦克2000余辆,舰艇55艘。

为了发动战争,以色列制造假情报,诱使埃及等国首先进攻。它故意泄漏这样的“绝密情报”,说以色列准备大举进攻叙利亚。苏联截获这一“情报”后,立即转告了纳赛尔,纳赛尔马上宣布全国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要求维和部队撤离西奈半岛等地区,封锁亚喀巴湾。叙利亚也做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这样,以色列获得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苏联担心埃及等国的行动会引起大规模战争,更担心卷入同美国的直接冲突,一方面要求埃及“克制”,一方面和美国接触,建议两国分别约束自己的支持的国家。美国阳奉阴违,苏联则要求埃及等国“不要首先开火”,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决议,主张通过国际外交活动处理危机。埃及等国因此放松了警惕,甚至解除了前线部队的最高戒备状态。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加之,美苏插足中东事务,激化了阿以矛盾,最终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2、战争爆发与经过:

(1)以军的“闪电”空袭:1967年6月5日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这是一个星期一早晨,当开罗时钟的指针指向8点45分的时候(以色列时间7点45分),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上空云雾刚刚消失。埃及空军基地里,一切象往常一样,军官们正在上班途中,许多雷达值班室正在进行交接班。突然,空中响声四起,以军飞机闪电般袭来,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在这次空袭中,以军选择在星期一早上7点45分(开罗时间8点45分),也是煞费苦心。以往战争中几次成功的偷袭,多选择在周末或星期日,而以色列却打破常规,选择在星期一。埃及军队总以为以色列在拂晓发动进攻,因此,在进行战争动员以来,每天拂晓,埃及空军都派出两架飞机进行巡逻。每天5点,有5分钟警报时间,这时雷达全部打开,到7点半左右解除警报。按埃军惯例,开罗时间9点正式上班,8点45分,正是交接班的时间,也是巡逻机着陆的时间,大多数军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约有15分钟的间隙可以利用。从气象情况看,开罗时间8点45分正是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雾气消散的时刻,能见度好,便于对地面实施攻击。

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以色列飞机从特拉维夫和以色列中部机场起飞以后,保持四机编队,向西面地中海出航。以色列飞行员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挡,躲过了约旦雷达网的搜索。随后,飞机在离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飞行,进入陆地后,升至20米,又夺过了埃及雷达的探测。他们没有直飞所要攻击的目标,而是尼罗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转向南,从埃及后方发起进攻,攻击高度只有100—150米。攻击中,以军飞行员都遵循“先打跑道,后打飞机”的原则。

从早晨到下午18时,以色列空军对阿拉伯各国进行了四波突袭,第一波袭击了埃及10个机场。第二波主要袭击埃及的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的8个机场。第三波攻击了约旦、叙利以色列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最后,在完成了对阿拉伯空军25个基地的攻击之后,17时15分到18时,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空军基地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就这样,在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

(2)以军六天横扫三国: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三国共有2万官兵阵亡,近4万人受伤,6500人被俘,50万阿拉伯人成为新的难民。三国共损失了400多架飞机、500多辆坦克以及70%的重型装备,仅埃及一国就损失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而以色列只阵亡了900名官兵、伤4500人,损失了20架飞机、60辆坦克。

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以色列占有的土地面积,从2.08万平方公里突增到10.24万平方公里,并且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东岸。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不归还新占领土。阿拉伯国家也没有承认以色列。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在交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为再次爆发战争埋下了伏笔。

(3)联合国叫停:

在六天战斗中,美苏首脑使用“热线”达20多次,互相摸底,共同镇压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战争爆发前,苏联一再保证,要和埃及“站在一起,并将不允许任何国家进行干预”。战争爆发后,苏联由于害怕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背弃了自己的诺言,袖手旁观。当埃及空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后,要求苏联给予补充时,苏联则以种种借口加以拒绝。

在联合国,1967年6月7日,当以军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后,美苏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炮制了“立即实现停火”和“限期停火”的决议。这个决议不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公然袒护已经占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的以色列侵略者。后来,由于苏联软硬兼施,施加压力,阿拉伯国家被迫接受停火协议。

1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解决阿、以冲突的办法,会上,通过了英国提出的一项决议。决议主要内容是:①以色列军撤出在最近战争中占领的领土;②终止一切交战要求或交战状态,尊重和承认该地区每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极其在牢固和被认可的疆界内和平地生活而免遭武力的威胁或行为的权利。决议还确认了以下的必要性:保证该地区国际水道的通航自由;使难民问题得到公正的解决;通过包括建立非军事区在内的各项措施,保障该地区每个国家的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和政治独立。

二、“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被动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这次战争又称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

1、战争的原因:埃、叙收复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

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攻占了整个西奈半岛乃至苏伊士运河的停火线,并且从叙利亚那里攻占了大约一半的戈兰高地。

阿拉伯国家一直想收复失地,为此进行了积极准备。1970年,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宣布未来一年是埃及的加强备战,用武力收复失地的决定性一年。萨达特于1972年公开宣称埃及将会和以色列开战,并说埃及已经准备好“牺牲1百万名士兵”。1972年底以来,萨达特专注于建军备战,从苏联那里取得了MiG-23战机、SA-6防空飞弹、RPG-7反坦克榴弹、T-62坦克,尤其是AT-3反坦克飞弹,并且改良了军事战术。在六日战争中造成军事失败的无能将领被有才能者取代。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一派“和平”景象。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超级大国的介入也是影响两场战争结果的主要因素。苏联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埃及军事上的弱点,美国与盟国支持以色列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攻击性武器,而苏联则只在相当不情愿的情况下提供埃及防卫性的武器。苏联认为萨达特不会有机会赢得战争,他们警告萨达特,任何跨越苏伊士运河的行动都会由于以色列严密的防御而死伤惨重。苏联当时正致力于缓和政策,因此极不乐见中东出现不稳定的情势。在1973年6月与尼克松的会面中,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建议以色列应该撤回1967年的边界,勃列日涅夫称如果以色列不这样做,“苏联将很难维持目前的和平状态”,暗示了当时苏联对萨达特发动战争的意图已经无能为力。

2、战争经过:

1973年10月6日14时,苏伊士运河东岸以军防御工事的沙垒中,突然发生两声巨响,埃及蛙人在前一天晚间埋入水下的两个炸药包爆炸了,它揭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紧接着,埃、叙两国军队从西、北两线同时向以军发起突然袭击。战争进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6日至9日),埃叙军队获得初期胜利。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在西线,埃军出动了200多架飞机,从东路轰炸和袭击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前线指挥部、炮兵阵地、部队集结地、防空导弹系统、通信雷达设施和机构等重要军事目标。同时,埃军隐蔽在运河西岸沙垒后的2000门榴弹炮和重型迫击炮,也向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发起攻击,有效地压制了以军火力。

埃军的计划是首先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控制运河东岸15—20公里的地区;第二步攻占米特拉山口、克迪山口和哈特米亚山口一线,保障运河东岸前沿阵地的安全,然后,视情况向纵深发展。为此,埃及工兵用高压水龙头冲刷以军沿河岸修建的沙堤,仅用9小时,就在沙堤上打开了60多个缺口,架设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渡场。在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埃军10万人和1020辆坦克以及1.35万部车辆通过运河。紧接着,埃军向两翼展开,着手消灭各据点的以军,攻占以军前沿据点15个,粉碎了以军前沿坦克的反冲击。两翼用稳步平推的办法向以军防御纵使攻击。不到三天,埃军控制了运河东岸10至15公里地区。

为配合正面作战,埃军伞兵和突击分队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纵深地区大规模降落,破坏敌军交通、通讯和补给。海军为牵制以军,封锁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封锁亚喀巴湾和红海出口,并在沙伊沙姆赫地区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袭击以军。

当埃军在西线发起攻击的同时,北线的叙利亚军队也于6日14时向戈兰高地发起猛攻。叙军出动100架飞机袭击以军指挥所等重要军事目标。叙军的1500门大炮也开始炮击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阵地。叙军第一梯队三个师,1000多辆坦克,在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的掩护下分三路向以军阵地发起进攻。

北路叙军进攻谢赫山、马萨达等地。带路由于遭到以军的阻击,推进较慢。中路和南路是叙军攻击的重点。中路叙军第9步兵师很快就突破了以军188装甲旅的防线,攻占了艾哈迈里亚。以军退守库奈特拉待援。叙军虽出动了二线坦克,利用夜间频频发动进攻,但以军也调集了大批坦克向叙军发动反冲击,双方1500辆坦克在狭长的平原上激战了近48小时,以军188装甲旅几乎被全歼,仅剩10余辆坦克。7日晨,叙军突破1967年停火线约75公里,进到叙以边境太巴列湖附近。以军在仓促应战之时,逐渐看到叙军的许多弱点。于是,以军决定集中兵力对付北线叙利亚军队,以扭转战局。至11日,北线以军主力剧增至22个旅,约10万人。

第二阶段(10月10日至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双方展开坦克大战。

埃军初战得胜,占领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从10日起,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了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阵地。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之机,以军利用这一短暂的间隙集中兵力,实先北线后西线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10月10日,以军在北线集中了15个旅和1000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叙军防御阵地后,又采取正面突击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分三路向叙军反击。以军进攻的重点是戈兰高地中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仅派少数兵力牵制。很快突破了叙军防线,解除了库奈特拉之围。11日,以军继续向戈兰高地增兵,总计达22个旅,近10万人。以军集中坦克500辆,沿不同的路线,向大马士革方向快速前进。12日,以军越过1967年的停火线,深入叙利亚境内30公里左右,叙利亚的步兵和防空军则撤至首都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地区。沿公路两侧建立防御阵地,阻止以军向大马士革的进攻

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线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

当以军在北线反击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

10月14日6时,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准备,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1000多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埃军兵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进攻,这是埃军第一次脱离防空网和反坦克防御系统进行的运动战。以军对埃军的进攻有了准备,集中三个师利用山垭口两侧的有利地形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并出动了飞机支援。以军共投入了坦克约800辆,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则损失了200辆,被迫退回进攻出发阵地。

第三阶段(10月15日至24日):西线以军向埃军发动进攻,北线以叙两进对恃。双方停火。

10月16日,以军三个旅群向埃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在大苦湖地区的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有30公里的间隙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之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度过运河。对于以军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误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未引起重视,以致以军摧毁了埃军的大量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得以在运河西岸进行轮番轰炸。18日,突入西岸的以军大举进攻埃军阵地,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达到了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以切断埃军2、3军团的退路。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动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都表示接受停火,但以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同时,以军向北推进,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及第2军团,但未能成功,以军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军团。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24日,双方实现停火。

在北线,叙、以双方在第二阶段末期形成对峙后,以军于10月22日出动1个伞兵旅,夺取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山头。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成效不大,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24日,叙以宣布正式停火。

3、战争的结果:双方损失惨重,埃叙取得部分成果,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缓冲区。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第四次中东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圆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1974年1月8日,埃及和以色列签订脱离军事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苏伊士运河以西,埃及控制了运河以东的地带,联合国派维持和平部队驻扎在埃、以控制线之间的缓冲地带。1974年5月29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脱离军事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部分地区,在戈兰高地叙、以双方的军事控制线之间设置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驻扎的缓冲区。

4、战争的影响: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运用“石油武器”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憾世界的石油斗争,成为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

10月6日爆发战争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输送石油的南部重要港口西顿。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接着,阿拉伯各产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10月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

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对于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

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尼克松还下令减低他的座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

为了利用矛盾集中力量打击美以侵略者,阿拉伯国家对石油进口国采取分别对待的策略,根据其对这场战争的不同态度,将它们分为“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类。凡是对以色列实行某种经济制裁或断绝外交关系或为阿拉伯各国提供某种军事援助的国家,划为友好一类,可以获得减产前的供应数量。凡是积极支持援助以色列侵略者、反对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事业的国家,则被划为不友好一类,停止对它们的石油供应,对中立国家,适当限制对它们的石油供应。

这场石油斗争,不仅在经济上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都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例如,英国不许美国利用它的国内和海外领地的运输设施为以色列转运补给,西德禁止美国供应以色列的军火从西德港口起运,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等国都不允许美国飞机在其领土着陆或飞越其领空,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以色列必须结束从1965年冲突以来所保持的领土占领,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日本起初采取所谓“中立”立场,阿拉伯国家限制了对它的石油供应。11月22日,日本政府发表四点声明,表示以色列军队应从“六五”战争所占领的土地撤出,应当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并敦促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否则“将重新考虑对以色列的政策”。美国国务院对此十分懊恼地说:“我们的一些盟国实际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把它们自己同我们公开分开。”

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石油斗争大大加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仅提价一项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极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权益的斗争,它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四次中东战争概况表

次别时间原因发起国与参与国结果影响

第一次1948.5以色列的成立引起了阿拉伯人的不满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阿拉伯国家失败①长期的战争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第二次1956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纠合以色列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英法撤出,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

第三次1967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边疆冲突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约旦发起进攻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

第四次1973收复失地埃及、叙利亚向以色列发动进攻埃及、叙利亚夺回部分土地

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双方实现和解并建交:1979年和解;1980年建交。

在以往几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一直是战争主要参加国之一,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首当其冲。双方不仅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而且在军备竞争中也是你追我赶。这都给双方的经济增加了巨大的负担。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双方就展开了一场“消耗战”,埃以两军隔着苏伊士运河相互炮击对方的军事目标,彼此空袭轰炸,给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军队仍处于敌对状态,埃及不得不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3维持军队开支,这使埃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到1976年经济状况不佳的埃及已经举借外债总计120亿美元。埃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以色列也同样认识到,战争并不能最终解决以色列的生存问题。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以色列国家和民族的正常发展。战争的消耗也使以色列深感经济财政的捉襟见肘。长期的战争和紧张环境,使埃及和以色列两国人民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厌战情绪。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埃及议会中说:“为了让埃及士兵一个也不在战争中死亡”,他“准备到地球的另一端,甚至到犹太教堂去,到犹太人的老家去,谈我们的和平愿望。”这些因素推动埃以双方走上了和解之路。

1977年11月13日,以色列总理贝京正式邀请萨达特总统访问耶路撒冷。19日萨达特在没有通知阿拉伯国家的情况下抵达耶路撒冷,以色列军政首脑全部到机场迎接,自发走上耶路撒冷街道欢迎萨达特的以色列群众竟达50万人。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话,表达了承认以色列和两国和平相处的愿望:“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他与贝京达成三点协议:两国间不再打仗,将西奈半岛主权正式归还埃及,西奈半岛大部分地区实现非军事化。

萨达特的行动在中东国家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阿拉伯国家对此表示震惊和不满。但美国支持埃以和解。1977年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卡特,把解决中东问题作为任期内的外交重点,提出“全面解决中东问题”的新政策,以争取阿拉伯国家的好感,保证美国在此地的战略利益,与自称是“阿拉伯人民天然盟友”的苏联抗衡。

在卡特的直接介入下,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总统休假地戴维营举行会谈。美国一方面对埃以双方施以利诱,答应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就可以得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另一方面对固执己见的以色列施加压力,使埃及双方的共同点不断扩大。在对美国起草的协议文本进行了20余次修改后,1978年9月17日,埃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其中主要是两个文件:《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前一个文件,主要解决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归属问题;后一个文件主要解决埃以之间的争端问题。1979年3月,埃及双方正式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条约规定:(1)双方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军队从西奈半岛撤到国际边界后面,埃及对西奈半岛行使全部主权。(2)双方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在得到承认的边界内和平生活的权利,不得向对方以武力相威胁。(3)建立正常关系包括外交关系等。(4)以色列船只有权出入苏伊士运河、亚喀巴湾等国际水道。1980年2月,埃以正式建交。

埃及根据协议收复了西奈半岛2/3地区,到1982年3月,最后一个以色列犹太定居点从西奈半岛上撤走,自此埃及对整个半岛拥有了主权。埃及不费一枪一弹收复失地,解决了埃以之间三十多年的领土争端,为日后其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和解做出了榜样。

萨达特和贝京因此而获得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萨达待遇刺身亡。贝京也于1992年病逝。

2、巴以和解及问题:

(1)巴勒斯坦建国:法理上的国家

巴以分治以来,巴勒斯坦国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这是由于长期没有一个能为巴勒斯坦人接受的合法代表,另一方面由于巴勒斯坦的不少地区处于被以色列占领状态,无法确定相应的领土范围。1974年10月,第7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做出决议,认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惟一合法代表”。联合国大会也于同年做出决议,巴勒斯坦人民又取得了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权力。1976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的计划,为巴勒斯坦建国提供了最后的法律依据。1988年10月26日,巴解组织公布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的文件,宣布巴勒斯坦国是共和国制,由阿拉法特领导。但是,巴勒斯坦国的正式政府却迟迟没有组成;巴解组织也未能对规定的该国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有效管理。所以,这只是一个法理上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实体。

(2)巴以和谈:“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1992年,以色列工党的拉宾上台执政,新政府表示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1993年9月,巴以的秘密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同月,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即课本中提到的《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确定了分三阶段实现巴以和平的设想:第一阶段,双方互相承认;第二阶段,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成立巴勒斯坦自治委员会,在当地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第三阶段,开始谈判最终解决巴以之间的重大问题。这个协议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性突破。

1995年11月,以军撤出了约旦河西岸6座阿拉伯城镇。但就在这时,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一次群众集会上被反对巴以和解的以色列犹太极端分子刺杀。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次年1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组成,阿拉法特当选为该机构主席。新上任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弃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提出“以安全换和平”。以色列重又开始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犹太人定居点,遭到巴方强烈反对。此后,以色列政府强调了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认为该城作为以色列的永久首都不容谈判。

1998年10月,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它规定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约旦河西岸部分领土撤军,而巴勒斯坦应制定具体的保障以色列安全的计划。

2000年9月,当时在野的以色列右翼强硬派代表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之间自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血冲突,为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了阴影。2001年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上台,沙龙出任总理,对约旦河西岸地区进行了轰炸。同时,巴勒斯坦的激进分子,在耶路撒冷针对犹太人制造了四起爆炸事件,以军立即对阿拉法特官邸进行空袭,并将阿拉法特围困在位于拉马拉的官邸中。巴以之间冲突的升级,使中东和平进程出现曲折。

自1993年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已故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签订奥斯陆协议后,因拉宾遭暗杀、阿拉法特辞世,以巴和谈断断续续,难有实质进展。

(3)巴以难解的两个问题:耶路撒冷和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耶路撒冷问题。耶路撒冷作为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争夺。不同政治和宗教势力都想拥有这块圣地,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暴力冲突。以色列通过战争对耶路撒冷东部地区实行事实上的控制,在这里建立起“东部犹太区”,并占领了“东部阿拉伯区”。1980年7月,以色列议会确立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一直没有被国际社会承认。1988年巴解组织也在宣布建国时提出,其首都是“光荣的耶路撒冷”。在国际社会,像耶路撒冷这样被两个国家宣布为首都,尚不多见。耶路撒冷问题,不仅仅是作为哪个国家首都的问题,它关系到当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世俗权利,也关系到全世界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宗教感情和宗教权益。涉及到世俗权利的谈判可以进行,双方也可能做出妥协,因此有望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涉及到宗教权益,往往是无法妥协的,谈判也无法进行。作为巴勒斯坦人的政治代表,巴解组织无权在伊斯兰教圣地的权益上做出任何妥协和让步。同样,犹太教居民对耶路撒冷的感情也不能忽视。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在由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为犹太居民建立的定居点,称为犹太人定居点。由于这些定居点是建在被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上的,因此它与巴以之间的整个领土纠纷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归还阿拉伯领土问题中的一个难题。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犹太定居点不断增加和扩大的历史。目前人们说的定居点,特指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定居点。另外,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也有犹太定居点。上文提到,在西奈半岛的定居点已经于1982年全部撤离。从1977年到1992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定居点情况见下表:

年份新建累计定居人数

19779294400

197811407361

197944410000

1980115512424

1981157016119

1982118121000

1983189922800

19841711635200

1985412044100

1986312351100

1987212557700

1988112663600

1989413069000

1990413476000

1991313792000

19920137112000

“以土地换和平”中的土地,就包括以色列在建立定居点时占据的阿拉伯人的土地。既然“以土地换和平”是巴以和平进程推进的前提,那么以色列要交给巴勒斯坦的土地,就不可避免地要包括这些定居点。换言之,以色列不交出这些定居点,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和平。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和十月战争)。与第3课一样,内容都是新教材新增的,尤以时政热点密切相关,是高考文综热点必考的知识点。

通过四次中东战争(应该有五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认识到和平生存的重要性,因而都谋求和平的进程。巴勒斯坦建国将使巴勒斯坦人民有了一个法理上的国家;“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表明以色列要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使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随后成立,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表现出冲突各方在艰难的和平进程中,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对和平进程仍是一种推动。但由于耶路撒冷和犹太人定居点等问题,使得巴以和解留下了许多变数,也反映了巴以和谈的曲折性。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不是用战争的方法能够彻底解决的,几十年的冲突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和平谈判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找一条减少损失、少付出代价的道路。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结合这两课的学习,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解决中东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答案提示:指的是纠纷与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历史原因:长期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现实因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国际力量的介入,大国分别支持一方。

对同一块领土都拥有排他性的主权,通过战争和政府行为造成的部分领土主权和实际占有者的分离的既成事实。

⊙本课测评:

1、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以和平谈判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提示:重大事件有巴勒斯坦准备建国,“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巴勒斯坦建国将使巴勒斯坦人民有了一个法理上的国家;“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表明以色列要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使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随后成立,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表现出冲突各方在艰难的和平进程中,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对和平进程仍是一种推动。

2、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不是用战争的方法能够彻底解决的,几十年的冲突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和平谈判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找一条减少损失、少付出代价的道路。

⊙学习延伸: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