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5高考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轮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2015高考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轮复习提纲。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5高考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轮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妄图推翻苏维埃政权;②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在各地发动叛乱。③苏俄面临严峻的经济政治困难,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提出“一切为了前线”。④目的:应对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巩固苏维埃政权。时间:1918—1921年。
(2)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③流通:取消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④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不劳动者不得食”。
(3)影响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端和错误,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遭到农民的反对,反映出党在主观上存在着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愿望。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工人罢工,士兵叛乱;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所有企业的生产。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间:1921—1928年。
(2)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少于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由支配;②工业:改变国有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与分配:允许商品买卖和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特点: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发展。
(4)评价
①调动了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很快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②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③说明苏维埃政权能够根据国情,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体现了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1.概述
(1)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内部受到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斯大林个人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2)过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1925年以后,在开展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实施五年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形成。(3)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2.形成过程
(1)工业化运动:①提出: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②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③成就:从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④存在问题:形成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2)农业集体化运动:①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②背景:农业落后,出现粮食收购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③特点:各地集体化运动一哄而上,抢时间、争速度、强迫加入集体农庄。④结果: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影响: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过火行为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富农阶级被消灭。
3.表现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使全国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工厂”;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政治上: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3)思想文化上: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思想和学术问题靠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个人崇拜严重。
4.评价
①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一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②从长远看,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经济失去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也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斯大林模式成为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
(1)内容:①农业上:农业是苏联经济的老大难问题,因此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主要措施: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②工业上: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力。③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进行批判,平反冤假错案。
(2)评价:①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②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加上改革的目标脱离实际和盲目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改革成效甚微。③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模式,因此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2)结果:①改革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和综合实力大为增加,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②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各种矛盾不断滋生,苏联陷入困境。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
(2)内容:①经济上:推行“加速发展战略”,对经济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改革措施难以奏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②政治上: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逐渐背离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领导地位。
(3)影响: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1991年)。
〖点拨〗苏联解体的原因:(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推行的“和平演变”的战略。

相关知识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苏维埃俄国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是一种恐怖政策
B.是一种应急措施
C.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D.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解析:B考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可以长期实行的政策,但当时的俄共试图利用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所以遭到了失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其实施的历史背景,它是在战争状态下采取的非常措施,直接目的在于保证俄国国内战争的胜利。
2.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主要得益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D.斯大林模式
解析:B本题考查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实践。“拄着拐杖走路”说明当时苏俄经济渐有起色,应是新经济政策。
3.“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D.改革开放
解析:B1921年,苏俄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工业方面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说明在当时的俄国,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包括国家资本主义)。
4.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解析:D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自由贸易。
5.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解析:A1917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具体情况,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前途等重大问题,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策略,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项是马克思创立的,C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D项是斯大林提出来的。
6.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
解析:A题干中的材料主要是涉及对粮食的无偿征收,是余粮收集制。
7.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解析:B这段话反映了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8.“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
B.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D.所制定的目标远远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解析:C当生产关系超过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实质是()
A.由社会主义倒退到资本主义
B.由无产阶级专政倒退到工农民主专政
C.把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D.从超前的生产关系倒退到现实位置
解析:D新经济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中注意了俄国的实际生产力的情况,注意了从实际出发。
10.1922年有一苏俄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巿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会是()
A.不加干涉B.联合
C.限制D.消灭
解析:A1922年俄国已经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交纳粮食税后的产品可以自由处理。
11.“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差距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解析:B通过政治斗争的手段来使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说明这一政策不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12.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解析:B注意苏联建立时期的国际环境和材料中“保卫国家”的内容。
13.结合图片回答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最大成绩是()
A.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B.使农业生产的发展达到苏联历史上最高水平
C.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解析:A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时间“30年代”和关键词“经济建设”,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进行分析判断。从题干提供的时间和“经济建设”这些关键词来看,符合要求的是A项,因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中最大的成就是苏联成为工业国家,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其余三项都不符合要求。
14.(2010潮州模拟)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解析:C根据题干中“发明”、“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跨过工业化阶段”和“国家公式”,可判断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
15.(2010泰安模拟)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个人高度专权②国家对经济实行指令性和计划性的管理③优先发展农业④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模式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首先要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全面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影响。对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即肯定一项是错误的,然后排除包含其错误序号的选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对苏联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我们用‘强攻’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强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摘自《列宁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其目的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退”取得的成就。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17.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请回答:
(1)由图一与图二你能联想到什么?
(2)由图三与图四想想当时西方与苏联经济建设各有何特点?
(3)由此,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些什么?
解析:图片材料是材料题的一种。回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正确体会某幅图和其他图片组合在一起所表达的信息之间的关系。本题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来反映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欧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及其原因。要求最大限度地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第2课时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②实行按劳分配制③大规模开垦荒地④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D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涉及按劳分配。
2.(2010福州模拟)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C根据题干内容,不难判断①②③的正确性,本题较难判断的是④。评判什么是社会主义方向,主要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入手。经济方面,看它是否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政治方面,看它是否坚持人民民主。显然在赫鲁晓夫改革中,这都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他还是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的。
3.赫鲁晓夫病逝后,有人为他树立了一块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墓碑,似乎印证了他功过间杂的一生。下列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评述符合事实的有()
①改革从农业开始,符合苏联当时的迫切需要
②玉米运动解决了苏联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
③改革缺乏全面思路,盲目性很大
④苏联工业增长,人民生活有较显著的改善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C“玉米运动”最终失败了。
4.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提倡“玉米运动”,主观目的是缓解粮食困难的压力,客观结果却造成粮食最终减产。主要原因是什么()
A.违背自然规律
B.没有考虑农民利益
C.改革重点不在农业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阻碍
解析:A赫鲁晓夫不顾及自然规律,强制发展玉米,导致农业发展受到影响。
5.赫鲁晓夫改革值得肯定的是()
A.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D.彻底冲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
解析:B赫鲁晓夫的改革在于冲击了旧的体制,但本身没有新的发展。
6.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发展日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过高估计苏联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
B.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D.对市场机制的排斥
解析: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此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能再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了。
7.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共性是()
A.基本上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进行
B.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
C.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解析:A两人的改革都是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前提下的改革。
8.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
A.苏联解体
B.苏联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使东欧国家得到了发展
解析:A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9.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解析:B勃列日涅夫改革在赫鲁晓夫改革之后,涉及到工业等其他领域,取得过一定成效。
10.(2010福州模拟)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D根据图示内容及所学知识,不难判断①②③的正确性,④所述“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因素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1.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较长远的政治眼光”和“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的信息,即赫鲁晓夫改革的长远影响(较为积极的一面)。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尤其是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从而使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2.下列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修补
B.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C.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D.都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解析: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13.(2010福州模拟)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解析:C本题旨在考查是谁导致了苏联解体?根据教材可以知道此人正是当时主持改革的戈尔巴乔夫。
14.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解析:D考查苏联解体的原因。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15.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打破了斯大林体制
B.改革内容与新经济政策的规定有些相同之处
C.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现象
D.在农村的改革使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
解析:D戈尔巴乔夫的农业改革没有取得大的效果。
16.阅读下列材料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请回答:
(1)从这段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你怎样认识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盛行的原因?
解析:个人崇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存在。
答案:(1)赫鲁晓夫执掌政权后也搞起了个人崇拜。
(2)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固然有斯大林本人的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因此赫鲁晓夫把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的错误完全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是不科学的。
17.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三位历史人物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2)他们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以上史实说明了什么?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这种转变中,能得到哪些经验?

教学建议:

①在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时,可以采用这种表格的对比方法,使你更容易掌握知识。

背景目的内容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权困难重重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建议运用教材上的图表《1913年——1925年的苏俄的农业生产情况》和《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并从网络或有关书籍中补充一些资料,说明苏俄在1913年——1925年发生经济发生哪些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个人的探究中,你能得出哪些经济发展中规律性的东西。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习作。

③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的形式来实现。

辩论赛活动题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

活动方式: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收集资料

作品呈现方式:辩论赛:正方: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反方: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性质。

④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在实践中的反映:它找到了一条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社会主义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必须解放生产力等。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评价,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及影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物质严重匮乏,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①长期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措施

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影响

①积极: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使苏维埃站稳了脚跟。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解决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的“新”: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启示: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

(二)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3、影响:

(1)历史功绩:国家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弊端:①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

②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4、经验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戈尔巴乔夫改革: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特长班专用)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纲内容课标要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①内忧:内战爆发,苏俄经济形势严峻。②外患: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武装干涉。
(2)目的: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③流通:取消商品贸易。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国家统一配给生活必需品。
(4)评价:①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过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限度,给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实行原因:①经济危机:战争结束后,经济破败,人民生活困苦,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②政治危机: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调动工农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农民、工人、士兵强烈不满并出现暴动。
(2)主要内容: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②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国家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成效意义:①现实意义: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理论意义:表明俄共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考点2:“斯大林模式”
1.形成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2.形成过程:
(1)工业化:1925年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
(2)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
(3)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4)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评价:(1)积极: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局限:斯大林模式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考点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
(2)措施:①农业(改革重点):a.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b.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c.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d.将拖拉机卖卖给集体农庄。②工业:a.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b.给予企业调整工资权力;c.行动物质利益原则。
(3)结果:一定程度冲破了传统观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只在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且目标不切实际。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社会混乱,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
(2)措施:①工业(改革重点):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律,扩大企业自主权。②农业:扩大农庄自主权,降低收购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副业限制。
(3)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军事工业迅速发展;后期由于军备竞赛加剧,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苏美军备竞赛,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首先开始经济改革,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生产者,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来转向政治改革。
(3)结果:经济改革受阻,经济继续滑坡;政治改革迷失方向,1991年苏联解体。

1.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2.在三年内战结束的若干年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指的是
A.苏维埃政权B.新生的苏联
C.新经济政策D.计划经济体制
3.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1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予盾B.调整了工农关系
C.制约了农业发展D.加强了宏观调控
4.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5.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其背景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6.(2006全国文综Ⅱ)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自由贸易
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8.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9.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