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

高中历史试讲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2017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017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涉及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a.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除注意侵略战争外,还要注意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侵略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割地、赔款的增加。(同学们可以用课本相关史实填充。)②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的获取和发展。③通商口岸的开放和扩大。④宗教文化侵略加深。

b.中国社会的初次变化

i.传统社会结构的破坏

①政治: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损害,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开始丧失。②经济:五口通商后,在外国商品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ⅱ.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的变化。

ⅲ.中国社会新因素的产生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企业的出现,使中国境内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因素。在外商企业中,出现了近代第一批无产阶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i.地主阶级的救国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他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同学们可自己填入内容,把握其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影响。)

ⅱ.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同学们应把握背景、分阶段把握过程、其纲领的主要内容、结果、影响,并与世界史亚洲风暴的相关内容结合。)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和形成(涉及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包括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等项内容。本阶段可以中法战争为界标,在这之前,列强侵华相对和缓;之后,侵华变本加历。清政府被动挨打,至《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a.西方国家侵略活动的加剧

i.列强侵略在“和缓”中日益加剧

60年代,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上,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开始对中国邻邦和边疆地区新一轮的侵略,中国出现边疆新危机。

ⅱ.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伴随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大规模侵略战争。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甲午中日战争使清政府在军事上基本丧失了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掉了清政府身上最后一点御外的勇气。

三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进一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ⅲ.瓜分中国的狂潮

b.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化

i.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外国势力对中国内政外交的控制不断加深。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中国社会经济的独立地位不断丧失。

 ⅱ.清政府的内外政策调整和统治阶级的分化

“辛酉政变”,标志着清政府中倾心与外国“和好”的媚外派上台,在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总理衙门的设立表明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洋务运动借“器”练兵自强求富,扩展了“西学”的内容。

ⅲ.中国社会近代新因素的进一步发展

新经济因素: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使中国出现近代民族工业。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

新阶级力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官僚、地主和商人转化而来,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特点。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洋务派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产生)。

“西学”思潮的发展: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早期维新派,主张在中国进行政治改良,发展资本主义,到90午代,维新改良思想发展为政治运动,民主革命思想开始闪亮登场。

c.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i.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ⅱ.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

面对瓜分狂潮引起的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ⅲ.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它是旧式农民战争在中国的终结。“扶清灭洋”口号突出反映了反帝爱国性质,又有严重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的直接功绩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它也给行将就木的清王朝最后的有力一击,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涉及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这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入谷底和出现上升趋势的时期。涉及的史事包括: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制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a.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

i.“以华治华”的侵略政策

经过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列强完全确立了在华的统治秩序,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统治工具。在直接瓜分不可取的形势下,列强转而实行“以华治华”的侵略政策。

ⅱ.日本侵华势力的膨胀和美日对华争夺。

ⅲ.俄、英侵华

辛亥革命造成中国政局的动荡。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特点是:利用中国政局不稳向中央政府施加压力,以满足其侵略新要求;笼络中国边疆地区的上层分裂势力,以图分裂中国。

b.中国社会的变化

i.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帝国主义列强成为中国的“太上皇”。此后,列强挟制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或废或立,或支持或抛弃,一切以维护其侵略利益为转移。政治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ⅱ.社会矛盾的变化

20世纪初,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确立,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逐渐汇流,相继以中国人民与清政府、北洋军阀统治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中国人民的首要斗争就是推翻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这一斗争同时也具有打击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作用。

ⅲ.政局的变化

清政府的政策调整与封建帝制的终结。北洋军阀的统治与中国政局的动荡。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看是由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ⅳ.社会新因素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中国近代新思潮的发展。民主革命新因素的出现。“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酝酿着新的转变。

c.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i.政治:建立和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

ⅱ.经济:“实业救国”的探索

ⅲ.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涉及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近代后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内容,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性质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领导是无产阶级,其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a.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

i.帝国主义的协同侵略(1922—1931年)

争夺对中国的支配权: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美英与日本各自支持军阀集团进行混战,中国政局更加动荡。帝国主义协同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反帝革命浪潮,国民大革命兴起。

扶植代理人:国民革命的浪潮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面对革命形势的发展,帝国主义更换新的代理人,支持革命阵营内部的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在这一过程中,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进一步增长。

加紧对华经济侵略:“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扩大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使中国民族工业陷于萧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美日两国对中国市场争夺激烈,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金融财政。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帝国主义大肆在华倾销“过剩商品”,转嫁危机,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害。

ⅱ.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1945年)

“九?一八”事变动摇了华盛顿体系。中日民族矛盾急剧激化。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表明日本侵略全中国的图谋。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排斥英美,独霸全国,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45年8月,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中国军民举行大反攻,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

ⅲ.美国独霸中国野心的破产(1945—1949年)

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美国的侵略活动。

美国独霸中国图谋的破产。中国人民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

b.中国社会的变化

i.政局的变化

北洋军阀统治的延续与结束(1919—1928年)。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和结束(1927—1949年)。①经过宁汉合流,建立起统一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继续“围剿”红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被迫实行联共抗日的方针。全国抗战开始以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实现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组织了几次大规模会战,但由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使日本在一年多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导致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汪精卫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敌,建立伪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亲英美派集团内外政策重心发生转变: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了皖南事变等反共摩擦。在国统区,国民党政治上强化独裁统治,压制民主力量:经济上加强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使官僚资本急剧膨胀。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民主,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内战。内战初期,国民党处于军事优势。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国民党的统治陷于全面危机:军事上,全面进攻、重点进攻相继被粉碎,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经战略决战,国民党军事主力基本被消灭;政治上,国民党丧失民心,空前孤立;经济上,经济陷于全面崩溃,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ⅱ.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中国近代社会两大主要矛盾所表现的形式不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主要体现为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之间的矛盾,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前期,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投靠帝国主义,国内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迅速上升,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团结抗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任务。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革命任务表现为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在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中,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ⅲ.社会经济的变化

官僚资本统治的建立和发展。官僚资本与封建残余经济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势力共同构成阻碍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反动因素,它是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因此,它是民主革命消灭的对象。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萎缩。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和“一战”后帝国主义加强资本输出,使民族工业发展艰难;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在帝国主义加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垄断和排挤下,发展艰难;抗战时期,日本的经济掠夺政策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国统区的民族工业遭到官僚资本的大肆掠夺,曲折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统区经济进行搜刮,导致工商业纷纷破产。《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民族工商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至解放前夕,民族工业已陷于绝境。

ⅳ.民主革命方向的转变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19—1923年)

中国共产党完整的创立过程包括党的“一大”和“二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从1922年初至1923年初,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与国民党合作推动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

(3)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斗争(1927—1937年)

(4)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37—1945年)

(5)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949年9月)

6、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涉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90年代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为界分为两阶段,之前,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时期,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内容包括10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10月—1956年底)

i.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

ⅱ.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同时,我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边建设边改造的经济发展计划,“一五”的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此期间,我国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

ⅲ.社会主义的政治、外交建设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发展。1953年,我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我国政府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亚非国际会议都起了积极、重要作用,发挥了大国影响。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1956—1966年)

i.“八大”前后的正确探索。

ⅱ.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建设上“左”倾冒进方针和挫折。十年探索错误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无限扩大化,甚至人为地制造所谓“阶级斗争”;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问题,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盲目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错误趋势的发展和积累,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的发生。

c.“文化大革命”的动乱(1966—1976年)

i.“文革”的政治动乱

ⅱ.“文革”的经济瘫痪

ⅲ.“文革”中外交工作的突破和统一战线政策的破坏

 ⅳ.“文革”的评价

对文革应考虑动乱中有哪些进步的正面的事件(因素),大体有四点:①“二月抗争”②周恩来整顿经济③邓小平治理整顿④文革期间的外交成就。(前三点高考均已涉及.)

d.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8以后)

i.历史转折的实现。

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理论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强调改革也是革命,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出爱国统一战线和“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实践探索:对内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化管理体制。对外开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平息了1989年政治风波。在民族地区也实行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相关阅读

《世界近现代史》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世界近现代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世界近现代史》教学设计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高中二年级学期开设,本书教学的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科书对于学生发展的功用

(一)知识构建功能

本册书从内容编排上看,主要以时间顺序,以章节体形式编写;从线索看,主要有以下几条:

1、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确立——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2、重要的国际关系

(1)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三次殖民高潮)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争夺世界霸权斗争)

3、民族解放斗争

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战争——亚洲革命风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4、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从每课的内容看,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完成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构建,并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历史各线索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整掌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能力培养功能

课程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些课程内容来培养学生能力,包括知识构建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操作功能

教材设置活动课,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图书馆、阅览室,上网查找资料,拓宽了视野,掌握了查阅资料,利用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比较成熟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自编自演的历史剧,虽尚显稚嫩,但在过程中,挖掘历史的背景,揣摩人物心态和语言,使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又有了新的进步。

(四)心理教育功能

历史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在学习过程中,从历史人物的坎坷悲壮,从历史发展的曲折反复,学生能够获得一个心理感受: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做成某件事,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从而增加心理的承受力。从世界史的发展中还学习到许多为科学献身、为国家捐躯、为真理求索的人,从他们身上,学生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有很大的收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成功和失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情感教育功能

本册书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从中我们受到的启发是:一要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的进步,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应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动,否则将被历史淘汰;二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知耻而后勇,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意识到当代青年肩上的重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斗。

二、教科书的课程价值达成度

(一)从内容选取上看课程价值达成度

本书内容包含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直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集中叙述了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到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历史。

本册书按时间顺序、以章节体的体例叙述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变迁。本书的主要线索是以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与之相关的线索还有:三次殖民高潮;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冲突。主干知识与支干知识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筑成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从内容的选取上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广阔画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再掌握历史发展的各时期的特点,从而掌握了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内容。

(二)从内容组织上看课程达成度

本册书从内容上可以看出,它改变了以往教材的繁难偏旧的编排,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新的观点。以前的历史往往以政治史为主线索,学生从书中接受的往往是比较僵化的观点,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本书从内容选取上,增加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展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全貌,学生又可以从文学、科技、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掌握那个时代,迎合了高中学生知识的个性多样性和知识的综合化需要。

(三)形式特征看对课程价值实现的支撑度

本册书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新教材课型多样,除了讲读课外,还有阅读课、活动课。上好这些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2)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图片、画像、资料,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3)每章开始设引言。引言介绍了本章的内容背景和线索。便于学生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掌握历史发展的特点。(4)每节课后的练习题增设了《阅读与思考》专栏,由学生选做,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5)书后加附了《部分中英词汇对照表》,对书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文件、历史事件称谓进行中英文对照,便于学生查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善于组织教学,有效的利用书中的资源、资料、练习题,上好阅读课和实践课,搭建学生思维的平台,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一定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对教科书的加工处理

本册书总体编排设计精当合理,符合学生在这一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注意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结合。

(一)加工改造的视角

1、根据历史知识特点。历史知识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散,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一些历史线索难免显得支离破碎。

2、根据高二文科班学生的特点。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大多数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基本能够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有的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不到位,缺乏用精练的学科语言概括表达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阐述自己的见解。

3、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如何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成为摆在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教材,大胆取舍,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对教科书的加工处理

1、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增补了一些内容。如:在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时,向学生介绍了富尔顿和他的汽船,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介绍了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增加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有效的利用和整合课程资源。譬如:学习第四章第一节时,我注意将两次工业革命对比来讲授;第三节《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我请同学总结世界历史上的三次殖民高潮。通过调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线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对比法、联系法、讨论法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如:在学习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比较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学习了殖民侵略过程后,对比三次殖民高潮的时间、特点,从而认识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在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节时,设置了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后,安排了活动课“如何评价拿破仑”。通过这些措施,培养了学生学史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4、将世界史和中国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一种观念: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学习工业革命时,请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在学习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时,分析“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和十九世纪末在中国掀起的瓜分狂潮有无关系”等,增加学生横向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5、加强各学科的综合。历史展示的是过去那个时代的全貌,包罗万象,它涉及到地理、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如:分析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通过改革和革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而,印证一个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分析历史问题时,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形势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将更高,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教学理论,还要有崇高的师德修养。在教学中,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好教材,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教材是学习知识的一种载体,教师要能正确的驾驭它、使用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今天素质教育的需要。

历史科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


抗争或探索道路影响或作用启示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是不可能救中国的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

暴力反抗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给外来侵略以沉重打击,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义和团运动暴力反抗粉碎帝国主瓜分中国的迷梦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但并真正行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由于阶级局限性,企图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不可能让国家富强起来的

曾、李等掀起的"中体西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兴办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等引进了……培养了……抵制了……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是一次进步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是近代中古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革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8726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国是充满着急剧变化的一百六十年。这一百六十年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会阶段,是一个世纪的屈辱,抗争和探索;1949年以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半个世纪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年是:
(1)资本主义列强此消彼长变换各种手段勾结中国的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半殖半封社会,并扶植反动势力不断深化这一统治秩序的历史。
(2)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和经济富强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且在斗争中提出了不少的救国探索方案。包括地主阶级的师夷论,洋务论;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维新方案,革命派的革命共和方案等。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的斗争和探索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皆归于失败,但都作出了相应的历史贡献,而且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在中国半殖半封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地产生和发展着,为中国革命史的深刻转折提供着经济,阶级和思想条件。
1919-1921年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中国革命迎来新的曙光,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曲折斗争,终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其中中共经历和外部敌人与内部左右倾的斗争,不仅完成了革命任务,而且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列毛的正确理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采取革命的武装斗争方法,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向社会主义前途迈进---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领导是我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中心问题是土地革命。上述思想在国民大革命中开始萌生,土地革命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完全成熟,解放战争时期达到高度娴熟的程度。实践证明其确实是我党革命斗争的结晶。
如果说建国前是革命史,是政治史,是求独立史,那末建国后就是建设史,是经济史,是求富强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由开局不错,到误入歧路又到拨乱反正,成绩辉煌的历史。总的内容就是建国前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赢得独立;建国后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走向富强。建国后的历史四个阶段(考试说明将其合成三个阶段,即56-76年合为一个阶段)。
(1)1949-1956总的来说我国是处于一个过渡的社会阶段-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前后联系相承的两个转变:1949-1952是由半殖半封的社会形态转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由半殖半封的残破经济转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得到恢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上推翻大地主大买办的独裁政权转为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政协代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角色。53-56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为社会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经济上经过三大改造由多种经济并存到公有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工业化开始起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标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1966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曲折中探索前进的十年。总的来说成绩为主。但左的错误逐渐占据上风-最终演变成十年文革。
(3)1966-1976年的文革内乱时期,注意同极左斗争的内容。
(4)1978年全面拨乱反正,实现了全方位的伟大历史转折,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伟大成就。

高二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史主观题九大重点知识


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确立了对外扩张政策,并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1936年出台了《国策基准纲要》。把侵略中国作为基本国策。整个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就是以日本的这种侵华为主要特征的,其侵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军事上:多次发动侵华战争。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实质上也属于侵略中国的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逐步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侵华战争中,日军对中国南京的军民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

2、政治上:(1)先后同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2)支持中国反动实力,扶植在华代理人。先后支持袁世凯、张作霖、段祺瑞等军阀,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支持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推行"以华制华"政策。

3、经济上:(1)勒索巨额赔款。1874年勒索白银50万两;《马关条约》清政府赔款日本白银2.3亿两;《辛丑条约》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起勒索中国白银4.5亿两。(2)资本输出。《马关条约》取得开设工厂权,大规模资本输出开始。(3)商品输出。一战期间,日本乘机扩大商品输出,成为对华经济掠夺德三个主要国家之一。(4)全面侵华期间掠夺沦陷区。

4、思想文化上:全面侵华期间,日本在沦陷区推行愚民同化政策,企图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反抗意志,实现同化政策。

点击下载: 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