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周第二单元《奇观》教案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27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周第二单元《奇观》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周第二单元《奇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五年级第二周教案9.13-9.17

一、周学习内容:第二单元《奇观》,包括三篇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潮》.《红树林》和拓展阅读《海市》.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14个.

2.积累:文中好词20个.好句10个.

3.作文:大胆发挥想象,编写《漫游奇景》的故事.

三、周学科融合:查找有关《泰山日出》.《黄山云海》《华山奇观》的资料。

四·周学情分析:学生对抒情散文的阅读,虽能读懂意思,但对课文的分段,段意的概括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雅鲁藏布大峡谷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介绍了它的地理位置,传说中形成的原因,具体深度.宽度和它的自然美景,层次清楚,生动真实。

学法

教师导法

介绍美景入手

学生学法

图文对照,朗读感悟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是任何一个峡谷都比不上的。了解它是地球上的最后一块秘境。

2.积累目标: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美景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3.生字目标:(既即)(载栽)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朗读课文:1.自由读2.用金钥匙的方法阅读。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词句不明白?

2.细读感悟点:“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能用文中的词语回答吗

?什么是“鬼斧神工”“无与伦比”?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能力训练点:体会观察方法,学习写景中抒情的写法。课后作业1.2题。

4.拓展延伸点:选一处美景:(1)按一定的顺序观察。(2)按一定的顺序讲述。(3)写一写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最深

地球最后一块秘境

壮丽景象

神话传说无与伦比

形成原因

神奇景象

课后反思

浙江潮

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本课有两篇课文,〈浙江潮〉是南宋诗人周密的作品,另一篇〈观潮〉是现代作品。这两篇写的都是气势磅礴的浙江钱塘江大潮。前一篇语言精湛,后一篇描写细腻全面。学习这两篇课文,感受潮水的壮观景象。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朗读贯穿始终

学生学法

咬文嚼字细读品味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潮水的壮观景,理解重点词语。

2.积累目标:用多种方法读课文,体会两文的不同。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

3.生字目标:撼斋鼎浙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借助工具书,朗读古文,读流畅。读出两文的不同。小组交流,对古文的初步感知。

2.细读感悟点:《浙江潮》

(1)形近字撼憾

(2)文中重点词语

(3)难句理解

《观潮》

(1)理解词语:鼎沸猝不及防

(2)体会文中描写壮观景象的好词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壮观景象

3.能力训练点:

背记好词句吞天沃日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若隐若现猝不及防

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4.拓展延伸点:

查找阅读有关涨潮的散文。

板书设计

大潮来了

观潮大潮的壮观景象天下奇观

潮头奔西去了

课后反思

红树林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亲眼见到的梦幻般的海底森林——红树林的情景。先概括写作者看到了海底森林,接着写他看到的具体情景,最后总结出他对红树林的热爱。在记叙时又从海水淹没写到退潮,从树林的整体情况写到树冠.树干.花.花香及红树的生长情况,介绍细致,感情强烈。细读品味,咬文嚼字。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有情朗读贯穿全文

学生学法

不同朗读中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感受红树林的可爱,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积累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突出主题的写法。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3生字目标:栅倘御

多音字露冠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用金钥匙阅读的方法快速阅读。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词语不懂?

小组交流自己的感知。

2.细读感悟点:

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你最喜欢哪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画出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仔细体会。

说说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3.能力训练点:

(1)学习生字

(2)背诵好句段。

(3)听写好词句。

(4)说说比喻.拟人写法的好处。

4.拓展延伸点:

观察秋天生态公园的树林景色,写一篇作文《中秋生态公园的树林》。

板书设计

海水淹没时

退潮时

树林的样子

树冠.树干红树林

花.香

生长情况

课后反思

编辑推荐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二单元奇观
一生字词:
1、峡谷雪峰掩映向导隔开提供一番呼啸秘境
博物馆鬼斧神工无与伦比鬼斧神工近在咫尺载歌载舞金碧辉煌荒山秃岭奇花异草雷霆震撼浙江潮
吞天沃日县城古塔亭子雷声隆隆闷雷坦克领略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猝不及防惊心动魄风号浪吼若隐若现漫天卷地
2、偶然梦幻浸没浮荡陶醉奉献贫瘠庞大抵御芳馨划船支撑龙宫扎根土质密密麻麻东扯西拉
绚丽多姿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
二多音字
藏划降蒙(mēng)(méng)(měng)
三短语
飘逸的云彩雄伟的雪峰漂亮的大拐弯丰富的宝库茂密的森林纯净的天空精美的水彩画山崩地裂的响声
坚固的海塘大堤漫天卷地地涌浩浩荡荡地飞奔
梦幻般的森林偶然的机会清翠的树冠芳馨的枝条婀娜的身躯绚丽多姿的世界硕大的树冠淡淡的幽香神奇的仙境
肥沃的土质庞大的根系贫瘠不毛的海岸默默奉献的卫士
三理解课文填空
1、《雅鲁藏布大峡谷》从雅鲁藏布大峡谷拐弯的形成,与它有关的世界之最,它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它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等方面,介绍了世界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无比自豪和喜悦的心情。
a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我国的西藏,它最终流到印度洋。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最窄处近21米,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大峡谷。
b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秘境”,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这里有世上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这一段中用了七个“最”字。这些“最”字充分表达了作者无比自豪和喜悦的心情)
c一位美国总统曾说,没有到过科罗拉多大峡谷,等于没有到过美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
2、《浙江之潮》从(形、色、声、势)四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观潮》作者主要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a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b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令人惊心动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从声音和景象两个方面来写浪潮。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红树林》: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赞美了红树林不求索取,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赞美了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
红树林生长在大海中,它的作用是抵御狂风恶浪,减少自然灾害。
4、《海市》:
本文描写了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彩虹和丝路花雨四种奇景。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海市。表达了作者建设沙漠绿洲的美好愿望。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周教案:字与画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周教案:字与画,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一年级第二周教案9月6日---9月10日

一、周学习内容:本单元以字与画为主题安排了17个象形字及对应的图画,语文天地和一个金钥匙,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1、通过图文对照,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及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借助图画,基本认识17--23个象形字,进行扩次练习.

3.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

周学科融合:学词认字

三、周学情分析: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成特点和形体美.

课题字与画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分析看图识字是一种主要的识字方法,本单元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学法教师导法创设情境,引入课文。看图识字.

学生学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及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积累目标: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

3.生字目标:借助图画,基本认识17--23个象形字,进行扩次练习.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先看图,使学生了解写字的意义,引起学生学写字的兴趣。

2.细读感悟点:先看图,再听读。服习巩固要识的字,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3.能力训练点:(1)认读“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几个字。(2)认识“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等字;(3)采用不同方法识字,画一画,描一描,说说演变.

4.拓展延伸点:识字游戏”摘苹果”

板书设计

日月水火山石天土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露在外面的面》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露在外面的面》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2、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多个正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顾回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脳宽+长脳高+高脳宽)脳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脳边长脳6)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插图1,让学生观察一个棱长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墙角处时,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图片并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露在外面的面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脳50脳3=75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插图2,让学生观察4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堆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数一数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并计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9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脳50脳9)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4个正方体学具换一种堆放方式来试一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第一单元《马》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第一单元《马》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五年级第一周教案(8.31-9.4)

一、周学习内容:第一单元《马》,包括两篇现代文:《天马》、《巩乃斯的马》,两首古诗:《房兵曹胡马》、《马诗》,一个语文天地。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vml?>天马

 艺术——构思巧妙体态轻盈神形兼备

珍品

象征——腾空飞速前进的中国

课后反思

古诗二首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分别选取了《房兵曹胡马》与《马诗》两首诗歌。这两首古诗应该说是写马中的极品。虽然都是写马,但又各具气象,特色鲜明。

学法

教师导法

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学生学法

诵读为主,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理解重点词。

2.积累目标:●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相同于不同之处。●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生字目标:杜甫宛堪骁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借助工具书,朗读古诗,读流畅。

●认识两位唐代诗人。

●小组交流,对诗文的初步感知。

①诗意②诗的不同点。

2.细读感悟点:

●《房兵曹胡马》

①第1.2句写外貌,第3句赞美马的精神,第4句借马抒情。②理解重点词。③描述胡马外貌。④读悟作者情感,明白写作目的。⑤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马诗》

①诗中的比喻句。②理解重点词。③谈对后两句的理解。④理解诗人情感。⑤说说诗意。

3.能力训练点:

●背诵两首古诗。

●比较两首古诗不同点。(课后第1题)

4.拓展延伸点:

查找朗读有关马的诗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巩乃斯的马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本篇课文将作者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马的赞美和对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从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让读者在对物的感知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文章主题,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学法

教师导法

自学与探究

学生学法

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作者心情。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2.积累目标:●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文。3.生字目标:(峡挟)(知痴)(怆)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用金钥匙教的方法快速阅读。

●你读懂了什么?(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感悟点:

●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第2.3自然段:①这两段描写的什么?②画出这两段中的比喻句,从这些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③朗读比喻句,交流自己的批注,参与到他人的讨论中来。

●第4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什么?

●你从课文中体会到巩乃斯的马的性格是什么?

●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充分表现马的生命活力?

3.能力训练点:

●学习生字。

●背诵课文。

4.拓展延伸点:

●画文中的一个场面。

板书设计

巩乃斯的马

夏日雨中 群马狂奔的场面

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第二单元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第二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察与测量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

5、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

第一步:

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

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

3、小结: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第二步:

1、让学生站在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三步:

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说一说。

2、利用教室里已有的物品,进行观察物体。

二、实践操作,巩固观察方法

1、第1题:下面哪一辐图是淘气看到的?

(1)、先说说淘和笑笑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2)、给淘气看到的打勾。

2、第2题: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1)、说一说小猫和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

(2)、连一连。

3、第3题:看一看,说一说。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再交流评议。

4、猜一猜。

上、下、左、右、前、后都相同的是什么物体?

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在家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做好记录。

第二课时:桌子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1、估一估、说一说: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2、小组讨论: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课桌有多长?

3、小组代表发言,说明自己的方法。(用手、笔、文具盒、书、本子、橡皮等)

二、学习厘米与测量方法

1、疑问过渡:为什么我们同学说的数都不相同呢?该怎么呢?

2、为了让我们得到数据相同,我们要用相同的工具来测量,要用相同的单位来计数。我们可以用“尺子”。。

3、认识尺子,学习厘米。

(1)、出示尺子,认识尺子。

(2)、认识刻度,学习厘米。先估计1厘米的长度,再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也可表示为1CM。

4、联系实际,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的?

5、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

6、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与测量方法。

7、小结测量方法: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一、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1、第1题:先让学生估计并说一说大约数;再请学生进行测量;最后让他们看看自己估计得是否准确?

2、第2题:先估后量再填。

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小熊量错的题目,说说怎样量才正确的?我们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第三课时:我又长高了

教学目标: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对米的概念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师:去年我们参加了体检,大家还记得咱们的身高吗?

生:我的身高是1米21厘米。

那我帮你量一量,有没有长高啊!长高了,1米25厘米。

得出课题米的认识。

二、学习米

1、估计“1米”大约有多长。

2、感受1米的长度。(手臂或身高等)

3、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长度有1米的东西,再量一量。

4、猜想:1米有多少个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

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长度,然后再进行测量。

三、实践练习,巩固知识。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题目:P16试一试。

2、一张课桌大约有多高。

谁猜对了?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学生观察图,然后独立完成。

完成后核对。

5实践操作。

学生自己画出一条长3CM的线段。

四、总结

这堂课你感觉学什么最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第四、五课时:估一估,量一量

教学目标:

1、能选用恰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不足1米的部分如何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估一估、量一量

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

2、师生测量。

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

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

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1、试一试

(1)讲桌的高是---米---厘米。

(2)板报的长是---米---厘米。

(3)门的高是---米—厘米。

学生先估计,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

2、练一练第1题,

同桌合作,先估计,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

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

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

第二课时

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

内容是P19第三题。

2、找一找,量一量。

先小组里交流,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小组里进行测量。

3、P19第5题。

先让学生小组内进行,先估计,同学间再进行互量。讨论出测量的方法。

4、实践运用。

(1)多少人手拉手长度大约是10米?

(2)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

三、课堂总结。

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延伸

回到家里,对自己家里的一些物体先进行估计再测量。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合集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合集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比较

第一课时

过生日

学习目标

1、通过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誰说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

2、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

学习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大方法和结果。

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杯子水

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寿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生日是怎么过的?餐桌上都有什么?

列举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师:如果让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

1、比较大小。

师:如果有的人把蛋糕切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呢?

师:你为什么这么分配?

师:同学们真聪明,虽然分配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挺合理的。合理的原因是你们已经比较了这3块蛋糕的大小。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师: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们是不是也能比较它的大小呢?

2、比较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在分蛋糕时说得都很清楚,理由也都很合理,我都挺佩服你们的。下面我来给他们一家三口分配一下饮料,你们来看一看我这样分配你们能不能接受?

师:第一杯我给妈妈喝,第二杯我让爸爸喝,第三杯我让小男孩喝。你觉得我这样分合理吗?生思考后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我还发现他们家过生日喝了两种饮料,这两瓶饮料哪瓶多,哪瓶少呢?你们能比较吗?

师:同学们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两个饮料瓶的高矮、形状都不一样,我们就不能准确地判断了,刚才你们说谁多谁少都是靠眼睛观察,然后猜测的,有时候不太准确。你能不能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呢?学生动手操作

3、再观察。

师:出示生日情境图,从这幅图上,你能不能用刚学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

学生可能会发现盘子的大小不同,西瓜和西红柿的大小不同。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点什么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第二课时

下课啦

教学目标:

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

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薄厚)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比一比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比较高矮、长短、薄厚的过程,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具学具:几根长短不一的绳子。跳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下课都玩什么游戏那么热闹啊?

生1:跳绳生2:抓人

师:这么多种游戏啊!一定很好玩。但要注意安全哦。同学们,淘气和他的同学下课的时候也跟你们一样玩了很多种游戏,你们想不想去他们学校看看?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大声喊出“下课啦”,让淘气他们出来玩吧。生齐喊:下课啦!

(出示主题图)师:看,他们都出来玩了。谁来说说你看到他们在玩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比身高,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比身高,有的在踢毽子,还有的在修凳子。

师:是啊,他们玩的游戏也不少。好像有人在叫我们,看看是谁?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师:原来是老师,她说想考考我们,看看谁的小眼睛看的最认真。如果能闯关拿到三个签章,就有奖品哦。想不想要?

第一关:比高矮1、(出示比高矮图片)这两个同学在干什么?

生:在比高矮。

第一关的闯关题目就是请我们同学们来当裁判,他们两个比,谁高?谁矮?

生1:他们一样高。生2:不对,男孩子偷偷垫脚尖了,不能比。

师:那怎样比才是正确的呢?

生:两个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站直了比。谁在上面谁高,谁在下面谁就矮。老师演示并小结。

2、体会高矮是相对的

师:我们也来做比高矮游戏,谁愿意来?(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比高矮要注意在同一水平线上,站直了比。)

三名高矮悬殊大的一些学生上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三名学生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说清前提谁和谁比或谁比谁高、谁比谁矮。恭喜大家闯过了第一关,老师给我们签一个奖章,叫“高矮”。

第二关:比长短

第二关来考我们的是这两个跳绳的小朋友。他们的闯关题目是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一比他们的跳绳,谁长?谁短?师:跳绳我们自己也有。四个同学一组,摆一摆,看看怎样才能正确地比出长短,不出错。要注意什么?反馈师:谁来说说,你要怎么比?生:要先对齐,拉直了再比较。师:请你大声告诉这两个同学,让他们照着你说的方法比一比。师:恭喜你们,又获得了一个奖章,叫做“长短”

第三关:选钉子

老师要修凳子,有三个钉子,请同学们认真想想选哪个钉子合适?为什么?生:第二个。因为木板很厚,第一个太短了,第三个太长了。只有第二个刚好合适。出示另外两个不同厚度的木板,选钉子。师:恭喜你们,又获得了一个奖章,叫做“厚薄”。恭喜你们闯关成功,等到了老师的奖品,每人一朵小红花,下课找老师领。

三、课堂练习

还想不想闯关?我们一起去闯闯智慧岛吧。(21页练一练)

1、快速回答第1题

2、第2题问:为什么?生:因为第二条绳子没有拉直

3、第2题演示:线越短绕的圈数越少,越长绕的圈数越多。圈数越少绕的线越短,圈数越多绕的线越长。

4、第3题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说说为什么

5、第3题谁最高?谁最矮?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你有什么办法比高矮?引导学生寻找参照物横线。数数占几行?

6、同样是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怎样比这些笔谁长谁短?从短到长排。引导学生寻找参照物数格子。

7、提示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引导数线段。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闯关用到了很多知识。谁来说说?(比高矮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站直了比。比长短要先对齐,拉直了再比较。)

第三课时

跷跷板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2、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

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小实验,感受重量

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

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

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

引出“轻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轻重”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互动探究

1.说一说

看图说一说谁轻谁重?

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往下沉得说明比较重,往上翘的说明比较轻。

②看第二图

这次小老虎又跟其它的小朋友玩了,这次谁重?

提问:根据这副图,你能用“谁比谁轻”或“谁比谁重”说一句话吗?

2.掂一掂、比一比

①操作1:

把你的数学书拿到一只手上,练习本拿到另一只手上,两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练习本和数学书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学生动手操作

②操作2:

再拿出铅笔盒和语文书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谁轻、谁重?

3.猜一猜、称一称

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各一个

活动:小朋友们猜一猜,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提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究竟谁轻谁重?

出示天枰来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23页“练一练”1---4题

四、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周教学内容:学习第9单元《礼物》。本单元安排了5篇课文,两篇自读主体课文,3篇自读课文。

二、周教学重难点:

1、生字:认识19个,会写17个。

2、积累:联系实际思考。

作文:《礼物》

三、周学科融合:本单元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实践,贯穿于自读、精思、感悟、鉴赏、提高的学习过程中;以及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本单元以“礼物”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拓展阅读课文,通过四个与礼物有关的故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礼物的内涵。

课题献你一束鲜花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献你一束花》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2.积累目标:会认生字6个、会写生字9个。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段序。

2.细读感悟:

出示自学提示:文章向我们讲述是怎样一个失败者?

3、品读文本、感受内心、解读深意

品读失败者的沮丧、愧疚:

(1)勾画文本内容,读出相应的句子。

(2)联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理解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

(3)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4.出示拓展文本:

(1)体会文本中的运动员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朗读文本,体会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感受运动员的不易。

 (2)出示文本中的语句:

“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精神的压力。”

课后反思

课题微笑

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

分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

学习目标

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细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4.拓展延伸: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乘法口诀(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连加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是乘法运算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好2、3、4、5的乘法口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第二册中最重要的单元之一,也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一个单元之一,乘法口诀会伴着我们的生活一辈子,因此,在学习上我们肯定要加强。但是对于刚从一年级上来的二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的培养,理解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可能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只是能机械地进行记忆,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真实有趣的情境进行引导,我想这个单元的学习还是会很顺利的。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5的乘法口诀。难点:(1)理解2~5的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2)利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1、加强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多采用实物来帮助他们进行理解。2、对于他们的作业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让他们尽快跟上班级速度。3、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模式,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单元课时计划:10课时。
教学课题数松果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正确应用口诀,较熟练地口算5的乘法算式。教学(具)准备数松果的教学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学生看图并回答。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松果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探究生:一共有几只松鼠?一共有多少棵松树?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可以数一数,算一算。(1)1,2,3,4,5…1个1个地数;(2)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3)5,10,15,20…5个5个地数;……生:我喜欢5个5个地数,这样简便。1×5=5,2×5=10,3×5=15,4×5=20,5×5=25,5×6=30,5×7=35,5×8=40,5×9=45学生说出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算法。每个算式中都有一个乘数是5,积一个比一个大5。学生通过思才得出要用简便的方法来记忆。生:我的铅笔盒上的乘法口诀表中就有。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口诀都是四五个字。1、提出问题看着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寻找解题思路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师: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老师先出示5个松果,再出示5个松果,又出示5个松果,……每次出示5个松果,共9次,摆成9行。师:1行、2行、3行……各有几个松果?你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根据图意来试编口诀,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有谁能从口诀中找到规律呢?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通过直观地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将现实问题与乘法进行连接。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遇到问题,请老师帮助解决。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1页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小结学生进行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熟记5的乘法口诀,算5和几相乘时才能算得又对又快。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数松果1×5=5,一五得五,2×5=10,二五一十3×5=15,三五十五,4×5=20,四五二十5×5=25,五五二十五,5×6=30,五六三十5×7=35,五七三十五,5×8=40,五八四十5×9=45,五九四十五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摘桃子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3、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环境中,掌握并灵活应用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熟练掌握5的口诀。教学(具)准备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认真倾听谈话:猴子妈妈准备了三个桃子,分给乐乐毛毛怎么分?于是妈妈想了个办法,谁第一个答对8道题就给谁2个桃子激发兴趣,调动学习兴趣体验感悟学生独立做,发奖品学生反馈,说出每一个算式所用的乘法口诀。出示教材12页图画,谈话:男生帮乐乐,女生帮毛毛做的又对又快的老师也奖励一个大桃子,男生女生交换,前五名奖励体验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实践应用3×5=15(人)3+5=8独立填写,集体订正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练一练”第1题:出示题目指导分析第2题:在括号里填适当的符号第3题:组织学生观察图画说图意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信息适当指导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做家务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并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2、能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法。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点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编出2的乘法口诀。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观察回答谈话:小名是一年二班的学生,非常热爱劳动,看,今年他正在做家务板书课题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激发兴趣问题探究1.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认真观察操作后,小组交流,完成填表格2.1×2=22×2=43.独立列算式,小组交流汇报4.编制乘法口诀5.对口令游戏1.谈话:小名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名,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4页的表格?2.组织学生交流订正:摆一双筷子怎样列乘法算式?摆2双,3双,4双……会吗?3.组织小学生独立列式后交流汇报4.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2的乘法口诀5.整理2的乘法口诀6.怎样记住这些口诀7.对口令游戏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给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的空间,充分展示自我实践应用2×99×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做2×4=8(只)做练习1题:计算哪乘法时用二九十八这个口诀?2题:用1、2、3、4、56、7、8、9分别跟2相乘,得数画上圈3题:口算练习4题:每人2只手,4人几只手?一只手5个手指,8只手几个手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天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们的收获吗?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做家务

填一填: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6

8

10

12

14

16

18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需要几个轮子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掌握3的乘法口诀。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有一个小朋友在给三轮车安装轮子。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9辆车需要几个轮子?今天,我们要帮助小熊一起解决“需要几个轮子”这一数学问题,大家打开课本16页,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大家发现图中的数学问题了吗?问题探究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填表谈话: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2辆需要6个,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要几个轮子?为三的乘法口诀做铺垫体验感悟1.摆一个三角形2.1×3=33.一三得三4.独立摆三角形,编制口诀,组内交流1.拿小棒摆三角形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吗?编制口诀?3.板书:1×3=3一三得三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实践应用独立练习,小组交流,集体订正。“练一练”1题:找朋友2题:找规律填数3题:动物运动会数学故事反馈信息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3的乘法口诀: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3×4=12三四十二

3×5=15三五十五

3×6=18三六十八

3×7=21三七二十一

3×8=24三八二十四

3×9=27三九二十七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可爱的小青蛙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2,3,5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以的口算。2、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口诀。教学难点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复习同桌用卡片互相提问。1、对口令。三六()四()二十三四()二四()五八()()九十八2、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算。复习前面的口诀,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连一连2、比一比3、算一算(1)学生独立作答,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反馈。生:小蝌蚪2×3和3+3生:小蝌蚪9×2,6+6+6,3×6,9+9生:我是用加法计算的。生:我是用乘法计算的,6+6+6就是三个6相加,所以可以用3×6的口诀来计算。学生口算完,全班核对。并说出每个算式所用的口诀。学生读题,弄清题意。生:1个9生:3个9(出示挂图)同学们都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丁丁是个爱护动物的好孩子,他把小朋友们捉到的小蝌蚪放回到河里。小蝌蚪到了水里就到处找妈妈,你知道谁是它们的妈妈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找妈妈吧。师:6号青蛙妈妈的孩子是谁?师:18号青蛙妈妈的孩子有哪些?师:6+6+6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呢?(重点关注:相同加数的算法,以及他们与乘法的联系,巩固乘法的意义。)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将剩下的汇报完。师:小青蛙也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喜欢比比谁的本领大。快看,两只小青蛙在岸边等待小裁判的枪声,准备比赛过河。我们也加入它们的比赛吧。(引导学生观察2×3和3×2所用的是同一句口诀“二三得六”,再进行拓展,让学生说出2,3,5的每句口诀可以写出哪些算式。)老师帮助加深理解。师:1只青蛙吃了9只害虫,也可以说有几个9?那3只青蛙吃了几个9呢?3个9我们可以怎样列式呢?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加深相同加数和乘法的联系。熟练运用2,3,5的口诀。运用乘法的意义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第2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生根据第四题的要求,提出多个数学问题并进行计算。1、让学生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看懂第2题的图意,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除了完成书上的问题,还可以进行拓展,问“大楼正面有多少个窗户?大楼侧面有多少个窗户?”这里要提醒孩子们看清图画,大楼的底楼有一个门,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把门也当成了窗户,还有就是侧面并不是只有看得到的那个,侧面应该有两个。3、引导学生独立弄清第三题的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行交流。在巩固练习时,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青蛙过河比赛:2×63×32×74×38×39×25×23×27×36×33×68×22×34×23×53×9

课后反思
教学课题小熊请客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4的乘法口诀,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并初步记忆4的口诀。3、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学生认真倾听,并回答老师的提问。生:一串有4个。生: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呢?今天,小熊想邀请小伙伴们到自己家做客。它准备了一篮子红果,并且把它用竹棒串成串。(老师边说边出示书上的图,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师:小熊串好的红果每串有多少个?师:小熊在串红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指名回答。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是最乐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二、新课1、数一数学生数完汇报结果,共九串。学生独立思考,数一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生:我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从1数到36。生:我用的是加法。一串红果是4个,2串就是4加4是8个,3串就是8加4是12个……出示红果的串数。师:请热心的小朋友来帮助数一下,这里共有几串红果?师:九串里共有多少个红果?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师:九串一共有多少个红果?你们刚才是怎么数的呢?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师:这个办法真好,谁用这个方法接着算?算完之后让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让学生观察图自己去寻找方法,这样会让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2、填一填3、写乘法算式,编口诀4、说一说生:表示1串红果。生:分别表示红果有2串、3串……9串。生:它表示一串红果4个。生:填在2下面的空格里。1×4=4或4×1=42个4是2×4=8或4×2=8……学生独立编写。全班交流编写好的口诀,并进行总结,归纳。小组内由组长组织学生说一说。“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3张桌子12条腿……9张桌子36条腿。”师:刚才孩子们算的真不错,现在你们能填一填这个表吗?(出示书上的统计表。)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表格里的各个数表示什么?谁知道1表示什么?师:那后面的2、3……9呢?师:1下面的4表示什么呢?师:2串红果几个填在哪里呢?用这样的方法完成后面的填空。并指导孩子们认识一串红果有四个表示1个4,二串红果有8个表示2个4等。1、写乘法算式师:1个4可以写成哪个乘法算式?师:那你能根据刚才讲的几个几,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吗?(教师激励并引导学生写出所有的乘法算式。)2、启发学生独立编写口诀。3、引导演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口诀。要求全班都会背诵。(顺着背,倒着背,对口令。)师:学了4的乘法口诀,请你利用它们来说一说。(引导观察书上的“说一说”,使学生弄清楚题目的要求。)为后面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做准备。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帮助学生熟记4的乘法口诀。三、巩固练习与小结学生独立完成第1,2小题。第三小题具有数形结合的特点,当学生完成这道题后,老师应该对他们进行强化,让他们结合图形说一说算式的意义。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回家路上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教学重点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条理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教学(具)准备挂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观察图画数学游戏练一练小结学生认真听老师的导入。学生积极地描述图画的中事物,开始的时候是自己对自己说,然后又同桌说,再进行全班交流。生:有16只猫在划船。每只船上有4只猫,有4只船,所以列式是:4×4=16(只)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提问,回答问题。交流提问结果。生:我们的问题是一共有几只小鸟?生:一共有15只小鸟。生: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草地上有2个5只小鸟,树上也有5只小鸟,一共就有3个5只小鸟,5乘3等于15只鸟。生:谁知道背书包的小动物有几只呢?生:我知道3乘除等于9。生:为什么?生:因为它们是三个一起走的,这里有3个3,所以算式是3×3=9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独立完成第三小题,然后进行全班订正。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森林中的动物学校去看一看,现在那里可热闹了,动物们刚刚放学,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朋友们想见到它们吗?(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干什么?(重点关注:注意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和积极踊跃地发言。)师:孩子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根据画面来提问题。最近我们学习了乘法,你能不能提出一些要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呢?如:一共有几只猫在划船?(师把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追问,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这时,老师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老师也参与到其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追问。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算式:5×3=15(只)在做这种解决问题的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醒写单位。师:刚才小朋友们问得非常好,答得也很妙。第一个问题问完了,那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老师将问题和算式进行板书,并表扬孩子们这种追问的方式。用同样的方式提出后面的问题,并让孩子们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先让学生完成第二题,再请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意。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对画面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学生之间的提问、回答、追问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他们会主动地思考,问个为什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背书包的小动物有几只?3×3=9(只)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二)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平移》的教学设计

执教者:杨国全

学习内容: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25-26页"平移"。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学习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

教学难点: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记忆

1.师:同学们,国庆节就要到了,在这七天假期里,同学们最想去哪玩?(海边,爬山,公园,游乐场……)游乐场老师也喜欢,我还听说国庆节河源市儿童公园要开业了,你们想不想玩,一提到玩大家都特别高兴,你喜欢哪个游戏活动?(滑梯、缆车、摩天飞轮等)其实玩中也有很多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它们都是些什么现象吗?

2.指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引出定义:像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师:今天我们就来断续研究平移的现象,板书:平移

3.举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运动是平移的现象?(开窗户、汽车行驶、电梯、升旗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议一议,移一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红旗手,好吗?你们每组都有一张表格,现在你们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张表格的内容。并讨论:在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时,先考虑哪个条件?如何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二)展示成果,汇报交流

将学生各类不同的作品拿到实物展示台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移?并板书两要素(方向和距离)

(三)错题评析,明确要求

通过错题评析,让学生明确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

(四)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红旗已经到旗台下了,终于可以升旗了,现在请你们把红旗升到指定的位置去吧!打开书本,同学们独立完成升旗仪式。老师巡视指导,展示各种情况,集体评议。使学生理解"小旗平移前后,大小和形状都不能改变"。

(三)拓展延伸,深化知识

师:这道题目与前面两道有何不同?该如何按要求把小船把小船平移到指定位置?(使学生明白小船每次平移时,大小和形状都不能改变)

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四、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2.判断一个图形能否经过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必须要去注意图形本身的方向不发生变化。

[板书设计]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周学习内容:八单元---危急时刻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19个

2.积累: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要告诉我门的生活常识

3.作文:题材不限

三、周学科融合:本单元围绕“危急时刻”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

四、周学情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危急时刻应具有良好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诺曼底”号遇难记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学法

教师导法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交流,感悟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关键词语在文中的作用。2.积累目标:文中的好词佳句,修辞手法等。

3.生字目标:学会14个生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你读懂了什么?

2.细读感悟点:1)开头部分可以用什么语气来读?

(2)文中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

(3)为什么这样安排?各有什么作用?

3.能力训练点:找出文重的多音字,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4.拓展延伸点:片段习作练习,刻画一个人物,表现他的优秀品质。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生死悠关的烛光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保护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情,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就是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查阅资料,激趣导入。

学生学法

交流、阅读、感悟。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1)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2)理解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的具体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2.积累目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生字目标:学会四个生字,三个多音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自读课文,说说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划出文中的好词好句。

2.细读感悟点:

(1)文中哪一句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

(2)文中哪一个词表现了母亲动作麻利、沉着、冷静?

(3)小姑娘的语言表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4)文中哪些地方是详写?哪些地方是略写?

3.能力训练点:

(1)详写和略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怎样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的?

4.拓展延伸点: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行动、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周学习内容: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主体课文三篇:《只有一个地球》,《鸟儿的侦察报告》,《绿色千岛湖》。语文天地中阅读材料一篇,语言积累三段,说话写话以“地球,家园”为中心展开。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一类字15个。

2.积累:▲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产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仿《鸟儿的侦察报告》,仿写环保侦察报告片段。

▲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再次认识不同说明方法,特别是举例子,打比方。

▲阅读查找地球面临的危害。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作文:▲题目:自拟。

▲训练目的:写出地球家园的呼唤,讲环保的迫切。

▲写作方法:说明,记叙,想象等。要求过渡自然,描写生动具体。

三、周学科融合:1.空气的呼唤,河流的呼唤,绿树的呼唤……

2.跟河流合影,赏山野美景,听小鸟唱歌……

四、周学情分析:教师在主题单元课文教学中,要有目的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语言,搜集相关的资料。

只有一个地球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本课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地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和唯一性,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学法

教师导法

找中心词读中感悟

学生学法

捋顺脉络抓中心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地球的可爱和易碎。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地球的喜爱。

2.积累目标:▲找到每段的中心词。

▲找到相关的说明方法,加强理解运用。▲背诵1.8自然段。

3.生字目标:(蔼)(锡赐)(毁)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

▲文章写了什么,中心是什么?。

▲找到每段的中心词。

2.细读感悟点:

▲“地球太可爱”文章表现在哪里?

(美丽无私)

▲地球“又太容易破碎了”又表现在哪里?交流。

(渺小有限枯竭)

▲谈谈对“只有一个地球”的理解。

3.能力训练点:

▲文中有哪些明显的说明方法。

▲再次区分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

4.拓展延伸点:

▲地球还面临着什么样的危害。查资料。

▲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地球

只有美丽无私危机

一个渺小有限枯竭

责任

课后反思

鸟儿的侦查报告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用作者的鸟朋友给作者发回的四份侦察报告贯穿全文,控诉鸟类遭到人类破害的种种情形,形象的说明了人类滥用农药、化学品,石油泄漏、排放废气等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带来了令人心痛的恶果,读后令人警醒。

学法

教师导法

有感情朗读

学生学法

读后仿写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鸟儿为什么要写侦察报告?

▲侦察报告反映了环保迫切的主题。

2.积累目标:▲背诵倒数1.2自然段。

▲仿写侦察报告。

3.生字目标:胚稠粘囱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自由朗读课文。

▲概括主要内容。

▲每则侦察报告主题。

2.细读感悟点:

▲有感情朗读每一则侦察报告。

▲每部分侧重环保的哪一个点。

▲谈谈对环保的看法。

3.能力训练点:

▲仿写侦察报告。

▲背诵倒数1.2自然段。

4.拓展延伸点:

▲查找有关环保资料。

板书设计

鸟儿的侦察报告

动物繁殖

生命人类急功近利

海水生态平衡破坏

空气

课后反思

绿色千岛湖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从正面介绍了一个人类成功改造自然的案例——创造了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人工湖。揭示了一个道理:与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创造奇迹。

学法

教师导法

理清脉络自主学习

学生学法

自学朗读复述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朗读理解千岛湖的美丽。

▲理解千岛湖与水电站的关系。

▲理解文章最后一段。

2.积累目标:▲作者怎样写“绿”和“千岛”。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千岛一日游导游词。

3.生字目标:杭谓梧津鲤庶巅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自由朗读课文。

▲概括中心内容。

2.细读感悟点:

▲理清脉络,分层,概括段意。

▲文章那里写出了“优美富庶”。

▲良性循环表现在哪里。

▲“大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要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你怎样理解?

3.能力训练点:

▲一个中心,可正反多角度多方位描写。

▲写“绿色千岛湖一日游”解说词。

▲带领大家一日游。(用上文中的好词)

▲举实例的说明方法

4.拓展延伸点:

▲人类与自然怎样才能和谐?走访,查阅,写出建议。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周教学内容:本单元以《韵味》为主题,编排了《枫叶如丹》《我喜欢》两篇主体课文,两篇拓展阅读一个语文天地。

二周教学重难点

1.独立识、写字17个,读准字音,记熟字形,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情感。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并仿写课文。

4.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通过学习此文学会分析此类文章。

5.作文:《我喜欢》

具体要求:写作对象不限,可以是人、事物、景物,把语言写得优美一些。

三周学科融合:这个单元以《韵味》为主题,懂得读每一篇都会有不同的享受。

四周学情分析:通过学习课文,说出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培养,形成热爱生活的独特情感

课题《韵味》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现代作家袁鹰写的。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赞美了枫叶,说明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鲜活的、跳动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美。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板书设计等等)

学习目标

1.独立识、写字9个,读准字音,记熟字形,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理解关键句子在文章结构中起作用。

3.学会如何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检查预习情况,学习字词,读通课文,了解丹的天地,走进绿的世界和丹的天地,品读故事,了解作者拍照经过,及作者由此带来的感悟。

二、谈话导入,枫叶如丹。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生命的颜色。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秋天,走入丹的天地,去进一步地感受生命的真谛吧!

三、细读课文,走进丹的天地。

(一)这节课我们读懂了什么?

(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篇章结构,知道了绿的世界和丹的天地)

同学们都在书上画出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注意引导学生在品读中理解:蝉鸣蛙噪、翕动、郁闷等词的意思。)

不仅如此,作者还认为——

继续引读:天地万物,人间万事——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周学习内容:第九册六单元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生字8个,多音字3个.

2.积累:背诵寓言二则,了解“不是……,不是……,甚至连……,是…..”的句式。

3.作文:我有一个小窍门

三、周学科融合:物理知识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四、周学情分析:学校电教设备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电脑等。班里所有学生的家中都有微机,90%的学生在家都能上网。学生已初步具备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提问题、探究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前,学生已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本课的内容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合适。

他发明了什么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故事性的说明文。文章写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政府为了捍卫主权,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从而显示出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道理。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引导查阅资料,激发兴趣

学生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3.提升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

2.细读感悟点:

(1)18世纪以前,毛瑟枪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装置,文中哪儿写了制作的复杂?

(2)面对这么多的困难,惠特尼挺身而出。“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他究竟发明了什么?

(3)标准化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4)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5)标准化的做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3.能力训练点:学习带分号的句子,加深对分号的理解。

4.拓展延伸点: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标准化的意义。

板书设计

他发明了什么

标准化

成批同标准简便

课后反思

寓言二则授课时间:周﹍﹍

整体设计

个性设计

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激发兴趣,读中求悟

学生学法

读、思、议、读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查字典验证)弄懂字义。

2.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3.继续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4.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

5.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自己边读句子边看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整体了解寓言大意,试着说一说。

2.细读感悟点:

a.同桌合作练习说句意,提出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词句。

b.教师重点检查难句,引导学生理解:遽契其舟;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不亦惑乎

c.把句子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

d.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e.明确寓意,谈受到的启发

小组讨论:

(1)涉江的人可笑在哪里?帮那个人总结一下教训。

(2)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3.能力训练点:熟读、背诵课文

4.拓展延伸点: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故事?

板书设计

刻舟求剑

寓意: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观念和方法

郑人买履

死板教条墨守成规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周第二单元《奇观》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