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08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进行备课的,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淡化和食盐的获得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观看视频,复习巩固,引导学生从食盐提取过程中总结从海水中得到化学物质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学习海带提碘、海水提溴,在学习过程中完善从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应用化学方法和一定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进行资源开发”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为指导研究海水提镁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可以从自然资源中获取人们需要的化学物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联合生产,节约资源和能源,要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污染,获取生产活动的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结构图: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2.知道怎样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

3.知道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原理和方法。

4.知道怎样从苦卤中提取单质镁。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流程图表示物质提取和检验的过程。

2.通过对海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感受海洋资源的丰富和对人类重大贡献,树立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应用。

教学重点:海水中碘、溴、镁元素的提取。

教学难点:用流程图表示物质提取和检验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列举海水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食盐的开发利用

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和食盐的获得。

粗盐提纯(初三)、食盐水精制(必修1第一章)

从海水中获取纯净的氯化钠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化学方法?

海水中含80多种元素,被称为“元素的故乡”,特点:种类很多、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很低,所以开发利用海水资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元素的富集。
学生在学案上记录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及离子交换法

蒸发结晶、除杂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温故知新

海带提碘

如何从海水中得到我们需要的化学物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以碘、溴、镁的提取为例研究。

碘元素除了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重要作用外,还有许多重要应用。碘除了可以做碘盐,还可以用来制作液晶显示器的偏光膜,还可以做胶片的感光剂,可以做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还可以在合成碘化银用来人工降雨。我国每年需要500万吨碘。这么多碘大多数是从海洋中提取。

已知:海水中碘元素的含量约为

0.06mg/L,海洋生物富集碘的能力很强,尤其是海藻中的海带,干海带中含碘量达0.3%--0.5%,有的高达1%。

海带中的碘以I-形式存在,如何得到碘单质?

选用何种氧化剂?

H2O2作为氧化剂的优点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实际生产中应如何操作?

提取海带中碘元素转化为碘单质的流程

海水中提取物质的一般方法

富集除杂转化提纯

核心概念: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知识和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人类所需的物质,进行资源开发。

了解碘的用途,

了解碘的存在

加入氧化剂

Br2、Cl2等

完成反应的方程式

2I-+2H++H2O2===I2+2H2O

小组交流

汇报

了解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方法

使学生初步认识用流程图的方式简洁明了地表示实验过程

提炼方法

抽取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海水提溴

同为卤族元素的溴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有重要用途。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生产量的1/3左右,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参考P91页资料卡片,在学案上试着画出流程简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1.第一步已制得溴单质,为什么第二步又用SO2吸收将其转化为Br-?

2.如何从溴的浓溶液中得到溴单质?

富集、转化、再富集、再转化、提纯

自学资料卡片,画出流程图,交流展示,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回答

将溴元素进一步富集

萃取、分液、蒸馏

学生练习将文字叙述转化为流程图


海水提镁

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母液叫做苦卤,苦卤里许多离子的浓度很高,比如镁离子,可以用于提镁。

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空间技术、航空、汽车和仪表等工业部门。

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镁合金机身

如何从苦卤中提取单质镁?结合前面学习的方法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学案上以流程图的形式展示你们的设计思路。

如果你是一个制镁厂的总工程师,结合上述提镁的过程,请思考如何选址?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图片

学生思考交流

展示设计的流程交流

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意识的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化学变化我们可以从海洋中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源,核能工业的重要原料铀和重水也可从海洋中获得,另外还可以利用潮汐能、波浪能等能源。

但是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我们可以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思考

交流,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学生对综合利用海水资源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般方法:富集除杂转化提纯

获得食盐

操作方法:蒸发结晶过滤萃取蒸馏

海带提碘:2I-+2H++H2O2===I2+2H2O

海水资源
化学方法: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等

海水提溴:2NaBr+Cl2==Br2+2NaCl

2H2O+Br2+SO2==H2SO4+2HBr

2HBr+Cl2==Br2+2HCl

电解

海水提镁:3.海水提镁:MgCl2(熔融)====Mg+Cl2↑

精选阅读

高三地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分析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三地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分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三地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分析

1.教材和教法分析

从结构层面上看,本节是在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元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物质,同时为选修四学习氯碱工业作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知识层面上看,本节通过教材上实验、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重点学习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单质、确认海带中存在碘元素及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从能力层面上看,本节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点,有利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室进行试管实验的简便易行与实际生产中会遇到很多复杂问题之间的差距,提高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法设计上,我采用“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教学方式。一个中心指以学生活动解决问题为中心,两个主线指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高视角、低起点,加强直观教学,采用设问、类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联想、迁移,改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向追求多元化学习目标、重视过程的理解和体会的方向转变。

2.学情和学法分析

学生已具有物质分离、碘单质与淀粉间的相互检验、卤素间的置换等知识。思维具有广阔性,富有想象力,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却不知实际问题的处理远比书本知识复杂;他们特别想知道丰富的海水资源包含哪些及如何提取它们为人类服务;而通过阅读课内外资料,将教材上的内容设计为流程图等可以获得。

3.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分析,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我提出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顺利连接蒸馏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绘制从海水中提溴的流程图,并能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表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目的的阅读资料,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氧化剂、沉淀剂的选择,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水中提取镁的探讨和学习,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对自然的关注意识和参与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从教学内容来看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将物质分离,氧化还原,金属冶炼等知识应用到物质提取中。但如何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角度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便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

5.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情入境导入新课

本阶段的设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课前预习内容: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搜集海洋中蕴含资源和能源的相关信息,用图片、文字、数据等加以说明,交由三组整理,准备汇报。这样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整理,学生触动很大,发现海洋不再是他们眼中那个似乎很了解的海洋,而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有极大的开发前景,提升了对本节课学习的渴望程度。

上课伊始,三组同学边播放图片,边讲解海洋中存在的水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及空间资源等,作业完成质量之高是超出我想象的。这时再让学生列举海洋资源存在哪些?并告知本节课中重点学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便顺利引出本节课主题。

第二个阶段:推陈出新讲授新课

将海水资源简单归类为海水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和其他资源三个方面,并提出每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学习任务,可以更好的有的放矢。

探究一: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我以“海水水量如此之大,为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却频频叫“渴”,国家因何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淡化的必要性及海水淡化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等形式迅速寻找答案。蒸馏操作在必修一有所涉及,所以要求学生描述蒸馏操作所需仪器、注意事项,并安装蒸馏装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蒸馏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至于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及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了解性内容,我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呈现,配以简单讲解。

探究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氯化钠提取及应用

对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已在九年级及必修一有所接触,因此我通过展示盐场的图片将教学重点放在思考氯化钠的工业提取过程上,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在他们的头脑中种下了种子,并迅速的成长。他们冷静下来,开始理性的思考问题。设疑氯化钠除食用外,又是如何用于钠、漂白粉等化工产品生产的?并告知选修四还会继续学习利用食盐生产烧碱、纯碱、氯气等。学生在复习元素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提升了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三: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确认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

海带中富含碘元素,经常食用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是学生熟知的,但一盘清新的凉拌海带丝依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示海带中的碘元素以负一价的碘离子形式存在,要求学生在不阅读教材的前提下,思考如何确认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编写流程图。几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设计的原理、步骤等。从整体上看,他们基本上都考虑了获得碘离子溶液,转化为碘单质、加淀粉检验的思路。我充分肯定他们设计中的合理及创新成分,然后他们阅读教材上的实验栏目,比较与自己设计的不同,分析其所用试剂的原因。这样学生深入理解了获取碘离子的方法及选择双氧水做氧化剂的绿色化学理念。既提高了获取信息能力,又使他们认识了自己思维的漏洞,并加以注意。学生在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解释结论、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至于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留给优生课下继续探究。

探究四: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提取溴单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工业提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海洋元素”溴提取我采取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卡片内容,独立完成流程图的编写并用有关方程式表示的方式。在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思想再一次得到触动,体会到工业生产与书本知识的联系性、差异性、复杂性。

探究五:海水其他资源的利用及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通过阅读学生搜集的资料及教材最后一段内容,学生了解海水中还存在大量其它资源,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通过阅读科学视野——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交流自己的理解与体会,使学生理解化学在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知识迁移学以致用

本阶段的设置是对已学知识的应用巩固。比如教材习题中工业上提取镁的问题,依据工业冶炼镁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然而引导学生思考各步操作的目的、意义及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选择氢氧化钙做沉淀剂,通过不同类型的课堂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拓展延伸。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第四个阶段布置作业深化理念

作业一:将教材93页3、4题写在作业本上,作业二:写一句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警示语或搜集一种海水资源利用情况,作业三:调研天津海水资源开发现状并作简单评述。学困生做作业一,学有余力的同学做作业一和二,学优生做作业一和三。这样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损害子孙的利益,做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6.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的教学发生了从简单的运用教材,到开发新课程的教学资源的转变;从注重知识掌握,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单一的纸笔测验方式评价,到学习档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样化评价机制的转变等。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运用教材上的

各个栏目,突出程序性知识,淡化陈述性知识,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能力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后我和学生达到了双赢。

高一化学下册《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知识点


高一化学下册《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知识点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得电子、被还原
2、金属冶炼的涵义: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M+n(化合态)M0(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
(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H2等。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5、(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3)回收金属的实例:废旧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铁盐;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金属银。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Na、K、Mg、Ca、S、C、F、B、Br、Sr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常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基础上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合物。
2、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蒸馏法的原理是把水加热到水的沸点,液态水变为水蒸气与海水中的盐分离,水蒸气冷凝得淡水。
3、海水提溴
浓缩海水溴单质氢溴酸溴单质
有关反应方程式:①2NaBr+Cl2=Br2+2NaCl②Br2+SO2+2H2O=2HBr+H2SO4
③2HBr+Cl2=2HCl+Br2
4、海带提碘
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化剂将其氧化成I2,再萃取出来。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实验方法:(1)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湿润,放入坩锅中。(2)灼烧海带至完全生成灰,停止加热,冷却。(3)将海带灰移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煮沸、过滤。(4)在滤液中滴加稀H2SO4及H2O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证明含碘的现象: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2I-+H2O2+2H+=I2+2H2O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测试(1)
(新人教版必修3)
班级姓名座号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1.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就是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
B.区域发展就是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C.区域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
D.区域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
2.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
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3.有关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B.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C.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煤炭不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石油占有重要地位
4.山西省素有“煤海”之称,有关山西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0亿吨
B.按2002年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560年
C.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9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D.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5.山西省煤炭品种和煤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种齐全,世界上所有的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C.大同煤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
D.河东煤田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6.山西省煤田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有利于开采
B.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煤层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D.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7.今后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
A.需求会继续增加,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B.需求会继续减少,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C.需求会继续增加,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D.需求会继续减少,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8.关于山西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B.山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D.山西省交通便利,在便捷的铁路网和内河运输网
9.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B.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D.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10.在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
B.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98%来自农业
C.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农民人均收入的六分之一来自煤炭
D.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煤炭工业所占产值很小
11.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B.煤—电—铜C.煤—焦—化D.煤—铁—钢
12.有关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B.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汽车、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C.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纺织、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D.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13.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煤矿开采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B.露天煤矿才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C.燃煤发电极易造成大气污染,而洗煤、炼焦对环境污染则很小
D.燃煤发电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对大气污染则较小,洗煤、炼焦对对大气污染很大
14.有关能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
B.可以先进行能源开发利用,然后进行环境治理
C.着重进行能源开发利用,无须进行环境的同步治理
D.应着重环境治理,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保证不对环境产生危害
15.有关山西省煤炭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B.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方向
C.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发展
D.冶金工业向特殊钢系列制品与铜制品系列发展
1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暖温带地区,气候温暖如春B.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C.夏秋季节多降水,冬春季节降水较少D.春秋季节多降水,冬夏季节降水较少
17.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B.防洪C.航运D.旅游
18.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
B.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C.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
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19.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的原因是
A.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大量的水电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B.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大量的火电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C.铀矿资源极为丰富,大量的核电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D.流域内水电、火电、核电的大规模开发,使其成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20.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B.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扩大耕地面积
C.实行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D.实行退耕还牧,提高草原面积
21.关于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决定着区域的发展方向
B.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决定着区域的发展方向
C.区域发展离不开对区域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和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
D.区域的发展就是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22.关于山西省煤炭资源市场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全国的煤炭都是由山西来供应
B.山西省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煤炭出口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会继续增加
D.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节能意识的增强,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会有所下降
23.有关山西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地处我国东部地区,紧靠京津唐地区
B.山西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向西近邻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向东邻近京津唐地区
24.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内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内自然资源的状况是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B.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电力资源等
C.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D.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铀、铜、金、云母等
25.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
B.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玉米带,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C.为扩大耕地面积和开采矿山,为获得炼钢用的木炭,大片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
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26.关于流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核心
B.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人民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C.流域的开发应以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为核心
D.流域的开发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27.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电力供应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B.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最大的核电供应基地
C.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最大的火电供应基地
D.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最大的火电和核电供应基地
28.关于田纳西河两岸形成的“工业走廊”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两岸“工业走廊”的主体工业是高耗能工业
B.田纳西河流域由于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钢、化学等工业的发展
C.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是建立在流域内丰富的水能资源基础上
D.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是建立在流域内丰富的核能和煤炭资源基础上
2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调整农、林、牧结构,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B.TVA在田纳西河流域积极开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
C.TVA在田纳西河流域缩小林、草比重,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
D.TVA在田纳西河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30.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71座,防洪标准达到了千年一遇
B.TVA在田纳西河流域经过了河道整治,通过水运可达美国土本48个州
C.TVA在田纳西河流域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提高水质,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等
D.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建立了一大批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等,目前该流域已经成为一个风景旅游区
三、综合题(共40分)
26.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能源
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___________为主,与世界相比较,我国天然气消费比例太___________(低、高),为此我国建成了__________工程,将_________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________地区。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为主。
(4)我们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相比,比世界消费比例高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线图,回答问题:9分

(1)填写出晋煤外运的三条运煤干线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填出我国三个著名的煤炭输出港
A___________港,B___________港,C___________港
(3)为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从“___________”时期开始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辅的路网体系。
28.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问题:7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年之前,山西省能源转换率一直都低于___________%。
(2)从1990年到2000年,山西省能源转换率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看出,从1952年到达2002年,山西省发电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西省焦炭的生产以1990年为界,1990年之前,焦炭产量___________1000万吨,1990年之后,焦炭产量___________5000万吨
(5)山西省能源的加工转换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设___________电站,二是发展___________业。
29.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个城市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图中A、B、C、D代表的城市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3)长江洪水对____________危害最为严重,近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防治长江洪涝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ADBB6—10:DACAC11—15:BABAD16—20:BAADB
21—25:CCCAA26—30:DAADC
二、综合题
26.该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通过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比例的比较,概括出中国能源以及世界能源消费的一些特点。
(1)石油煤炭天然气水电核能
(2)煤炭低西气东输塔里木长江三角洲
(3)石油
(4)煤炭水电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简单,使用方便;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居世界首位
27.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外运的的路线,考查我国著名的三条运煤铁路干线和煤炭输出港。
(1)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焦作—兖州—日照铁路
(2)秦皇岛黄骅日照
(3)六五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煤炭外运
28.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资源的转换,转换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建设坑口电站,二是发展炼焦业。以1990年为界,之前能源转换率低,之后有了快速发展。
(1)20
(2)不断提高
(3)不断增加
(4)低于高于
(5)坑口炼焦
29.该题主要考查长江流域气候、洪涝灾害的防洪及综合整治情况。
(1)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3)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人工围湖造田,蓄洪调峰能力下降
(4)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
2、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3、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4、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知道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的存在:除极不活泼金属Au、Ag等极少金属外,其它在自然界均以化合态存在。
2.金属冶炼的原理
金属的冶炼就是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实质为:Mn++ne—=M该过程中金属元素被
3.金属的冶炼方法
(1)热分解法(适用于Hg、Ag等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加热其氧化物)
HgO Ag2O

(2)热还原法(适用于从Zn~Cu较活泼和较不活泼的金属,采用常用的还原剂H2、CO、C、Al等将它们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高炉炼铁: CO+Fe2O3
铝热法炼铁:Al+Fe2O3(可以应用于焊接钢轨)

(3)电解法(适用于K、Ca、Na、Mg、Al等活泼金属,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法)

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等。

2.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制盐
(2)海带提碘
(3)海水提溴
(4)海水制镁

三.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以元素为主,还含有少量、、等元素。
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①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
②煤的气化:制水煤气:
③煤的液化:将煤经化学反应转化为液体燃料。

2.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石油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①石油的分馏: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叫做分馏。
②石油的裂化:将碳原子数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碳原子数较少沸点较低的汽油等.
③石油的裂解:裂解是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获得短链不饱和烃(如乙烯、丙烯等)。

3.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是、和,都是由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
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
其中CH2=CH2称为单体,重复的结构单元―CH2―CH2―称为链节,n称为聚合度,表示高分子化合物中所含链节的数目。

四、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地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地环境污染。
2.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3.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100%。即只有一种生成物.例如:化合反应,加成反应。
4.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典型例题】
1.(2010年水平测试)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D.食盐
2.(2011年水平测试)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B.用铁矿石冶炼铁
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D.用煤生产水煤气
3.(2007年水平测试)下列离子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是()
A.Cl-B.Cr3+C.Hg2+D.Pb2+
4.(2008年水平测试)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食盐B.浓盐酸C.苯D.浓硝酸
5.(2008年水平测试)下列气体的排放可能会造成酸雨的是()
A.COB.CH4C.SO2D.N2
6.(2009年水平测试)全球气候变暖。据报道,江苏在最近47年里平均气温升高1.38℃。下列哪种气体的增加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A.N2B.O2C.CO2D.SO2
7.(2010年水平测试)世界气候大会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N2B.H2C.CO2D.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