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上册《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导学提纲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5

九年级上册《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导学提纲。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导学提纲”,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导学提纲

1、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2、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一、日本的大化改新

〖资料〗日本,意思是“日出之国”。

1、背景

(1)7世纪中叶,日本大和朝廷的统治出现危机。

(2)为了打击贵族,挽救危机。

2、改革者:孝德天皇、中大兄皇子、高向玄理

3、时间、特点

646年(大化二年),以孝德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4、内容

(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2)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3)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5、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6、启示:改革是发展的推动力,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

理经验这样国家才会国富民强;只有改革发展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才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希望。

6、日本文字:大化改新后,日本用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思考题〗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农民必须向国家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改革的规定?请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项内容。

大化改新。材料一是实行班田收授法。材料二是实行租庸调制。

(2)这是哪个国家进行的改革?时间是在哪一年?当时的人物是谁?

日本,646年,孝德天皇。

(3)此次改革的内容还有哪些?请你再列举出来。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等等。

(4)此次改革是效法哪个国家的制度?改革有何意义?从这次改革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效法隋唐进行的改革。

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启示:改革是发展的推动力,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样国家才会国富民强。

〖阅读材料〗

1、作坊里的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到了近代又向西方拜认了第二位老师。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试照太清。“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郭沫若咏鉴真——李白《哭晁卿衡》

3、按照中国的模式,日本也分成若干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此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新的拥有土地耕种者需向中央政府纳土地税和劳务税,前者以稻米的形式支付,后者有时包括服兵役。

——《全球通史》

4、据《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日本遣使来中国,光武帝以印为赠。18世纪,日本九州北部出土汉倭奴国王”金印。

二、阿拉伯的兴起

1、伊斯兰教的创立

〖资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皈服”、“顺从”,伊斯兰教徒称“穆斯林”,意为“皈服者”,即信仰安拉(中国穆斯林称“真主”,是伊斯兰教所信奉的宇宙惟一的主宰)、服从先知(穆罕默德)的人。

(1)背景:

A、内部:公元6世纪以后,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B、外部:半岛不断遭到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

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C、共同愿望: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2)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阅读材料〗

你们要记住真主对你们的恩典:你们原是仇敌,真主融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结为兄弟。你们原在火坑之畔,是真主使你们脱离火坑。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

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资料〗

政教合一:“政教合一”是指宗教信仰与国家权力两者相结合。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

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2)630年,穆罕默德率麦地那武装兵临麦加城下,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先知”。穆罕默德便把麦加确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麦加城中的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

〖资料〗

克尔白(克尔伯),阿拉伯语意为“立方体形的房屋”,中国穆斯林称之为“天房”。古庙中央的方形石殿原为阿拉伯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中心。

3、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思考题〗

材料一: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的伊斯兰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配备起来,并准备为出征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

请回答:

(1)伊斯兰教是在什么时间由谁在哪里创立的?

伊斯兰教是在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的。

(2)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遭遇怎样?麦加的科里希特贵族为什么那样对待伊斯兰教?

遭到了麦加贵族的迫害。

因为伊斯兰教的创立,触犯了麦加贵族的利益。

(3)面对着麦加的科里希特贵族的迫害,穆罕默德采取了什么措施?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量信徒离开麦加,出走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4)穆罕默德进军麦加是在哪一年?结果如何?

630年。

征服了麦加,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先知”,加快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资料〗

“圣战”是宗教战争的称谓,是指宗教徒为所崇拜的天神而战,为所信奉的教义而战,因而是神圣的战争,不是一般的俗界战争。实质上,所谓圣战都是一定的利益集团因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进行的暴力活动,以宗教名义只是一种借口。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

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即商鞅变法,旧制度(奴隶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封建制度)建立了。

3、西汉时,日本列岛有30多个国家派使节到中国,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

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日本倭奴国“汉倭奴国王”金印。

遣唐使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著名代表有空海、阿倍仲麻吕(晁衡)、吉备真备。

唐玄宗时,高僧鉴真6次东渡日本。

延伸阅读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课前准备:

1、了解学生情况,组织学习小组。

2、课间播放歌曲

二、导入新课

1、猜一猜:

(1)、听完了歌曲,我们再来猜个谜语(点击),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学生读)

(2)、你知道这描述的是哪一个地区吗?大家反映都很快的,到底是哪一位同学的

猜对了呢?(学生回答)

看(点击)三面环海,应该是个半岛。(点击飞入阿拉伯半岛)

(3)叙述: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那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是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园,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沙漠驼铃,走进阿拉伯,探寻1000多年前阿拉伯人生活的足迹,(点击)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板书]

三、新课教学

请同学们先把书本反的翻到62页,观察图3-27,了解一下阿拉伯半岛的位置。记得在七年级上的时候,我们曾组织过探究活动叫做游历华夏,今天我们再来开展一次游历阿拉伯的活动,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参与?那好,老师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阿拉伯之旅,同学们喜欢吗?

2、说一说:

(1)叙述引题:沙漠就在前方,骆驼正在引颈召唤,我们的阿拉伯之旅就要出发了,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老师觉得似乎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有带?水?为什么特别要带上水呢?(点击课件)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阿拉伯的自然环境呢?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

(2)教师归纳:那好,老师把同学们介绍的归纳一下,(点击课件)正是这一些组成了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园。

3、想一想:

(1)在这干旱的沙漠中,(这样的恶劣地形和气候条件下),阿拉伯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游牧生活

(2)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对阿拉伯人有何帮助呢?(点击课件:图)于是,一部分人就从游牧生活中分离出来,从事——商业活动,并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从此,翻开了阿拉伯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下面就让我们去实地感受一下吧!

4、游一游:我们出发了,

第一站我们的驮队将去哪里呢?看一看导游为我们的安排。(点击课件)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城市里,诞生了了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是谁呢?(点击课件)这就是穆罕默德的图片,来了解一下他的经历。(点击课件)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身为贵族,却关心下层人民的痛苦,创立了一个著名的宗教,就是伊斯兰教。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伊斯兰教的情况。

在座同学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吗?谁来介绍一下:还有没有同学能够补充一些有关伊斯兰教的情况吗?

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时间是610年;

教徒称作穆斯林,信奉真主安拉;

根本经典是《古兰经》。(点击课件)这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

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传教,来听听他的主张:

这种宣传穷人听了有什么反映,富人又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你是生活在那个时代)。这种主张吸引了许多不富裕的人,却遭到了麦加贵族和富人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开始阻止他的宣传,打击、压制他。最后穆罕默德不得不从麦加流亡,与622年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第二站我们就追随着穆罕默德的足迹,到麦地那去走一走(点击课件:图)。

第二站,麦地那。

(1)同样是穆罕默德,同样是伊斯兰教,却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我们来看看发生的变化:(点击课件:资料)。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摆脱了被打击受压迫的局面,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和支持,伊斯兰教也结束了被排斥的历史,吸引了更多的信徒,成为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刻。

(2)伊斯兰教又是如何来纪念这个历史事件的?(点击课件)。也正是这个城市,穆罕默德的身份开始发生变化:从一名宗教领袖向政治人物发展,于是一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出现了(点击课件)。

(3)如何将自己的主张扩展到整个半岛,壮志满怀的穆罕默德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率领自己的信徒们高举圣战旗帜,取得了节节胜利,于630年又回到了麦加,到632年他去世之前,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点击课件:图)。这就是632年前阿拉伯国家的版图。

(4)半岛统一了,伊斯兰教义也成为半岛的主导思想,穆罕默德以后的哈里发国王却没有停止战争的步伐,他们还想干什么呢?在一个多世纪里,他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第三站就让我们一起紧跟穆斯林圣战的旗帜,来到它的都城巴格达城,了解一下古代阿拉伯帝国的情况。(点击课件:图)。

第三站:巴格达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巴格达这个城市呢?今天,它是伊拉克的首都,历史上它又曾经是哪一个国家的首都呢?(提醒学生注意和古代两河流域的巴比论城区分开来)。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国家的版图,(点击课件)。

(5)想一想:这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阿拉伯在一个多世纪里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先后征服了中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版图扩大了好几倍,这只军队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呢?是谁的力量把原本散漫的游牧民族凝集在了一起?同时伊斯兰教也随着阿拉伯的扩张向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那么,你知道另外两大世界宗教吗?是基督教和佛教,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请同学们结合今天的学习,在课后完成课本第64页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填表题。

(6)阿拉伯帝国建立以后,曾一度非常繁荣。特别是首都巴格达(点击课件:图),商业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三大名城之一,你知道另外两个吗?但是,古往今来,所有的帝国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建立在战争和剥削基础上的阿拉伯帝国也注定了10世纪以后帝国的衰弱。(伴随着其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人民起义、教派斗争的不断发生)。(你知道它是被谁灭亡的吗?是1258年西征的蒙古军队攻占巴格达,杀死了哈里发。)

帝国虽然衰落了,但阿拉伯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的灿烂文化却在帝国的废墟上源源流传。

最后一站,让我们一起来到古老的阿拉伯历史文化博物馆。

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自由参观,然后说一说这些展厅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说一说你为什么对它最感兴趣?(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1)这是阿拉伯的原始清真寺,这是中国的。清真寺被传播到世界各地,说明伊斯兰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之大。另外,这些清真寺又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说明文化也是可以创新的。

(2)(2)你知道《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吗?你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哪些是出于这本书的?

(3)。。。。

小组讨论:阿拉伯人为什么会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文化?

课堂小结:(1)教师小结:古老的阿拉伯人吸收了各地的文化,又加以创新,最后有传播的了世界各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伊斯兰文明,直到今天,还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文明的产生离不开阿拉伯帝国(土壤),同时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又是建立在伊斯兰教的圣战基础上。其中,穆罕默德,作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位杰出人物,对伊斯兰教的发展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一个人物、一个宗教、一个帝国、一种文明。

(2)、学生小结:

沙特阿拉伯 教案示例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沙特阿拉伯 教案示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案示例

——“沙特阿拉伯”

石油王国

沙漠王国的粮食自给

西亚政区图、沙特阿拉伯政区图、沙特阿拉伯地形图、沙特拉伯农业景观图

(展示地图)西亚政区图

(导入)我们在“居民和经济”一节中学习过,西亚和北非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每年有数千万伊斯兰教徒到西亚的伊斯兰教圣城朝拜,现今伊斯兰教主要有哪几座圣城?伊斯兰教第一圣城麦加属于哪个国家?

(讲授研讨新课)

(展示地图)沙特阿拉伯地形图图

(提问)沙特阿拉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从他的纬度位置看,沙特阿拉伯应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教师归纳)沙特阿拉伯占有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北回归线横穿沙特中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广布,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沙漠国家。

(展示地图)沙特阿拉伯政区图

(讲解)沙特阿拉伯是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口仅2047万,平均每平方千米不到10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由于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区为沙漠,环境恶劣,因此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中。

(学生活动)找出沙特主要城市:麦加、利雅得、吉达

(简要讲解)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附近是一片绿洲,有宽阔的枣椰林和涓涓清泉。红海沿岸的吉达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中途港,现今外国使馆都在此,故有“外交之都”的美称。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称为宗教首都。

(承转)在建国初期,沙特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封建王国,生活在海湾地区的人民靠打鱼、捞虾、采集珍珠为生,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经济乞丐”,但是如今沙特富得流油,是名副其实的“海湾富翁”,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促使沙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石油资源

(展示西亚北非的石油分布图)

(复习提问)在本章第2节“居民和经济”中学习的西亚和北非最主要的产油国是哪四个?沙特的石油主要输往那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相当于美国、俄罗斯、委内瑞拉、墨西哥储量的总和,占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居世界之首,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因此,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石油王国。

(设问)石油是沙特阿拉伯主要的经济来源,石油及石油产品占沙特出口总量的90%,但是大家考虑过没有,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的资源,无论多丰富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到时沙特阿拉伯如何持续发展它的经济?为避免出现单纯依赖石油出口,沙特应采取哪些措施?

(组织学生讨论)

(提问)沙特阿拉伯当前有哪些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目前,沙特阿拉伯的经济正在向多样化发展,逐步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这种不只顾眼前,而是立足长远的做法应值得我们学习。

(承转)同以色列一样,沙特阿拉伯的农业在西亚国家中也非常有特色。20世纪80年代前沙特阿拉伯的粮食几乎全靠进口,而今已实现粮食自给,这个沙漠王国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呢?

(提问)沙特阿拉伯发展农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荒砂遍野,缺乏淡水,无流国)

(提问)沙特阿拉伯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引导学生讨论)

(展示沙特农业景观图)

(简要总结)近20多年来,沙特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并把粮食自给当作一项战略来抓,提出“一蒲式耳小麦换一份自尊”的口号,将巨额石油收入投入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节储雨季山洪、淡化海水、应用高效节水技术,建立农业研究站等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在,农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的第二大产业,小麦的单产面积产量已突破世界纪录,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还可出口,是中东地区屈指可数的粮食出口大户。从这一点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沙特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四节沙特阿拉伯

一、沙漠王国

1.位置:阿拉伯半岛

2.地广人稀

3.热带沙漠气候

二、石油王国

1.石油经济

2.经济向多样化发展

三、农业迅速发展

1.面临问题—淡水缺乏

2.粮食自给

教案点评:

本节课教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教学目标明确,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较好。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合理的课堂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创新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创新教案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2.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下统一起来,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提示: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主要传教活动——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4.问题思考:

(1)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

提示: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国家权力与宗教的宗教权力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

目标导学二:阿拉伯帝国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56阿拉伯扩张示意图,描述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

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灭亡。

2.教师提问: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提示:①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目标导学三:阿拉伯文化

1.材料展示: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说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提示:数学、医学典籍、文学等。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三、课堂总结

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和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迅速走向分裂;阿拉伯人民吸取了境内各族人民的文化成就并加以发展,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阿拉伯人民同中国人民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往。

3板书设计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独尊安拉

2.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期形成

3.阿拉伯文化成就:阿拉伯数字、医学、文学;沟通东西方文化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基本教义、传播以及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按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梳理基本要点,并重点探讨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以及阿拉伯帝国形成中的作用。在阿拉伯文化部分,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从不同方面归纳阿拉伯文化成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