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小学社会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3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概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应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⑤经济建设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五)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制定的史实,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过程: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④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经济特区:(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海南)

②沿海开放城市:福建的福州。

③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

5、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伸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特长班专用)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纲内容课标要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过渡时期,主要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文革”结束,为曲折发展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基本分期如下:

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起步。
(1)建国初期(1949~1952):巩固政权,恢复经济,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背景:①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巩固国防,需加快工业化进程。②新中国政权的巩固。③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④借鉴苏联经验。
▲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①核心:一化三改造。
②特点:革命(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进行。
▲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
①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起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初步基础。→特点:一方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
②工业化建设——发展生产力
A.重点建设:a.行业: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b.区域:东北→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
B.主要成果:a.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c.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A.目的:适应工业化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B.改造含义及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C.过程:
D.结果:
a.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c.为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十年探索,曲折发展。
(1)中共八大(1956年秋):①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②主要内容:A.主要矛盾:建立先进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B.总任务:集中精力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经济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意义:正确认识了国情,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未能坚持下去。
(2)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1956年):提出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①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②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国民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4)大跃进(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始)
①特征:以大炼钢铁为中心,追求建设的高指标、高速度、浮夸风、共产风。
②宣传语:“工业生产以钢为纲,农业生产以粮为纲”、放卫星、全民大炼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超英赶美平常事”,等等。
③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1959~1961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5)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
①特征: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农民财产)。具体表现: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②宣传语:“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
③评价:超越农村生产力的水平,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力,造成经济困难。
④教训:生产关系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调整与恢复:①指导方针: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②效果:1960年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1962年底经济开始好转,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3)调整: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被“四人帮”阻断。
4.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
(1)失误原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2)经验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左”倾冒进,实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
考点2: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2)1978年夏,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3)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4)法制建设方针: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恢复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考点3: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从农村开始)
(1)原因:人民公社存在严重的弊端(管理集中,平均分配,农民缺少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2)举措:
①改变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特征:“包产到户”,统分结合。
▲实施:首先开始于安徽、四川,随后全国普遍推行。
▲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意义:促使我国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③改革农村行政机构,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1983年),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后全面展开)
(1)原因:①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的鼓舞和推动。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内容(国有企业改革措施):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意义: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企业活力,效益显著提高,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3、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
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必要性:①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1)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确立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理论完善:①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范畴。
3.意义:(1)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3)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考点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闭关锁国导致落后的历史教训;借鉴亚洲四小龙和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
2、对外开放的目的:吸收、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前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平等互利。战略:引进来,走出去。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城市:1984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划定经济技术开发区。
(3)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5)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新世纪的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
5.对外开放的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6.对外开放的意义: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内容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2.建国后农村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1)土地改革(1950~1952):①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③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1953~1956):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①原因: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②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③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以来):①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②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3.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①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高速度,急于完成工业化。②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调整主。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建立股份制现代企业。①原因:党中央在认清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结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4.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1)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2)1958年大跃进,1966年文革后,工业化进程受阻,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扩大。
(3)1978年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加快。
(4)2002年十六大后,开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1.旧中国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为改变落后状况,新中国决定进行
A.大跃进B.改革开放C.工业化建设D.三大改造
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
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
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3.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可以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设
B.中国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D.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
4.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5.右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选项是
A.1949—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
B.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
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
D.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6.在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当时人们这样做
A.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
B.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C.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体现
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7.毛主席在《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从这段话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
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体现出发展经济要协调发展
8.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①人民公社化②以阶级斗争为纲③大跃进④农业合作化
A.④③①②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
9.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两次会议:①都是在“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和建设失利的情况下召开的②都纠正了“左”倾错误,实现了转折③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④都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0.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70年代末
11.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2.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入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地里精耕细作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13.“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有:①建立人民公社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③发展乡镇企业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知识梳理

新中国经济发展线索及特征

发展线索:(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1949年至1952年为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实行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取得初步发展。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方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56年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由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背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提出了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结果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造成各生产部门比例失调等。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由于党和人民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各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中共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特征: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特征,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1949年到1953年的主要经济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至8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进入90年代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

认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走过了曲折的历程,但成绩是主要的。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教训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建设道路要有本国特色;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重点问题理解

1.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这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了重大失误,并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错误和挫折。

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作法,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相互渗透和交织,最终“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导致“文革”的发生。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和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吸取“文革”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特点和评价:第一,以上两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第二,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系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打碎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枷锁,对社会主义阶段基本矛盾作了正确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第三,这时期的探索,也是在不断同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实现的。第四,这一时期的探索是成功的,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

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新时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对经济基础的局部调整,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即保持上层建筑不变,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之所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致使企业失去活力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原有的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3)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角度来认识: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还包括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承包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这些政策适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三、精题范例

例1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历史线索的再认再现、历史思维的综合运用能力。回答时要紧扣“1949~1956年”、“农村生产关系变化”两个要求。A项在时间跨度上与题干不符,可先排除;C项是经济形态而不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亦可排除;D项是农业改造的三个步骤,虽然能反映生产关系的变化,但并不能反映1949~1956年农村生产关系的整体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经过土改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后来又经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所以B项答案正确。

答案:B。

例2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合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解读、理解历史材科,阐释历史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理解一般“革命”的根本目的:即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目的也是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要结合选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明显与题意不符,可直接排除;C、D两项则是改革内容的一个方面,但没有揭示出改革的实质,亦可排除;A项的表述和革命的根本目的──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完全吻合,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四、同步精练

(一)选择题

1.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具关键性作用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B.土地改革

C.稳定物价、统一财经D.镇压反革命

2.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国营企业中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的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实行民主改革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实行生产改革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一五计划”期间的哪一项建设成就?()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B.大庆、大港油田建成

C.南京长江大桥通车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4.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的是()

A.农业互助合作化B.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个体手工业合作化D.没收官僚资本

5.中共八大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①把经济建设确定为党的中心任务②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③首次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国的总任务④强调制定经济建设方针必须适合实际情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6.既符合中共八大总任务的要求,但又违背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是()

A.整风运动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七千人大会D.“文化大革命”

7.党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观原因包括()

①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②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③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④夸大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8.以下表格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年份1996-199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

比上一年增长-9.6%-4.2%-9.2%11.9%

A.“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时起时落

B.“文革”对文革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C.“九一三”事件后,经济开始迅速回升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原因是()

A.克服小农经济的落后性B.为解决工业化原料

C.克服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D.发展农村生产力

10.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中共“十四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前进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①社会阶段的认识②工作重心的转移③产业结构的调整④新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

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B.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生产积极性

12.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并经过艰苦谈判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据此回答13~15题。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4.清朝后期中国开埠通商和当前对外开放的相似之处是()

①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②由沿海向内地推进③深入到中国的西北内陆④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5.清朝后期中国开埠通商和当前对外开放、加入WTO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A.关税税率不同B.国家行使主权程度不同

C.对外开放地区不同D.外资投入规模不同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黑龙江,我国最北的一个省。20世纪50年代,它完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在过去的日子里,这片黑土地为国家累计提供了全国近1/2的原油、1/3的木材、l/3的电站成套设备、1/10的煤炭、1/2的铁路机车以及大量的商品粮。

材料二: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步伐比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材料三:振兴东北,专家建双:1.发展混合经济是关键。2.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3.装备工业和其他优势产业并存。4.抓住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进行调整、改造和创新。读后请回答:

(1)抗日战争中,东北人民最早开始了反击日本侵略的斗争,试举出一些具体事例。

(2)东北地区曾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举出1953~1966年期间,东北地区工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至少三个)

(3)结合材料,指出东北地区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4)结合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对振兴东北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三)问答题

17.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要有新思路。

(1)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初的美国都面临着大的社会动荡,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俄、美解决问题时各有什么“新思路”?

(2)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中国怎样“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产生了什么作用?(4分)

(3)从上述各国的发展中,你有什么感悟?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B 5.D6.B7.A8.D 9.C10.A11.A 12.C 13.D 14.C 15.B

(二)材料解析题

16.(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派大批干部去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周保中和李兆麟。(2)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大庆油田等。(3)体制性矛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构性矛盾: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今天面临资源危机。(4)建议: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展旅游业;发展教育等。(不必拘泥于本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三)问答题

17.(1)大动荡表现:俄: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经济濒于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的形势。美:受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巨大;经济危机加深了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胡佛政府软弱无力。新思路: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用固定的粮食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自由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民的市场交流。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整顿金融、调整工业、农业,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手段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之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无序竞争,达到渡过经济危机的目的。(2)邓小平采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作用:1978年以后中国对内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经济,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3)感悟: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等(不必拘泥于本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1949—1956)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建国初的经济状况及原因:
(1)状况(经济全面崩溃):工业停产、交通瘫痪、通货膨胀、生活困苦
(2)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从而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一五计划)
1.时间:1953年到1957年底止。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一五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步骤。
2.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起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由此开始起步。其特点是:同时并举。
4.结果: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以钢铁、机械和化工增长得最快,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在东北建成了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开始改变我国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意义)。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三大改造)
1.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方式:农业——参加合作社;手工业——参加合作社;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3.意义:实质是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十年探索:1956—1966)
一)正确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共开始在实践中独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周边局势趋向缓和
2)内容:
分析国情——建设工业国的愿望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的需求与现实无法满足需要的矛盾。
制定方针——主要任务: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总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定前进。
3).评价: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性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2.经济调整(1960——1965年)
1)背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2)经济调整:
在农村:纠正“左”的错误,解散农村的大食堂
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调整: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衡的比例关系;巩固: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3)结果:1962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1965年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二)曲折失误——建设社会主义的三面红旗
1.路线失误——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影响: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认识:总路线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改变了八大关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2.行动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表现: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地修改和提高计划指标;高指标带来的高估产。危害: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毛泽东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合作社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开始: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运动需要
特点: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上强调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分配制度方面:“一平二调”--即片面强调平均,国家和集体的调用、统一管理使用。
危害: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3)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起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3.失误原因:强国愿望过于迫切,对国情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忽视经济规律;实质是经济建设上“左”倾错误的发展。
4.教训(启示):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要正确认识国情,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三)建设成就
表现: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0%;建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建大庆、胜利、大港油田,1965年石油自给;电力工业增快;建兰新、包兰铁路;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素岛
模范: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十年:1966—1976)
1.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经济规章、政策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大批领导人被关押批斗;交通堵塞严重;周、邓的调整被一再打断
3.教训:要正确处理国内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考点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背景:1)文革结束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二)内容:
思想路线:①确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抛弃──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政治路线:③作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④确定──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组织路线:⑤拨乱反正──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等
(三)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4)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考点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前提、内容、目标、根本目的、实质)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试点: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内容: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②作用: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推广: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④配套改革: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改设村民委员会;⑤影响:农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中国农村实现了历史性巨变,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历史原因——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分配:过于平均。现实原因——直接: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开始: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内容: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有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作用: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性,极大解放了生产力。
4.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处,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国内:改革遇到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二.过程:1)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姓“社”,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基本框架确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4)理论完善: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5)基本建立:到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6)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共十六大得到进一步完善。
考点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
(一).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基础: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国家;原则:平等互利;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二)背景:
①国际: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正常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
②国内: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二、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含义:(《系统集成历史》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P86)
2.我国的经济特区:1979年给予广东、福建部分地区以优惠政策;1980年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3.特点:
4.意义: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背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了成功的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域创造了条件;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和回京后的谈话,坚定了党中央进一步开放的决心。
2.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1992年):
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992年)
3.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
1)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①概况:1988年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设立,至2002年,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②目的: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以带动当地经济技术的发展。
③特点:知识密集,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经济成分以“三资”企业为主;产品结构以工业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经济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
④作用: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知识窗口、技术窗口、管理窗口、对外政策窗口)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
以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是智力、技术密集,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结合的综合性基地。如苏州、合肥、郑州、长沙、济南、唐山等。
4.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浦东的地理、历史状况:
2.浦东开发的决定、目的: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3.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依靠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
4.浦东开发的成就:浦东发展迅速,发生惊人的变化,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三.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1.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2.格局的特点: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平测试讲义(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了解“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1)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集中于重工业方面和东北地区)

(2)意义: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

2.理解三大改造

(1)时间:。

(2)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农业、手工业实行形式。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政策,实现公私合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创举。

(3)实质:生产资料由的社会主义革命。

(4)意义:标志:

标志标志

3.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时间:年

(2)主要内容:

①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由落后的。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根源:“左”倾思想的泛滥。

主要表现大跃进人民公社

开始时间()年

内容或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评价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损害农民积极性,束缚生产力发展。

③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④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严重失误,是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纠正措施1960实行“”的八字方针。到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补充理解:

教训:社会主义建设中:①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②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能超越生产力实际水平。③必须从国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时间:年12月

(2)内容:

A重新确立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战略决策;作出以为中心,实施的决策。

(3)历史意义:

6.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2)主要史实: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包产到户;1980年,广汉的一个公社取消人民公社;

(3)主要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4)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了解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重要推动因素

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中心环节:。

(3)主要内容

改革前改革后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以

(根源: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

经营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十四大以后努力建立

和现代企业制度。)

产品分配形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快速发展。

8.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综述

原因:世界是开放、联系的,中国需要融入主流,抓住机遇;闭关自守只会使中国落后。

目的: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前提: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原则:平等互利。

(2)主要史实

①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②1984年,开放大连、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14个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其中位于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秦皇岛和湛江。属于江苏的有。)

③1985年起,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④1988年,划定为经济特区。

⑤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这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浦东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

格局: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9.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中共十四大()

①主要决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②意义: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①主要决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起基础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②意义: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具体化,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中共十五大(年)

①主要决定: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世纪。

了解: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