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高中历史选修二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2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北魏统一后面临怎样的局面?

(从三方面入手: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人民起义。)

一、改革的背景(智者的选择)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⑴建立:386年鲜卑建,定都,史称。成为实力最强的政权。

⑵统一:①经过:年统一北方,结束100多年国分裂割据局面。

②意义:

A.初步结束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B.创造了北方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的发展。

C.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

2、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

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

①原因:A.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官吏没有靠贪污搜刮维持奢侈生活;

B.随时强迫百姓服役当兵,甚至对他们任意杀戮;

②表现:北魏建立后以为主民众暴动达七八十次。

⑵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

①原因: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的悬殊。

②表现:拓拔贵族对存有戒心;官僚与矛盾时常发生。

⑶社会矛盾的激化影响北魏政权的稳定,需要统治者作出抉择。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冯太后改革:实行。为改革创造条件。

二、孝文帝改革措施

1、推行均田制(思考:古代有哪些土地所有制?)

⑴背景:①北魏将各族人民迁到附近定居,实行,“劝科农桑”,这是雏形。

②由于战争和人口迁移,使北魏统治者掌握大量土地。(前提)

⑵时间:年

⑶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

⑷性质:均田制是土地所有制。

⑸内容:①农民:领露田(即地:死后归还,不得买卖)和桑田(即土地:可继承和买卖)

义务:农民要承担一定。

②官吏和地主:官吏可分到,地主不变。使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

⑹作用:①抑制了,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更多定居。

②使农民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保证和需要,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整顿吏治(思考:北魏官员收入在改革前后分别是如何获取的?)

⑴原因:北魏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手段;贪污成风,影响,也激化。

⑵措施:①官吏任期不再固定年,改由官吏政绩的好坏决定;对贪污及枉法者处死。

②实行,按官吏发放,不许官吏。

⑶影响:①对贪赃枉法严惩不怠,相对缓和矛盾和矛盾。

②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3、迁都洛阳

⑴原因:①政治上:保守势力集中在,改革遭抵制;而是中原政经中心,改革阻力小。

②经济上:地区产粮有限且常有水旱疾疫之灾;地处中原农业发达。

③地理上: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⑵目的:接受先进的文化,改革落后的文化习俗,摆脱的阻碍。

⑶措施:①年孝文帝以讨伐为名率军南下,定都洛阳。

②既对予以镇压,又在不影响改革的前提下,允许大臣“,”。

③后又规定迁入洛阳的鲜卑人葬在洛阳。

⑷影响:定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提供了和。(也是孝文帝革除旧俗背景)

4、革除旧俗

⑴措施:①仿汉制:仿效汉族的和生活习俗,重修。

②穿汉服:禁止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③说汉话:岁以下官吏一律说汉话。

④用汉姓:把拓拔氏改姓,抹去标志;鲜卑族改为音近汉姓。

⑤通汉婚:提倡皇族贵族与汉族主要通婚,通过的方式,巩固与汉族地主联系。

⑥重汉臣:汉族官员由原来1/4上升到,后来出现胡汉官员局面。

⑵影响:巩固了与汉族地主的联系,加强了北魏对地区的统治;促进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次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上,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成,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海内安之”的原因是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结合材料二,孝文帝禁止三十岁以下官员说鲜卑语的原因是什么?

(3)孝文帝改革还包括哪些内容?

三、孝文帝改革历史作用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四、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1、什么是均田制?北魏政权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土地改革制度?

2、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方面?有何作用和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实行均田制的目的。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孝文帝均田法令的影响。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二节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

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

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于北方政治、经济和民族融合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发展原因:

⑴政府的重视:①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的改善和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③孝文帝修建,派遣指导修建水利工程。⑵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新的耕作技术的推广(贾思勰的《》)。⑶民族大融合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

2、主要成就:经济发展;政府收入增加(“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二、繁盛的洛阳(有那几个王朝在此建都?)

1.历史地位:洛阳是中华民族摇篮中心,众多王朝在此建都,成为全国或北方政治中心达年之久。2.重修洛阳城:“宫阙壮丽,列树成行”;城内居有民10万户。3.经济繁荣:⑴城东的和城西的是主要商业区。⑵政府为和来的商人专门设立“”,以方便他们经商。⑶和出售南北、西域和大秦的商品;南北互市,中外贸易不绝(注意教材引文)

⑷成为全国的中心,也是最大中心(超过平城和建康)和城市.(地位)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指:形成共同的生活区域、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

1.特点:这一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时代。

2.原因:⑴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以为中心的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⑵迁居中原,通婚杂居,差别逐渐消除。(也是融合表现)

3.表现:⑴汉语言文字被“”确定下来,成为各族共同接受的文化。⑵各族把他们的优秀文明带到中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3.实质: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少数民族过程和的过程。4.影响:为大一统和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北魏孝文帝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政权的巩固,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比他的前辈提供了新东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推行均田制,并颁布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摇役。三长制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通过整顿吏治,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汉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使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回答

⑴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⑵它能抑制“富强者兼山泽”吗?为什么?⑶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⑷简要评价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扩展阅读

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

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卓有成效的新制

(1)推行均田制

作用: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和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制定官吏傣禄制,整顿吏治

作用: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迁都洛阳

原因:

(1)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4)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设巧计迁都洛阳

影响:

(1)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2)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革除旧俗——移风易俗

(1)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措施:①易服装;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定门等等级;

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3)意义:①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

②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③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471---499

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过程及内容前期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时间: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影响: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原因:1、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2、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设施的兴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5、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6、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性质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1.关于民族融合的基本理论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是一个“汉化”或封建化的过程。从本质上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

随着少数民族接受汉族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必然随之调整;随着整个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思想观念和某些生活习俗)必然随之改变,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马克思的观点)

第二,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

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3、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西晋时,北方五族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内迁。

②阶级因素:统治者对各族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或歧视,引起各族人民反抗,如西晋和前秦的民族压迫。在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促进了融合。

③经济因素: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或汉族拓展边疆,加强了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4、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

第一,民族迁徒、杂居相处和相互通婚。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第二,联合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融合加速。

第四,中央政权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5、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意义

①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②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③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进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是鲜卑、女真、蒙古,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或主导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6、关于均田制:

(1)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无宁日,农民离散,田地荒芜。这时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政府公开颁布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三.

1、便于北魏接受汉族思想文化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②迁都③尊儒崇经④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民族矛盾D.鲜卑族内部矛盾

3、下列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

4、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B.实行府兵制C.汉化政策D.颁布均田令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7、孝文帝改革对汉族文明的影响不包括

A.恢复和发展经济B汉人胡食C.士族制度形成D.汉人胡装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封建王室B.汉族地主C.鲜卑贵族D.广大农民

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11、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12、关于商鞅的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取得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进展很顺利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13、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B.鲜卑贵族C.汉族地主D.封建国家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①整顿史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④

15、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1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8、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19、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20、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22、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DDABDDCCABCCD

题号14151617181920

答案BBADABA

二、非选择题

21.(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22、不同意这一观点。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高二历史教案: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结构

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850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要求]
1.知道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史实。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3.认识到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
4.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
5.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6.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7.简要探讨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改革社会习俗等措施的不同作用。
8.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9.充分认识民族融合的作用,认同文化的“征服”力量。
[整体感知]
本专题主要讨论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改革的背景、内容与历史作用。要从少数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改革的背景与内容,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改革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学习孝文帝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精神,培养接受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优秀品德。
[知识清单]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1.北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386年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北魏经两代君主的苦心经营,迅速崛起,成为黄河流域实力最强的政权。最终于439年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历时一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刨造了有利条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公元439年北魏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割据状态,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2)阶级矛盾尖锐: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官吏贪污,兵役繁重,人民不满北魏的暴虐统治,不断举行起义。
(3)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不仅使下层各族人民起义不断,同时统治阶级内部汉族地主与鲜卑族地主常常发生矛盾。
(4)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临朝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曾实行过均田制。
第二阶段: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政,继承其改革事业,进一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各方面推行新制。
(1)均田制: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法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无主的荒地称露田,这种土地因农户年老身死不能耕种时则由政府收回。已经耕种过的土地称桑田,农民终身不必交还,可以买卖。法令规定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2)整顿吏治:由官吏的政绩好坏决定其任期,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实行俸禄制,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3)迁都洛阳。
(4)革除旧俗: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下令士民改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士族通婚。
5.革除旧俗
(1)原因:
①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②为了尽快解决迁都洛阳后的民族差异问题。
(2)内容: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
①易服装: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②讲汉话:禁止30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③改汉姓:改皇帝拓跋氏为元氏,宣布与汉姓同源,用行政命令改鲜卑复姓为音近的单音汉姓。
④通婚姻:提倡皇族、鲜卑贵族与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并自己以身作则。
⑤迁往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在洛阳,不许归葬代北,逐步割断丁鲜卑族人与故乡的联系。
(3)影响: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民族的融合。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l.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并且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农耕定居,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封建政权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孝文帝整顿吏治的措施,使北魏的吏治得到改善,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推动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了洛阳的恢复和发展,且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4)孝文帝革除旧俗的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加快了民族融合。
总之,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它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促进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
2.北方民族大融合
(1)民族融合的进程:①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的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进人中原建立政权,他们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他们的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各族人民的大融合进程。③北朝后期,各族难分彼此,北方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2)民族融合的表现:①生活习俗的汉化。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俗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②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
[重点突破]
1.迁都洛阳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①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到了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阻力重重。②在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③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又是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推行改革政策的阻力要小得多。
(2)影响: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2.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3.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原因:①均田制的推行;②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③生产力的进步,即北魏时期犁和牛耕已广泛使用;④吏治的改善和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
(2)标志:一片瓦砾的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过了平城和南朝的建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B.鲜卑C.氐D.匈奴
2.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3.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4.北魏均田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民族融合的加强
C.政府掌握大量可供分配的土地D.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5.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知识丰富B.诗辞文章写作C.政治D.汉族文化
6.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的发展
7.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需要B.汉族地主的建议
C.巩固统治的需要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措施C.颁布均田令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0.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1.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A.均田制B.三长制C.俸禄制D.改穿汉服
12.北魏孝文帝的重儒措施
①促进了北魏教育的发展②深化了北魏的封建化
③使儒家思想失去了本来面目④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14.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改姓
拓跋元
拔拔长孙
丘穆陵穆
步六孤陆
贺赖贺
独孤刘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
15.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A.生产方式上B.生活习惯上C.言行举止上D.饮食穿着上
16.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各民族间的战争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
C.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18.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进程都很顺利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19.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20.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
A.均田制B.三长制C.新租调制D.汉化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
21.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一北魏骑马武士图二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魏书高祖记》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3)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如图一:胡服俑图二:孝文帝出行

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三、问答题
23.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英雄豪杰,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孝文帝改革措施与影响,谈谈你对孝文帝的评价。

24.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BBCCDADAAA
11121314151617181920
BDAAACBCBD
解析2.答案为B本题主要考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征调赋敛”说明了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20.答案为D本题主要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民族融合趋势的全面认识与评价。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之后,随着服饰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似乎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因此,有人说孝文帝是历史罪人。但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推动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鲜卑族及鲜卑文明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也得到了永生。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凝聚力就是来自于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融合,从这个角度看孝文帝是盖世英雄。

二、材料解析题
21.(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3)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22.(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改汉姓,改鲜卑族为汉姓;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等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
解析: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对孝文帝有个认识,从而去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具体举措。第二问实际上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三、问答题
23.(1)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系列改革(迁都洛阳、改行汉制、移风易俗等),使鲜卑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
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民族矛盾的缓和,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
(3)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24、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使以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耕者,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政治上迁都洛阳和实行官吏俸禄制,有利于推动政权的封建化;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可,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融于汉族之中,有利于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2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归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评价时要注意一分为二。

高二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反思
《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课可以说是一节看似简单但却复杂的课。简单是指这一课的线索比较清晰,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但就是这么一节看似简单的课却比较难上,那是因为:第一,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学习少数民族和汉族关系的内容;第二,这一时期历史更替频繁,教材交代有限,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第三,这一课又是第四主题的最后一课,有总结性的意义。这一课的关键词是民族融合和改革,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做了一下几点创新:
1、大胆地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做了自己的设计:按《教师教学用书》的设计,这节课的重点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影响,难点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部分内容(如新制度)。但根据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迁移都城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难点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评价。因为《教师教学用书》的重点太过于广泛,就变成没有重点,而措施中的新制度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太过于复杂,只需点明即可,不应是重点。而设计迁移都城为重点是因为其在改革中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性和教材中丰富的小字材料可以利用。
2、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这节课的线索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那如何来处理教材少数民族内迁这一目的内容呢?从知识的角度上看,这一目其实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大背景,藉此,本人就把这一目内容与改革的具体背景合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3、精心设计,突破难点和重点:为突破迁移都城这一措施中的重点,本人安排了一个材料分析的问题,来解决迁都原因问题。关键是在教材上的材料外,假如一些补充史料,通过平城和洛阳的对比,使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为突破孝文帝改革影响这一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很难理解融合一词真正内涵的现象,特设计了体验历史这一环节,从具体的交流出发,结合充足的资料,让学生切身体验孝文帝改革所带来的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变化,由此再来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利于学生理解。
4、充分利用视频材料:历史课堂利用视频资料不是目的,目的是视频资料能促使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为此,本人,精心制作和选择了三段视频资料:一个是开头的《敕勒歌》,为创设课堂氛围;二是导入中关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视频,精辟简洁地对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作了系统的描述,使学生有直观而又形象的认识;第三是最后本人制作的一段总结性的视频,这不仅是知识上这节课的总结,也是第四主题内容的总结,同是更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激化和升华。
5、注重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历史教育不仅仅限于知识的教育,而是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习得,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特征,本人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首先,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关图表,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第四,通过学生分小组的体验历史活动,来培养学生体验历史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本课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了学生的爱国思想,激发了本课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开拓进取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