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1海峡两岸的交往预习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峡两岸的交往预习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
2.了解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史,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势;
3.分析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知道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的正确理解。
三、自主学习:
1.祖国统一大业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定了争取用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在提出的基础上,形成了的对台基本方针。
(2)从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和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两岸局势逐步走向。
(3)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等方面逐步采取开放措施。打破了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的变化。
(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1995年1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率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台湾方面领导人在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日益密切的交往
(1)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突破。
精选阅读
八年级历史海峡两岸的交往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级历史海峡两岸的交往”,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程标准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2、了解两岸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3、掌握两岸交往的现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台湾历史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通过对目前台湾局势现状了解,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相关影像资料;
2、收集台海局势的时政资料
学生准备:
1、根据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2、收集台海局势的时政资料;
3、了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谈话法;活动法;课堂讨论法;
学生学法:探究式学习;学会史论结合的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
1、时事报道:台海局势
2、谈古论今: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影像资料:了解两岸关系的变迁小组合作理清线索:按时间顺序勾勒出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变迁;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谈谈你所知道的两岸交往的现状;
影像资料:反对台独、争取统一
八年级历史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一、课程标准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2、了解两岸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3、掌握两岸交往的现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的变化,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台湾历史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通过对目前台湾局势现状了解,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相关影像资料;
2、收集台海局势的时政资料
学生准备:
1、根据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2、收集台海局势的时政资料;
3、了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谈话法;活动法;课堂讨论法;
学生学法:探究式学习;学会史论结合的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
1、时事报道:台海局势
2、谈古论今: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影像资料:了解两岸关系的变迁小组合作理清线索:按时间顺序勾勒出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变迁;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谈谈你所知道的两岸交往的现状;
影像资料:反对台独、争取统一
海峡两岸的交往导学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状况。
1、简述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了解“汪辜会谈”、“九二共识”的内容。
2、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原因、重大意义。
3、运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对祖国统一充满信心,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一国两制
分析资料、合作探究
(A级)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20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在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C级)
1、找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
2.说出“一国两制”的含义,并用史实说明其重大意义。。
3、找出什么是“汪辜会谈”,会谈有什么意义。
4、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
简述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1.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战争解决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D.“三不政策”
2.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观点表明
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