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平移变换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6

平移变换。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平移变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数学:25.1《平移变换》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要明确平面图形的平移变换,不少平面图案都可以看作是由其中的某一部分,沿着上下或左右的方向,平移若干次而成的。wWW.JaB88.cOm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现象,让学生通过各种图形的平移,体验感受图形平移的主要因素是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和欣赏这些图形的平移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平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性质

难点:发现原图形与平移后图形间的关系。

关键:平移特征的探索及理解。

教辅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安排:3教时

第1教时图形的平移1

教学程序设计: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创设

问题

情景1、投影:引言及插图。

2、回忆游乐园内的一些项目,如:旋转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

3、观察图片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与手扶电梯上的人,回答以下问题:

(1)传送带上每台电视机做什么运动?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2)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改变?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3)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他部位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4)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的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课件演示),那么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4、图案欣赏(课件演示)学生看投影并思考问题引出内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并进行初步分类,引出本节课研究内容:生活中的平移。

11.平移的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它由什么要素决定?

3.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1.举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

2.学生回答问题

3、指出图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

4.试一试

反馈

训练

应用

提高

教材:练习1、2、31题.分组举出实例

2题学生讨论后回答

3题动手画

2(二)、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

1、想一想:(课件演示)

(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2、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做一做:(课件演示)

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1、学生分组讨论

2、分组回答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边看边思考回答。

5、讨论后回答

反馈

训练

应用

提高1、练习:1、2、3

2思考: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它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并说出平移的距离.1、按照要求完成。

2、讨论完成。

小结

提高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观察——分析——探索——概括。

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学生讨论回答

布置

作业教材习题1、2。

反思

精选阅读

平移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平移”,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54平移

学习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
2、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3、能做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4、能利用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5、通过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美感。
学习重点: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认识和观察:
1、仔细观察下面一些美丽的图案,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2、以下几种运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1)小华每天骑自行车沿着笔直的马路来学校上学
(2)在旅游景点,经常可以看到人们乘缆车沿索道上山或下山。
(3)在工厂,产品整齐地在传送带上沿着生产线从一个生产工位流向另一个生产工位。
(4)在车站以及百货大楼,人们乘自动电梯上楼或下楼。
探究活动1:
A与E,B与F,分别是一对对应点;
AB与EF是一对对应线段;
∠BAD与∠FEH是一对对应角
(1)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总结出平移的概念:。
探究活动2:
点的平移:线的平移:平面图形的平移:空间几何体的平移:

探究活动3:
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如图所示),试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步骤:1、定方向定距离:连接AD;
2、利用平移的性质找到B、C的对应点E、F
3、分别连接DE、DF、EF。

小结:
1、平移的概念是什么?
2、平移的性质是什么?
作业:习题54第1-7题。

一课一练

1、把一个图形沿某一个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和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且.
3、图形的移动,叫做,简称.
4、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到达DC位置,AD
那么图形ABCD为形.
5、在下图中画出原图形向右移动6个单位,BC
再向下移动2个单位后得到的图形.

6、如图1,直线AB、CD相交于点O,现将直线AB平移到直线EF位置那么,∠1与∠2的位置关系是,角度关系是。
7、下面的每组图形中,左面的平移后可以得到右面的是()图1
ABCD
8、三角形ABC从一个位置平移到另一个位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A′B′B、AB//A′B′AA′
C、四边形BCB′C′为平行四边形
D、AA′BB′CC′BCB′C′
9、一个长方形ABCD沿PQ对折,A点落到A′位置,则()
A、∠APQ≠∠A′PQB、A′PA′QDC
C、PQ有可能平分∠A′QAA′
D、三角形APQ和三角形APQ的面积相等P
AQB
10、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A、位置B、大小C、形状D、位置、大小和形状
11、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A、平行B、相等C、平行且相等D、既不平行又不相等
12、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B、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D、无法确定
13、由△ABC平移而得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

14、如图15所示的是用火柴杆摆的一只向左飞行的小鸟,你能只平移3根火柴杆就使它
向右飞吗?

位似变换


25.4位似变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位似变换及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能得用位似变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图形的位似变换和平移、旋转的过程,体会图形之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内在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能利用位似变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难点:
运用图形的相似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直尺。
教学过程
讲练结合、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判定:
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3、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变换有哪些?它们的性质是什么?
二、新课讲解
做一做:
以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2,画出△ABC在这个位似变换下的像。

抽象:
⑴定义:

⑵性质:
①两个位似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都与位似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思考:⑴如上图已知点D,如何画出其对应点D′?

⑵我们作图时可得,是否为?

②位似图形与原图形上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动动手:
以0.5为位似比,画出矩形ABCD的位似图形。

抽象:
利用位似变换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当时,一个图形就被放大成原图形的倍;当时,一个图形就被缩小成原图形的倍。
观察:
图形⑴经过什么变换得到图形⑵?图形⑵经过哪些变换得到图形⑶?可见:

图形⑵与图形⑴是什么关系?
图形⑶与图形⑵是什么关系?
图形⑶与图形⑴是什么关系?
图形⑶与图形⑴的关系表明:一个图形经过位似变换和平移、旋转,最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是图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是位似图形()
2、位似图形上某一点与原图形上的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分别为5cm和10cm,则它们的位似比为_________。
3、把下图中的四边形放大为原图形的2倍,缩小为原图形的0.5倍。

4、一般在室外放映的电影胶片上每一个图片的规格为3.5㎝×3.5㎝,放映的银屏的规格为2m×2m,若电影机光源距胶片20㎝时,问银屏应放在离镜头多远的地方,放映的图象刚好布满整个银屏?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的前提下,教师点拨。

五、作业布置

轴对称变换


§12.2轴对称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什么叫做轴对称变换.
2.如何作出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变换的定义.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教学过程
Ⅰ.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一个章节,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相关的性质问题.在上节课的作业中,我们有个要求,让同学们自己思考一种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现在来看一下同学们完成的怎么样.
将一张纸对折后,用针尖在纸上扎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得到的两个图案是关于折痕成轴对称的图形.
准备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好的纸或报纸,在纸的一侧上滴上一滴墨水,将纸迅速对折,压平,并且手指压出清晰的折痕.再将纸打开后铺平,位于折痕两侧的墨迹图案也是对称的.
这节课我们就是来作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Ⅱ.导入新课
由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知道,连结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由一个图形得到与它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得到美丽的图案.
对称轴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大家看大屏幕,从电脑演示的图案变化中找出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体会对称轴方向和位置的变化在图案设计中的奇妙用途.
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形,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看看,得到了什么?改变折痕的位置并重复几次,又得到了什么?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结论:由一个平面图形呆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连结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我们把上面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作以它的一部分为基础,经轴对称变换扩展而成的.
取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正一反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叠好的纸上画上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你所得的花边中,相邻两个图案有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一组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个图案为一组呢?为什么?
(3)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将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注:为了保证剪开后的纸条保持连结,画出的图案应与折叠线稍远一些.
Ⅲ.随堂练习
(一)如图(1),将一张正六边形纸沿虚线对折折3次,得到一个多层的60°角形纸,用剪刀在折叠好的纸上随意剪出一条线,如图(2).
(1)猜一猜,将纸打开后,你会得到怎样的图形?
(2)这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如果想得到一个含有5条对称轴的图形,你应取什么形状的纸?应如何折叠?
答案:(1)轴对称图形.
(2)这个图形至少有3条对称轴.
(3)取一个正十边形的纸,沿它通过中心的五条对角线折叠五次,得到一个多层的36°角形纸,用剪刀在叠好的纸上任意剪出一条线,打开即可得到一个至少含有5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二)回顾本节课内容,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通过轴对称变换来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且利用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在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时,要注意运用对称轴位置和方向的变化,使我们设计出更新疑独特的美丽图案.
Ⅴ.动手并思考
(一)如下图所示,取一张薄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斜边上的高线对折,将得到的角形沿黑色线剪开,去掉含90°角的部分,拆开折叠的纸,并将其铺平.
(1)你会得怎样的图案?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2)你能说明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图案吗?应用学过的轴对称的知识试一试.
(3)如果将正方形纸按上面方式折3次,然后再沿圆弧剪开,去掉较小部分,展开后结果又会怎样?为什么?
(4)当纸对折2次后,剪出的图案至少有几条对称轴?3次呢?
答案:(1)得到一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
(2)按照上面的做法,实际上相当于折出了正方形的2条对称轴;因此(1)中的图案一定有2条对称轴.
(3)按题中的方式将正方形对折3次,相当于折出了正方形的4条对称轴,因此得到的图案一定有4条对称轴.
(4)当纸对折2次,剪出的图案至少有2条对称轴;当纸对折3次,剪出的图案至少有4条对称轴.
(二)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花边.
课后作业:<<课堂感悟与探究>>
Ⅵ.活动与探究
如果想剪出如下图所示的“小人”以及“十字”,你想怎样剪?设法使剪的次数尽可能少.
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设计自己的操作方法,教师提示学生利用轴对称变换的应用.
结果:“小人”可以先折叠一次,剪出它的一半即可得到整个图.
“十字”可以折叠两次,剪出它的四分之一即可.

板书设计
§12.2.1.1轴对称变换(一)
一、轴对称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二、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