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图形和变换

狮子和鹿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4

图形和变换。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形和变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南舁小学高瑞珍

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智慧爷爷送礼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的方法认识锐角和钝角以及他们的判断方法,然后通过做角、找角、分角、画角、拼角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学具准备:每组一盒画有大小不同的角的卡片、三角板、尺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智慧爷爷托老师带给大家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现在就在你们桌上的盒子里,赶快打开来看一看。不过在看之前智慧爷爷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看过之后各组要把盒子里的东西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行吗?好,开始行动。

1.各小组倒出来后发现是相同的卡片上画着大小不同的角,然后以组试分。

2.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的结果。(一般会分成两类:直角和其他的角)

3.这些是直角,那么,那些是什么角,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皇宫,来研究有关角的问题。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引导学生用刚才分出的第二类角与直角比较,看哪些大一些,哪些小一点?

2.小组合作比较大小,然后交流比较方法和结果。

3.根据比较结果再次对盒子中的角进行分类,并且展示分的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即锐角与钝角)以及判断标准。

5.鼓励学生说说教室里或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或钝角。

三、组织活动,巩固认角

1.做角: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做出不同的角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如:采用折角、拼角或做活动角的方式进行练习。)

2.找角: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并分类放入相应的房子里。

师:直角、锐角、钝角都玩累想回家了,可找不到路,于是便找了一些地方藏起来休息,同学们,你愿意帮他们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事物图P391题图以及标有三种角的三所房子。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然后利用动态效果从实物中抽取出学生说的角,分类把角送回家。)

四、画角

1.大家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这些角为了感谢大家想为自己画一些像送给大家,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画像呢?能试着把你希望得到的画像画出来吗?

2.学生独立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角,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是哪一类角。

3.展示自己画的角并交流画角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多种合理方法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五、拓展活动

同学们在研究角的过程中,三角板帮了我们的大忙,为了感谢三角板,我们来一起陪它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1.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做拼摆图形的游戏。

2.各组交流拼出的是什么图形,在此图形中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是由三角板上的哪些角组成?

六、总结。

第二课时平移和旋转(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具的准备:录像、P133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村正在为咱们学校修建一所新校园,你高兴吗?想不想去看看?播放录像: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乘着升降机在上楼,楼房里有几位工人正在安装推拉窗,并不时的推一推、拉一拉。

二、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1.引导学生说说片中的工人在干什么?升降机和推拉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2.告诉学生像这样的现象就是平移现象。

3.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平移现象的标准,并在全班交流,教师要及时点拨。

4.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

1.组织学生做游戏:小组合作利用P133的学具“拉一拉”开展游戏,体会平移现象,同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

2.引导交流,对找出多种搭配方案的小组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四、利用方格纸巩固认识

动态课件呈现:方格纸上的小船行使图。

1.引导学生说说小船是在平移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感知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所表示的含义:

(1)小组讨论:小船正在向哪边平移?(右边)移了几格?(八格)

(2)各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利用动态课件慢速展示平移过程,学生一起跟着数小格,真切的体会平移的距离。

3.设疑,对学生初步渗透两次平移的思想。

如果小船向左平移三格将会在什么位置?(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交流,最后动态演示验证);再向下平移三格呢?(小组再次讨论交流。)

五、扩展活动

课件出示P444题图,配上淡色方格。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哪些小鱼平移后可以与红色小鱼重合?

2.交流讨论结果,并说说白色小鱼怎样平移后,可以到达红色小鱼的位置?

3.独立给可以经平移后重合的白色小鱼涂上红色。

4.引导观察这些红色小鱼有什么共同特点?

六、总结。

第三课时平移和旋转(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操作,从而感知旋转现象,然后通过观察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场情景和做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纸风车、每人一枚硬币、P131、P135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课前要求大家做的纸风车做好了吗?会玩吗?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不过有个小要求,就是要边玩边注意观察。

二、感知旋转现象。

1.认识旋转现象。

(1)刚才大家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吗?引导学生说说纸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2)你能给这种运动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揭示数学上的名称──旋转。

(3)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

2.观察感知

引导学生做(P44下面做一做)游戏:

(1)引导学生观察圆片是什么颜色的?

(2)小组合作旋转圆片,观察旋转时圆片的颜色变化,感受旋转带来的神奇效果。

3.操作感知

引导学生独立做转硬币的游戏,来进一步体会旋转的现象。

三、体会区别,巩固认识。

1.动态效果出示游乐场的主题图。

(1)说说画面上都有哪些活动?

(2)先在小组内说说哪些活动是平移现象,哪些活动是旋转现象?再在全班交流。

2.游戏:鼓励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先在小组内自由尝试,再派代表在全班表演。)

四、拓展练习。

1.引导学生将P131的学具剪下来,小组合作拼一拼,看可以拼出什么?有多少种拼法?(要注意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肯定和鼓励。)

2.游戏:将P135的学具剪下来转一转,小组讨论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其中哪些方法比较合适?

五、总结。

编辑推荐

图形与变换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2.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些特殊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提问:你知道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有哪些?

引导学生说出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平移和旋转。

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是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2.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运用放大和缩小的方法可以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3.比较“平移与旋转”与“放大和缩小”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区别: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放大和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联系:两种方法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4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条对称轴?

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结合学生的判断,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含义,即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接着让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2题。

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依次进行操作,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操作方法。

其中画出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以及画出一个图形旋转或平移后的图形,都可以先找出一些重要的点或线段,然后确定这些点或线段在另一半图形中的位置,或平移旋转后的位置,最后连一连。

要使学生认识到:决定平移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决定旋转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把一个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可以先在原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算出放大后的底和高,然后画出放大后的这些线段,最后连一连。

要让学生思考按怎样的比是把原图形放大,按怎样的比是把原图形缩小。

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3题。

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确定圆的位置,需要把圆向右移动几格?圆心应画在哪里?画出的圆的大小应与原来的圆大小相等。在此基础上依次解决书上的几个问题。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

可以提醒学生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作标准,先数一数每条直角边各有几格长,再算一算按指定的比例缩小后又应该是几格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并进行比较。求出新图形的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比。

5.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5题。

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拼成的两个大正方形图案,说说它们分别是由哪两种瓷砖拼成的?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各自按要求设计图案。要提醒学生:第一,每次只能选择两种瓷砖;第二,每种瓷砖都可以适当旋转。

展示学生设计的图案,及时组织学生互相评价。

三、全课小结

通过复习,你对图形变换方面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的相关练习。

(其他练习见学校共享空间)

课前思考:

在做练习与实践第一题时,一定要强调要画出这图形所有的对称轴,有几条画几条。平移和旋转是学生在四年级就学的内容,平移学生应该都能掌握,但旋转相信有一部分学生是有困难的。要让学生知道决定平移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在实际平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平移这一图形相对应的点,再画出完整的图形。旋转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先确定旋转的方向,绕着哪个点旋转,哪个点就固定不动,不管是旋转还是平移后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它的大小是不变的。

课前思考:

重点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移和旋转只是变换了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也是把图形进行变换的一种方法,只不过它是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让学生结合典型的例题再说说把一个图形平移、旋转,或把一个图形放大、缩小的具体方法。

《图形与变换》集体备课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4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单元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初步理解角的意义,能用尺子画出一个角,正确率是97%。认识了三角板的特点并能用它判断与画出直角,正确率是96%。
2.学生能把生活的现象与简单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有了初步的几何感受。
3.对于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易于理解知识。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的现象,能正确分辨出平移和旋转现象。
3.按一定的要求在方格上画出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与判断。
2、认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画出平移图。
难点:按一定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移动几格)。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会辨认锐角、钝角。
2.能规范地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3.能正确分辨出平移与旋转的现象。
4.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
课时授课
日期
备注
锐角与钝角
(第37~40页)1、能分辨锐角、直角和钝角,并能用按要求画出这些角。
2、在实际操作中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2
平移和旋转
(第41~45页)
1、感受生活中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初步认识它们的特点。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平移图。
3、在实际操作中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3
剪一剪
(第46~47页)1、能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找出规律,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美和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1
单元测试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1
测试情况
反馈1
合计6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锐角与钝角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2、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锐角和钝角。
2、教学难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别和联系。
课前准备:三角板、活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
预计教学时间:1节
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8×3=5×2=15÷3=16÷2=85+15=
2×6=18-3=21÷7=24÷3=40+60=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1)36个气球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有几个?
(2)有36个气球,每个小朋友分6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节假日,同学们一定去儿童公园玩过,谁愿意把你都玩过些什么告诉大家?(让学生充分地说。)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说说图上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吗?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同学们记性真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直角的弟弟和哥哥,谁能告诉老师哪个是弟弟,哪个是哥哥?同学们是怎么分出哪个是弟弟,哪个是哥哥?
(老师板书: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2、其实直角的弟弟和哥哥都有个好听的名字,一个叫锐角,一个叫钝角。
(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
3、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变角游戏。仔细看老师做(直角—锐角—直角—钝角)交流:是怎么操作的?
得出:把直角张口变小就是锐角,把直角张口变大就是钝角。
4、请同学们打开书38页,看一看有没有我们认识的角,在这些角中你能叫出它们名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不能用工具进行验证?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同学们看看你们小组的角把它们分一分,与同桌交流你的分法。
2、通过刚才大家的共同研究,你们有什么发现呢?把你们的成果和我们大家一块分享好吗?
引导学生说出:它的两边张开的比直角小的是弟弟,,它的两边张开的比直角大的是哥哥。
读出:锐角、钝角小组操作:变角
(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合作探究,锐角、钝角之间的关系。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和这些角进行比较、观察。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三)、汇报结果,积极交流。
巩固和强化直角的本质特征,在头脑建立起一个判断角的标尺。(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清晰的把握锐角钝角的本质属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强化,使学生能比较牢固的建立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感受角的分类,以及三种角之间的变化联系。)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体验练习:给下面的角填上正确的名字。
投影出示练习题
2.折一折,比一比。
用小棒摆出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
3.练习九的1、2题。

第2节角的练习

练习目标:
1.巩固理解锐角、直角与钝角的概念。
2.能按要求画出锐角、直角与钝角。
练习重点:
1、能正确判断直角、锐角、钝角。
2、能按要求画角。
练习难点:
能按要求画角。
课前准备:
三角板、活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
练习内容:
【基础练习】
1、

2.请根据所给的线段分别画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

【提高练习】3.画一画:请你分别画出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

【拓展练习】4.说说图中这些物体上的角分别是什么角。然后再自己举例说说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直角或钝角。
5.
6.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连线
2.判断题。是钝角的在()里写“√”,不是的打“×”。

第3节感受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感知物体的平移与旋转,会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操作,能初步感受物体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初步理解物体平移与旋转的特点,能够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6÷3=8÷4=7÷1=72÷8=7×9=
24÷3=54÷9=2×6=12÷6=4×4=
2、列式解答
(1)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2)45个同学每9个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二、创设情境,感知平移与旋转
1、课件展示游乐园
(1)仔细观察画面,有哪些游乐项目?(把你认识的游乐项目读出来)
边放画面,边贴图片
(2)这些游乐设施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来看看,这次请你们用自己的手势把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表现出来。
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选一个你喜欢的游乐项目给大家说一说,也可以用你的动作给大家模仿一下。谁来说?
2、同学们被这些游乐项目深深地吸引,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想想怎样分?
请学生到前面来分类。你为什么这样分类?说话你的的理由。
3.师:同学们分类分的真好,像这样的(手势做平移的动作)运动方式呢?像这样的(手势做旋转的动作)运动方式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4、由学生的分类,引出课题《平移与旋转》这时老师事先写好了平移和旋转的小条,教师把“旋转”的纸条拿反了,学生立刻喊了起来“反了,反了”,“怎么办”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把它旋转一下就行了”。(你们真棒,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5、师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火车是直直的向前运动,缆车是斜着直直的下来的,这些运动方式我们都叫它平移。像摩天轮、旋转木马、风车这样的运动方式就是旋转。(慢点说)
6、我们一起在游乐场体验了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慢点说)
7、谁能做一个动作,用你无声的语言告诉大家什么是平移运动,什么是旋转运动?
评价:你真会表演,从你的表演中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
7、谁还想做?大家都想做,好!全体起立。静静的,用你喜欢的方式,做一个平移的动作。再做一个旋转的动作。(学生做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8、你们很会表现。谁能说说做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生:旋转有点晕,平移很平稳没什么感觉。
评价:你表演得很好,还说出自己真实的体验。
你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吗?
你把自己的体会说得多清楚呀!
9、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联想生活实际判断下面物体的是平移运动、哪些是旋转运动?
【基础练习】1、课件出示:六幅图(集体判断)
(1)用手势来判断,这表示平移…这表示旋转。
(2)指名说一说:“什么时、谁、在做什么运动?”
学生回答:
(a)升国旗时,国旗在做平移运动
(b)拉抽屉时,抽屉在做平移运动
(c)拧水龙头时,水龙头在做旋转运动。
(d)电扇开启时,扇叶在做旋转运动。
(e)电梯滚动时,电梯在做平移运动。
(f)转动方向盘时,方向盘在做旋转运动。
评价:你表达得十分清楚。
你不但观察的认真而且很有想象力。
把这些运动方式分类。说说理由。
二、合作探究,理解平移与旋转
师:平移运动与旋转运动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1)研究平移的特点。
师:推小飞机,慢慢往前推,仔细观察,飞机做什么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位置变了,方向没变,物体的大小、形状没变
(2).研究旋转的特点。(猜想:旋转有什么特点?)
你们猜想的对吗?
仔细观察,小飞机做什么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物体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发生变化。方向变了。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
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大家留意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
过渡语:我们学习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有什么用呢?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提高练习】2、师:小明想给卫生间安装一个门,马桶离门口只有30厘米,门宽50厘米,这里有两个门,旋转门,平移门,你选择哪种门,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拓展练习】3、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许多数学知识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大家仔细观察,一定能够发现。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判断下面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在括号里打勾。
平移()旋转()
平移()旋转()

第4节观察与作图(平移)
一、教学目标
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复习
1.课件演示缆车、升降电梯的运动。
师:看看图上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吗?
【小结】像缆车和升降电梯这样的运动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平移;今天我们学习平移(板书课题:平移)
2.联系生活实际动手操作。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
【小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二、探究体验
1.课件演示:小蚂蚁搬家。看完学生说一说:小蚂蚁是怎样移动房子的?
2、学生动手移一移,说一说。(学生拿出方格纸和小房子卡片)
师:请你将小房子卡片从原来的位置向上平移5格。(学生动手移一移)
你是怎么移的?两个同学一块儿说说。
请你把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
互相出题移一移,说一说:是怎样移的?向哪儿平移几格?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
2.
3、

【提高练习】4、分别画出将三角形向上平移4格、向左平移3格、向下平移2格、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5、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第5节平移和旋转综合练习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分辨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能按一定的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分辨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能按一定的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难点:能按一定的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四、教学时间:1节
五、教学活动
一、复习:
1.在讲台上平移动物玩具,学生判断是什么现象?
【小结】象玩具这样直直地向前或向后运动,这种现象叫平移。
2、教师出示钟面,分别拨动时针、分针、秒针,学生判断是什么现象?
【小结】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二、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

2、
【提高练习】3、

【拓展练习】4.

5、
三、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判断下面哪些现象是平移?那些现象是旋转?请在括号里打勾。
平移()旋转()
平移()旋转()

2、分别画出将向上平移2格、向下平移3格、向右平移1格后得到的图形。

第6节实践活动:剪一剪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
教学目标:
1、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培养形象思维,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4、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按要求剪出各种图形。
教具准备:彩纸数张,剪刀一把、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剪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剪一剪。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做些什么。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有折痕)折边画出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画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吧。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对称图形回忆,有意识地对“画”的注意,为下面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2、出示投影,看一看,一眼功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那么它成了什么样了?请大家说一说,怎样才能很快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
(1)小组讨论,组员每人那一张纸,边思考边折,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说给伙伴听让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演示,集体汇报。
a)方法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孩。
b)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c)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d)方法4、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2)试一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试一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收集出现不同的作品。评一评,议一议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及时帮学生订正。[设计意图]这是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连续的小人,加深对图形平移的认识。
2.生活中你见到过连续的图案吗?
3、巩固体验,请同学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
悟规律1、学生再活动一次,再剪一次。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说理由
[设计意图]以上做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充分体现新课精神,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堂小结:
师:你认为剪连续的图案应该注意什么?①对折;②从闭口处画起;③连接处不能剪断。
知识拓展:
发挥想象,自主创意出示作品,让学生给予评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图形的变换教案课时3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图形的变换教案课时3”,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7页。

学习目标:

1.我会用对称、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美丽的图案。

2.我能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移、对称和旋转现象。

学习重点、难点:

能利用对称、平移或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课前准备:

图片、创作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组内交流,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3.小组代表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要求说出图案是怎样设计的,有什么特点。)。

4.组间互评。

三、合作探究

(一)艺术鉴赏,考眼力

1.自主欣赏图片,发现图案中的奥秘。

2.组内交流。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汇报。

( 教师提供图片)

4.自主分析图案的变化。根据观察,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6.共同小结。

7.独立完成课本第8页第3题。

小组交流。通过观察,我发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创意展示,考能力

1.自主策划。

我的想法:把________图形,经过________变化得出最美的图案。

2.独立创作。

3.展示交流。

我的创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我评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图形的变换教案课时2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图形的变换教案课时2》,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5鈥?页。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旋转的含义,知道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我能在方格纸上亲手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掳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

知道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学习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掳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二、独学检查

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一)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1.自主观察课本5页风车的旋转过程 ,想一想,写下来:

(1)风车是按________方向转动的。

(2)从图1到图2,风车绕点0逆时针旋转了________掳。

(3)风车旋转中,每个三角形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作讨论: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每个三角形在旋转中有什么变化?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1)图形旋转后,________、_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________变了。

(2)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________ 、对应________都旋转相应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________。

(二)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掳后的图形的方法。

1.自主画图。

2.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3.师生总结。

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确定________,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________,最后________。

4.试试身手。

课本第6页第1、2题。

四、自我评价

《认识物体和图形》,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认识物体和图形》,》,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沙小学侯敏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P32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师带领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师:看看桌子上现在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语言名称。并板书:长方体:平面

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

D、集体反馈各种物体的特征

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

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每汇报完一种,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

E、比较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

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

师:这几种物体,如果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一样的吗?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5、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师: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还有哪些是这些形状的?

三、基本练习,巩固知识

1、找朋友:小朋友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请4名小演员分别扮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其余学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举起来给大家看。(如生:我是长方体,我的朋友在哪里?余生响应)

2、摸一摸:请各小组将桌上的物品重新装到盒子里,盖上,由一个同学报图形名称,另几个同学摸,“看谁摸得准”。

3、数图形:电脑出示画有各种图形的灯片,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在这幅图里,长方体用了几个,正方体用了几个,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把数填在这张表里。引导学生进行统计,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及其数量。

4、搭一搭: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四个伙伴儿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体做积木,搭一件你们最喜欢的东西,我们比赛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你们愿意吗?看看桌上的学具,可以先讨论一下,你们组里想搭什么?然后开始动手设计吧!

5、汇报:城堡、火车、楼房、…….

四、总结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它们,课后大家都留心去找一找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小朋友们再见!

认识物体和图形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物体和图形”,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巩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创造想象以及动手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能用平面图形拼图。

教学难点:

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关键:

弄清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本质上的区别课前准备水彩笔及各种立体图形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基础知识

1、复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你知道哪些立体图形?哪些平面图形?

二、完成书中相关习题

1、36页1说说这图中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请你按书上的颜色图色。

2、36页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图形?填上个数。四人小组自由用立体图形搭积木,交流自己用了几个什么立体图形?

3、36页3数一数各平面图形有几个?你是怎么数的?教学生要按一定顺序数,才不会漏数。

4、37页4自由拼平面图形,看谁拼得漂亮,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是用什么几个平面图形拼成的。

5、37页5一组一组出示图形,圈出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出示实物来验证。

提问式复习学过的知识,勾起回忆。

辨认及操作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交流中学会数的方法。

加深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

三、出示实物,动手操作。

1、出示立体图形,说说你能看到哪些平面图形?

2、同桌自己摆各种图形,请对方数数各有几个什么图形?

3、做习题册中练习。

四、小结

拼摆中加深。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具准备:投影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认识体。
(一)感知“体”
教师出示袋子(内装铅笔、苹果、书、魔方等)。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神秘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想)
师:但是,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个要求,不能看,只允许用手摸,摸到一个物体,先描述一下它的形状,再说出你摸的是什么。谁来摸一摸?
师:我发现他们都要先摸一摸物体的形状,再判断它是什么,可见物体的形状很值得研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物体的形状。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生齐读课题。
(二)建立模型
1、分一分
师:同学们的桌上有许多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还要请它们帮助我们学习呢!首先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小组里合作,把这些物品整理一下,分一分类,注意,要把形状相同的分成一类。(小组合作)
2、反馈分类结果:学生把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汇报分类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分得差不多啦,谁愿意说一说你们组的分类结果。
同学们同意他的分类吗?(同意)那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3、命名:
师:我们已经把它们分类,再给每类形状起个名字好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请小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种形状,说出它的名称,教师板书名称。
那么,我们数学上叫这几种图形为立体图形。
4、抽象直观图:教师说名称,再出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正视图,贴在名称上面。
二、操作体验、加深感知“体”
1、师:我们知道了每种形状的名称,现在来感受一下每种形状的不同。组长组织组员各选一个物体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等一下老师请你来说一说你的感受。(如:长方体:长长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不一样,无法自由滚动。正方体: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无法自由滚动。圆柱: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球:圆圆的,在平地上能自由滚动。)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师:那么立体图形在我们身边非常地常见,你能不能找一找身边的立体图形呢?
三、闯关练习,分辨图形
师:看来,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我们现在一起到立体图形的王国里闯一闯关,有信心吗?(有)
1、师:第一关:分一分。下面这些图形比较凌乱,我们来分一分。
2、师:同学们真棒。接着看第二关:判断一下这几个图形,哪个是正方体,在方框里打。
3、师:我们的图形朋友失散了,我们来帮一帮它们找朋友吧!
4、师:同学们,机器人也来找我们帮忙啦,请拿出我们的答题卡,帮助机器人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5、师:同学们学得真好,我们来闯最后一关了,请按要求填一填。
6、猜谜语。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呢?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表格式导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表格式导学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高效课堂导学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年级课题图形与变换——锐角和钝角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
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学习重难点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学习流程第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1、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2、自主学习课本38面。
3、总结直角、锐角、钝角的特点
4、找一找
(1)指一指、描一描图中的角.

学习流程第二次备课
(2)帮小动物们找家,请你连一连.
二、亮点探究(合作探究)
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八个角,叫做三线八角.如图:
图中的l1、l2、l3和∠1、∠2、∠3、∠4、∠5、∠6、∠7、∠8就是三线八角.按上述八个角的相互位置,给以下列不同名称:
①同位角:当形成三线八角时,如果有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如图中的∠1与∠5、∠2与∠6、∠4与∠8、∠3与∠7都是同位角.
②内错角: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内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如图中的∠6与∠6、∠4与∠5都是内错角.
③外错角: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外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外错角.
如图中的∠1与∠8、∠2与∠7都是外错角.
④同旁内角:如果有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内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如图中的∠3与∠5、∠4与∠6都是同旁内角.
⑤同旁外角:如果有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外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那么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外角.
如图中的∠1与∠7、∠2与∠8都是同旁外角.

学习流程第二次备课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四、当四、当堂检测
1.指出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2.看下面图形各有几个锐角:
3.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其中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五、作业设计
A类
1、练习九中的1至2题
B类
2、练习九中的1至4题
C类
3、练习九中的1至4题和思考题《生活中的数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年级课题图形与变换——平移和旋转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
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学习流程第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1、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2、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3、看图试一试
(1)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
(2)把它向上平移5格
(3)把它向右平移7格
(6)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
二、亮点探究(合作探究)
观察下图,判断从前面到后面每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上“平移”或“旋转”.

学习流程第二次备课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四、当四、当堂检测
1.画出三角形先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
2.用硬纸板剪几个小三角形和“L”形,通过“平移”或“旋转”拼成下面的图形.
五、作业设计
A类
3、练习十中的1至2题
B类、C类
4、练习十中的1至3题

高效课堂导学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年级课题图形与变换——平移和旋转(复习)课时第3课时
主备人邓敏审核人使用人
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学习流程第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画出√或×.
2.下面哪几个角是锐角?哪几个角是钝角?
3、拼一拼(课本45面6至8题)
二、亮点探究(合作探究)
把图中通过“平移”得到的图形用同一种颜色填充.

学习流程第二次备课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四、当四、当堂检测
1.你能在同类动物的下面,分别画出相对应的直角、锐角、钝角吗?
2.数一数,填一填.
右图中:
直角有()个,锐角有()个,钝角有()个.
五、作业设计
A类、B类、C类
5、练习十中的4至5题

高效课堂导学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年级课题图形与变换——剪一剪课时第4课时
主备人邓敏审核人使用人
学习目标1、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4、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难点能剪出各样图形。

学习流程第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欣赏对称的剪纸作品,观察教材上剪纸的图,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亮点探究(合作探究)
1、自己观察图样,学习折纸的方法。然后与同桌进行操作交流。根据你想创作的作品需要选择对折方法。
2、学习剪纸方法。用自己观察到放入剪纸方法然后进行操作交流。请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去折、去剪,作出你的成果来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一剪。
3、实践操作、动手完成剪纸。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四、当堂检测
1、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
2、悟规律。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说出理由。
五、作业设计
A类
1、练习册第三课时1、2题。
B类
2、练习册第三课时1——3题。

《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教学设计


《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入学已达四周,初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具有初步的了解。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从生活中感受过这些物体和图形,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知道这些物体和图形的名称,而且能辨别。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比较,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知道物体和图形的名称。

2、初步感知其特征。

3、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实际课时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

物的能力。

1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中,体验“面在体上”。

1

合计2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1=3-2=5-1=1+4=

4-2=5-3=1+1=2+3=

【解答题】

()○()=()

()○()=()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活动:分礼物。

1、每组分一个礼物

2、打开礼物并说出礼物的名称

3、把相同的礼物放一起

4、摸―――感知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小结】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你学过的立体图形。

2、书本第33页“做一做”第1题。

3、书本第33页“做一做”第2题。

4、书本第36页“练习五”第2题。

【提高练习】

5、连一连。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拓展练习】

6、用学具盒中的立体图形拼一拼,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四)全课总结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找一找立体图形,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第2节《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5-4=1+3=4-3=5-1=

3+1=2+2=3-2=2-1=

【解答题】

()○()=()

()○()=()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

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

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

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

(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

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

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

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

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放轻音乐)

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问:你喜欢哪一涂法?为什么?

教师小结:用一种颜色涂同一种图形看上去比较清楚。

9、请小朋友每人拿出一个长方体,在纸上度着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书本第35页“做一做”第1题。

2、书本第36页“练习五”第1题。

3、书本第36页“练习五”第3题。

4、书本第37页“练习五”第5题。

【提高练习】

5、书本第37页“练习五”第5题。

【拓展练习】

6、用学具盒中的平面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连一连。(体面对应)

走进新农村 位置与变换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走进新农村 位置与变换”,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设计思路:

通过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相关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我首先在课前让学生做正反口令辨认方向的游戏,运用游戏让学生复习空间方位及地图上东西南北方位。然后我创设了带领学生参观凤凰村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不同的方位。这一活动情景的创设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联系,让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更深刻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方法:

学生主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例,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经历观察、操作、合作、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1、老师喊出:向西转,向北转的口令让学生做出动作。

2、同样的游戏正令反做

3、快速说出地图上的东西南北的方位。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老师放了学想去你们家作客,你能告诉我你们家怎么走吗?

(多找几名学生说说?)[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方位]接下来

师:通过刚才的谈话,看来咱们同学的方向感非常强,出去旅游肯定不会迷路。诶,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十一黄金周想出去旅游的同学请举手,你都到过哪些地方?老师也想去旅游,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去的地方是个什么样子呢?嗯,老师去的地方叫凤凰村,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凤凰村的村口

师:在我们熟悉环境里知道了东西南北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当我们来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当中还可以怎样去辨别方向呢?(看地图)

三、探究新知

观察发现,初步感知。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试着把看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从内化到外显,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看到现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以牡丹亭为中心,依次贴出凤凰村的其他景点,通过贴的过程探究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几个方位。

(1)师:现在老师隆重推出凤凰村的一个最著名的景点就是,牡丹亭,它在村口的北边,也在村子的中央,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找到它的准确位置?

(2)师:在牡丹亭的北面是规划整齐的住宅区,同学们看这就是美丽的住宅区,谁愿意帮助老师把它贴上去?

(3)师:在凤凰村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就是风景区,它在牡丹亭的东北面,哪位同学帮老师在黑板上找到它的位置?为什么要贴在这里?

对,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北面,就是在它的东面和北面之间

(4)师:在牡丹亭的西北面是以娱乐、学习为主的文化中心,里面有凤凰村的一些著名的文化遗产,我们很有必要去看一看,同学们看这就是文化中心。好,谁能在黑板上贴出它的准确位置?为什么要贴在这里而不贴在别的地方?

对,因为它在牡丹亭的西北面,应该在西面和北面之间。

(5)师:在凤凰村的西南面是誉满中外的饮料加工厂,它应该贴在牡丹亭的什么位置?为什么要贴在这里?

对,它在牡丹亭的西面和南面之间,所以要贴在这里。

(6)师:凤凰村还有最后一个景点,那就是以村子的名字命名的凤凰塔,它在牡丹亭的东南面,一起说应该贴在哪里?

对,应该在牡丹亭的东面和南面之间,贴在这里。

2、以小组为单位参观凤凰村,最后选出一名导游员起来交流,说出你们小组是按什么路线游览凤凰村,要求从村口出发。

师:凤凰村的所有景点已经全部出示在黑板上,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游览凤凰村,

3、要求学生根据今天探究的知识在纸上制作一个平面方向示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参与的热情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去说、去做,在交流碰撞中积累关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感性认识。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感知材料则尽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学生构件准

确概念提供支撑。

四、拓展应用

1、第2题

出示:省地图(1)、先向学生介绍我省有17个主要城市。(2)、师生共同做第(1)小题后,再自己作其它小题,填在书上。(3)、集体纠正。

2、请你当小导游

:出示第4题(仔细看图后,完成填空题)师:谁有勇气带领大家游览整个公园?要求不走弯路,不漏景点。

3、小游戏:8人站在八个方向,1人在中间说:我的朋友在西南。请这位同学快举手,同时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4、一展所长:以学校为中心让学生自己画一张回家地图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机智性与灵活性。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觉的自己表现的怎么样?都有什么收获呢?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我在教学中,唤起并激活了学生的已知,自然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生活经验转变为数学现实,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使学生亲其所学。教师把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语言表达有机地融合,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的数学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产生了数学很有趣,我喜欢学数学的情感。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及反思


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认识立体图形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

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一)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出示各类实物中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二)摸―――感知长方体。

1.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2.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1)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2)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拿出一个水桶问:这是圆柱体吗?为什么?)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3.比较。

(1)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

(20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4.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5.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三、活动.

1.数一数(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练习:

长方体()个

正方体()个

圆柱体()个

球体()个

预习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本第14页

2.☆在能站稳的下面打勾

教学整体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一些物体是属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还是球体。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叫不出名称或叫错名称。如:把球体叫做园体或球形。通过学习基本能纠正过来。另外在课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把花盆和水桶当做圆柱体。

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认识平面图形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方法准备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

师: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

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

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实物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

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

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

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

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

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展示。

问:你喜欢哪一涂法?为什么?

教师小结:用一种颜色涂同一种图形看上去比较清楚。

9.请小朋友每人拿出一个长方体,在纸上度着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课件出示练习:

预习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本第15页

2.☆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画出脸谱。

教学整体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经常容易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搞混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强调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为下面的《分类》这一内容打下基础

第一学期教案

课题

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练习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更深的认识。

2、通过观察、实践,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

3、使学生在练习中更深刻地体验到图形的美感,进一步感受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实践,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

教学方法准备立体图形或实物、学具盒、图片

教学过程及内容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引入

师:小朋友,前两天我们在图形乐园里都认识里谁?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出示图片)

师: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练习进一步的认识它们。

(二)练习

1、基本练习

(1)涂一涂(出示练习五第1题“小鸡”图)

①先讲关于小鸡在草地上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这么美丽的图画,是由哪些图形画成的?

生:(略)

②请生根据要求把图画的更加漂亮。

③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2)数一数

①出示练习五第2题

师:小朋友,看,谁来了?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搭成的?

生:(略)

请生数一数图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分别有几个。

(3)出示练习五第3题

师:有位心灵手巧的小朋友拼出了一只美丽的蜻蜓,蜻蜓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请生数一数图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分别有几个。

2、变式练习

(1)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出示练习五第5题)

用正方体可以画出正方形、用长方体可以画出长方形、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比较简单,学生能够独立回答。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用什么物体可以画出圆形。

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用球可以画出圆形”。这时,可以让学生拿出球尝试画一画,学生自然明白球在桌上滚来滚去,不能画出圆形。再出示圆柱和三棱锥让学生尝试,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知道用圆柱和三棱锥可以画圆形。

最后学生体验到:面是从物体上来。

(2)下面的话说得对吗?

①正方体上只有正方形的面。

②长方体上只有长方形的面。

③黑板是长方形的。

3、综合练习

同桌合作:一部分同学用平面图形拼图,一部分同学用立体图形搭一个造型。

完成后把作品贴在教室里,学生自己介绍后让其余学生评价,最后老师小结。

(三)总结

师:小朋友,今天学得开心吗?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预习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本P16

教学整体反思

图形分类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图形分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体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能根据图形的特点在交流合作中对图形进行分类,会说出分类标准。

2、在分一分、画一画等的数学活动中,能对学过图形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3、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

由硬纸片做成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能说说你了解的图形有哪些吗?(根据学生回答逐一贴出长方形球体于黑板上)(出示各个图形图片)

师:对于这些图形,你觉得它们谁最有特点,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长方形有四个直角

二、 尝试探索,给图形分类

师:这么多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些图形分分类(板书课题:图形分类)

1.师:请问你认为这些图形可以分为哪两类?你们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分呢?请小组同学合作把这些图形分一分。并能按照上面的问题说一说。

2.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分类结果?

(指名生上投影演示)

师:能说一说你们组为什么这样分吗?

生:我们觉得这类都是什么什么体的,而这一类都是什么什么形的,所以我们分成了这两类。

师:那你们分类的标准是?

生:我们是根据它们的名称特点来分的。

师:还有其他组上来说一说吗?

生:我们也是这样分的,不过我们觉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都能立起来,而其他的图形立不起来。

师:你们是按照他们能不能立起来分的。还有吗?

生:我们觉得这四个图形都有好几个面,而其他的图形都只有一个面。

师:你们的分类标准又是什么呢?

生:根据面的多少。

师:你们是根据他们的面的多少来分的。还有哪一组说一说?

生:我们组认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其他的都只占有一个平面。

师:说的多好呀!刚才我们通过努力把图形分成了两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分为一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分为一类,我们把这一类能立起来的图形统一称作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那我们把这些只有一个平面的图形也起一个名字叫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你们能记住它们的名字吗?

师: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图形它们属于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 师:平行四边形是 生:平面图形 师:正方体是 生:立体图形 师:圆形是

生:平面图形

师:长方形属于

生:平面图形

师:长方体是

生:立体图形

师:正方形是

生:平面图形

师:圆柱体是

生:立体图形

师:球体是

生:立体图形

3.平面图形再分类

师:有这么多平面图形,你们觉得这些平面图形还可以分为哪两类?请大家独立完成,把平面图形再分一分。请说说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分呢?

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分类结果?(指名上黑板演示)

生:我们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分为一类,圆形自己分为一类,因为这四个图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那你们分类的标准是?

生:有没有角来分的 师:还有哪一组上来说一说?

生:我们认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边都是直的,而圆形的边是弯的。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线段

师:圆形的边是弯曲的一条线,那它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

师:还有哪一组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也是这样分的,我们觉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有好几条边,而圆形就只有一条边。

师:说的真棒!那你们分类的标准是?

生:边的数量来分的。 (看大屏幕师生总结平面图形分类。)

三、 实践活动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活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师:今天我们见到了这么多图形,我觉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图形最有特点,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图形,我想请同桌两人合作来拉一拉。

师: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很灵活、很容易拉动 三角形很牢固、很坚固、不容易变形(板书:容易变形 稳定性)

师:生活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例子有很多,我们观察一下,这是哪里?

生:我们的学校大门

师:请你认真观察自动伸缩门为什么这么容易开和关呢?

生: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例子吗?

生:衣服架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让我们再观察这是什么?

生:塔吊

师:你们见过吗?这是盖大楼不可缺少的,为什么塔吊臂伸那么长而非常稳固呢?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生:塔吊臂和那些钢丝形成了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很稳定。

师:你能说说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生:自行车架

生:我家的太阳能架子是三角形的

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可见生活中有很多利用数学知识的例子我们来看看。

四、 数学万花筒

出示金字塔和东方明珠图片。

师:看一看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

生:三角形和球体

师:生活中三角形建筑是最坚固的,而且还比较美观,可见是图形创造了生活的美,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用数学知识把生活创造的更加美丽!

五、实践作业

师:笑笑看见小明的椅子已经坏了,坐上去晃动了,你能用今天的知识把它修好吗?

六、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平面图形:长方形 三角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立体图形:圆柱体 长方体 正方体 球体 (用实际物体图)

分类标准:(1)按边分 (2)按角分

对称图形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称图形”,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课本P68例2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准备:图片、纸和剪刀等。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1、师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吧。出示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关于对称的表象,便于形成概念。探究体验1、引导观察图形刚才小朋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3、教学“对称”小朋友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教师揭示课题。4、组织活动——剪一剪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5、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6、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7、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请学生用铅笔画出你们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8、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轴。学生找、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交流。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刻意纠正。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然后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学生从大量的对称图形中寻找其共同点,以把握对称的本质特点。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拓展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巩固深化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的做一做。2、拓展性学习。(补充练习)3、课堂总结。4、随堂练习。

课后活动: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反思报告单

教学成功之处教学遗憾之处最想说的一句话

《图形和变换》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狮子和鹿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