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波的特有现象学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1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波的特有现象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波的特有现象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四课时波的特有现象

【教学要求】
1.了解波的反射、折射现象。
2.知道波的特有现象---干涉和衍射现象
3.熟悉多普勒效应的特点
【知识再现】
一、波的反射与折射
1.波面与波线
(1)沿各个方向传播的同一波的波峰(或波谷)在同一时刻构成的圆面叫波阵面(波面)。
(2)垂直波面、指向波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波线,波线用来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2.波的反射
(1)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反射。
(2)波的反射中,反射角跟入射角相等.反射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跟入射波相同.
3.波的折射
(1)波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2)在波的折射中,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这两种介质中对应的速度之比,即=,且入射波与折射波的频率相同。
思考: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哪些物理量发生变化,哪些量不变?

二、波的叠加原理
1.叠加原理: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里,每个质点都将参与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其位移是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相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波在相遇区域里,不干扰,有独立性。
三、波的干涉
1.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的。
2.现象:两列波相遇时,某些区域振动总是加强,某些区域振动总是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减弱区互相,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3.在干涉现象中:凡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
处,振动加强;凡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处,振动减弱.
注意:任意两列波相遇都能叠加,但只有频率相同的同种性质的两列波相遇,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干涉是叠加的一个特例。
四、波的衍射
1.现象:波传播过程中偏离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衍射。
2.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或小孔)的尺寸比或能够与波长相比较.
五、多普勒效应
1.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使观察者感到波的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2.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静止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波源的频率。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波源的频率。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
波源的频率。
3.一切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4.设波源S振动的频率为f,波源和观察者A沿同一直线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分别为vS和vA。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p,且vSvp,vAvp,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为.

知识点一波的干涉特点
1.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相差恒定。
2.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
(1)加强区:当两相干波源振动步调完全一致时,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中的某一点P与两波源S1和S2的距离差满足S1P-S2P=nλ(n=0,1,2...),
P为振动加强的点,这些点的振幅为A=A1+A2,其中A1与A2分别为两列波的振幅.
(2)减弱区:当两相干波源振动步调完全相同时,若P点满足S1P-S2P=(2n+1)λ/2(k=0,1,2,3...),则P点为减弱点,这些点的振幅为A=A1-A2,特别地,当两列波振幅相同(A1=A2)时,振动减弱点的合振动振幅A=A1-A2=0,根本不振动.
注意:①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是稳定的,两区城相互间隔,交替出现.
②振动加强和减弱的点的位移并不总等于A1+A2和A1-A2,因为这些点在不停地振动.这个质点的位移在(A1十A2)和-(A1+A2)之间变化,是个振动加强的点.
③两振源的振动情况相反,上述结论也相反。
【应用1】如图所示,S1和S2是湖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水波的波源,MN是足够长的湖岸,水波的波长为2m,S1与S2的连线与湖岸垂直,且S1S2=5m,则岸边始终平静的地方共有()
A.1处B.3处C.5处D.无数处
导示:岸边到两个波源距离差(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是始终平静的(振动减弱区)。O点的波程差最大,为5m,其左右各有波程差为3m、1m的平静地点,所以始终平静处一共5处。
故选C.
类型一波的折射问题
【例1】一平面波,以30°的入射角投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发生的射,折射角为45°,当入射波的波长为10厘米,那么折射波的波长是多少?
导示:根据折射定律=,又V=λf
有==λ2=10厘米.

类型二波的叠加问题的理解
【例2】在一根绳子上相向传播着两个波长相等的半波长的横波。在某时刻,两个横波传播到绳上的AB段时,绳子看起来是完全平直的。则()
A.此时在绳子AB段上,有些质点速度不为零
B.此时在绳子AB段上,所有的质点速度都为零
C.在这以后,绳子_L仍有两个半波长的横波向相反方向传播
D.在这以后,绳子将继续保持平直状态
导示:波长、振幅均相等的两列半波长的横波I和Ⅱ沿绳分别向右、向左传播。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均传到AB段,此刻,两列波在AB段各点处分别引起的相时平衡位置的位移均等大反向(如图甲),引起的速度均等大同向(如图乙)。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知,AB段各点的总位移等于两个分位移的矢量和,均为零,所以AB段的绳子看起来是平直的;AB段各点总的振动速度等于两个分振动速度的矢量和,故在AB段中点C处速度为零,其他各点速度均不为零。在AC段各点速度均向下,且越靠近A点速度越大;在CB段各点速度方向均向上,且越靠近B点速度越大。此刻AB段各点总的位移和速度如图所示。因为AB段上除中点C外均在运动着,所以此刻在AB上仍然有两个半波长的横波在向右和向左传播着,故选项A,C正确。
答案:AC
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先画出两列波叠加时的各自的波形,然后根据两列波叠加时的位移关系,然后确定振动的合位移,从而确定波形或其它振动参量。

类型三波的干涉图象问题
【例3】如图所示,s1和s2是两个相干波源,由它们发出的波相互叠加,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对于a、b、c三点的振动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b处的振动永远互相减弱
(B)a处永远是波峰与波峰相遇
(C)b处在此时刻是波谷与波谷相遇
(D)c处的振动永远相互减弱
导示:b处此刻是波谷和波谷相遇,位移为负的最大值,振动也是加强,选项A错误,C正确。a处此刻是波峰与波峰相遇,过半个周期后变成波谷与波谷相遇,始终是振动加强的点,并非永远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选项B错误。c处此刻是波峰与波谷相遇,过半个周期后是波谷与波峰相遇,它们的振动永远互相减弱,选项D正确。
故选C、D
所谓加强和减弱的区别是指振幅大小的区别。这里要将振幅和位移区分开,不能混为一谈。振幅是指振动的质点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既使在振动最强处,质点的位移仍做周期性变化,甚至可以为零;振动最弱的点,位移总是零。

类型三波的衍射条件的理解
【例4】图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将波源的频率增大,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衍射现象
导示:此时孔的尺寸与波长相近,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A选项正确;衍射不改变波速和频率,所以B选项正确;孔扩大后,将逐渐偏离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所以C选项正确;而波源频率增大,会使波长变小,更加符合明显衍射条件,所以D选项错误。所以选ABC.

1.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声音要宏亮,是因为()
A.室内空气不流动B.室内声音多次反射
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

2.一列波以60°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反射波刚好跟折射波垂直,若入射波的波长为0.6米,那么折射波的波长为米,反射波的波长为米.
3.(云南省昆明地区2008高三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两列简谐横波,波速大小均为20m/s,图为某时刻两列波的波动图象,一列波沿着x轴向右传播(实线所示),另一列沿着x轴向左传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列波的频率均为2.5Hz
B.两列波在b、d点处振动加强,在a、c点振动减弱
C.此时刻b、d点处的质点速度为0,a、c点处质点速度最大
D.经过0.1s,a处质点在波峰,c处质点在波谷

4.(扬州市2007第二学期高三调研测试)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1与S2发出的两列机械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
B.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弱
C.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大小为每一列波振幅的2倍
D.振动最弱的质点就是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除此之外没有其它质点

5.a为声源,发出声波;b为接收者,接收a发出的声波。a、b若运动,只限于在沿两者连线方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静止,b向a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比a发出的高
B.a、b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一定比a发出的高
C.a、b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一定比a发出的低
D.a、b都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比a发出的高

参考答案:1.B2.0.35米0.6米
3.ACD4.A5.A

相关推荐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四课时单元知识整合
本章知识结构
1.对动量守恒定律:要理解透动量守恒的条件,以及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近似性、独立性;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动量守恒定律的方向性、相对性。各量应对同一参考系。
2.碰撞问题是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重头戏,既有定量计算的难题,也有定性分析判断的活题。要牢固掌握两球碰撞后可能状态判断的依据,即:(1)碰撞前后应符合系统动量守恒;(2)碰撞后的总动能应不大于碰撞前的总动能;(3)所给碰撞后两球的位置和状态应符合实际。如:后球不应超越前球;两球动量的变化(含方向)应符合作用规律等。对导出式Ek=p2/2m要能够熟练地应用。
3.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确定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过程分析——确定初末状态——选取正方向——列方程求解。
说明:(1)对于单个物体的受力和时间问题的题目,优先考虑动量定理。
(2)对于相互作用的物体系,且明显具备了动量守恒条件的题目,优先考虑动量守恒定律。
1.矢量运算法:由于动量、冲量均为矢量,因此在运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时都遵循矢量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在一维的情况下,通过选取正方向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2.等效替代法: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其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等效替代碰撞前后的速度。
3.整体法和隔离法:如对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过程的选取时经常运用。
4.直接求解和间接求解:如求冲量I或△p
类型一动量定理解决变质量问题
物体动量的增量可以是物体质量不变,由速度变化形成,即△p=mv2-mv1=m(v2-v1)=m△v;也可以是速度不变,由质量变化形成,即△p=m2v-m1v=(m2-m1)v=△mv,动量定理表达式为F△t=△mv.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第二种情况。
【例1】宇宙飞船进入一个宇宙尘埃区,每前进1m,就有1O个平均质量为2×10-7kg的微尘粒与飞船相撞,并附在飞船上。若尘埃微粒原来的速度不计,要保持飞船的速度10km/s,飞船喷气产生的推力至少应维持多大?
导示:设飞船速度为v,飞行时间为△t,每前进1m附着的尘粒数为n,尘粒的平均质量为m0,则在△t内飞船增加的质量△m=nm0v△t.
据动量定理F△t=△mv,可知推力:F=(nm0v△t/△t)v=nm0v2=200N
答案:200N
对于流体或类似流体(如粒子流)问题求解的的常用方法,选取一段时间内作用在某物体上的流体柱为研究对象,然后确定出流体柱的体积、质量、状态变化及受力情况,再利用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类型二碰撞中的临界问题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以大小为v0=6m/s的速度匀速相向行驶,甲和他的车及所带若干小球的总质量为M1=50kg,乙和他的车的总质量为M2=30kg.甲不断地将小球一个一个地相对地面以向右大小为v=16.5m/s的速度抛向乙,并被乙接住。问甲至少要抛出多少个质量均为m=1kg的小球,才能保证两车不会相撞?
导示: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两车最终相对于地面的速度相同(即速度大小、方向均相同),设此速度为vn.不考虑中间的“子过程”,而先研究由甲(包括车)、小球、乙(包括车)组成的系统。
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
系统初动量为p0=M1v0+M2(-v0)
系统末动量为pn=(M1+M2)vn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vn=1.5m/s
设甲至少要抛出n个质量均为m=1kg的小球才能保证两车不会相撞.仍不考虑中间的“子过程”,而研究由甲抛出的n个小球和乙(包括乙乘车)组成的系统。假定n个小球由甲一次水平向右抛出(抛出的速度为16.5m/s),并被乙接住,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nmv+M2(-v0)=(nm+M2)vn,得n=15
答案:15个
要注意分析物理情景,以及物理语言(“最大”“最小”“恰好”等)所蕴含的临界状态,极限分析法是确定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类型三动量与能量结合的问题
【例3】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质量为ml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人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2的挡板B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恰位于滑道的末端O点.A与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OM段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A在与挡板B碰撞前瞬间速度v的大小;
(2)弹簧第一次达到最大压缩量d时的弹性势能E。(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导示:(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lgh=m1v2,v=
(2)A、B在碰撞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由动量守恒,有m1v=(m1+m2)v′
A、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μ(ml十m2)gd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ml+m2)v′2=Ep+μ(ml十m2)gd
解得Ep=ml2gh/(ml十m2)-μ(ml十m2)gd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都是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满足的规律,不同之处是各自的守恒条件不同,要根据题设的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确定满足的物理规律,机械能守恒为标量式,但势能可能出现负值,动量守恒为矢量式,选取正方向后列代数式。
1.(2007年高考天津理综卷)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A.A开始运动时
B.A的速度等于v时
C.B的速度等于零时
D.A和B的速度相等时

2.水力采煤时,用水枪在高压下喷出强力的水柱冲击煤层,设水的密度为ρ水枪口的截面积为s水从枪口射出的速度为v,水平射到煤层后速度变为零,则煤层受到水的平均冲击力为多少?

3.(07年扬州市期末调研测试)质量为M的小车置于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由1/4圆弧和平面组成,车的右端固定有一不计质量的弹簧,圆弧AB部分光滑,半径为R,平面BC部分粗糙,长为l,C点右方的平面光滑。滑块质量为m,从圆弧最高处A无初速下滑(如图),与弹簧相接触并压缩弹簧,最后又返回到B相对于车静止。求:
(1)BC部分的动摩擦因数μ;
(2)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3)当滑块与弹簧刚分离时滑块和小车的速度大小。
答案:1、D;2、ρv2s;
3、(1)
(2)
(3),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案:电磁场电磁波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案:电磁场电磁波》,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十五章电磁场电磁波

1.本章内容较少,是以识记内容为主。在复习本章内容时要求学生能紧扣书本,熟读课本,掌握最基本知识与内容。
2.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谱.
【教学要求】
1.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2.了解电视、雷达的工作原理等在现代科技中的一些应用。
3.电磁波谱的组成与产生。
【知识再现】
一、电磁波的发现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
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联系的统一体叫电磁场。
3.电磁波
①电磁场的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②电磁波是波.电磁波的传播介质。
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
④波速v、波长λ与频率f的关系:
二、LC振荡电路
1.振荡电流:都做周期性迅速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
3.振荡周期:
三、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1.电磁波的发射
①要向外发射无线电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要有的频率;第二,采用电路.
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特点,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待传递信号而改变.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的技术叫.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和两种.
2.电磁波的接收
①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时,激起的振荡电流,这就是现象.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
②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检波是的逆过程,也叫。
3.熟悉电视、雷达、移动电话、因特网等实际实例的工作原理。

四、电磁波谱
1.电磁波谱的组成:、、、
、、。
2.熟悉各组成的产生机理及用途。

知识点一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这种电场叫感应电场或涡旋电场,与由电荷激发的静电场不同.它的电场线是闭合的,它的存在与空向有无导体或闭合电路无关)。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振荡的(即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2.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振荡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
3.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应用1】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
导示: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不变的电场周围不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振荡电场周围产生振荡磁场。
故D选项正确。

知识点二对电磁波的理解
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是横波。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方向总是互相垂直的,并且都跟那里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电磁波的速度(在真空中等于光速)
v=3.00×108m/s。
3.电磁波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
4.电磁波有波的一切特点:能发生反射、折射现
象;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5.电磁波向外传播的是电磁能。
思考:机械波与电磁波有哪些异同?

【应用2】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横波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相互垂直
导示:由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可知:电磁波是横波,电场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电磁波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传播时不需要其它介质,电磁波具有波的一切特性,能产生干涉、衍射。
故选ACD

知识点三电磁波谱
电磁波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其产生机理、性质差别、用途等可概括为下表:
【应用3】在应用电磁波的特性时,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A.医院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B.医院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C.人造卫星对地球拍摄是因为紫外线照相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D.人造卫星对地球拍摄是因为红外线照相有较好的穿透能力
导示:紫外线的杀菌消毒作用比较显著,医院常用紫外线来进行消毒;红外线有较强的穿透本领,能穿云雾,可用于高空拍摄。
故选BD

类型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应用
【例1】如图所示,半径为r且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的环形管道内,有一个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电子。此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B=B0+kt(k0)。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将产生稳定的电场,该感应电场对电子将有沿圆环切线方向的作用力,使其得到加速。设t=0时刻电子的初速度大小为v0,方向顺时针,从此开始后运动一周后的磁感应强度为B1,则此时电子的速度大小为()
A.B.
C.D.
导示:感应电动势为E=kπr2,电场方向逆时针,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在转动一圈过程中对电子用动能定理:kπr2e=mv2-mv02,得答案B。
感生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的,运动电荷绕行一周,电场力做功不为零。

类型二电磁波的应用——雷达
【例2】某防空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f=3×103MHZ,屏幕上尖形波显示,从发射到接受经历时间Δt=0.4ms,那么被监视的目标到雷达的距离为______km。该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为______m。
导示:由s=cΔt=1.2×105m=120km。这是电磁波往返的路程,所以目标到雷达的距离为60km。
由c=fλ可得λ=0.1m
(l)雷达发出的微波直线性能好,反射能力强,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
(2)电磁波所走的路程是障碍物到雷达距离的两倍。

1.(07年1月海淀区期末练习)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
B.电磁场是一种物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小,频率不变
D.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就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2.下列关于紫外线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是一种紫色的可见光
B.紫外线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低
C.紫外线可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利用紫外线可以进行电视机等电器的遥控

3、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表达式v=λf,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波长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快;
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就越快;
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快;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
4.如图,正离子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固定光滑轨道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磁场均匀增大时,离子动能将________,周期将________.

5.关于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下列正确的有()
A.发射的LC电路是开放的
B.电信号频率低,不能直接用来发射
C.调谐是调制的逆过程
D.接收电路也是一个LC振荡电路

6.关于电视屏幕上的图像,下列正确的有()
A.是一整幅一整幅画面出现的
B.是由一条一条快速扫描的亮度彩色不同的线条组成的
C.每秒钟出现一个画面
D.每秒钟出现60个画面

7.(南京一中200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30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
A.1200m/sB.900m/sC.500m/sD.300m/s
答案:1.ACD2.C3.D4.减小、增大5.ABD
6.B7.C

高考物理第一轮导学案复习


20xx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一、运动的描述(4)
【课题】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导学目标】
1、了解游标卡尺的原理,并会正确运用和读数。
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习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3、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
【知识要点】
一、实验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叫做误差.
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①系统误差: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
②偶然误差: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
3.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①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取绝对值)。
②相对误差:等于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二、有效数字
1.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因为测量总有误差,测得的数值只能是近似数字,如用毫米刻度尺量得某书本长184.2mm,最末一位数字“2是估计出来的,是不可靠数字,但仍有意义,一定要写出来).
2.有效数字的位数是从左往右数,从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数到右边最末一位估读数字止。

三、游标卡尺
游标尺精度
(mm)测量结果(游标尺第n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条刻度线对齐)
格数刻度
总长每小格与1mm相差
109mm0.1mm0.1主尺mm数+0.1n
20xxmm0.05mm0.05主尺mm数+0.05n
5049mm0.02mm0.02主尺mm数+0.02n
1.结构:游标卡尺的构造如下图所示,它的左测量爪固定在主尺上并与主尺垂直.右测量爪与左测量爪平行,固定在游标尺上,可以随同游标卡尺一起沿主尺滑动.
2.原理及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上读数+标尺上对齐的格数×精确度;
常见游标卡尺的相关数据如下:

四.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五.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用v-t图法:
先根据,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典型剖析】
[例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为12.6mm。若物体的实际长度为12.4mm,则绝对误差△x=mm,相对误差η=。

[例2]读出如图所示游标尺的读数.

[例3](启东08届高三调研测试)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1)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右图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答:;

(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0.1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

(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m/s2.
[例4](盐城市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
由……,取平均值g=8.667m/s2;
方法B:
由取平均值g=8.673m/s2。
(1)从实验装置看,该同学所用交流电的电压为______伏特,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选择方法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训练设计】
1、如图所示为测量一金属筒时刻度尺示数的示意图,该金属筒长度为cm.

2、(1)某游标卡尺两测脚紧靠时如图甲所示,测物体长度时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mm。
(2)新式游标卡尺的刻线看起来很“稀疏”,使得读数显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通常游标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以“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为例,如图所示.
①它的准确度是___mm;
②用它测量某物体的厚度,示数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是__cm.

3、如图为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由于遮挡,只能看见游标的后半部分,这个物体的长度为mm.

4、如图为物体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
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高考物理第一轮专题复习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考物理第一轮专题复习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7阶段测试(二)

1已知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A某行星的质量B太阳的质量

C某行星的密度D太阳的密度

2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引力常量G为已知)()

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B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T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和运行周期T

D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V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3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恒量,就可算出地球的质量

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它们的绕行速度大小相等,不论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绕行半径和绕行周期一定是相同的

C原来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一卫星并发生相撞,只要将后者速度增大一些即可

D一只绕火星飞行的宇宙飞船,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小,所受万有引力减小

4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5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A可以在地球上任意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B可以在地球上任意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D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6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设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成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

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B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

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

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

7我们国家在1986年成功发射了一颗实用地球同步卫星,从1999年至今已几次将”神州”号宇宙飞船送入太空,在某次实验中,飞船在空中飞行了36h,环绕地球24圈.则同步卫星与飞船在轨道上正常运转相比较()

A卫星运转周期比飞船大

B卫星运转速度比飞船大

C卫星运加转速度比飞船大

D卫星离地高度比飞船大

8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动,若飞船想与前面的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可采取的方法是()

A飞船加速直到追上轨道空间站,完成对接

B飞船从原轨道减速至一个较低轨道,再加速追上轨道空间站,完成对接.

C飞船加速至一个较高轨道,再减速追上轨道空间站,完成对接.

D无论飞船如何采取何种措施,均不能与空间站对接

9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

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

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静止的

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

10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外表面,有一隔热陶瓷片自动脱落,则()

A陶瓷片做平抛运动

B陶瓷片做自由落体运动

C陶瓷片按原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D陶瓷片做圆周运动,逐渐落后于航天飞机

11火星的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10,忽略火星的自转,如果地球上质量为60㎏的人到火星上去,则此人在火星表面的质量是_______㎏,所受的重力是______N;在火星表面由于火星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在地球表面上可举起60㎏杠铃的人,到火星上用同样的力,可以举起质量_______㎏的物体

12某行星的一颗小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绕行星运动,运行的周期是T.已知引力常量为G,这个行星的质量M=_____________

13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赤道处的海平面上,则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F=_________,重力G=__________

14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忽略月球的自转,则月球的平均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_

15一个登月的宇航员,能用一个弹簧秤和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估测出月球的质量和密度吗?写出表达式(已知月球半径R)

16已知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需要8分20秒,地球公转轨道可近似看成固定轨道,地球半径约为6.4×106m,试估算太阳质量M与地球质量m之比M/m为多少(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7火箭内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启动后,以加速度g/2竖值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对平台的压力为启动前压力的17/18.已知地球半径R,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参考答案1B2AC3AB4ABC5D6BD7AD8B9CD10C11.60235.23.92150

12.4π2r3/GT213.GMm/R2GMm/R2-4π2mR/T2143g/4πRG15FR/Gm3F/4GR163*10517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