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22八年级语文九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第26课小石潭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坻屿
嵁佁然翕忽幽邃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卷石底以出卷:翻卷。
(3)潭中鱼可百许头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4)斗折蛇行斗:象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5)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6)不可久居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随从。
(8)俶尔远逝俶尔:忽然。
(9)皆若空游无所依依:依托。
(10)四面竹树环合环合:环绕合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抒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灵活。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小石潭的环境太凄清,不适合久坐,于是记下了它的情景就离开了。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一段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是唐(朝)文学家。字子厚,因其出生于河东,故又称柳河东。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第27课岳阳楼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滕谪守浩浩汤汤淫雨霏霏
樯催岸芷汀兰嗟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增其旧制制:规模。
(2)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3)横无际涯横:广远。
(4)南极潇湘极:尽。
(5)连月不开开:放晴。
6)浊浪排空排:冲向。
(7)薄暮冥冥薄:迫近。
(8)春和景明景:日光。
(9)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10)把酒临风把:持、执。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12)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为:(以上)两种心情。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通俱解释为全,皆
(2)属于作文以记之属通嘱解释为嘱咐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不少于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百废俱兴:各种荒废了的事都兴办起来了。
气象万千:形容景物或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壮观。
心旷神怡: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宠辱偕忘:得意和失意的事全忘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指的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文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7)范仲淹借写《岳阳楼记》之机,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与好友共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下这件事。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在水面上)的光如跳跃的碎金,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浙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8)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9)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课文第三、四段。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第28课醉翁亭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滁州壑琅琊潺暝伛偻
山肴野蔌弈觥阴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
(2)翼然临于泉上临:靠近。
(3)太守自谓谓:命名。
(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5)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
(6)佳木秀而繁阴秀: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7)山肴野蔌蔌:菜蔬。
(8)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9)树林阴翳翳:遮盖。
10)太守谓谁谓:为,是。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往来不绝: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前呼后应: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答。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原文填空。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本文借醉翁亭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句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描写山间四季的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文中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课文中描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的一段文字。
若夫日出而林霏出,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沽,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学家。
第29课满井游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飞沙走砾脱笼之鹄靧面鬣茗蹇
汗出浃背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堕事恶能无纪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冻风时作作:起。
(2)偕数友出东直偕:一起。
(3)波色乍明乍:初、始。
(4)柔梢披风披:开、分散。
(5)泉而茗者茗:茶,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煮茶喝。
(6)呷浪之鳞鳞:代鱼。
(7)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8)恶能无纪恶能:怎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堤岸两边是高高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已有些湿润,一眼望去空旷辽阔,人像是从笼中飞出的天鹅一般。
(2)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游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可见。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满井游记》的作者是袁宏道,明朝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第30课诗五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樽箸三重茅挂罥坳突兀狐裘锦衾瀚
海掣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结庐在人境结:建造、构筑。(2)问君何能尔尔:这样。
(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4)高者挂罥长林梢长:高。
(5)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渐近。(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遮盖,掩护。俱:都。
(7)将军角弓不得控控:拉开。(8)风掣红旗冻不翻掣:拉,扯。
(9)吟鞭东指即天涯吟:指吟诗。(10)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落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7)《饮酒》中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8)《行路难》中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9)人们常用《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人们战胜挫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的想象写“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张地描写胡地异常寒冷的诗句是;瀚诲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5)透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瞵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您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为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所以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起来。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才能有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住下而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淋不进,安如泰山。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傍晚的时候,雪花纷纷,落在军营门口,北风撕扯着冻硬了的红旗怎么也飘不起来。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它融入春泥后,会更好地护育新花。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饮酒》、《己亥杂诗》两首诗歌。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在,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饮酒》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朝诗人。
2.《行路难》作者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是唐朝诗人。
5.《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扩展阅读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第26课小石潭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坻屿
嵁佁然翕忽幽邃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卷石底以出卷:翻卷。
(3)潭中鱼可百许头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4)斗折蛇行斗:象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5)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6)不可久居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随从。
(8)俶尔远逝俶尔:忽然。
(9)皆若空游无所依依:依托。
(10)四面竹树环合环合:环绕合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抒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灵活。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小石潭的环境太凄清,不适合久坐,于是记下了它的情景就离开了。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一段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是唐(朝)文学家。字子厚,因其出生于河东,故又称柳河东。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第27课岳阳楼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滕谪守浩浩汤汤淫雨霏霏
樯催岸芷汀兰嗟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增其旧制制:规模。
(2)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3)横无际涯横:广远。
(4)南极潇湘极:尽。
(5)连月不开开:放晴。
6)浊浪排空排:冲向。
(7)薄暮冥冥薄:迫近。
(8)春和景明景:日光。
(9)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10)把酒临风把:持、执。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12)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为:(以上)两种心情。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通俱解释为全,皆
(2)属于作文以记之属通嘱解释为嘱咐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不少于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百废俱兴:各种荒废了的事都兴办起来了。
气象万千:形容景物或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壮观。
心旷神怡: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宠辱偕忘:得意和失意的事全忘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指的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文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7)范仲淹借写《岳阳楼记》之机,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与好友共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下这件事。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在水面上)的光如跳跃的碎金,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浙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8)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9)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课文第三、四段。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第28课醉翁亭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滁州壑琅琊潺暝伛偻
山肴野蔌弈觥阴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
(2)翼然临于泉上临:靠近。
(3)太守自谓谓:命名。
(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5)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
(6)佳木秀而繁阴秀: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7)山肴野蔌蔌:菜蔬。
(8)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9)树林阴翳翳:遮盖。
10)太守谓谁谓:为,是。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往来不绝: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前呼后应: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答。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原文填空。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本文借醉翁亭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句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描写山间四季的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文中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课文中描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的一段文字。
若夫日出而林霏出,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沽,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学家。
第29课满井游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飞沙走砾脱笼之鹄靧面鬣茗蹇
汗出浃背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堕事恶能无纪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冻风时作作:起。
(2)偕数友出东直偕:一起。
(3)波色乍明乍:初、始。
(4)柔梢披风披:开、分散。
(5)泉而茗者茗:茶,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煮茶喝。
(6)呷浪之鳞鳞:代鱼。
(7)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8)恶能无纪恶能:怎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堤岸两边是高高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已有些湿润,一眼望去空旷辽阔,人像是从笼中飞出的天鹅一般。
(2)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游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可见。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满井游记》的作者是袁宏道,明朝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第30课诗五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樽箸三重茅挂罥坳突兀狐裘锦衾瀚
海掣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结庐在人境结:建造、构筑。(2)问君何能尔尔:这样。
(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4)高者挂罥长林梢长:高。
(5)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渐近。(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遮盖,掩护。俱:都。
(7)将军角弓不得控控:拉开。(8)风掣红旗冻不翻掣:拉,扯。
(9)吟鞭东指即天涯吟:指吟诗。(10)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落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7)《饮酒》中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8)《行路难》中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9)人们常用《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人们战胜挫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的想象写“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张地描写胡地异常寒冷的诗句是;瀚诲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5)透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瞵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您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为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所以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起来。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才能有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住下而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淋不进,安如泰山。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傍晚的时候,雪花纷纷,落在军营门口,北风撕扯着冻硬了的红旗怎么也飘不起来。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它融入春泥后,会更好地护育新花。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饮酒》、《己亥杂诗》两首诗歌。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在,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饮酒》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朝诗人。
2.《行路难》作者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是唐朝诗人。
5.《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梳理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梳理》,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梳理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课文梳理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二)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3、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
4、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鉴赏品味
本文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入手写起,三问三答之后紧扣下文“思”字,由妻之私我,妾之畏我,客之有求于我悟出了受蔽的原因。因小见大。由家事想到国事,通过三比使齐威王连连称“善”,欣然接受了邹忌的劝谏。而齐威王纳谏的三赏又带来了群臣吏民进谏的三变,终于使齐国战胜于朝廷,从此威名大振。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纳谏后齐国的三变,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
二、周亚夫军细柳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改为今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叙述帝王的政迹;“表”是各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词多义
1.军驻军周亚夫军细柳
军队上自劳军
2.以任用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用来以备胡
3.及和至霸上及棘门军
赶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4.之到已而之细柳
的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无实意,补充音节称善者久之
5.使派遣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称谢
使臣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6.耳语气词,可以译为“罢了”若儿戏耳
耳朵闻寡人之耳者
7.为作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被天子为动
8.被bèi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p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军士吏被甲
9.持拉持满
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0.骑qí骑马将以下骑送迎
jì“骑马的人,骑兵壁门土吏谓从属车骑曰
通假字
1.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例句:改容式车
2.被,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例句:军士吏被甲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诏下诏令例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形容词作动词
锐使……锐利例句:锐兵刃
古今异义
1.军古义:驻军今义:军队
例句:军霸上
2.先驱古义:先行的卫队今义:走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
例句:天子先驱至
3.节古义: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今义: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例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例句: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省略主语“文帝”
译文: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
(2)省略宾语
例句:天子为动省略宾语“之”
译文:天子被他感动了
2.被动句
例句:天子为动“为”表被动
译文:天子被他感动了
3.感叹句
例句:嗟乎,此真将军矣嗟乎、矣,表感叹的语气词
译文: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
文章结构
事情的起因(第一段),周亚夫驻军细柳的原因:匈奴大举入侵。对起因的介绍简洁明了。
事情的经过(第二段),文帝犒劳三军,在细柳感受到了周亚夫治军的严谨和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事情的结局(第三段),故事以文帝对三个军营的对比评价收尾。并给予周亚夫高度的称赞──“真将军”。
文章主旨
课文通过汉文帝巡营、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大将风度。
写作特点
1.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将文帝在霸上、棘门所遇到的情况和细柳驻军的情况作对比,以霸上、棘门来衬托细柳驻军的军纪严谨,周亚夫的治军有方。
2.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形象
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不是很多,,“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面对皇帝,周亚夫表现的不卑不亢,毫无阿谀之态。同时,作者通过将霸上、棘门军和细柳军对比,描写细柳军的军纪这些侧面描写,有力的烘托了周亚夫的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使人物虽未出场,却已让人感受了军纪的严明和周亚夫在治军上的威严。
三、古文二则
一词多义
1.以因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表目的,来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任命以逖为奋威将军
2.见了解,知道见往事耳
看见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而不恨矣(恨:遗憾)
3.更gēng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gèng更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于向、对言于睿
在能谤讥于市朝
5.诚假如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的确、实在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之的晋室之乱元北伐之志
代词,他们,指愿意收复中原的人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7.将将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统帅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古今异义
1.博士古义: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例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诚古义:假如今义:真诚的心意
例句: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状语后置
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军中多务”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蒙以军中多务辞
2.省略句
(1)省略宾语
例句: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省略宾语“之”(祖逖)
译文:左丞相司马睿派他做军谘祭酒
(2)省略主语
例句:击楫而誓曰省略主语祖逖
译文:祖逖击打着船桨发誓说
文中涉及的人称
1.卿:古代君对臣、上司对下属、长辈对晚辈及朋友间表亲切的第二人称。
2.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3.大兄:长兄,是对同辈中年长者的尊称。
文中涉及的成语及典故
1.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将表传》:“士别:日,即更刮目相待”,意思是与人离开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2.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3.鱼肉:《史记项羽本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宰割的器具;鱼肉,受宰割者)后来比喻用暴力欺凌。
4.击楫中流:语出《资治通鉴》,表下决心要做之意。
文章主旨
《孙权劝学》主要写了孙权劝吕蒙读书以及吕蒙通过学习发生的变化,从而说明了学习对一个人不断完善自己的主要作用。
《祖逖北伐》表现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质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
三、公输
一词多义
1.为wèi给、替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wéi做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作为、当作子墨子解带为城
是为与此同类
2.以凭借将以攻宋
认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用以牒为械
3.之代词,指出将攻宋这件事子墨子闻之
代词,指北方侮辱我的人愿藉子杀之
代词,指宋宋无罪而攻之
的宋之地
宾语前置的标志宋何罪之有
4.起出发、动身起于齐
起身子墨子起,再拜
5.说同“悦”,高兴公输盘不说
解释请说之
6.见jiàn会见见公输盘
拜见子墨子见王
xiàn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7.于给(引出动作的对象)胡不见我于王
在今有人于此
从起于齐
8.类条例、道理不可谓知类
种类为与此同类
通假字
1.说,同悦,高兴例句:公输盘不说
2.距,同拒,抵挡例句:子墨子九距之
古今异义再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例句:子墨子起,再拜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省略宾语
例句:将以攻宋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译文:要凭借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
(2)省略主语
例句:于是见公输盘省略主语楚王(墨子)
译文: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于是,墨子又去见公输盘)
2.倒装句
宾语前置
例句:“宋何罪之有?”,在古汉语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要提前,“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正常语序:宋有何罪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交代墨子出使楚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2~12),墨子以激将法说服公输盘。
第三部分(13~16),墨子能言善辩,初步说服楚王。
第四部分(17~22),墨子与公输盘演习攻防对垒,最终迫使楚王暂时取消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主要内容
《公输》运用比喻说理的写法记叙了墨子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的故事,表现了墨子机智勇敢和“非攻”(反对侵略)的思想。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用简短的语句可概括为:(1)用道理说服公输盘;(2)墨子以理折服楚王;(3)墨子与公输盘进行攻守演练,凭实力取胜,迫使楚王放弃攻宋。
五、诗词五首
《采薇》
这是一首戍边士卒生活的诗。诗中主要抒写了士兵们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其思乡之情。课本选择的是诗的末章,也是全诗的最佳段。抒发士兵归途遇雪,忍饥受渴,从而抚今追昔,痛定思痛的悲伤情怀。诗味最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汉代兵役制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诗人抓住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杨柳。通过描写抒发了离愁别绪。
描绘了一幅清新、恬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朝天子咏喇叭》采用了借物咏怀的手法,在戏谑中寄予憎恨之情,在诙谐中寄寓了抨击之意。
名句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昔我”四句,以春风拂动的柳丝来渲染依依别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归途的艰难和心情的黯淡,以景写情,含蓄深永,被后人誉为三百篇中最动人的诗句。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在归途中忧伤地想起:“当年我离开家乡时,正是春天,柳丝低拂;而今天我重返故乡,却是雨雪迷蒙的冬天了。”在对家乡的浓烈的思念之下,他冒着风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挣扎着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更浓的远方……。“杨柳依依”一词既写出了柳枝随风摇曳之态,又表现出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雨雪霏霏”一句写出阴霾的天气、纷纷扬扬的雪花满天飞舞,烘托出人物沉重压抑的心情。这两句写景,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对比强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题为《送别》,开篇却不言送别,而是先勾勒出一幅杨柳青青,杨花漫天的情景。这一情景的创设,不是无心之作。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感。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和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了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出了杨花的铺天盖地,也表现了一种纠缠不清,难以割舍的状态。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别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句诗位于全诗的结尾,强化了全诗安详、宁静、喜悦的气氛。从开篇的乡村景貌、到说话柔声细语的老夫妇,到在地里干活的大儿子、在编鸡笼的二儿子,读者能明显的感觉到诗中表现的一派安详宁静的乡村生活气息。“最喜”,更是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视线,在这样的生活中,最令人欢喜的场景是什么呢?作者并没有在“最喜”之后直接言明,而是卖了一个关子──“最喜小儿无赖”,小儿子是最顽皮,他正躺在溪边剥莲子呢。这个最小的孩子确实顽皮,即便是干活时,也是躺在溪边。一个“卧”字,写出了小孩子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的情景。同时,读者在此也会不由得展开联想:卧着剥莲子的同时,它是不是在边干边玩啊……把自己的工作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很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更能显出他的顽皮。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开篇的第一句,和散曲名相呼应,同时通过“曲儿小”和“腔儿大”作比,既照应了喇叭和唢呐的特点,又暗示了作品影射对象的特点,可谓一语双关。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嘴脸。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开篇的这一对比,正道出了宦官的这一特征,把这些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方案
复习目标
1.掌握重点的字词、成语、文学文化常识。
2.能理解、会默写重点的诗句。
3.课内文言文重点实虚词、语句的翻译,内容的理解。
一、字音
挚(zhì)爱脍炙(kuài)(zhì)人口亵渎(xiè)(dú)蕴(yùn)藏编撰(zhuàn)牙龈(yín)盲(máng)目策(cè)划受益匪f?i浅如火如荼(tú)萎w?i缩臭气熏(xūn)天铝箔(bó)版b?n权类型(xíng)梦寐(mèi)以求向日葵(kuí)旅(lǚ)行烦躁(zào)深谙(ān)
二、成语
1)娴熟深谙:2)脍炙人口:本指美味人人都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
3)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贷:推卸。
4)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话)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5)碌碌无为:6)受益匪浅:受益匪浅意思是: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7)高歌猛进: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8)令人作呕:
9)无暇顾及:10)相安无事: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11)紧要关头:12)难能可贵:13)悲喜交集:形容又高兴又难过,心情激动
14)梦寐以求:。15)良师益友:16)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三、古文、古诗词理解
《雁门太守行》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句子:。
,两句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别云间》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尾联盟恢复之志。“已知泉路近,毅魄归来日”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四、专题—汉字
(一)发展演变。
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二)汉字的构造---“六书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三)为接受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价,学校开展“推广普通话规范用字”主题活动。你被同学们推荐为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请写出其中的两项并说明活动的目的。
项目一:举办普通话比赛
目的: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项目二:推广普通话宣传讲座
目的:明确活动的意义。
五、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1.明确本次语文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
A、举办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你可以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
B、简介新闻及其写作的知识,从最近的报纸上复印有关新闻发布的消息材料,使学生对“新闻”、对有关的“新闻发布会”的情况有所了解。
2.会前准备
A、从各种科技类书刊中查阅,或到相关的科技网站上搜索最新的科技成果。
B、将搜集到的科技成果或设想用恰当的语言写成书面介绍,参阅报刊上的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
C、利用班级的黑板书写会标,分工模拟会议主持人、专家、发布人、记者和其他听众。
3.活动过程
A、小组筛选:
各小组推荐两个人将写好的新闻稿拿到发布会上展示。
B、发布新闻:
各发布人介绍科技信息,或发明人讲解、演示自己的成果。其间,记者、其他听众可提出问题,发布人要作简要回答。
C、专家评价:
请与会专家就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价值、意义作出评价,或者就其中某些成果的开发利用前景作出评估。
4.发布会的导语和结束语示例
导语
一条条科技信息,一件件高新成果,把世界装点得分外美丽,生活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歌。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我校的科技小专家××同学和××同学,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为我们发布他们的新发明和新创造!
结语
二十一世纪刚刚起头,我们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收获,让我们携起双手展翅翱翔吧,拥抱大海畅游蓝天与世纪同步!实验中学××班科技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