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统览全文 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语言中什么时候用到“匆匆”一词;然后,引导学生初步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
一、教材简析: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学习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结构,理出文章的线索,学习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意义。 ...
一、课题入手,了解背景及人物 1.齐读课题,了解这次试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它与众不同的意义。 2.师生共同交流资料,对课文中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人物进行初步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
学习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
《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藏戏》是小学语文新课标12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勇武、精明、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奴隶,奴隶社会的一...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草船借箭》。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领会诗歌所赞颂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是教学难点。突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民族古乐器? 2.课件出示编钟图片,问:这是什么? 学生交流对编钟的了解。 二、设置情境,确定学习目标。 1.准备选拔最佳解说员。 请全体解说员研究要解说的材料—...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
【教材分析】 陶瓷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而中国瓷器的发展,则以青花瓷器为最早,在世界享有盛誉。本课讲述了“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一家父子俩的生动故事,赞美了青花瓷艺人的执著的创新精神;也从另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给课文各段加上小标题。 2.初步懂得环境描写与表达中心思想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细读课文各段。 (1)学习课文第一段。 默读课文,划出写家乡可爱的句子。...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读课题,看到“中华星”三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请带着你们的思考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指名逐段朗读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积累语言。 2、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了解编钟的知识,学习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难点、重点: 1.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2.在教学中渗透...
一、审题质疑 教师板书“葬礼”二字,问:谁能谈谈对“葬礼”的理解? 生1: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生2:追悼会 (教师把课题补充完整,请学生读课题。) 师:我读了课题,脑海里出现了一连串的问号?你们有什么...
[写作特色] 集中笔墨,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写作色。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 客轮遇险以后,船长想到的是60个人的安全,惟独没有想自己,这60...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和漓江水的特点。 3.对照课文观察图,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桂林...
《文天祥》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变卖家产招募士兵、拒绝投降并写下《过零丁洋》的诗句等,尤其通过文天祥的语言描写,更能体现出文天祥身上的爱国热情和宁死不屈的民族...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思考: 你是怎样理解“只有一个地球”这个课题的? 课文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课题呢? 板书:只有一...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散文。课文以“校园交响诗”为题,描绘了校园中多彩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学生对培养哺育自己的学校的深厚感情。“交响诗”是指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曲,常取材于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
学生视角: 灯光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在生活里非常普遍,课文为什么以“灯光”来命题?“灯光”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难点: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灯光”的重要含义,进而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教师思考: ...
教材分析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古代寓言两则 一、教学目标 本课用两教时完成,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⑴学会七个生字.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3、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 2.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3.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体味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读不同作家写雨的作品...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辨析观察、观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至5自然段。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引...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谈话导入 1.了解作者。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4....
引导语:《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凡卡》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引《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弈》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新课标除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外,更看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是一种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和发现规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旧中求新,常中求变,实...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3篇主体课文,2篇拓展阅读,1个综合活动。语文学习是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的。各单元内容相对集中,借题组合在一起,为学生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幸运的内涵。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读中释疑,以...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片]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 一、出示...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喜欢科学家吗?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桥梁专家爷爷,是谁的爷爷?(兰兰)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兰兰和爷爷去学习第32课。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1、上节课咱们在这一课中又认...
教学目标 1.学习写法。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处境;通过邱少云的外表描写,理解邱少云的内心世界。 2.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会用“不但……还……甚至……”、“只要……就……”等关联词语和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述:这篇课文选自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一书。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俘,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方志敏利用敌人要他“写点东西...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本课时,我以新课程课改理念为指导,结合本课内容和学...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知道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珍妮哪朵花用的最有意义,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3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明白该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怎样更好的为人们做贡献,帮助别人。 重点关键 ...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到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的生活。文章中,作者描绘了月牙泡的美好的自然之景,同时也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
一、由“雨”导入 (师板书雨)看到“雨”字,想到哪些跟雨有关的词?生交流。 师:什么样的雨? 生:滂沱大雨斜风细雨 师:关于雨的声音呢? 生:哗哗沙沙滴答滴答唰唰唰 师:作者赵丽宏为我们带来了很美的文...
热门栏目更多 +
小学教案
初中教案
高中教案
相关栏目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