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生命之舟》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08

《生命之舟》。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生命之舟》”,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生命之舟》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文体常识:
1.作者简介:梁家新,著名记者。
2.背景资料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鱼簰洲湾溃口,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第一艘冲锋舟,一边拍摄,一边参与救人。拍摄过程中,记者始终采用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在编辑过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为视角,透视整个簰洲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解说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3.题目解说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群众称这些救命的舟船为“生命之舟”,是对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的褒扬,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感激与热爱之情。
主题分析:
本文通过报道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动人事迹,表现了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奋不顾身、把群众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结构分析:
本篇电视解说词按导语、主体和结语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簰洲湾溃口,2号凌晨1点多钟,记者随军开始营救群众。
第二部分:(3-9段)重点解说战士营救小江珊的惊险场面。
第三部分:(10段) 总结这次营救行动的效果。
结构图表如下:

写法分析: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这则电视新闻除了具有一般新闻所具有的迅速、真实、简明的基本特征外,还有以下特征:
1.
声画合一。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画面是它的视觉形象,解说词、音响则是它的听觉形象,画面是“画龙”,解说词可以说是“点睛”。所以,解说词不是独立文本,它和画面、音响一起,为表现同一主题,各尽其能、互相配合。这则“解说词”巧妙地与“电视画面”紧密配合,不仅体现出电视新闻视听合一、声画对位的特点,而且对画面进行补充、提高、延伸,赋予画面更深刻的思想,帮助画面正确、完整地表达事实,使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更强。
2.
采用时间顺序来展开报道。按时间顺序写,结构紧凑,能给人以危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感,从而引起人们对事件的极大关注,更好地表现了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奋不顾身、把群众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3.
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电视新闻的解说词是播给各种观众听的,它的用词造句必须清楚明了,使观众一听就懂。这则新闻中的“解说词”就是大众化、口语化构成的播音稿。
4.
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电视新闻解说词的长短受画面长短的限制,按正常构播音速度计算,每秒播出3~4个字。在很短的篇幅中,既要向观众说明“六何”(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还要服从画面的需要,遣辞造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则新闻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其中包括许多传神的词语及一系列准确的数字,“缩龙成寸”,有效地表达了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这则新闻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江泽民同志就曾对小江珊获救的镜头作过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30多家海内外媒体报道了记者冒死怕摄勇救小江珊的过程。
《生命之舟》
一.知识积累
1.解释下列词语。
(l)感人至深:
(2)同期声:
(3)率先:
(4)肆虐:
2.辨字组词。
暮()洲()梭()逐()虐()
幕()州()俊()遂()谑()
3.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水和矿物质盐类,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也参与躯体的组成,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A.不管并且但是B.即使而且但是
C虽然而且但是D.如果而且那么
4.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
A你是酷暑里的浓阴B.你是深秋里的严霜
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D.你是夏夜里的流星
5.
这篇课文是一则电视新闻,结合前面所学的消息和特写,你能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吗?作为电视新闻,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试结合自己看过的其他电视新闻来说一说。
6.
这篇课文,通过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了解放军、武警战士英勇救人的一幕幕场景,而且,在采用以时间为叙述顺序的做法上,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很相像,试着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中用具体时间段来描写场景的段落,这样的描写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二.强化阅读
同期声。(施救人员在呼唤:有人吗?有人吗?)
凌晨3点多钟,冲锋舟上的呼唤有了回音,人们发现第一个营救目标——空军高炮五团二二五营战士苟峰。
同期声。(施救过程中的现场声,使劲、慢点……)
凌晨5点多钟,二号冲锋舟在救起十二位战士群众之后,向溃口处一片歇满战士、群众的树丛靠拢。行进之中,冲锋丹上的人突然发现冲锋舟左前方一棵小树上,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淹到她的腰部,情景十分危急
同期声。(施救人员大声叮嘱小孩:千万别动,千万别动……)
由于急流顶冲,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冲去,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迂回。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
同期声。
到2号上午10点,二号冲锋舟共救起六十四人,截止到2号下午4点,共有一百五十多艘各式轻舟进入簰洲湾内救人,共救起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这些舟船为“生命之舟”。
7.“施救人员在呼唤:有人吗?有人吗……”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8.“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为什么这里把距离写得这样具体呢?
9.报道中插入了很多的“同期声”,这有什么好处呢?
10.当地群众为什么把这些舟船称为“生命之舟”呢?
一.1.2.略3.C4.A
5.电视新闻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视想性、即时性。6.略。
二.7.表示语言省略,所说的话没有全部写出来。
8.把距离写得这样具体是为了突出冲锋舟向小树靠拢的艰难。
9.更能写出救人场面的惊险,能使报道更吸引观众。
10.因为这些舟船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相关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命之舟》知识点语文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命之舟》知识点语文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命之舟》知识点语文版
一、字音及词义

簰pi:同“排”。

梭su: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

肆虐n:任意侵扰或残害。

迂回:回旋,环绕。

率先:带头,首先。

二、相关背景

1、关于电视新闻解说词

本文是一则电视新闻解说词。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

2、关于作者及课文

梁家新,湖北电视台副台长,这篇新闻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3、关于98抗洪

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1998年度暴雨洪涝出现范围之广、洪水持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沿江和沿湖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嫩江、松花江的洪水持续时间之长、洪峰水位之高、流量之大均超历史记录。98年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

三、课后练习

1根据注音写词

鱼pái()冲fēnɡ()舟kùi()口

sì()nuè()zhànɡ()ài()fènɡ()命

2这是一则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以①()和②()为主要传播手段,其中,①包括()、字幕、图表等,②()包括解说、()和现场效果。

3概括本文的新闻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4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二号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冲锋舟一路绕过房顶、电线等障碍,穿梭于树丛之中,搜索被困群众。

②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

5文章的标题是:“生命之舟”,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手法?
来源精品学习网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学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学案
1.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SO2B.MgOC.P2O5D.CO2
思路解析:田径比赛发令枪使用的火药中含有红磷、硫磺、KNO3、木炭粉等物质,产生的白烟是红磷的燃烧产物——P2O5。
答案:C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A.磷B.硫粉C.铁D.镁
思路解析:做好本题需要同学们记忆氧气性质实验的反应现象。
答案:B
3.酒精灯内存有未燃尽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酒精是液态的B.没有达到着火点
C.酒精没有挥发性D.没有与氧气接触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跟氧气接触;(2)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未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答案:B
4.下列物质燃烧时既能产生火焰,又能产生白烟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思路解析:红磷、酒精燃烧能产生火焰;镁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答案:C
5.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时,关于二氧化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催化剂
B.它能提高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的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会减少
D.在化学反应前后,它的性质不变
思路解析:在此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据催化剂的性质我们可知,能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性质均不变故,答案为C。
答案:C
6.某同学归纳出氧气的主要用途如下,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①急救病人,为飞行员、登山运动员、潜水员等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②在钢铁冶炼中,进行富氧鼓风,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③化学工业上主要用于制取蒸馏水④使乙炔燃烧产生高温的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割断金属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作氧化剂⑥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促使燃料迅速燃烧,产生高能推动火箭前进
A.①③⑤B.②④⑥C.仅有③D.仅有⑤
思路解析:题中所叙①②④⑥之用途,是正确的。由于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氧气常表现出氧化性,作氧化剂,故用途⑤也是正确的。若由氧气制蒸馏水,一般需要用氢气与氧气反应,显然浪费原料和能源,故用途③是错误的。
答案:C
7.制取氧气的方法有:①加热氯酸钾②加热高锰酸钾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④加?热氧化汞⑤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⑥水中通入直流电。下列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选择中,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⑥
思路解析:②③是实验室制氧气的常用方法;由于KMnO4受热分解生成MnO2,作为KClO3分解的催化剂,故方法⑤也常用。电解水制氧不能作为实验室常用方法。
答案:C
8.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
思路解析:给试管加热时,如果①试管没有预热,②外壁有水,③试管与灯芯接触,都会造成试管炸裂。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抖,否则会出现水珠倒流,炸裂试管。收集完氧气,若先撤酒精灯,后取出导管,水槽中水会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若MnO2中混有可燃物,会发生剧烈燃烧,炸裂试管。答案为B。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知道要这样做的原因,才知道该这样做的重要性。
答案:B
9.下列(1)—(4)的变化中,属于燃烧的是_________,属于爆炸的是___________,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___,属于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1)面粉厂的车间遇明火(2)食物的腐败
(3)把灼热的铝箔伸入氧气瓶中(4)夏季把白磷露置于空气中
思路解析:认真考虑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四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答案:(3)(1)(2)(4)
10.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B.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
C.1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思路解析: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用来描述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而不能讲个数,故B错。O4是由O4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一个O4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A
11.有两个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小实验及所得结论如下。A同学,实验操作及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结论: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B同学,实验操作的现象: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没有熄灭;结论:说明集气瓶中盛有纯净的氧气。
请分析:这两位同学所得结论正确吗?
思路解析:本题要求克服分析问题时思维的片面性。氧气的体积分数较大或者纯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氧气的体积分数较小时,就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可知,A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燃着的木条在空气里可以继续燃烧,遇到不能助燃的气体(如N2,CO2等)时会很快熄灭,遇到较纯净的氧气时燃烧现象加剧。由此可知,B同学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答案:A、B两位同学的结论都是错误的。
12.有含氮物质:①N2②N2N4③HNO3④N3⑤N5⑥N60等。
(1)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
(2)N5的分子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通常状况下,它采取爆炸式的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中几种物质如:N2N4、N3、N5、N60都是我们没见到过的,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①、④、⑤、⑥是单质。
答案:(1)①④⑤⑥②③(2)2N5=====5N2
13.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宇航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70000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两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全部所需的氧气,则数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1)若飞船上有三名宇航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______kg(氧气的密度是1.43gL-1,答案取整数)。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
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氧气: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从减轻飞船发射重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优缺点(各写一点):
方案优点缺点
方案①
方案②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宇航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缩短航行时间来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你提出该方案的简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以我国航天科技的迅速发展为试题背景,与考生共同探讨飞船上供氧方案,试题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又能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题判断方法是:紧紧围绕“飞船上供氧”这一条件,分析可知:①电解水法中CO2无法消除;②用Na2O2吸收CO2放出O2法中,飞船装载Na2O2的总量有限;③要能吸收呼吸时产生的CO2而又要有足够的O2不断生成,考生自然会联想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解答此题。
答案:(1)11838(按氧气体积分数为21%计算)或11274(按氧气体积分数为20%计算);
(2)
方案优点缺点
方案①产生同质量的氧气,飞船发射时的质量较轻不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方案②产生氧气的同时能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产生同质量的氧气时,飞船发射质量较重
(3)在飞船内种植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利用,既能减轻飞船发射时的质量又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核舟记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核舟记”,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核舟记
(明)魏学洢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词典,疏通文句,品味说明语言简洁、周密、生动的特点,读懂全文。
2.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特色。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思想感情。
【课文提示】
1.魏学洢,明末作家。
2.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正音正字】
洢yī皿mǐn罔wǎng贻yí(有)奇jī黍shǔ
篛ruò糁sǎn髯rán(不)属zhǔ诎qū楫jí
【积累词语】
1.圈划课文注释的要点(详见课文)。
2.重点掌握实词:为、罔、贻、泛、属、许、奇、比、诎、衡、简。
【朗读课文】
【结构层次】
全文6段,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引出核舟。简要交代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特点和成就,介绍核舟的来历、形制和主题,寥寥数语把说明对象的基本情况呈现出来。
第二部分(第2-5段),以空间为序,围绕“奇巧”有条理描述核舟各部分。
第一层(第2段),介绍舟身的正面结构,显示了雕刻家的巧妙构思和精巧技艺。
第二层(第3、4段)接着介绍船头,船尾部分的设计以及人物。
第三层(第5段)介绍舟的背面设计,主要介绍作品的题名和篆章。
第三部分(第6段),总体评述核舟特点,赞美和评价核舟及其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本文介绍了明代微雕艺人王叔远创作的一件雕刻作品,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微雕艺术卓越的技巧和成就,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最精彩的是描写人物。写船头,着力表现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这是表现雕刻主题的重点内容。详略安排上,介绍时突出苏东坡的主人地位,紧扣“大苏泛赤壁”的主题。作者对人物姿态、神情作了生动细腻的描述。文章反复提到三人的手足、书卷的位置、形状,具体说明雕刻艺人独到的设计和精湛技艺,与开头的“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相照应。
与船头读书人的静态描写不同,写船尾两个船夫则以动为主。右者突出他手攀右趾的粗犷动作和“若啸呼”的闲散;左者突出他摇蒲扇、听茶声的专注,人物都具有身份和职业特点。这一段既可看出雕刻艺人设计制作之精心,又可看出文章作者观察、揣摩、判断细微,语言描写简洁、生动。
这篇文章采用说明文中最常见的“总-分-总”的结构顺序。前后两个总写既有联系,又有侧重。前面部分适当运用了议论,总评价,结尾主要通过数据具体强调,最后以“灵怪”的感叹呼应前面的“奇巧”结束全文。分写部分以“核舟”的各部分(船舱、船头,船尾、船底)为说明顺序,详细介绍了微雕作品的空间结构、细部设计和人物状态。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苏轼、黄鲁直、佛印的生平、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叫王叔远,能用直长一寸的木头,雕刻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禽走兽、树木山石,都能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人物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原文: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他)曾经送我一个核舟,刻的是苏轼泛游赤壁。 
要点:贻:赠。
原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译文: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个黄米上下。中间高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叶篷覆盖着。 
要点:有奇:还有零头。 可:大约。 许:上下、光景。
原文: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文:旁边开了小窗,左右各有四扇,共有八扇。打开窗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原文: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译文:关闭窗子,就(可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原文: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浓胡子的人是苏轼,佛印坐在右边,鲁直坐在左边。苏轼和黄庭坚一起观看一幅手卷。
原文: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译文:苏轼右手拿着画卷的右端(开头),左手抚着黄庭坚的背。黄庭坚左手拿着画卷的左端(末尾),右手指着画卷,好像在说什么。
原文: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苏轼露出右脚,黄庭坚露出左脚,各自微微侧着(身体),他们互相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画卷下面的衣褶里。
原文: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译文:佛印极像弥勒佛,袒露胸脯,抬头仰望,神情和苏轼、黄庭坚不相同(一样)。
原文: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译文:(他)放倒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着他的左膝,而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数出来。
原文: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夫。
原文: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译文:坐在右边的船夫梳着椎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长声呼叫的样子。
原文: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炉子,炉子上有水壶,那人眼睛正视(炉子)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的样子。
原文: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译文:那船的背面稍微平些,就在上面题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清楚楚,它们的颜色是黑的。
原文: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译文:又刻了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原文: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译文:总计一只船,有五个人,八扇窗子,有一张竹篷、一支桨、一个炉、一把壶、一幅画卷、一串念珠,对联、题名和篆文,共三十又四个字。 
原文: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但是量一下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挑选桃核中狭长的刻成。啊,这样的技艺也真奇妙啊!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
⑴诎右臂支船。通假字( )本字( )
⑵左手倚一衡木。 通假字( )本字( )
⑶为字共三十有四。通假字( )本字( )
⑷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假字( )本字( )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
⑴可: 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
⑵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3.文言文往往将数词放在名词之后而没有量词。请从本文找出这样的佐证。
4.概括各段的大意
5.本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6.概括第2段每句话的意思。这一段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
7.写出文中对联的出处和作者。写这副对联有什么作用?
8.第5段,写核舟船底刻的题名、篆章有什么作用?
9.最后一段,作者统计全核舟的人员、器物、文字的数目,有什么作用?
1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句话与哪句话照应?
1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核舟的?这有什么好处? 
12.核舟的奇巧表现在什么地方?(本文哪些方面紧扣“奇巧”写的?)
1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