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xx高考物理复习资料:力的合成与分解、常见的力

高中力的分解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25

20xx高考物理复习资料:力的合成与分解、常见的力。

20xx高考物理复习资料:力的合成与分解、常见的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物理常见的力知识点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个人总结网 676U.com]

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精选阅读

20xx高三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高考材料分析


20xx高三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高考材料分析

考点一|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作这一个力的分力.
(2)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
2.共点力
(1)共点力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如图221所示均是共点力.

图221
(2)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数学表达式有两种:①F合=0;

Fx合和Fy合分别是将力进行正交分解后,物体在x轴和y轴上所受的合力.
3.力的合成
(1)定义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有向线段为合矢量.
4.合力大小的范围(加试要求)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F2|≤F≤F1+F2.
即两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
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F1+F2+F3.
②以这三个力的大小为边,如果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其合力最小值为零,若不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合力最小值的大小等于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222所示).
图222
(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
类型作图合力的计算①互相垂直F=tanθ=②两力等大,夹角θF=2F1cosF与F1夹角为③两力等大且夹角120°合力与分力等大
1.(20xx·嘉善一中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共点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其合力单独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的作用效果都相同
C.把物体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求出后,可认为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
D.性质不同的力可以合成,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可以合成
B[合力的作用效果和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因此可以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分力的作用,认为物体只受到一个力,所以A、C两项的说法正确,B项的说法错误.在进行力的合成时,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力的性质可以不同,如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所受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为零.支持力与重力就是不同性质的力,所以D项的说法正确.]
2.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1=8N,方向水平向左;F2=16N,方向水平向右.当F2从16N逐渐减小到0时,二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是()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C[F2减至8N的过程中合力减小至0,当F2继续减小时,合力开始增大,但方向与原来合力的方向相反,故选项C正确.]
3.(20xx·普陀区月考)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5N,7N,8NB.5N,2N,3N
C.1N,5N,10ND.10N,10N,10N
C[三个力合成,若前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可以使这三个力合力为零,只要使最大的力的大小在其他两个较小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就能使合力为零,即第三个力F3满足:|F1-F2|≤F3≤F1+F2.故选C.]
4.(多选)如图223所示,用轻绳AO和OB将重为G的重物悬挂在水平天花板和竖直墙壁之间,重物处于静止状态,AO绳水平,O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AO绳的拉力FA、OB绳的拉力FB的大小与G之间的关系为()

图223
A.FA=GtanθB.FA=
C.FB=D.FB=Gcosθ
AC[结点O受到三个力FA、FB、FC作用,如图所示,其中FA、FB的合力与FC等大反向,即F合=FC=G,则:=tanθ,=cosθ
解得:FA=Gtanθ,FB=,故A、C正确.]
5.(20xx·嵊州学考模拟)如图224所示,体操吊环运动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图甲),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乙位置,则在此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F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甲乙
图224
A.FT减小,F不变B.FT增大,F不变
C.FT增大,F减小D.FT增大,F增大
B[吊环两绳拉力的合力与运动员重力相等,即两绳拉力的合力F不变.在合力不变的情况下,两分力之间夹角越大,分力就越大,由甲图到乙图的过程是两分力间夹角增大的过程,所以FT增大,选项B正确.]考点二|力的分解

1.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叠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如速度、力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如路程、动能等.
2.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遵循的原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三角形定则.
3.力的效果分解法
(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2)再根据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4.正交分解法(加试要求)
(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
(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1.共点力合成的方法
(1)作图法.
(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
2.力的分解方法
(1)按力的效果分解

(2)正交分解法:①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
②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图225
③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F1、F2、F3…,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y轴分解.
x轴上的合力:Fx=Fx1+Fx2+Fx3+…
y轴上的合力:Fy=Fy1+Fy2+Fy3+…
合力大小:F=
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为θ,则tanθ=.
3.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的最小值
(1)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226甲所示,F2的最小值为Fsinα;

甲乙
图226
(2)当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2与合力F垂直,如图乙所示,F2的最小值为F1sinα;
(3)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2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1与合力F同方向,F2的最小值为|F-F1|.

1.小刘同学用轻质圆规做了如图227所示的小实验,其中圆规两脚A与B分别模拟横梁与斜梁,钥匙模拟重物.通过实验能说明:O点受到向下的力F产生的对横梁A与斜梁B的作用效果分别是()

图227
A.压力、拉力B.压力、压力
C.拉力、拉力D.拉力、压力
D[O点受到向下的力F,由力的效果分解法可知,分解为对A的拉力和对B的压力,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此时物体受到F、F1、F2三个力的作用
B.在力的分解中,分力可以比合力大
C.把已知力F分解时,只能分解为两个力
D.由于矢量的方向用正负表示,故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B[已知力F分解成的两个分力F1与F2并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选项A错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分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合力,选项B正确;分解已知F时方法很多,只要分解的几个力作用效果与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力F可以分解为两个力,也可以分解为更多力,一般情况下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选项C错误;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如温度有正负值,但它是标量,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方法不同,选项D错误.]
3.(20xx·义乌市学考模拟)如图228所示,把光滑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图中FN为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28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
B.物体受到mg、FN、F1、F2共四个力的作用
C.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D.力FN、F1、F2这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与mg、FN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D[F1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施力物体是地球,故选项A错误.物体受到重力mg和支持力FN两个力的作用,F1、F2是重力的分力,故选项B错误.F2是重力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其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压斜面,F2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二者的受力物体不同,F2的受力物体是物体本身,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故选项C错误.合力与分力有相同的作用效果,故选项D正确.]
4.(加试要求)如图229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图229
A.μmgB.μ(mg+Fsinθ)
C.μ(Fcosθ+mg)D.Fsinθ
B[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然后对力F进行正交分解,F产生两个效果:
使物体水平向前的F1=Fcosθ,同时使物体压紧水平地面的F2=Fsinθ.由力的平衡可得F1=Ff,F2+mg=FN,又滑动摩擦力Ff=μFN,即可得Ff=μ(Fsinθ+mg).选B.]
5.(加试要求)如图2210所示,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时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则对小球施加的力最小为()

图2210
A.mgB.mg
C.mgD.mg
C[将mg在如图所示方向分解,施加的最小力与F1等大反向即可使小球静止,故Fmin=F1=mgsin30°=mg,选项C正确.]

高考物理知识点: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考物理知识点: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考物理知识点: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20xx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xx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1)光的传播,折射定律及折射率的概念与公式,临界角的概念,典型现象与实际应用,光的干涉与双缝实验现象原理图,光的衍射现象。

(2)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pV=nRT,注意气体对外做功和外界对气体做功的区别(热力学公式中正负号的问题)。分子动理论,两个分子势能(及合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的图像,布朗运动现象及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表述,气体温度的意义,理想气体压强p、体积V、温度T三者间关系图像。

(3)波尔能级模型及其公式,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现象解释及其公式。

(4)天体中人造卫星轨道变轨。轨道变轨源于助推器提供的动力,当助推器加速度时,卫星的总能量提高,向更高的轨道“跃迁”(R变大),不过伴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加,最终卫星的速度却降了下来。

(5)电容的基本特性,与电路的联合命题。如果电路中的开关打开,则电容板上的电荷不变(相当于断路,电荷无法流动),如果开关闭合,电容相当于并联于电路中,电压不变,等于电源电压。

(6)理想变压器与远距离输电结合的电路问题。变压器电压电流比例关系式,交流电的远距离输电线路简化模型,各部分功率、电压、电流的关系,消耗功率的计算,等等。

(7)伏安法测定电阻的方法,注意电路选择内、外接法的依据。当然,如果缺少电压表,能用一个定值电阻与另一个电流表串联起来代替。高中物理有所有电学实验原理、操作、误差的详细解析,同学们需要的话,可以去下载。另外,E-r的考察也是一个热点。xx个人认为电学实验的考察可能性比力学实验要大。

(8)自由落体运动。比如,一个物体自由下落,一个物体竖直上抛能否相遇的问题,确定好正方向,列出对应方程,根据数学推到来判断是否有解。圆周运动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物理应用案例。比如火车过弯道轨道应该有倾角,汽车过拱形桥、凹形桥,齿轮传动设备,游乐场的摩天轮、旋转木马等等。

(9)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偏转。很有可能是复合场问题的考察,粒子的偏转角等于对应的圆心角,把几何关系找对,画出粒子的轨迹图,在三角形中求解圆周偏转的半径。

(10)电磁感应、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综合题。这部分题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除受力要分析清楚外,功能如何转化,动量守恒与否,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如何应用等等,都可能考到。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3.4力的合成与分解学案1(粤教版必修1)
1.运算法则
(1)__________定则
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如图1(a)所示.
图1
(2)三角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首尾相接地画出,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
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如图(b)所示.显然,三角形定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简化,本质相同.
2.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______.
3.力的分解: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几个力来______,这几个力称为这一个力的______.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________.同样遵守___,即以已知力作为________画平行四边形,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表示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一、合力的计算
[问题情境]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什么物理思想和方法?

[要点提炼]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______.
2.遵守的法则:______________定则.
3.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应用方法:
图2
(1)图解法
①两个共点力的合成:从力的作用点作两个共点力的图示,然后以F1、F2为边作平行四边形,______________即为合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即为合力的方向.
用直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依据力的标度折算出合力的大小,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其中一个力之间的夹角θ,如图2所示.
图中F1=50N,F2=40N,合力F=80N.
②两个以上力的合成: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2)计算法
图3
先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然后依据数学公式(如余弦定理)算出对角线所表示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当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如图3所示有:
F=F21+F22
tanθ=F2/F1.
图4
4.合力大小的范围(如图4所示)
(1)合力F随θ的增大而______.
(2)当θ=0°时,F有最大值Fmax=__________;当θ=180°时,F有最小值Fmin=__________.
(3)合力F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一般地___≤F≤_______
二、合力的计算
[问题情境]
如图5所示,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
图5
物体并没有在重力作用下下滑.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将重力怎样分解?两个力的大小与斜面倾角有何关系?
[要点提炼]
1.力的分解的几种常见情况:
(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如图6所示,已知F和α、β,显然该力的平行四边形是唯一的,即F1、F2的大小也唯一确定.
图6
(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6所示,已知F、F1及α,显然此平行四边形也是唯一确定的,即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和方向只有唯一答案.
(3)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即F、α及F2的大小已知.这时又可能有下列情形:
①F2Fsinα,有两个平行四边形,即有两解,如图7甲所示;但若F2≥F,则只有一个解,如图乙所示.
图7
②F2=Fsinα,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即唯一解,如图丙所示.
③F2Fsinα,此时构不成平行四边形,即无解,如图丁所示.
图8
(4)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如图8所示,当绕着力F的方向将图在空间中转过一定角度时,仍保持F1、F2大小不变,但方向变了,此时有无穷组解.
2.力的分解的原则: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问题延伸]
1.公园的滑梯倾角为什么比较大呢?
2.为什么高大的立交桥要建有很长的引桥?

例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20N,则当它们之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NB.102N
C.202ND.103N
听课记录
变式训练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只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一定增大
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
C.合力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当0°θ90°时,合力F一定减小
例2(1)如图9所示一光滑小球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和竖直的挡板之间,其重力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2)①如图10甲所示,小球挂在墙上,绳与墙的夹角为θ.绳对球的拉力F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方向的分力来代替F?
②如图乙所示,如果这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重力G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可以分解为哪两个方向的分力来代替G?
图9图10

例3已知力F,其一个分力F1与F成30°角,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33F,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为()
A.33FB.32F
C.233FD.3F
听课记录

变式训练2将一个60N的力进行分解,其中一分力的方向与这个力成30°角,求另一分力的大小不会小于多少?
【即学即练】
图11
1.5个共点力的情况如图11所示.已知F1=F2=F3=F4=F,且这四个力恰好为一个正方形,F5是其对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和F5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能合成大小为2F、相互垂直的两个力
C.除F5以外的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2F
D.这5个力的合力恰好为2F,方向与F1和F3的合力方向相同
2.将某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B.已知一个分力大小和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3.将图12甲、乙两种情况中各力按作用效果分解.
(1)地面上的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
(2)电线OC对O点的拉力F.
图12

参考答案
课前自主学习
1.(1)平行四边形合力F(2)合力F
2.合成
3.替代分力逆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对角线两条边
核心知识探究
一、
[问题情境]
等效替代.
[要点提炼]
1.合成
2.平行四边形3.(1)①对角线的长度对角线的方向
4.(1)减小(2)F1+F2|F1-F2|(3)|F1-F2|F1+F2
二、
[问题情境]
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有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有时也称下滑力)的力F1,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F2,如右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F1=Gsinα,F2=Gcosα.
[问题延伸]
1.θ越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就越大,滑梯上的人就较容易下滑.
2.长长的引桥可以减小上坡的倾角,因为θ越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就越大,车辆上坡艰难而下坡又不安全.
解题方法探究
例1B[设F1=F2=F,当它们之间的夹角α=90°时,如图甲所示,由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得合力为F合=F21+F22=F2+F2=2F.
甲乙
所以F=12F合=12×20N=102N.
当两分力F1和F2间夹角变为β=120°时,同理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由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为一等边三角形,因此其合力F′=F1=F2=102N.]
变式训练1
BC
[设两共点力Fa、Fb之间的夹角θ为钝角,由右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当Fa逐渐增大为Fa1、Fa2、Fa3时,其合力由原来的F1变为F2、F3、F4,它们可能小于F1、可能等于F1,也可能大于F1,所以A项错,B、C两项正确.同理知,当0°θ90°时,则随着其中的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也增大,D项错.]
例2见解析.
解析(1)两分力方向确定了,分解是唯一的.
如右图所示,可以分解为两个力:G1=Gtanθ,G2=G/cosθ.
小球因为有重力,沿垂直于斜面产生紧压斜面的效果;在沿水平方向上产生压紧挡板的效果.
(2)①小球靠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拉力产生向上提拉小球的效果和向左紧压墙面的效果.分力的方向确定了,分解就是唯一的.
F的分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F1来平衡重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F2来平衡墙对球的支持力.如右图所示分解为F1=Fcosθ,F2=Fsinθ.
②重力G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沿F1的直线上的分力G1来平衡F1,一个沿F2的直线方向上的分力G2来平衡F2.G1=G/cosθ,G2=Gtanθ.
例3AC
[如右图所示,先画一条有向的线段AB表示力F.过F的始端A画一与AB成30°角的射线(即F1的作用线),过F的末端B作F1所在射线的垂线交于C.则由直角△ABC可知,CB的大小为F2.在CB两边对称地作两条线DB和EB,使其大小均为3F3(因为3F3F2,所以这两条线可以画出来).在直角△EBC中,因CB=F2,EB=3F3,故∠EBC=30°.∠DBC=∠ABE=30°,△ABD为直角三角形(∠ABD=90°).利用直角三角形知识可知E为直角△ADB的斜边AD的中点且AE=3F3,AD=23F3,即F1的大小可能是3F3,也可能是23F3,本题选项A、C正确.]
变式训练230N
解析合力和分力构成三角形,如右图所示.从F的末端作OA的垂线,垂线段的长度最小,即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由几何关系知F2=Fsin30°=60×12N=30N.
即学即练
1.AD2.AB
3.(1)地面上的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拉力F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拉力F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电线OC对O点的拉力等于灯的重力,电线AO、BO都被拉紧,可见,OC上向下的拉力可分解为斜向下拉紧AO的力F1和水平向左拉紧BO的力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