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

发表时间:2021-01-25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目标解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课的学习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体会逻辑推理的含义,学会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一)学生游戏,猜物体验
1、随意猜。
老师两手握拳,一上一下放好。让学生猜一猜上面手中有什么礼物?下面手中有什么礼物?
2、犹豫猜。
教师提示:礼物是橡皮和转笔刀。让学生再次猜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3、确定猜。
继续提示:下面不是橡皮。
(1)学生独自猜测。
(2)同桌交流猜测结果,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二)师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三个不同层次的猜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态演示,呈现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先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
(二)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1、引导审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思考: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3、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互动互议,精讲点拨
1、全班交流。
预设1: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预设2:连线法。
引导学生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
预设3:表格法。(如下图,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方法,求同引思
1、思考: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让学生体会,由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推理,即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因此由三个人拿三本书转化成两个人拿两本书。所以推理首先要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
2、追问:你为什么能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条件推理出某个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和列表法辅助推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基础练习:
完成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的第1、2题。(学生读题后在书上完成,完成后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2、变式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3题。(完成后着重让学生思考你先确定谁?为什么?)
3、游戏拓展:
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组拿出3样文具,在组内设计猜一猜的游戏,先在组内玩,然后全班表演,请其他同学猜。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了有趣的练习和游戏,思维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训练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wwW.jAB88.CoM>

精选阅读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九 数学广角--推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规律。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列组合的数学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让学生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大部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对所学知识基本上能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单元时,教学的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同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实践活动,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1.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2.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在于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1.猜一猜(一)……………………………1课时

2.猜一猜(二)……………………………1课时

编辑推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案分析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案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案分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为打好这个基础,本设计注重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并学会用语言表述推理过程。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兴趣,经历推理过程,理解推理含义。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永远充满了兴趣。首先出示双胞胎的照片,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猜想,进而引导学生了解要想猜对必须要有提示,体验所给的提示不同,所猜的结果也不一样,调动学生猜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通过猜书活动、填数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推理过程,并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即推理就是我们根据已知条件获得一个结论的方法。2.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并学会用语言表达推理过程。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由于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借助语言表述,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他们借助表格来推理,也可以借助连线来推理,简化了推理过程,感受思考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和简洁性。同时培养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提示,清晰地表述自己在推理过程中的想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想得清,才能说得明。最后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一部分空间让其交流、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导语:新学期开始,班里来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大壮,弟弟叫小壮(课件出示),你能分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汇报)生:我分不清,因为他们长得一模一样。
2.过渡:老师帮你们一下。(课件演示)其中的一个说:“我不是哥哥。”现在你们能分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说明理由,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3.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根据双胞胎兄弟中一人的话,判断出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种推理方法叫排除法。你们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思维过程叫推理。其实这样的推理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根据已知条件来进行推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推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入,判断哪个人是哥哥,哪个人是弟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教学教材109页例1。
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例1,整理信息。(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把整理出的数学信息进行交流。(2)学生反馈: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问题是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拿的是什么书。(3)教师提示:刚才的这段话里包含着一些信息,我们需要把这几句话整理一下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是整理信息。
2.探究方法。(1)教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小组交流。(2)指名汇报。预设生1:可以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根据条件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连线,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把小刚和数学书连上。最后把小丽和品德与生活书连上。生2:通过分析,我知道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就是说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则小刚拿的是数学书。(3)引导学生填写表格,探究推理方法。数学书语文书品德与生活书小红小丽小刚3.明确思考关键。(1)质疑: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呢?(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明确推理应抓住关键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3)师生共同总结: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根据这个条件往往能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推理。实际推理时,方法有很多,边读边思考是推理的一种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更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推理方法。
二、教学教材110页例2。
1.课件出示教材110页例2。(1)读题思考,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提示:你们首先能确定哪行哪列的数?(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A是几?你是怎么想的?B是几?你是怎么想的?接着该怎么填?
2.探究方法。(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指名汇报。(3)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第二课时《猜一猜》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页例题2、例题3。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
探索数学的兴趣。
三、重、难点与关键: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语文数学英语书本、小卡片等。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游戏:盒子里面放的是苹果还是雪梨?
(1)“犹豫”猜
问:盒子里面放的是苹果还是雪梨?
学生犹豫地猜。
(2)“确定”猜
提示:里面放的不是苹果。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2、引出课题:“猜一猜”。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一猜盒里放的是苹果还是雪梨,既活跃了学生思维,拉近了师生距离,又在无形中让学生经历了简单推理的过程,感受到生活中经常要应用推理,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探究新知
设计“森林运动会”情景,探究新知。
1、探究两个条件的推理
(1)情境图(第一场比赛):马和猎豹分别参加跳高和赛跑,猜猜哪
支队伍参加赛跑的?哪支队伍参加跳高的?(不给提示先让学生随便猜一猜,接着给出提示,学生猜出结果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2)情境图(第二场比赛):跳远比赛的冠军和亚军已经产生了,他
们是兔子还是青蛙呢?(让学生明白给出提示才能确定结果)
(3)小结推理方法。
(4)猜两个物体游戏。
(左右手分别拿着什么卡片)师生互猜、生生互猜。
2、探究三个条件的推理
(1)情境图(第三场比赛):马拉松比赛开始了,乌龟、蜗牛、蚂蚁之战敬请留意?他们谁跑得更快?谁是比赛的冠军呢?
提示一:看!最后一位选手蜗牛也到达了终点!
提示二:唉!乌龟不是最快的!
师生小结推理方法。
(2)例3的学习。请两个同学和老师一起上台表演。
(3)猜三个物体游戏。(猜猜三个同学分别拿着什么书)老师说明活动要求,小组内分角色活动,最后小组上台展示与全班交流。
(4)小结推理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聚中时间短的特点,安排互动猜一猜游戏,既可以渗透数学知识,又可让学生进行片刻的放松,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巩固拓展
(1)第一关:猜一猜。猜两个物体。(例1)
(2)第二关:连一连。书本101.3
(3)第三关:填一填。书本101.4
(4)趣味数学题:唐僧四师徒每人分得一种水果,分别是桃子、梨子、橘子和苹果,你能根据他们说的话,判断出他们四人分别分到的是什么水果吗?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推理的学习,学生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解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谈谈你的收获吧!
(2)儿歌:猜两种物体时,不是这种就是另一种。猜三种物体时,已经知道先确定,剩下还按两种去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读儿歌,让学生在有趣的儿歌中感觉推理的趣味。
(五)作业布置
回家后,请跟你的爸爸妈妈玩玩“猜一猜”的游戏吧!
【设计意图】通过回家后与父母进行游戏,让他们及时学以致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猜一猜
两种不是就是
三种确定不是就是
【设计意图】能体现教学意图,提炼出一堂课的精华。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7页例1相关内容及做一做、
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数学广角”是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以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事例呈现,
并借助操作活动向学生渗透。本册书中第一次出现“数学广角”单元。教材结合生活
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方法,发现3个不同数字组
成两位数的排列数。
(二)核心能力
“简单的排列”这节课,渗透了排列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
题的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
理地思考。
(三)学习目标
1.在操作、观察、猜测的活动中,发现3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的方
法,能有序地思考。
2.结合生活情境,能进行恰当的数学表达,逐步建立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五)学习难点
在解决问题中,有序全面地思考。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简单的排列》名师教学课件、《简单的排列》巩固练习、《简单的排
列》课时作业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用1和2能组成哪些两位数,1和0呢?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课件出示数学广角的大门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数学广角中去看一看吧,进入大门需要录入密码,这个密
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你们知道密码是什么吗?
预设:12、21
师:为什么会有两种可能?谁能讲一讲你的方法?
师:但密码只有一个,我们可以试一试。
课件出示答案。
师:思考要有方法,我们解决问题会更轻松。数学广角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
一起看看,还有什么有趣的问题在等着我们。(板书课题:简单的排列)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设计趣味录入密码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设
计起点较低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在体验成功时,渗透方法的重要性,为本节的
学习做好铺垫。】
2.问题探究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题目)
用1、2、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
两位数?
师:请大家读一读,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1:有3个数字,选两个,和刚才的不一样。
预设2: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师:这一次,是从3个数中先选出2个,再组成两位数,那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
一样,谁能举例说明。
师:是的,不能组成像33这样的数,因为只有1个3。另外,组好之后要数清楚
组成了几个两位数。
(2)合作探究
师:明白了这道题目的意思,有几个两位数呢?大家猜测一下。
师:到底有几个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把你的方法和小组
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进行辅导,了解学生的方法。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
预设:
组1:交换位置写数:例如12、21、13、31、23、32。
组2:先固定十位法,再考虑个位:例如12、13、21、23、31、32。
组3:先固定个位,再考虑十位法:例如21、31、12、32、13、23。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们把这些方法再来梳理一下。
课件演示。
师:这样有规律的书写,有什么好处呢?
师:这样写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3)回顾反思
师:我们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们总结一下大家排列的方法吧。
调换位置法:调换个位和十位,一次可以写出2个两位数。
固定位置法:可固定十位也可固定个位。
师:如果是1、2、0这3个数组成两位数,你能快速准确地写出所有的两位数吗?
预设1:12、21、10、20
预设2:12、10、21、20
师:同样是3个数,为什么这三个数只能组成4个两位数?
师:对,0不能放在最高位。看来,遇到特殊情况,要多思考,注意细节。
(4)巩固练习
①课本第97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师:用3种颜色,给北城和南城涂上不同的颜色,有多少种涂色方法呢?怎样
才能不重不漏?试一试吧!
学生独立涂色,教师指导,全班交流。
②课本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课件出示)
1.2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3名呢?
师:2名同学有几种坐法?如果是3名同学呢?怎样的排列又方便又全面呢?
③课本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2题。(课件出示。)
师:你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可以写一写。
(可以把“人”或“书”为排列对象,共有6种方法)
【设计意图:由猜想到实践,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
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习题中紧密联系生活,将所学的数学方法应用到生活
中,学有所用。】
3.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简单的排列,要做到不重不漏,需要有序的思考。
(三)课时作业
1.下面三张扑克牌上分别有4、7、9三个数,请你用这3个数组成两位数,要求
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都有哪些?
【答案】能组成6个,它们分别是:47、49、74、79、94、97。(顺序可调换)
【解析】考查目标1。此题考查了学生能否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方法多样,
可固定十位,调换个位;也可固定个位,调换十位;还可调换位置,每次写出一对数,如:47和74。但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排列规律,有顺序的思考。
2.把下面三种球装入3个箱子里,有()种不同的装法。
【答案】6种。
【解析】考查目标2。此题是把3种球进行排列。可以固定好1号位置,调换2号
位和3号位。如:①足球、篮球、排球;②足球、排球、篮球;③篮球、足球、排
球;④篮球、排球、足球;⑤排球、足球、篮球;⑥排球、篮球、足球。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二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二

教学内容:P110例2

学习目标:

1.在观察与操作中探究填数的方法。

2.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经历分析、推理的过程,进一步获得一些逻辑推理的经验。

3.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推理的一般方法,建构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不重复、不遗漏地填数。

教学难点:

掌握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趣味抢答。(根据老师说的话进行推理,说出你想到的结论)

(1)师:军军不是女生。

生: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学考试考了前三名的小红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

生:___________________

(3)师:办公室有四个人,我不是最高的,但是我比两个人高,我可能是第几高的?

生: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推理知识,利用已知条件、信息进行判断、推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解决疑难

1、游戏激趣

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智解密码锁”,打开这把锁你就能进入数字乐园。(课件出示密码是由1、2这两个数字组成的“田”字表)你知道密码是多少吗?如果每行、每列都有1、2这两个数,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

师:原来你们把这两个数字分别放在了不同的数位上,第一排是1,第二排是1、2。恭喜大家成功进入数字乐园。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字乐园里玩一玩吧。

2、学习新课:课件出示例2题图,数字游戏——填数。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小精灵的话,明确解题关键。?依照这样的线索就能逐一找出其他空格的数,并最终确定所有空格应填的数。讨论小精灵的话,明确解题关键: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

3、自学指导

思考A和B应该分别是哪个数?

4、先学

5、全班交流

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1、2、3了,那么A只能是4。如果A是4,那么B所在行和列出现了4、2、3,所以B只能是1。关键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与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

三、当堂训练

做一做

四、拓展训练

1.把3、4、5、7四个数填在下面四个空格里,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和都得15,可以怎样填?

Y101

答案:Y101-1或Y101-2

2.张、王、李三位老师都在某校任校,他们各教一门课程:音乐、体育、美术。已知张老师不教美术,李老师不会画画,也不会唱歌。你知道三位老师各任教什么课程吗?

答:张老师教音乐,李老师教体育,王老师教美术。

3.从1~9中选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中(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未标题-7

五、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问题吗?

小结:生活中有这么多数学问题,只要小朋友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解释更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一第4、5题

板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一

课题: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P109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意义,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学习简单的推理知识,能借助连线的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教学重点:

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出示猜球游戏。(教师出示手中的白球和黑球),现在老师把这两个球放到袋子里,你们知道白球在哪个袋子里吗?

请同名同学上台,一名提装白球的袋子,一名提装黑球的袋子。老师提示:拿装黑球的袋子的同学:“我拿的袋子装的不是白球。”学生猜测。

2.引出课题:猜的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出结论,这在教学上称为推理。(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解决疑难

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把梳理出来的数学信息与同桌交流。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问题是,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拿的是什么书。题中哪句话是解题关键。

1、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小红说的“我拿的是语文书”是解题关键。

2、自学指导

想一想: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拿的是什么书?你有什么直观的方法来表述分析过程。

3、先学

4、全班交流

生1:连线法。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连线,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把小刚和数学书连上。最后把小丽和品德与生活书连上。

增34

生2:表格法。画“×”表示没拿这本书,画“√”表示拿这本书,先根据小红的话,判断出她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在语文书栏里给其他两人画“×”。再根据小丽的话,把小丽下面的数学书画“×”,这样小丽下面只能在品德与生活书处画“√”。同理表示出小刚拿的书。

5、优化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除了刚才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更直观的方法来表述我们的分析过程?

六、小结:根据“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判断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她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书,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实际推理时,方法有很多,边读边思考是推理的一种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更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推理方法。判断三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至少需要几条信息?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判断出结论的过程就叫“推理”。

三、当堂训练

做一做第1、2题

四、拓展训练

1.把苹果、梨和桃三种水果分别给小花、小丽、小军吃。已知小花吃的不是桃,小丽吃的不是桃和梨。那么小花吃的是(),小丽吃的是(),小军吃的是()。

2.游戏——猜图形。

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推理》教学案例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推理》教学案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推理》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也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数学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极好的途径。这一数学内容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实验等活动,感受到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初步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红、黄、蓝星星各一颗(纸星星)课件、纸条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简单推理

一、激趣引入
1、猜神秘嘉宾
2、验证——出示柯南图片
二、新知教学
1、2个条件
(1)师:现在柯南手里有两颗智慧星,一颗红的和一颗黄的。
出示:左手藏的不是红星星。
你能根据这个信息确定柯南左手和右手分别藏的是什么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尽管小朋友思路不同,但都用上了“不是……就是……”这样的词语。
教师小结推理方法:我们在进行简单推理的时候,可以根据提示排除一个确定另一个。
(2)快速抢答,猜一猜
课件出示:
小兔和小猫在玩捉迷藏,躲在房子后面的不是小猫,就是?
星期天小头爸爸带大头儿子去吃肯德基,不是在白天,就是在?
小明生日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皮球和小汽车,皮球不是爸爸送的,就是?
2、3个条件
师:其实柯南带来的星星里还有秘密呢,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红、黄、蓝星星各是一个数:9、22、30
红:我不是22
黄:我不是22,也不是9
蓝:
师:现在你能确定吗?独立思考——同桌互相说。
(2)反馈交流:
师:你觉得这里的那条信息能够直接确定一个数?为什么第一句不能马上确定一个数?
师小结推理方法:当我们碰到一些复杂的推理时,可以先找出关键句,然后根据提示排除一些情况,使问题变得简单。
(3)如果黄星星说:我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的和是3,你会从哪句开始分析。为什么?
3、送儿歌
“我是一名小侦探,根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确定哪个先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从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反思:这节课,陈老师通过两个猜测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很好地掌握了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习有趣味的数学,并让他们及时地学以致用,这正是当前的新课程理念。老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气氛活跃、和谐。有了前面最简单的推理的学习,学生学习例3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解决此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扎实地掌握简单推理的思维方法。为了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多重条件的推理。练习的逐渐深入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听说二(5)班的同学们很聪明,老师邀请了手工小能手小明和小红和大家一起做手工。不过小明和小红有个条件,他们说只要你们能认真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就和大家一起玩,你们同意吗?好!让我们请出他们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看,他们已经准备好一些物体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中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数学王国的新朋友——“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感受角
师:我们常用的三角板上有角吗?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
(生活动,师指导示范)
师:同学们摸一摸尖尖的地方,是什么感觉?生:刺手。
师:同学们再摸摸角的两边是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再找找这张手工纸上的一个角,摸摸什么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和小红准备的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形尺、纸工袋、闹钟)我们把它们请下来
(二)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指其中一个角问)顶点在哪?边在哪?通常我们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用这样的符号表示这就是一个角(教师比画)。
师:观察这些角,你们能总结一下每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吗?
学生汇报,师指导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顶点

(三)画角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要认识角的样子,还要会把它绘画出来。
师:(演示画角)先画顶点,然后从顶点起画一条边,再从顶点起往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边。
师:你们能在纸上画出一个角吗?
生:在纸上练习画角。
(练一练)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作品。(评价生作品)
(四)找角
师:其实我们身边有没有角,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在身边发现角
师:你找的角在哪?给大家说说顶点在哪?边在哪?(指名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角,请你们在欣赏的同时还可以和你的同座位小声说说角在哪儿。
(五)辨角
师:请同学们来当裁判,是的用“√”表示。
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有没有一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
(六)数角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先给角做上记号,数一数,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拿出老师给你们的学具,请你做个角
师: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师:现在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听要求:能把你的角变得大一点吗?再变大一点,再大一点。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生:我把角打开,角就变大了。
生: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师:说得真好,(师演示)确实是这样的。现在你们能把角变得小一点吗?再小一点。(生操作)这次又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生:把两条边合回来,角就变小了。
生: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演示)非常正确。
师:哦,(师边演示边说)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知道这个重要知识,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第85页的钟面图)一起说吧。
师:角的大小与边长有关系吗?猜一猜
师:我们不仅要学会猜想,还要学会验证,请看红角与蓝角之争。它们是怎么比的?
(课件演示边长变长变短角不变)
小结:原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什么有关呢?(只与两条边的开口大小有关。)
四.拓展练习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很努力表现非常棒,小明和小红来和大家一起做手工了,看看我们一起做什么吧
1.拿出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2.准备一张三角形的纸,剪一刀后会剩下几个角?
五:全科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六、板书设计
认识角

顶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越大,开口越小角越小。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和组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和组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
8单元数学广角p99例1及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②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
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为什么
2,师:今天王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哪呢我们今天要到数学广角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课件出示:去数学广角得买门票,儿童票5角钱一张,请大家将准备好的5角钱拿出来.如果你能用这些钱币说出5角钱的一种付法,就可免费到数学广角去玩.多媒体出示1角,2角,5角三种面值的人民币).
3,学生小组合作后,展示学生不同的拿法:
生1:我拿的是1张5角的纸币.
生2:我是这样拿的,2张2角1张1角.
生3:也可以这样拿,1张2角3张1角.
生4:还可以这样拿,5张1角.
师: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有重复或遗漏的吗真棒!现在咱们就进数学广角.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宫,我们先做个摆数游戏!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请孩子们先独自摆摆,可以边摆边记,看谁摆最完整
生1:我可以用数字卡片1,2摆成12和21这两个两位数.
生2:我也是.
(课件出示: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同学们,用数字卡片1,2摆成12和21这两个两位数.那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先商量一下谁摆数字卡片,谁记数,比比哪桌合作得又好又快.
(学生操作)
师:谁愿意起来告诉我们你们摆了那几个两位数
生1:我们摆了13,32,21
生2:我们摆了13,12,23,31,32
生3:我们摆了13,31,23,32,12,21
2,合作探究排列
师:为什么有的摆的数多,而有的却摆的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请每个小组进行讨论,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再按你们的方法,边摆,找一个人把他记下来!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操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生1:我摆出12,再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就是21,再摆23,交换后是32,最后摆13,交换后就是31,这样就不会漏也不会重复了.(生汇报,师板书)
生2:我先把数字1放在十位,再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分别组成12和13,我接着把数字2放在十位,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又分别组成了21和23,最后把数字3放在十位,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分别组成了31和32,这样也不会漏也不会重复了!(生汇报,师板书)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马上就是新年了,你们打算怎么过年这?
学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决定今天这节课带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示场景,学生兴趣盎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
师:瞧!有这么多好玩的,我们先到数字宫去一玩。
课件显示:
学生同桌讨论,指名回答:12和21。
2.合作探究。
师:(课件在原基础上加一个3)如果是1、2、3三个数字呢?能编出几个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动手摆一摆,组长把大家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答题卡上。比比看,哪个组找的最多。
(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台汇报,将答题纸展示在投影仪上。
师:有的组摆出了4个不同的两位数,有的组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你们是怎么摆的?有什么好办法?
(鼓励方法的多样化,对各组的不同方法进行肯定和表扬。)
结合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选出优胜组。
师生共同归纳:用数字排列组成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确定十位上的数,然后考虑个位上有哪些数可以与其搭配。
板书: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
3.握一握。
师:刚才各组同学都合作得非常好,大家真了不起!(走到优胜组旁边,伸手和优胜组的4名同学握手)向你们表示祝贺!
师:握手是我们见面时表示礼貌的一种方式,提到握手啊,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如果组内的4名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学生进行猜测。)
师:究竟是几次呢?请大家互相握握看吧!
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一起数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乒乓球赛。
师:这里在干什么?
(课件播放录像片段:乒乓球比赛。)
师:三个运动员每两位只打一场,他们要决出冠军需要进行几场比赛?
如果老师也参加进去呢?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2.搭配服装。
师:激烈的比赛结束了,马上就要进行颁奖典礼了,这里有两件衣服和两条裤子,同学们,获奖选手可以怎样搭配衣服呢?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拿出学具卡片,独立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投影展示,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
师:你想让他们穿哪套呢?你是怎么想的?
3.付钱问题。
师:为了奖励获奖运动员,组委会决定给他们买一份特别的奖品。
(课件出示奖品盒以及标价:5元。)
现在有一张5元,2张2元、5张一元,可以有几种拿法?
学生摆学具,上台汇报,教师及时进行表扬。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 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设计(全册)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案设计(全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23页例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求商的方法,能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难点: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预习作业
1、“我能点亮这颗星”。
2×=43×=64×=8
×3=12×4=205×=15
要求:a.独立思考,说说你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b.汇报。
2、分一分。把6个圆片平均分一分。(实物展示)
要求:a.小组合作完成,做好记录。
b.先说说分工情况,再说说怎么分的,算式是什么。
c.评价: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亮点。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我能点亮这颗星”。
2×=43×=64×=8
×3=12×4=205×=15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五角星涂红并写上答案,并让学生说说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2、6个圆片分法的展示:说说怎么分的,算式是什么。
6÷6=1
6÷2=3
6÷3=2
师:老师也认为这个小组的同学特别棒,不仅分工明确,讲得清楚,而且经过全组小朋友的努力,把6个圆片平均分的几种情况全部想到了。猴妈妈听了大家精彩的发言,特别高兴,它想把花果山的特产——水蜜桃送给小朋友们。看——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1)
1、课件出示情境图“猴妈妈分桃”。
2、观察回答:
(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课件出示:12个桃。每个小朋友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2)读题:自由地大声读一读。请声音响亮地孩子读一读。
(3)你会列算式吗?独立思考,汇报。师板书:12÷3=?
(4)你会算吗?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3、展示算法。
学生以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第一个人分3个,12-3=9;
第二个人分3个,9-3=6;
第三个人分3个,6-3=3;
第四个人分3个,3-3=0正好分完。
(2)学生用学具分,分成4个3。

(3)3+3+3+3=12。
(4)想:三()十二,三(四)十二,商是4。
4、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想了这么多好办法来帮助猴妈妈。
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小组的办法呢?为什么?
5、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师:听了小朋友的发言,老师觉得大家长大了,不仅能说清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能采用别人的好方法,老师也是用口诀求商的,像这题,只要想三(四)十二(板书),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求出商来。猴妈妈对大家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教学例1(2)
1、出示:12个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请小朋友大声读题目,读懂了就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不清楚地找老师和同桌说一说。
3、做完的小朋友和同桌交流想法。
4、学生汇报,师板书:12÷4=3(三)四十二
(三)观察比较:
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师小结:大家的发现可真了不起,计算这两个除法算式可以用同一句口诀求商。(板书:用口诀求商)
三、闯关游戏
创设情境:猴妈妈想请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愿意吗?她已经把你们精彩地发言、团结合作的精神用邮件发给了山上的小猴子,聪明又调皮的猴氏三兄弟想和大家比一比,在去花果山的路上,为你们设下了三个机关,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小猴1: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10÷2=12÷6=8÷2=
10÷5=12÷2=8÷4=
要求:a.自己小声说一说,有问题找老师或同桌帮忙。
b.你觉得哪个说得最棒,就说哪一个。
c.你发现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2、小猴2:要求:把得数是5的涂成红色。把得数是4的涂成绿色。
8÷26÷310÷2
20÷524÷615÷3
18÷35÷130÷5
3、小猴3:送信。(练习五第三题)
卡片“信箱”贴在黑板上,请几位小朋友做邮递员来送信,比一比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师:得数是1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4、出示:(三只小猴子:欢迎到花果山做客!)
师:花果山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下节课再去玩,好吗?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五、完成《课堂作业本》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27—28页练习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的商。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表达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借助乘法算式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对应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预习作业:
预习课本第26页第4题
你是怎么列式?
每个式子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式子:意思:
3×5=153个5总共是15人
15÷3=515人,平均3桌,每桌5人
15÷5=315人,每桌5人,平均分成3桌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去玩,你们想去吗?数学王国的国王听说咱们要去,非常高兴,他托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小礼物,他说:只要谁积极动脑思考、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就把礼物送给谁。你们想要吗?(随之出示漂亮的小卡片,卡片的背面是有趣的思维训练题)不过,去拜见国王的路上有很多困难,你们怕不怕?”
三、复习整理,巩固新知:
(一)活动一:向数学王国进发
1、师:为了顺利地见到国王,让我们先做做操,把身体锻炼好吧!拍手操背诵1——9的乘法口诀。
2、师:听,列车开过来了,让我们乘坐列车出发吧!(课件出示小火车,每节车厢是由一道道填空题组成,并伴随着火车的声音。
()四十二三()十五四()二十四
二()一十()六三十六三()十八
(二)活动二:进入数学王国
1、师:进入数学王国,先要进行测试,只要我们都做对了,就能顺利进入下一站,你们有信心吗?好,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细心,能顺利进入大门。现在做课本26页的第6题。
2、课件演示校对答案,同桌互改。
(三)活动三:走“迷宫”
师:欢迎小朋友进入下一站。看这是一座“迷宫”,走“迷宫”的规则是:自己在“迷宫”的外围找到入口和出口,按着一定的顺序走。说说你是按什么走的?(课件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切换。)
(四)活动四:算对了,“kitty猫”就和你做朋友。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第5题。
(五)活动五:看谁先到家。(练习五第11题。)
四人小组竞赛,派代表汇报。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迎接你们啦?(课件出示“kitty猫”),“kitty猫”夸大家今天表现得很好,都是爱动脑筋,聪明的孩子,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大的收获,有信心吗?
五、完成《随堂练习》

用2-6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9页例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预习作业:
1、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解答
1)拿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2)拿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列式计算(出示课件)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10里面有几个2?
3)15里面有几个5?25里面有几个5?
20里面有几个5?10里面有几个5?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出示课件,演示两种摆法)
1)
12÷3=4
2)

12÷4=3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欢玩的一些游戏)
师:瞧,这些小朋友玩的多开心。说一说你看到什么(出示图片第29页例3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师: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a、一共有多少学生?b、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c、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2、解决问题。
师:你们真不简单,一幅图提了三个问题,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如何解决。
生:3×5=15。
师:你能说说这样计算的理由吗?(学生陈述理由,复习乘法的意义)
师:那(2)、(3)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5÷3=5(人)15÷3=5(组)
(1)师:能z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
生:因为这道题是要把15人平均分成3组,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2)师: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这个算式的意思就是把1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5人。
(3)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解决问题(3)。
4、比较沟通。
(1)师: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的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发现这三道题说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条件、问题调换了一下位置,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生2:我们发现这三道题的算式是有关系的。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或者商,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版式中的被除数。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不仅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而且还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5、补充条件,解决问题。
(1)师:看,又来了3个小朋友,(板书:又来了3个小朋友)那每组应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和组里的小伙伴说一说。
(2)师:如果又来了一人,这时还能平均分成三组吗?为什么?
(3)学生汇报
四、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
师: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巩固练习
1、第24页第9题。(课件出示)
①请学生观察情景图后,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的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
②再加10人平均分到每个小组里,每个小组有几人?两种方法解答,课件演示。
③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1题
口头编题,学生独立完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列式;30÷5=6(个)
3、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2题
学生观察图后,口头编一道应用题。学生独立完成
列式:18÷6=3
4、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3题
学生观察图后,编一道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受除法问题,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和“平均分成几份”引出可以用除法计算;由于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够,个别学生将除数与商错位。
六、完成《随堂练习》
附: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15÷3=5(人)
2、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15÷5=3(组)

用2-6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练习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30页练习六。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特点,会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
预习作业:
1、花儿后面藏着几?
6÷212÷320÷410÷218÷6
18÷620÷524÷625÷512÷2
2、有9个■,每3为一堆,可以摆几堆?
有24个★,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个?
有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2、列式:
9÷3=324÷6=412÷4=3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第29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①请学生观察情景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②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的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一部题。
③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小刺猬要运走12个苹果,每次运3个,要运几次?12÷3=4(次)
2、当小刺猬把水果运回家时,发现家里来了3个客人,它们送了很多萝卜给小刺猬。
小刺猬想: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只小兔,每人得几个?12÷3=4(个)
3、小兔对刺猬说:“30根萝卜,每筐装5个。”小刺猬想:“要几个筐啊?”
30根萝卜,每筐装5根,需要几个筐?30÷5=6(个)
4、小刺猬拿出家里的筐一看,只有5个筐,不够怎么办?
我只有5个筐,怎么装?30÷5=6(根)
5、小猴送来了24只桃子,小刺猬想把桃子分给客人。
小猴带来24只桃子,每个客人5只桃子,够分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1题
口头编题,学生独立完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列式;30÷5=6(个)
2、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2题
学生观察图后,口头编一道应用题。学生独立完成
列式:18÷6=3
3、完成第30页的练习六的的3题
学生观察图后,编一道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受除法问题,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和“平均分成几份”引出可以用除法计算;由于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够,个别学生将除数与商错位。
四、完成《随堂练习》

5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31页例4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
教具、学具准备:依据教科书第31页的例4情景图制成的课件。
预习作业: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自学例4,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24÷4=6
2、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商店吗?今天小明和小芳来到了小小商店,同学们猜一猜他们要买什么东西呢?(出示依据例4制成的课件)
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观察到的情况。并汇报小组解决的步骤。
二、探究新知
1、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师:小明和小芳到底要买什么呢?他们在说什么?(出示售货员和小朋友的对话)
学生读出现的对话。在这个基础上,呈现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小明说要买5辆小汽车,小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小明应付多少钱?
师:怎样才能求出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呢?要求出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应先知道什么?怎样才能求出。现在小组讨论一下。
各小组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适时给各组适当点拨。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要解决提出的问题,需要先解决“买一辆汽车用多少钱”的问题。
师:要求出“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同学们看看从哪里我们可以知道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
生:从售货员阿姨说的“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可以知道一辆小汽车的价钱。
师:一辆小汽车多少钱?怎样列式?
生:12÷3=4(元),买一辆小汽车需要4元。
师:知道了一辆小汽车4元,那么5辆小汽车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
生:4×5=20(元),买5辆小汽车需要20元。
2、总结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都很好,那么谁能通过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学生发言,共同总结出: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就把它当作为先要解决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获得需要的信息数据,才能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数学活动:学生说要买商品,提供条件。要求学生想付多少钱,要先求什么。
条件:(1)3元可以买10本练习本。
(2)5只小熊猫15元。
(3)10元可以买1个小娃娃。
(4)18元可以买3个篮球。
(5)买10支铅笔只需5元。
(6)12元可以买4个铅笔盒。买7个地球仪要付56元。28元可以买,两副羽毛球拍。
(7)买6个闹钟需要36元。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去解决问题,学会了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如果缺少了什么数据信息,就把它作为先解决的问题,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
五、完成《课堂作业本》
除法应用题练习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32页34页练习七的第4—10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问题的特点,能正确解决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巩固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比较熟练地解答乘除法的应用题。
预习作业:第33页练习七的第7题。
一、预习反馈
课件出示第33页练习七的第7题,复习口诀求商及计算的方法
二、指导练习
导语:“六一”儿童节快到,我们要把校园打扮一下。你们愿意帮助老师一起做吗?
1、第33页练习七的第2题
1)2张纸可以做8朵花。做16朵花,需要几张纸呢?8÷2=4(朵)4×5=20(朵)
2)做16朵花,需要几张纸呢?
8÷2=4(朵)16÷4=4(张)16÷8=2(朵)2×2=4(张)
2、第32页练习七的第3题。(课件出示)
1)平均分给4人,每人几个气球?8×3=24(个)24÷4=6(个)
2)平均分给6人,每人几个气球?8×3=24(个)24÷4=6(个)
3)每人6个气球,够分吗?
3、出示依据教科书第31页“做一做”制成的课件。
请学生看题,提醒学生想一想,要解决“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这个问题已经有什么数据(小朋友设计的“每6盆花可以摆一个图案”和“两组盆花,每组有9盆花”),还缺少什么信息数据(一共有多少盆花?)。应怎样解决?可先让学生自已尝试解决。学生完成后,请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促使学生弄清楚解决用乘法和除法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
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和除法计算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2页练习七的第5题
看图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2、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好。(完成第32页练习七的第7题)
3、完成第32页练习七的第8题。
看图口头编题,在说以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问什么?
4、完成第32页练习七的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疑
5、完成第32页练习七的第10题
看图口头编题,在说以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小猴的只数是小兔的3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
7整理和复习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P35《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悉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对2-6的口诀进行整理。
预习作业:
整理和复习2-6乘法口诀求商,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出来。可以表格、画图等各种形式。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今天小鹿和同学们一起整理和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它很想知道哪些小朋友学得好。请同学们把你们的预习情况反馈一下。
二、创设情境,整理口诀:
1、小鹿是个爱学习的小动物,它很想知道2-6的乘法口诀有多少句,你们知道吗?请你们同桌合作,一个背另一个数,然后交换背。(2-6的乘法口诀有20句)
2、小鹿说:“乘法口诀有什么本领呢?”你们能告诉它吗?同桌先讨论一下,再汇报。(乘法口诀不但能计算乘法求积,还可以计算除法求商呢!)
3、请你根据口诀写出两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三六十八四五二十三四十二
()()()
()()()
()()()
()()()
有的口诀写出两个算式,你知道有哪些口诀吗?(指名回答,师板书)
4、小结:原来口诀的本领可真大,记住它不仅能计算乘法,还能计算除法呢。
三、用口诀,综合训练:
1、独立完成P35第1题,看图写算式。
2、指名说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乘除法算式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4、玩气球游戏。
①(课件出示P35第2题)小鹿和公鸡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游戏规则:每次两位同学参与,一位当公鸡,一位当小鹿,小鹿问公鸡算得数并快速说出口诀。)
四、实践拓展
1、出示P35第3题主题图:
2、引导有序观察。
3、汇报你的发现。
4、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口述数学问题,集体解答。
一、全课总结。
六、完成《课堂作业本》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99~10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媒体:乒乓球、套餐组合图片、纸箱、每组三张数字卡片、吹塑纸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数学广角》,这里边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想知道吗?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明明的自我介绍。)那咱们快去吧。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排数: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师:看,明明的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玩。(课件:情景创设。明明说: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排数游戏吧。用1、2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

师:孩子们,你们会吗?用1、2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指名回答。(课件:明明说:如果是1、2、3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多少个呢?)

师:从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呢?(2)自主探究:师: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摆一摆,然后把你们排出的数记录在纸上。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2.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怎样排的?指名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其他学生一起说数。

3、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吗(有没有漏掉的)

4、谁发现了他们小组排数的规律?(可以让排数的学生说,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学说。)

(4)观察、比较、分析、小结。

5.孩子们,看看,这几个组排出的都是哪些数?

6、看来呀,每个组的方法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只能排出这6个数。7、你喜欢哪个小组的方法?

8、教师小结:看来,这种先固定最前面一个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这种方法最快最准,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漏掉。

9.抽奖孩子们,你们学习非常认真,我们来做个抽奖游戏,想参加吗?每个小朋友都有中奖的机会哦。

(1)教师出示4个号球:这里有四个号球:2、5、7、8。

(2)什么样的号码能中奖呢?我给你们透露点信息:中奖号码就是从这4个数中选出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猜猜,什么号码可能中奖?这个号码肯定能中吗?再猜?看来,可能中奖的号码有很多个。有什么好办法肯定能中奖?(把你认为能中奖的号码都写出来吧)(把用这四个数能组成的所有两位数都写出来,教师巡视,“有孩子写出来8个两位数,她还在继续写,看来不止8个”“你是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

(3)写好了吗?大家推举一个人来摸奖吧。学生先摸出一个球。中奖号码的最前面一位数出来了,是2,那中奖号码可能是?25、27、28。再摸一个球。中奖号码是?

(4)你中奖了吗?把你写出的这个数圈出来。同桌互相看看,如果你同着中奖了,请你给他画一个苹果。(

(5)出示所有结果:孩子们,你刚才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两位数?用2、5、7、8能组成的两位数究竟有多少个呢?咱们用刚才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数的办法把这些数都排出来吧!老师写,你们说好吗?
10.握手

(1)师:孩子们,你们也是一群善于动脑的好孩子。这么多同学中奖了,来,咱们握握手,祝贺祝贺!加油!

(2)提出问题: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猜猜看!生1:6次!生2:4次!

师:究竟几次,小组长作裁判,小组内的三个同学握一握,试一试,到底几次?

(3)学生汇报表演。小组长指挥说明。他们握手,咱们一起来数吧!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握手的次数。(注意握过小朋友一边休息)

(4)师问:A和B握手了吗?B和A握手了吗?这算一次还是两次呀?

(5)小结:看来,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刚才排数,交换数的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这和顺序有关。

三、拓展应用,深入探究

1.菜肴搭配。

课件:情景创设: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好吃的菜肴。妈妈说:孩子们,菜的营养要合理搭配,又不浪费,每个小朋友从这六个菜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1)师:该吃午饭咯,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自助餐。老师都流口水了拉。这么多好吃的菜,你选那些菜肴呢?听听妈妈怎么说:(课件出示)

(2)师:哪些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在这六种菜里选两种,还要注意只能选一种荤菜和一种素菜,可以怎样搭配呢?指明学生说一、二个,还有吗?看来有很多种搭配,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呢?

(3)把你们想到的搭配用线连起来,比赛哪个小组的最快,方案最全:不重复,不遗漏。

(4)学生连线。学生小组汇报,有和他们想法不一样的吗?

(5)一共有多少种搭配?你这么快就知道啦,是不是有什么发现呀?(点数或者加法:3+3+3=9)

2.合影:

课件:情景创设:妈妈说:孩子们,给你们三个合个影作纪念。你们三个排成一排赶紧站好了。

(1)师:明明和红红、东东站成一排,可以怎样排呢?一共有多少种排法?(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可以画一画,摆一摆,同学一起排一排)

(2)谁来说说,他们三个可以怎样排?你是怎么想的?(固定左边的小朋友;固定右边的小朋友;固定中间的小朋友)(师:所有的方案他说完了吗?还有补充吗?谁能够把所有的方案都能说一说?有这么多排法啊,你是怎么想的,能说得这么全面一个都没漏掉也没重复?)

(3)还有跟他不一样的想法吗?其实,还可以固定最左边(右边、中间)小朋友,交换其他位置小朋友的办法,甚至还有其他的办法,你愿意动脑筋去想吗?不管用什么办法,这里三个小朋友排成一排,都只有6种排法,你能把这6种排法画出来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