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现代文阅读

小学阅读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5

现代文阅读。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现代文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1节 理 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核心提示:儒家文化面临生存危机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体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死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
1.下列对“儒家文化是否存在的四个标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是否有自觉继承文化精髓的传人。
B.文化赖以生存的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存在。
C.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影响人们在生活中的选择。
D.文化的独特语言是否存在于人们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解析 “是否影响”表述错误,原文是“已基本上不能影响”。
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生存危机,它的没落给人以浓重悲凉的意味。
B.西方发达国家盛行的强势文化正在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严重的政治问题。
C.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令人困惑,而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更令我们感到迷惑不解。
D.在西方文化的攻势下,我们对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解析 “更令我们感到迷惑不解”错,原文是“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5题。
核心提示:越窑鼎盛的标志
越窑的鼎盛
商周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河南、河北、山西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和浙江等地区都出现了原始瓷。但到东汉时期,浙江上虞地区的原始瓷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瓷器。这就是越窑早期的青瓷。三国两晋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越窑产品与此前相比,烧制技术已经成熟,胎釉结合更加紧密,釉质也明显提高。至唐时,慈溪上林湖地区成为越窑的另一生产中心,越窑在这时进入兴盛时期。“陶至唐而盛,时有窑名。”越窑一名也正式出现于此时。到北宋初期,越窑烧制达到鼎盛,窑业规模巨大,产品质量精美。北宋中期越窑逐渐衰落,南宋时停烧。
为了提高每次烧窑的产量,越窑在早期采用了明火叠烧和坯件对口合烧的方式。唐代晚期,匣钵开始在烧瓷中应用。瓷器在匣钵中装烧,避免了过去采用明火叠烧落砂、窑渣及烟灰对瓷器造成的不良影响,使瓷器釉面光洁无斑,质量大为提高。唐代虽然采用了匣钵技术,但更多的却是匣钵多件罩烧,只有少数产品采用匣钵单件罩烧。五代末北宋初,匣钵单件罩烧成为主要烧造方法。这种方法与匣钵多件罩烧相比无疑又是一种进步。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发掘之后,人们发现了这种匣钵烧造技术的原理:装烧时,由于匣钵接口处涂了一圈釉,匣钵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接口处透出;冷却之后,由于釉层的凝结,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匣钵之内,从而保证了匣钵内的还原气氛,使得烧制出来的瓷器釉色青翠莹润。有人认为,这种技术是“秘色瓷”“神秘”的真正原因。
细划花装饰流行也是越窑鼎盛的重要标志。早期的越窑青瓷多光素无纹,常以莹润的釉色和优雅的造型赢得市场的青睐。但到五代末北宋初,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细划花装饰开始流行。这些细划花装饰线条流畅,纹饰简洁,釉色莹润无瑕,特别是多在碗盘等瓷器内底流行对蝶、鹦鹉、龙和双凤等纹饰。到北宋中期,刻划花装饰流行,虽然沿用细划花装饰,但是工艺远不及细划花精致完美,纹饰题材也大为减少。由于匣钵单件罩烧成本过高,这一时期采用了匣钵叠烧技术,产品质量与北宋早期的产品相比明显逊色。
在慈溪上林湖寺龙口窑址中的窑具和瓷器上曾发现大量的铭文字款。如表姓名的“元记”“王记”,表纪年的“太平”“辛酉”等,其中表姓氏的经统计多属唐五代时期,这可能与唐代的“物勒工名”制度有关。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单字、两字和多字的字款铭文,文字内容不加限制。但是北宋早期,细划花纹饰流行,窑场主采用了匣钵单件罩烧技术。为了作为标记使用的字款必然受到约束,字款多被限制在瓷器器底之上,字数也被限制为单字,内容上往往只选一些吉语或与窑业相关的笔划较少的文字。受到规范之后的单字款铭文大量出现在瓷器上,也反映了窑场规模的巨大和窑业的兴盛。据统计主要有“大”“上”“永”“辛”“天”“吉”“千”“供”“子”“内”“丁”“已”“乙”等十三个字款。
3.下列关于越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越窑虽烧造近千年,但其鼎盛时期可谓昙花一现,虽维持时间并不长,但也能从遗存中找到鼎盛的标志。
B.越窑从东汉起到北宋中期,经历了早期、大发展时期、兴盛时期、鼎盛时期和衰落时期。
C.越窑虽然经历了多个不同时期,但正式有名称的时期是在兴盛时期的唐朝。
D.在越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烧造技术不断提高,烧造出来的瓷器的质量也不断
提高。
解析 北宋中期是衰落期,其烧造技术和产品质量都不如鼎盛期。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越窑的鼎盛”标志的一项是( B )
A.匣钵单件罩烧出来的瓷器釉色青翠莹润,线条纹饰简洁流畅,题材多样。
B.采用匣钵叠烧技术,一方面降低了单件罩烧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产量。
C.五代末北宋初,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细划花装饰流行起来,如对蝶、鹦鹉、龙和双凤等纹饰。
D.在上林湖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单字款铭文,而且这些铭文多出现于细划花纹饰瓷器
之上。
解析 这是北宋中期的烧造方法,属于越窑的衰落期。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
A.为了提高每次烧窑的产量,唐代晚期首次采用了匣钵多件罩烧方法。
B.五代末北宋初烧制出来的瓷器釉色青翠莹润,得益于匣钵内的还原气氛。
C.三国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多光素无纹,仅凭莹润的釉色和优雅的造型优势来占领
市场。
D.北宋早期使用的十三个字款,反映的是窑场规模的巨大和窑业的兴盛,完全避开了姓氏。
解析 A项是为了提高质量。C项“三国两晋”时间不准确。D项“完全避开了姓氏”
说法过于绝对,中国汉字字意非常丰富,“辛”“吉”“千”“丁”等同时也可以看做
是姓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核心提示:内审美的古今中外发展
内审美作为一种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滥觞于人类审美思想发端期。老子、孔子、柏拉图等人的思想中都有超越感官型审美而直达内在精神境界审美的表述。老子的最高审美境界,来自于修道时的“致虚守静”等内心体验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的内审美境界。这种境界被庄子表述为“心斋”“坐忘”,具有所谓“虚室生白”的内审美效应。就先秦儒家而言,也有着相同的情况。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但最能代表孔子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还是孔子盛赞他的弟子颜回时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不改其乐”,是一种精神境界型的内审美,是一种内乐,备受儒家推崇。古希腊的柏拉图把美的和美本身加以区别,美的是现实中可以用感官把握的具体对象,而美,则是这种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这种理念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是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念世界之时才产生的。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内审美具有精神性审美的特征,表现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正是这种超越性,构成了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内审美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但中西方之间仍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超验与非超验上。从柏拉图开始,中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思想,再到现代存在主义的“天地神人共舞”,其内审美主要是超验的,即不以人的现实的经验感觉为转移,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为核心。相反,中国古代的内审美则兼具超验和非超验即经验两类。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与西方古代审美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内乐为上,感官享乐为下;第二,中国的内乐传统与内在实践传统一致,是内在实践、内在体验的结果。老子讲“致虚守静,以观其复”,就是通过心理的自我调节,达到“观道”和“览玄”的境界。庄子的“心斋”和“坐忘”讲求心灵的虚静。这种虚静之说,到了荀子那里就发展成了“虚一而静”理论,而且,这种虚静又与心灵的平和、愉悦相联,产生“心平愉”,则“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的内审美效果。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虽非就审美而言,但正是追求“内圣”的内在功夫,才使得审美从道德感和功利感中升华出来,从现实的困境中超越出来,从而出现“孔颜乐处”和“吾与点也”的内在精神境界型审美。第三,由于内乐、内审美是自我内在实践的产物,因而中国人的生命存在和身心自由问题,从来都是一个不需要外力解决的问题,不像基督教等神学那样需要外来的神的救赎,而是仰赖于自身的感悟、内心的悦乐和身心的自我解放。
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的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不仅成就了人格理想的完善,而且也成就了审美的健全发展,是当今社会人们心灵建构、内心和谐的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支柱,是我们这个精神存在状态与物质发展水平不和谐时代的一种有益的参照。
(选自《新华文摘》2009年19期,有删节)
6.下列各项中,关于“内审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内审美是指一种古已有之的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
B.内审美是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和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
C.内审美表现为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
D.内审美是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解析这只是柏拉图对“美”的理解。本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7.下列关于中西方古代内审美的区别,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中国古代内审美兼具超验与非超验两类,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主要是超验的。
B.中国古代内审美强调内在体验,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强调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
C.中国古代内审美是内在实践的结果,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不是通过内心活动而是借助神力来实现的。
D.中国古代内审美侧重于心灵平和、愉悦的效果,而西方古代内审美则侧重于神力救赎后的超越。
解析 据“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念世界之
时才产生的。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
为核心”等信息可知,西方古代内审美同样需要通过主体心理活动才能实现。
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
A.庄子主张“心斋”和“坐忘”,实际上就是要通过个体心理调适达到内审美的效果。
B.孔子盛赞颜回“不改其乐”,体现了古代儒家对内审美的推崇和对感官审美的摒弃。
C.中国古代的往圣先贤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能实现人格理想的完善,能有效改变
现实。
D.柏拉图的“天地神人共舞”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理念世界之美和西方内审美的特征。
解析 B项据原文“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可知本项“对感官审美的摒弃”的表述不当。C项“能有效改变现实”无根据,原文只表达了“能超越现实困境”等信息。D项“天地神人共舞”是现代存在主义的思想。
解答此类问题可遵循以下步骤:
1.审好题干
首先是审准修饰语。其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有的是选出“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不正确”选项,有的是选出“最恰当”选项。再次要审准题干的“潜台词”。
2.选定区间
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需说明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一段(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设的。
3.理解含义
对概念含义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本质的把握上,内涵一定要严格界定。
4.比照分析
比照分析就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较,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注意事项:
1.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所以,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了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2.对概念的理解还要抓住概念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缩小。
3.联系语境理解。要看其所在的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相关知识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鉴赏技巧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鉴赏技巧”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鉴赏技巧
一、常用术语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线索: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1)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九)议论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十)答题技巧提醒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考的瓶颈。能否正确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一)词句品鉴题型
 1、词语的含义答题模式
①、词语含义及其特殊用法②所在句子的含义(注:往往和词语的修辞义有关)③词句蕴含的情感
问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①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答:“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特殊用法)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解释语句含义)的尴尬(情感)。
问2:14.“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案】“吞咽”的含义:尽情地享受。(释词)这里用通感(或夸张)的手法(修辞)表达了在冬末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句意+情感)
问3: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问4:“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问5: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有关词语的修辞意义,语言的使用是十分灵活的,一个词除了有词典义,还有在语境中临时获得的特殊含义,特别是因使用修辞手法而产生的种种修辞义。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在把握词语固有含义的基础之上,弄清其修辞含义、作用与效果。
问6: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北京《湿湿的想念》
答:因为值得回忆的人和事,往往是和河流密切相关的(与河水有关,取“湿’之本意),
浸润着深沉情感的(河水和情感之间有比喻色彩)鲜活、流动、有生命的(揭示“湿”之象征意味)
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湿”与泪水及感动也紧密相关联)。
2、句意理解型。句意理解题答题模式
抓每一分句;抓修辞;抓上下文;抓表面含义与深层含义;抓作者的情感态度。
问: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义。(6分)
答: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抓第一分句意思)
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抓修辞),与农夫决心留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修辞+第二分句意)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抓作者的观点态度)
做题时要主要采取语境分析法和比喻点染法。语境分析法是指根据语境来理解的方法,因为某一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找到充分的解释,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就很方便地得到答案。有的重要语句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比喻点染法就是通过理解比喻修辞格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即可以用本体来解释喻体,也可以是用喻体来解释本体。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找准其对应关系。
问:(高考全国卷Ⅱ第15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2)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的马缨花也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下一样。
解题分析:第(1)句结合语境可知,“空谷”比喻大院子,而作者写自己的脚步声,则是从侧面表现作者当时的寂寞,以及环境的清幽。而现在,在作者眼里,北京人民生活幸福,环境优美,到处盛开着马缨花。第(2)句,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在新的环境中的喜悦心情。答案:(1)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暗示了环境的幽深。(2)表明在新的生活环境里,马缨花无论何时都充满生机,就像作者喜悦幸福的心情。
(二)作用剖析型
有关表现手法作用。答题模式:手法+效果+情感态度
问: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手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效果)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义。(情感态度)
问:17.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6分)
答: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修辞效果+语句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作者情感)
方法:手法+效果+情感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问: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阐述内容)
(三)归纳内容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四)鉴赏人物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五)概括主旨型
1、整体把握,高度概括主要内容(人、事、物)
2、深入研读,全面理解写作意图(观点、感情)肯、否定,该、不该,表现体现-精神品志,感悟思考-人生现实、感慨呼吁、爱与恨、忧虑与无奈、坚信和憧憬,歌颂赞美、批判揭露……3.关注标题、首尾和背景
【经典试题示例】全国卷一《阳光的香味》
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答: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文章主要内容
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作者写作意图)
21.请概括本文的主旨。辽宁卷《杨柳》
答案: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文章主要内容)体现了作者对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的肯定。(作者写作意图)
几组手法区别
 1、渲染和烘托
渲染往往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本是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2、对比和衬托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但是对比仅限于相对事物的对照,是并列关系。衬托是相似事物的对照,两者是主次关系。对比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
3、衬托和烘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现代文阅读题表达技巧汇总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现代文阅读题表达技巧汇总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题表达技巧汇总教案

(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1、修辞手法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二、表现手法:象征、抑扬、衬托、对比、类比、铺垫、以小见大

1、象征:借某个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使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把不便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回味。

解题方法:若要求解答象征义,则要联系全文或上下文,找出体现象征物的象征义的有关信息加以综合理解判断。

例:(01年全国卷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

答案:因为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灵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解析:《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作者说的“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2、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突出事物,更令人信服。

3、衬托、对比:

对比——突出事物特征。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相似的做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做陪衬叫“反衬”。

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

解题方法: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补充的作用。

例:(04年江苏卷)第20题(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

答案:(1)写了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生后巨大声誉的对比,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和杜甫不计个人遭遇与心忧天下的对比。(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僧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4、联想和想象:更生动,更丰富,跨越时空,联结巧妙,更有内涵,更富文学性。

解题方法:谈散文中联想和想象手法运用的作用,其表述程式可拟为“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

5、用典: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

例:(04年福建卷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怎样把文本写得情趣盎然?(7分)

答案:(1)丰富而飘逸的联想和想象;(2)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3)化用典故,使文章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4)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6、寓庄于谐:用诙谐的形式表现严肃的内容。使行文活泼幽默风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深入的思考。

(二)表达方式类——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注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四)形象物象分析型

1、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

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

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五)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高三语文文现代文阅读必考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语文文现代文阅读必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必考论述类题型探究与训练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一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创新与想象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文1500字左右)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一参考答案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1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此前阐述二者之间的区别)(12题-E项答案信息处) 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什么东西互相参透?主语承前省) 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划线部分为全文总观点句,阐明二者之间的联系)(12题-A、项答案信息处)
(首段提出总观点:艺术与科学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此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2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分论点一)(亦是12题-A项信息来源处) 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例1) 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例2) 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例3)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分析说理) 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结论)(此亦为12题-B项的研判依据)
(此段提出分论点一:“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下文分别举三例证明分论点,得出结论,紧扣全文总观点。)

○3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 (分论点二)(此亦 12题-C项答案处)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例证1) 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例证2)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例证3、4)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例证5)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分析说理)
(此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然后举5例加以充分论证。)

○4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总括上文,回扣观点)(此亦为12题-D项答案信息)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例1)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例2、3)//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12题-E项答案处)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分析论证说理)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论证时代发展到今天,科学与艺术得到有机融合)
(此段总括上文,使全文形成“总—分—总”的逻辑结构,段末的论述阐明了此二者有机融合的时代意义。)

○5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2题-D项答案信息)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文1500字左右)
(末段总括全文,论述二者的联系给予我们的在益启示)

读后反思:
一、全文结构(行文思路、全文脉络):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总: 第1段(提出总论点:艺术与科学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此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第2段(分论点一: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
第二部分,分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
第3段(分论点二:第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
第4段(总述上文,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
第三部分,总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以及社会历史发展,使二者互补相得,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第5段(收束全文,总述艺术与科学的互渗关系给予人类的启示)
二、全文主旨
本文翔实地论证了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思维形式互渗与互补的紧密联系,阐述了二者相得互补给予人自由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由此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关于选择题:
完成选择题,须在认真审读题干与选项枝的基础上,对文本作定位阅读,即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信息,通过比对研读,然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C) (6分)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信息在第1段文末2段始,由此可判正确)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由第2段末可知为错误,某一命题正确,其逆命题不一定也正确,话题过于绝对)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答案在第3段文首)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由第4、5段文
首可知选项错误,张冠李戴)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第4段文中,无中生有)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由首段即知错误,混淆概念)
【题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A项,选项枝的表述来自原文第1段末和第二段始,是此两处主要信息的整合。)
C项,选项枝的表述是原文第1段和第3段相关信息的整合:“科学……追求的是真”(1段),“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有些‘美妙’感”(3段)
B项,考查的是对原文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原文表述为:“无科学性,艺术表达
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此处,“科学性”是“艺术美感”的必要条件:没有科学性就没有美感,但选项却将原文的表述偷换为充分条件:有科学性就一定会有美感,这是逻辑判断上的偷换概念,因为某一命题正确,其逆命题不一定也正确,话题过于绝对。
D项,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
原文第3段末是这样表述的:“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
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而选项中所表述的“……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由第4、5段文首可知,其所说应该是艺术创造,而非科技创新,此选项错误,张冠李戴。
E项,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把握。
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这一概念出自第4段文中:“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
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是指在科学研究当中缺失形象思维与审美意识的严重后果,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对自己的事业缺乏了解”,属无中生有。
F项,选项枝中所说“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此表述显然与原文意思不符,文章第1段段首即说:“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此处鲜明地阐述二者之间的区别,由此可知,虽然艺术与科学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但艺术是形象思维,科学是理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属于混淆概念。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题干句信息在第4段首)( D )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第3段中)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第4段中)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第5段末)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第5段末可知可非论据)
答案:答非所问
此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此题考查对观点与论据的把握,根据要求对文中相关信息进行筛选。题干句信息“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在第4段首。从行文思路看,本句即是对上文的归结,又是第3段的中心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观点的论据可在第3、4段中找。
A项,“发明电报”(3段中)属于科学发明,但这一科学发明缘起于“神奇的幻想”,(3段中),这正说明“艺术与科学有重叠,有交融”的观点。
B项,《木兰花慢》(4段前)是艺术创作,“地圆”是科学发现,这也是“艺术与科学与重叠、有交融”的论据。
C据,科学美学的诞生亦为论据,原文中表述如下“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第5段末)
D项,选项枝所言“……感悟、直觉与顿悟”属于形象思维,只是单方面的艺术创造的特性,没有涉及到科学,因而本项不能作为论据。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答:不重复。
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2分);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2分)。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C级。
题干已点明了第2与第4段,意即答案当在这两段中去寻找,通过抄摘、概括,得出答案。
由赋分值可知,当分两点作答。意思答对即可。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答: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2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2分)。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分)。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读完题,便可知从第5段中得出答案,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此题不可照抄原文,需将原文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回答。
意思答对即可。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2007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1~14题。
“国学”谈连博
“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以《四库全书》所分,国学有经、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则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不过国学相对于新学,应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当指中学。大体言之,也就是老外说的“汉学”。
那么是否有分属各国的特殊学问呢?舒芜先生在《“国学”质疑》中说:“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其实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所谓“突厥学”是也。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非出一系。其固有的文字文化无以名之,只好强以国名冠之。那么,能否把它们全部取消,像舒先生希望的,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恐怕很难。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说,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特别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立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要把中医学归并到西医学去,除一些中草药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定分离出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外,像手太阳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十二经络在解剖学上能找到依据?阴阳五行,表里寒热又如何用病理学来解释?再如中国历史研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但习用的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要完全归并到西方史学中去,就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发现老子”、“论语新解”等“重大突破”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伪学”,只能反对。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事功之学”,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
鲁迅先生早就感慨过真假学人的差别:“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可见,国学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绝不是光靠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全文1248字)
(选自2006年8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1.不能体现“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这一说法的两项是(4分)
A.在欧美一些大学历史系中,东方国家的“国学”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B.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
C.国学中的学说,很难归并到属于西方文明体系的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
D.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在西方史学中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E.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两项是(4分)
A.“国学”一词历来叫法纷纭,有人称之为经、史、子、集,也有人称之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
B.从清末到现今,“国学”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国学应是研究古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学说。
C.作者认为,中国人研究国学,很有必要,但时下国学研究却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关注。
D.国学研究如果只局限于儒学,不研究包括王充、戴震等人的学说和程朱理学,那无异于向封建士大夫看齐。
E.汉代的王充、宋代的陈亮和清代的俞正燮、戴震等对儒家经典的看法,是超越了当时的一般封建士大夫的。

13.综观全文,作者主要是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的。请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4分)

14.请写出本文作者关于“国学”的观点及其依据。(6分)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二参考答案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2007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1~14题。
“国学”谈连博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是什么?
○1“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提出观点) 以《四库全书》所分,国学有经、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则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不过国学相对于新学,应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当指中学。大体言之,也就是老外说的“汉学”。
(首段提出“国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得知:从古至今,诸家对国学的定义不一。)
至此,读者不禁要问:国学为何难以定义?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为什么?
○2那么是否有分属各国的特殊学问呢?舒芜先生在《“国学”质疑》中说:“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其实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所谓“突厥学”是也。(11题-B项) 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11题-A项信息)
(本段阐述了诸如土耳其、埃及、印度一些东方文明古国等其实也有与中国“国学”类似的、分属于各国独特文化内涵的特殊学问。)

○3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非出一系。其固有的文字文化无以名之,只好强以国名冠之。那么,能否把它们全部取消,像舒先生希望的,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恐怕很难。(观点)(11题-C项) //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说,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11题题干) 特别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立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要把中医学归并到西医学去,除一些中草药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定分离出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外,像手太阳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十二经络在解剖学上能找到依据?阴阳五行,表里寒热又如何用病理学来解释?再如中国历史研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但习用的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要完全归并到西方史学中去,就很难找到合适位置。(11题-D项)(整理举证:库恩理论;事实举证:中医学的相关问题)
(原来“国学”是分属于这些东方文明古国的特殊学问,而这些国家的文字文化又不能为其准确命名,所以只能以其国名名之。作者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阐述了国学不能简单地归并到其他学科中去的道理。)
○2、○3两段回答了首段提出的问题,“国学”之所以难以准确定义,乃因其有独特的文化背景,本国固有的文字文化又无以名之,且其不能简单地归并到其他学科中去,这就是“国学”为什么难以定义的原因。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怎么办?
○4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发现老子”、“论语新解”等“重大突破”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伪学”,只能反对。// 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观点) 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11题-E项) 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事功之学”,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论据)
(本段在上文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即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的今天,国学应该得到支持与发扬。但在扬“国学”的同时,当注意两个问题:(1)不可局限、歪曲或炒作国学;(2)不可以古人的价值观要求今人)

○5鲁迅先生早就感慨过真假学人的差别:“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以鲁迅的观点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国学的需要认真研究的,王国维便是实例)

○6可见,国学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绝不是光靠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 (全文1248字)
(选自2006年8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末段总括:国学需要批判发扬)

第三部分阐述今天如何对等国学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二:一要发扬,二要研究。

读后反思:
一、行文结构:递进式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是什么!
第1段 (国学为何难以定义?)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为什么!
第2段(阐述诸如土耳其、埃及、印度一些东方文明古国等其实也有与中
递国“国学”类似的、分属于各国独特文化内涵的特殊学问。)
第3段(原因1:“国学”是分属于这些东方文明古国的特殊学问,而这
进些国家的文字文化又不能为其准确命名,只能以其国名名之。
原因2:国学不能简单地归并到其他学科中去的道理。)
式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怎么办!
第4段(办法一,国学应该得到支持与发扬。注意两个问题:(1)不可局限、歪曲或炒作国学;(2)不可以古人的价值观要求今人)
第5段 (办法二:国学的需要认真研究的,王国维便是实例)
第6段(总括全文:国学需要批判发扬)
二、本文主旨
本文就“国学”的定义展开讨论,分析了国学难以定义是因其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并提出在新时期当发扬与研究国学。

11.不能体现“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题干信息在3段中)这一说法的两项是此(4分)
A.在欧美一些大学历史系中,东方国家的“国学”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答案信息在第2段末)
B.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
 (答案信息在第2段中)
C.国学中的学说,很难归并到属于西方文明体系的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
 (第3段中)
D.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在西方史学中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第3段末)
E.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
 (第4段末)
答案: B E(这两项论据分别证明不同的观点)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
题干“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一句是要说明,任何理论或学说的理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而东、西方在这方面是有差异的,因此,很多东方的传统文化是无法归并到西方文化体系中的。
B项是用以反驳第2段前“从来没有听说……自称过他们的‘国学’”的观点,与题干句的观点无关。
E项是为了证明第5段前“把国学局限为儒学”的观点的错误,同样与题干句观点无关。
A项,因为东方国家的“国学”理论有其建立的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假设的范式”(3段第1行),无法纳入西方文化的体系中,所以要设立“专门课程”,所以此项能够体现题干句的说法。
C项,国学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假设范式”,因此“很难归并到西方文明体系中”。(由第3段文中可知)
D项,与C项同理。
[本题共4分。每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两项是(4分)
A.“国学”一词历来叫法纷纭,有人称之为经、史、子、集,也有人称之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信息在第1段)
B.从清末到现今,“国学”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国学应是研究古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学说。(第1、4段)
C.作者认为,中国人研究国学,很有必要,但时下国学研究却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关注。(第四段)
D.国学研究如果只局限于儒学,不研究包括王充、戴震等人的学说和程朱理学,那无异于向封建士大夫看齐。(第4段末)
E.汉代的王充、宋代的陈亮和清代的俞正燮、戴震等对儒家经典的看法,是超越了当时的一般封建士大夫的。(第4段)
12.【文意理解】(4分)
答案:C E
由第4段可知此二项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全面把握文意,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
A项,第1段原文的意思是:有人认为“国学”应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有人则认为“国学”应包括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并非选项表述的国学可“称之为经、史、子、集……”此乃偷换概念。
B项,由第1、4段可知,国学应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学术文化的统称。
模糊概念,以偏概全。
D项,由第4段可知,原文所说的“向封建士大夫看齐”,是指“把国学局限成儒学”。
此乃模糊概念。
[4分。每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3.综观全文,作者主要是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的。请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4分)
答:①取消国学将其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②把国学局限于儒学,甚
至歪曲成理学,或大肆炒作,搞“伪国学”。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
审题可知,“作者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就是要找出作者批驳的观点而非作者本人的观点,所以当有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从3、4两段来寻找答案。其次,扣住题干“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特别是第二大问题,具体内容应该有三:局限于儒学、歪曲成理学、大肆炒作。
[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4.请写出本文作者关于“国学”的观点及其依据。(6分)
答:①观点:国学不应该取消。依据:东方文明古国都有“国学”。
②国学不能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依据:中国国学的立论基础与西方不同。
③观点:“国学”不应局限于儒学,而应批判发扬。依据:把“国学”局限于儒学,无疑是价值观的倒退;多了解本国的传统学术有必要。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观点与例证之间的关系。观点与例证应一一对应。作答是如果没有体现观点与依据的关系或观点与依据表述不明确,只作内容列举,只给观点分。
[6分。每点2分,其中:观点1分,依据1分。]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三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全文1274字)
(本文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3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
正确吗?为什么?(4分)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1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首段立论,提出全文观点: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2诗的“见”必为“直觉”。(承接上文论点,诗的境界须“见”,“见”则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解释直觉的含义)“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知觉含义)//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举证)
(承接第1段提出的观点,近一步说明诗的“见”必为“直觉”。接着文段先释直觉的与知觉的含义,进而以凝视梅花为例,阐释“直觉”与“知觉”的具体区别及直觉产生的审美过程。)

○3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分论点二)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具体阐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并以《长干曲》为例,论述了如何在“直觉”中“见”出诗歌的境界)

○4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用思考起联想不能与直觉同时进行)//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
(本段阐述了赏诗作诗时的灵感与顿悟源自直觉,而直觉是不能思考联想同时进行的。回答了上文所述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等问题。)

○5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全文1275字)
(本文有删改)
(总结全文,在直觉中有独立而完整的意象的诗才是有境界的诗)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读后反思:
本文在结构上属逻辑事理的逐层递进。

第三大题选文分析
第三大题为必考的现代文阅读,与2007年相比,2008年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稍作变化。题量依然为4小题,依然为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不过其中一道选择题由不定项选择改为单项选择,这大概是听取了中学老师的意见后所作的改变,值得肯定。另一道选择题仍然是多项选择,由去年的6选2,变为5选2,从选择的科学性来说虽不如去年好,但迫于文本的设题空间有限,也只能如此。本大题的另一变化是分值的调整,整大题由去年的18分改为16分,与选考阅读的分值大致相近;第12题的分值由6分调整为5分,在题目上明确标示出评分要求:“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意在提醒考生注意此题的评分标准与以往的多项选择题的给分标准不同。
今年选用的阅读材料和去年类似,仍是社会科学类的文章,阅读材料的篇幅约为1200字,短于2007年(2007年约为1500字),比较合适。文章节选自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朱光潜(1897—1986)《诗论》的第三章《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的第一节“诗与直觉”,命题者对个别地方作了删改,选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的“深埋”,许多版本是“深理”,根据文意,似应“深理”更为恰切。
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是四十年代四大诗论之一,为比较诗学的经典之作。朱先生从诗的起源、性质、特征诸角度,具体分析了中西诗歌的内在规律,探讨中国诗歌的节奏、声韵、格律等特征的历史源流,既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也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所节选文字的中心内容是“诗与直觉”,“直觉说”是朱光潜先生前期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石。在这一章节中,朱先生运用“直觉论”解释诗(主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境界,并指出: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无论欣赏或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第二,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受。
本文层次清晰,内涵比较丰富,考生对其中内容虽有所接触但并不十分熟悉,这样的阅读材料便于设计命题,便于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不过,也正因为文章内涵丰富,概念较多且考生不大熟悉,从而增大了考生的阅读难度,增加了考生的阅读用时。
当然,本文是朱光潜先生早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章,其中的有些观点后来有所变化,且仅为一家之言。选用这样的文章作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这是否恰当?我们认为这无伤大雅,考查考生立足于文本阅读的能力,更符合现代文阅读的实际需要。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答案】C、D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C。
C项,考查涉及对“‘直觉的知’的内容”和“‘名理的知’的内容”的筛选与整合,见于原文第2、3、4自然段,主要是第2自然段。
第2自然段段末有如下表述:“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而第3、4自然段说的“名理的知”,则“必用思考”,“必用联想”。可见,本选项的“‘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D项,考查的是对原文第4自然段相关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文中后一层次提到:“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
显然,“灵感”的突现是经“艰苦思索”之后。因此,选项中的“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也与原文表述相悖。
A项,表述见于原文第2自然段:“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将以上的信息加以整合,便是本选项的表述。
B项,表述也见于原文第2自然段中。选项中的“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可从原文中直接摘取;而选项中的“‘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则必须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原文中有“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的表述,还有“‘知觉’……亦称‘名理的知’”的表述,将这两处的相关表述加以整合,便是本选项的表述。
E项,表述来自原文最后一段的以下文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理)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将这段文字加以转换、整合,也就是本选项的意思。
综观以上分析,可知本小题五个选项涉及概念的把握、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其实就是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把握。这类题目的设计,大多数时候是不会照抄原文的,而是采用转换表述、筛选整合的方式,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不可机械地看原文是否有这样的文字表述。
本题难度估计不大,难度定位比较恰当。
关于本题的评分标准,我们认为“多选不给分”,这是对的,因为题干已明确“错误的两项”;“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虽然不能满足题干的要求,不过也可以成立。现在的问题是“错选的不给分”这一表述不明确,既可以理解为两项都选错则不给分;也可以理解为选对的那项给分,选错的那项不给分;还可以理解为所选的两项,虽然一对一错,也不给分。高考评卷确认为“一对一错不给分”,我们认为这种确认是不合理的。首先,题目的要求是要选“说法错误的两项”,学生按题目要求选择了两项,一对一错不给分;没有按题目要求,只选择了一项,答案正确得2分;换言之这就是鼓励了学生不按题目要求去回答。其次,非选择题均采用按点给分的方法,不能全面答出题目的要求,但某点答对,也可得到相应的分,为什么多项选择题选对了其中一项却不能得分?第三,多项选择题的给分标准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已沿用多年,全省57万多的考生与几万的语文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标准进行指导,如果仅仅是因为本次选项为五选二,题目难度不大就任意改动评分标准,这种做法是欠科学和有失公允的。本题是机器阅卷,学校的教师都知道批改多项选择题时需要特别向程序员说明语文的给分要求,要不一时的疏忽机器就会判错分。本题的评分标准首次出现在题目上,相信“一对一错不给分”的标准不是机器的错判,而是命题者的有意而为。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3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本题的设计有新意。虽然涉及的四首诗歌(属《考试说明》要求背诵的篇目)都是文本外的信息,但读解时并不需要涉及这四首诗歌的有关内容,所考查的内容仍然立足于文本内的阅读,是对文本的理解,因此还是符合阅读考查的基本要求的。
本题考查对“直觉的知”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答案主要可从原文第3自然段中找。
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是属于“名理的知”的内容,因为这是一种“联想”,有联想就不是“直觉的知”,原文第3段对“直觉的知”有这样的表述:“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用平声韵’……之类的联想”,故本项为错误项。
B项,“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和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一种联想,它并没有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本身,而是“心思的旁驰博骜”,关心的是“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也不是“直觉的知”。
C项,对《望岳》诗的欣赏,它“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这正是对“泰山”这一“个别事物的知”,心思没有“旁驰博骜”,因此属于“直觉的知”。
本题设计有创新,难度适中,又回应了《考试大纲的说明》中的题型示例,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道好题。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234段)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1分)
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1分)通过思考与联想,“直觉的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1分)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第4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的境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名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分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一些内涵丰富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或者说文章在论述主要观点的同时,还会有其他次要的观点,本文就属于这种情况。文章在论述“诗的‘见’必为‘直觉’”(或:诗歌的境界的形成必须产生于“直觉”)这一主要观点的同时,还谈到了“思考与联想对诗的境界的形成的重要性”。本题的设计就植根于此。
文章在第2、3自然段首先谈到“直觉的知”和“知觉的知”的区别,接着提出并论述了“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的观点,并指出,要“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就必须“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心思不能“旁驰博骜”,否则,“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然后在第4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的境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名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朱光潜先生的这些观点,多见于他早期的美学论著中。如在《美感与联想》一文中,就有如下的论述:
欣赏不能不借助于联想,因为它不能不借助于了解。我们在前章已经说过,了解是欣赏的必要的预备,但不就是欣赏。联想也是如此。所以联想有助于美感,与美感为形象的直觉两说并不冲突。在美感经验之中,精神必须专注于孤立绝缘的意象,不容有联想,有联想则离开欣赏对象而旁迁他涉。但是这个意象的产生不能不借助于联想,联想愈丰富则意象愈深广,愈明晰。一言以蔽之,联想虽不能与美感经验同时并存,但是可以来在美感经验之前,使美感经验愈加充实。
综上所述可知,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既有“直觉的知”,也有“名理的知”,两者可以转化,但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从本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不正确”)来看,命题者是想考生在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的同时,也能同时了解作者在文中的其他观点,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但从命题的技术上却犯了比较大的失误,由于题干表述的不周密(“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导致命题者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不正确”)不是唯一的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也是一个可以成立的答案。因为,文中说“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如果“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视”。在这个答案中,“形成过程”就只是指“凝神注视”这一时间段,而非指作诗和读诗的全过程。“说法正确”恰是节选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这不但与命题者在参考答案中要求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相吻合,而且也与15题答案的①与②相符。另外,“这种说法正确吗?”由于题干缺少了“根据文本”这一限定,也可以将本题视作广义的探究题,离开文本,甚至离开作者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是不涉及到“探究”F层级。
关于本题考查能力及能力层级的表述,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本题考查考生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这里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考点的表述过于累赘。因为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把握”,而“重要概念和句子含义的理解”是从属于“作者观点的把握的”,是次要的,因此,完全可以简化为“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第二,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能力)是高于并包含能力层级B(理解能力)的,因此在能力定位时,没有必要把能力层级B也扯上。造成这种能力层级定位不当的情况,估计是能力考点的定位过于庞杂所致。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答: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每点1分。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及综合概括,能力层级为C。
本题考查的内容涵盖了全文,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和内容要点,才能作好归纳、概括。选文围绕“诗的境界和直觉”问题用五个自然段展开论述。
第1自然段,提出了本文的命题: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为下文论述本文的主要观点“要产生诗的境界,诗的‘见’必为‘直觉’”作引子)。
第2自然段,由“见”引出“直觉”与“知觉”,解释“名理的知”以及在欣赏和创造时的所觉,即“直觉”。
第3自然段,论述“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是“直觉的知”;如果联想一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利世界和实际世界(直觉的知进为名理的知)。
第4自然段,提出观点:诗的境界的形成不可能同时具有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联想、思考),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直觉”。
第5自然段,进一步强调诗的境界是直觉中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综括以上分析,“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见”要升华为“诗的境界”,诗的“见”必须为“直觉”(见第2自然段段首);
②“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3、4自然段);
③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我们要重视灵感的作用(见第4自然段末);
④只有直觉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才能形成“诗的境界”(见第5自然段)。
解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不是“文章涉及……”——因此,答案并没有将文章涉及的内容都归纳进去。应该说,本题的考点和能力设置是值得肯定的,它向中学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导向——整体阅读,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如果说有瑕疵的话,那就是参考答案的设计与中学的教学实际有点不吻合。在中学的教学中,“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一般理解为“涉及哪些问题”,答的是“问题”,而不是观点。比如第①点,则应答为“涉及‘见’与‘直觉’、‘直觉’与‘诗的境界’的关系”。再如第③点,则应答为“涉及‘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008年广东高考卷的必考阅读总体来看,还是可以的,但由于题目命制的严谨性不够,导致本阅读题存在不少瑕疵,影响了考生的正常发挥,也影响了检测的准确度。

12.C、D
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一处的信息不符。
原文说“必须用”,这并不意味着“全靠”。由此可知“全靠”的说法不准确。
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4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的观点相悖。
评分标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3.C
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
C、“巍峨高大、雄伟壮丽”是诗中所写泰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就是直觉。
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都已以通过联想由此及彼了。

14.
答案1:正确。
因为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靠的是“直觉的知”,读者要将全副精神专注于诗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觉中形成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诗的境界”。
答案2:正确。
因为“直觉的知”才是对所觉对象本身形象的感知,这才是对诗的意象的理解,而“名理的知” 是对诸事物中关系的知,就名理的知而言,形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15.
答1:从“见”升华为“诗的境界”需要用“直觉”见出来,经过思考之后,豁然贯通,“诗的境界就会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
答2:(1)读诗时,诗的见必须关注形象本身,必为直觉,即对个别事物的知。
(3)必须经过艰苦思索,并且豁然贯通。即灵感。
(3)此外,诗本身也应该有完整的形象,必须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四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汕头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王朝闻
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必然特性。艺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本身的多样性,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造才能的多样性,群众对艺术的需要和爱好的多样性,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术作品只有具有多样的风格,才能适应对无限丰富多样的客观世界的反映,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表明,艺术繁荣的时代,往往伴随着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
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于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中,而且也表现于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中。伟大的作家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他所创作的作品虽然有着一种主导的、占优势的风格,但并不排斥他创造出具有多样风格的作品,布封曾说:“随着不同对象,写法就应该大不相同”,“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上都盖上同一的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胡应麟对杜甫的艺术风格的评价是:“正而能变,大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众调。”这里所说的“本调”与“众调”的关系,体现了艺术风格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一般说来,沉郁是杜甫作品中占主导的风格,但并不能用这一种风格来说明杜甫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杜甫的艺术风格是丰富多采的,有“欲倾东海洗乾坤”那样的豪放,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样的深沉,也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样的悲壮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那样的轻灵……尽管杜甫作品中的基调还是那种积极的忧国忧民的沉郁的精神。其次,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发展,常常包括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
在风格的多样性之中之所以又显示出一致性,乃是由于艺术家主观条件自身构成因素的对立和统一。就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来说,他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最终不能不为他所具有的创作个性所制约;就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来说,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的变化,不能不为他们所共同生活的某一时代、阶级、民族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所制约。艺术发展史表明,具有各自不同创作个性的艺术家,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出他们生活的时代、阶级、民族的共性,这就规定了他们作品的风格个性不能不带有一致性。
辩证地把握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对于正确认识艺术风格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承认多样性而否认一致性,必然导致否定风格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相反,否认多样性而只承认一致性,在创作上必然导致千篇一律,阻碍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节选自《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
(全文1071字)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是艺术繁荣时代常有的特征,这是我国古代许多有关艺术史的著作证明了的结论。
B.伟大作家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是因为其作品反映的生活包括了广阔的天地。
C.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间当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
D.布封说“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是说天才作家不能只有一种创作手法。
E.创作上之所以出现千篇一律的毛病,只承认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否认其多样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13.下面对艺术风格多样性的解释,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家不同的阅历和素养,是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B.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具有多样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艺术也就具有多样性的风格。
C.艺术作品只要具有多样的风格,就能满足群众对于艺术的多样的需要和爱好。
D.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都会呈现一种主导的风格以及丰富多彩的多样性风格。

14.胡应麟评价杜甫的艺术风格“不失本调而兼众调。”下面诗句表现了杜甫诗歌什么“本调”,又各表现了什么“众调”?(4分)
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⑶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15.为什么有一些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作品也可以呈现同样的艺术风格?请结合作者关于艺术风格一致性的观点简要分析。(4分)

12.(5分)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B、C(B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以偏概全,绝对化,仅是“常常”有的“可能性”。)
13.(3分)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B(A只是艺术风格多样性的一个原因,不能说是“根本原因”;C原文是“只有……才”;D以偏概全。)
14.(4分)
答: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杜诗忧国忧民的“本调”(1分)。⑴体现了杜诗轻灵的风格;⑵体现了杜诗悲壮的风格。⑶体现了杜诗豪放的风格。(每句各1分)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D。
15.(4分)
答:这是由于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个性相近或相同,而且不同的时代、不同民族的的审美需要和艺术发展也有其共性,因而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可以呈现一致性。
两个要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D。

学术论文文本阅读训练1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2006~2007学年度高三综合能力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快乐经济学
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极终原则,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人类所有行为与结果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归根结底都是相对于快乐而言才具有价值的。或者说,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均是手段,快乐才是终极目的。由于经济学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因此快乐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近年来,国际上快乐经济学(EconomicsofHappi-ness)的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快乐经济学在整体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支持下融合了行为学、社会学、实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逐渐成为“直面生活现象”的经济学典范。
人类快乐欲望的产生不是主观随意的,甚至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人的相应生理官能存在和这些官能的需要为客观物质基础的。快乐属于在心身一体性基础上的脑物质的机能,人类的苦乐感知最终可通过脑神经元的电、磁、场、波等脑生理反应解读出来。这是快乐产生与感知的“主体客观性”。而人类追求快乐的主体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同样具有客观性质(如大米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它们相对于人类的快乐需要而言是客观存在的。
从理论机理上讲,快乐实际是基于心身一体性的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电、磁、场等的物理、化学反应现象,最终可通过如血压计一样的“快乐计”来测度。人的主体客观性、类近似性及满足快乐的对象客观性三者大致可完成对快乐测量的理论机理与测量有效性的证明。但在发明出快乐计之前,快乐测量仍是一个难题。目前,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分别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心理学关注对快乐本身测度与追忆的稳定性;社会学主要侧重与主观幸福感测度方法,主要运用一系列关于主体感受的满意度指标来进行主观幸福感测度;经济学中的快乐测度比较注重主客观影响因子的系统性结合,注意一些客观实在性指标的选取,并对心理学、社会学方法有糅合性,但其弱点是对主观快乐测度的稳定性把握不够。如何把几种学科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研究仍是国内外迄今未解决好的课题。
所谓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悖论是指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的问题,简称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Paradox)。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即开展快乐指数调查,发现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happinessindex)或主观幸福感(SWB,SubjectiveWell-Bing)在一定限度(如人均GDP5000美元)内与快乐增长具有正相关,超过一定限度以后,相关性便显著减弱乃至快乐无增长、负增长。对于这一伊斯特林悖论现象,实际上可运用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包含的“基于金钱的不同质需要的弱通约、不通约性”原理来解释。即当人们的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收入就不再是强相关性的快乐影响因子,而公平与尊重、交往与友谊乃至是自我实现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些需要的实现并不要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这就是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的基础原因。当然,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是其他非金钱原因。然而,尽管需要层次论能够对伊斯特林悖论给以一定的理论解释,但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的相关性演化仍给经济增长提出来一系列的重大课题。如:基于快乐核心价值的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理性限度?经济增长如何持续促进快乐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究竟是以快乐、幸福为核心还是以GDP为核心?如果经济有发展而快乐无提高,则经济增长定然无意义。那么,经济增长又如何能够无限化地正相关于人们的快乐?
(全文1340字)(摘自2007年第4期《新华文摘快乐经济学的理论难点、发展向度与现实价值》,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1.下列与文中说法不相符合的两项是(4分)
A.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作为分析人类行为学科的经济学,理应以“快乐”作为其学科研究的核心命题。
B.所谓快乐的“主客体性”,主要是指人的快乐欲望不是主观随意产生的,而是要受人的生理官能存在及官能的客观需要影响。
C.人类所有的行为与结果诸如衣食住行、GDP增长、环境保护等,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趋乐避苦,其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上。
D.快乐实际上是属于脑物质的一种反应现象,它完全可以通过“快乐计”来测度,而在仪器的实际运用中,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采用的方法会各有不同。
E.人本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悖论问题作出了解释,但未能说明解决途径。
2.下列对经济增长与快乐增长不一致问题的理解,不恰当的有(4分)
A.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指数在一定的限度内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变化。
B.从不同需要满足层次看,人们的收入虽有区别,但金钱往往还是一个影响快乐的主要因素。
C.生活中有的时候,人们的某些需要实现如公平与尊重是不能用同等比例的钱来获得的。
D.金钱与快乐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发生弱相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看重自我实现,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问题是次要原因。

3.文章第三段,为什么说“快乐测量仍是一个难题”?(4分)

4.实施多年的假期“黄金周”制度,在拉动需求增长的同时似乎也日显其弊。有人戏称“黄金周”是“遭罪周”,还有专家认为“黄金周”的正面效应已逐步减少,应予取消。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能够支持取消“黄金周”这一说法的理由。(4分)

必考(论述类)学术论文文本阅读训练1参考答案:

1.CD
C项“……等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上”的说法与原文之意有出入;
D项,不同学科测度快乐的方法各有不同并非是指“仪器的实际运用”而言,况且“快乐计”还未发明出来。

2.BD
原文表达的意思是“收入上升到基本需要满足以上层次时,金钱很难通约其他层次的满足”,B项说法与其有出入;“基础原因”不等同于“根本原因”,再者,原文并未指明“环境损害、公平缺失等”是“次要原因”。

13.
答:因为涉及快乐经济学研究的相关学科对快乐的测量虽各有方法,但总有不足或弱点。(2分)而目前还未能做到把几种学科的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研究。(2分)

14.
答:①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快乐,由此,经济社会的种种活动则是实现幸福快乐的手段,经济增长也应该是以快乐为核心价值。(2分)②假期“黄金周”制度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保持促进人的快乐同时增长,反而给人带来了许多烦恼、不利,这样的做法脱离了人类行为快乐“终极目的”,其经济增长已不具备“快乐”价值,是无意义的。所以应该取消“黄金周”。(2分)

现代文阅读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现代文阅读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
现代文阅读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
(东山二中陈贵武)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2010年提出来的一个阅读能力点和测试点。这个能力点的提出,表明现代文阅读测试增加了创造性阅读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意识的要求。
一、什么是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
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属于阅读心理学上称为的“预测”,是一种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的过程。我们平时读小说,看电视连续剧,推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就是这种方法自觉不自觉的运用。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推测;完全没有的推测的阅读是不存在的。
根据文章内容作推断和想象,通常放在第Ⅰ卷现代文选读(一)中,用单项选择题考,第Ⅱ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偶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推断题。
二、推断和想象的类型
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譬如,我们在《筛选和整合信息》一讲中全文引用了《转基因作物》(1998年高考试卷选文)。文中说“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作物的脱氧核糖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文中又说:“同时也有些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两例的推断,都属于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2.根据文中的观点推出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这一类推断比上一类推断要困难一些。这困难主要表现在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准确把握;也表现为对“相关问题”的了解程度,还表现为一个联想和推理过程。1997年高考就出过这样的试题。当年所给的材料是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散文二集〉导言》的节选文字。节选的部分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弊端,丝毫未涉及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却出了这样一道题:
关于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心”,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从原文对《古文辞类纂》的评述中,把握作者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心”的看法,知道这“心”就是指主题,中国古代散文的“心”是宣扬尊君、卫道、孝亲这“三种教条”的;知道文中所说的“体”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知道中国古代散文的“体”是刻板的、僵化的。还要知道作者把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的这两个弊端概括为“两重械梏”,并且说,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是写不出好的散文来的。因此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要突破这两重械梏。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进入答题状态。而答题时又要扣住散文的“心”即主题来判断。据此可知,本题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A、C。因为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是宣扬封建教条、严守封建教条的,所以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应该“反对封建教条”、“表现作者个性”。B、D两项原文未尝论及,自然不符合作者观点。当年错判最多的是E项,主要是考生不明白“两重械梏”包括“心”和“体”两个方面,而试题只要求对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作推断。如果考生对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具备一定的知识和阅读经验,解答本题会得到一定的方便。
3.根据语境推断和想象作品和相关要素
这里所说的“相关要素”,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更多的则是两者结合的。譬如过去考过根据文意补写一个领起句,补写一个总结句,或者根据一首诗的具体描写和抒情,推断诗中所写是哪一类人,等等。这类推断的基本之点是对所给文章有准确的把握,还要分析具体的上下文。
例: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完成后面的题。
“书法家”
司玉笙
书法比赛会,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根据语境作推断和想象,在文中的横线内补写承先启后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应是:
要完成这道题,要注意这样几点:①“书法家”上加引号,是讽刺的,否定的;②“书法家”高局长因为经常批文件只会写“同意”二字,其他字不会写,自然隐含着没有实际本领的意思;③这高局长为人并不坏,“笑眯眯”、“歪着头”、“我就献丑了”、“不写了吧”的神情、对话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至少态度不恶劣;④“高局长循声望去”,这表明有人在较远处大声说话;“不写了吧”表明大声说的是请他再写几个字。而“轻抖手腕”、“劲秀”等表明“同意”二字写得不错。根据这样的分析,补写的“承先启后的两句话”应该是:“人群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当然,不一定就这样补写,只要补写出的两句意思正确,能“承先启后”就可以。
不过,这种类型的推断和想象,近若干年高考未曾考过。考的主要是前两类。
三、推断和想象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推断的和想象的根据要充分
这“根据”就是原文的内容。原文的内容是推断和想象的前提。前提条件必须充分。如果不充分,推出的结论便不可信。(这称为推断有“据”。)
2.推断要合乎逻辑
这里所说的合乎逻辑就是符合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指符合推理的规则。如果用因果推理法,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如果用类比推理,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如此等等。这称为推断要有“理”。请参见典型题分析。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类正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虐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
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
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
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
生的保温效应。
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
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
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
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
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
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
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
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
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7—10题。
第1题考查对文中基本概念的理解,答案是A。关于“温室效应”这个概念,第二段有明确界定:“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保温效应。”这句话有四个要点:①保温效应;②阳光透射;③密闭空间;④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对照四个选项,A项具备这四个要点,所以“最准确”。
第2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能力,答案是C。原文首段说明“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文中说,“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据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3题考查对重要文句的理解能力,答案是D。解答本题要扣住“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一要求。D项“雷击和虫害”不是“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人类对此束手无策”也不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故D项不正确。
第4题考查推断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B。B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因为滑雪运动能否继续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二是“台风将远离日本”,因为原文说,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后,充其量台风只是“绕道而行”,不可能“远离日本”。这两项错误,既有推断根椐不足之误,又有推断过程之错。
对照原文,其他三项推测根据充分,推断过程合理,因而都是正确的。
五、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的两河文明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比原来常说“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度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出灿烂成就。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的统一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
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权,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历史学家对此多抱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长江,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赞成派的观点,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高代遗址的发现,各种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朝都城遗址的相同。根据这些实物证据推测,很可能是黄河流域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如果这位贵族不是偶然来到这里,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项部署,那么我们可以说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
不过,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际的经济、军事或信仰的说明,才站得住。无端的邻地扩张在商代是不应存在的。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犹如惊人重笔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洲、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在考虑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战略意义时,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凯觎长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不成商朝,商王朝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不吝代价。所以一些考古学家推测,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系。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史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
1.联系全文,下列对“另有个说法”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在人文发展史早期“一体化”的特点不明显。
B.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文化上互相统属,政治上共尊一个王权。
C.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一体化”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
D.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合力浇灌,共同养育出灿烂的文化成就。
2.下列是对“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的原因的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两河流域辽阔宽广。
B.中国两河之间相距遥远。
C.黄河流域的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各自成长,各成体系。
D.统一不仅要有政治上的需求,而且还要有经济上的需求。
3.下列可作为两河“共尊一个王权”的最重要证据的一项是()
A.商王朝曾派人率部到盘龙城筑城建立据点。
B.在湖北黄陂发现的盘龙城据点有重要战略意义。
C.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
D.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两河”要比西亚的“两河”长大、广阔得多,因此,中国的“两河文明”
要比西亚的“两河文明”灿烂得多,伟大得多。
B.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可见,
中国的古代文化没有出现过“一体化”。
C.到目前为止,在长江流域只发现了商朝据点遗址和一批商周时期的铜矿遗址,这说
明北方王朝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
D.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就不成商朝。四川广汉三星堆铜器文明遗址的发现,说
明商朝的政治势力已经控制了四川广汉。
附:答案及简析
1.B(本文并没有否定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史实,只是认为中国两河文明共
尊一个王权的时间要比西亚晚,且艰难得多)
2.D(任何地区的统一必须具备这两需求。这不能成为中国两河统一难于西亚的原因)
3.D(“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效的经济说明”,“铜矿遗址”就是一种经济文明;而且这些
“铜矿遗址”是“商周时代”的。A项只是一种推测,不是证据;B项具有战略意义不是
证据;C项虽“有铜器朝代的重要遗址”,但如果不能确证这些遗址的风格与北方王朝的
相同,都不足以证明北方势力已到达黄河流域)
4.C(一个政权对某区域的控制,离不开政治、经济两大因素。因为在长江流域没有发现早于商代的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依据,因此可以推出北方王权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A项比较只是一个条件,不是惟一条件;B项“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只能说明在中国上古时代没有“一体化”;D项不仅商代有铜器,周朝也有铜器,即使这些铜器出现在商朝时期,如果不能断定是商朝的铜器,也不能仅据此就断定商朝的政治势力曾经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