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9 寡人之于国也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17

9 寡人之于国也。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 寡人之于国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9 寡人之于国也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文通过记叙孟子和梁惠王关于“民不加多”问题的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孟子应梁惠王之邀宣讲治国之道,梁惠王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为国尽心,可是“民不加多”的困惑。在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时,孟子“欲擒故纵”,用战争中逃跑了“五十步”而笑“百步”的比喻论证启发梁惠王,向他说明“移民移粟”的做法与邻国的治国不尽心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接下来,孟子便从正面阐释他的治国之道,陈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宣讲“民本、仁政”的思想。
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并以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雄辩气势,加之孟子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使得文章浑然一体,气势恢弘。
文章彰显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反对暴虐、反对战争的仁政思想,显示出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剖析:于,对于。焉、耳、矣,句末助词。
(梁惠王)刚见孟子,便直言:我对于治理国家,很尽心竭力了吧。从而引出了自己的一系列“尽心”之举。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劳力不足,是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人力资源,成了每一个诸侯国的立国之本;争夺人力,成了每一个诸侯国的当务之急。因此,梁惠王在迫不及待地问人口问题之前,首先陈述政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焉、耳、矣,三个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了语气。口诵心惟,梁惠王的那种自矜的口吻,自诩而又无可奈何的神态,如在目前。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剖析:凶,谷物收成不好,此指荒年、歉收之年。河,古多特指黄河;河内、河东,便指黄河以北、黄河以东的地方。
这便是梁惠王“尽心”举措:黄河以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也采取同样的做法。
这句话当是梁惠王尽心治国的自我表白。在梁惠王看来,拆东墙,补西墙,这种“查漏补缺”式的救灾措施,处处都是为百姓着想的。自己这样做,对百姓已经够尽心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惠王并不是从根本上来解决百姓疾苦的,这样的“尽心”也只是简单之举。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剖析: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各诸侯国都希望人口增多,因此,梁惠王很快便把话题转到了人口上面。看看邻国的君主主持政务,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是冷兵器时代,想问鼎天下,人口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砝码。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了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了大量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他将自己的做法与邻国君主比较,认为自己比邻国的政治好多了,可是依然“民不加多”。
这里,梁惠王将“邻国之政”与“寡人之用心”对比,将“邻国之民”与“寡人之民”对比。对比中可见梁惠王的自矜与困惑之深,可见梁惠王想知道“民不加多”原因的迫切心情以及追求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政治雄心。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剖析: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时,季节。胜,尽。数罟,很细密的网。洿池,指池塘。以时,按一定的季节。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塘里捕鱼,那鱼鳖水产就会吃不完。砍伐林木按照一定的时节,那木材便用之不尽。
孟子以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又连用三个“不可胜……也”的句式指出采取这种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便初步点明了使民加多的途径。这对于一个希望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君主来说,一定是有着很大诱惑力的。
5.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剖析: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憾,遗憾。王道,指儒家的政治思想,以仁义治天下的主张。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了,木材用不尽了,这样,便可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遗憾了,王道也就真正开始了。
孟子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作前三组排比句的小结,又以此结论为前提推出下一结论——“王道之始也”。这里,孟子阐明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重要措施。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剖析:树,种植,动词。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动词。帛,丝织品。鸡豚狗彘之畜,鸡、狗、猪的畜养。之,代词,复指“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无,通“毋”。
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百亩的农田能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如何“养民”,孟子用三组排比句更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从种植、养殖谈到农业生产,与前文所说相比,显然是更进了一步。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剖析:谨,谨慎,这里有使动意味,使……严谨。庠序,古指学校。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悌,指两个方面,“孝”即尊敬父母,“悌”即敬重兄长。颁白者,“颁”同“斑”,头发花白的人。负戴,指背负重物。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东西了。
“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富而后教”,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与上面合成四组排比句,将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剖析:黎民,百姓。王,读wànɡ,动词,为王,称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按今天的语序为“未有之也”,还不曾有过这种事情。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还不曾有过。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这里说“王道之成”,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使孟子的“王道”思想表现得更为深刻透彻了。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剖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前一个“食”,读“sì”,吃,动词。后一个“食”,读“shí”,食物,名词。检,约束。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是何异于,这同……有什么区别。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这里,孟子批评了统治者的虐政做法,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同时,这一部分与文章开头也形成了照应。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两个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运用比喻驳斥了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将“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生动而又深刻地表明危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剖析:罪,归罪,责备,动词。岁,年成。至,到,归顺。
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那么,天下的百姓便会投靠到您这里来了。
以此收束议论,可谓言简意赅。民有不幸,不归罪于年成,而要自我反省,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这样,才能使百姓归附。
文句与开篇所言凶年采取“移民移粟”的措施形成了照应,也是对开篇梁惠王“寡人之民不加多”一问的明确回答。

二、重点语段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剖析:对于梁惠王迫不及待提出的“民不加多”问题,孟子考虑到梁惠王的孤傲心理,没有直接批评其错误做法,没有直接予以剖析原因,而是“欲擒故纵”,“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孟子以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予以启发,使对方容易接受。先总提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梁惠王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于是孟子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直接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的不同而已。这里也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语段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显得具体而形象。“欲擒故纵”“引人入彀”的论辩手法,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观点。从简短的语句中,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审美鉴赏
让人心悦诚服的论辩
孟子不仅是位儒学大师,而且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气势充沛而又委婉动听,善于在谦和逊让中蓄势,在生动譬喻中设圈套。进步的思想主张加上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使他在论辩中无往而不胜,而且令对手心悦诚服。《寡人之于国也》是他的语言艺术的一个范例。
严密的逻辑力量。正面陈述“仁政”主张时,孟子先说明“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进而又用“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来说明施政的进一步要求,先养后教,既让人民无冻饿之苦,又在生活安定的基础上施以教化。从“王道之始”说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全段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产生了“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是“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全文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成功地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深奥、干巴巴的道理,说得浅显生动,富于文学情趣,于机智幽默之中突出事物的本质。如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然后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揭穿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所谓“尽心”措施,同别的国君一样不爱人民,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的区别。文章最后,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又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首尾两处,都能根据对方特定的条件——好战来设喻,既能激发对方的兴趣,又能因势利导地阐明事理。
成功地使用排偶修辞,对于突出观点、强化感情、增强文章纵横驰骋的气势,造成对于论敌的冲击力,有着重要作用。在第四段中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用的则是对偶。正因为多处运用排比和对偶,不仅生动形象,富于气势,而且读来声调铿锵,琅琅上口,于整齐的句式中洋溢着参差和谐的音乐美。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即同形异义。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古今异义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美好的。初中课文《孟子二章》中有“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这句话,其中“亲戚”一词即是词义的扩大,句中用的是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寡人之于国》中的“河内”“河东”之“河”在文中只指黄河,今义则要大得多。
2.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桃花源记》中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句话,其中“妻子”一词的意思是妻子儿女,今义只指妻,与“丈夫”相对,词义缩小了。《荀子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也是词义的缩小。
3.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指某个词语在古汉语中表示甲事物,而到现代汉语中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所谓“感情色彩变化”,就是某个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有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所谓“名称说法改变”是指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的“目”字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寡人之于国》中“河内凶”“河东凶”的“凶”字在文中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而现代汉语的常用义项是“凶恶”“凶残”的意思;“邻国之民不加少”中的“加”字在文中是“更”的意思,而现代汉语的常用义项是“增加”。

二、典题精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D.燕军扰乱奔走
指点迷津:B、C、D三项中的加点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双音词,分别是表方位的名词“南边”、动词“喧嚷”和动词“搅乱,使混乱或不安”,而在文中都是两个单音节词,意思分别是“面朝南”“擂鼓呐喊”和“惊扰混乱”。A项中“反间”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为“用计策使敌人内部不团结”,从原文来看,田单用计谋使得燕王不再信任乐毅并使骑劫代替他,正符合这个意思。
答案:A

相关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方案(二)
总体设计
思路方法
孟子在文中高举“仁政”“民本”的大旗,阐述自己的“王道”思想。在对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抓牢文言教学的常规重点外,还应将文学常识的掌握放到重要的地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有关孟子的思想精髓的理解远比掌握几个文言现象重要得多。在教学的过程中,宜将孟子的思想体系作一梳理,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孟子的思想作一把握,这也为以后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作一铺垫。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寻找相关的资料,以求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对孟子的思想作适当探讨,以发展与建构学生人文思想。当然这一工作只能更多地依赖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准备,有条件的班级可专门辟一学时,让学生作充分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引导学生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知识宜作适当小结;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3.理解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并更好地理解新时期党中央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复习导入1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复习导入2
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曾游说各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现存七章)传世。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孟子》现存七章,全面反映了孟子思想。孟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元文宗封他为“亚圣”。《孟子》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都是摘取每章开头几个字命名,没有特别意义。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故有《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的篇名。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所以说《孟子》给人的感觉是侃侃而谈。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情感强烈,文笔犀利,论辩性强;(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巧妙控制论辩方向,驱诱论敌就范;(3)巧用比喻,使枯燥理论具体、生动,富有可读性和说服力;(4)文辞方面富于铺陈扬厉,时露尖刻,句式喜用排偶,笔锋咄咄逼人,文章酣畅淋漓。
2.基础积累
①字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ɡ)食也
数罟(cùɡ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ɡ)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谨庠(xiánɡ)序之教然而不王(wànɡ)者涂有饿莩(piǎo)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②通假字
涂(tú,通“途”)有饿莩
无(wú,通“毋”)失其时
颁(bān,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信息筛选
1.解题:
“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谦词,今义是形影孤单的人,即孤家寡人。“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原句是主谓句,感叹句。“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之”,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2.整体感知:
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合作探究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2.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他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6.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时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当采取了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8.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作者采用类比论证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方法点拨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利用相关信息,解读潜藏在文本背后的主题。这是全新的阅读要求。
文本研习的手段、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教师不必过早地将结论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同学,也不必让学生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能力提升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明确: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
规律总结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明确: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课堂小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有所发展。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作业设计
1.归纳文中的主要文言现象。
2.在今天“仁政”思想仍有它的时代意义,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板书设计
设计点评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归纳课内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另外,应让学生多开口说,尤其是字、词、句的翻译,因为许多学生存在“眼高口低”的毛病。课堂时间不够,也应作为笔头作业,落到实处。

寡人之于国也2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弃甲曳兵而走斧斤以时入山林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然而不王者

(5)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重点点拨: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兵

②涂()有饿piǎo()

③鸡豚()狗()之畜()

④数()罟()不入wū()池

⑤无()失其时

⑥谨庠()序之数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之义

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彘xù④cùgǔ洿⑤wú无通假字,同“毋”⑥xiáng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寡人之于国也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四、课堂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随堂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孟子“仁政”的思想;

2.掌握“熟、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了解“或……或……”“是……耳”“是……也”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及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和感受孟子论证的思想性和逻辑性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讨论探究、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孟子,导入课文:

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自主介绍孟子的相关资料。

(二)两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请一组学生齐读,其他组的学生注意找他们读错的字词和断句错误的地方。

(三)齐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难句举释(面上展开):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第一和第二节,第二组负责第三节,第三组负责第四和第五节。结合注释分组翻译,找出难句相互讨论,不清楚的地方,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围绕句式等方面学生提出的。

(明确:“或……或……”“是……耳”“是……也”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2.掌握重要实词(点上突破):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熟”“直”“胜”等,这一步可分组展开竞赛,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