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3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导入:镁条燃烧的实验。生成物白色固体氧化镁的质量和反应前的镁条质量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学生猜想:有的说增大,有的说减小,有的说不变。并有理由。

★新课:今天我们研究的主题---化学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

★学生阅读教材:根据课本图片信息做出选择。再次确定自己的猜想。

★教师:验证猜想最好的方法是实验。

★学生实验前准备:1、实验前应思考的问题。参考小丽同学的思考并作补充,

2、确定一个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注:大多数组都选择此反应。反应利于操作并反应没有涉及的气体

唯独有韩环宇组想利用白磷燃烧。教师有准备,并鼓励该组做该实验。

3、选择实验仪器。

4、简单说出实验步骤。

★学生实验。

★教师实验指导,并引领学生找出具体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实验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关键词

★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后反思:和学生交流本节课最喜欢的地方或对其冲击力最大的地方。

学生1:就是喜欢做实验

学生2:喜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其实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实验探究加定律的应用,千万别小看我们的学生啊,只要他对这节课有兴趣其实这节课的大部分或重点内容他早已清楚或心中有数,至于老师为什么还喋喋不休的在那儿讲他实在不是很感兴趣,我想老师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组织好学生系统的学习或者是给于学生一个知识的点拨与升华。如果仔细看学生很清楚哪些是应该记录的哪些是不应该记录。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好学生的学情,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学生的热情被老师浇灭。

相关知识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学案(鲁教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学案(鲁教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学案(鲁教版)

1、空气的成分
(1)空气的组成
(2)氮气和稀有气体
①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N2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用途:N2可生产化肥,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可电光源
2、对空气组成的探究

原理:在加热情况下,铜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2Cu+O22CuO
现象:(1)红色铜逐渐变成________色
(2)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注射器内的体积大约减少________。
结论:(1)铜加热生成氧化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减少了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注意]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空气中的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
(2)空气污染指数是个相对值,数值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_____;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吸入颗粒物等。
(3)防治空气污染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①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如:改进生产工艺、改善燃料结构等。
②有效转化有害物质,如: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等。
4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____色_____味_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____,液态或固态时颜色变为______色。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的气体,在点燃的条件下,能跟木炭、硫、铁等物质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与几种常见物质的反应比较表
5氧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注意]在H2O2制氧气中,MnO2是催化剂。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_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千万不要理解成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工业制法
利用液态氮、液态氧的________不同,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注意]氧气的工业制法是物理变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则是化学变化。
7、化合价
(1)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有正价和负价之分。
(2)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____价,非金属元素显____价;
(3)氢元素通常显_______价,氧元素通常显____价;
(4)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化学式
(1)定义: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O2、H2O、CO2、KClO3等。
(2)书写:①单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或在元素符号______加数字来表示。如C、S、Fe、O2、N2、Cl2等。
②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书写方法是:“十字交叉法”

8、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求算相对分子质量(Mr):化学式中各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该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乘积之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导学案鲁教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导学案鲁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导学案鲁教版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复习目标】
1.熟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懂得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重点、难点)
2.懂得利用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3.通过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能根据反应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
4.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重点、难点)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适用范围是所有的化学变化,对物理变化_________。
(2)是__________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
(3)杂质和剩余物质都没有参加反应,不属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4)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的质量,不能因为生成
了气体而误认为该反
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六不变
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_____和_____不变,
微观: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两改变:
宏观:_____________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_____________的种类一定改变。
(3)二个可能变:___________的数目可能改变,元素的______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用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意义:表明反应物、____________和。
“量”的意义:表明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_______________。
如: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表示__________与_________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了__________;若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表示:______个磷原子
与____个氧分子生成了_____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从它们的质量比来看表示:每____份
质量的磷跟_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书写原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写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反应表达式:A+B→___。
2.分解反应:由___________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反应表达
式:AB→______。
3.复分解反应:指的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表达式:AB+CD→________________。
4.置换反应:一种_____和一种______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叫置
换反应。反应表达
式:A+BC=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和解题思路
解题依据: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且都成正比。
解题思路:先写出题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后找出题中的已知、未知量。
2.计算步骤:设----写------找-------列-------答
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需把握“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具体内容为:
“三个要领”: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4.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
(1)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
纯净物的质量分数=————————×100%
(3)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算参加反应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100%
(4)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100%
常见的问题情境:大部分都是以实验的形式呈现:叙述型、函数图象型、数据分析型
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注意些什么?
(1)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正确。
(2)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计算正确,别忘了乘上它的化学计量数。
(3)所列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都应该是有关纯净物的质量,如为不纯物的质量,需要算
出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4)计算中所用的已知物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
(5)计算中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
(6)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6.如何正确找出“已知量”?
混合物的质量:杂质不能代入,只能代入纯净物的质量。
纯净物没有完全反应的,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只能代入参加反应的。
溶液:参加反应的是溶质的质量,水不能代入,尤其是酸、碱、盐溶液。只能代入溶质的
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合作探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_________g。(2)实验2中可观察到
铜丝表面的现象:_____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下列实验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
质量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⑦D.③④⑥⑦
3.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
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某化合物密封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O、H、CB.N、H、OC.N、O、HD.C、H、O、N
5.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
发生的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
6.硝酸可发生反应:。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反应。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推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94.4g稀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拓展提升】
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414210
反应后质量(g)待测20631
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A.10B.8C.4D.0
9.在反应A+B→C+D中,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为2.8g,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0.3B.0.9gC.1.2gD.1.6g
10.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
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1.12.2m4.44.4
试求:(1)m的值为_________g。(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________g。(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1.在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全部溶解得到50克混合溶液,向该溶液
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所示。计算:
(1)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则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多少?

【反思与小结】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中和反应,知道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3)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难点】
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8~1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可表示为酸+碱→盐+水。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解离出的H+和碱解离出的OH-结合生成H2O。
【合作探究】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如何判断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pH会大幅改变,因此有两种方法进行判断。一种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变化,如果pH的变化跨越了7这个数值,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多次测pH,操作繁琐。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酸碱指示剂,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再加入盐酸,如果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它们发生了反应。
【教师点拨】
1.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中和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跟进训练】
1.一定有水生成的反应是(B)
A.化合反应B.中和反应
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
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C)
A.CaCl2+Na2CO3,CaCO3↓+2NaCl
B.CuO+2HCl,CuCl2+H2O
C.Cu(OH)2+H2SO4,CuSO4+2H2O
D.H2SO4+BaCl2,BaSO4↓+2HCl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0~2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若胃酸过多导致胃部不适,可服用碱性药物,来中和多余的胃酸。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3)处理工业废水。如污水含酸量超标时,可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当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或太弱,都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来调节溶液的pH。
【合作探究】
中和反应可以用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那么在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呢?
答:以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为例,当滴入盐酸量较少时,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碱性,pH>7;当滴入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溶液中盐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pH<7。
【跟进训练】
1.某溶液的pH=5,要将溶液的pH调到8,应加入适量的(C)
A.紫色石蕊试液B.酸溶液
C.碱溶液D.蒸馏水
2.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D)
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在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以减轻痛痒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