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二数学上期末复习建议含总结和例题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1

初二数学上期末复习建议含总结和例题。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初二数学上期末复习建议含总结和例题”,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建议
一、考试范围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三章轴对称第十四章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二、复习建议
1.复习计划
教师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落实到每一节的复习安排,并向学生明确这个复习计划,让学生学生能同步或主动地制定自己的有针对性地复习计划。
2.复习内容
(1)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方法和解题经验
首先回归教材、笔记,通过知识的复习理清所学,构建知识网络;其次精选典型例题,落实基本方法、基本计算、基本证明,同时强调解题规范;最后从提高应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角度上来说,归纳解题方法(如证明线段、角相等的方法),了解命题的方法。
(2)查缺补漏
作业中的错题也是例题及习题的最好选材。针对学生以前出现的错误类型,应纠其错因,再次进行巩固练习。对第一轮新知传授时未讲到的较综合内容,可在此时讲解,让学生感到复习有新鲜感,达到螺旋上升的目的。
(3)能力培养
通过练习和总结,让学生跳出思维定势,形成学科能力。遇到新问题时,能通过认真阅读审题,动手操作,画图观察计算,抽象概括出结论,主动运用函数与方程、转化、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等思想,并通过逻辑推理(包括代数中的推理)和合理运算来证明解决。
3.复习安排
(1)基础复习,查缺补漏(课时:2+2+1+2+2)
(2)专题复习+综合题复习(可针对于考试题型)
(3)综合练习(可穿插在复习之中)

三、各章内容举例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1.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
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配.
A.①B.②C.③D.①和②
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不能唯一确定△ABC的大小和形状的是().
A.AB=3,BC=4,AC=5B.AB=4,BC=3,∠A=30
C.∠A=60,∠B=45,AB=4D.∠C=90,AB=6,AC=5
3.如图,已知△ABC,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是().
A.只有乙B.只有丙C.甲和乙D.乙和丙

4.已知:如图,AC、BD相交于点O,∠A=∠D,请你再补充一个条
件,使△AOB≌△DOC,你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5.如图,已知△ABC中,点D为BC上一点,E、F两点分别在
边AB、AC上,若BE=CD,BD=CF,∠B=∠C,∠A=50°,
则∠EDF=_______°.

6.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
能得出的依据是
_______.

8.如果满足条件“∠ABC=30°,AC=1,BC=k(k0)”的△ABC是唯一的,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7.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B=∠C,
AF与DE交于O.求证:AB=DC;

9.已知:如图,CB=DE,∠B=∠E,∠BAE=∠CAD.
求证:∠ACD=∠ADC.

10.如图,点E在△ABC外部,点D在边BC上,DE交AC于F,
若∠1=∠2=∠3,AC=AE.
求证:△ABC≌△ADE.

11.如图,AC=BD,AD⊥AC,BC⊥BD.
求证:AD=BC.

12.已知:如图,B、A、C三点共线,并且Rt△ABD≌Rt△ECA,M是DE的中点.
(1)判断△ADE的形状并证明;
(2)判断线段AM与线段DE的关系并证明;
(3)判断△MBC的形状并证明.

[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已知,,垂足分别为A,B.则下列结论:(1);(2)平分;(3);(4),其中一定成立的有()个.
A.1B.2C.3D.非以上答案

2.如图,Rt△ABC中,∠C=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D,若CD=3cm,CB=4cm,则点D到AB的距离DE是().
A.5cmB.4cmC.3cmD.2cm

3.如右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BD平分∠CBA交AC于点D,DE⊥AB于E.若△ADE的周长为8cm,则AB=_________cm.

常见辅助线构造图形(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变换的思想)
[截长补短]线段和差,角平分线条件下对称地构造全等
[倍长与中点有关的线段,延长相交]构造中心对称型的全等
[作平行或作垂直]角分线条件下,构造定理图形
[补全等腰三角形]角分线和垂直的条件
1.已知,如图,∠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
(1)求证:AM平分∠DAB;
(2)猜想AM与DM的位置关系如何?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AC∥BD,AE、BE分别平分∠CAB、∠ABD,
求证:AB=AC+BD.

3.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分别是AB、AC上一点,并且有∠EDF+∠EAF=180°.试判断DE和D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E⊥AB于E,且∠B+∠D=180.求证:2AE=AD+AB.

5.如图,在△ABC,∠B=60,∠BAC、∠BCA的平分线AD、CE交于点O,
(1)猜想OE与O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2)猜想AC与AE、CD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6、正方形ABCD中,M是AB上一点,E是AB延长线上一点,MN⊥DM且交∠CBE的平分线于N.
(1)试判断线段MD与MN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点M在AB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试说明理由.

7.如图,D为△ABC外一点,∠DAB=∠B,CD⊥AD,
∠1=∠2,若AC=7,BC=4,求AD的长.

8.如图,△ABC中,AB=AC,∠BAC=90°,点D在线段BC上,∠EDB=∠C,BE⊥DE,垂足E,DE与AB相交于点F。
(1)若D与C重合时,试探究线段BE和F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D不与B,C重合时,试探究线段BE和F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9.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

10.已知,如图,Rt△ABC中,AB=BC,在Rt△ADE中,AD=DE,连结EC,取EC中点M,连结DM和BM,
求证:BM=DM且BM⊥DM.

第十三章轴对称

[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2.在下图所示的几何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图形的是().
ABCD
3.点P(3,5)关于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A.(3,5)B.(5,3)C.(3,5)D.(3,5)
4.如图,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
A.B.C.D.
5.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经过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小洞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求出的面积.
(2)在图5中作出关于轴的对称图形.
(3)写出点的坐标.

7.如图,在正方形网格纸上有三个点A,B,C,现要在图中网格范围内再找格点D,使得A,B,C,D四点组成的凸四边形
是轴对称图形,在图中标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D的位置.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如图,在△ABC中,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_________°.

2.如图,在Rt△ABC中,∠ACB=90°,∠A=15°,AB的垂直平分线
与AC交于点D,与AB交于点E,连结BD.若AD=12cm,则
BC的长为cm.
3.如图,已知△ABC中,∠BAC=120°,分别作AC,AB边的垂直平分线PM,PN交于点P,分
别交BC于点E和点F.则以下各说法中:①∠P=60°,②∠EAF=60°,③点P到点B和
点C的距离相等,④PE=PF,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②③
第2题图第3题图
4.已知∠AOB=45°,点P在∠AOB的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
则P1、P2与O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5.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且ED⊥BC,∠A的平分线与ED相交于点E,EF⊥AB于F,EG⊥AC的延长线于点G。
求证:BF=CG。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则它的面积是().
A.50B.25C.12.5D.6.25
2.如图,等腰△ABC中,AB=AC,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若∠B=65°,则∠CAD=______°.
3.已知:如图3,△ABC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AB=AC,AD⊥BC,则∠1=∠2;
②若AB=AC,∠1=∠2,则BD=DC;
③若AB=AC,BD=DC,则AD⊥BC;
④若AB=AC,AD⊥BC,BE⊥AC,则∠1=∠3;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B=∠BCD=∠ACD=36°,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A.0个B.1个C.2个D.3个

5.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且AB=AD=DC,∠BAD=40°,则∠C为().
A.25°B.35°C.40°D.50°

6.已知:如图,AF平分∠BAC,BC⊥AF,垂足为E,点D与点A关于点E对称,PB分别与线段CF,AF相交于P,M.
(1)求证:AB=CD;
(2)若∠BAC=2∠MPC,请你判断∠F与∠M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7.如图,在△ABC中,AB=AC,∠BAC=30°.点D为△ABC内一点,且DB=DC,∠DCB=30°.点E为BD延长线上一点,且AE=AB.
(1)求∠ADE的度数;
(2)若点M在DE上,且DM=DA,
求证:ME=DC.

8.已知:如图,中,点分别在边上,是中点,连交于点,,
比较线段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等边三角形、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到等边三角形的是().
A.有两个内角是60°的三角形B.有两边相等且是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
C.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D.有一个角是60°且是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
2.如图,△ABC中,AB=AC,∠BAC=120°,DE垂直平分AC.
根据以上条件,可知∠B=______,∠BAD=_______,BD:DC
=_______.
3.如图,在纸片△ABC中,AC=6,∠A=30,∠C=90,将∠A沿
DE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则折痕DE的长为_____.

4.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D与BE相交于点F.
(1)求证:≌△CAD;(2)求∠BFD的度数.

5.如图所示△ABC中,AB=AC,AG平分∠BAC;∠FBC=∠BFG=60,
若FG=3,FB=7,求BC的长.

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为AB、BC上的点,
且BD=CE,AE、CD相交于点F,AG⊥CD,垂足为G.
求证:(1)△ACE≌△CBD;(2)AF=2FG.

7.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是△ABC外两点,连结BE交AC于M,连结AD交CE于N,AD交BE于F,AD=EB.当度数多少时,△ECD是等边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几何作图与应用]
1.尺规作图作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则作射线即为所求(图4).由作法得的根据是().
A.SASB.ASAC.AASD.SSS
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锐角的平分线.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你认为小明的想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到∠A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要求: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4.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红方侦察员发现蓝方指挥部在A区内,到铁路到公路的距离相等,且到两个阵地(M高地和N高地)的距离也相等.如果你是红方的指挥员,请你在作战图(左图)上标出蓝方指挥部的位置,用点P表示.

5.如图,已知线段a,h,求作等腰△ABC,使AB=AC,且BC=a,BC边上的高AD=h.请完成作图并说明你的作图步骤.

6.已知:如图,∠MON及边ON上一点A.在∠MON内部求作:
点P,使得PA⊥ON,且点P到∠MON两边的距离相等.(请
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不必证明).
7.已知:如图,△AOB的顶点O在直线l上,且AO=AB.
(1)画出△AOB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COD,且使点A的对称点为点C;
(2)在(1)的条件下,AC与BD的位置关系是;
(3)在(1)、(2)的条件下,联结AD,如果∠ABD=2∠ADB,
求∠AOC的度数.
[最短路径问题]
1.如图,P、Q为边上的两个定点.在BC边上求作一点M,使PM+MQ最短
2.已知:如图,牧马营地在M处,每天牧马人要赶着马群到草地吃草,再到河边饮水,最后回到营地M.请在图上画出最短的放牧路线.

3.如图,四边形EFGH是一长方形的台球桌面,现在黑、白两球分别
位于A、B两点的位置上.试问怎样撞击黑球A,才能使黑球A先
碰到球台边EF,反弹一次后再击中白球B?

4.已知两点M(4,2),N(1,1),点P是x轴上一动点,若使PM+PN最短,则点P的坐标应为___________.
5.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4),一个动点P自OA的中点M出发,先到达x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再到达直线x=6上某点(设为点F)最后运动到点A,求使点P运动的路径中最短的点E、F的坐标.
[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1.①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求其另两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求其另两角?
2.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cm、6cm,求其周长?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cm、21cm,求其周长
3.①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其顶角为_______.
②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度,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③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于底边的一半,则其顶角为______.
*④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于这边的一半,则其顶角为______.
4.△ABC中,AB=AC,AB的中垂线EF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成
锐角为40,则∠B=_____.
5.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的坐标为(3,1),点C
的坐标为(4,3),如果要使△ABD与△ABC全等,且C、D不
重合,那么点D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在正方形方格中,阴影部分是涂黑7个小正方形
所形成的图案,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
使得到的新图案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种.
7.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中,AB=4,BC=4,点E是
折线段A—D—C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点A不重合),点P
是点A关于BE的对称点.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能使△PCB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E的位置共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8.平面内有一点D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DA=DB=DC,若∠DAB=30°,∠DAC=40°,则∠BDC的大小是_________°.
9.如图,已知△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4,6,在△ABC所在
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
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条.

[动手操作]
1.若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按下图所示方法三次对折后再沿虚线剪开,则剩余部分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
ABCD

2.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
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在△ABC外部,
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cm.
3.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折痕EF∥BC,得到△EFG;再继续将纸片沿△BEG的对称轴EM折叠,依照上述做法,再将△CFG折叠,最终得到矩形EMNF,折叠后的△EMG和△FNG的面积分别为1和2,则△ABC的面积为()
A.6B.9C.12D.18
4.(1)已知中,,,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你选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把所有不同的分割方法都画出来.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图中标出相等两角的度数)
(2)已知中,是其最小的内角,过顶点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了两个等腰三角形,请探求与之间的所有可能的关系.
5.当身边没有量角器时,怎样得到一些特定度数的角呢?动手操作有时可以解“燃眉之急”.如图,已知矩形ABCD,我们按如下步骤操作可以得到一个特定的角:(1)以点A所在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落在AD上,折痕与BC交于E;(2)将纸片展平后,再一次折叠纸片,以E所在直线为折痕,使点A落在BC上,折痕EF交AD于F.则∠AFE=_______°.
6.图①、图②、图③都是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每个网格中标注了5个格点.按下列要求画图:
(1)在图①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其内部已标注的格点只有3个;
(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使其内部已标注的格点只有3个;(与图①不同)
(3)在图③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其内部已标注的格点只有4个.

[几何综合题]
1.在△ABC中,AB=AC,点D是射线CB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CB上,且∠BAC=90°时,那么∠DCE=度;
(2)设∠BAC=,∠DCE=.
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上,∠BAC≠90°时,请你探究与之间的数量
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如图3,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BAC≠90°时,请将图3补充完整,
并直接写出此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

2.在△ABC中,AB=AC,∠BAC=(),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
60°得到线段BD(BC=BD,∠DBC=60°)。
(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的式子表示);
(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结DE,若∠DEC=45°,求的值。

3.在Rt△ABC中,∠ACB=90°,∠A=30°,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
(1)如图1,连接EC,求证:△EBC是等边三角形;
(2)点M是线段CD上的一点(不与点C,D重合),以BM为一边,在BM的下方作∠BMG=60°,MG交DE延长线于点G.请你在图2中画出完整图形,并直接写出MD,DG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3,点N是线段AD上的一点,以BN为一边,在BN的下方作∠BNG=60°,NG交DE延长线于点G.试探究ND,DG与AD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中,厘米,厘米,点为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与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
多少时,能够使与全等?
(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的哪条边上相遇?
5.已知:如图,△ABC中,∠A=90°,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E、F分别在线段AB、AC上,且∠EDF=90°.
(1)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求证:BE+CF〉EF
(3)如果E点运动到AB的反向延长线上,F在直线CA上且仍保持∠EDF=90°,那么△DEF还仍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请画图(右图)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6.如图1,若△ABC和△ADE为等边三角形,M,N分别EB,CD的中点,
(1)求证:CD=BE,△AMN是等边三角形.
(2)当把△ADE绕A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7.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CD=DB=2,BD⊥CD.过点C作CE⊥AB于E,交对角线BD于F,连结AF,
求证:CF=AB+AF.

8.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AC=,且60°120°.
P为△ABC内部一点,且PC=AC,
∠PCA=120°—.
(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APC,
得∠AP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证:∠BAP=∠PCB;
(3)求∠PBC的度数.
9.在中,,是的中点,是线段上的动点,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1)若且点与点重合(如图1),线段的延长线交射线于点,请补全图形,并写出的度数;
(2)在图2中,点不与点重合,线段的延长线与射线交于点,猜想的大小(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并加以证明.

第十四章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定义]将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因式分解的有().
(A)(B)
(C)(D)
[因式分解的方法]
①提公因式法②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③十字相乘法
整体的思想(换元、分组分解)
其他方法:拆添项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综合除法因式定理、特殊的多项式的分解(轮换对称、双十字相乘等).

延伸阅读

初二数学下册第16章分式期末复习教案


第16章分式(期末复习)
【教学任务分析】




标知识
技能1.熟练掌握分式的概念,会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会解分式方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运算能力.
过程
方法1.经历复习分式概念、计算、“建模”等应用过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发展
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经历练习的过程,探索解题方法,学会从解题中归纳规律.
情感
态度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展思想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多进行合作交流,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分式方程的应用.
难点1.异分母的分式的通分;2.分式方程的应用.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顾1.在代数式、、、中,分式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10倍,那么分式的值()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扩大2倍D.不变
3.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A.B.C.D.
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0108=__________________(保留2个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0.000000345=____________.
5.当x为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
6.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7.计算:
(1)(2)
8.解方程:
9.某人骑摩托车从甲地出发,去90千米外的工地执行任务,出发1小时后,发现按原来的速度前进,就要迟40分钟,于是立即将车速增加一倍,于是又提前20分钟到达,求摩托车原来的速度.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指导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指五名学生板演5、6、7、8、9题.
完成练习后,首先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由组长协调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修正错误答案,形成本小组的共同答案.并总结解决题目所用到的知识点
教师在听取答案后,给予各小组准确的评价,要了解学生是否把各题的知识点展示出来了.



用1.解方程:
2.有一道题:“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小玲做题时把”x=“错抄成x=,但她的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请你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3.在我市南沿海公路改建工程中,某段工程拟在30天内(含30天)完成.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从这两个工程队资质材料可知:若两队合做24天恰好完成;若两队合做18天后,甲工程队再单独做10天,也恰好完成.请问:
(1)甲、乙两个工程队单独完成该工程各需多少天?
(2)已知甲工程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0.6万元,乙工程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0.35万元,要使该工程的施工费用最低,甲、乙两队各做多少天(同时施工即为合做)?最低施工费用是多少万元?教师出示题目,把三道题目的板练任务分到三个小组,小组长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适当安排本小组的成员到黑板上练习.
教师重点讲解第3题:当设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该工程需x天时,如何用x表示出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该工程需多少天.



偿1.计算:=_______.
2.x=______时,分式的值等于
3.计算:(1);(2)
4.解方程:(1);(2).
5.应用题:
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2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车的速度各是多少.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完成后,由做题的小组进行讲解,其他小组待其讲完后,可进行补充讲解.

教师最后进行点评.



合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概念
分式值为0的条件异分母通分

加减
同分母
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运算

乘除约分最简分
去分母
解法整式方程验根
分式方程
应用

初二数学下册第18章勾股定理期末复习教案


第18章勾股定理(期末复习)
【教学任务分析】




标知识
技能1.回顾熟知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理解它们的产生及证明过程,形成体系,能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进行计算、证明和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勾股数的概念,能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过程
方法1.经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逆命题等的应用和证明过程,体会数形结合、转
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学会运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善
于发现、验证、应用.
情感
态度感受数学的悠久历史和成就,感受数学的作用和魅力,热爱数学、努力学好数学.
重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顾1.在Rt△ABC中,已知其两直角边长a=1,b=3,那么斜边c的长为_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另一条边长是.
3.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1)3、4、5,(2)5、12、13,(3)8、15、17,(4)4、5、6,其中能够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4.写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和逆命题:.
5.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正方形A的面积为()
A.6B.36C.64D.8
6.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30°,斜边长为10,那么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A.20B.C.D.
7.在Rt△ABC中,∠C=90°,a,b,c分别为∠A,∠B,∠C所对的边,(1)已知c=4,b=3,求a;
(2)若a:b=3:4,c=10cm,求a、b.
归纳总结:组内合作总结解决题目所用到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指导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完成练习后,
小组间交流答案,师生共同修正答案.




1.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A.7,24,25B.3,4,5C.3,4,5D.4,7,8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A.1倍B.2倍C.3倍D.4倍
3.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其中斜边上的高为()A.6cmB.8.5cmC.cmD.cm
4.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m,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A.8cmB.10cmC.12cmD.14cm
5.酒店在装修时,在大厅的主楼梯上铺设某种红色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主楼梯宽2米,其侧面如图2所示,则购买地毯至少需要__________元.
6.如图3,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则图中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
7.如图4,四边形ABCD中,AB=3cm,BC=4cm,CD=12cm,DA=13cm,且∠ABC=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cm2学生尝试完成.
练习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读法和语言的不准确性.

学生完成后,展示答案,师生共同进行订正.

由学生自主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后完成,并进行展示.
对于个别问题,教师应适当点拨.
第7题,教师可以提示辅助线的作法:连接AC,先求AC的长,再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ACD是直角三角形.



偿1.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C=90°,AB=13,BC=4,CD=3,AD=12,求证:AD⊥BD.

2.如图6,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为CD上一点,且CF=CD.求证:△AEF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7所示,现在已测得长方体木块的长3厘米,宽4厘米,高24厘米.一只蜘蛛潜伏在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一只苍蝇在这个长方体上和蜘蛛相对的顶点B处,蜘蛛究竟应该沿着怎样的路线爬上去,所走的路程会最短.
教师出示题目,把三道题目的板练任务分到三个小组,由这三个小组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讨论共同解决.
教师深入小组中,参与小组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点拨和引导.
第3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展开观察,很容易就能得到解题方法.



合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那么.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线段)边长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师生共同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重点大全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初二数学上册重点大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初二数学上册重点大全

第一章一次函数
1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表达式,函数的图像
2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包括他们的表达式、增减性、图像
3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
第二章数据的描述
1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复合条形图、直方图,了解各种图表的特点
条形图特点:
(1)能够显示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
扇形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与总数的大小
折线图的特点;
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的特点:
(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
(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2会用各种统计图表示出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三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直角三角形的HL定理
3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四章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4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第五章整式
1整式定义、同类项及其合并
2整式的加减
3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整式的乘法
4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5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
(2)整式的除法
6因式分解
(1)提共因式法
(2)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