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二十二诗赋论(节选)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3

二十二诗赋论(节选)。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十二诗赋论(节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十二诗赋论(节选)
教学目标:
1、梳理古代诗歌的诗体发展的大致脉络,了解不同时代不同诗体的体裁特点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语言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
2、理解作者所引用的文论和古诗名篇、名句的意义及其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诗歌的兴趣与感情。
说明:
本篇行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每一层次的论述对象都在开头予以明确。所以本文尽管是文学评论,但在行文上却有着明显的说明文的特点。建议按说明文的要求进行教学。对于已有一定知识积累的高中生言,借助本文的阅读,从形式上,可培养他们对诗歌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语言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从内容言,则可由此大致了解不同时代不同诗体的体裁特点和风格特点,并通过对作者所引用的文论和古诗名篇、名句的意义及其作用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诗歌的兴趣与感情。
根据课文内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大致历程及其各自的体裁特点和语言风格,可用以下表格说明:
语体特点风格特点
四言体
句短,四字,容量小,二二节奏。淳厚简质,古朴典雅。
五言古诗
字数增加,节奏变化。深厚朴茂,活脱,意象浑融,意境深邃。
七言古诗(七言歌行)形式灵活,押韵自由,字数句子多变,体裁磊落。开阖纵横,变化超忽,顿挫抑扬,语言流畅。
五言律诗
章法严整,节奏未舒,规模简重。典丽高华,清空闲远,雄浑阔大。
七言律诗
:字句靡繁,格律整饬严整,节奏变化跌宕。畅达悠扬,纡徐委折。
五言绝句
篇幅短小,格律限制。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玲珑剔透。
七言绝句
回旋摇曳,涵咏不尽。崇尚高华,文多胜质,有诗歌的典雅,也有小令词的通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作者所论述的观点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对各类诗体体裁及其风格差异的理解。
2、难点:领会作者针对不同诗体特点所引用的古人评价与诗句的意义及其具体作用。
说明:
本文的重点在于对律诗的论述,作者高度评价五言律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地位和诗歌写作训练的价值;在对七言律诗的论述中,又总括了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间在诗体和风格上的异同与表现难度。此外,还要注意到古人对诗歌的评论往往把“风格”和“诗体”融合在一起的。
文内引用大量的古人对诗体及风格的评价论述,同时还恰如其分地引用许多名诗、名句给予佐证。引用的材料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古人对诗歌的评论文章的片段;一类是古人的诗歌名篇或名句。
就引用的形式和引用的态度看,全文的所有引用都属于明引和正引。引用的作用:
⑴引用钟嵘的《诗品序》、胡应麟的《诗薮》,可以使议论的论据坚实有力,论述充分展开。
⑵引用大量的名篇和名句,可以丰富情景,增强读者的感性体验和美的感受,使议论的语言更具文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层次1.让学生思考:依何顺序便能从课文中较为容易地梳理出中国古诗发展的大致历程。
2.第一、第二自然段的作用又是什么?
(确定本篇大致可分为九个层次,见“思路点拨”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古代诗歌的诗体发展脉络。
并交流划分的依据。通过对文章的梳理,让学生首先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再读课文,品位、讨论文中作者所引用的古人评论与诗句的各自作用。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比如:
1第四层,引用钟嵘诗品中的评论,侧重点何在?
2第五层,引用李白的将进酒全文,是为表明什么?
3第七层,引用〈诗薮〉中的评论,从多角度进行比较的目的又是为说明什么?沉浸与思索。鼓励学生在课本上对关键的词语、语段进行圈划,并借助工具书,借助集体讨论领悟作者侧重点的意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与重点。首先是理解所引材料的本意,其次才是引用的具体作用。
小结,引用的类型与积极作用就引用的形式和引用的态度看,全文的所有引用都属于明引和正引。
引用的作用:
⑴引用钟嵘的《诗品序》、胡应麟的《诗薮》,可以使议论的论据坚实有力,论述充分展开。
⑵引用大量的名篇和名句,可以丰富情景,增强读者的感性体验和美的感受,使议论的语言更具文采。
让同学明白引用又可有明引、暗引、意引与正引、反引之分。
1.明引,指引文十分明确的一种引用;暗引,指形式上看不出的一种引用;意引,指引文交代出处,然与原文大体相同,或只引述大意。
2.正引,指作者肯定、赞同的言语、文字;反引,指作者否定、不赞同的语言文字,常作为分析评判的对象。
3.引用的修辞作用:
可以使论论据坚实有力,论述充分展开;可以丰富情景,使语言更具文采;可以表现出说话人的语气、神情,使人有更真切的感受。拓展、加深学生对“引用”这一修辞手法的积极作用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加深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的感性认识。
深入文本,找出作者概括不同时代不同诗体的体裁特点和风格特点的词语。文内,作者又分别用哪些词语精练地道出了各类诗歌的语体特点和语言风格特点?
(见“说明”部分)进一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圈划与感悟在全班交流。这个环节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主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
作业布置下发有关中国诗歌发展的补充资料,扩大阅读量;鼓励学生上网浏览,增加对古诗发展的大致脉络的了解。完成作业。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积累,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诗歌的兴趣与感情。
思路点拨
一.根据文章表述层次的顺序,可以较为容易地梳理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大致历程。即:四言、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五言绝、七言绝。本篇大致可分为以下九个层次。
1、第一层次,用简约的语言概述了诗赋之间的风格特点与区别。
2、第二层次,概述古诗的分类可以从诗体与风格两个角度入手。
3、第三层次,阐述了四言体的风格及风格形成的诗体上的原因。引用《诗薮》的评论是为了说明风格形成的原因。此外,还交代了四言体兴起的原因。
4、第四层次,在与四言体比较的过程重,阐述了五言古诗的风格与诗体的差异。强调了五言诗体突出的表现力。引用钟嵘《诗品序》的评论,在于说明五言突出的表现力。引用《诗薮》的评价,在于说明五言诗体在表现力方面的突出价值。引用的诗句(有片段和全诗)在于形象地证明上述的评价。
5、第五层次,阐述七言古诗的由来,详细说明了该诗体的特征和风格特征。强调了灵活和自由。引用李白的《将进酒》(全诗),为论述说明作了生动的注释。
6、第六层次,高度评价了五言律诗体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地位和诗歌写作训练的价值。强调五言诗体的“严整”。引用的诗句(有全诗和片段)着重从偶句的铺排、渲染和对偶等技巧的角度,形象表达了严整的章法和丰富多彩的思想如何达到自由的境地。
7、第七层次,引用《诗薮》的评论,从多角度进行比较,五言古与七言古的诗体表现作用,五言律与七言律的格律特征区别,五言古与七言古的意境差异,五言律与七言律在结构工整、对仗上的难易,说明七言律诗的特点。引用的诗句片段着重从工整、对仗以及意境等方面来印证上述的论述。
8、第八层次,阐述五言绝句在诗体的风格上的特点。引用诗句(全诗)和有关篇名来印证论述。
9、第九层次,从与五言绝句比较的角度,引用《诗薮》的评论,来说明七言绝句“文多于质”的概括特点,同时还从诗体的角度,具体说明七言绝句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与作用。
文中有三个层次采取了作比较的方法:第四层次,论述五言古诗体;第七层次,论述七言律诗;第九层次,论述七言绝句。
二.相关知识补充
(一)诗歌发展的大致历程
按照时间的顺序,诗体的变化大致脉胳是比较清楚的。大致可分为前诗经期,四言体期,楚辞体期,五言古诗体期,七言古诗体期,近体诗体期。
1、前诗经期(省略)
2、四言体
《诗经》中我国古代的诗歌集,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时代的诗歌。其中《国风》是主要部分,也是精华部分。风诗在形式上明显的特点是大体整齐的四言句型。如《关睢》四言句是两字一顿,这是古代诗歌的基本节奏。其次,连章叠句。这也是民歌的反复咏叹的传统。在用韵上有一个特点,至少隔两句用韵。而且总押在偶句上。这种押韵,至到后世的近体诗也是如此。
3、楚辞体期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诗体,楚辞其实是一种过渡形式,体制还没有完全固定。后人多以《离骚》为代表,也把楚辞称为“骚体”。它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过渡体。楚歌中出现了大量的七言句,为七言诗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国风体句式主要是四言,两字一顿。楚辞加入了“兮”成为五言,但仍是两顿。而七言句则出现了三字节奏,如“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其中“生别离”和“新相知”就属于三字节奏。三字节奏的出现为七言诗出现作了准备基础。楚歌对于后世诗体发展的历史贡献首先应说它确定了三字尾的节奏。
4、五言古诗体期
《诗经大雅绵》中辊就有比较整齐的五言章节,可以看做五言诗的萌芽。春秋时期的《孺子歌》中有“沧浪之水清,可以濯我足”可以说是五言诗的胚胎。班固的《咏史》是有史可据的最早文人五言诗。在汉代,乐府诗是一朵奇葩。其中也有不少五言诗。如《羽林郎》,《陌上桑》,《孔誉东南飞》等。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始终和歌唱分不开。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包括了五七言的作品;从五言或七言诗体说,其中也包括了乐府诗。五言古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
5、七言古诗体期
七言古诗的基本节奏上四下三。它到魏晋时代仍只限于歌行,如曹丕《燕歌行》。七言诗发展突破了原来的句句押韵的限制,是在南朝宋文学家鲍照手中完成的。《拟行路难》18首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运用大量七言句,又夹杂五言句,创造了一种新的七言歌体。就成为唐代以后七古的基本模式。
6、近体诗体期
近体诗是以唐代人观念来说的。近体诗在齐梁时已经兴起,沈约开创了“永明体”。到唐代沈全期宋之问手中,律诗成熟,成为比永明体更严整的近体诗。
⑴律诗
唐代科举取士,五言十二句的长律(试贴诗)为考试科目,所以律诗的写作成为一时的风尚。所以,尽管由于科举试帖的影响,现存资料中间唐人所作五言律诗,在数量上几乎达到七言律诗的一倍,而七律名篇则并不亚于五律,其作用于后世也更为深远。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王勃(649--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7--689)、骆宾王(646--684)。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五言成熟在先。五律在唐初已有少量完篇,如王绩《野望》;“四杰”的大量创作,为这一诗体奠定了基础;到沈、宋,终于实现了体制的规范化。进入盛唐,作者日众,大致汰除了初唐的缛采靡词,而趋向省净自然。
中唐以后诗歌的演变,七言愈来愈占优胜。七律的兴起,晚于五律。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这一时期的七律虽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部分属于奉和应制、登临酬赠,比之五律更见狭窄。
律诗创作的新局面,是在晚唐正式打开的。初盛唐间仅建立了格律形式,内容尚不充实,诗体的美学功能也远未展开。经杜甫“运古于律”,境界始大,感慨始深,变化出奇,律体方尊。到晚唐温、李诸家,苞综正变,会通源流,诗格更趋于精纯。晚唐律诗最为发达。
五律:定型于初唐,兴盛于盛唐、中唐。
七律:起于盛唐,发展于中唐,兴盛于晚唐。
⑵绝句
以绝句而言,成形于初唐,但进展较快,至盛唐已经高度成熟。杜甫始加以变化,元和诗人衍申扩大,都未能妥善解决变革中的矛盾。晚唐完成了这一蜕变,创造出两种变体,而较之盛唐正格,艺术的圆到亦未见超越。
五言绝句源于汉味乐府古诗,风格上比较质朴古淡,崇尚自然真趣。七言绝句起自南朝乐府歌行,体貌上更为高华流丽,注重风神摇曳。两者虽有差别,而其本的美学要求并无二致,不象古风中的五言和七言有明显分途。
与五绝相比,七绝在初唐数量甚少,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不仅未能充分协律,而且作风较为板滞(如常用对仗作结,有类律诗的前半截),缺乏悠远的韵度。
但进入盛唐以后,七绝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可与五绝并驾齐驱。代表其最高成就的李白和王昌龄二人,李俊爽、往婉深、李清疏、王浓密,风格不同,而各有至处。俊爽则接近自然,婉深则偏于人工,清疏者气盛,浓密者意胜…………从这个角度来看,李白更能体现盛唐绝句的典型风貌,而王昌龄却又仿佛开了中晚唐绝句的先河。尖新明快与委婉深曲,形成了晚唐绝句的两大派系。
五绝:成形于初唐,兴盛于中唐。
七绝:成形于五绝之后,兴盛于中、晚唐。
(二)诗体
诗体是诗成为一种文学体栽的重要标志。从“怎么写”上来规范诗的体式,诗的体式指诗的外形律,主要包括音乐形式和视觉形式。古代汉诗的诗体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向多元的演变过程。(就音乐形式而言,主要指的是格律,即押韵、平仄和节奏规律。就视觉形式而言,主要指句式和字数。教材中的“四五七言”指视觉形式,即句子和字数;“古近体”指音乐形式,即押韵、平仄和节奏等。)
古代汉诗的诗体概念既指文类,也指风格,诗体的分类既按照内容分,也按照语言形式分。
古体诗,即古风,是相对于唐初前后产生的近体诗而言的,包括近体律诗、绝句之前除楚辞之外的所有诗歌。它们的特点是,不拘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句子随意变化。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近体诗,即律诗,是初唐前后相对于古风而言的,源于南朝,成熟于盛唐,延续至今。其特点是,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包括字数、平仄、对仗、音韵都有严格统一的规定。并基本上为五言、七言八句,并称为五律或七律,超过八句的为长律或排律。
(三)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
练习举隅
作文材料:宋代文学家晏殊一生诚实坦率,很得真宗皇帝赏识。青年时,朝臣张知百把他推荐到朝廷,赶好宋真宗亲自主持殿试。晏殊看到试题是《诗赋论》,就说:“这个题目我十天前写过,草稿还在,请另外出一个题目。”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诚实。一次,朝廷大小官员都到京郊游玩,晏殊家里穷,不能参加,就与兄弟们一起读书,皇帝更喜欢他了,称赞他爱读书,不贪玩,晏殊忙说:“我不是不喜欢玩,只是没有钱罢了。”宋真宗从此更加赏识他,器重他。
作文要求:请以“言而有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个字。

扩展阅读

论毅力(节选)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论毅力(节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论毅力(节选)
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
1.掌握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2.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
3.掌握本文主要的论证手法
4.明确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内容概要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广东新会人。他自幼多学,据说6岁时就读完了《四书》、《五经》。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后奉康有为为师,习经世致用之学。后变法维新,失败后流亡日本。他一方面办报刊宣传君主立宪,坚持改良主义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努力于对西文社会科学的介绍和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历史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中华民国建立后,梁启超于1912年9月由日本返国,反对袁世凯称帝。1918年底赴欧洲游历了英、法、比、荷、瑞、意、德等国的20多个名城,并写下了《欧游心影录》。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他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并在全国各地巡加讲学。相继出版了多种学术专著。此外,他在文学革命中也颇有建树。对于诗歌及小说的创作,都提出了可贵的见解。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多有尝试。写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以政论、传记、杂文的成就最高。他的“新文体”,对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
文章特色:
《论毅力》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激人斗志,发人警醒。文章起势突兀,开门见山。论证过程中,先以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入手,阐明逆境与顺境相间以迭,而逆境居十六七,而顺境居十三四。这就明确了毅力的重要。因为要克服逆境,非有毅力不可。再从事情无论大小,必有十次乃至数十次的阻力,进一步阐明要克服阻力,也非有毅力不可。由于这些体验是大多数读者所共有的,因而作者的观点很容易被读者接受。而后,作者又举出志力薄弱者,志力稍强者,在挫折面前的种种表现,进而阐明“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这是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下面一段,作者变换角度,从挫而不退说起。辩证地阐明了进与顺的关系。为了论证的深入,作者又于“蹇”与“幸”的对比中,得出“毅力”是成功的关键。从而确立了中心论点。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又运用比喻论证的笔法,形象化地,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反之,是不可能达到彼岸的。比喻论证中又有正反论证,手法多变,左右逢源。
文章最后又采取援古证今的手法最纳出了全文的结论,并与篇首的论点相应和。由这篇短文,我们已可窥见梁启超文笔之严谨、灵便和犀利了。
重难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光绪年间的举人。我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要著述有《饮冰室合集》
2.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由个别事物推出一般有理。归纳推理,又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
二、词语辨析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1)此句中的“林”应解释为:A.森林B.会集C.人物D.事物
(2)此句中的“莽然”,应解释为:A.粗鲁莽撞B.浩荡C.广大众多D..旷野
(3)此句中的“不一”,应解释为:A.种种不同B.不等C.不行D.相差
(4)此句中的“途”,应解释为:A.道路B.坦途C.情景D.途径、情况
提示:1B2C3A4D
2.《论毅力》的基本观点是:
A.毅力是成功的关键B.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C.遇到挫折不后退就能成功 D.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
提示:B
3.《论毅力》的文体是:A.抒情散文 B.议论文C.说明文D.记叙文
提示:B
4.《论毅力》的作者是:A.顾炎武B.梁启超C.章炳麟; D.康有为
提示:B
三、简答题
《论毅力》在论证上怎样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提示:从论点看──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其中隐含着两个方面:一“成”,一“败”。
从论证看──首先,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然后,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
最后,引经据典,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
总之,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四、分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试分析其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议论并不意为着只是抽象的推理,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运用比喻论证的笔法,常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在讲述了对待逆境如同“操舟”一样。“兼旬之期(二十天之内),行千里之地”,“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交相错杂)”。靠什么呢?当然是毅力坚苦忍耐之力。没有毅力的人是不可能到达彼岸的。这就把抽象的道理用形象化的论证表达了出来。这样的论证手法,可以极大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并起到深入浅出,令读者信服的作用。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
1.掌握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
2.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
3.掌握本文主要的论证手法
4.明确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内容概要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广东新会人。他自幼多学,据说6岁时就读完了《四书》、《五经》。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后奉康有为为师,习经世致用之学。后变法维新,失败后流亡日本。他一方面办报刊宣传君主立宪,坚持改良主义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努力于对西文社会科学的介绍和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历史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中华民国建立后,梁启超于1912年9月由日本返国,反对袁世凯称帝。1918年底赴欧洲游历了英、法、比、荷、瑞、意、德等国的20多个名城,并写下了《欧游心影录》。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他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并在全国各地巡加讲学。相继出版了多种学术专著。此外,他在文学革命中也颇有建树。对于诗歌及小说的创作,都提出了可贵的见解。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多有尝试。写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以政论、传记、杂文的成就最高。他的“新文体”,对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
文章特色:
《论毅力》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激人斗志,发人警醒。文章起势突兀,开门见山。论证过程中,先以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入手,阐明逆境与顺境相间以迭,而逆境居十六七,而顺境居十三四。这就明确了毅力的重要。因为要克服逆境,非有毅力不可。再从事情无论大小,必有十次乃至数十次的阻力,进一步阐明要克服阻力,也非有毅力不可。由于这些体验是大多数读者所共有的,因而作者的观点很容易被读者接受。而后,作者又举出志力薄弱者,志力稍强者,在挫折面前的种种表现,进而阐明“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这是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下面一段,作者变换角度,从挫而不退说起。辩证地阐明了进与顺的关系。为了论证的深入,作者又于“蹇”与“幸”的对比中,得出“毅力”是成功的关键。从而确立了中心论点。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又运用比喻论证的笔法,形象化地,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反之,是不可能达到彼岸的。比喻论证中又有正反论证,手法多变,左右逢源。
文章最后又采取援古证今的手法最纳出了全文的结论,并与篇首的论点相应和。由这篇短文,我们已可窥见梁启超文笔之严谨、灵便和犀利了。
重难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光绪年间的举人。我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要著述有《饮冰室合集》
2.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由个别事物推出一般有理。归纳推理,又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
二、词语辨析
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1)此句中的“林”应解释为:A.森林B.会集C.人物D.事物
(2)此句中的“莽然”,应解释为:A.粗鲁莽撞B.浩荡C.广大众多D..旷野
(3)此句中的“不一”,应解释为:A.种种不同B.不等C.不行D.相差
(4)此句中的“途”,应解释为:A.道路B.坦途C.情景D.途径、情况
提示:1B2C3A4D
2.《论毅力》的基本观点是:
A.毅力是成功的关键B.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C.遇到挫折不后退就能成功 D.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
提示:B
3.《论毅力》的文体是:A.抒情散文 B.议论文C.说明文D.记叙文
提示:B
4.《论毅力》的作者是:A.顾炎武B.梁启超C.章炳麟; D.康有为
提示:B
三、简答题
《论毅力》在论证上怎样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提示:从论点看──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其中隐含着两个方面:一“成”,一“败”。
从论证看──首先,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然后,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
最后,引经据典,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
总之,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四、分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试分析其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议论并不意为着只是抽象的推理,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运用比喻论证的笔法,常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在讲述了对待逆境如同“操舟”一样。“兼旬之期(二十天之内),行千里之地”,“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交相错杂)”。靠什么呢?当然是毅力坚苦忍耐之力。没有毅力的人是不可能到达彼岸的。这就把抽象的道理用形象化的论证表达了出来。这样的论证手法,可以极大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并起到深入浅出,令读者信服的作用。

第二十二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二十二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二十二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基础知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一大”;中共“二大”;工人运动;国共实现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两种命运;中共“七大”;重庆谈判;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
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
(1)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的理解是重点。“一大”制定的纲领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远离当时中国的客观实际。“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一大”相比,说明中共对中国革命的问题在认识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即不再主张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军阀!
(2)井冈山道路是重点。井冈山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战略基地。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理论来源于革命斗争实践,并从理论指导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3)重庆谈判的意义是重点。重庆谈判使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权,在人民面前表现了争取和平的诚意;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再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4)土地改革的特点及目的是重点。土地改革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
2难点分析
(1)对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是难点。1924年初的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由此也使之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的出现,表明孙中山实现了他一生中又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转变,表明他已经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新三民主义适应了革命潮流和历史发展的需要,是积极的、进步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和纲领上都未能逾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它只是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存在较多的一致性,它与完整的中共革命纲领相比存在着原则区别,这也反映了它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特点,从根本上是由其阶级本性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主张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是难点。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是因为中共共产党分析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认为存在两个前途,一是引起内战,削弱抗日力量,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一是结束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要坚决避免第一种前途,努力争取第二种前途。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充分表明了团结抗战的诚意。
能力培养:
1.通过对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使学生学会对比不同的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比较,让学生通过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原因分析和认识,得到从具体问题中得到解决具体问题方法的能力。
思想认识: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史实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代表全国人民利益的政党。
2.通过对抗日战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在近代对中国的血腥侵略及其对中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抗日,体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影音资料搜集整理。
课时安排:
五课时。
导入新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工人中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马克思主义和独立的工人阶级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第一课时)
讲授新课:
教师: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始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请同学们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大屏幕展示材料)。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材料,总结中共诞生的条件。
教师: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国租界召开。大会上通过了党的纲领。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及中共“一大”的内容。
(大屏幕展示思考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二大”要修改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学生:继续阅读教材“二大”的内容,思考问题。
教师: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奋斗目标,并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实际,随着对中国国情认识的逐步深刻,“二大”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教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宣告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迅速的投入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斗争中去。中国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了。请同学们看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内容。总结,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的教训是什么?
学生:中国共产党单纯依靠工人阶级是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的。
教师:那么,年少的中国共产党要想使革命得到很大的发展,必须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和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的统治。于是,这一时期还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国民党旧成为共产党联合的对象。在国共两党和共产国际的共同努力下,国共合作实现,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了。(播放录像资料《国共合作》)思考,国共能够实现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学生:观看录像资料,思考问题。
教师:提问,总结:国共能够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党的转变使国共合作成为可能。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以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了合作。国共实现合作后,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领导,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了!(播放《北伐战争》影音资料)。让学生体会国民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和革命者的革命激情。了解国民大革命的简单经过。
学生:观看录像
教师: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大革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是,革命内部却出现了使革命失败的不利因素,那就是国民党内的反共势力日益强大,并不断的对国共合作进行破坏,直至直接发动反革命政变。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了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大革命运动的成果被国民党新军阀所掌握。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对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道路。
(第二课时)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民大革命运动。请思考以下问题(大屏幕展示问题)
学生:个别提问解答
教师: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怎样的反映?
学生:武装起义
教师:对,为了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作出回应,中国共产党很快发动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走上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八一南昌起义。(播放《武装反抗》影音资料)
教师:八月七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正式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他把剩余的部队开到了井冈山地区,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什么是井冈山道路。
教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在中国很快发展为燎原之势。蒋介石为了扑灭这股革命的烈火,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反革命围剿。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围剿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都被打败了,红军因此扩大了自己的根据地和革命力量。但是,当蒋介石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的时候,中共内部却犯了“左”倾错误。毛泽东对根据地的领导权被剥夺,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战斗也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进行了人类军事史上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播放《长征》影音资料)
教师:长征途中召开了哪次重要会议?它的意义在哪里?
学生: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此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转危为安了!
教师:红军经过两年的艰苦斗争,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教师:正在中国进行内战的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为了扫灭共产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使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派遣了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到东北去组织抗日武装进行抗日。1935年,日本发动了华北事变,继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这时,在长征途中的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在西北剿共的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反共态度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内部因为抗日问题出现了分化。于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了。请同学们根据这段材料来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各种政治力量对待西安事变的态度及原因。(播放《西安事变》影音资料)。
学生:观看录像
教师:提问。总结。在西安事变中,各种政治力量为了各自的利益,主张也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第三课时)
教师:课前提问,为全民族抗战打下基础的事件是什么?
学生:西安事变。
教师: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全面侵化的开始,也是中国军队全面抗战的开始。在民族危亡加深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加快了合作的步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以抵抗日军的进攻。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则开赴敌后,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了广州和武汉后,基本上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进攻,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日本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了过去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将自己的侵化政策作了调整,将军事打击的重点放在了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进攻上,而对国民党则采取政治上的诱降方针。
由于日本侵略方针的转变,国民党的抗日决心发生了动摇,政策转向了反动。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面对蒋介石制造的反共事件,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学生:坚决反击!
教师:中国共产党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的指导下,对国民党的反共高潮给予了坚决的回击。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让我们共同记住我们的父辈们经历的那段苦难和屈辱的历史吧!(播放《南京大屠杀》)。当无辜的儿童被日军残忍的杀害时,中华民族的心在流血。但是,有一部分没有良心的无耻的人却甘愿作侵略者的走狗。(播放《伪政权》)同学们,请记住这些中华民族的败类的丑恶嘴脸吧!并且,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在被人欺凌侮辱和残害努力读书吧!
1945年8月,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中国人民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了反对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中国人民仍然没有摆脱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还没有最终完成。
(第四课时)
教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合作是否能够继续?为什么?
学生:不能,因为两各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教师:对,尤其是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这两种命运就是民主和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和一党独裁。那么,对于这两种命运,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选择是否相同呢?他们都选择了怎样的命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总结: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争取光明的前途。而同时,国民党在他们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则坚持准备发动内战,以建立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当时全国人民的要求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和平,民主。
教师: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加上自己对内战的准备并不充分,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去商讨和平谈判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蒋介石是否是真的希望和平,他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是毛泽东,你该怎么做?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让我们回到重庆谈判那段历史,看看同学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播放《重庆谈判》)
经过重庆谈判,共产党取得了一定的胜利,那就是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并且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这样蒋介石再发动内战,就要受到全国人民的唾弃!
但是,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并没有改变。继续制造不利于和平民主的事件。并且再六届二中全会上公然推翻了政协通过的民主和平建国的路线。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努力无法改变内战的事实了。于是,内战爆发了!
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依靠自己军事上的优势,对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但是,经过八个月的战斗,解放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并大量的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国民党不得不放弃全面进攻,转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对其他解放区采取守势。解放军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到这时,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共中央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对国民党由战略防御改为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了国民党统治区。到1948年秋,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了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了,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解放军先后取得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的主力被消灭了。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经胜券在握了!
此时,蒋介石被迫退居幕后指挥,代总统李宗仁提出和平谈判的要求。那么,如果你作为共产党的领导人,你会接受和平谈判的要求吗?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我们来看共产党是怎么做的呢?(播放《渡江战役》)
国民党企图通过和平谈判达到划江而治的阴谋被揭穿了,解放军很快渡过长江,开始了对全国领土的解放。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了。之后,解放军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的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部国土。解放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五课时)
教师: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加紧进行新中国成立的各项筹备工作。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关于新政协的内容。
根据政协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中国诞生了!(播放《开国大典》)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事件相结合的胜利。
新中国在成立之初,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新解放的地区还有大量的反动分子存在,他们伺机破坏人民政权。为了稳定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党和政府在全国大多数地区进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播放《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即“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3年春,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次土地改革具有明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地改革运动。农民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真正翻身做了主人,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生产建设中。
课堂小节:
教师:通过一周时间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争取建立独立、富强、民主的中国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宣告了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经济的道路。中国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略

《论修身》教案


《论修身》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准确理解课文中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加强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三、了解、借鉴课文中“内省”“忠恕”“诚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贫乐道、信念坚定、胸怀坦荡、注重自省的崇高风范,提高自我修养、道德完善的自觉性。
四、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穷、过、患、兴、滥、诛,诸、也、其。
二、着重理解课文中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坦荡的胸怀。
三、难点:文言语句的翻译、理解,孔子思想的深邃和历史的局限等等。
[教学方法]
在学生反复诵读、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点拨、提示。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是朗读、翻译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
初中时同学们学过《论语》的选段,此外,大家还通过书刊、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同学还能背诵《论语》中的不少经典语句。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孔子,还可以谈谈你对《论语》中的某句话的理解。
学生发言。教师可让同学们放开讲,不必作过多评论。
教师归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修身养性”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的良好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也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更加和睦和稳定。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他说得很多话,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体会。
二、阅读理解。
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分别找不同同学将每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以纠正,老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
全文分为四节,每节有五段话。
1?第一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
六十而耳顺: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
不逾矩:逾,超越;矩(jǔ),规矩。
朝闻道,夕死可也:朝(zhāo,不读cháo),早晨。
莫能兴:兴,起来。
君子固穷:固,坚持,坚守;穷,困窘,走投无路。
小人穷斯滥矣:滥,过度,没有限制。这里是无所不为的意思。
幼而不孙弟:孙,通“逊”,顺从长辈;弟,通“悌(tì)”,尊敬兄长。
长而无述焉:述,无可称道,指无所作为。
2?第二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还要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患,忧虑,担忧;其,这里可译为“自己”。
“不己知”,是宾语前置,应译为“不了解自己”。
君子求诸己: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于予与何诛:与,语气词;诛,责备。
内省不疚:疚(jiù)忧苦,内心痛苦。
3?第三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巧言、令色、足恭:令色,满脸堆笑的样子;足,过分,过度。
左丘明耻之:耻,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以直报怨:直,公正无私。
4?第四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质胜文则野:质,朴实,与“文”相对;文,文采,指对仪容举止进行雕琢修饰;野,缺乏文采,鄙陋。
文胜质则史:史,虚浮。
君子泰而不骄:泰,平和;骄,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荡荡,宽广的样子;戚戚(qī):忧愁,悲伤。
居处恭,执事敬:恭,恭敬,端庄,这里可理解为守规矩;敬,谨慎、认真。
虽之夷狄:之,动词,到……去。
三、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课文。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大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感悟。
四、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二、五、六题,并思考第三题,准备第二课时讨论发言。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提高完善个人道德的自觉性。学习辨析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
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可找多名同学朗读课文。
二、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可在若干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准确、比较一致的意见)。
(一)第一节主要内容:修身是不断学习、不断求索、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坚定的信念。
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表现孔子从少年时代求学开始直到逐渐走向“仁者”的长期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思考、奋斗的过程,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者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逐渐转化的过程,直至最终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是一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
今天看来,这段话仍然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人的一生,学习、思考、道德完善都是没有止境的,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识,以达到与外界的融合。
2?第二段话(“朝闻道,夕死可矣”),表现了对真理的热爱和执著追求。追求真理,胜过生命,短短七个字,令人感动。
3?第三段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比喻的说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孔子是第一个用松柏这一形象来比喻具有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的“君子”的,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4?第四段话(“在陈绝粮”),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君子即使在极其困窘的处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正是对这段话的诠释。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是孔子树立的修身典范,孔子曾多次大加赞赏。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第五段话(“原壤夷俟”),以一段尖锐的语言和一个形象的动作表明孔子对没有修养的人的极度蔑视,从而树立起一个嫉恶如仇的君子形象。应当注意的事,孔子对原壤的谴责是从他“幼而不孙弟”说起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小不注重亲情孝道是道德沦丧的起点。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是有所启迪的。
(二)第二节主要内容:主要谈修身的方法——内省。孔子十分强调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规范,那么怎样实现“仁”呢?孔子说“为仁由己”。也就是说要实现“仁”,还得靠自己。修身的本质就是不断进行内心反省的过程,孔子称之为“内自省”、“内自讼”、“躬自厚”、“求诸己”等。
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不患人之不己知”),强调在别人不了解自己,即在自己的品德、学识等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不埋怨别人,而是反躬自问,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段话表明,人要有自知之明,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第二段话(“君子求诸己”),以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应自强、自省。
3?第三段话(“宰予昼寝”),以“朽木”“粪土”两个通俗形象的比喻,说明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觉悟,不奋发努力,教育的作用就将是有限的。而且,判断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到底如何,不仅要看他怎么说的,更要看的实际行动。
4?第四段话(“过而不改”),说的是一个人要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孔子认为有过失是难免的,但要勇于承认,更要勇于改正;如果坚持错误,不肯改过,错误就真地成为错误了。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修身的方法,更强调了修身的一个重要原则。
5?第五段话(“司马牛问君子”)中“内省不疚”与“君子不忧不惧”是因果关系。当遇到批评、诽谤时,孔子要求首先是自省,检讨自己是否有过错,但如果经过认真反省,确认自己没有过错(问心无愧)时,就不必有什么忧虑和惧怕的了。这是多么可贵的品德!既严于律己,又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决不盲从或屈从外界的否定和压力,做到这一点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三)第三节主要内容:讲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以“忠恕”二字概括孔子的“道”,这个道就是“仁”。忠,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恕,就是宽容之心,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强加于人,正直宽容之心,就是忠恕之道。忠和恕是辩证的关系,既要坚持理想,又不能为所欲为。忠是对己,恕是对人。
2?第二段话(“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对“恕”作了具体阐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孔子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它既是对“仁者”自身的约束,即要求一个人要有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即要尊重他人,体贴他人。这一思想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第三段话(“巧言、令色”),是从反面告诫(“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君子决不能虚伪谄媚,而应当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不应掩饰自己的好恶。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忠恕”的内涵。
4?第四段话(“人而无信”),是讲“信”的重要性。“信”是孔子道德范畴乃至中国传统道德范畴中的重要内容。“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到了今天,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对外贸易与交流,诚实守信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5?第五段话(“以德报怨”),主张公正平等。孔子虽然主张“恕”,但绝不是无原则地宽容忍让,甚至委曲求全地“以德报怨”。他主张“以直报怨”就是坚持原则;他主张“以德报德”就是公平公正。这表明孔子在真理面前时不退让的,是不提倡以牺牲原则来求得友谊和睦的。
(四)第四节主要内容:通过与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所应具有的风范、气度、胸怀和表现。
对每段话的理解:
1?第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是讲“质”与“文”的关系,即仪容举止与内在素质的关系。孔子认为君子要讲究仪表,但又不能过分修饰,要做到“文质彬彬”,即既朴实又有文采,达到内在美与外表美的高度统一。直到今天,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第二段话(“君子泰而不骄”),以“泰”与“骄”的对比说明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泰”与“骄”似乎只是一种表象的区别,但实际上是内在本质的不同。“泰”,即平和、安适的样子,表明君子的旷达,虚怀若谷,胸有成竹;“骄”是骄狂,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但其内心却很空洞,很虚弱。所以,真正有知识、有内涵的人常常显得很平静,甚至“大智若愚”;而愈是表面张狂、骄纵的人,愈是无知浅薄的人。
3?第三段话(“君子坦荡荡”),是君子与小人心理状态的不同:君子胸怀宽广,无所掩饰,不追求虚名富贵,因而是坦荡的,豁达的;小人总是考虑个人利益,患得患失,顾虑重重,言行不一,心胸狭隘,因而总是忧愁、悲观的。
4?第四段话(“樊迟问仁”),是说君子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做人准则。“居处恭”,应当就是儒家提倡的“慎独”。君子即使在无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也要谨受规矩,严格自律。“执事敬”,是讲做事要认真,一丝不苟。“与人忠”,是讲与人交往、共事的基本原则,要忠诚、守信。“虽之夷狄,不可弃。”即使到了荒蛮之地,也绝不改变做人的准则。“不可弃”三个字,表现出孔子对信念、对道德行为准则的坚定不移。
5?第五段话(“子夏曰”),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评价。“三变”,表明孔子在弟子心目中的印象:他既是温和的,又是严肃的;他既充满情感,和蔼可亲,又严格要求,坚持原则。这是一个令人可亲可近,又令人敬畏的长者形象。
三、请同学们谈谈学习的体会和感悟(应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鼓励发表独到的有深度的见解,可就某段话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不要求全面)。
四、处理课后练习题。
第一题,让学生结合课文逐一解释“兴、固、滥、诸、诛、恭、耻、友、德、泰、荡荡、戚戚、即”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题,了解掌握“过、患、也”等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第四题,让学生以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分析语言特点。
1?言简意赅,精辟深刻。如:“君子不忧不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善用比喻说明深刻道理,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朽木不可雕也”等。
3?运用对比,使语义更加鲜明。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4?运用对偶、并列、排比的句式,使语言整饬,朗朗上口。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
第五题:“之”“其”作代词的用法。
举例: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其,他的(指刘邦)。
天下皆叛之(《鸿门宴》):之,他,代秦王。
第六题:“穷”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举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穷尽)
欲穷千里目(用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五、课后练习
1?选择背诵课文中的几段话。
2?阅读下面的文章,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加强个人修养的认识,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对《论语》修身思想点滴认识及其现代价值探讨
铁笛书生
少年时正赶上“传统文化热”,坊间“白话××”、“××精选”大行其道,彼时闻得宋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平天下治天下之说,余亦不疑。现在回想颇觉可笑,那不过是赵普的托词而已。孔子之时,诸侯纷争,兵戈四起,所谓“春秋无义战”,当时为各国见用的是商鞅、韩非等法家学说,其后是苏秦、张仪等纵横家得宠。孔孟之时,王道不行。
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自此取得历朝的官学地位,其间虽有反复,但大体如此。但又何曾有过王道呢?无非是“儒表法里”,不以“万物为刍狗”就不错了。
宋末理学与明末心学越发展,越拿金、元及清没有办法,江山却落入异族之手,真可是“愧无半策纾国难,只余一死抱余恩”。所以儒家政治思想从来就没有平过天下,也不可能,到现代社会就更不合时宜了。
《论语》不能平天下,若用于修身则于国于己善莫大焉,也算是一种“平天下”吧。
现代社会的建设目标是以宪政为基础的民主法制社会,依法治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法治社会的有效运转,仍然要有赖于社会成员个人道德主体的挺立意识。“没有充分深厚的个人美德基础,任何普遍社会规范都不能内化于人的实际行动,现代西方伦理学家如麦金太尔、查尔斯泰勒等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引自万俊人文《儒家伦理:一种普世伦理》)《论语》语言质朴,义理深远,内涵丰富。比如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有诗的美,依己见,且达到了诗的最高境界。但在《论语》中,还是有关修身的道德学说之义最为殊胜。康德说,“由于道德学优越于理性的一切其他工作,所以古人用‘哲学家’这个词时,总是特别指道德学家说的;而且就是现在,如果某人在理性指导下显示出自我控制的能力,我们由于某种类推,也称他为哲学家,而不问他的知识如何的有限。”(《纯粹理性批判》韦译本)《论语》中的修身思想影响到了中国人几千年,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思想财富,所给予我们的往往会大于我们所期望的。
《论语》可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本土伦理资源”,这也是今天学习、研究《论语》的现代价值所在。
我认为,《论语》中的修身学说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为了避免歧义,修身这里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也不碰“福德两难”这个千古无解的难题。
1?强调道德修养实践的个人主体性,重实践,轻空谈。
孔子的道德学说中心概念是“仁”,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仁”是个很复杂玄妙而难以达到的东西吗?其实很简单。“仁远乎哉?我欲仁,仁至矣。”(《述而》)孔子认为仁的实现在于个体认识到仁,即人皆有耻辱之心。并要主动追求实现仁,仁在人的主体自由活动中体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卫灵公》)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实现在于实行,不是华丽的言辞。故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孔子对空言“仁”极为痛恨,“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废也”(《阳货》)。所以儒家的精要在于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探讨,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那么,谁继承了孔子的衣钵呢?“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他们都会说,没有提到曾参。我们看《论语》中这样一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一个“唯”字有一点后来中国禅宗不立文字以心证心的味道。曾子不但意识到“仁”,而且身体力行。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怎样做的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确实到了“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地步。所以,曾子才是孔子的真正传人。现在有的学者论证《论语》为曾子的门人所作,道理是在此吧。
2?儒家讲“慎独”,这与康德实践哲学的“自律”有相似之处。儒家与先于道德情感的康德绝对律令不同的是,儒家更强调“诚意”,孔子的“仁”是从人性基本情感出发,情理交融。只有从儒家的情理结构出发,才能理解《论语》中的仁、义、信、忠、恕等概念。
关于儒家的情理之间的关系,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有精辟的阐述,抄录如下:

宋儒的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家思想,则更看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着重理知部分。我们只能说,由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与欲。中国儒家,极着重情欲之分开,人生当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以至无情。”(转引自李泽厚《探寻语碎》)孔子认为,“仁”的实现要从人的基本亲情出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学而》)还有,“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将以观之哉?’”(《八佾》)这里也是从基本的人之常情出发,而不是用抽象的“仁”。这个概念去套。因此,孔子提倡仁义要出乎真情,不要假仁假义。“匿怒而友起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他的门人也继承了这个思想,“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子张》)再举个例子,《阳货》中有这要一段:“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他认为为父母守三年丧太久了。孔子没有讲什么大道理或世俗规矩这些东西,而是问他:“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不守三年丧你心安吗?宰我说:“安。”孔子告诉他:“女安,则为之!”你如果心安,就不要守三年丧了。当然,孔子是讲原则的,比如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注意,孔子对宰我的谴责是从人伦亲情出发的,他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你从出生起,至少要在父母怀中呆三年,你就不能有同样的爱吗?为父母守三年丧。孔子反对矫情,假仁假义:“乡愿,德之贼也。”(《阳货》)

孔子的道德学思想后来被孟子所继承,并且从人性论出发作了更深刻的哲学论证,标志着儒家思想的基本成熟,所以后来的儒生都以孔孟门徒自居。当然,由于孔孟的道德学形式与质料不分,且与政治学说交织在一起,从历史的角度看可能是合理的,但若与现代价值来判断,有些论断不止是偏见,简直就是荒谬了。在阅读《论语》的时候我们也应当注意鉴别,仔细分析。不要去学那个台湾的南怀槿,牵强附会,强作解人,徒添笑柄。影响中国人思想的,除了儒家,还有道家、释家等,但以儒家为主。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中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正是儒家积极进取,“知不能为而为之”的精神,中国近代历经磨难,多少次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是儒家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儒家思想激起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国尽忠,这在世界历史上看也是罕见的。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恐怕即使目不识丁的山野樵夫也有耳闻吧。学习《论语》不能指望人们就因此成为君子圣人,但《论语》中的思想毕竟契合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儒家传统,于文明中国的建成不是没有裨益的。
熊十力先生在《佛家名相通释》中说,读古书要“根柢无易其故,裁断皆出己见。”
《论语》作为一部已经距离我们年代很遥远的语录体著作,“根柢无易其故”是很难的,“裁断皆出己见”是否合理就要看个人的学识高低了。我想,无论后人如何解说《论语》,都不会有损于这部著作的伟大,都无损于孔子的伟大。海德格尔于1942年致友人的信中说,“每一篇对我的哲学之陈述,都必将导致不幸,亦至对《存在与时间》本身亦然矣。”今日说《论语》,幸哉?不幸哉?

《论无性造人》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无性造人》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论无性造人》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无性造人的知识及作者的态度。?
2.学习本文推理严密、层次清晰的论证特点。?
3.领会课文清新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作者的态度及推理过程?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人类起源(女祸传土造人,夏娃、非洲大神烧陶造人)及孙悟空吹毛变猴的典故引入。
二、分析课文?
1.什么叫克隆?本文中的“无性造人”与“克隆”的概念是否相同?(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并作分析明确?)明确克隆,据《新坐标》上讲是独立细胞繁殖系,指后代完全由一个细胞复制,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据课文上理解为“由任何动物或植物的随便哪个细胞含有的DNA来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生物个体。”?
本文中的“无性造人”指不仅要“克隆出像煞供体亲本的某些人来”。更要求得“一个人的真正复本”。?
2.作者认为克隆人的前景如何?为什么??
明确:“克隆要算前景中最暗淡的部分了。”?
因为:①仅是象征意义上取消死亡;②克隆人没有孝心、敬意、举目无亲;③对其成长期的教育;④来自公众方面的质询;⑤挑战人的独特性。?
3.那么,人能不能实现“无性造人”的目标呢??
明确:①“时间只是问题之一”,就“大得可怕”。?
②“环境”是非常要紧的方向,要造的“丝毫不差才行,”而要达到这一要求。
则要克隆其父母一家子家庭之外的人外围联系整个世界?由此可知,难度有多么的大。
4.当我们具有以上条件后是否就能实现“无性造人”的目标了呢??
明确:还是不行。因为,首先,这意味着用一个完全相同的世界来取代今天的世界。还有,复制了同样的世界也就复制了同样的问题。再有,“这件事就会周而复始,”“反复无穷”。?作者认为这远超过了他挖空心思想象的某种永劫。?
5.由此,作者明确了自己的观点?
“天道喜变不喜居”,不如“多一些新的变种,多一些不同的歌声”。?
6.学生回顾总结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特色。?
这篇文章不像一般科技文,目的不是介绍什么原理现象,而是引导我们对科学本身加
思考,作者不是靠研究而是靠推理来告诉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
①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
视角新颖独特,分析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如果只是为了说明无性造人是不可能的,这篇文章可以写得很简单,我们很难解决无性造人所需的时间问题,更不可能复制无性造人所需的环境,其余的都不必写。但作者的用意是让大家就无性造人这一问题做一彻底的有趣的思考。所以,他先从无性造人可能产生的后果谈起。接着作者将这一问题深入一步:我们不具备无性造人的条件。最后,作者才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想无性造人的事了,天道可是喜变不喜居的。?
②这篇科学随笔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优美清新、幽默含蓄、通俗易懂。?
在阐述克隆暗淡的前景时,作者说:“很难想像,一个未经配对儿的胞核能有什么孝心或敬意之类的事;更难想像,一个人那新的、自行生育的自我,不过是一个绝对茕茕孑立、举目无亲的孤儿。”“请问,如果你在55岁的时候,通过代理人,成为一个不可救药的少年犯,你当作何感想?”没有面色凝重地说教,只有不断引人深思的让步假设,深入浅出,令人信服。“这些词语真正的意思,是指邻近的密密挤挤的人群,在讲,在听,在微笑,在皱眉,在给与,在保留,在勉励,在推动,在爱抚,或对这个个人抡起大棒。”“仅有些基因组,而没有人在其周围,你会培育出一株脊椎植物,不会更多。”令人信服而有文采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含蓄幽默的句子使得行文活泼,意趣盎然。比如“试想,你要克隆一个不同凡响、成绩辉煌的外交家,好让他照管遥远未来的中东问题。你必须逮住并说服他摘下一个细胞”,生动幽默地描绘出无性造人必需的前提。?
另外,通俗亲切的语言也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比如,“罢了,还是别去想它吧”。“这还不算”“可事情才刚刚开头”“然后,还克隆什么?”“你得克隆整个世界,少一点也不成。否则就没有任何希望。”“这太过分了,想都不敢想”。“别鼓捣任何人,连你自己在内。头顶上面有个天,天道可是喜变不喜居的”等等。?
三、小结:?
这篇文章,托马斯用的诙谐幽默的语言,调侃的语调,娓娓而谈,生动的向我论述人类不可能克隆出一个真正的自我。人类也不可试图去克隆自己,否则只能是自我麻烦。?
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的论述谈谈自己对无性造人(即克隆人)的看法。?

附(板书)
(1—4)克隆人前景暗淡?时间
?我们不具备条件???
环境
(15—17)无性造人不可能发生
用一个同样的世界
我们也不希望取代今天的世界
同样的环境
(18)天道喜变不喜居
写法:1.论证角度巧妙,推理严密,层次清晰。?
2.语言优美清新、幽默含蓄、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