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4.1 游戏公平吗(2)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9

4.1 游戏公平吗(2)。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4.1 游戏公平吗(2)》,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4.1游戏公平吗(2)

教学目标:

经历掷硬币试验和对试验数据处理的过程,通过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体会到掷硬币中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50%,深化游戏公平的认识.

教学重点:

掷硬币实验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游戏对双方公平的认识.

教学难点:

掷硬币试验规律的发现和游戏公平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右图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6个相等的扇形.利用这两个转盘做与上一节课相同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转盘A,“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这个事件是必然的;对于转盘B,“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这个事件是不确定.由于转盘A、B使“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同,所以这样游戏对双方是不公平的.

二、创设情景境,进一步研究游戏公平问题

1.出示课本图文的投影.
学生看图读字,教师提问:小明的办法对双方公平吗?导入本节课题.
2.组织学生做掷硬币试验.
(1)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试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每人掷10次,一人掷币时,另一人记表)
试验总次数20
正面朝上的次数
反面朝上的次数
正面朝上的频率
反面朝上的频率
(2)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分别计算试验累计进行到20次、120次、240次、正面朝上的频率,并完成以试验总次数为横轴、正面朝上的频率为纵轴的折线统计图.
3.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
观察图形看到折线始终在频率为0.5的这条虚线上下波动;当试验总次数较少时,波动幅度会大些,当试验总次数增大时,波动幅度将减小,可以想到当总次数很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非常接近0.5,也就是说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为0.

小结:

1.通过做实验知道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什么是游戏公平原则?怎样评价一个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

教后记:

学生在做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要让学生有目标,有目的的做试验,学生对于游戏的公平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实验.

相关推荐

游戏公平吗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戏公平吗”,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4.3游戏公平吗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

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第174页至178页第四章第三节。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经过前几册的学习,学生已经研究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概念,掌握了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一些计算方法(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验估算等),并通过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体会了概率的应用,但是学生仅仅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随机现象以及一些简单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还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促销活动或博彩游戏中获奖或获胜的概率,但他们未必就具有正确的评判能力和决策能力。本节课在原来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设计了一个具体情境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掌握一定的判断方法,力图让学生体会如何评价某件事情是否“合算”。我们不仅要考虑游戏双方获胜的概率,还要考虑他们获胜时的得分值,也就是要考虑数学期望。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期望超出了九年级学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我们都知道,概率来自博彩,而本节仍与博彩游戏中的赔率有着直接地联系,事实上,收益率就是随机变量赔率的数学期望。所以本节是以前知识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和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如何评价某件事情是否“合算”,并利用它对一些游戏活动的公平性作出评判.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回顾有关概率理论上的计算方法,给学生以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通过“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概率统计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难点

通过概率的知识解释游戏的公平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掌握了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一些计算方法(如列表法)后,会求每次游戏的平均得分(数学期望)。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评判某件事情是否“合算”,并利用它对一些游戏活动的公平性作出评判。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两个游戏,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锻炼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游戏,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获得成功地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另外,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反过来用于解决了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作为一门工具的运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引导探究式”及“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方法,由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确立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

通常学生对于概念课学起来很枯燥,不感兴趣,因此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要多表扬,多肯定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学手段

本节课中,除使用骰子和转盘教具演示这种常规的教学手段外,我还将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演示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有益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启发性,更易于对概念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也节省了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Ⅰ.知识引入阶段:提出学习课题,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引入公平判断。

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了解概率统计的一些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活动”平台。

我们在生活中常做一些游戏,但游戏规则的制定必须对双方都是公平的,这个游戏才能进行,否则就会有一方因为游戏不公平而退出游戏。

游戏一;掷骰子游戏

(1)当两枚骰子的总数之和为奇数时,小刚得分,否则小明得分.游戏公平吗?

(2)当两枚骰子的总数之积为奇数时,小刚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游戏公平吗?如果不公平,如何修改规则.

游戏二:配紫色游戏

(1)配成,小刚得1分;配不成,小明得1分,游戏公平吗?

(2)若不公平,如何修改规则?

Ⅱ.讲授新课

小明和小刚正在做掷骰子的游戏.两人各掷一枚骰子.

1.当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奇数时,小刚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游戏怎样才算公平呢?

只要,双方获胜的概率相等,也就是说双方获胜的可能性一样,就认为游戏对双方是公平的.小刚获胜的概率是多少呢?将事先准备好的实物——骰子拿出来做以帮助理解和引起兴趣。

我们在前面曾学习过计算概率的方法——树形图、列表法等。首先引导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并用列表法来求小刚获胜的概率。

第二次点数

第一

次点数

1

2

3

4

5

6

1

(1,1)

(1,2)

(1,3)

(1,4)

(1,5)

(1,6)

2

(2,1)

(2,2)

(2,3)

(2,4)

(2,5)

(2,6)

3

(3,1)

(3,2)

(3,3)

(3,4)

(3,5)

(3,6)

4

(4,1)

(4,2)

(4,3)

(4,4)

(4,5)

(4,6)

5

(5,1)

(5,2)

(5,3)

(5,4)

(5,5)

(5,6)

6

(6,1)

(6,2)

(6,3)

(6,4)

(6,7)

(6,6)

觉得这种玩法没意思,又想出了另外一种玩法.

2.当两枚骰子的点数之积为奇数时,小刚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可以独立地解决这个问题。可是玩了几次后,小刚发现上面游戏(2)的规则对自己不公平,于是小明说:“那这样,当两枚骰子的点数之积为奇数时,你得2分,否则我得1分”,马上提问学生:小刚应当接受这个规则吗?

大家认为如何修改规则,才能使游戏双方公平呢?

游戏规则可以修改为:当两枚骰子的点数之积为奇数时,小刚得3分,否则小明得1分;或改为:当两枚骰于的总数之和小于7时,小刚得1分,大于7时,小明得1分,等于7时,小刚和小明都不得分.这样小刚和小明获胜的概率都为.这样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都是公平的.我觉得这样的引导也是有必要的。

我们常玩的游戏除了掷骰子外,还有“配紫色”游戏,下面我们一同再来做下面的游戏.

拿出如下图中两个准备好的转盘,进行“配紫色”游戏.

请两个学生上讲台分别旋转两个转盘,然后学生独立解决以下问题:若其中一个转盘转出了红色,另一个转出了蓝色,则可配成紫色,此时小刚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

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若你认为不公平,如何修改规则,才能使该游戏对双方公平呢?

为了保证自由转动转盘,指针落在每个区域的可能性相同,我们把转盘(1)按逆时针把红色区域等分成四部分,分别记作红1、红2、红3、红4,转盘(2)也类似地把蓝色区域分别记作蓝1、蓝2、蓝3、蓝4.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列表法计算分别旋转两个转盘,其中一个转盘转出红色,另一个转出蓝色可配成紫色的概率.列表如下:

右转盘转出颜色

左转盘转出颜色

蓝1

蓝2

蓝3

蓝4

红色

红1

×

红2

×

红3

×

红4

×

蓝色

×

×

×

×

注,“√”表示可配成紫色,“×”表示不可配成紫色.

再一次引导学生想什么办法修改规则才能使游戏对双方公平呢?

分别旋转两个转盘,配成紫色,则小刚得8分,否则小明得17分,这样可以表示游戏公平。选用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难点的突破.。

到这里学生已经基本能够掌握如何判断游戏的是否公平,并基本能够在不公平的情况下利用数学期望解决问题了,当然,尽管学生并不知道数学期望是什么。

小明也发现了最开始的规则对自己不利.因此,他建议改用同一个转盘转动两次做“配紫色”游戏.小刚想,这没有什么区别,便欣然同意了小明的提议。提问某学生:小刚的决策明智吗?

用第一个转盘转两次,配成紫色的概率我们还用列表法来计算.列表如下:

第二次转出颜色

第一次转出颜色

红1

红2

红3

红4

蓝色

红1

×

×

×

×

红2

×

×

×

×

红3

×

×

×

×

红4

×

×

×

×

蓝色

×

备注:“√”表示配成紫色,“×”表示不能配成紫色.

如果把第(2)个转盘自由转动两次,配成紫色的概率为多少呢?

再让学生很快地回答:如何得分才能做到公平?

Ⅲ.随堂练习

1.小明和小刚改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做“配紫色”游戏.配成紫色,小刚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由上面两个转盘做“配紫色”游戏,等可能的结果列表如下:

右转盘转出颜色

左转盘转出颜色

(红,红)

(红,黄)

(红,蓝)

(蓝,红)

(蓝,黄)

(蓝,蓝)

由上面的表格可得:配成紫色的概率为,配不成紫色的概率为,因此游戏不公平,对小刚不利.

Ⅳ.读一读

等学生认真阅读后,简单叙述一下概率统计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在数学内部,概率统计与其他分支的结合,使数学科学出现了许多新进展,如具有广泛应用性的蒙特卡罗方法等.

在其他领域,概率统计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自然科学工作者可以通过概率统计分析,提出一些理论假设,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奥地利遗传学家盂德尔用概率统计思想解决实验中的现象,相信一定受益匪浅.

Ⅴ.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如何评判某件事情是否“合算”,并利用它对一些游戏活动的公平性作出评判.通过“读一读”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概率统计在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

Ⅵ.活动与探究

转动如上图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指针都指向一个数字.两次所指的数字之积是质数,游戏者A得10分;乘积不是质数,游戏者B得1分.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你认为这个游戏不公平,你愿意做游戏者A还是游戏者B?为什么?你能设法修改游戏规则使得它对游戏双方都公平吗?

[过程]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用列表法计算出两次指针所指数字之积是质数的概率和积不是质数的概率.列表如下:

第一次转动所指数

第二次转动指针所指数

1

2

3

4

5

6

1

1×1

1×2

1×3

1×4

1×5

1×6

2

2×1

2×2

2×3

2×4

2×5

2×6

3

3×1

3×2

3×3

3×4

3×5

3×6

4

4×1

4×2

4×3

4×4

4×5

4×6

5

5×1

5×2

5×3

5×4

5×5

5×6

6

6×1

6×2

6×3

6×4

6×5

6×6

同样引导学生列表,此题若能正确列表求其概率,便可以很快解决。

Ⅶ课后作业

习题4.4巩固提高判断能力及决策能力。

板书设计

§4.3游戏公平吗

游戏一

游戏二

随堂练习

议一议

想一想

活动探究

参考练习

小明和小芳设计了两个掷骰子的游戏,每个游戏每次都是掷两枚骰子.

游戏一:和是6或者7,小明得1分;和是其他数字,小芳得1分.

游戏二:和能够被3整除,小明得3分;和不能被3整除,小芳得1分.

这两个游戏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若不公平,你能将它们改为公平的吗?

参考探究活动

在街头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游戏:如右图

一元钱转一次转盘,指针指向某个数字后,

从这个数字起同方向再数同样的数字后

的格子里的奖品就归你,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设计说明

一直以来对说课的概念比较模糊,现在,算是有了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本节课把所要授的课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把设计意图、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对教法和学法的采用、整节课的教学程序,还有板书设计等进行逐一说明。尽量做到:说“准”教材,说“明”教法,说“会”学法,说“清”教学意图,说“清”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建构和设计的。设计的依据和理由是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合作”并不是在操作游戏的环节过程中,而是在讨论问题时候分小组交流以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节课中,多次运用此教学手法培养他们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这也就告诉了他们应该有一套怎样的学法,即该怎么教和怎样学的问题。

我们在生活中常做一些游戏,但游戏规则的制定必须对双方都是公平的,这个游戏才能进行,否则就会有一方因为游戏不公平而退出游戏。对于一些已经限制了条件的概率不等的游戏,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赋不等得分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数学期望这一概念,但学生其实已经基本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了,在对学生评价时,应更为关注他们应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现实生活中的某一街头骗术,能否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揭露,因此,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对次类问题的理解,这也是师生互动的一部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重点

1、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新课讲授: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导入新课】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但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思考:你认为这7个人为什么没有分好这一大桶粥?

1、什么是公平?(what)

2、公平是平均主义吗?公平允许差异存在吗?

3、回忆分粥故事中7个人的关系,思考: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有什么现实意义?(why)

那么国家在制度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呢?

4、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How?)

(1)制度保证——

(2)材料:从02年到06年,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2年为62.1%,2006年为57.1%,下降了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上升。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使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的贡献率从43.6%下降到38.9%。这种变化趋势,也影响了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的合理结构。

合作探究: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什么经济现象?

这种趋势对社会公平的实现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合作探究:在这家公司里,收入差距过于悬殊主要体现哪些人之间?这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积极意义:有利于理顺……三者分配关系,

维护劳动者利益,

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采取措施:提高两个比重……

提高低收入……

建立两种机制……

(3)实现社会公平的又一重要举措——

[材料]近年来,国家将民生问题逐渐放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一系列减轻税负的惠民之举不断出台。如从2006年起,我国全面农业税。到2008年的3月1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至2000元,因此工薪阶层中的70%的人将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作探究:国家出台一系列减轻税负的惠民之举的出发点何在?

补充小资料: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形成国家、集体(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再次分配:国家参与的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目的在于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社会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等。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效率提高意味着什么?

2、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一致性:

矛盾性

3、当前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2)【材料】冯村是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过去分配吃“大锅饭”,人们普遍劳动热情不高。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不少人搞起多种经营,富了起来。但是农户间收入差距也扩大了。村党支部开展“党员致富链”活动,一边联系贫困户,一边有技术、会经营的富裕户,在其间发挥着纽带、传帮作用,使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冯村党支部是如何带领村民,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

【课堂小结】总结出知识结构

【课堂测验】

1、“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2.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既注重效率,又要促进社会公平。坚持注重效率

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B.C.D.

3、要做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就必须()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制度

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A、B、

C、D、

4、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为了效率关注公平

A.B.C.D.

一定摸到红球吗(2)


7.1一定摸到红球吗(2)
总课时:11课时
备课时间:开学第十三周上课时间:第十四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能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初步体验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索规律、合理推广数学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日历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演示一
掷硬币.把硬币向上抛起,然后让它自然下落到地面,当硬币还在空中,尚未落到地面的时候,猜猜它落到地面是国徽面朝上,还是币值面朝上?
教师演示二
掷“骰子”。把骰子掷出去后,它会自然落下后旋转,当它停止旋转时,“1点”“2点”“3点”“4点”“5点”“6点”的面,哪一个面朝上呢?
教师演示三
把拿在手中的粉笔抛在空中.这个实验的结果是肯定的,即毫无疑问,它必然会掉下来.这一事件我们在做试验之前事先就可肯定它必会发生.
情境游戏
在讲台上按课本221页所示摆放装有红色,白色球的三个半透明的盒子,盒子正面(即冲着学生的面)用透明的材料做成,然后将盒子的背面染成不同的颜色黄色、白色、红色。将5个红球和5个白球放入黄色盒子中;将10个白球放入白色盒子,再将10个红球放入红色盒子,这些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放球的过程要完整地展现给学生.
球放完后,将盒子的背面(除正面外其余的面都是不透明的)冲着学生,将盒子中的球摇匀.请三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看谁能摸到红球.
实物演示:
在抽奖活动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样两个问题:
⑴从盒3中任意摸出一球,一定是红球吗?说说你的想法。
⑵摸几次试试看,每次都能摸到红球吗?
让学生进行短暂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试验结束后,教师再鼓励学生举出一些例子,以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区别。
问题1:足球比赛前,裁判通常用掷一枚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双方的比赛场地,那么裁判掷硬币是要注意什么?
问题2:前面我们做了摸球的试验,是如何保证试验的随机性的?
摸球的试验时,这些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还有就是我注意到了你每次做试验前都要摇盒子,目的是将球摇匀,使每个球被摸到都是公平的.做这样类似的实验,都要保证实验的随机性,通俗的理解,尽量不要受人为因素的干扰.
活动一:准备一枚硬币,并进行抛掷,观察记录下面的现象是否会发生?
A、硬币被裂为两块B、硬币有国徽的一面向上
C、硬币有数字的一面向上D、硬币在转了几圈后才停下来
E、硬币被抛上天
从以上的现象中,我们能事先肯定(确定)它一定会发生的是(必然事件)
从以上的现象中,我们能事先肯定(确定)它一定不会发生的是(不可能事件)
从以上的现象中,我们能事先无法肯定(确定)它是否会发生的是(不确定事件)
活动二:试一试,每组四人,每组提供3个红球,3个蓝球,这6个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余的完全相同,请设计一个摸球游戏:
①摸到的一定是红球;
②摸到的一定不是红球;
③任意摸出两个球,一定是一个红球,一个蓝球.
④任意摸出三个球可能是两个红球、一个蓝球.
答案要点:①如果摸到的一定是红球,只需盒子里都放红球即可;
小结:学生完成
布置作业:习题7.2

反思:由记忆背诵教师或参考书的划一答案到动脑动手,个性潜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使传统单一的讲授法苍白无力,静态的图片、模型无法达到动态场景生动展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抽象的概念、原理,可通过虚拟动画演示得清晰明白而且谨严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