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6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平衡的条件》知识点复习北京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平衡的条件》知识点复习北京版
知识点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省力。
B、使用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省距离。
C、使用杠杆既是为了省力又是为了省距离。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关于杠杆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必须是直的。
B、杠杆必须有支点。
C、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同一方向转动。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等于杠杆的长度。
3、下列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钢丝钳B、道钉钳C、脚踏板D、起瓶盖的起子
4、一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质量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将()
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判断
5、对于某个杠杆来说,动力乘以动力臂的值越小,则()
A、使用这个杠杆一定省力
B、使用这个杠杆一定费力
C、使用这个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D、无法确定这个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答案:
1、D2、B3、C4、A5、D
相关推荐
八年级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分析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分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进行分类。
3.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杠杆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结合我过古代劳动人民的对杠杆的研究和应用事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进而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重点
1.杠杆的定义、力臂的概念。
2.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
3.杠杆的分类。
三、难点
1.力臂的确定。
2.正确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具准备
剪刀、木棒、钩码、天平、酒瓶、起子、扳手、螺帽、钳子、大石头、小石头、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科学探究法、讨论法
六、学法指导
观察法、概括法、
七、板书
第九章机械与人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F1/F2=L2/L1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我已布置同学们预习本课内容,并准备一个杠杆带到课堂上展示,说出其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请同学们踊跃上台展示、交流。
【学生】我带来的是开瓶盖的起子,现在我给大家表演如何用起子开瓶盖,起子在可开瓶盖的过程中,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这个固定点转动的。
【学生】我带来的是扳手,扳手是用来旋螺母的,扳手也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这个固定点转动的。
【学生】我带来的是剪刀,我发现在用剪刀剪指甲时,剪刀的两个刀片及柄也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学生】我带来的钳子,它在剪金属时,也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在调天平平衡时,天平的横梁是被支在刀口上的,横梁绕着刀上的支点转动。
以上展示的都是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都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
【教师】是,你们归纳得很好,杠杆属于简单机械,从今天这节课起,我们就将学习第九章简单机械,这节我们就来探究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进行新课
1.认识杠杆
【教师】什么叫杠杆?
【学生】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板书)
【教师】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能举出哪些杠杆呢?
【学生】跷跷板、用硬棒撬东西时、手握笔写字时、用扫帚扫地时、
【教师】同学们非常认真的观察生活实际,举的例子都是正确的。
2.有关杠杆的几个要素:
【教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如课本中用一根硬棒和一个小石块撬大石块。
作图并介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
【教师】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演示实验:
【教师】对杠杆平衡,同学们想出了什么问题?或者你门想知道什么?
【学生】想知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教师】你门的猜想是什么?
【学生】(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教师】你们准备如何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学生】动力和动力臂的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所以(1)(2)两组是错的,我们对(3)(4)两组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讨论实验:(实验原理图见教材)
【学生】在杠杆左右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将右边的钩码重作为动力、左边的钩码重作为阻力,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动力臂、阻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上的刻度读,改变钩码数目移动其挂钩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将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动力(F1)(L1)(F2)(L2)【教师】(实验结束后)请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学生】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
【教师】由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F1×L1=F2×L2或F1/F2=L2/L1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评估。
4.杠杆的分类:
【教师】请同学们画出黑板上的几个图的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杠杆进行分类:
【学生】进行总结:
省力杠杆(动力小于阻力,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大于阻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学生】还可以分为:直棒杠杆、曲柄杠杆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好。
【教师】我们人体中有哪些杠杆呢?
【学生】学生回答
5.我过古代的杠杆:
【教师】请同学们举出古代的劳动人民所用的杠杆:
【学生】古人进行称量的天平
【学生】古人捣谷用的舂
【学生】汲水用的桔槔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认真阅读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三).小结与反馈:
【学生】1、什么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F1/F2=L2/L1
4、杠杆的分类:
(四).练习与作业: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几个练习:
1.画力臂:
【教师】你能总结一下画力臂的一般步骤吗?
【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可按下述步骤画力臂:
(1)首先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2、如图甲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对支点0的力臂L1和L2。
3、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
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
4.如图所示,AB为一根质量不计的细棒,用绳在O处吊起,当A、B两端分别挂两个重物甲、乙时恰好平衡.若OA=0.8m,OB=0.4m,甲的质量为10kg,则乙的质量为kg.
5.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夹邮票用的镊子
B.理发师修剪头发用的剪刀
C.剪铁丝用的钢丝钳D.钓鱼用的鱼竿
5.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6、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①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_(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设计两种方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反思
1、在杠杆平衡条件学习之后,还要训练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简单计算。
2、在力杠杆平衡条件学习之后,还要训练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进行分类。
3.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杠杆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结合我过古代劳动人民的对杠杆的研究和应用事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进而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重点
1.杠杆的定义、力臂的概念。
2.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
3.杠杆的分类。
三、难点
1.力臂的确定。
2.正确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具准备
剪刀、木棒、钩码、天平、酒瓶、起子、扳手、螺帽、钳子、大石头、小石头、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科学探究法、讨论法
六、学法指导
观察法、概括法、
七、板书
第九章机械与人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F1/F2=L2/L1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我已布置同学们预习本课内容,并准备一个杠杆带到课堂上展示,说出其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下面请同学们踊跃上台展示、交流。
【学生】我带来的是开瓶盖的起子,现在我给大家表演如何用起子开瓶盖,起子在可开瓶盖的过程中,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这个固定点转动的。
【学生】我带来的是扳手,扳手是用来旋螺母的,扳手也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这个固定点转动的。
【学生】我带来的是剪刀,我发现在用剪刀剪指甲时,剪刀的两个刀片及柄也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学生】我带来的钳子,它在剪金属时,也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在调天平平衡时,天平的横梁是被支在刀口上的,横梁绕着刀上的支点转动。
以上展示的都是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都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
【教师】是,你们归纳得很好,杠杆属于简单机械,从今天这节课起,我们就将学习第九章简单机械,这节我们就来探究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进行新课
1.认识杠杆
【教师】什么叫杠杆?
【学生】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板书)
【教师】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能举出哪些杠杆呢?
【学生】跷跷板、用硬棒撬东西时、手握笔写字时、用扫帚扫地时、
【教师】同学们非常认真的观察生活实际,举的例子都是正确的。
2.有关杠杆的几个要素:
【教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如课本中用一根硬棒和一个小石块撬大石块。
作图并介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
【教师】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演示实验:
【教师】对杠杆平衡,同学们想出了什么问题?或者你门想知道什么?
【学生】想知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教师】你门的猜想是什么?
【学生】(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教师】你们准备如何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学生】动力和动力臂的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所以(1)(2)两组是错的,我们对(3)(4)两组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讨论实验:(实验原理图见教材)
【学生】在杠杆左右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将右边的钩码重作为动力、左边的钩码重作为阻力,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动力臂、阻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上的刻度读,改变钩码数目移动其挂钩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将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动力(F1)(L1)(F2)(L2)【教师】(实验结束后)请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学生】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
【教师】由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F1×L1=F2×L2或F1/F2=L2/L1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评估。
4.杠杆的分类:
【教师】请同学们画出黑板上的几个图的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杠杆进行分类:
【学生】进行总结:
省力杠杆(动力小于阻力,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大于阻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学生】还可以分为:直棒杠杆、曲柄杠杆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好。
【教师】我们人体中有哪些杠杆呢?
【学生】学生回答
5.我过古代的杠杆:
【教师】请同学们举出古代的劳动人民所用的杠杆:
【学生】古人进行称量的天平
【学生】古人捣谷用的舂
【学生】汲水用的桔槔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认真阅读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三).小结与反馈:
【学生】1、什么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F1/F2=L2/L1
4、杠杆的分类:
(四).练习与作业: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几个练习:
1.画力臂:
【教师】你能总结一下画力臂的一般步骤吗?
【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可按下述步骤画力臂:
(1)首先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2、如图甲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对支点0的力臂L1和L2。
3、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
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
4.如图所示,AB为一根质量不计的细棒,用绳在O处吊起,当A、B两端分别挂两个重物甲、乙时恰好平衡.若OA=0.8m,OB=0.4m,甲的质量为10kg,则乙的质量为kg.
5.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夹邮票用的镊子
B.理发师修剪头发用的剪刀
C.剪铁丝用的钢丝钳D.钓鱼用的鱼竿
5.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6、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①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_(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设计两种方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反思
1、在杠杆平衡条件学习之后,还要训练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简单计算。
2、在力杠杆平衡条件学习之后,还要训练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传动》知识点复习北京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传动》知识点复习北京版
知识点
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式
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分,可分为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摩擦传动又分为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等,啮合传动可分为齿轮传动、涡轮蜗杆传动、链传动等等;按传动比又可分为定传动比和变传动比传动。1.1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紧张在两轮上的皮带所组成。由于张紧,在皮带和皮带轮的接触面间产生了压紧力,当主动轮旋转时,借摩擦力带动从动轮旋转,这样就把主动轴的动力传给从动轴。
皮带传动分为平皮带传动和三角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特点:
1)可用于两轴中心距离较大的传动。
2)皮带具有弹性、可缓冲和冲击与振动,使传动平稳、噪声小。
3)当过载时,皮带在轮上打滑,可防止其它零件损坏。
4)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5)由于皮带在工作中有滑动,故不能保持精确的传动比。6)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皮带寿命短。
三角皮带的断面国家规定为O、A、B、C、D、E、F、T等8种,从O到T皮带剖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传动的功率也逐渐增大。)
在机械传动中常碰到传动动比的概念,什么是传动比呢?它是指主动轮的转速n1与从动轮的转速n2之比,用I表示:即I=n1/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