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第14课《秋天》教学案

小学秋天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4

第14课《秋天》教学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4课《秋天》教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4课《秋天》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导引]

《秋天》是著名现代诗人何其芳的作品。它以“秋”为线,描绘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创设出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学习本诗,要先反复的有感情的诵读,并在此基础上品味诗的韵律美、节奏美,品味诗的细腻、精美的语言,仔细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另外,借助联想、想像,体验诗歌清丽的意象所营造的情境,从而领悟诗人由此传达出的情感。

[典题例析]

例题:思考诗歌第一节“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如果换成“割过”一词好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细腻、精美语言的理解,也考查对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掌握。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注意两个词的比较辨析,不可只谈其中一个,这样的答案不完整、不全面。

参考答案:不好。因为“饱食”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了收获者愉快的心情。而“割过”却显得平常化,没有上述这些表达效果。

[课时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肥硕()2、栖息()

3、寥阔()4、枯涸()

5、清洌()6、梦寐()

二、填空、简答。

1、本诗作者,四川万县人。现代、,代表诗集等。

2、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答:

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jAb88.com

答:⑴⑵⑶

4、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三、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四、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像其中的意境,及其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把诗歌扩写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

五、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节诗,完成以下问题。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1、给诗中加点字注音。

青鳊鱼()乌桕叶()满载()归泊()

2、这节诗描绘了这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3、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此句有双层含义:一是,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的心情。

4、本节诗以为主,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5、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我想,秋天是A的,秋水长天,明月清风,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秋天是B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秋天是C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秋天是D的,它把一切枯枝败叶,虚浮矫饰清理得干干净净。秋天更是E的,它让人们从一次的收获想到永久的收获,从而不懈地在秋光秋色中忙碌着耕耘春天,播种未来!秋天,给予我太多的思索。

6、“严峻,丰盛,勤勉,忠实,明净”这五个词是从文中空白处A、B、C、D、E抽取出来的,你能否根据语段内容,将它们一一归位?

ABCDE

7、同为写秋,本语段与课文《秋天》所蕴含的情感却不同,课文《秋天》是

;本语段是。

8、本语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大致相同,这种写法叫做,其作用是

9、试为本语段拟一个小标题:。

10、有的同学认为,如果把文中加点的“更”字去掉,会使文章更顺畅,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11、对于秋天,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萧瑟,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明净,有人看到的是它的收获,就如作者一样,你见到的又是什么?对于秋天,你是否有更多自己的思索呢?请谈一谈。

答:

一.1.shuò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2.qī停留,休息(多指鸟类)。3.liāo高远空旷。4.hé干涸,没有水了。5.liè水清。6.mèi睡梦。二.1.何其芳诗人评论家《预言》2.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了秋天的天气特征;稻香、镰刀则体现农家特色;还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枯涸、更清冽,也暗示这是秋天。3.⑴农家丰收图⑵霜晨归渔图⑶少女思恋图4.松弛闲静、宁静悠远。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1.“飘”字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2.“梦寐”有“朦胧”之意,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四.(略)五.1.biānjiùzàibó2.冷雾、白霜3.比喻收起青鳊鱼悠闲4.写景秋天游戏在渔船上5.“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6.A、明净B、忠实C、丰盛D、严峻E、勤勉7.赞美秋天之美对秋天展开思考,并赞美秋天的勤勉精神。8.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内容浑然一体,突出文章中心。9.《秋思》10.去掉不好。因为“更”字在此起强调作用,强调在对秋天的思索中,其“勤勉”精神是最重要的。11.(略)

延伸阅读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第14课 秋天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第14课 秋天,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4课秋天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伐木声丁丁zhēng鳊biān鱼乌桕jiù

寥liáo阔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èi

2.解释下列词语。

(1)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2)寥阔:高远空旷。

(3)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4)梦寐:睡梦。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2.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秋天》"渔夫晨归图"一节。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秋天》一诗的作者是何其芳,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称谓)。

《第2课 秋天的怀念》教案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让学生观察秋天的事物及特点。

教学设想: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共同体会诗歌的美。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

1、出示秋天组图,并播放音乐。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一个关于秋天的话题。同学们现在听到的是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有人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诠释这首曲子:“是温柔爱情与优美秋光的无限延展,是微妙心灵与广袤世界的无隙契合;情感融入了季节,思想交汇了自然。在萦萦于耳的天籁之声中,我们读懂了秋天……”(鲁元枢《精神守望》)。是啊,秋天总是能引发人们许多的思绪,也有许多人曾经描写过秋天。那么,诗人何其芳笔下所展示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图景呢?

2、介绍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散文集《画梦录》,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文字秾丽,富于艺术的独创性。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并解决生字词。

肥shuò()qī()息乌jiù()梦mèi()清liè()枯hé()lián()刀xīshuài()liáokuò()

2、学生听配乐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停顿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乡村秋景?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出示课件内容)

冷雾、白霜——秋

稻香、镰刀、竹篱、瓜果——农家

蟋蟀(声音)、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秋景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稻香、镰刀、竹篱、瓜果体现农家特色;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上的笛声远去,暗示这是在秋天。)

③学生配音乐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来。

三、研读赏析:

1、看第一幅图,并思考:

①这幅图与文中哪几句话相对应?

②划出第一段节奏、重音,并让学生读一读。

③出示改动后的诗句,教师读一读,比较:与原文有一样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不能去掉?(逐句进行分析)

④学生再读第一段,进行品味,要读出感情。

2、看第二幅图,并思考:

①你觉得这段应怎样读?(有问题四人一组讨论。)

②请学生配乐试读,其他同学评价

③对诗中语句进行品味交流:你认为诗中的字词好在何处?

④学生齐读第二段。

3、看第三幅图,思考:

①根据诗歌第三节内容,你觉得画面有必要增添一些什么内容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牧童这几句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③学生齐读第三段,读出感情

4、本诗的秋景图是由三幅特色画组成,请你试着用富有诗意的词来命名,并说说它们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美好感情)

四、拓展延伸:

1、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象,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热情、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总结:诗人通过三组画向读者展现了秋天的特征,寄托了作者对秋天的理解:并且超出了一般人对秋天的惯性定义,独创出秋天的清幽的意境。

2、比较阅读:

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五、课堂总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热闹喜庆,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清幽的淡雅的乐在其中的秋天。

六、布置作业:

1、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2、熟读课文,并背诵。

教后小结:

《秋天》第2课时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秋天这篇课文,描绘了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下面是《秋天》第2课时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重点:

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

2.继续背诵课文,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出示卡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用时:8分钟)

1.引导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检查背诵情况。

二、学习生字。(用时:16分钟)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

4.教师范写。

5.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

1.出示课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

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3.指导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

1.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2.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五、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5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把范写指导贯穿学生书写的整个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要从整体上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也要进行提醒。在学生沉浸在秋天美景意犹未尽之时,设计了让学生“用手中彩笔画出心中最美的秋天”这一环节,在读、说、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秋天的怀念》教学案3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天的怀念》教学案3”,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5《秋天的怀念》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重点:学习通过动作、神情、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难点:感受“好好活儿”的真谛,并从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一、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了解词义

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

敏感诀别淡雅深沉烂漫神色

喜出望外絮絮叨叨暴怒无常泼泼洒洒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主要事迹。课堂交流

3.内容情感:读完后,请同学们以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4、常用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二、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1、结构线索:

2.分析标题: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

3.课文三次写到看花。请勾画出相关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看花次数

看花态度

1

2

3

4.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5.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三、品味语言,体会母爱

1.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如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并结合相关词语说说它们对表现伟大的母爱的作用。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扑过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5)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2.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请大胆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2.史铁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肯定不是让你知道,你看我多了不起,他肯定不是让你们宣传他母亲是多么了不起,所以,当我们走进秋天的故事——读出了书中的味道的时候,我们还要走出“怀念”——“读出思考”那么,这思考究竟是什么?

3.【拓展阅读一】:“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

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拓展阅读二】:“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得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

【拓展阅读三】:“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拓展阅读四】:“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儿子,可事实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呢,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五、学习小结:

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长,我们要好好活,有了这样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脚步丈量。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我们好好活出个什么样,这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思考和体验的问题。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了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史铁生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六、达标测试

1、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描写,选择正确的答案

A、神态的B语言的C、动作

他憔悴的脸显出央求般的神色。()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2、“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意思是()

A母亲很难过我的双腿瘫痪了B母亲怕我心里难过

C我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变得神经质D母亲怕刺痛我的心

3、“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意思是()

A她离开家了B她死了C她生气了D她住在医院里了

4、母亲昏迷前说的话,说明()

A母亲最爱自己的两个孩子B母亲最想自己的两个孩子

C母亲最不放心自己的两个孩子D母亲这时已经不清醒了

二、简答题

1、“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是一种委婉表达。在你的母语里如何用委婉的方法来表达“死”的?先写出你的母语,然后再翻译成汉语。

2、写出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并背下来。

3、像史铁生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请举一个例子,说说他(或她)的事迹。

5《秋天的怀念》

一、明确: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3、课文记载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

二、1、第一部分(1段):第一次看花,因我拒绝未看成,感悟母爱的宽容理解。

第二部分(12-5):第二次看花,因母亲突然辞世未看成,感悟母爱的无私奉献。

第三部分(6):第三次看花,由妹妹陪伴,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看花”一线贯穿,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情节发展的线索。

2明确:文中怀念的是“母亲”。两次写到秋天。《秋天的怀念》是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

之所以是“秋天的怀念”,一是因为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二是因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三是因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3、看花我的态度

第一次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第二次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

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4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5明确:是母亲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三(1)明确:动作描写。“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明确: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两个动作,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搞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推动生活下去的勇气。

3)明确:神情描写。“憔悴”暗示出母亲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已经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4)明确: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心中十分地快乐,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5)明确:心理描写。母亲很怕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而刺激到我,所以尽力地压抑自己的难过,而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感。

2明确: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觉悟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四1明确: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

2关于活着: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这样的缺憾就有那样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见的痛苦打击,也有看不见的痛苦人打击。身体的局限我们这辈子也改变不了,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理局限——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另一种生命延展。

人教课标二上:《秋天的图画》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单元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以秋天为线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学习本单元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的图画》描写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大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这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设计说明

本文语言优美,图文并茂。教学本课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要充分让学生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氵和艹的字。

难点: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喜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知道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2.你喜欢秋天吗?它跟其他几个季节有什么不同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天的图画》,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合作识字

1.大家看到课文下面的苹果了吗?苹果里的生字宝宝都躲在课文里面,等着你去寻找呢!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到生字宝宝,拼一拼,圈一圈,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识字情况。

(1)你认识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2)指名认读。

(3)开火车认读。

(4)帮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家(游戏)。

(5)同桌合作,互读互纠。

三、朗读课文,感悟秋天

1.多媒体朗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幅秋天的图画画的是哪里?画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2.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谁能告诉老师,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生:画的是山野)(板书:山野)

3.课件出示第一句: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1)指名读;评议:你听出了什么?(高兴、快乐)

(2)指导用高兴、兴奋的心情读句子。

4.多么美丽的山野啊!是什么让山野变得那么美呢?山野上有什么?

(1)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梨树、苹果、稻海、高粱。(板书)

(2)课件出示秋天的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图片,直观认识,感受秋天的美好。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介绍一下吗?

(3)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根据学生找到的,课件出示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5)指名读。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图片,点拨、理解句子,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抓住颜色的词语,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

(6)配合动作挂、露、翻、举读一读。

(7)比赛读,看谁把山野读得美!

(8)同桌比一比,选一个最喜欢的句子来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5.试着把这几个句子背一背。

四、再读课文,感悟喜悦

1.秋天的山野,梨树挂起了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好一派丰收的景象啊!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我们兴奋,我们喜悦!但是你知道吗?有人比我们更兴奋,更喜悦。因为,这美丽的图画正是他们描绘出来的。

2.继续往下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是谁呢?

3.学习第三、四句。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课件出示句子)

(2)看,蓝天上的大雁排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

(3)理解勤劳,知道有人们的勤劳才有山野的丰收。

(4)你想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4.带着自己的感悟读句子。

五、复习巩固

1.下朋友们,淘气的生字宝宝又从课文里跑出来了,你能再次把它们送回家吗?(连线)

2.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3.齐读课文。

六、书写指导

1.观察结构,识记字形、数数笔画。

2.重点指导写好波浪苹劳。

3.师范写,生书空。

4.描一描,写一写(注意评价)。

七、作业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如,用落叶做书签,画一幅秋天的画

2.分工合作,办个小小的秋天展览会。

八、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

山野

梨树 挂 金黄 灯笼

苹果 露 红红 脸颊

稻海 翻 金色 波浪

高粱 举 燃烧 火把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变色龙》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变色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内容预览:

《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过程与方法: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树立正直、表里如一的做人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2、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1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蜥蜴图片)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其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资料助读

有关契诃夫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三、诵读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结合文意解释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沉静:指环境寂静。

魁梧(kuiwu):(身体)强壮高大。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1)(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2)(行为)放荡、没有节制。着重于及其荒唐,令人难于理解。

洋溢(yangyi);(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伶俐(lingli):聪明、灵活。

恐吓(he):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3、自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2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小说结构,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一、导入课文

在上节课学习中,我们识记了生字词并了解了小说故事内容到底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精彩的小说中。

二、分角色朗读,理清情节,体会形象特征。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1)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梳理、概括。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象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呢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2、分角色朗读

1)角色分配: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3)先分组试读然后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同时点评朗读表现。体会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征。

三、续写

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

四、布置作业

思考:根据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你尝试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3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理解课文主题。揣摩小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一、朗读导入

二研读、体会小说手法

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

1、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个性化的字词句,读一读,品一品。

小组交流、讨论

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学生筛选、思考,明确:

四个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3、速读课文,思考: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里巴,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二、拓展延伸

纷繁世态给了你了解社会,关照人生的思考与启迪,

构思一篇小小说,以你的独特视角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横断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

三、小结

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让我们惊叹小说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

板书设计

变色龙

契诃夫

----------------狗的主人--------------------

小狗---------疯狗

名贵的狗-----下贱胚子

伶俐的狗-----野狗

-------------媚上欺下见风使舵-----------

《秋天》评课稿


《秋天》评课稿

《秋天》是一首诗歌,作者用浅显的文字,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秋天原野上溢彩流芳、生意盎然的美好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满腔激情。邱老师的这堂课目标明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探究文本,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合作探究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邱老师很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必然的差异性,邱老师始终关注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借助多媒体了解了课文描写的秋天的景物之后,邱老师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你看到了什么?先是单独说说每一幅图,接着提高要求,要求学生逐次增加图片的数量,使说话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分层学习的方式,关注了全体学生的需求,让全体学生在成功——自信——兴趣——成功的良性循环中,强化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列举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写了秋天的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五彩缤纷的野菊花、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教师紧紧抓住这一部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以“我走进秋天,看到……”为开头,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使静止的语言文字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邱老师熟练地使用白板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秋天,真实感受秋天,真正谈论秋天,真诚赞美秋天。

秋天导学案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天导学案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课题

秋天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设计的初始,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秋天的特点。教学中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记生字的能力,发挥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教师随机引导,通过字理识字、猜谜语识字等拓展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在巩固识字效果阶段,注重运用多种游戏形式,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得到了快乐。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借助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语积累背诵等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3.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4.观察秋天的景色,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一年当中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2.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

3.提问:秋天到来时有哪些变化?

4.课件出示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1.根据自己对春夏秋冬的了解,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2.学生回答:“秋季”。

3.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可以从秋天到来时植物发生的变化、人们穿着的变化等方面来体会秋天到来时的变化。

4.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生字“秋”。

1.秋天到来时,有些植物发生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人们

的穿着发生了变化: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按照自然段再读一读,把课后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4.引导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6.引导学生同桌互相检查生字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1.自己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拼音或向他人请教,把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2.学生动手标出自然段序号,在自由读课文时重点拼一拼本课的生字。

3.按照自然段朗读课文。

4.与自己的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及时纠正生字的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形式来熟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1)领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6.同桌拿出生字卡互相指读生字,要求认真倾听,读准生字的字音。

2.说说自己是怎样区分自然段的。

3.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秋天树叶天气一片片

一会儿飞来

三、自主合作,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这些生字。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教师相机讲解重点生字,引导学生识记:

秋了气片树叶大飞会个

3.游戏巩固生字。

(1)出示秋天采蘑菇的课件,引导学生读蘑菇上不带拼音的生字。比一比谁采到的蘑菇多。

(2)读准树叶上的生词。课件出示:

秋天树叶叶子一片片

天气一个一会儿

4.引导学生读通带有生字的句子。

5.引导学生找出带有“一”字的词语,画出来并读一读,体会其读音发生的变化。

6.引导学生自由读文,在读课文时能注意生字读音,读好带有生字的句子。

1.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与小组同学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向全班同学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1)秋:利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禾+火=秋。组词:秋天、春秋。

(2)了: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组词:好了、大了。

(3)气: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组词:空气、气球。

(4)片: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组词:一片、木片。

(5)树:认识部首“”,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木+对=树。组词:树木、树林。

(6)叶:认识部首“口”,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口+十=叶。

(7)大:运用字理法来识记。象形字。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8)飞:运用想象的方法来识记。想象鸟儿张开翅膀飞翔的样子。组词:飞来、飞机。

(9)会:认识部首“人字头”,运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

(10)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3.在游戏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注意重点字的字音:“了”为轻声,“片”是三拼音节。

(2)读准词语,注意“一会儿”中的儿化音。

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带有生字的句子。

5.仔细读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并且读好“一”的变音。

一(yí)片片一(yì)群

一(yí)会儿一(yī)字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正确停顿、断句。

4.指出下列生字的部首。

树()

叶()

会()

5.写出笔画。

横钩:__________

弯钩:__________

6.有趣的汉字加法。

禾+火=

了+一=

人+云=

人+丨=

木+对=

口+十=

氵+()=汽

7.我能读准“一”的读音。

一片片()一个()

一群()一会儿()

一字()一天天()

8.我会给生字组词。

了()()

子()()

人()()

个()()

9.给下列生字加一笔,使它变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了:()()

人:()()

口:()()

土:()()

10.读准“儿”的字音。

儿子一会儿

儿女女儿

四、指导写话(用时:10分钟)

1.出示要求会写的四个生字。

了子人大

2.讲解示范横撇、竖钩的写法。

3.引导学生观察“了”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讲解示范。

4.学生练习书写“了”。

5.借鉴“了”的写法,独立书写“子”。

6.教师示范“人”的写法,强调撇和捺收笔处都要呈尖状。

7.学生练习书写“人”,教师巡视指导。

8.运用“人”的写法,独立书写“大”,注重笔顺。

9.投影展示,引导学生评议。

1.认读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

了子人大

2.在教师的示范下,感受笔画的运笔及书写方法。

3.仔细观察例字,注意其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在练习本上书写。

4.先描后写,注意书写要点。

5.在写好“了”的基础上写好“子”,注意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上写起,略向上倾斜。

6.认真观察“人”的形状特点,写好其“三角形”的特征。

7.练习书写“人”。

8.仔细观察“人”的写法,独立书写“大”。观察每一笔的位置,注意笔顺。

9.同桌互评,全班评价交流。从笔画、结构方面来评价生字的书写情况。

11.在田字格中写一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了子人大

12.一笔一笔地写出下列生字。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课后到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可以把观察到的景物用几句话写下来,也可以画一画。

1.读出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课后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的美丽景色,可以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13.我能画一画眼中的秋天。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3分钟)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秋天树叶天气

飞来一片片一会儿

2.导入新课。

1.在教师的组织下,认真读好词语,注意生字的读音。

2.齐读课题。

二、细品课文,积累背诵(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生看课文第二幅插图,说一说自己在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秋天的变化。

3.引导学生将能反映秋天天气变化的字词圈一圈,指导朗读。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尝试背诵第1自然段。

5.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课文中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6.引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话练习。

7.教师介绍资料:为什么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8.指导朗读。

读一读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引导学生明确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在短时间内互相变换。这两个“一会儿”在读的时候,要连得紧一些。

9.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进行背诵。出示“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进行提示。

10.指名读第3自然段。

11.引导学生根据秋天的美景说出自己的感受。

1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13.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1)出示课文插图及相关提示语引导学生背诵。

(2)小组内合作背一背。

(3)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

(4)结合提示练习背诵。

课件出示提示语:天气……树叶……一群大雁……啊!秋天来了!

1.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课文第二幅插图,金黄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大雁正排成“人”字向南飞。

2.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秋天的变化: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3.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可以将一些关键字词重读。要抓住“凉”“黄”“落下来”这些关键字词。

4.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关键字词,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

5.通过仔细阅读,可以了解到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大雁”。

6.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7.学生自由说: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8.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好“一会儿……一会儿……”。

9.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抓住关键词语,在关键句式的提示下进行背诵。

10.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感叹的语气。

11.在仔细观察秋天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插图,抒发秋天到来时,自己的感受。

12.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读好感叹句,表达出对秋天强烈的喜爱之情。

13.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提示语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1)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2)小组内背诵巩固。

(3)独立背诵。

(4)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提示语练习背诵课文。

14.说句子。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会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天气凉(),树叶()(),()()()叶子从树上()()()。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往()(),一会儿排成个()字,一会儿()()

()()()。啊!()()()()!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生字卡片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组成词语再读一读。

2.组织学生做一字开花游戏,引导学生给生字扩词,比一比谁扩的词语多。

(出示生字:树、叶、气、会)

3.用“秋天”造个句子。引导学生练习口头造句,先自己练说,再指名说。

4.指导学生用“一会儿”口头造句。

1.同桌合作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组成词语。

(1)同桌合作读一读。

(2)在全班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2.读准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如:大树果树

树叶叶子

天气生气

会议会见

3.用“秋天”这个词语练习说话。

4.用“一会儿”练习说话,要写在很短的时间里做的事。如:课下,我和同学们做了一会儿游戏。

16.照样子说词语。

一片片一天天

________________

17.把字宝宝送回家。

气汽

空()()水

群片

一()叶子一()大雁

四、总结全文(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1.回忆学习过程,可以从学到的生字、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例如:收获了一些背诵方法,可以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等。

2.熟读成诵,背诵课文并加入自己的感情,背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提出建议,促使自己不断提高。

18.背诵课文。

《秋天》教学反思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秋天》教学反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拼音教学结束了,今天就要开始识字教学了。

、复习旧知,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开学时

单元的识字教学,很多学生学后都忘了很多,今天这节

前领着学生先进行了复习,读

文,背

文,拼读

类生字,按部就班,和孩子们

起再回忆了

单元。通过学生的读,听得出很多学生的生字已忘了怎么读,组词就更难了。这提醒了我,今后的早读时间

定要及时领着学生“回头看”。
二、交流识字方法,教会学生多种途经识字。
这节识字

距离上

次识字

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上次还是在

单元学习生字时简单给孩子们说了识字方法,现在再让孩子们说,应该有很多学生都忘了。果不其然,在识字环节我提问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看着很多学生回答不到位,于是我便

个字地引导,“秋”字我们可以用加

加的方法记住,“火”加“禾字旁”等于“秋”,像这种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

般都可以用加

加的方法记住;像笔画数较少的字,我们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你觉得哪个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呢?

个学生回答“了”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他还口头数了数“了”字的笔顺。我告诉同学们除了有“加

加”、“数笔画”的识字方法,还有“加

笔”、“减

笔”、“换偏旁”、“猜字谜”等识字方法,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最后我还告诉同学们,识字不只是

本上的,我们还可以到

外去识字。逛街时、逛超市时、食品包装上等我们能看到的地方都可以认

认上面的字,读

读、记

记。
三、借助画面,感受秋天的美丽。
借助多媒体

件,播放有关秋天的图片,金黄的落叶、红通通的苹果、压弯腰的谷穗……

张张色彩鲜艳的图片,刺激着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秋天,发现秋天的美丽。借助图书再配上文字描写,学生读的就越是起劲儿,理解感悟也就越深刻。教师范读、指生朗读、男生读、女生读、分组比赛读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练读,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背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有

点遗憾的地方,本

的生字指导不是特别到位,留给学生练习书写的时间不太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时间的分配

定要更合理,更科学。

秋天教学反思


这首诗的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秋天那令人心醉的动人景象,描摹出秋野溢彩流芳、生意盎然的美好意境。通篇诗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语言优美生动,易于朗读和背诵。在作者的笔下苹果姐姐会因为天气凉了,嚷着要披红袄;葡萄妹妹要披紫袍……这首诗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学生情感,学生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出于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的考虑,教学开始,我让学生听教师范读诗文,并看所展示的秋天景象图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很好地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来。

在教学时,我将诗歌展开成一幅幅画面,把图文对照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抓住抒情这条线,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这样,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当然诗歌重在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意境,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穿插朗读指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并领会诗歌的内涵,由整体到部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自评、互评,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秋天教学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识秋天的特点。

2.学习9个生字,理解“那么、熟了、黄澄澄”等词语。了解“金子、运动场、伞、电报”所比喻的事物。

3.学习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观察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比喻句;“稻”的字形分析。

三、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四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现在是什么季节?我们一年级学过《秋天到了》一课,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课文?(学生背诵)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描写秋天景色的课文。板书《秋天》。

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初步了解图意,学习观察方法。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天空、云朵、燕子、稻田、池塘、梧桐树、落叶、小鱼、蚂蚁)(梧桐树、落叶乔木)

2.仔细观察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树是什么样的?(蓝蓝的天空,几朵淡淡的白云,金黄色的稻田,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一片一片飘落下来)

3.仔细观察燕子、小鱼、蚂蚁都在干什么?(燕子边飞边叫,小鱼在水里游,小蚂蚁跪在地上)

三、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先拼读再直呼。保证中差生有时间读完课文。

2.再自由小声读课文,速度稍快一些,读准字音,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不准的字音。(“一”的变调:y@y3ny0d@y0pi4n;前鼻音:云y*n金j9n;轻声字:么、着、了、的、子等)

4.指导读好长句,在需要停顿的地方画“/”。(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5.读好感叹句。(“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体会小燕子愉快的心情)

6.听录音,在脑子里浮现秋天图画。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秋天》教学方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秋天》教学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对三幅画面进行感悟。

3、运用想象和联想,对三幅画面做个性化描述,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情感与价值目标:

4、通过创作诗歌来体会秋天特有的魅力,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对三幅画面进行感悟。

运用想象和联想,对三幅画面做个性化描述,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启导美

1、看一幅秋景图,听一曲《秋日的私语》音乐导入课文

2、学生描述自己对秋的印象,体验秋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感受节奏、感知内容。

2.学生个别范读,师生互评,说说本诗歌的朗读要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

3.有感情的齐读,说说本诗歌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诗歌形象

(初步感知: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4、选择诗节进行朗读竞赛。生生互评

要求----读出情感(对秋的喜爱)、读出感情基调(清淡)

三、合作鉴赏,品位美

1、小组研讨本诗所表现的三幅画面

A、教师举例示范。抓住每一节中富有表现力,能传达作者感情的词句进行探究

如:“饱食”写丰收之景,表达收获的喜悦

B、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节,揣摩语言。

要求:所选词语能突出次节的画面特点,深入理解

(教师备案:第一节:“飘”、“饱食”、“肥硕”、“栖息”—清幽而有喜悦;

第二节:“冷雾”、“满”、“轻轻”、“游戏”---清冷而有闲情:

第三节:“廖阔”、“满流”、“香与热”、“梦寐”—清静而有香甜)

2、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

要求:(像朗读一样进入角色,抓住意象,融入感情)

3、投影提示,背诵全诗

四、欣赏意境,表现美

A、教师点拨欣赏诗歌意境的方法:

1、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3、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美。

B、根据本诗意境,构置画面,培养情趣

五、拓展延伸,创造美

A、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B、布置作业:创作自己的秋天:

1、以“秋天”为话题写一首诗或作一幅画

2、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教后记:

对诗歌的解读、领悟是非常个性化的。在新课标的旗帜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是“诗教”的必然要求。那么,抓住诗歌的形式美(或曰节奏感、音乐性)和它的表现手法“意象组合”进行“诗教”,应该是抓住了“牛鼻子”。何其芳的《秋天》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学习这首诗时,也正是秋天,所以可以用学生自己的观察体验进入课外。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预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秋天》教材解读:

《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7节,首尾两节呼应,总体概括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二至六节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活泼可爱、成熟丰收、多姿多彩的特点。诗歌语言活泼,想象奇特,拟人手法贯穿始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可谓为儿童量身定做的一曲秋的赞歌。

设计理念:

“用诗的方式教学诗歌”。关于课文,在文字理解上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我以为教学的重点放在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上,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诗趣、情趣和童趣;教学方法则以诵读品味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整体的阅读感悟中适度拓展和表达运用,在扎实有效的“学语习文”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重的受益。

学习目标:

1.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逐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自然积累和背诵课文。

2.在课文语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凭借文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秋天的成熟丰收的美好图景,体会诗人洋溢在诗中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初步读准、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初步感受诗人对秋天的歌颂和赞美之情,学习第一节,体会出秋天太阳和空气的宜人特点。

流程设计:

一、诗文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疏通词语

三、走进秋天,感受秋景

四、指导写字,临写入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秋天,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体会诗歌写法,仿照写法进行语言实践。

流程设计:

一、起

1.秋天是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给大自然中的好朋友都捎去了一封神奇的信。收到了他的信啊,所有的朋友们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你瞧,太阳的脸儿变红了——(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空气的身子变香了——(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2.上一节课,咱们已经初步读了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继续乘着诗的翅膀,走进秋天,品味秋天,好吗?

二、承

1.听,秋天的信使来了(图片声音)!谁啊?诗中是怎样写秋风的?谁来读一读。(生读)谢谢你,读真准确。

喜欢这秋风吗?你喜欢这秋风的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看。

谁也来读读。(生读)你又读出了什么?

2.多么活泼可爱的秋风啊,难怪大家都喜欢。这秋风简直就是一个。是啊,这儿作者把秋风当作孩子来写了,这样,秋风一下子就“活”了,它竟然能,竟然能,它还能。太神奇了,这就是想象的力量,就是诗的力量。我们一起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这个“轻轻”读得多好。秋风啊,你轻轻涂掉了夏天的什么呢?(夏日的骄阳,夏日的雷暴,涂掉了夏日蝉鸣)

4.情景朗读:孩子们看哪,田野里,稻浪滚滚,那是(生1读)——小路旁,向日葵在点头微笑,那是(生2读)——走在秋天,香飘万里,那是(齐读)——

三、展

1.活泼可爱的秋风,扑面而来,又一路奔去。秋风,都跑过哪儿?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5小节,边读边思考,也可以拿出笔来画一画。开始吧!

2.秋风跑啊跑,它给谁带来了什么变化?我们来交流。

这么多变化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一)预设一:成熟的秋天

1.(相机出示)秋风跑啊跑,它给谁带来了什么变化?就请你读一读。(师评价)

谁也来读一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在评价中提炼“成熟”,板书)。

咱们合作来读读(引读)。

2.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这些景物啊都迫不及待地跑出来了(配图)。让我们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这成熟的秋天,我们还一定产生了许多美好的联想。拿出我们的练习纸,任选一种写一写,比一比谁最能体现出它们的成熟。(音乐声中写,师巡视。)

3.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成熟的在心中定格!(齐读)

4.(换快板节奏读)

(二)预设二:多彩的秋天

1.秋风跑啊跑,你还发现秋风带来了什么?你给大家读读看。

2.(交流)还真有一点嚷的味,谁也来“嚷嚷”看。

苹果呀,你真的感觉嫌冷吗?(秋天感到凉快才对啊)你为什么嚷冷呢?你真是想到苹果心里去了啊。

葡萄你也真的感觉到冷吗?让我们读出这种迫不及待(渴望成熟)的心情。

4.孩子们,看,我们把他们嚷的内容对调一下行吗?(红、紫对换)为什么不行?是啊,可见诗人用词多么准确!

5.孩子们,除了苹果、葡萄还有谁在嚷嚷着?他们又要干什么呢?(出示句式练说)

6.好一个多彩的秋天!谁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咱秋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啊,咱们一起来(齐读)!

(三)预设三:喜悦的秋天

1.秋风跑啊跑,它还带来了什么?

2.(出示)是这一段话吗?你读读看!我们体会出了你的喜悦。孩子们也想感受这份喜悦吗?同桌的两个孩子,一个玉米,一个是高梁,比比看,谁更能读出这份喜悦。

3.哪一桌愿意把你们的喜悦与大家分享。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喜悦。给你们一个奖励,请你们推荐一桌也来读读。

4.情景对话:玉米,你为什么这么乐呀?高梁,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5.让我们喜悦玉米的喜悦,快乐着高粱的快乐,男孩子们,你们就是那举着红缨的玉米,女孩子们,你们就是那红着脸笑的高粱,好吗?起——!

(四)感情诵读

1.感谢秋风带来了秋的消息。成熟的秋天让我们欣喜,多彩的秋天让我们迷恋,喜悦的秋天让我们陶醉。孩子们,把这一道道秋天的风景牢牢地记住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大家先练一练。

3.谁愿意给我们带来成熟的秋天。多彩。喜悦。(老师配乐)

四、转

1.金色的秋风又起了,让我们跟上他的步伐,把目光再次投向田野吧。请自由读第六小节,你还发现了秋天的什么?(交流)

2.想一想:读了这一节你最想问的是什么?(汗珠,正因为有了农民伯伯的勤劳,才有了田野的井井井有条,才有了田野的蓬蓬勃勃。)

3.(指板书)劳动中的人们成了田野里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看来,这不仅是一个成熟的秋天、多彩的秋天,喜悦的秋天,还是一个___的秋天。

4.沐浴着这秋天的阳光,流连于这无边的秋光,真让人不忍离开。让我们捡一片秋叶将整个秋天(珍藏)(板画)。难怪诗人也深情地感叹:(出示:齐读最后一节)

7.这醉人的笑啊,永远地留在了诗人的心里,也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里,满怀激情,一齐读。

五、合

1.就是这样的神奇!大自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秋风涂抹掉夏天所有的脚印,留下一个深深的属于秋的脚印。(录音机动)总有一天,秋天的脚印也会被悄悄地涂掉。但只要我们在心中珍藏起这一个秋天,我们就会永远满怀期待地守望着下一个更红更娇、更甜更好的秋天。

2.秋天还给我们留下了一封信,咱们拆开瞧瞧:

(1)画一画:把诗歌中描绘的秋景改画成一幅画。(诗中有画)

(2)读一读:选读其他写秋的诗文,体会不同的秋天。(不同情感)

《第14课《秋天》教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秋天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