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苯的结构与性质

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7

苯的结构与性质。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苯的结构与性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课题11学案:苯的结构与性质(P48-51)
#芳香族化合物:含1的的有机化合物.
#芳香烃:含有2的烃,芳香族化合物中的一种.

一.苯的物理性质(从色、态、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特性等方面考虑?)
1.3色,有特殊芳香气味的4体2.密度5于水(不溶于水)
3.6溶有机溶剂4.熔点5.5℃,沸点80.1℃
5.7挥发(密封保存)6.苯蒸气有毒

二、苯的结构
P48交流与讨论:从以上实验事实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自主思维)
结论:1、苯的分子是平面8形,六个氢原子和六个碳原子是完全一样的。
2、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9的一种独特的化学键。

三、苯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1)卤代反应
A1.实验思考题(简答)
①装置中垂直的长直导管的作用?10
②能否用溴水?11
③通过什么现象可肯定有新的有机物生成?12
④长导管能不能伸入液面之下?13
⑤教材中的装置最后为何用干燥管?14
⑥怎样净化溴苯?15
B1.结论:苯在三卤化铁催化下可与Cl2、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卤代苯、二卤代苯(主要是邻、对位取代产物)等。
C1.方程式:16
(2)硝化反应
A2.实验思考题(简答)
①混酸的配制?17
②长直导管的作用?18
③水浴的作用?19
④硝基苯为何显黄色? 怎样净化?20
B2.结论: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在60℃时生成一取代硝基苯;
当温度升高至100~110℃时则生成二取代产物间二硝基苯。
C2.方程式:21

2.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

方程式:22
3.氧化反应:
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3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4

苯的化学性质小结:25

相关知识

原子结构与性质


4、《原子结构与性质》复习
教学时间:6月16日
【高考考点】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2、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了解元素电离能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4、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能根据元素电负性说明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基础知识]
1、用电子层、原子轨道、电子自旋来描述核电子的运动状态。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则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3、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表示方法有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4、元素周期律,对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有指导意义,为寻找新材料提供科学的途径。如:在ⅠA族找到光电材料,在ⅢA、ⅣA、ⅤA族可以找到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知识要点]
一、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排布、表示
1、电子运动特征:高速运动、可以用电子云(电子出现的几率)来形象描述。
2、状态:电子层、原子轨道(s、p、d、f)、电子自旋(相反方向)。
3、排布:规律(2N2、8、18)
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4、表示:
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二、元素周期律: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原子半径、金属性及非金属性

三、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的判断依据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事实举例事实举例
1、置换出氢气1、形成氢化物
2、M(OH)n碱性2、HnROm酸性
3、置换反应3、置换反应
4、第一电离能大小4、第一电离能大小
5、电负性大小5、电负性大小
[典型例题]
1、(08苏中四市)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氢气等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
⑴A和B的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已知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I1I2I3I4
A93218211539021771
B7381451773310540
①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②写出A的电子排布式。
(解析)能量最低原理,
1S22S2
2、(08徐二检)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DE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D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2)D、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DE
电离能
/kJmol-1I1717759
I215091561
I332482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D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1)1s22s22p63s23p63d54s2(2分)
(2)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2分)

[课堂练习]
1.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顺序正确的是
①.道尔顿原子模型②.卢瑟福原子模型③.汤姆生原子模型④.电子云模型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②③①D.①③②④
2.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A、ns2np3B、ns2np5C、ns2np4D、ns2np6
3.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若以E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E(3s)>E(3p)>E(3d)B.E(3s)>E(2s)>E(1s)
C.E(4f)>E(3d)>E(4s)D.E(5s)>E(4s)>E(4f)
4.下列各组原子,彼此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1s2与2s2的元素
B、M层上有两个电子与N层上有两个电子的元素
C、2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与3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
D、L层上有一个空轨道和M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元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是单调的,每一周期里元素的数目一样多
B.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中,其能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能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所有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6.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两元素的下列叙述:
①原子半径A<B;②离子半径A>B;③原子序数A>B;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B;⑤A的正价与B的负价绝对值一定相等;⑥A的电负性小于B的电负性;⑦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的第一电离能。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⑦B.③④⑥C.③⑤D.③④⑤⑥⑦
7.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外p能级、d能级等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为“全空”、“半满”、“全满”的时候一般更加稳定,称为洪特规则的特例。下列事实能作为这个规则证据的是()
A、元素氦(He)的第一电离能远大于元素氢(H)的第一电离能
B、26Fe2+容易失电子转变成26Fe3+,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C、基态铜(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而不是[Ar]3d94s2
D、某种激发态碳(C)原子排布式为1s22s12p3而不是1s22s22p2
8.(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上表所列元素中,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短周期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元素j的最高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元素i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2)已知与f在同一周期的元素R位于第p主族,则R的原子序数为(用p的代数式表示),R能形成气态氢化物,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3)根据构造原理,写出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9.(14分)有A、B、C、D、E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
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E是_________。
(2)C、D、E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按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C与E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
(4)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和B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6)用电子式表示D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0.(6分)钛和钛的合金已被广泛用于制造电讯器材、人造骨骼、化工设备、飞机等航天航空材料,被誉为“未来世界的金属”,钛有Ti和Ti两种原子,它们互称为。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周期,第族;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按电子排布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分区中属于区元素。
11.有A、B、C、D、E、F、G七种元素,除E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A、E、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其余元素位于p区。A、E的原子外围电子层排布相同,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nnpn+1;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列同周期主族元素第三高;F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G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D,G;
(2)D的前一元素第一电离能高于D的原因:;

1D2C3BC4D6AD7B8BC
20.(12分)(2分×6)
(1)元素是(填元素符号)He、Mg;
元素j的最高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l2O7,元素i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PO4或HPO3。
(2)R的原子序数为(用p的代数式表示)10+p,R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8-pR或RH8-p。
(3)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4s24p5。
21.(14分)((1)~(3)1分×8;(4)~(6)2分×3)
(1)A是_H_,B是_O_,C是_Al_,D是__S_,E是_K__。
(2)简单离子按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_Al3+<K+<S2—_。
(3)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_O>S__,C与E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是_Al>K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
(4)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5)写出A和B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H2O2电子式(略)。
(6)用电子式表示D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K2S形成过程(略)。
22.(6分)(1分×4;电子排布式2分)
Ti和Ti两种原子,它们互称为同位素。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IVB族;
属于d区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或[Ar]3d24s2。
[直击高考]
1.(11分07海南)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C的元素符号为;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1分)
⑴N
⑵ClK
⑶Fe1s22s22p63s23p63d64s2
⑷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2、(07上海)(B)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所得溶液呈弱酸性
XL层p电子数比s电子数多2个
Y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ZL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1)写出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写出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3)元素T与氯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常温下氯气的颜色比T单质的颜色深
bT的单质通入氯化钠水溶液不能置换出氯气
c氯与T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呈正价态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T、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单质的是,理由。
(B)(1)
(2)H++AlO2-+H2OAl(OH)3A13++3OH-
(3)Fc
(4)Al具有金属性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a)A(b)B
(c)C(d)D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IV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1)b(2)H(3)①右表中②镁b、c

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 复习学案
一、原子结构模型
1.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
 缺陷是:不能解决
2.四个量子数来源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主量子数:

(2)角量子数:
同一电子层中(相同),有多少个取值,则有多少个能级
电子层主量子数
电子亚层能级
K 

L

M

N

(3)磁量子数(表示轨道数)
①取值:
②对于相同电子能级,和确定,轨道数为个
③相同时
取值
符号取值
每个亚层上的轨道数(的取值个数)

0
1
2
3
电子层
电子亚层
每层上的轨道数(的个数)

K1
L2
M3
N4
④亚层上的轨道数:
 每层上的轨道数:
(4)自旋磁量子数ms
【练习】
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
①,,②,,
③,,④,,
⑤,,⑥,,
【小结】决定能级
决定轨道
决定运动状态
排布规则
能量最低原则特殊:全充满(p3或p10),半充满(p3或p5)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泡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规则
2..鲍林近级能级图
(1)能级组数==
(2)能级组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3)主族元素价电子数===
(4)ⅢB-ⅦB中价的总数=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实质:取决于
2.电离能
(1)定义:
(2)变化规律:
3.电负性
(1)定义:
(2)变化规律中:
(3)应用:电负性差值大的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主要是,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主要是。
4.写出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F
P
Sc
Cr
Mn
Cu
Fe
其它规律:
主族元素价电子数==
副族元素价电子数=
分界线:周期数=主族序数的线下金属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
复习学案答案
一、1.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原因氢原子光谱的多重谱线问题
2.(1)1,2,3,4,5,6,7K,L,M,N,O,P,Q
(2)0,1,2,…,s,p,d,f……
电子层主量子数
电子亚层能级
K1
0
1个
L2
0,1
2个
M3
0,1,2
3个
N4
0,1,2,3
4个
(3)①0,±1,±2,…,±(或0,±1,±2,…,)②

取值
符号取值
每个亚层的轨道数
(的取值个数)

0s01
1p0,±13
2d0,±1,±25
3f0,±1,±2,±37

电子层
电子亚层
每层上的轨道数(的个数)

K101
L20,14
M30,1,29
N40,1,2,316

【小结】n,ln,l,mn.l,m,ms
1.排布规则:
2.1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
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洪特规则:基态原子的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选方向相同
2(1)周期序数主量子数(2)该周期所包含元素种数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4)副族序数
三、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2.(1)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2)①电离能大的集中在右上角,小的集中在左下角,ⅡA和ⅤA由于半满,比较特特殊 ②同一元素I1<I2<I3……
3.(1)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从上向下,电负性递减
(3)离子键共价键
4.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F1s22s22p5
P[Ne]3s23p3[Ne]
Sc[Ar]3d14s2[Ar]
Cr[Ar]3d54s1[Ar]
Mn[Ar]3d54s2[Ar]
Cu[Ar]3d104s1[Ar]
Fe[Ar]3d64s2[Ar]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能量高于最外层的层上的电子数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位于人教版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本章是继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学习之后,进一步从分子角度让学生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主要章节,同时也对高中阶段所学元素化合物和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拓展和提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则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常见分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后续阶段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辨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会判断共价键极性的相对强弱;
能辨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个别实例归纳、概括出一般模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由表及里地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通过分析、概括、建模活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在分析、推理、概括、建模过程中体会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3、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极性键、非极性键的理解和辨识;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辨识。
教学难点: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辨识。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已具有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仍有欠缺,对抽象内容的学习则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大班授课,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客观上存在基础不一、程度不齐的问题,需尽量组织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对比迁移、实例分析探究与模型整合相结合
学法:分析归纳、合作探究、思考交流、练习巩固
四、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引出课题,激发调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判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复习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概念、特征、判断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模型;
填写表格、
合作交流、
分析、归纳、
得到结论: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是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建立模型:A-A型键为非极性键;A-B型键为极性键
在原有概念基础上进行拓展,从键合原子呈正负电性角度认识键的极性,建立模型增强学生对键的极性的认知能力。
共价键极性强弱分析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对极性键极性强弱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化学键极性的认识。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研究,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对共价键极性本质和原因的认识;通过对共价键极性强弱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共价键极性产生的原因和本质;
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引导学生对几种典型分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对分子极性进行分析、判断;
引导学生感受分子极性的含义、通过合作交流提炼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练习
交流
分析思考
概括
提炼概念
体会分子极性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
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模型认知迁移、归类、合作交流、建立模型,引导学生对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进行概括总结,形成方法;
练习
合作交流
建立模型
练习
建立模型,进一步深化对分子极性的理解;
增强学生模型认知能力。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整理收获;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学生整理,归纳,交流回顾、反思、提升,提升学生整合归纳知识的能力;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解释作业意图与要求:
1、完成学案作业题
2、阅读课文、查阅资料,了解分子极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准备下节课进行交流。
巩固概念,
拓展知识,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五、板书设计
2.3分子的性质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2、分子的极性
1)产生原因:1)分类依据
共用电子对偏移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
2)模型:2)模型认知
A-A非极性键
A-B极性键
六、评价和反馈
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参与情况,及时予以肯定;
2、在师生互动环节及时给予学生激励;
3、利用作业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检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


《选修三第一章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第3课时)
学习时间2011—2012学年上学期周
【课标要求】1、了解元素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2、能根据元素的电负性资料,解释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1.什么是电离能?它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有什么关系?
2.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的电离能变化有什么规律?
3.什么是化学键(必修2P23)?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19-20,什么是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体现了什么性质?
(1)键合电子:孤电子:
(2)定义:
(3)意义:
【板书】(4)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F的电负性为4.0和Li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
[思考与交流]阅读教材P19图1-23
1.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电负性如何变化规律?如何理解这些规律?根据电负性大小,判断氧的非金属性与氯的非金属性哪个强?

2.根据已学知识,说说元素电负性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1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电负性与化合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判断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试题】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元素的化合价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元素AlBBeCClFLiMgNNaOPSSi
电负性1.52.01.52.52.84.01.01.23.00.93.52.12.51.7
已知: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
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
②.判断下列物质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Mg3N2BeCl2AlCl3SiC
○4对角线规则:元素周期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电负性数值相近,性质相似。
【科学探究】教材P20
1.课本图1-26是用课本图1-23的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第ⅠA和ⅦA族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

2.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下图)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被称为“对角线规则”。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归纳与总结】
1.金属元素越容易失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电负性越小,其金属性越;非金属元素越容易得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电负性越,其非金属性越强;故可以用电负性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
2.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表明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表明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思考】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被称为对角线原则。请查阅电负性表给出相应的解释?
3.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4.对角线规则
【典例解悟】1.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大
C.金属元素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
2.能够证明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事实是()
A、电负性B、电离能C、电子亲和能D、电势能
3.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则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负电荷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元素LiBeBCOF
x值0.981.572.042.533.443.98
元素NaAlSiPSCl
x值0.931.611.902.192.583.16
(1)通过分析x值的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范围:
______x(Mg)________;______x(N)________。
(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有机物结构式为:,在S—N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谁?__________(写原子名称)。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电负性的差值Δ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Δ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位置____________(放射性元素除外)。
4.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为第三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2∶1原子比的化合物。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化合价为7。C和B是同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D为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的元素。试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B.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
2.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Y对应的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mX
3.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
A.硼和硅B.铝和铁C.铍和铝D.铜和金
4.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
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B.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
C.x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D.x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的第一电离能
5.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A.NaKRbB.NPAsC.OSClD.SiPCl
6.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Al(OH)3B.第一电离能:NaMgAl
C.电负性:NaMgAlD.还原性:NaMgAl
7.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B.X和Y的核电核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D.第一电离能XY
8.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B.X和Y的核电核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D.第一电离能XY
9.下列各元素原子排列中,其电负性减小顺序正确的是()
A、K>Na>LiB、F>O>SC、As>P>ND、C>N>O
【练习】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微粒An+、Bn-、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的关系是CBAB.微粒半径的关系是Bn-An+
C.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一种原子D.原子半径的关系是ACB
2.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电负性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
元素HLiBeBCNOF
电负性2.11.01.52.02.53.03.54.0

元素NaMgAlSiPSClK
电负性0.91.21.51.82.12.53.00.8
请仔细分析,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推测:
同主族的不同元素的电负性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
同周期中,电负性与原子半径的关系为:________。
(2)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Ca______。
(3)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位小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放射性元素除外),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处于基态时,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能量。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认真分析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将Na—Ar8种元素用短线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图像。
(2)从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4)气态锂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分别为:失去第一个电子为519kJ/mol,失去第二个电子为7296kJ/mol,失去第三个电子为11799kJ/mol,据此数据分析为何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
1.下列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C、N、O、FB.Mg、Al、Si、SC.B、Be、Mg、NaD.Mg、Na、K、Ca
2.下列外围电子排布式(或外围轨道表示式)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
↓↑↓↑↑
A.2s2p

↓↑
↑↑
B.2s2p
C.3d64s2D.6s1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同一周期中,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在p区B.P区的外围电子排布方式为3s23p3
C.碱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电负性D.当各轨道处于全满、半满、全空时原子较稳定
5.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6.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C、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电负性依次增大D.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BDC
8.判断半径大小并说明原因:
(1)Sr与Ba (2)Ca与Sc(3)Ni与Cu(4)S2-与S
(5)Na+与Al3+(6)Sn2+与Pb2+(7)Fe2+与Fe3+
9.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A、C、F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B的单质在F的单质中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目前也发现有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它在周期表中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另一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据此请回答:
(1)锂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_____外,也生成微量的______。
(2)铍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两性化合物,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已知反应Be2C+4H2O===2Be(OH)2+CH4↑,则Al4C3遇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证实,BeCl2属共价化合物,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Be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修三第一章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第3课时)
[点击试题]解析: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据已知条件及上表中数值:Mg3N2电负性差值为1.8,大于1.7,形成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BeCl2AlCl3SiC电负性差值分别为1.3、1.3、0.8,均小于1.7,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
答案: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与原子半径一样呈周期性变化。2.Mg3N2;离子化合物。SiC,BeCl2、AlCl3均为共价化合物。
【科学探究】教材P20
1.课本图1-26是用课本图1-23的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第ⅠA和ⅦA族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

提示
2.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下图)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被称为“对角线规则”。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提示 Li、M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分别为Li2O和MgO;B和Si的含氧酸都是弱酸,说明“对角线规则”的正确性。
Li、Mg的电负性分别为1.0、1.2;Be、Al的电负性分别为1.5、1.5,B和Si的电负性分别为2.0、1.8,它们的电负性接近,说明它们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相当。
【典例解悟】1.解析: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
(2)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3)副族元素的电负性变化趋势和主族类似。主族元素原子的电离能、电负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电离能有特例,如电负性:O>N,但第一电离能:N>O,A错误。B、C选项没有考虑过渡元素的情况。
答案:D
2.解析:各级电离能逐级增大,I1,I2,I3。。。。。外层电子只有一个电子的碱金属元素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为+1价阳离子,而达到稳定结构,I1较小,但再失去一个电子变为+2价阳离子却非常困难。即I2突跃式升高,即I2》I1,又如外层只有两个的Mg、Ca等碱土金属元素,I1和I2差别较小,但失去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后,在失去电子变为+3价阳离子却非常困难,即I3突跃式变大,I3》I2I1,因此说电离能是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佐证。
答案:Bw.w.w.k.s.5.u.c.o.m
3.解析 由所给数据分析知:同周期,从左到右x值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x值逐渐减小,则(1)同周期中x(Na)x(Mg)x(Al),同主族中x(Mg)x(Be),综合可得:0.93x(Mg)1.57,同理:2.53x(N)3.44。(2)x值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与原子半径的恰好相反,即:同周期(同主族)中,x值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小。(3)对比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的x值可知:x(B)x(Si),x(C)x(P),x(O)x(Cl),则可推知:x(N)x(S),故在S—N中,共用电子对应偏向氮原子。(4)查表知:AlCl3的Δx=1.551.7,又x(Br)x(Cl),所以AlBr3的Δx应小于AlCl3的,为共价键。(5)根据递变规律,x值最小的应为Cs(Fr为放射性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ⅠA族。
答案 (1)0.93 1.57 2.53 3.44 (2)x值越小,半径越大 (3)氮 (4)共价键 (5)第六周期ⅠA族
归纳总结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做该题时可以先找出x值相差不大的元素,分组比较,x值较大的一组应为非金属元素,x值较小的一组应为金属元素。然后,再对同一组中的元素的x值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规律。
4.解析 由电负性推知D为O;A与D可形成1∶1和2∶1的化合物,可推知A为Na;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且最高正价为+7,可知B为Mn;C与B同周期且最高价为+7,可知C为Br。
答案 钠(Na) 锰(Mn) 溴(Br) 氧(O) OBrMnNa
并不是所有电负性差大于1.7的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H电负性为2.1,F电负性为4.0,电负性差为1.9,而HF为共价化合物,故需注意这些特殊情况。
【当堂检测】
1.参考答案1.A2.C3.C4.BC5.D6.D7.D8.D9.B
【练习】1.答案 C2.答案 (1)核电荷数越大,电负性越小原子半径越小,电负性越大
(2)F 0.8 1.2(3)六 ⅠA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6s1
3.答案 (1)如图所示

(2)从上到下依次减小(3)第三周期ⅤA族
(4)锂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形成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一个电子很困难。
【作业】
1.答案 C2.答案 D3.答案 C4.答案 AC5.答案 C6.答案 BD7.答案 C8.答案 (1)BaSr 同族元素,Ba比Sr多一个电子层;
(2)CaSc 同周期元素,Sc核电荷数多;
(3)CuNi 同周期元素,Cu次外层为18电子,屏蔽作用大,有效核电荷数小,外层电子受到的引力小;
(4)S2-S 同一元素,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5)Na+Al3+ 同一周期元素,Al3+正电荷数高;
(6)Pb2+Sn2+ 同一族元素的离子,正电荷数相同,但Pb2+比Sn2+多一电子层;
(7)Fe2+Fe3+ 同一元素离子,电子越少,正电荷数越高,则半径越小。
9.答案 (1)Na Si P(2)产生白色的烟 Mg+Cl2=====点燃MgCl2(3)OH-+Al(OH)3===AlO-2+2H2O
10.答案 (1)Li2O Li3N(2)Be(OH)2Be(OH)2+2H+===Be2++2H2O
Be(OH)2+2OH-===BeO2-2+2H2O
(3)Al4C3+4OH-+4H2O===4AlO-2+3CH4↑
(4)将BeCl2加热到熔融状态不能导电证明BeCl2是共价化合物
2Cl??+×Be×―→Cl??×Be×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