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化学教案:《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0-07

高二化学教案:《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二化学教案:《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三节主要介绍乙醇、乙酸这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乙醇,俗称酒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其物理性质。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主要性质,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OH),要根据乙醇的结构式,根据—OH的特征复习乙醇的化学性质,与Na、O2反应等。乙酸也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物质。它的官能团是,乙酸是一种典型的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因此,要注意联系在无机化学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如酸的通性等。酯化反应,是新学习的有机反应,其本质属于取代反应,要明确其脱水的机理,要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实验34酯化反应,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主要介绍糖类、油脂、蛋白质,这几种物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复习时,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践认识,比如:可以以热碱水洗碗为例,进一步理解油脂的水解,同时,也可以利用生物学上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从化学的角度加入解析、学习。

抓住糖的多官能团进行学习,推测其可能有的性质,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探究能力。复习时,要组织学生多讨论、多比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乙酸的重要用途。

2.掌握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

3.了解糖、蛋白质的重要性质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采用归纳、比较法进行复习。

2.采用讨论法复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点提示

教学重点

乙醇、乙酸的性质,糖、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教学难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酯化反应的机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钠、乙醇、酚酞试液、水、试管。

[师]结构决定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及新键的形成,从图中所标出的①②③④处的化学键的断裂,同学们能否判断乙醇各发生了哪些反应?

[生1]断①处键,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师]如果①②处键断裂,大家看看形成了什么样的物质?

[生]形成了乙醛。

[师]那么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氧化反应。

[师]此时发生了催化氧化反应。

[师]如果是③④两处键同时断裂呢?又形成了什么物质?

[生]乙烯!

(切换到幻灯片)

【例1】 某有机物X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3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2倍于其体积的CO2和3倍于其体积的水蒸气,有机物X在适当条件下能进行如下一系列转化:

①有机物X的蒸气在Cu或Ag的催化下能被O2氧化成Y。

②X能脱水生成烯烃Z,Z能和HCl反应生成有机物S。

试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S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②有关转化反应方程式。

[师]请同学们先试着解析已知条件,找出解题思路。

[生]本题已知有机物燃烧时的耗氧量、生成CO2及水蒸气的量,由此,可以求出X的分子式,再根据性质,就可以得出答案。

[师]解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弄清楚要求什么。找出了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就可以找出解题的思路。

解析:由X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xHyOz+3O2―→2CO2+3H2O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

x=2;y=6;z=1

即,X的分子式为C2H6O,由所给的性质可以得出:Y是乙醛,Z是乙烯,S是氯乙烷。

性质

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酸的通性[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紫色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Mg粉

Na2O

NaOH

CaCO3

酯化反应

乙醇

[师]CH3COOH发生可逆电离,断①处键;发生酯化反应,断②处键。

[师]乙酸酯化反应的实验,是一重要实验,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2003江苏高考)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 ℃)(展示冰醋酸样品)。在温度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2.实验中“用酒精灯缓缓加热”为什么?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4.导管口能否伸到Na2CO3饱和溶液的液面之下?

[生1]取冰醋酸可以用玻璃棒撬。

[生2]用镊子撬。

[师]那就请你用玻璃棒或者镊子撬一下看是否合适。

一同学上台撬冰醋酸,结果很难撬动。

[师]大家集思广益,到底该怎么办?

[生3]用酒精灯加热。

[生4]放到热水中浸泡一会。

[生5]可以用热毛巾捂。

[师]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吗?

[生]不能。盛冰醋酸的是普通玻璃瓶,不能直接加热。

[师]可以采取第4、5个同学所说的方法,用温水或者热毛巾捂。

[师]继续回答第2个问题。

[生2]缓慢加热是为了防止乙醇挥发,因为乙醇沸点低易挥发,从而造成反应物损失,乙酸乙酯的产率降低。

[生1]缓缓加热是为了防止反应剧烈,引起暴沸。

[师]同学们的意见呢?哪个更合理?

[生]第2个!

[师]对!

[师]第3个问题。

[生1]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生2]对不起!不知道。

[多媒体播放:参考答案——Na2CO3溶液的作用]

[师]最后一个问题。

[生1]便于观察乙酸乙酯的生成:一滴一滴地滴下!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 ℃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

所提供的药品有:pH试纸、紫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实验仪器任选。该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本题的原理是乙醛氧化制备乙酸,然后验证乙酸的性质。

[生2]A作为反应器,制备乙醛,B作为反应提供的条件——加热,C用来收集乙酸。

[师]题中所给的几种物质的沸点,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什么?

[生3]我认为,是加热的温度,因为乙酸的沸点是117.9 ℃,要想使乙酸顺利蒸发出,选甘油为好。

[师]可不可以选乙二醇?

[生4]可以,只要温度高于乙酸的沸点是117.9 ℃即可。

[师]正确。

[生5]检验乙酸,可以用pH试纸。

[生6]也可以用碳酸氢钠。

[师]哪个方案最好呢?

[生]pH试纸简单!

(实物投影仪投影几份学生的答案)

[师]同学们解析得不错。本题属于实验题,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结合实验装置图,解析其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结合问题,得出答案。

(1)写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条件、配平。

(2)温度计是用来指示温度的,开始时是制备乙醛,温度应该控制在60~80 ℃,反应完成后,需要蒸馏出乙酸,所以,温度计应该是指示乙酸的沸点,所以,水银球应该位于支管口。

(3)B的作用是加热均匀,同时使生成的乙酸蒸馏出。

(4)可以用pH试纸检验乙酸。

答案:(1)2CH3CHO+O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组成元素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性质

联系

单糖

C、H、O

果糖

C6H12O6

酯化反应

互为同分异构体

葡萄糖

C6H12O6

酯化反应

银镜反应

双糖

C、H、O

蔗糖

C12H22O11

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果糖

互为同分

异构体

麦芽糖

C12H22O11

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多糖

C、H、O

淀粉

(C6H10O5)n

水解,遇碘水变蓝

不是互为同

分异构体

纤维素

(C6H10O5)n

水解

请填空:

(1)过程①是__________反应,过程②是__________反应,过程③是__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上述物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写字母代号)

[师]请同学们先思考,可以讨论。

[生1]①是消去反应,②是加成反应,③是氧化反应。

[生2]根据质量守恒可以知道,④的另一种产物应该是CO2。

[生3]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师]很好。

[师]本题看似较难,但是,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是基本的概念,只要概念清晰,审题仔细,是可以做出的。

答案:(1)①消去 ②加成 ③氧化 (2)CO2 (3)A C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大家通过讨论的方法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比较,既巩固了知识,又训练培养了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举两得。

布置作业

1.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或醋精除去暖瓶内的水垢 B.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

C.用糯米饭、酒曲等自制甜酒酿 D.福尔马林的稀溶液浸制生物标本

2.下列是某种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结构片断。这种高分子化合物可能是()

1.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 ②钟乳石 ③锅垢 ④贝壳 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有()

A.①②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2.据报道,2002年10月26日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解救人质时除使用了非致命武器芬太奴外,还使用了一种麻醉作用比吗啡强100倍的氟烷,已知氟烷的化学式为C2HClBrF3,则沸点不同的上述氟烷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近年来,建筑装潢装饰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若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潢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会影响健康。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A.CO

B.SO2

C.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

D.臭氧

4.用硫酸酸化的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用这个现象可以测得汽车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反应的方程式为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A.H2SO4 B.CrO3

C.Cr2(SO4)3 D.C2H5OH

5.下列实验:①淀粉水解 ②纤维素水解 ③乙酸乙酯制取 ④由乙醇制取乙烯 ⑤用苯和硝酸制取硝基苯。实验中用到浓硫酸的是()

A.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它可由冰醋酸与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还可以迅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病毒(如:SARS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B.过氧乙酸可与苯酚混合使用

C.由过氧化氢与醋酸制取过氧乙酸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浓过氧乙酸中加入少许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试液一定呈红色

7.据报道,某煤矿井下采煤面瓦斯突出,发生爆炸,当场造成56人死亡,92人生死不明。截至记者发稿时,经过全力搜救,目前又发现4名遇难矿工遗体,死亡人数增至60人。其中,55人系窒息死亡。目前,尚有88名矿工下落不明。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性气体的爆炸都有一个爆炸极限,所谓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或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下表是甲烷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的爆炸极限。

空气中

纯氧气中

甲烷的爆炸极限

5.0%~15%

5.0%~60%

下面是瓦斯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瓦斯的体积含量,从是否能够爆炸方面考虑,请判断哪些是不安全的________。

A.3% B.10%

C.30% D.60%

(3)请分析人为什么在瓦斯爆炸的矿中会窒息死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矿井中的瓦斯爆炸,根据你的化学实验经验,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提示:对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应该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装置;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间歇性)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2)稳定性和可燃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

(3)熔沸点:多数有机物熔沸点低,很多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气态,且液态物质易挥发。

(4)导电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

(5)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反应速率较慢,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常需加热或使用催化剂以促进它们的进行。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用“―→”,而不用“===”,但方程式必须配平。

有机物的简单分类:

有机物可简单分成烃和烃的衍生物两大类。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称烃。烃又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二)

1.神奇的乙烯

在自然界,植物从发芽到落叶,开花到落花,结果到落果的这种自然现象对人们来说,已是习以为常了。但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先说植物的叶子为什么会脱落。树木的嫩叶慢慢地长大,经过一段时间,绿叶便慢慢地变黄、衰老,最后脱落。这种落叶是一种自然衰老现象。它就像所有有生命的东西一样,生长到一定时候便要衰老死亡。

另一种落叶现象就是秋天的落叶。这种落叶是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实际上是由于秋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叶片中有较多的乙烯和脱落酸造成的。乙烯和脱落酸有促进叶子脱落的作用,叶柄基部形成一个离层区,在酶的作用下细胞间的联系变得松弛,一遇风吹叶子便从离层区脱落。

花和果实的脱落与叶子脱落的道理是非常相似的。花在衰败前常有较多的乙烯和脱落酸形成促使果柄产生离层区,引起果实脱落。

了解了叶、花、果脱落的原因,人们便可用科学方法来人为地控制它们的脱落,这对农业生产是很有意义的。

2.煤气灯的秘密

1864年,美国人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

1892年,在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了起来,结果美人蕉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后,温室中的菠萝一齐开了花。

1908年,美国有些康乃馨的培育者将这种名贵的花卉移植到装有石油照明灯的芝加哥温室中,结果花一直未开。

针对上述事实,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原来这都是乙烯捣的鬼:

煤气灯中漏出的是乙烯,它能使树叶早落。

美人蕉碎屑燃烧后产生乙烯,它能促使花儿开放。

芝加哥温室中石油照明灯放出的乙烯,它却抑制了康乃馨花儿的开放。

看来,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乙烯对不同的植物施展了不同的魔法。

3.石蜡油分解实验的再探究

实验装置也可以改为右图所示装置: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KMnO4溶液或溴水。

实验要点:

(1)石棉要尽量多地吸收石蜡油。

(2)石蜡油分解反应的温度要在500 ℃以上。

(3)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最好是教师演示实验;没有条件做实验的学校,可以放录像或其他多媒体资料。

(4)KMnO4用稀溶液,3 mL该溶液中一般加入2~3滴稀H2SO4溶液,增加KMnO4溶液的氧化性。

(5)配制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20 mL四氯化碳加1~2滴溴即可。

相关知识

乙醇与乙酸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糖、油脂、蛋白质
【学习目标】
1、知道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其可燃性、与金属钠的反应、催化氧化等性质
2、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酸性、酯化反应等性质
4、认识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
6、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基础知识】
一、乙醇和乙酸的结构
乙醇乙酸
结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氧化反应
a、燃烧:反应方程式:CH3CH2OH+3O22CO2+3H2O

b、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
乙醛
c、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一元弱酸,比碳酸酸性强)

(2)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即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反应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装置图见课本P75
反应现象:__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__
注意:①浓硫酸的作用:_催化剂、吸水剂
②导管末端不能伸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下面的原因是:防倒吸
③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去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
四.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有单质银产生
葡萄糖砖红色沉淀

2.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应用: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⑴遇浓硝酸变黄
⑵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4.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二糖和多糖)的水解反应
单糖:葡萄糖 果糖C6H12O6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糖:蔗糖麦芽糖 C12H22O11 互为同分异构体
多糖: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由于n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注意: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2)油脂的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蛋白质的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典型例题】
1.(2007年水平测试)下列物质可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的是()
A.稀盐酸B.水C.氯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
2.(2008年水平测试)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还有其他物质的是()
A.甲烷B.乙烯C.氯乙烯D.乙醇
5.(2011年水平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乙醇难溶于水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3.(2009年水平测试)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B.
C.
D.
4.(2010年水平测试)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5.(2011年水平测试)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12.下列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
B.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

C.

D.2CH3CH2OH+O22CH3CHO+2H2O
13.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
B.淀粉和纤维素
C.果糖和葡萄糖
D.蛋白质和氨基酸
16.下列有机反应中,有一种反应类型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A.CH3COOH+CH3CH2OH浓H2SO4ΔCH3COOCH2CH33+H2O
B.2CH3CH2OH+O2催化剂————→Δ2CH3CHO+2H2O
C.CH4+Cl2光照——→CH3Cl+HCl
D.+Br2FeBr3————→+HBr

1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所加试剂分离方法
ASiO2(Fe2O3)盐酸过滤
BCO2(CO)O2点燃
CFeCl2溶液(FeCl3)Cu分液
DCH3CH2OH(H2O)Na蒸馏

高一化学教案:《乙酸性质》教学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化学教案:《乙酸性质》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一化学教案:《乙酸性质》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根据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式改为主动探究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我在讲乙酸的酸性时只提供试剂,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动脑思,动口说,动手做,互相探究,互相合作,在应用旧知识探讨新问题中感受到我也行的成功体验。本节课试图体现教改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乙酸和羧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两者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写出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能说出羧基的结构特点;

2.能描述乙酸的物理性质,说出乙酸又称为冰醋酸的原由;

3.能写出乙酸具有酸性的化学方程式,并能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能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4.能写出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确酯化反应的实质,能说出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能描述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碎瓷片以及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的原因,能说出酯化反应的概念。

5.能够初步熟悉制备乙酸乙酯的有关操作。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4). 教学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的分析、推理又是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历程

(5).情感目标

1.通过家庭实验,能够认识化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够了解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基本思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协作精神和科学态度。

(6)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合作交流

三、学生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2.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动画模拟、演示实验等氛围,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方法获取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

在课堂教学构成的诸多要素中,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它是决定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本课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2.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家庭实验、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 “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

铁架台、大试管、单孔塞、酒精灯 、火柴、小试管、药匙、滴管、石蕊试液、镁条、氧化铜粉末、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粉末、亚硫酸氢钠粉末、苯酚钠溶液、无水乙醇、冰醋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水、醋酸钠溶液、PH试纸。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

家庭实验——课前完成,通过身边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化学的重要性,同时为课堂学习作铺垫。学生实验——对乙酸的性质作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演示实验——乙酸的酯化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多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微观知识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3.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措施

家庭实验、动画模拟——理论联系实际

4.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措施

预习阶段让学生查阅资料、家庭实验等,课堂中采用学生自主实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课后进行市场调查等形式对本节课加以巩固。

5.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设计意图

新 课 引 入

[问]我们已学过醇、醛等物质的重要性质,请同学们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板书] CH3CH2OHCH3CHOCH3COOH

[讲述] 乙醛的氧化产物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它。

[展示] 食用醋样品,让学生闻气味。

[讲述] 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所以乙酸又叫醋酸。这节课就来研究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 课题

思考,动手写出关系式。

倾听。

观察。

整理相关旧知识,构筑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以此引出新课题,并为总结本节课时完成知识网络做铺垫。

[问] 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实质是什么?

[板书] 一、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CH3COOH

结构简式_______

最简式_________

电子式 __

[展示] 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讲述] —COOH叫羧基,乙酸是由甲基和羧基组成。羧基是由羰基和羟基组成,这两个基团相互影响,结果不再是两个单独的官能团,而成为一个整体。羧基

是乙酸的官能团。

学生思考,

回答“得氧”,

展示预习结果

学生观察。

体会乙酸的分子结构

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实质是:醛基中的C—H键断裂,加入一个氧原子,由此自然得出乙酸的分子结构。培养自学能力。

让学生从多种直观教具的使用中自然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一] 让学生打开无水乙酸的

试剂瓶瓶塞,闻气味,观察其颜色状态。

展示冰醋酸的晶体

实验:乙酸溶于水、乙酸溶于酒精

[板书]

二、物理性质

1.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沸点:117.9℃ 熔点:16.6℃ 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

3.易溶于水和乙醇

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学生小结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实验自我探究获取新知。

化 学 性 质

[家庭实验汇报]

1. 食醋浸泡鸡蛋

2. 铜在火焰上灼烧,深入食醋中。

3. 将碱面和面起子加入食醋中

[设问] 通过实验说明乙酸具有什么性质?

[实验探究二] (1)还可通过哪些实验证明乙酸有酸性?

(2)比较乙酸、碳酸、苯酚酸性的相对强弱。

1. 乙酸溶液2mL+石蕊试液1~2滴

2. 乙酸溶液2mL+镁条

3.CuSO4溶液2mL+NaOH溶液4~5滴+乙酸溶液约0.5mL

4.乙酸溶液2mL+CuO共热

[设问] 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顺序

(3)证明乙酸是弱酸

1.醋酸钠溶液+酚酞

2.醋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

[设问] 乙酸是强酸还是弱酸?

[板书] 二、化学性质

1.酸性 CH3COOHCH3COO-+H+

H2CO3[板演] 实验2、3、4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 方案甲: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不加浓硫酸,也不进行加热。其余操作同方案甲。。

方案乙: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不加浓硫酸,加热。

方案丙: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再慢慢加入40滴浓硫酸,加入少许碎瓷片,按课本图5—6装置好。其余操作同课本

汇报家庭实验结果

学生回答

动手操作,观察现象。

同桌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各组学生按规定动手操作,分别观察各自实验的现象。

学生回答。

观察现象

学生通过实验自我探究获取新知。

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化学就在我身边。

学生通过实验自我探究获取新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盐类的水解体现无机和有机的结合点,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使学生明确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化 学 性 质

[提问]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

[设问] 将甲、乙、丙三个方案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引导问题顺序:乙酸与乙醇能否反应?反应需要怎样的条件?浓硫酸在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讲述] 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乙酸与乙醇可以反应,反应条件是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实验中生成的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即酯类。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投影板书] 2. 酯化反应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设问] 乙酸与乙醇反应时可能的脱水方式有几种?

[投影板书] 可能的脱水方式:

方式一

方式二

[讲述] 关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即酯化反应的实质问题,化学史上科学家们确实有上述两种不同的看法,后来有科学家将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氧用18O做标记,即用含18O的乙醇与乙酸反应,结果测得乙酸乙酯中含有18O,从而揭示了酯化反应的实质。

学生回答。

讨论,发表见解。

倾听记忆。

讨论,发表见解。

倾听思考。

继续讨论。

倾听体验。

通过酯化反应可能的脱水方式的讨论,再次创设探究情境,利用课堂有限的时空模拟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感知科学发现的先进方法。

在问题设计与讨论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

程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设计意图

化 学 性 质

[设问] 根据刚才提供的材料和实验事实,你能否推断确定酯化反应的实质?

[投影板书] 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讨论]1实验中为何要加入碎瓷片?

2.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3.为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

观看动画模拟,获得酯化反应的脱水原理,验证自己的猜想。

根据实验操作,思考分析小结。

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途用

[指导阅读] 课本149~150页乙酸用途部分。

阅读了解小结。

培养阅读能力

课 堂 小 结

[设问] 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乙酸的主要断键方式有几种?

[投影板书]

[板演] 让学生在黑板右上角的有机物的相互关系中添上与酯的联系,从而完成知识网络。

学生对照投影内容认真总结

从断键的角度对新知进行强化。

新知与旧知建立了联系,完善了知识网络。

巩固

练习

作业

1.课本2、3、4题 2.调查市场醋的类型、品种和用途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改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气氛活跃,让学生参与化学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了解科学家们的科研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教学效果较好。

高二化学教案:《硫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二化学教案:《硫酸的性质》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学习目标

1、熟记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的表现方式。

2、记住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原理。

3、能通过实验等途径获取有用信息,并培养用规范化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求异的创新精神。

新知预习

知识点一:稀硫酸的性质

硫酸是二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1、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 色。

2、与活泼金属(如Fe)反应, 。

3、与所有的碱(如NaOH)反应, 。

4、硫酸能和所有碱性氧化物(如MgO)反应, 。

5、硫酸能和多数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和硫酸盐。硫酸可以和磷酸钙反应生成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叫普钙,是常见的磷肥,写出方程式。

知识点二:浓硫酸的性质

浓硫酸是 色 状液体,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稀释时

大量的热。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密度1.8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 ,沸点为338 ℃, 挥发。

【思考与交流】①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如何稀释浓硫酸?

1、浓硫酸的特性之吸水性

【演示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胆矾,沿试管壁注入1-2mL浓硫酸。静置一会儿观察:固液交界面上固体呈现 色。

利用这一性质浓硫酸可以作干燥剂。不能干燥 等气体。

2、浓硫酸的特性之脱水性

【演示实验2】在200 mL烧杯中放入20 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

实验现象: 。

有关方程式: 。在此变化中,浓硫酸起脱水作用。

【思考与交流】②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

3、浓硫酸的特性之强氧化性

在上面的实验2中,我们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说明有 生成。为什么会生成该气体呢?

【演示实验】浓硫酸与铜反应。

上述装置中,碱液棉团的作用是 。

实验现象:不加热时, ;

加热后,观察到 。

写出反应方程式,用双线桥法进行氧化还原分析,并指出反应中硫酸起什么作用。

【思考与交流】③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表现氧化性本质有何不同?浓硫酸是否和氢以前的金属都能反应?

④在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分别盛有浓硫酸和稀硫酸,试设计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

⑤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容器来盛装浓硫酸,这是为什么呢?

【知识拓展】

浓硫酸有很强氧化性,除和金属反应外,还可以和一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如碳、硫。还可以和一些具有还原性的微粒反应,例如与HBr、H2S等反应,此时浓硫酸被还原为SO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三:硫酸的用途

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其 性,可制磷肥、氮肥;可除锈;可制硫酸盐。

2.利用浓硫酸的 性,作吸水剂和干燥剂。

3.利用浓硫酸的 性,浓硫酸常用作精炼石油的脱水剂、有机反应的脱水剂等。?

4.利用浓硫酸的 性,常用于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知识拓展】

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胆矾 ;绿矾 ;芒硝 ;肥田粉 ;

生石膏 ;熟石膏 ;重晶石 ;

明矾 ;皓矾 ;六水硫酸亚铁铵 。

课内达标

1.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

(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

(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

(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

(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可制HCl气体

(6)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硫化氢气体

(7)利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可制H2S气体

(8)浓硫酸可胆矾变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是

A.盐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 D.硫酸铜溶液

课后收获

我学会了:

我有疑问的地方:

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高频考点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样题1】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解题指导】A中1s2结构的He,1s22s2结构为Be,两者性质不相似。B项X原子为Mg,Y原子N层上有2个电子的有多种元素,如第四周期中Ca、Fe等都符合,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C项为同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项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可能是第ⅠA族元素,过渡元素中也有很多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故性质不一定相似。

【答案】 C

【命题解读】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中学化学原子结构的重点内容,也是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原子轨能级是决定核外电子排布和构型的重要因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是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而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的周期性变化又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元素周期律,反映元素周期律的元素排布称元素周期表。

考点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高频考点1 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

【样题1】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它们分别是 ()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末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C—C之间是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C—C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C—H之间是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解题指导】选A。在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2s轨道与2个2p轨道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其中2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氢原子的1s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C—H σ键,另外1个sp2杂化轨道形成C—C σ键。2个碳原子未杂化的2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1个π键。

【命题解读】《高考考纲》明确要求: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中对杂化轨道理论知识的考查也在不断加强,对元素原子杂化轨道及空间构型的判断主要采取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归纳记忆法。

考点3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高频考点1 化学键与晶体类型

【样题1】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

A.SiO2和SO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Cl4和KCl

【解题指导】选B。SiO2是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SO2是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晶体,A错;CO2和H2O均为共价键,而且是分子晶体,B对;NaCl是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HCl是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晶体,C错;CCl4是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晶体,KCl是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D错。

【命题解读】《高考考纲》明确要求: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高考命题主要考查了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同时隐含着考查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及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

高频考点2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应用

【样题1】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 ________ FeO(填“”);

(3)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左下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5)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在稀氨水介质中,丁二酮肟与Ni2+反应可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右上图所示。

①该结构中,碳碳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 键,碳氮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氮镍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

②该结构中,氧氢之间除共价键外还可存在_______________;

③该结构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1)利用能量最低原理等可知28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2)利用Ni2+与Fe2+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可知NiO的晶格能大于FeO的,故熔点:NiO>FeO。(3)利用信息知可类比NaCl的配位数可知NiO晶胞中Ni与O的配位数均为6。(4)由“均摊法”知每个晶胞中含有:一个La(8×1/8)、五个Ni(1+8×1/2),故该合金的化学式为:LaNi5。(5)①在该结构中,碳氮双键中其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氮镍之间的键是由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Ni提供空轨道形成的配位键。②由于氧的电负性强,因此该结构中,氧氢之间除形成共价键外,还可以形成氢键。③该结构中-CH3中的碳原子是sp3杂化、用于形成C=N的碳原子是sp2杂化。

【答案】(1) 1s22s22p63s23p63d84s2 (2)> (3)6 6 (4) LaNi5

(5) ①一个σ键、一个π键;配位键;②氢键; ③sp2、sp3

【命题解读】“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选修模块,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