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4课大河文明

文明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3

第4课大河文明。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4课大河文明”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4课大河文明
[教学目标]
1.了解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知道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把握东方村社的特点;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运作模式及其历史作用;知道亚非文明古国在政治上呈现政教合一的特征;了解大河流域不同文明体存在发展的差异性。
2.通过对亚非大河流域诸文明古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关史实的了解,使学生理解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农业文明特征形成的影响作用;通过了解农耕民族的生存斗争和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使学生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形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客观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引导学生从诸文明古国历史发展的具体现象中归纳出大河文明的一般特征。
3.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的产生和进步是人类凭籍智慧利用和改造环境的结果;亚非大河流域最早步入文明时代,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所共享;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发展未曾中断的国家,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对大河文明特征的影响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
说明:
1.亚非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降水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孕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亚非文明古国都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并形成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特征的。教学设计要紧扣大河流域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这一核心,从农耕经济、村社组织、中央集权制度、政教合一统治、诸文明古国文化差异等角度,层层推进,剖析地理环境对大河文明发展的影响,最终归纳出大河文明的特征。
2.大河流域文明古国都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最终形成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独裁、君主至上是亚非文明古国在政治上的共同特征。但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术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全面、深透把握。帮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国家管理制度,是大河文明的政治特征,对古代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主要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约6000年前,西亚的两河流域最早步入文明时代,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紧随其后,亚非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人类文明为什么最早发源于大河流域?
2.讲授亚非大河流域四大古典文明中心地理环境的异同点。根据历史地图,首先确定四大古典文明中心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再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参见材料一至材料四),分析归纳地理环境的相同点和主要差异,以表格形成呈现。
共同特征差异性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大河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动植物资源丰富
气候温暖
地理位置相对孤立河水不定期泛滥,洪水灾害频繁;土壤盐碱化;地势开阔,无天然地理屏障
埃及文明尼罗河定期泛滥,水量稳定,无大洪水;
有地中海、沙漠等自然地理屏障
印度文明地处中国西南,中亚之南,西亚之东南,
与古代各文明都有联系
中国文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便于翻耕;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富,水网密布
3、讲授亚非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农耕经济发展的影响。应用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农耕经济发达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适宜发展农业。
4、讲授亚非大河流域的小农经济。
(1)用历史图片资料说明大河流域农业生产以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方式进行,其特点是自给自足。
(2)分析小农经济形成原因,使学生了解私有制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小农经济成为可能。
5、讲授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基层社会组织——村社。
(1)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适应农耕经济的特点,人类开始定居,从而推动文明发展。
(2)以中国氏族公社时期和封建时代的村落图片资料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了解村社是东方小农的聚居地,是东方文明古国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学生解读印度村社的两段文字材料,从中归纳出村社的基本特点。
6、讲授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1)分析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为学生提供两河流域、中国、印度有关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从大河流域地理环境角度认识农耕民族所面临的严峻生存挑战,再通过剖析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使学生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国家管理制度。
(2)讲解秦王朝和古埃及政府的组织构架图,使学生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运作模式,从而概括出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特点。
(3)为学生提供一组诸文明古国兴修水利、抗击外族入侵、经济文化发展、营建大型公共工程(参见材料五、六)、农民起义等图片和文字材料,使学生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文明发展的积极、消极作用并存,从而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评价。
7、讲授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宗教崇拜盛行,神权与政权结合。
(1)以诸文明古国宗教发展的历史图片资料,说明其文明发展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宗教崇拜盛行。
(2)以古埃及宗教发展的相关文字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理解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农耕经济“靠天吃饭”、对自然环境极强的依赖性是产生这一文化现象的根源。
(3)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各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的动机,理解在宗教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时代,君主们必然借助神的权威,即利用宗教的影响来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因而亚非文明古国多在政治上呈现神权与政权结合的特征。
8、讲授亚非大河流域四大古典文明中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文明个性发展的影响。引用学者的研究结论,比较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埃及文明发展的差异性,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作出解释。
9、讲授大河文明的特征。
9、归纳大河文明的特征。本课设计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以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研究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这个问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可以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的方式,在师生相互启发中形成认识。
[资料附录]
材料一:
……底格里斯河南段和幼发拉底河南段之间的土地虽然异常肥沃,但仍然少不了灌溉,因为这里每年几乎有八个月不降雨,每年春天降下的暴雨来得太晚,根本赶不上浇灌在4月份就必须收获的主要农作物(苏美尔地区夏天的气温高达华氏125度,足以烤焦这里的土壤,所以这里的夏天不是生长季节)。……苏美尔的处境还受到下列事实的制约,即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完全缺乏诸如石头、矿物甚至树木之类的自然资源。这意味着苏美尔的居民被迫大量依靠贸易并十分注意使用任何可能的手段以弥补经济的不平衡,以保持他们的优势不致削弱。换言之,苏美尔人必须征服自然,与自然做斗争而不是充分享受自然的丰足。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P31
材料二:
尼罗河全长6000多公里,在埃及境内有1200多公里。流经开罗附近时分为五条支流,呈放射状流人地中海。古埃及人称这个扇形的三角洲为“下埃及”,它南北长有200公里,最宽处达250公里,今日三角洲占埃及可耕地的2/3。开罗以南的河谷地带直线长为700公里,地形狭窄,宽度从10公里到20公里不等,古埃及人称之为“上埃及”。……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了大量的沃土,使之成为古代农民的乐园。每年的七月,由于吸收了非洲中部丰富的季雨,尼罗河的水位逐渐升高,并溢出河床,流向河谷,到九月泛滥达到高潮时,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水中,河水退后,留下一层淤泥,这些从上游冲积下来的淤泥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由于河水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定期泛滥,及时带来这种天然化肥,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泛滥季结束后,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等来年收获季节的到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P48-49
材料三:
由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犹如一道屏障,使来自印度洋的季风雨返回而降于恒河流域,所以恒河流域的雨量充沛。印度河流域的雨量要小些,但来自高山的大量雪水流入印度河,因此水源也是十分丰富的。
——易宁《走进古印度文明》P2
材料四:
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细土,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它覆盖了从华北高原向东到大海的整个地面。一般认为,黄土是更新世时期的北风送来的,有些地方的黄土堆积得很厚,厚达二、三百英尺。由于其天然的肥力和吸水性,黄土不逊于世界上任何种植农作物的土壤。而且,由于华北的降雨量不足,黄河流域同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流域一样,没有茂密的森林来阻碍只有原始的石头工具的早期农人。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埃及所有现存遗迹中最著名者当推金字塔——庞大而简练的塔形建筑。……在从约公元前2770年到约公元前2600年的一个世纪中,总重量大约2500万吨的石灰石从石崖上凿采下来,修整、拖运和叠砌起来,建成了一系列所有金字塔中最著名和最雄伟的金字塔。在这些金字塔中,出类拔萃的毫无疑问是胡夫(法老,在希腊人中以齐阿普斯著称)的金字塔,它以“完美的”坡面52度角升高至482英尺,使得塔顶高与塔的周长的关系犹如圆周率一般。希腊人在确定世界七大奇观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将“齐阿普斯”金字塔列为首位。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P64
材料六:
……埃及神庙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卡尔纳克神庙长度约一千三百英尺,占地超过已修建的任何一座宗教建筑,仅其中央大厅就几乎可容纳欧洲的任何一座大教堂。庙内使用的圆柱体积惊人,最大的一根高达70英尺,直径超过二十英尺。据估计,每个柱顶可站立100人。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P65
[板书设计]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村社是小农聚居地
成因:私有制、铁器、牛耕村社的三个特点
成因
政府组织
一般特点
历史作用
[训练设计]
材料一:
“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川流不息,为的是使埃及苏生!……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
——古埃及《尼罗河颂》
材料二:
有一首苏美尔人的诗写道:“只有人,他的寿命不会很长,无论他做什么,只是一场虚无。”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埃及人热情讴歌尼罗河的原因是什么?
2、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为什么带有恐惧和悲观色彩?试从地理环境角度予以解释。
答案:
1、尼罗河定期泛滥,且水量稳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为埃及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
2、反映了美索不达米亚自然环境的不安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不可预见,两河流域的居民经常遭遇特大洪水的袭击;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势开阔,无天然地理屏障,易遭外族入侵。

相关推荐

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第4课 玛雅文明的假说


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

第4课 玛雅文明的假说

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玛雅人是中美洲最早的居民,体质上属印第安人,肤色上属黄种人。从地质学上看,几大洲曾联成一片大陆

从生物遗传学、地质学的角度理解,印第安人的故乡可能在亚洲

利用现存的典籍、遗物及现代遗传学、地质学知识加以分析

从各地区的

人种、肤色、

板块结构加

以论证

比较玛雅人与其他地区人种,尤其是与亚洲特别的关系,更深切了解祖先文明

玛雅文明的渊源

文明扩散论,玛雅人祖先创造说和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玛雅文明并不是外来文明在中美洲的简单移植或复制,而是有其多元性、多样性

运用玛雅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比较,判断其渊源

情景再现

历史比较

课堂辩论

拯救玛雅文明,珍爱人类文明的成果

古典期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

环境因素,气候变迁,耕地耗竭,阶级斗争,城邦战争等

缺乏足够的证据,只能作为假说

运用社会学及考古资料加以论证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组织讨论

借鉴文明失落的原因,关爱人类今日之生存环境,免蹈覆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玛雅人与玛雅文明的溯源。

难点

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玛雅文明在古典时期来历、渊源与失落的假说。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在最为辉煌之时,又戛然而止。公元800年中叶,经历两千年的玛雅文明开始衰落。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这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早已集体失踪,他们异常璀璨的文化也突然中断,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现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玛雅人后代在文化方面已经退化到新石器时代的水平,他们对伟大的祖先创造的文化一无所知。在玛雅文明高度发展之时,超越了当时人类知识和生产力水平,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城市相继屹立在丛林和平原上,一块块雕刻精细的纪念碑相继树立在城市中央,金字塔高耸入云,玛雅人熙熙攘攘,与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一起相映生辉,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他们对宇宙的深刻认识,城市建筑的设计艺术,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至今令人惊叹。但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文明,在它走向顶峰之时竟突然地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玛雅人义无返顾地激流勇退呢?面对世界历史上巨大的历史之谜,教材从体质类型上和地质学上对玛雅人的来历进行大胆的假说。对玛雅文明的渊源也归纳了三种主要假说:一是文明扩散论说,认为美洲文明源于欧洲或其他大陆文明的传播;二是玛雅人祖先创立;三是认为玛雅人迁徙和定居到中美洲大陆后创造的,表明了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对于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教材认为它既是热点,也是研究中的难点。教材列举了考古学界对玛雅文明湮没的多种假说,其中对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做了主要分析,玛雅文明从产生到消亡仍是疑窦丛生,尚无定论,只以假设概之,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研究以及考古发掘的兴趣。

本课教材通篇以假设为前提,引文以引人入胜的步步设问为先导,客观的叙述了玛雅文明研究的各种观点。假说,就是探究,因此,通篇课文充满了探索,文字可读性强,建议教师打破常规,组织学生课前搜集材料,撰写小论文,课堂采取论辩的形式,消化吸收,深化教材的内涵。

第一目“玛雅人的来历”

教材首先肯定玛雅人是中美洲的最早居民,也是真正的主人。但玛雅人又来源于何方?是土生土长还是移民?因为历史文献没有任何记载,只能从生物的、社会的(人种肤色)和自然的(地质学)等方面加以分析,并推测其结论是玛雅人→印第安人→蒙古人种→美洲分支→黄种人→根在亚洲。在地质学上推测其结论是亚洲→白令海峡→美洲阿拉斯加→美洲大陆和岛屿(包括玛雅地区)。由大胆设想到小心求证,证明玛雅人是其亚洲移民;黄种人中蒙古人的后裔。

教材用一幅玛雅人的彩陶论证玛雅人具有中国人(蒙古人种)的体貌特征,如面孔方正,肤色黄中透红,黑头发黑眼睛,单眼皮,鼻梁扁平(区别欧罗巴种高大挺直),使其直观。

教学建议:可以让学生搜集各大洲人种特征的直观图,比较论证玛雅人(印第安人)属于亚洲人、蒙古黄种人的论据。同时根据大陆漂移假说,将世界各大洲比拼成一幅图,用计算机模拟逐步散开,再勾勒出一条远古时期玛雅人沿亚洲到美洲大陆的路线图。教师同时也应提出下列设问:最早玛雅人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是捕猎、逃难、迷途,还是亚洲自然条件生存环境恶化?抑或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驱使?

第二目“玛雅文明的渊源”

教材首先提出目前人们分歧和争论较大的问题是谁创造了玛雅文明,究竟是土著还是异域远方的外族?教材罗列了三种主要观点,一种是前来美洲的西方人,主要是种族主义者,由于其阶级立场的不同,主观臆测,对印第安文明视而不见,不屑一顾,甚至制造谎言,但又无法面对客观存在的高度文明,只能以其文明扩散论来解释,将玛雅文明追溯到欧洲或其他大陆更高的文明。

问题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教材的“历史纵横”中,就叙述了有学者提出“玛雅──中国文明连续体”的假说,认为两种文化可能源于同一种祖型文化。如中国学者王大有等人经过长期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了玛雅文明根在中国,它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分支。如玛雅语与汉语的基本词汇很多是相同的,如“人”“天”“昊”,巴蜀金文与玛雅象形文字有共同的符号和组合方式,从古蜀文物及文献关于蜀人与中原,与美洲的关系记载来看,这种联系绝不是巧合,黄帝及其子孙与蜀人联姻,少昊曾在蜀生活,又一起去美洲;古老的文字在蜀和中美洲同时保存下来是完全可能的。玛雅人的十二生肖为虎、兔、龙、猴、狗、猪及六种与我国不同的生肖。这一点说明玛雅人迁出中国时十二生肖未定型或未统一,也可能是玛雅人对十二生肖作了改动,就像伊朗人用鳄代替龙、用豹代替猪一样。

人祭。玛雅人用活人的心祭太阳神。如《礼记·明堂位》说:“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甲骨文记载的人祭成千上万!周代有了俑代替人殉,才结束了活人殉葬的历史。但《后汉书》记载巴人的廪君为虎图腾,让虎喝人血。直到20世纪60年代,佤族“猎人头”的习俗才渐渐被取消。

尚玉器。中国与美洲对玉器的喜爱已经超过了日常生活的范围,而是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联系在一起了。商代人对玉的崇尚和利用,达到了自兴隆洼文化(约8000年前)以来中国玉器文化的顶峰。看玛雅文物,玉器非常精美、丰富,除了中国,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么辉煌的玉器文化?

教材又列举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这些遗迹归属于玛雅人的祖先,完全是土著居民的创造,明确接受了它们是在当地和美洲起源的观点,并指出这种看法有许多人接受。

第三种观点实际上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综合。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并不矛盾,但也不是玛雅文明是外来文明在中美洲的简单移植或复制,尤其举例,美国大陆有玉米文明,而其他文明地区则有水稻文明和小麦文明,并由此结论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多样性,以及人类是按照大致相同的规律发展进化的。

教学建议。玛雅文明的渊源,至今尚无定论,今后若干年恐怕也很难有结论,故不妨组织学生搜集材料,寻找论据,写成历史小论文,或组织辩论会,可能会更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

第三目“古典期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

教材指出它是玛雅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所谓“热点”,因为随着考古挖掘的越来越深入,玛雅文化吸引众多研究者、爱好者。惟其难点,因为众多研究者拿不出足够的证据,使其观点趋于一致,只能作为假说。教材列举了目前考古学界对玛雅文明湮没提出的许多假说。事实上,有关假说还远不止这些,如最近有学者提出,在遥远的古代,美洲热带丛林中可能来过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们走出飞船,教给了尚在原始时代的玛雅人各种先进知识,然后又飘然而去。他们被玛雅人奉为天神。玛雅文化中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高深知识,就是出于外星人的传授。外星人离去时,曾向玛雅人许诺重返地球,但在玛雅人的祭司预言天神返回的日子里,这些外星人并未重新返回。于是,这导致了玛雅人对其宗教和祭司统治的信心丧失,进而引起了整个民族心理的崩溃,终于使人们一个个离开故乡,各自走散,玛雅文化就这样消失了。教材将其归纳成自然和社会两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美国学者布朗和维彻认为,玛雅文明的覆灭可能正是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不稳定造成的恶果。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玛雅社会也许经受了战乱、饥荒等种种灾难的打击,直至最后不堪重负彻底崩溃。布朗认为,促使玛雅文明瓦解的导火索不一定是某些重大事件,对于一个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的社会体系来说,即使是很小的干扰,对它来说也可能是致命的。就像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雪团可以造成大规模的雪崩一样,某些相对平凡的事件,比如一场普通的战争、一次不合时宜的政变或经济衰退等都有可能成为曾经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的终结者。如果玛雅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也不排除其最终的消亡是由一系列不幸事件,比如战乱加上收成欠佳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近考古工作者发现,后期玛雅社会已经产生了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农业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治理上:在坡地,清理丛林以后,土地被垒成了台地以防止水土流失;而在低湿地区采取了网格状的排水沟,不仅可排除洪水,而且利用沟中的淤泥来垒高地表。当时玛雅人主要的作物是玉米和大豆,也有棉花、可可之类。但是,热带雨林地区土壤的侵蚀非常严重,今天看来这些土地的3/4属于侵蚀高敏感地区,在这种地区,一旦森林植被破坏,土壤也就随之流失。而农业用地,木材以及燃料的需求,都使森林的消失不可避免;与之相关的是河流中泥沙的含量增高,造成低地和沟渠的淤塞,地下水位的抬升。另外,玛雅社会不饲养家畜,因而对土壤中的有机肥的补给不足,环境及资源的恶化直接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威胁着玛雅文明的生存。公元800年,食品的生产开始下降,墓葬发掘显示出婴儿和妇女因营养不足而大量死亡。随之而来的是统治者和军队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并频繁发动城市之间的战争。在随后的几十年内,高死亡率导致人口锐减,城市逐渐变成了废墟,整个丛林只剩下少数的幸存者,历史上又一个高度的文明消失了。

教学建议:本目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最易调动学生探究思维所在。建议教师课前分若干个小组,分别搜集资料,网上下载信息,注意最新研究动态,并组织课堂交流,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探究性。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玛雅人的来历”一目的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玛雅人是中美洲的真正的主人和最早的定居者,建议教师首先描述玛雅文明的辉煌灿烂的成就(可以用光盘),随即提出玛雅人究竟从何而来?他们分布的地区有哪些?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究竟来自何方?

(用光盘放映世界主要肤色主要人种)从生物学、从遗传学、从体质类型上分析玛雅人的分属,让学生通过比较鉴别后,初步推测印第安人(玛雅人)的故乡有可能在亚洲。

分析地质学上假说时,借助于大陆漂移假说,用计算机演示世界各大洲本是连成一体,由于地壳运动逐步分离,再用计算机模拟亚洲古老的居民,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到达亚洲东北角,沿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又呈扇形逐渐南下,逐步向美洲大陆和周围岛屿迁徙,从而定居。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因为本目教材就是假说,在电脑设计时,对荒芜杂乱的美洲大陆原有的动植物进行描述,人们进入原始大陆也可进行“假想”。

关于“玛雅文明的渊源”一目的教学,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内容,指出玛雅文明包括哪些内容?有何特点?用光盘展示世界地图上人类发展史上的四大文明区:东地中海文明区,南亚次大陆文明区,东亚文明区和中南美洲印第安文明区,以及它们所显示的最主要的成就和特点。然后指出,美洲玛雅文明究竟是土生的还是外来的,抑或是兼而有之?此时让三位学生各自归纳三种观点,组织小组展开辩论。

对一些历史概念如文明扩散论,大三角,斯蒂劳斯,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作简要的解释。

在分析文明扩散论时,建议教师特别要展示玛雅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假说如:

太极八卦文化。所有印第安历图,中间必有太极形。玛雅、密斯特克、阿斯特克历图均为八卦格局。到欧洲殖民者入侵为止,一直在应用。反观中国的八卦历图(河图洛书),才知其深刻内涵。

又比如,时间、空间、颜色、五行一体的观念。从玛雅人、阿斯特克人的类似体系可以看出,八节、八方相配,五色、五行、五主相配,是有悠久历史的,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内容,《五帝德》固然有后人附会的地方,但其依据是远古时代的实践。太昊木德与扶桑(建木)有关,炎帝火德与尚火有关,黄帝土德与土星有关。

再比如,中国和美洲都有巨鳖之类托载大地的说法。欧洲人舍本逐末的“龟岛──大西洲”之说虽然可能与大陆沉入大洋的事实巧合,但不知道龟岛本是中国人的古老观念,在黄帝后裔易洛魁人中有详细的传说,等等。

关于“古典期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一目的教学。教材用文明史上“千古奇案”“人类历史上最为彻底全面的”文化失落,可见玛雅文明的失落是空前绝后,令人振聋发聩的,意在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建议教师借此引出话题进行设问:玛雅文化为什么会崩溃?到目前为止能列出哪些原因?玛雅文化又是如何崩溃的?对我们今天文明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针对教材列举了玛雅文明在9—10世纪突然泯灭的具体表现,建议教师从网上下载资料或将教材上列举的史实刻成光盘放映,以达到渲染恐慌、灾难、惊疑的效果,增强学生的探究性。教师设问:玛雅文明为什么盛极而衰?教材列举了考古学界提出的哪些假说?同学们在搜集的各种资料中还能提出什么假设?建议请一些事先有准备的同学展示相关玛雅文明湮灭之谜的图片、资料、光碟。同时分小组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结合教材,参照学生提供的资料,可将玛雅文明失落归纳为两大要素,即自然的和社会的两种因素。自然因素又包括环境变迁、土地耕种、干旱气候等。而社会因素,教材又从阶级斗争、城邦之间毁灭性战争、武装起义打击等等加以概述,但需指出的是,以上都缺少足够的证据,只能作为“假说”,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性,鼓励学生将来有机会加强对象形文字的释读、考古发掘和历史资料的研究,也许终将解开疑团。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玛雅人的来历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4幅图片。

图片1:玛雅人彩陶

面孔方正,肤色黄中透红,黑头发黑眼睛单眼皮,鼻梁扁平,嘴唇较厚,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及中国人的体貌的特征。

图片2: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

皮肤颜色浅淡,头发柔软呈波浪直发状,颜色呈金黄色、亚麻色、灰黑色,嘴唇薄,鼻梁高,鼻尖突出,有的呈鹰钩状,眼睛颜色较淡,多为蓝色、灰黑色,体型高大,体毛胡须发达。

图片3:赤道人种(黑色人种)

皮肤呈黑色或深棕色,头发为黑发卷发,鼻梁宽扁,嘴唇厚而突出,体毛发达,程度为中等。

图片4:蒙古人种(黄种人)

蒙古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白色、黄黑色,面部扁平,颧骨较高,鼻梁高度与宽度及嘴唇厚度呈中等,胡须体毛不发达,头发为黑色直发,眼睛颜色较深。

案例二 在介绍玛雅人可能从远古的亚洲长途跋涉到达美洲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3幅图片

图片1:大陆漂移假说——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拼合示意图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指出,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以后,原来的大陆分裂成几块,慢慢的漂移分离,才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状况。

图片2:板块构造学──六大板块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地质现象说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是连成一体的。北部的白令海峡较浅,冰川时期作为陆桥相通。研究两岸的动物、植物种类相似,地质、地层结构也相同。

动画片3:印第安人(玛雅人)进入美洲大陆

教师设计印第安人(玛雅人)沿着亚洲的东北角→穿越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向美洲大陆和岛屿(包括玛雅地区)向纵横发展。

案例三 在学习“失落的玛雅文明”一目时

1.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数千年前,玛雅人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无与伦比的数学造诣,独特的谜一样的文字,尤其是天文历法成就,他们把一年分为18个月,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人测算为365.2422天,仅误差0.0002天。他们有精美绝伦的雕刻、绘画和青铜艺术,他们的象形文字用800个符号和图形组成,词汇量多达三万个,这使任何人不能不深深地产生这样的思考:古代玛雅人如何得到那么高深的知识却又如何销声匿迹?

2.教师从网上下载资料或将教材上列举的史实刻成光盘放映,以达到渲染灾难、恐慌等效果,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玛雅文明为什么会消失?消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起主导性的因素又是什么?今天的人类如何面对文明的沦丧?

四、问题解答

关于古代中国人到达过美洲,还有其他传说与猜测,你了解哪些?

解题关键:研读《山海经》等上古文献和古代神话传说。

思路引领:比较中玛文化的异同。

答案提示:

玛雅人在5000多年前就已从中国迁出,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各自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玛雅人的天文学、数学成就达到了极高水平,超过了中国。但是两者的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例如:

1.太阳扶桑崇拜。太阳崇拜是各地古老民族都有过的现象。但《山海经》说的扶桑、三足乌与太阳崇拜相结合却仅见于中国文明和源于中国文明的一些文明。玛雅有人形扶桑,与甲骨文、金文男、女合体相同。

2.龙蛇崇拜。《山海经》反映出中国人对龙蛇的崇拜,也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存在。这与欧洲、近东的观念差异很大。龙本为鳄,但早已变为虚幻的龙。

3.丘墟坛台文化。中国虽没有玛雅人的金字塔那样的上古建筑保存,但在文献中、古文字中则充分证明我国远古时代有类似建筑。《山海经》记载的“共工之台”“轩辕之台”“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楚辞·天问》说的“简狄在台,喾何宜”,其中的台都是四方的建筑。“共工之台”隅有一蛇,与玛雅金字塔上绘蛇形象一致。简狄居九层瑶台,是阶梯式金字塔之类的建筑。这种建筑或繁或简,在中国自远古时代起极为普遍。京、高、郭等汉字显示的正是这类建筑式样。

4.玛雅人的最高神——羽蛇神既是凤,又是风神,又是金星(启明星)……与少昊金天氏相同。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少昊挚为凤鸟图腾。古凤、风通。金星又名太白,“大司马位谨候此”(《史记·天官书》),因为金天氏曾为“司马”(《逸周书·尝麦解》)。羽蛇神与金星的关系不仅在中国史书上有明确记载,而且在民间传说中保留着这一史实。称金星为太白金星,太白金星为玉皇大帝的大臣。在中国本土,少昊是诸侯,但在美洲,被尊为最高神,揭示了中国的少昊把高度文明传给美洲的事实。《山海经》“少昊之国”的记载非常精确。

一、本课测评

1.玛雅人来自哪里?

解题关键:体质类型上,玛雅人的人种、肤色。

思路引领:地质学上,大陆漂移假说。

答案提示:玛雅人是印第安人的一部分,印第安人的祖先居住在亚洲东部。从生物遗传学上看,属黄种人;从体质类型上看,印第安人包括玛雅人属于蒙古人种的一部分。故玛雅人的故乡可能在亚洲。大陆漂移的学说可以证明,他们的祖先可能穿过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进入美洲大陆。

2.古典期的玛雅文明突然失落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从考古学的角度提出各种假说。

思路引领:结合世界历史上各国各地区文明失落湮灭的原因加以推测。

答案提示:至今仍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考古学界提出许多假说,主要两大因素即分为自然因素如气候变迁、连续干旱、人口爆炸、耕地耗竭、口粮不足、瘟疫爆发等,社会因素如外族入侵、阶级斗争、城邦之间战争、农民起义等等。

二、学习延伸

1.如何认识玛雅文明的渊源?

解题关键: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玛雅文明。

思路引领:比较玛雅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的异同。

答案提示:玛雅文明在美洲是水平最高的,在许多方面都独步于世。就其渊源有三种观点:一是文明扩散论,美洲文明可以追溯到欧洲或其他大陆上存在的更早期的文明;二是完完全全由土著居民创造的;三是迁移到玛雅地区才创造了文明。由此可见:文明起源是多元性的,文化发展是多样性的,而人类发展也是按照大致相同的规律发展进化的。

2.结合《山海经》和殷人东渡,你如何评价中国人到过美洲的观点?

解题关键:读懂《山海经》,熟知中国与玛雅人的古代传说。

思路引领:比较古代中国与玛雅人文明中的相同点。

答案提示:研究《山海经》和古代神话传说,发现中国人到过美洲说有很多值得可信的地方。教材中美国学者墨茨博士就认为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到达了美洲。而中美洲印第安人包括玛雅人对于少昊、羲和、常羲的记忆与《山海经》相同。《吕氏春秋·勿躬》说“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尚仪即常羲。这二人,一为日母,一为月母。美洲许多印第安民族的文化都说来自一个相似的最高神,即玛雅人的羽蛇神,也就是少昊。他是大多数印第安民族公认的始祖。这与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也知道炎帝之前还有始祖一样。印第安人也有伏羲女娲图,玛雅文化有太昊文化(在中国失传)。羲和蝶蛾图腾,有玛雅文物和出土的奥尔梅克文物为证。常羲之名也见于古埃及《冥书》,古埃及的拉伸与少昊的等同,揭示了古代埃及与远古时代中国的联系。《山海经》《淮南子》记载竖亥、大章步测大地东西极距离与南北极距离,看似荒诞,可是若没有这类实践,怎么会有《山海经》的记载与《天下图》的标注呢?

玛雅国家形态与商周政治格局。美洲的古代社会与中国同为马克思说的亚细亚所有制方式。玛雅有繁琐的仪式;通过宗教仪式把握和决定政治行为;文字只用于宗教、政治和历法;亲属制度、氏族制度也与国家是同一类型。在政治上相互对抗的城邦,其实属于同一个社会,并分享了一种文明,而又各自形成特色。这是个纷争不断的社会,它的历史充满兼并……(上海书店出版社《玛雅古城》)这简直就是中国的东周社会的写照。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形态,玛雅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炎黄时代到战国时代)的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至于体征的相似,古史传说与神祇的相近,玛雅文明各阶段的汉字、钱币、佛像、服饰等明显的中国文物,就不用多说了。

第六单元第4课 玛雅文明的假说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六单元第4课 玛雅文明的假说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

第4课 玛雅文明的假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玛雅人是中美洲最早的居民,体质上属印第安人,肤色上属黄种人。从地质学上看,几大洲曾联成一片大陆

从生物遗传学、地质学的角度理解,印第安人的故乡可能在亚洲

利用现存的典籍、遗物及现代遗传学、地质学知识加以分析

从各地区的

人种、肤色、

板块结构加

以论证

比较玛雅人与其他地区人种,尤其是与亚洲特别的关系,更深切了解祖先文明

玛雅文明的渊源

文明扩散论,玛雅人祖先创造说和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玛雅文明并不是外来文明在中美洲的简单移植或复制,而是有其多元性、多样性

运用玛雅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比较,判断其渊源

情景再现

历史比较

课堂辩论

拯救玛雅文明,珍爱人类文明的成果

古典期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

环境因素,气候变迁,耕地耗竭,阶级斗争,城邦战争等

缺乏足够的证据,只能作为假说

运用社会学及考古资料加以论证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组织讨论

借鉴文明失落的原因,关爱人类今日之生存环境,免蹈覆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玛雅人与玛雅文明的溯源。

难点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玛雅文明在古典时期来历、渊源与失落的假说。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在最为辉煌之时,又戛然而止。公元800年中叶,经历两千年的玛雅文明开始衰落。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这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早已集体失踪,他们异常璀璨的文化也突然中断,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现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玛雅人后代在文化方面已经退化到新石器时代的水平,他们对伟大的祖先创造的文化一无所知。在玛雅文明高度发展之时,超越了当时人类知识和生产力水平,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城市相继屹立在丛林和平原上,一块块雕刻精细的纪念碑相继树立在城市中央,金字塔高耸入云,玛雅人熙熙攘攘,与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一起相映生辉,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他们对宇宙的深刻认识,城市建筑的设计艺术,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至今令人惊叹。但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文明,在它走向顶峰之时竟突然地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玛雅人义无返顾地激流勇退呢?面对世界历史上巨大的历史之谜,教材从体质类型上和地质学上对玛雅人的来历进行大胆的假说。对玛雅文明的渊源也归纳了三种主要假说:一是文明扩散论说,认为美洲文明源于欧洲或其他大陆文明的传播;二是玛雅人祖先创立;三是认为玛雅人迁徙和定居到中美洲大陆后创造的,表明了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对于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教材认为它既是热点,也是研究中的难点。教材列举了考古学界对玛雅文明湮没的多种假说,其中对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做了主要分析,玛雅文明从产生到消亡仍是疑窦丛生,尚无定论,只以假设概之,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研究以及考古发掘的兴趣。

本课教材通篇以假设为前提,引文以引人入胜的步步设问为先导,客观的叙述了玛雅文明研究的各种观点。假说,就是探究,因此,通篇课文充满了探索,文字可读性强,建议教师打破常规,组织学生课前搜集材料,撰写小论文,课堂采取论辩的形式,消化吸收,深化教材的内涵。

第一目“玛雅人的来历”

教材首先肯定玛雅人是中美洲的最早居民,也是真正的主人。但玛雅人又来源于何方?是土生土长还是移民?因为历史文献没有任何记载,只能从生物的、社会的(人种肤色)和自然的(地质学)等方面加以分析,并推测其结论是玛雅人→印第安人→蒙古人种→美洲分支→黄种人→根在亚洲。在地质学上推测其结论是亚洲→白令海峡→美洲阿拉斯加→美洲大陆和岛屿(包括玛雅地区)。由大胆设想到小心求证,证明玛雅人是其亚洲移民;黄种人中蒙古人的后裔。

教材用一幅玛雅人的彩陶论证玛雅人具有中国人(蒙古人种)的体貌特征,如面孔方正,肤色黄中透红,黑头发黑眼睛,单眼皮,鼻梁扁平(区别欧罗巴种高大挺直),使其直观。

教学建议:可以让学生搜集各大洲人种特征的直观图,比较论证玛雅人(印第安人)属于亚洲人、蒙古黄种人的论据。同时根据大陆漂移假说,将世界各大洲比拼成一幅图,用计算机模拟逐步散开,再勾勒出一条远古时期玛雅人沿亚洲到美洲大陆的路线图。教师同时也应提出下列设问:最早玛雅人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是捕猎、逃难、迷途,还是亚洲自然条件生存环境恶化?抑或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驱使?

第二目“玛雅文明的渊源”

教材首先提出目前人们分歧和争论较大的问题是谁创造了玛雅文明,究竟是土著还是异域远方的外族?教材罗列了三种主要观点,一种是前来美洲的西方人,主要是种族主义者,由于其阶级立场的不同,主观臆测,对印第安文明视而不见,不屑一顾,甚至制造谎言,但又无法面对客观存在的高度文明,只能以其文明扩散论来解释,将玛雅文明追溯到欧洲或其他大陆更高的文明.

问题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教材的“历史纵横”中,就叙述了有学者提出“玛雅──中国文明连续体”的假说,认为两种文化可能源于同一种祖型文化。如中国学者王大有等人经过长期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了玛雅文明根在中国,它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分支。如玛雅语与汉语的基本词汇很多是相同的,如“人”“天”“昊”,巴蜀金文与玛雅象形文字有共同的符号和组合方式,从古蜀文物及文献关于蜀人与中原,与美洲的关系记载来看,这种联系绝不是巧合,黄帝及其子孙与蜀人联姻,少昊曾在蜀生活,又一起去美洲;古老的文字在蜀和中美洲同时保存下来是完全可能的。玛雅人的十二生肖为虎、兔、龙、猴、狗、猪及六种与我国不同的生肖。这一点说明玛雅人迁出中国时十二生肖未定型或未统一,也可能是玛雅人对十二生肖作了改动,就像伊朗人用鳄代替龙、用豹代替猪一样。

人祭。玛雅人用活人的心祭太阳神。如《礼记·明堂位》说:“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甲骨文记载的人祭成千上万!周代有了俑代替人殉,才结束了活人殉葬的历史。但《后汉书》记载巴人的廪君为虎图腾,让虎喝人血。直到20世纪60年代,佤族“猎人头”的习俗才渐渐被取消。

尚玉器。中国与美洲对玉器的喜爱已经超过了日常生活的范围,而是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联系在一起了。商代人对玉的崇尚和利用,达到了自兴隆洼文化(约8000年前)以来中国玉器文化的顶峰。看玛雅文物,玉器非常精美、丰富,除了中国,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么辉煌的玉器文化?

教材又列举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这些遗迹归属于玛雅人的祖先,完全是土著居民的创造,明确接受了它们是在当地和美洲起源的观点,并指出这种看法有许多人接受。

第三种观点实际上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综合。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并不矛盾,但也不是玛雅文明是外来文明在中美洲的简单移植或复制,尤其举例,美国大陆有玉米文明,而其他文明地区则有水稻文明和小麦文明,并由此结论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多样性,以及人类是按照大致相同的规律发展进化的。

教学建议。玛雅文明的渊源,至今尚无定论,今后若干年恐怕也很难有结论,故不妨组织学生搜集材料,寻找论据,写成历史小论文,或组织辩论会,可能会更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

第三目“古典期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

教材指出它是玛雅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所谓“热点”,因为随着考古挖掘的越来越深入,玛雅文化吸引众多研究者、爱好者。惟其难点,因为众多研究者拿不出足够的证据,使其观点趋于一致,只能作为假说。教材列举了目前考古学界对玛雅文明湮没提出的许多假说。事实上,有关假说还远不止这些,如最近有学者提出,在遥远的古代,美洲热带丛林中可能来过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们走出飞船,教给了尚在原始时代的玛雅人各种先进知识,然后又飘然而去。他们被玛雅人奉为天神。玛雅文化中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高深知识,就是出于外星人的传授。外星人离去时,曾向玛雅人许诺重返地球,但在玛雅人的祭司预言天神返回的日子里,这些外星人并未重新返回。于是,这导致了玛雅人对其宗教和祭司统治的信心丧失,进而引起了整个民族心理的崩溃,终于使人们一个个离开故乡,各自走散,玛雅文化就这样消失了。教材将其归纳成自然和社会两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美国学者布朗和维彻认为,玛雅文明的覆灭可能正是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不稳定造成的恶果。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玛雅社会也许经受了战乱、饥荒等种种灾难的打击,直至最后不堪重负彻底崩溃。布朗认为,促使玛雅文明瓦解的导火索不一定是某些重大事件,对于一个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的社会体系来说,即使是很小的干扰,对它来说也可能是致命的。就像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雪团可以造成大规模的雪崩一样,某些相对平凡的事件,比如一场普通的战争、一次不合时宜的政变或经济衰退等都有可能成为曾经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的终结者。如果玛雅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也不排除其最终的消亡是由一系列不幸事件,比如战乱加上收成欠佳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近考古工作者发现,后期玛雅社会已经产生了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农业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治理上:在坡地,清理丛林以后,土地被垒成了台地以防止水土流失;而在低湿地区采取了网格状的排水沟,不仅可排除洪水,而且利用沟中的淤泥来垒高地表。当时玛雅人主要的作物是玉米和大豆,也有棉花、可可之类。但是,热带雨林地区土壤的侵蚀非常严重,今天看来这些土地的3/4属于侵蚀高敏感地区,在这种地区,一旦森林植被破坏,土壤也就随之流失。而农业用地,木材以及燃料的需求,都使森林的消失不可避免;与之相关的是河流中泥沙的含量增高,造成低地和沟渠的淤塞,地下水位的抬升。另外,玛雅社会不饲养家畜,因而对土壤中的有机肥的补给不足,环境及资源的恶化直接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威胁着玛雅文明的生存。公元800年,食品的生产开始下降,墓葬发掘显示出婴儿和妇女因营养不足而大量死亡。随之而来的是统治者和军队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并频繁发动城市之间的战争。在随后的几十年内,高死亡率导致人口锐减,城市逐渐变成了废墟,整个丛林只剩下少数的幸存者,历史上又一个高度的文明消失了。

教学建议:本目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最易调动学生探究思维所在。建议教师课前分若干个小组,分别搜集资料,网上下载信息,注意最新研究动态,并组织课堂交流,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探究性。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玛雅人的来历”一目的教学,为了让学生理解玛雅人是中美洲的真正的主人和最早的定居者,建议教师首先描述玛雅文明的辉煌灿烂的成就(可以用光盘),随即提出玛雅人究竟从何而来?他们分布的地区有哪些?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究竟来自何方?

(用光盘放映世界主要肤色主要人种)从生物学、从遗传学、从体质类型上分析玛雅人的分属,让学生通过比较鉴别后,初步推测印第安人(玛雅人)的故乡有可能在亚洲。

分析地质学上假说时,借助于大陆漂移假说,用计算机演示世界各大洲本是连成一体,由于地壳运动逐步分离,再用计算机模拟亚洲古老的居民,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到达亚洲东北角,沿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又呈扇形逐渐南下,逐步向美洲大陆和周围岛屿迁徙,从而定居。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因为本目教材就是假说,在电脑设计时,对荒芜杂乱的美洲大陆原有的动植物进行描述,人们进入原始大陆也可进行“假想”。

关于“玛雅文明的渊源”一目的教学,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内容,指出玛雅文明包括哪些内容?有何特点?用光盘展示世界地图上人类发展史上的四大文明区:东地中海文明区,南亚次大陆文明区,东亚文明区和中南美洲印第安文明区,以及它们所显示的最主要的成就和特点。然后指出,美洲玛雅文明究竟是土生的还是外来的,抑或是兼而有之?此时让三位学生各自归纳三种观点,组织小组展开辩论。

对一些历史概念如文明扩散论,大三角,斯蒂劳斯,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作简要的解释。

在分析文明扩散论时,建议教师特别要展示玛雅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假说如:

太极八卦文化。所有印第安历图,中间必有太极形。玛雅、密斯特克、阿斯特克历图均为八卦格局。到欧洲殖民者入侵为止,一直在应用。反观中国的八卦历图(河图洛书),才知其深刻内涵。

又比如,时间、空间、颜色、五行一体的观念。从玛雅人、阿斯特克人的类似体系可以看出,八节、八方相配,五色、五行、五主相配,是有悠久历史的,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内容,《五帝德》固然有后人附会的地方,但其依据是远古时代的实践。太昊木德与扶桑(建木)有关,炎帝火德与尚火有关,黄帝土德与土星有关。

再比如,中国和美洲都有巨鳖之类托载大地的说法。欧洲人舍本逐末的“龟岛──大西洲”之说虽然可能与大陆沉入大洋的事实巧合,但不知道龟岛本是中国人的古老观念,在黄帝后裔易洛魁人中有详细的传说,等等。

关于“古典期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一目的教学。教材用文明史上“千古奇案”“人类历史上最为彻底全面的”文化失落,可见玛雅文明的失落是空前绝后,令人振聋发聩的,意在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建议教师借此引出话题进行设问:玛雅文化为什么会崩溃?到目前为止能列出哪些原因?玛雅文化又是如何崩溃的?对我们今天文明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针对教材列举了玛雅文明在9—10世纪突然泯灭的具体表现,建议教师从网上下载资料或将教材上列举的史实刻成光盘放映,以达到渲染恐慌、灾难、惊疑的效果,增强学生的探究性。教师设问:玛雅文明为什么盛极而衰?教材列举了考古学界提出的哪些假说?同学们在搜集的各种资料中还能提出什么假设?建议请一些事先有准备的同学展示相关玛雅文明湮灭之谜的图片、资料、光碟。同时分小组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结合教材,参照学生提供的资料,可将玛雅文明失落归纳为两大要素,即自然的和社会的两种因素。自然因素又包括环境变迁、土地耕种、干旱气候等。而社会因素,教材又从阶级斗争、城邦之间毁灭性战争、武装起义打击等等加以概述,但需指出的是,以上都缺少足够的证据,只能作为“假说”,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性,鼓励学生将来有机会加强对象形文字的释读、考古发掘和历史资料的研究,也许终将解开疑团。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玛雅人的来历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4幅图片。

图片1:玛雅人彩陶

面孔方正,肤色黄中透红,黑头发黑眼睛单眼皮,鼻梁扁平,嘴唇较厚,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及中国人的体貌的特征。

图片2: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

皮肤颜色浅淡,头发柔软呈波浪直发状,颜色呈金黄色、亚麻色、灰黑色,嘴唇薄,鼻梁高,鼻尖突出,有的呈鹰钩状,眼睛颜色较淡,多为蓝色、灰黑色,体型高大,体毛胡须发达。

图片3:赤道人种(黑色人种)

皮肤呈黑色或深棕色,头发为黑发卷发,鼻梁宽扁,嘴唇厚而突出,体毛发达,程度为中等。

图片4:蒙古人种(黄种人)

蒙古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白色、黄黑色,面部扁平,颧骨较高,鼻梁高度与宽度及嘴唇厚度呈中等,胡须体毛不发达,头发为黑色直发,眼睛颜色较深。

案例二 在介绍玛雅人可能从远古的亚洲长途跋涉到达美洲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介绍3幅图片

图片1:大陆漂移假说——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拼合示意图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指出,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以后,原来的大陆分裂成几块,慢慢的漂移分离,才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状况。

图片2:板块构造学──六大板块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地质现象说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是连成一体的。北部的白令海峡较浅,冰川时期作为陆桥相通。研究两岸的动物、植物种类相似,地质、地层结构也相同。

动画片3:印第安人(玛雅人)进入美洲大陆

教师设计印第安人(玛雅人)沿着亚洲的东北角→穿越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向美洲大陆和岛屿(包括玛雅地区)向纵横发展。

案例三 在学习“失落的玛雅文明”一目时

1.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数千年前,玛雅人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无与伦比的数学造诣,独特的谜一样的文字,尤其是天文历法成就,他们把一年分为18个月,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人测算为365.2422天,仅误差0.0002天。他们有精美绝伦的雕刻、绘画和青铜艺术,他们的象形文字用800个符号和图形组成,词汇量多达三万个,这使任何人不能不深深地产生这样的思考:古代玛雅人如何得到那么高深的知识却又如何销声匿迹?

2.教师从网上下载资料或将教材上列举的史实刻成光盘放映,以达到渲染灾难、恐慌等效果,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玛雅文明为什么会消失?消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起主导性的因素又是什么?今天的人类如何面对文明的沦丧?

四、问题解答

关于古代中国人到达过美洲,还有其他传说与猜测,你了解哪些?

解题关键:研读《山海经》等上古文献和古代神话传说。

思路引领:比较中玛文化的异同。

答案提示:

玛雅人在5000多年前就已从中国迁出,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各自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玛雅人的天文学、数学成就达到了极高水平,超过了中国。但是两者的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例如:

1.太阳扶桑崇拜。太阳崇拜是各地古老民族都有过的现象。但《山海经》说的扶桑、三足乌与太阳崇拜相结合却仅见于中国文明和源于中国文明的一些文明。玛雅有人形扶桑,与甲骨文、金文男、女合体相同。

2.龙蛇崇拜。《山海经》反映出中国人对龙蛇的崇拜,也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存在。这与欧洲、近东的观念差异很大。龙本为鳄,但早已变为虚幻的龙。

3.丘墟坛台文化。中国虽没有玛雅人的金字塔那样的上古建筑保存,但在文献中、古文字中则充分证明我国远古时代有类似建筑。《山海经》记载的“共工之台”“轩辕之台”“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楚辞·天问》说的“简狄在台,喾何宜”,其中的台都是四方的建筑。“共工之台”隅有一蛇,与玛雅金字塔上绘蛇形象一致。简狄居九层瑶台,是阶梯式金字塔之类的建筑。这种建筑或繁或简,在中国自远古时代起极为普遍。京、高、郭等汉字显示的正是这类建筑式样。

4.玛雅人的最高神——羽蛇神既是凤,又是风神,又是金星(启明星)……与少昊金天氏相同。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少昊挚为凤鸟图腾。古凤、风通。金星又名太白,“大司马位谨候此”(《史记·天官书》),因为金天氏曾为“司马”(《逸周书·尝麦解》)。羽蛇神与金星的关系不仅在中国史书上有明确记载,而且在民间传说中保留着这一史实。称金星为太白金星,太白金星为玉皇大帝的大臣。在中国本土,少昊是诸侯,但在美洲,被尊为最高神,揭示了中国的少昊把高度文明传给美洲的事实。《山海经》“少昊之国”的记载非常精确。

一、本课测评

1.玛雅人来自哪里?

解题关键:体质类型上,玛雅人的人种、肤色。

思路引领:地质学上,大陆漂移假说。

答案提示:玛雅人是印第安人的一部分,印第安人的祖先居住在亚洲东部。从生物遗传学上看,属黄种人;从体质类型上看,印第安人包括玛雅人属于蒙古人种的一部分。故玛雅人的故乡可能在亚洲。大陆漂移的学说可以证明,他们的祖先可能穿过白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进入美洲大陆。

2.古典期的玛雅文明突然失落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从考古学的角度提出各种假说。

思路引领:结合世界历史上各国各地区文明失落湮灭的原因加以推测。

答案提示:至今仍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考古学界提出许多假说,主要两大因素即分为自然因素如气候变迁、连续干旱、人口爆炸、耕地耗竭、口粮不足、瘟疫爆发等,社会因素如外族入侵、阶级斗争、城邦之间战争、农民起义等等。

二、学习延伸

1.如何认识玛雅文明的渊源?

解题关键: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玛雅文明。

思路引领:比较玛雅文明与其他地区文明的异同。

答案提示:玛雅文明在美洲是水平最高的,在许多方面都独步于世。就其渊源有三种观点:一是文明扩散论,美洲文明可以追溯到欧洲或其他大陆上存在的更早期的文明;二是完完全全由土著居民创造的;三是迁移到玛雅地区才创造了文明。由此可见:文明起源是多元性的,文化发展是多样性的,而人类发展也是按照大致相同的规律发展进化的。

2.结合《山海经》和殷人东渡,你如何评价中国人到过美洲的观点?

解题关键:读懂《山海经》,熟知中国与玛雅人的古代传说。

思路引领:比较古代中国与玛雅人文明中的相同点。

答案提示:研究《山海经》和古代神话传说,发现中国人到过美洲说有很多值得可信的地方。教材中美国学者墨茨博士就认为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到达了美洲。而中美洲印第安人包括玛雅人对于少昊、羲和、常羲的记忆与《山海经》相同。《吕氏春秋·勿躬》说“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尚仪即常羲。这二人,一为日母,一为月母。美洲许多印第安民族的文化都说来自一个相似的最高神,即玛雅人的羽蛇神,也就是少昊。他是大多数印第安民族公认的始祖。这与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也知道炎帝之前还有始祖一样。印第安人也有伏羲女娲图,玛雅文化有太昊文化(在中国失传)。羲和蝶蛾图腾,有玛雅文物和出土的奥尔梅克文物为证。常羲之名也见于古埃及《冥书》,古埃及的拉伸与少昊的等同,揭示了古代埃及与远古时代中国的联系。《山海经》《淮南子》记载竖亥、大章步测大地东西极距离与南北极距离,看似荒诞,可是若没有这类实践,怎么会有《山海经》的记载与《天下图》的标注呢?

玛雅国家形态与商周政治格局。美洲的古代社会与中国同为马克思说的亚细亚所有制方式。玛雅有繁琐的仪式;通过宗教仪式把握和决定政治行为;文字只用于宗教、政治和历法;亲属制度、氏族制度也与国家是同一类型。在政治上相互对抗的城邦,其实属于同一个社会,并分享了一种文明,而又各自形成特色。这是个纷争不断的社会,它的历史充满兼并……(上海书店出版社《玛雅古城》)这简直就是中国的东周社会的写照。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形态,玛雅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炎黄时代到战国时代)的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至于体征的相似,古史传说与神祇的相近,玛雅文明各阶段的汉字、钱币、佛像、服饰等明显的中国文物,就不用多说了。

第4课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4课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第4课 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

米诺斯、迷宫、祭祀王及其疑问

克里特文明未解之谜的原因以及人类对社会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通过学习,能把伊文思等在克里特文明探索过程中的科学考古探究的方法与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克里特文明;

对比识记内容;

实物资料、图片比较;

问题探究

阅读图片与文字,归纳总结与问题探究

情景再现

问题与探究了解克里特文明及其历史意义;理解人类认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了解、掌握考古发掘、研究的基本常识及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谜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认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

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及其疑问

米诺斯文明的消失

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难点

克里特文明未解之谜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课本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这一方面说明克里特文明的存在与伟大,又说明还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继续探索。建议教学中要重视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和图片的运用,增强真实性,提高可信度,培养创造性思维;适当突出伊文思等科学考古的情况和精神,培养学生为科考而执着追求的献身精神。

本节引言主要讲了两个问题:1.克里特文明衰落的时间;2.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具体有哪些。第二个问题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提醒学生重视,便于总体把握。

第一目“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

教材概述了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种种传说、神话和人们的考古研究和推论,并用来补充介绍人们关于迷宫的不同学术观点。 

关于米诺斯

关于米诺斯,传说是一个国王的名称,亚瑟·伊文思爵士认为可能是一个王朝的名称,美国的威尔·杜兰也持同一观点,他讲:“也许,这个字(米诺斯)只是一个头衔,就像法老和凯撒一样,包括了许多国王。”

根据希腊神话的描述,强有力的国王米诺斯在其位于克诺索斯的宏伟而豪奢的宫殿中统治着自己富庶的王国。他的宫殿就是克里特岛上克诺索斯宫殿,它不仅是王室的住所还是宗教、政治、工艺和商业的中心。克诺索斯宫殿中有一间特殊的御座室;女祭司会向那位端坐在一把精雕细刻的石膏椅上的米诺斯祈祷;御座室中的御座,伊文思称它为“欧洲最古老的御座”。米诺斯是一个国王,同时也是个祭司王,掌握着君权和神权,权力至高无上。

持米诺斯是一个王朝者认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相当我国的夏朝),克里特王国的文化盛极一时,在最后的一二百年中,正是米诺斯王朝。王朝前后相继有多个国王。当时,米诺斯王朝称雄爱琴海,威震雅典,是联系欧、亚、非三洲先进国家的纽带。米诺斯王朝充分利用了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造船业,并建立了强大的舰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海军。米诺斯王朝所向披靡的舰队,使他的国家与埃及、叙利亚、巴比伦、小亚细亚等区域保持贸易来往,并成为建立海上霸权进行扩张和殖民的威慑力量,爱琴海诸岛纷纷向米诺斯王朝称臣,雅典也得向米诺斯王朝纳贡。

关于迷宫及其主人

传说中的迷宫是建于克诺索斯王宫地下的宫殿,但也有人认为迷宫即克诺索斯王宫,伊文思说:“……迷宫并不处在王宫地下,迷宫就是王宫本身!”

古希腊关于克里特岛的各种传说中,最曲折离奇的是雅典英雄提修斯独闯迷宫的故事。相传,克里特最好的建筑师兼工匠达尔达路斯,为米诺斯建造了一个迷宫。迷宫里道路弯弯曲曲,迷离小径比比皆是。人一旦进入,休想找到出口。迷宫里关着米诺斯的妻子帕西菲生的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诺斯(俗称“米诺牛”)。米诺牛靠吞食前来送死的人生存。雅典城每年要贡献7对青年男女给米诺牛。这一年,雅典老王挨果斯的儿子提修斯为了安慰他的父亲和人民,自愿献身,来到克里特。提修斯引领着13名青年男女去朝见米诺斯时,米诺斯的女儿,美丽的阿里阿德涅公主被提修斯勇敢镇定的风度所打动,爱上了这个雅典英雄。她暗中与提修斯相会,提出帮助提修斯走出迷宫,提修斯答应了阿里阿德涅的条件并立下誓言。于是阿里阿德涅求巧匠达尔达路斯帮忙,想出了一个走出迷宫的巧妙办法。提修斯进入迷宫时,阿里阿德涅给了他一个线团和一把魔剑,她让提修斯把线头紧拴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一边走一边放线。提修斯进入迷宫,用魔剑刺死了怪物米诺牛,然后顺着线团走出迷宫,与阿里阿德涅公主一起远走高飞了。这个传说可信度如何,直到1980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克里特岛上一所铜器时代的房屋里,发掘出200多根支离破碎的人骨,从而证明了:古代克里特人在米诺斯时代确有食人肉的习惯,才流传下雅典向克里特进贡童男童女的传说。从而这也使提修斯独闯迷宫成为一个被证实的传说。

整个王宫依山而建,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入口位于王宫西南部,进了宫门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甬道,甬道尽头,便是中心庭院。它的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据最低估计,总数也在1500间以上。庭院的东侧估计是国王居住部分,有正殿、王后寝室、卫生间、浴室、库房等;西侧有一系列狭长的仓库;东南角有阶梯直通山下。

王宫西北角有一个长方形的露天剧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露天剧场的遗迹。根据壁画内容看,这里肯定演出过一些宗教内容的舞蹈和其他一些精彩节目。

克诺索斯王宫层层相连、宫室环抱、数不清的门户和数不清的阶梯,加上无数错杂的小走廊,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宫殿依山而筑,地势高低错落,建筑物之间遍设楼梯和台阶所致。

王宫的建筑结构颇具特色,房屋宽敞,室内室外房间之间往往只用几根柱子划分。每一组围着采光天井的房间中,有一个长方形的主要房间,称之为“麦加伦”,意即“正厅”。这种“麦加伦”形制,在以后的希腊神庙,如著名的雅典卫城等,也都沿用了这种结构。

此外,克诺索斯王宫广泛使用圆柱,柱头和柱基大多是厚实的圆盘,圆盘之上有一块方形的顶板,用以传递载荷和保护柱子。有些柱子的柱身有凹槽和凸棱。

王宫的柱子上粗下细,看上去非常协调,说明当时的建筑工匠已经考虑到了人的视觉差异,因此用这种办法来矫正人的视差。倘若上下粗细一样,看上去柱子上部就会显得比下部细,这实际上是人的视错觉。而克里特的建筑师将这样一点小小的视差都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足见他们是一群精益求精的艺术家。

建筑的采光照明系统安装得非常巧妙。建筑师们在高低错落的宫室之间安置了一个个采光和通风的天井,让光线和空气通过靠近天井的窗口和通风口进入室内。对于光线较暗的底层,则在采光天井的一角装上一块磨光的大理石,让光线通过大理石的反射照入室内,使底层的房间也能获得较好的光线。

更令人叫绝的是王宫的供水与排水系统。它们由石头砌成的沟和陶土管组成。排水用的管道形状别致,是由一节节两头小中间大的陶土管衔接起来的。这些圆管之所以特地做成两头小中间大,从流体力学原理来讲,水流经过不同口径的管道时,随着口径的变化,会产生一种冲力,这样就可避免排水管道被污物所堵塞。这种独步古代世界的排水系统的应用,使王宫各处浴室、厕所的卫生程度令现代人难以想象。

王宫还有更优秀的水力建筑工程,在中心庭院东北角,有一道雄伟的露天阶梯向下直通接近河流的较低地面。阶梯的两边开有沟槽,用来把雨水引走。每一级阶梯与下一级成直角,克里特的水利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水沿沟槽顺利流走而又不溢出到阶梯平台上来,如果两边的沟槽是一般的平底斜面,雨水就会向前冲流,在转角处不可避免地溢出来。这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却有极大的难度。克里特的工程师们找到了一种最佳方案。他们使沟槽底部形成一连串抛物曲线,曲线本身与流向侧面的雨水在那样的角度所要形成的抛物线一致。这样,雨水就以减半的速度流到每个级阶梯的底部。减缓水流速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克里特人如此巧妙地控制水流速度的设计,令现代建筑师们也心悦诚服。

王宫的主人是国王,国王同时是一位男性的“祭司王”,他既拥有王权,又拥有神权。 

整个克诺索斯王宫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系列的惊叹,大到整体布局,小到一节导水陶管的设计,无不闪现出克里特人的智慧之光。在一个8000多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创作出如此巨大而完美的建筑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第二目“关于公牛、双刃斧和线形文字A”

主要从米诺斯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公牛”“双刃斧”图样和符号进行分析,并简介关于对“公牛”“双刃斧”的未解之谜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介绍了人们对线形文字A未能解读的遗憾。课本用“历史纵横”的文字补充发现线文A和线文B以及人们破译线文B的情况。建议进行本目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四幅插图,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和有效性。

公牛 

伊文思等考古学家在克诺索斯王宫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在壁画、浮雕、印章上,公牛的形象一再出现,他们在宫廷中、神圣的树林或洞穴中,或山顶建立了祭坛。祭坛设有可能代表圣牛的“圣角”等。在王宫的南面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公牛角的标本。公牛在克里特人宗教的仪式、神圣的庆典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模仿牛角而制的各种模型与公牛的图案几乎是克里特每一座神堂的必需品。它们的形象我们可以在神堂的顶上和神堂内见到:例如在供物台上陈列着牛角,在供物桌上画上牛等等。特别是1900年发掘出的一幅壁画,壁画绘着一个年轻人在向前冲的公牛背上翻筋斗。可见,克里特人对公牛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公牛背上一跃》图

《公牛背上一跃》图,表现的是克里特人在假日的圆形剧场中人与凶猛公牛的相斗图:当牛低头在一小池喝水时,猎人一跃而上跨骑牛头。职业驯兽师扭着牛头直到牛对于他无可奈何。身段矫捷的职业演员,在竞技场遇上牛之后,便双手握住牛角,跃入空中,在牛背上翻筋斗。这种在今天仍然流行的残忍并需勇气的游戏是与文明一样古老的。看过这种图片的一个北美洲的斗牛士认为,图案上描绘的内容是不能实现的。他说:“你不可能在公牛对你迎面冲来的时候起跳而抓住牛角,因为这时你没有机会保持平衡。”他还说,“公牛比一头小牛力量强过三倍,而又奔跑时是‘歪斜地昂着头’,并用角来抵伤它前面的人”,所以,这种表演是不可能付诸实践的。

也有人认为,画面上的人很可能是给公牛的献祭品,在《公牛背上一跃》的图案上常常出现米诺斯女神形象,似乎暗示着这种仪式有可能是一种献祭,可见,《公牛背上一跃》图可能是克里特人的一种宗教活动。古老传说所讲述的,迷宫中的米诺牛每年要吞食7对青年男女这一神话故事,是否是从这种献祭仪式中产生的呢?

米诺斯艺术和雕塑作品中充满了人在牛背腾跃的场景,少男和少女们单枪匹马或者成群结伴地在野外捕牛图,或是在牛背上完成令人惊叹的动作。这些事件很可能发生在重大的节日里,也许是在庆祝丰产和再生的春天的节日中。但这仅仅是一项由技艺高超的运动员表演的紧张刺激而又场面壮观的运动,亦或是从捕获野牛作为宗教牺牲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仪式。克里特人信仰、希望、畏惧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供奉可能代表圣牛的“圣角”,在公牛背上翻筋斗是祭祀,还是斗牛、还是运动、还是献祭品,或其他?然而,在米诺斯文明的书面语言线形文字A被破解之前,人在牛背腾跃中所蕴含的意义一直是一个谜。

双刃斧

米诺斯艺术和雕塑作品中所抽绘的宗教活动,常有一种女性形象反复出现。很显然,这是一位女神,她有时是单独的,有时旁边站立着一些侍从、祭司与信徒。女神间或也和一位男神在一起,但男神从不与女神平起平坐,他的地位比女神低一些。最动人的是一个陶土印章上的图案是双狮拱卫着女神,伊文思称之为“米诺斯女神”,她常常手握毒蛇或“双刃斧”,“双刃斧”是米诺斯艺术作品中较普遍的现象。在克里特黑暗的地下室,其主要特征是用一些沉重的石柱作为这种地窟的支撑。石柱上常常刻有神圣的双刃斧的符号,旁边偶尔有一道沟,也许是献祭牺牲时接受鲜血用的。有专家认为,双刃斧标记代表宙斯。威尔·杜兰说:“重叠的双刃斧是献祭的工具,它所杀伤动物的血可使其更具神力,它也可以作为神力引导下的一件神圣武器,或甚至可以代表以闪电避开天空的宙斯。”

线形文字“A”

大约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克里特居民从每个符号表示一个一定的字或概念的图画式表意文字,过渡到每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线形文字。这种线形音节文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因为有三分之一的线形文字符号可以确定出象形文字的原型。

古代克里特居民把自己的文字写在泥版、家用陶器、墙壁、皮革和棕桐树叶上。当然,其中传到我们现在的只是些在粘土上写成的文字。学者们在发现的3000多件“线形文字A”的泥版上,统计出有137个符号,铭文不仅表示包括音节的符号,而目还有一些象形的表意符号,文字的书写总是从左至右。可惜“线形文字A”直到现在也没有被破解。

第三目“米诺斯文明的消失”

教材概括介绍了考古学界对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三种推论以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用“学思之窗”补证米诺斯文明消失于火山爆发的根据。建议教学时对“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 

关于克里特文明的毁灭: 

根据现代研究,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克里特岛上所有的城市,突然在同一时间全部被毁灭了,不久,这个古老的海上霸国便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究竟什么原因突然消失?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揭开了这个谜。

在克里特岛以北约130公里,有一座桑托林火山岛。桑托林火山海拔仅566米,公元前1500年前后,桑托林火山大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渣多达62.5平方公里,岛上的城市几乎在一瞬间就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美国人曾在岛上60多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了一座古代商业城市证明了这一点。直冲天际的火山灰弥漫在空中,覆盖着地中海东部地区。据记载,当时埃及的上空曾出现3天漆黑一片的情景。火山爆发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浪头的高度达50米,这滔天的巨浪滚滚南下,很快便来到克里特岛,摧毁了岛上的城市、村庄和沃土良田,船只被狂滔击碎,米诺斯无敌的舰队顷刻间化为乌有。由此他们推断:可能就是这次火山大爆发所引起的强烈地震和海啸,毁灭了克里特岛上的城市。

美国的威尔·杜兰认为克里特的没落,可能有各种原因。克里特一度著名的柏木和杉木林消失了,今天岛上三分之二的土地是不毛之地,无法吸收冬天的降雨量。也许克里特正像许多没落文化地区一样,人口控制做得太过分了,生育率大减。也许是由于财富和奢侈的剧增,耽于肉体欲乐而使整个民族活力丧失,削弱了其生活或自卫的意志。出生时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而死时已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也许埃及国王艾克那方死后,埃及的崩溃中断了埃及与克里特之间的贸易,而使得米诺斯诸王的财富减少。克里特内部并没有什么重大的资源,它的繁荣有赖于商业及其工业的海外市场,就像现代的英国一样,它的繁荣仅赖于对海上的控制。也可能是内战削减了岛上的人,结果面对外侮时不能团结一致。也可能是一场地震使所有宫殿变成废墟,或是一次革命,在恐怖中破坏了一切。

克诺索斯衰落后,以迈锡尼为代表的一批大陆城市强盛起来,历史舞台转到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克里特文明的许多成就被继承发展。从此,爱琴文明翻开了新的一页。

就这样,一次火山大爆发或其他原因,消灭了一个古老的文明社会。克里特王国被人们遗忘了,只留下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传说。克里特文化的兴亡,至今仍是考古学中令人费解的难题之一,它的神秘面纱远远未被完全揭开。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基本概况及存在的未解之谜,教师可首先对学生关于克里特文明的已有知识和掌握的程度如何进行了解。例如什么叫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的时间,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关系等等。然后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本条目的内容后,帮助学生掌握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几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思考分析我们从中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学生,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的关系,历史考古发掘和历史科学推论的关系,历史考证的依据和方法等,让学生在解决历史问题过程中,感受科学考古探究的方法与精神的重要性。

关于“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一目的教学。课本的四幅历史艺术作品图片《大地女神》《公牛背上一跃》《饰有双刃斧的花瓶》《双刃斧厅复原图》展示了克里特文明丰富的文化。教学时可以将此四幅历史艺术作品图片作为本目教学的一条线索。通过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的比较,掌握两者的关系,以及人们至今仍未破译“线文A”的概况。让学生从中感受克里特文明的特点,克里特文明与道德、信仰、精神之间的关系,线文A至今仍未破译的遗憾。

关于“米诺斯文明的消失”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例如:1.米诺斯文明消失于什么时候?2.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可能性有哪些?3.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是火山爆发、地震、迈锡尼人的入侵,还是其他原因?请说明理由。4.克里特文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让学生在探究克里特文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历史考古探究的兴趣、理解历史考古探究的重要和历史的多样性,感受克里特文明的伟大以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最后小结可以利用和本课测评第一题的内容进行。请学生首先阅读,然后完成其中的问题,活动过程请参见问题答案提示部分的内容。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一目时,教师可以从米诺斯的传说和提修斯独闯迷宫的故事导入本目,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米诺斯迷宫图》(可用《世界文明奇迹》 大象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2―23页图),概述迷宫的布局、建筑及结构;学习伊文斯科学考古的方法与精神,领略克里特文明的伟大;掌握人们对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种种推断和学术观点。

案例二 在学习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一目内容时,用多媒体展示《大地女神》《公牛背上一跃》《饰有双刃斧的花瓶》《双刃斧厅复原图》四幅图片进行教学。

《大地女神》米诺斯女神展开的双手上各拿着一条蛇,在当今还生活着的一些土著民族中,蛇常常是崇拜的对象,持蛇女神是神话传说中帮助宙斯生存下来的大地女神,有人认为克里特人供奉她是为了向大地赎罪。

《公牛背上一跃》是一枚黄金图章戒指上描绘一个人在一头公牛背上灵巧地腾跃图,米诺斯艺术和雕塑作品中充满了人在牛背上腾跃的场景,这些事件很可能发生在重大的节日里,也许是发生在丰收和再生的春天的节日中的庆祝活动,也可能是一项由技艺高超的运动员表演紧张刺激而又场面壮观的运动,也或是从捕获野牛作为宗教牺牲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一种仪式。

《饰有双刃斧的花瓶》花瓶饰有传统的米诺斯双刃斧的图案,但它所展示的风格、形式与希腊大陆迈锡尼的艺术更为接近,考虑到该艺术品和以往克里特艺术品风格的突然变化,以及克里特文明的文献记录开始使用迈锡尼人的线形文字B这一事实,学者们怀疑在最后几十年中控制克里特岛的是大陆人。

《双刃斧厅复原图》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等,在克里特岛发掘出了克诺索斯王宫,众多的房屋均由迂回曲折的廊道连接,结构之复杂实为罕见,迷宫中还发现了双斧标志,学者一致认为,这就是米诺斯王国的双斧宫殿。这幅图片只是双刃斧厅复原图的局部,王宫的建筑结构颇具特色,对后来的希腊建筑有重大影响。威尔·杜兰认为:“重叠的双斧是献祭的工具,它也可能是一件神圣的神器或甚至可以代表以闪电劈开天空的宙斯。”墙壁横梁上的“8”字形盾牌也可能是一种神的力量的象征。

以上四幅图片各自代表什么,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这就是都和宗教崇拜有关,但这里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克里特人信仰、希望、畏惧的是什么?女神究竟代表什么?女神双手各自拿着一条蛇,是图腾崇拜还是其他?他们为什么要供奉持蛇的大地女神?向大地赎罪的观念是怎样产生的?人在牛背上腾跃的场景是庆祝丰收和再生的春天的节目中紧张刺激而又壮观的运动,抑或是从捕获野牛作为宗教牺牲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一种仪式?双刃斧、“8”字形盾牌究竟是什么的象征?人们对克里特人宗教活动的大多数细节还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吸引了当代众多的考古学家去钻研探索,因为了解人类在文明初始时期的道德、精神和信仰,对于我们认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案例三 在学习“米诺斯文明的消失”这一目时,教师可这样导入:在当今世界上,人们对克里特文明的突然消失的原因有哪些观点?你赞同哪一观点?理由是什么?除了课本所讲的原因和老师提及的原因之外,你是否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如有,理由是什么?从克里特文明的消失中,我们应如何处理好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问题?当前良诸遗址有许多新的发现,众说纷纭,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你是否能从研究方法上提出些建议?

四、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解题关键:未解之谜的不同解释。

思路引领: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米诺斯消失的原因。

答案提示:1.米诺斯是国王还是一个王朝的名称?2.迷宫是宫殿、国王的居所,还是“死人之宫”,神庙,抑或其他?3.迷宫的主人是国王,还是“祭司王”,抑或其他?4.公牛、双刃斧究竟象征什么?5.线形文字A究竟是什么文字,如何解读?6.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米诺斯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何在?

解题关键:米诺斯文明的历史地位。

思路引领:古希腊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的组成、爱琴文明把古希腊文明提前了1000年左右。

答案提示:米诺斯遗址的发现,使人们更进一步接近了历史真实,认识到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真正源头;克里特文明与比它稍晚的迈锡尼文明一起,合称为爱琴文明。在研究史上,爱琴文明把古希腊文明提前了1000年左右,从而使其居于世界最早文明之列。

第七单元第4课 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七单元第4课 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第4课 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兰德尔·麦克维尔和卡顿·汤普森考证是非洲人创造了遗址文明

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陈述观点,问题探究

古代非洲人民创造了光彩夺目的文明;科学工作者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两位学者的贡献

加莱克初步论证属于班图的绍纳人创造了遗址文明;达文·比奇对绍纳史进行研究,进一步论证此观点

对比联系,广泛探究

在追求科学与真理的道路上,要树立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启示与疑问

启示:懂得理解与尊重历史;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反对种族歧视与种族偏见

疑问:遗址的起迄时间;遗址文明是一种非洲人,还是多种非洲人创建的;遗址所属国与穆塔帕王国的关系

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探究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

概括阐释,问题探究

我们对世界文明的探索应尊重历史;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是复杂的、艰巨的,我们应该不断探究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非洲人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难点

为什么说大津巴布韦是非洲人创造的?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有三目内容,一是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介绍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即非洲人创造说与非非洲人创造说。二是两位学者的贡献,英国学者加莱克和津巴布韦青年学者达文·比奇论证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是由属于班图的绍纳人创造的。研究成果使大津巴布韦文明是由非洲人自己创造的观点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三是启示与疑问。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导下获得一定的启示。同时还有许多有关大津巴布韦文明的未解之谜有待人们去探索。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史料,增加学生对本课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兴趣。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画的是今天津巴布韦国旗图案。文字侧重指出国旗最显著的图饰特征。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皂石鸟已经成为津巴布韦的标志,印在了国旗、国徽和硬币上。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津巴布韦人民对自己祖先创造的文明是多么珍惜与敬仰。建议教师,出示津巴布韦国徽图片,让同学们观察国徽中熟悉的图案,通过提问方式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所示图片是哪国国徽,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问题二:津巴布韦人把出土文物印在国旗、国徽上的寓意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另一种大津巴布韦文明不是非洲人创造的观点,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教材介绍了两种观点。一种是以理查德·霍尔等殖民主义者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大津巴布韦文明不是非洲人创造的,而是近东人创造的。

教材对这个问题的由来没有详细介绍,建议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史实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此观点。

19世纪90年代初,英国人罗得斯的考古队与英国科学促进会共同举办了第一届遗址科学研讨会。他们所研讨的正是卡尔发现的大津巴布韦。他们聘请了研究远古时期文明的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本特期待能找到津巴布韦与古代各种外来文化(如《圣经》中提到的那些)联系的证据。但自一开始,他就陷入失望中。因为津巴布韦,在他看来,似乎是纯粹的非洲文化,并不十分古老。他这样写道:“我对这地区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但是,当他挖到4只用皂石雕刻的栖息在高大雕刻柱子上的大鸟时,开始转变他说话的腔调了。这样的艺术珍品,在他眼中,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亚述、希腊、克里特、腓尼基等古国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1892年,本特写了一本名为《马绍纳的城市废墟》的书,在描述这片废墟完全不同于它周围环境的地貌时,他写道:“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个标志,这片废墟是最著名的──古老、雄伟、神秘;高高耸立,与周围的原始小屋和粗犷的大自然形成鲜明对比。”本特的继承人是发掘津巴布韦遗迹的官方考古学家理查德·N·霍尔。此人在此遗址考古的时间是从1902年至1904年。他的发掘方法具有破坏性。他总是急于把遗址上的废墟恢复到他认为的“原来”模样。所以,他鲁莽无情地把12英尺厚的泥土和石头从地堡的内部搬运出去。这无疑是一种破坏:他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与本特的相符,即津巴布韦是由从阿拉伯或近东来的北方人所建造;正如霍尔所指出的:是由远古社会的更加开化的民族所建造。

另外一种观点是以兰德尔·麦克维尔和卡顿·汤普森为代表,认为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自己创造的。1905年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委任德高望重的考古学家麦克维尔对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希望能够证明大津巴布韦并不是非洲人的遗产。但是从挖掘出土的文物和遗址建筑的特点看,都属于非洲式的,麦克维尔严肃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是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非洲黑人的历史曾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被面纱遮盖的角落,但是,这段历史并非无法发现,现在这个面纱的一角已经被揭开。”他的宣言点燃了一场论战之火。激起了殖民主义者的愤怒。1929年,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又征招了另一位杰出的女考古学专家汤普森博士,重新对遗址进行考察。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称得上是科学工作的典范。她证实了麦克维尔的论断,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文明是由班图人创造的。她还说:“我……坚决不同意一再提出的调和性意见,即津巴布韦及其同类的建筑是在当地的工人在一个优秀的外来种族或监督者指导下修建的。”建议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了解班图人的概况,以加深非洲黑人是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创造者的理解。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如:黑人又叫尼格罗人,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他们可分为苏丹尼格罗人和班图尼格罗人两种,后者在民族、语言学上又被称为班图人。班图人起源于喀麦隆高原的西侧。在过去2000年里班图人从早先居住的小块地区不断向外扩散。这种扩散,在非洲古代历史上被称为班图人大迁徙。路线大体上可以分成西、南、东三个方向。向南迁徙的班图人人数最多,被称作绍纳人、卡兰加人、聪加人等的部落越过马夸人和瑶人的住区,到达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河间地区居住,其中绍纳人居住在今津巴布韦的西部。

这里尤其要点明:由于历史原因,殖民主义者不愿意承认非洲人有创造文明的能力。麦克维尔和汤普森两位学者在恶劣的学术环境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科学精神奠定了他们在学术界的地位,并赢得了后人的尊敬。而殖民主义者们无论如何也不肯作出让步,他们决不承认非洲人有能力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

建议教学时补充说明殖民主义者不愿意承认非洲人有创造文明的能力的原因。欧洲人在非洲的领土攫取、传教热情、商业冒险主要都是基于一种主要看法,即当时的非洲人“低人一等”;他们的愿望可以被忽视,他们需要“较开化”的文明来“指引”。那时,多数欧洲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总是住在泥土茅屋里——这是原始的象征。而此时此刻所考察到的非洲文明具有如此高度的组织性和创造性,以至于建造了像大津巴布韦这样的著名石建筑物;这一概念对心安理得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欧洲人确实具有威胁性!于是,这种看法间接地抨击了在非洲大陆上的欧洲人的存在。这对英国人和在罗得西亚的殖民者认为大津巴布韦不属于“非洲文化”的观点有很大的利害关系。他们极力否认并企图控制此学说的传播。

随着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关于文明根源争论问题就变成了政治问题。殖民主义者的殖民行为引起了当地黑人民族主义者的仇恨,他们在1961年和1963年分别成立了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和津巴布韦民族联盟,来传播自己民族文化和与白人殖民政府进行政治斗争。这场由学术问题引起的争论逐渐演变成了殖民与反殖民,压迫与反压迫之间的斗争。争论愈演愈烈。直到1970年,罗得西亚的一位官方考古学家不得不认输,承认了这桩考古事实——大津巴布韦属于非洲!10年后,罗得西亚独立,一切权利归于占绝大多数的黑人。这个国家自豪地取名为津巴布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考古遗址命名的国家。这名字是马绍纳语“Jinmbabuwei”的英语形式,意思是“望族”。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讨论问题一:麦克维尔和汤普森考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的依据分别是什么?问题二:殖民主义者极力否认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创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三:学术争论为何会演变成政治斗争?黑人民族主义者坚持斗争的意义何在?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殖民主义者种族歧视与种族偏见的观念是引起争论的根源。

第二目“两位学者的贡献”

教材主要介绍了英国学者加莱克和津巴布韦大学青年学者达文·比奇在论证大津巴布韦文明是由非洲人创造问题上的重要突破,津巴布韦国家档案馆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加莱克通过考古初步论证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属于班图的绍纳人创造的。建议学生阅读,了解绍纳人的概况,及与班图人的关系。或者请同学课后进一步了解班图人、绍纳人的情况,撰写一篇介绍小短文。

加莱克从绍纳人石头建筑风格和生产工具特征上证明了遗址文明与绍纳人有关,这比麦克维尔等的研究更进一步。达文·比奇对绍纳历史的研究则更加系统和具有开拓性。他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也更加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领域更加开阔。除了考古材料,他还利用国内外的档案、语言学等去印证历史,增加了历史的可信度,使遗址的很多疑团迎刃而解。这里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考证的相关知识,如:孤证不立的原则;科学考证应注重三重证据:地上文献,地下文物,活的社会风俗,它们彼此相互印证;类型比较法与历史比较法,类型比较法比历史比较法更可靠等。以引起学生对考古论证的兴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达文·比奇的研究视角与前人有何不同?提示学生注意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化和视角的变化是创新思维的宝贵品质。同时在追求科学与真理的道路上,应具有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津巴布韦国家也非常重视对自己祖先文明的了解,国家档案馆出版了历史权威著作《津巴布韦史诗》,也为非洲人创造大津巴布韦文明作了有力证明。现在这一观点已普遍为大家接受。所有严肃的学者“都把大津巴布韦看成是非洲发展的产物,它是用当地出产的原材料,按照数世纪一直沿用的建筑原理建造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第四卷,第387页。)

第三目“启示与疑问”

本目教材是对本章内容的一个总结与运用,也可作为本课的小结。主要解释启示的含义:启发指示,有所领悟。

教材主要从对大津巴布韦文明的探秘和谁创造了津巴布韦文明这两个方面去解释非洲历史的线索。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由此我们受到的启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在对待古津巴布韦文明问题上,我们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与态度,理解与尊重历史。大津巴布韦文明不过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古代文明的代表。而古代非洲还存在着很多文明王国,他们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生长在非洲这块古老文明的土地上。二、任何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都不可能抹煞非洲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任何无视非洲文明的做法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与践踏。三、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应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艰苦探索、作踏实细致研究的科学精神。教学中应就启示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阐释自己的观点。

疑问:人类认识历史的过程是复杂与艰巨的。因此人们探索历史奥秘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类历史不断接近真理的认识过程。其中必然还会有我们目前不能揭示的奥秘。例如,关于古代津巴布韦文明中,遗址的起迄时间问题,文明的分期问题,创造文明的是一种非洲人还是多种非洲人的问题,遗址所属津巴布韦国家同穆塔帕王国之间的确切关系问题等等。教学中建议教师抛砖引玉,重点介绍一个疑问,或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激发起学生对古代津巴布韦文明不解之谜的探索兴趣。课后分小组完成一篇有关设想解决古代津巴布韦文明疑难问题的研究性小论文。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一目的教学。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图片资料,即津巴布韦国旗和国徽,提出问题。如所示图片是哪国国徽,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考察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问题二:津巴布韦人把出土文物印在国旗、国徽上的寓意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接下来应让学生感知有关“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的两种不同观点。通过学生阅读与教师讲述,让学生感知问题。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史料以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如介绍殖民主义者本特和霍尔的大津巴布韦文明是由近东人创造的观点以及1938年罗得西亚政府的一幅张贴画。在此基础上,学生探究如下问题:问题一:麦克维尔和汤普森考古结论的依据和结论分别是什么?问题二:殖民主义者极力否认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创造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三:学术争论为何会演变成政治斗争?黑人民族主义者坚持斗争的意义何在?以完成本目的学习任务。

两位学者的贡献。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例如加莱克研究问题主要从哪里入手?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和本课知识来回答问题。比奇的研究有哪些优势?他的学术贡献在哪里?注意引导学生用对比联系的方法思考问题,同时启发学生关注科学研究视角与范式的变化,它是创新思维的宝贵品质。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过程中,认识到在追求真理与科学的道路上,应具有科学精神。

启示与疑问。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关于启示,可以请同学回答课后学习延伸的第一问,“你从本课学习中得到什么启示?”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概括与阐释。鼓励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实践。关于疑问,教师抛砖引玉,重点介绍一个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采用分组讨论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对疑问提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提出解决疑难的设想。在回答问题中让学生体会我们对世界文明的探索应尊重历史;认识人类历史是复杂的、艰巨的探索过程;认识历史是我们的责任。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介绍殖民主义者关于大津巴布韦文明不是非洲人自己创造的观点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1938年罗得西亚政府的一幅张贴画。一个黑人跪在废墟前面,废墟是白色的。这个黑人捧着一大块金矿石,献给示巴女王神灵。当然,示巴女王代表着的是白人!画毫无掩饰地表现出这个国家白人统治者的观点,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创造者不是非洲人,而是白人。

案例二 在学习“两位学者的贡献”一目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对古文明进行考古探究中,离不开对人的研究,没有人的历史是苍白的。考古学也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涉及到很多领域与学科,其中包括民族学、风俗学、语言学等,它们与文献一样(绍纳人没有文字),是佐证考古发现的有力证据。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有两位研究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学者,他们对绍纳民族进行了研究,论证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属班图的绍纳人创造的,阐释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许多疑问。这两位学者是谁呢?

案例三 在学习启示与疑问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出示两幅地图,一幅是今天津巴布韦国家地图,一幅是学生绘制的穆塔帕王国强盛时期的疆域图。

请同学们在两幅地图上标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在地。比较两幅地图所处地理位置有何不同?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属的津巴布韦国家同穆塔帕王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弄明白。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解决此疑难问题的方案,并说出理由。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测评

1.为什么说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创造的?

解题关键:以史实为据。

思路引领:考古学家的考古成果。

答案提示:兰德尔对大津巴布韦遗址与其他五个遗址考查得出非洲人创造论。1929年卡顿·汤普森博士研究得出了非洲班图人创造了文明。1973年彼得·加莱克研究得出了属于班图的绍纳人创造了文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津巴布韦大学青年学者达文·比奇在更为广泛系统研究基础上论证了绍纳人创造说。

2.从兰德尔·麦克维尔等人对大津巴布韦的研究,你学到些什么?

解题关键:科学态度与创新意识。

思路引领:学者们对待工作的科学精神。

答案提示:实事求是,艰苦探索,踏实细致,勇于创新,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延伸

1.你从本课学习中得到什么启示?

解题关键:启发指示,有所领悟。

思路引领:对所学内容给予我们的启示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

答案提示:懂得理解与尊重历史;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反对种族歧视与种族偏见。

2.设想一下,你怎样解决有关古代津巴布韦文明的疑难问题?

解题关键:合理假设,大胆求证。

思路引领:考证的方法:历史比较法与类型比较法;注重三重证据。

答案提示:确立问题,寻找资料,收集证据,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