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塘月色》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9

《塘月色》课堂实录。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塘月色》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塘月色》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下简称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篇目,作者)朱自清先生曾经很自信地说,他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创造令人惊异的美.荷塘,平凡吧;月色,普通吧.要从其中创造令人惊异的美,真让人难以置信.我们就慢慢欣赏吧.
二,诵读感知
师:首先,我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感受文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掌声)
师: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主要写了作者欣赏月下荷塘美景的过程以及之后的一些感受.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作者还抒发了他的情感.
师:很好,不仅有眼前之景,还有胸中之情.
师: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些段落集中写了荷塘月色.
生:四,五,六自然段.
师:你觉得哪些段落写了荷塘哪些段落写了月色呢
生:第四段,六段写荷塘,第五段写月色.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都是写的荷塘,没有写月色.
师:题目为什么叫荷塘月色呢
生:月色无形无声,很难把握.所以借助荷塘来写.
师:侧面描写,这才是作者高明的地方.第四段只写了荷塘,第五段只写了月色吗
生:(恍然)都是既有荷塘,又有月色.
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才更加丰富.
三,品味语言(主要是四,五两段,诵读贯穿整个环节)
第一部分:鉴赏四,五段,让学生自由发现鉴赏点,教师适当引导.
师:下面我们一起寻找惊异之美.先鉴赏第四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
生:(有感情地读)
师: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
众生:挺好.
师:不错,这位同学开了个好头.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理由.准备好了请举手.(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生:我觉得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很好.我们仿佛感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特别是把清香比作歌声,用了通感手法,非常形象生动.
师:很好,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的流动.你觉得清香和歌声有那些相似之处呢
生:美好,沁人心脾.
师:再加上屡屡和渺茫的修饰呢
生:还有若有若无,不清晰的特点.
师:同学们以前接触过通感这种手法吗
生:接触过.
师:顾名思义,通感就是感觉相通.一种感觉一重美感,两种感觉就是双重美感.这种手法并不少见,能举个例子吗
生:(一时想不出)对不起,想不出来.
师: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多么生动.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这个南方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都是.还有一首通俗歌曲,名字叫暗香.
师:同学们继续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一句.作者看到流水,觉得它很有情意.脉脉本来是形容人深含感情的样子,这里用来写叶子,很新颖.
师:体会得不错.不过,作者看到流水了吗
生:哦,没有,是……听到了.
师:好,你这也是通感了.谁还要说一说.
生:我喜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用田田形容荷叶相连很形象,我觉得田字的字形就像一张大荷叶,田田当然是荷叶相连了.
师:你真是富有想象力.谢谢你用这么形象的方法教我们掌握了这么美的一个词.学习母语,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冷冰冰的.
生:我觉得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读成zhàn)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秘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很好.风吹过来,叶子纷纷卷起,像多米诺骨牌,一下传到另一边.而且用挨字形容叶子,是拟人吧,很有情趣.
师:你描述得很生动.不过我有个疑问,荷塘里的风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把荷叶吹成多米诺骨牌吗
众生:(笑)
师:像闪电般,是形容风势之大吗
生:形容速度快.
师:有一个词,读颤(chàn)动还是颤(zhàn)动.
生:颤(chàn)动.
师:继续鉴赏.
生:我喜欢一粒粒的明珠.粒粒这个叠词有一种音韵之美.
师:自清先生钟爱甚至是偏爱叠词,文中还有很多,不仅强化了丰富了词的意蕴,还有音韵之美.下面我们齐读一下第四段,感受音韵之美.
生:(齐读)
师:继续鉴赏第五段.阅读文本,还是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生:我喜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月光比喻为牛乳和轻纱,很清新,朦胧.
师:牛如和轻纱是形容月光吗
生:是青雾.
师:前面把月光比为流水.牛奶和流水有浓淡之别,所以分别形容青雾和月光.
生:我喜欢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同样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把光与影比喻为小提琴的曲子,显得轻灵飘逸.而且我特别喜欢小提琴这个词用了音译——梵婀玲,就像一个女孩的名字.
师:你说得真精彩,体会得很细腻,从一个音译的词语体会到作者的一份匠心.
生:我喜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不仅写了光,还写了影,使塘中景物的层次更丰富了.
师:很好,还有比这更美的影子吗
生:(齐)还有杨柳的倩影.
师:同学们应该留意一下生动的动词,作家锤炼语言,很多时候就是体现在动词上.比如画在荷叶上的画字,换个词好吗比如换成映照的映字和印刷的印字
生:我觉得映字没有美感,没有情感;印字太生硬了,有一种硬物与之挤压成像的感觉.
师:体会的好.画字还容易引发人的联想:是谁画的呢是用月光做水彩,以荷叶做画纸画成的吧.
第二部分:质疑探究
师:我们觉得这两段很美,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两段的比喻用了很多女性形象,太柔美了.同学们怎么看
生:这和文章的写作对象有关,月下的景物当然应该柔和一点,朦胧优美一点.
生:也和作者的心情有关.写作背景是1927年7月,社会黑暗,江南血雨腥风,作者作为极富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很不平静,心情沉痛,情绪低落,不可能写出太昂扬的东西来.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不妨改成阳刚一点的试一试.其中几句用《荷花淀》的风格表现一下: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如一道铜墙铁壁,是监视清华园的哨兵吧!
生:(大笑)
师:同学们自然地联系文章的写作内容和背景来谈,非常好.形象和语言风格要考虑整体语境.
四,体会情感(问题探究)
师:第六段有这么几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明明说过自己爱热闹,也爱冷静,为什么面对蝉鸣蛙声的景致,不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呢
生:因为作者的心情很不宁静,而且这种情绪时时涌上心头,所以不喜欢这种热闹.
师:同学们看第七自然段的江南采莲图也很热闹,作者却很神往,这是为什么呢
生:江南采莲图看似热闹,内在却是很宁静的,这里的人们不受任何干扰,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所以作者很神往.
师:很好.原来表面看似情趣迥异的荷香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有相同的特点,一个是宁静,还有什么相同的呢
生:另一特点是都很美好.
生:还有都充满温情.
生:还有个特点就是人在其中都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江南采莲图里的人们可以自由热烈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荷香月色图里作者也可以尽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说的很精彩,二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如同梦境.荷香月色图是作者静夜的一个梦,江南采莲图是作者一个久远的梦.同学们再回想一下荷香夜色图是不是充满了梦幻的特点,朦胧,宁静,安逸.
生:是的.
师:作者那么喜欢美好的梦境,可惜这种美好照不进现实,所以内心还是充满了苦闷,这就是他的心情一直有一种不宁静的底色的原因.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美的东西等待同学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鉴赏.
师:最后送同学们几句话.一位哲人说过,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有时候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还有的时候,不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而是缺少表现美的才情.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阅读精美的文学作品,培养美的鉴赏力,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相关推荐

《从“荷塘月色”到“白兰情思”的写作迁移》课堂实录


从“荷塘月色”到“白兰情思”的写作迁移

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

学生描述不具体,泛泛而谈,笼笼统统,只做概括介绍,不做具体描述,这是中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之一。不少中学生的作文,只有一些大而空的叙述,只有表示抽象事物的语汇,没有丰富的细节,没有生动的形象。比如现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总人数为104人,只有7%左右的学生写作文能做到具体、生动、形象;将近97%的学生写作文就犯以上的毛病。也有不少学生常常说,自己想的时候是多么好,多么感人,可是一写出来就没有自己想的这么好,这么感人,别说不感人,自己都不感动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状呢?关键是学生写作时没有把细节写好。有个成语叫“画龙点睛”。如果把一篇文章看作龙的话,细节就是龙的眼睛了,眼睛画活了,龙也就活了。同样,细节写得好,文章就生动了。

基于以上原因,我设想通过对新学课文《荷塘月色》中重点文段的赏析,让学生找出写好文章的原因,并归纳出运用寓情于景,写好景物作文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了要多观察事物,抓住特征,采用细节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具体事物才能感人,才能写好作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和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方法,能够抓住事物特征恰当使用修辞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欣赏优秀美文的写作特点,并迁移到学生习作中运用并体现这些具体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荷花之美的赏析到学生堂上习作白兰之美的挖掘,认识到文章写作的内核就是识真美,见真情。

教学过程

师生行礼。

一、回顾美文《荷塘月色》,理清美文精华,尤其是写作特点

师:最近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美文《荷塘月色》,大家对于这篇文章记忆犹新,那么文章表达了朱自清先生什么样的情怀呢?

生:通过作者月下散步,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忆所感所想,抒发了作者关心国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师:具体的情绪变化是怎样的?

生:感情线索是,不宁静——得静——出静。

生:也可以说是,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

师:感情变化又是依托什么而不断体现的?

生:随游踪线索而体现,具体是,家——小路——荷塘——家

师:为什么作者会出现淡淡的喜悦呢?

生:因为美丽的荷塘月色,激化了作者心中的美好向往。

师:那好。请同学们齐读四、五、六段,再次感受美丽的荷塘月色。

生:(齐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这三段描写为什么唤起了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生:因为荷塘月色真的很美!

师:作者怎样表现出荷塘月色的美的?

生:主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以及比喻、拟人和通感等修辞方法,展现了景色的美丽。

师:很好,能不能具体说说呢?

生:好的,就以月下荷塘这段为例,写了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这些事物。

师:这些景物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

生:按照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

师:怎样写荷塘的呢?

生: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如写荷塘用了叠词“曲曲折折”,形容其大。

师:又如何写荷叶的呢?

生:写荷叶用了叠词“田田、层层”形容其多,还用了比喻“亭亭的舞女的裙”形容其姿态优美。

师:怎样表现荷花的呢?

生:写荷花用了拟人“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还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表现了荷花的柔美动人的情态。

师:荷香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生:写荷香用了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使嗅觉转化为听觉,生动表现了荷香的迷人。

师:怎样写荷波的呢?

生:写荷波用了两处比喻“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师:写流水又是如何表现的?

生:写流水又使用了拟人“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二字,生动写出了流水的特点,赋予流水以生命的情感。

师:讲的很好!其实,后面“荷塘月色”、“荷塘四周”这两段也有这些特点,这里就不再具体展开了。总之,美景需要有恰当的手法来表现,赋予景物以生命,成为饱含情感的意象,构成优美的意境,才能够承载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怀。因此,写作中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恰当的使用修辞方法,写出优美的语言文段显得异常重要。

二、写作知识迁移,围绕“玉兰情思”话题,集中写好一段典型文字,刻画玉兰美丽形象,成为情感寄托的对象。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明白的朱自清的美文是如何能够寓情于景的。今天,我们尝试着写篇类似的文章。

生:老师,我们今天写什么呢?

师:我们今天就以教室窗外那三棵高大的白兰树为写作对象。

(出示投影图片8张)

刚刚我们看到的这几张白兰花树的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展示它们的姿态。其实,这种浓香的白兰花是我们顺德的区花,生物学名叫白兰,但也有老百姓叫白玉兰、玉兰。在顺德的很多地方都见得到,尤其钟楼公园、凤岭公园、一些道路旁,甚至我们的校园里都有。

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里还介绍一下有关的知识。

(出示投影文字)

白兰,属木兰科含笑属落叶乔木,高达17—20米,盆栽通常3-4米高,也有小型植株。树皮灰白,幼枝常绿,叶片长圆,单叶互生,青绿色,革质有光泽,长椭圆形。其花蕾好像毛笔的笔头,瓣有8枚,花长3厘米左右,白如皑雪,生于叶腋之间。花白色或略带黄色,花瓣肥厚,长披针形,有浓香,花期长,6-10月开花不断。如冬季温度适宜,会有花持续不断开放,只是香气不如夏花浓郁。

白兰花花语:纯洁的爱、真挚

她的由来,在传说里是一个美丽而又动人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三姐妹,大的叫红兰,依次白兰、黄兰。一天,她们下山玩,竟然发现山下村子里很是冷清,打听下才知道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王的女儿,龙王震怒了,跟那的人结下了怨仇,龙王把盐库锁死了,从此不让那里的人吃盐,导致那里瘟疫肆虐,一片死寂。三姐妹决定帮助村民解决盐的问题,她们找了龙王,龙王数次拒绝了她们的恳求,无奈之下,三姐妹只好用自酿的花香迷醉了看守盐库的蟹将后,把盐库的墙打穿,把盐浸入了海水里。而她们也被龙王变成了树,她们开的花,芳香四溢了邻里,所以,人们就把她们化成的树称为白兰树,也把白兰花看成了报恩花。

生:老师,只写一段吗?有什么要求?

师:对,只写一段。从白兰树的树干、枝条、树叶、花等方面,采用用合理的观察顺序、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生动贴切的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方法,并适当考虑文章主题,赋予白兰树以人的情感和一定的感情倾向,字数200~300,时间25分钟。

三、展示学生习作文段,并紧扣写作要求来引导学生评价

1、从观察顺序和修辞方法角度展示学生习作

师:首先我们从不同的观察顺序找出不同的文段。

生:我来读读这一篇。

师:好的,你的是什么顺序?

生:由远到近

师:有没有适当的采用修辞手法。

生:有。

师:那好,请读!

生:雨后的傍晚,很是凉爽,兴许是这几天都下雨的缘故,一切都湿得很透切,已是找不到夏日里30多度的炎热感了。我穿过小区的门岗,远远地就闻到了一阵幽幽的香味,很是怡人。记忆也随着脚步,离那兰树越来越近,由若有若无的幽香幻变成阵阵的清香,觉得甜甜的,沁人心脾。这一刻,记忆是情窦初开的,是家里大院的,是信笺里的,也是自己曾经枕边的。

师:还有没有用其他顺序的?

生:有。

师:什么顺序?

生:从下到上。

师:有没有适当的采用修辞手法。

生:有。

师:好的,请读!

生:望着窗外那高大的白玉兰树发呆:树干愈发的粗大了,灰白色的树皮也憋足了劲儿拼命地长,抬头看,今年的白兰花的叶子特别茂盛,分外翠绿,但怎么还不见那洁白的花儿呢?众里寻它千百度,幕然回首,一朵洁白的含苞欲放的白兰花就在树尖的那丛绿叶中若隐若现,羞涩地探出半个身子来,就像那含羞带娇的少女。啊!原来已有花儿长了。而且不止一朵,盯着那花儿来看,看着看着,那花儿仿佛正慢慢地开放,那洁白的花瓣正向外张开,再张开……宛如十来个身穿白裙子的小天使在翩翩起舞……

2、结合文章主题,展示学生习作

师:找好了寓情于景的景物后,我们可以赋予景物那些情感呢?

生:可以是友情、亲情、乡情或者其他人物等。

师:好的。谁来说说友情或者感恩的?

生:我来!

夜晚里,夏风习习地吹拂,润了眼,漾了心,啊!幽幽白兰香……

在这白兰盛开的季节里,实中的同学们都贪婪地吮吸这白兰花散发出来独特而清幽的香味。沐浴在属于我们实中独特的味道中,大家都享受着温柔而醉人的花香。原本清澈的天空与美丽的白兰相互映衬,为实中营造一片祥和宁静切朝气逢勃的景象,那是我们实中人的福气!

我想到了二十年后的相聚,写下了《相约白兰树下》,从此,在我心里就种下了一棵相约树——就让这棵白兰在心中长成参天大树吧!就让自己成为看树人吧!也许,二十年后,树下,春意浓浓……

心香一瓣,如白兰,对母校充满了无尽的感激。

师:还有谁来展示?

生:我来。

师:是什么主题?

生:歌颂环卫工人的。

还有离住处不远的那棵白兰树,树龄有一百多年,树冠苍然,遮天蔽日,三月里就开花,老远就能闻到迷人的芳香。花开在广场上,路旁和凤岭公园里,当北国结冰飘雪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在树下走过时都会垫起脚来,谁也不忍踩了那白成一团的花。最浪漫的要算清洁女工了,一顶斗笠,一把扫帚,一个箩筐,轻轻地扫起轻轻地落进箩筐,恍如梦中多愁善感的葬花女子,那份柔情好不写意!

师:有没有写亲情的?

生:有。老师,我来读我的。

师:好的。

生:奶奶说:“白兰树生在房前意味着:吉,增添子孙。”

只记得屋前成排的白兰树,以前曾很喜欢要奶奶把铁钩装在竹竿上,把白兰花钩下来,奶奶把花放在盛满清水的小碟子里,这样一连几天家里都会洋溢着白兰花的清新香气。我依偎在她的身边,任那香气袅袅于我的身心四周,品着过往,聆听着她对风的倾诉,那粗糙的树皮,那高大的枝干,一如她那经年里曾经的沧桑。

师:有没有写乡情的?

生:有!

师:请读!

生:哥哥去厦门读大学了,他说厦门的植被跟广东没什么区别。最美的是凤凰树。最香的是白兰,比广东的还香。鼓浪屿、厦门大学高大的白兰树让来自顺德的游客羡慕不已,也唏嘘不已,因为曾经,大良也有很多这样的树,但都在改造中被砍伐掉了,树木的命运竟然是如此的坎坷。

起风了,窗外的白兰树响起了轻微的簌簌声,像是有人在叹息……

这短时间,正是白兰花开的季节,树绿葱茏,花香淡雅,很是赏心悦目。非常可惜的是,无论清晨还是夜晚,每次经过白兰花树下,总会见到一些人手执长杆,在树下巡来巡去,目光杀气腾腾,准备将罪恶的长杆伸向含苞欲放的白兰花。实在是丑不忍睹。

四、课后将堂上短文整理,紧扣主题,自拟题目,写成一篇800字以上的抒情性的记叙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劝学》课堂实录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劝学》课堂实录”,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劝学》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大家认真品读这段文字,注意它表达上的特点。
投影显示:平淡是一枚青橄榄,初尝时,似没什么滋味,细细咀嚼,却回味悠长。
平淡是一本冗长却富含哲理的大百科全书,每天翻阅它,都会有新的收获,而用心读它越多,心灵的幽潭就越是充盈多彩。
这段文字读起来感觉如何?生1:很形象,生动。生2:意味深长。
师:说得很好。但是,平淡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应该是比较抽象难以表述的,但这两段话却没有这个感觉。原因何在?注意表达上的特点。
生3:用了比喻修辞。把平淡比成青橄榄,比成一本大百科全书。
师:非常正确。意义因比喻而精警,文段因比喻而连贯有势,可谓文采焕发。假如,用比喻来证明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会有什么效果呢?好,我们言归正传。
大家考虑:《劝学》是一篇什么性质的文字?生4:说理性散文。
师:好。这类文驾驭不好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但这篇文却形象清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不衰。比喻的论证方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把比喻论证作为解读此问的一把钥匙。
板书:学习重点:1、理解思想内容。2、学习论证方法,突破比喻论证。
大家先齐读课文。注意节奏。比如:学/不可以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齐读课文。)
师:这篇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大声齐答)学不可以已。师:是作者直接提出的吗?
生5:不是,是借“君子”之口提出的。师:有什么好处呢?
生5:(迟疑地)好象更有点说服力吧。师:不是“好象”,而是“就是”,君子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那么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不是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呢?当然如此。
师:同学们再考虑,“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哪些意思呢?(一分钟考虑,找一个中等学生回答。)
生6:学习很重要。生7:学习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谈的都对,如果把他们的回答结合起来就更完整了。这个观点里包含着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意义很大,所以不可以已,一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可以已。
师:再考虑,课文有几个分论点?
生:(齐答)三个。一是学习的意义,一是学习的作用,一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同时板书: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具体讨论课文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来证明这些分论点的。找同学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意义”。(生大声背诵。)师:大家说她背的好不好?生:(很高兴地)好!
师:字正腔圆,声音洪亮。熟读成诵对我们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背诵名篇的习惯。下面我们看这段都用了哪些比喻?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的?
生9:青,冰,轮,木,金等五个比喻。
师:这五个比喻是不是从同一个方面论证的?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9:青和冰的比喻之间用了分号,它们两个之间是并列关系,说的是一个方面。
师:(鼓励地)好,那你看看讲的是什么问题?
生9:青和冰经过一定的变化都比原来有了提高。
生10:也就是说,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之后,比原来有了提高,有了发展。
师:说的非常正确。那么,它比喻学习中的哪个问题呢?生6:人经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师:讲中要害。(板书:提高自己)轮、木、金的比喻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注意它们前后的变化。
生11:(急不可待地)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师:(高兴地)很好,这个同学由前一个推论的得出马上就能联系到这个推论的得出,触类旁通,很不错。对,这三个比喻谈的就是这个道理(板书:轮、木、金──改变自己)下面结论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了。大家齐读。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荀子认为人的知识品德才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改造获得的。表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同学们齐背第三自然段,看看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吾尝终日而思矣”预备起──(生齐背,教师巡视,并和学生一起背诵。)
师:看来同学们都下了一番功夫。背得不错。不过个别同学明显地信心不足,课下还要下功夫。
同学们看,这段文字句子形式有何特点?
生12:结构差不多相同,(有点犹豫),两两相对。老师,你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他生皆笑了。)
师:你看,有理有据,答得很好,大家鼓励一下。(生齐鼓掌。)
我们句子形式着手,看看,此段用了几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论证了同一个观点?
(给一分钟时间。)
生6:五个比喻。“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3:我觉得第一个比喻好象与其它四个不太相同。和它对称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很细致。其它四个比喻两两相对,只有这个与众不同。这个比喻是和前句话联系紧密的。
生5:是比喻证明第一句的吧?
师:非常正确。“望不如登高,终日思不如须臾学”,从形式上就可以推断出来。
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写“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这四个比喻为什么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生沉默,思考。)
师:(提示)这四种做法取得了什么效果?生:(齐答)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
师:教师出示投影: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致千里
假舟楫者 绝江河
师:臂、声、足、水属于哪方面的因素?生:(恍然大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部分。
生13:否定它们是想说明这些效果的取得不是因为人的本质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凭借外界客观条件。
师:概括得非常好。外界客观条件弥补了人某方面的不足。由此得出结论──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师: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这“物”至关重要。这“物”是什么?
生:(齐)学习!
投影显示:人──物
学习──君子
师:人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还可以弥补不足,那么对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呢?
(生齐背第四自然段。)师:这段讲了几层意思?分别用成语加以概括。
生14:三层。讲的是学习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可以用积少成多,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来概括。
师:答得很棒。其他同学能不能再举几个成语?生4:第二个还可以用持之以恒来概括。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生15:第二层还可以用坚持不懈来概括。
师:很好。看来第二层的很好概括是不是?我给同学们推荐几个,第一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第三层可以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过我觉得还是上位同学“专心致志”最好,有比较才有优劣嘛。
这个讨论就到这里,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查查词典,多了解几个。时间关系不再多列举。
下面思考:三层之间是什么关系?生:逐层深入。
师:积是基础,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是日积月累,就是坚持,还要始终如一,不可浮躁,层层推进。看看这段用了哪些比喻?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3:“积累”一层用了四个比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正反对比,得出了一个小推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生14:用了四个比喻证明“学习要坚持”,骐骥和驽马相对,朽木和金石对比。
师:用骐骥和朽木论证了如果一暴十寒,那么──生:(齐)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
生15:驽马和金石的比喻则说明了如果持之以恒,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生14:蚓和蟹的比喻说明了专心的重要。学习要专心。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段在比喻中还有正反对比论证,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生12:正确的观点鲜明。
师:对。对比中见真伪,使正确的观点显得更正确,错误的观点更加明显。
我们看全文用了约二十个比喻,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设喻,没有烦琐累赘的感觉。它在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无枯燥的学究气。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比喻的作用用一句话概括,大家填空:(板书:化为,化为)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生16: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师:深入浅出,观点鲜明。
综观全文,此文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质并非先天固有,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课文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登高》课堂实录


《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语调表情动作)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老王》课堂实录


《老王》课堂实录
一、导入:
看图片,“底层的光芒”,学生谈观后感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苦难,贫穷,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人重视,但是他们善良朴实,对待生活坚强乐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人呢?是给予怜悯关心还是鄙视唾弃。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杨绛先生写的《老王》这篇文章,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二、杨绛简介
我称呼“杨绛先生”?杨绛是个女性作家,那么,女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称为“先生”?
在很有学问的情况下。杨绛就是这样一位很有学问的作家。她饱读诗书,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是大家课外必读作品。她的先生钱钟书学问更大,钱钟书字默存,《围城》是他的代表作。大家有没读过?我把这本书介绍给同学们,这是一本很幽默又很深刻的书。
三、朗读课文
下面请一个同学朗读一下老王的故事。其他同学用心倾听,用情体悟。
思考: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愧怍何意?(惭愧)
四、分析课文
思考: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职业——蹬三轮(谋生手段)
身体——残疾(生理缺陷,谋生苦难)
生活——塌败小屋(居住条件)
精神凄苦孤独、无亲
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生活和精神的双重不幸者,特别是精神上,那个时代真正同情关心甚至能够怜悯他的人很少。(现实社会中有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
2.研读老王之“善”
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
3.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为什么这件事最让人感动?有这么多的邻居,老王为什么唯独送礼物给我?
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知恩图报。
一个生存状态已经亮起了红灯的病人,一个命运如此糟糕而不幸的人,临死前,他还不忘用最朴实最简单而对他而言又是最隆重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杨绛的感谢关心之意。杨绛所接受的礼物也不仅仅只是鸡蛋和香油了,而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纯粹来自心灵最真实的馈赠。也让杨绛沐浴到了最灿烂最美丽的人性光芒。
总结:老王是一个不幸而善良的人。
《诗》曰:一言以蔽之。我们用两个字概括老王的形象,苦、(不幸)善
4.老王之所以这样善待我,因为我也是一个--善良之人
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
我与老王闲聊;(精神上的平等靠近和慰问)
女儿送鱼肝油;(言传身教)
坐车照顾老王的生意;
关心老王生活;
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
(主人公走在街上遇到向他行讨的乞丐,而他身无分文,他感到非常地抱歉,他想那个人一定以为是自己小气不愿施舍,当乞丐向他伸出手时,他握住了他的手并说“兄弟,对不起!我今天没带钱”乞丐感动地说“你已经给我的太多了”。)
5.作者很照顾老王,那她当时是否日子很好过?有富足的物资可以给老王?有充分的精力照顾别人?
“我”当时在哪儿?文章中怎么说?干校的生活怎么样呢?
因为当时是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
干校里,我没能拿工资,要接受劳动改造,被批斗,被定为“特务”“反动权威”,“人人可以起来欺凌戏侮”,当时作者身处“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是荒唐的动乱的年代。杨绛夫妇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
这样的处境应该是十分艰难的。然而作者在文中最后一段却仍然说自己是——“幸运”的。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仍旧是“幸运”的人呢?(她比起那些更不幸的人幸运是在什么地方?)
再怎么着,我们都熬过了那个人妖颠倒的年代,我们还活着,许多人也活了下来,可老王,已经死去。
受到了老王无私的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感谢。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
因为她有一份悯人的情怀,同情心,善于体会别人的苦处而淡化了自己的愁苦。我们在概括时可以给它打一个双引号。
小结:“我”是“幸运而善良”的。
6.我们知道老王对“我”,“我”对老王挺好的,为什么我又觉得“愧怍”呢?
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因为,我竟然没有让他坐坐喝一口茶水,这是让我后悔莫及的。
“他来表示感谢,我却用钱来侮辱他”我更没有理解到老王那羸弱不堪的身体里裹藏着的一颗最纯粹的善心。
小结:可见在作者的思想中,她真的是平等地对待老王,把他当作一个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人去对待——无关乎职业,无关乎收入!而“我”身处不幸,还能关心别人,体察别人,尽量帮助别人,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是爱,爱使苍凉的人生有了温暖、光明的慰藉。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7.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有穷苦人,弱者,不幸者,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同情和关爱,哪些人需要我们奉献同情爱心呢?
杨绛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是一位“幸运”又“愧怍”的人,这表现了知识分子勇于反省的良知。那么在座的每位同学是否反省过自己,当我们面对一位弱者或不幸的人,我们在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白芳礼,海河边上一名仅靠微薄退休金勉强度日的老工人,以74岁的高龄开始了人生一段悲壮的旅程,18年来他以骑三轮车赚钱的方式向贫困学生捐资35万元,其中包括300多名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
35万元,如果按三轮车每公里收费5角钱计算,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长度。而他自己则睡在一个没有床架的木板上,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馋得厉害了,就在晚上睡觉时往嘴里放一星肉,含着,品品滋味……更有不为人知的,由于年事过高,冬天他常憋不住小便,棉裤总是湿漉漉的,他就垫上几块布照样蹬着车跑。
五、小结
读杨绛的《老王》,文中写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我们能体察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的确,正如一位哲人说,送人玫瑰,历久犹有余香。愿我们的真爱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那样将会是阳光灿烂、春意荡漾。让我们在《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收束本文的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