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液化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4

液化。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液化”,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课题

§4-6液化

授课日期

(知识·能力·德育)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和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认识

2、知识目标:

(1)认识液化现象

(2)了解液化的方法

(3)知道液化放热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教学

重点

知道液化现象

教学

难点

液化的过程

教学

器材

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小烧杯、玻璃片、水、乙醚、注射器

教学过程

主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请大家举出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实例

学生举例:

水蒸气遇热升到高空,遇冷后变成液态的水落回地面,形成雨。冬季厨房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变成了水。

教学过程

主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探究

教师:水蒸气遇热升到高空,遇冷后变成液态的水落回地面,这就是雨。冬季厨房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变成了水。

我们做个实验观察这类现象。

实验1:

教师:我们发现水蒸气吹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在玻璃片上生成。这就是物质由气态变成了液态,叫液化。

需要指出的是水蒸气由管内喷出时,在管口外很短的距离内我们什么都看不到,管内部分的气体才是水蒸气。我们看到的雾状的“白气”是已经液化了的细小的小水珠成雾状。切不可把这些雾状物误认为是水蒸气。生活中大家见到人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出现的“白气”,打开热水瓶盖子,瓶内冒出的“白气”等等,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成雾状。

大量的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但是要使气体的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低温技术。人们探索能不能使气体在常温下,或者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实现液化?

实验2:

教师:这个实验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所以,气体液化的方法是使气体的温度降到足够低;或者是气体的温度虽然没有降到足够低,但是只要温度降到一定程度,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教师:我们从实验中看到,水蒸气只有遇冷时才能液化。所以液化时放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原因就是水蒸气液化时放热,它比同温度的沸水放出的热要多。

实验1:烧瓶中装入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吹到玻璃片上,让学生注意观察在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观察思考:烧瓶中装入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吹到玻璃片上,让学生注意观察在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2:我们在这个注射器里吸入少量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口堵住,然后向外拉活塞,注射器中液态的乙醚消失了,全部变成了气态的乙醚。我们再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注意观察管内发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回答:

注射器内的气态乙醚又液化了

学生看书举例:

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打火机内的可燃气体都是液态的,是采用在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液化的。液化后,气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运输和贮存。

我国向国际市场提供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要用氢作燃料,氧作助燃剂,就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后装入火箭的。


相关阅读

物理教案-液化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物理教案-液化”,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时教案

学科:物理年级:授课人:

课题

§4-6液化

授课日期

(知识·能力·德育)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和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认识

2、知识目标:

(1)认识液化现象

(2)了解液化的方法

(3)知道液化放热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教学

重点

知道液化现象

教学

难点

液化的过程

教学

器材

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小烧杯、玻璃片、水、乙醚、注射器

教学过程

主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请大家举出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实例

学生举例:

水蒸气遇热升到高空,遇冷后变成液态的水落回地面,形成雨。冬季厨房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变成了水。

教学过程

主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探究

教师:水蒸气遇热升到高空,遇冷后变成液态的水落回地面,这就是雨。冬季厨房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变成了水。

我们做个实验观察这类现象。

实验1:

教师:我们发现水蒸气吹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在玻璃片上生成。这就是物质由气态变成了液态,叫液化。

需要指出的是水蒸气由管内喷出时,在管口外很短的距离内我们什么都看不到,管内部分的气体才是水蒸气。我们看到的雾状的“白气”是已经液化了的细小的小水珠成雾状。切不可把这些雾状物误认为是水蒸气。生活中大家见到人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出现的“白气”,打开热水瓶盖子,瓶内冒出的“白气”等等,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成雾状。

大量的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但是要使气体的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低温技术。人们探索能不能使气体在常温下,或者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实现液化?

实验2:

教师:这个实验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所以,气体液化的方法是使气体的温度降到足够低;或者是气体的温度虽然没有降到足够低,但是只要温度降到一定程度,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教师:我们从实验中看到,水蒸气只有遇冷时才能液化。所以液化时放热。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原因就是水蒸气液化时放热,它比同温度的沸水放出的热要多。

实验1:烧瓶中装入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吹到玻璃片上,让学生注意观察在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观察思考:烧瓶中装入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吹到玻璃片上,让学生注意观察在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2:我们在这个注射器里吸入少量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口堵住,然后向外拉活塞,注射器中液态的乙醚消失了,全部变成了气态的乙醚。我们再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注意观察管内发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回答:

注射器内的气态乙醚又液化了

学生看书举例:

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打火机内的可燃气体都是液态的,是采用在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液化的。液化后,气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运输和贮存。

我国向国际市场提供的长征3号运载火箭要用氢作燃料,氧作助燃剂,就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后装入火箭的。


汽化和液化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汽化和液化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5.3汽化和液化
【教师寄语】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能说出它们的区别。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
本节的重点是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难点是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目标一汽化
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汽化。试举一例:…………………………………………………………。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是在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影响因素有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物体汽化时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实验探究液体沸腾的规律
3.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①时间的测量工具是……………………………;②温度的测量工具是………………………………。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
我的猜想: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填“不变”或“升高”)
5.按右图连接仪器(连接顺序由下往上),给水加热,水温接近90℃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如下表:
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分析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特点: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重点)
6.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液体不同,沸点一般不同。
目标二液化
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液化。试举一例:…………………………………………………………。
2.物体液化时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3.液化的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我们做饭时使用的液化气就是通过……………………………………的方法得到的。
目标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1.物态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固体熔化过程中,要不断…………………热量;液体凝固过程中,要不断…………………热量;液体汽化时要…………………热量;气体液化时要…………………热量;固体变成气体(升华)时要吸收热量,气体变成固体(凝华)要放出热量。
3.在手臂上涂上酒精,我们会感觉到凉,是因为酒精蒸发…………………的道理;夏天在地面上洒些水感到凉爽一些,也是这个道理。做饭时锅盖上有很多水滴,是因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锅盖液化形成的。
4.人被100℃的水或100℃的水蒸气烫伤,哪种情况更厉害?………………………………………………,你的理由是………………………………………………………………………………………………………………………………………………………………………………。
【巩固提升】试试我的身手,我最行!
1.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吸收热量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2.某实验小组在我市新化县大熊山森林公园山顶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②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③从实验得到的结论可知,当时的气压……………(填“等于”或“不等于”)1标准大气压下,你的理由是……………………………………………………………………………………………………………………………………………………………………。
3.在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蒸发和沸腾通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要吸热.

2、知道蒸发现象,体验蒸发过程要吸热.

3、知道沸腾现象,能描述水沸腾前后的情景.
4、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与特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蒸发和沸腾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问题

预习课本P85-P91,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会干,水分去哪了?长时间放在炉火上加热的水也会减少,水分去哪了?

2.、物质从__变成__的现象叫汽化,从__变成__的现象叫液化

3.你注意过家中水的沸腾是的现象吗?请你说出水沸腾时的特点?

二、沸腾

1、沸腾是汽化现象;

观察实验P86图4、3-2,记录温度计的读数,根据读数在P86图4、3-3的坐标中仿照晶体熔化图像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关系的曲线

2、从实验中得到什么?

(1)、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是要达到才沸腾,沸腾时,
3、沸点:叫沸点。
4、不同液体的沸点相同?和什么条件有关系?

问题:衣服干了是否沸腾现象?
三、蒸发:
1、蒸发指。
蒸发只发生在。

2、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3.观察课本P90图4.3-5,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解释:

4、沸腾与蒸发的异同

四、液化:

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液化。气体液化过程要。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1)、;(2)。
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三、反馈练习:
1、蒸发是在________温度下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_________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只在液体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变为液体储存在钢罐中的。
3、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冬天早晨出来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_____现象.
(2)冰雪化成水,是________现象.(3)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_____现象.
(4)钢水变成钢锭,是_____现象.
(5)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________现象.
(6)掀开沸水锅的锅盖,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上滴下,这是_______现象。
(7)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往往会出现水珠,这是______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