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中数学必修四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学案

小学数学角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3

高中数学必修四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学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中数学必修四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学习目标】
1.以两角和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了解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推导;
2.会应用二倍角公式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与证明;
3.理解二倍角公式在“升幂”“降幂”中的作用.
【新知自学】
知识回顾:
cos()=

cos()=

sin()=

sin=

tan=

tan=
新知梳理
由上述公式能否得到的公式呢?

注意:
思考感悟
公式cos()、cos()、sin()、sin、tan、tan、、、间的区别与联系?

对点练习:
(1)已知=-,且,则的值等于()
A.B.13
C.-D.-13

(2)若,则的值为()
A、B、
C、D、

(3)已知,则

【合作探究】
典例精析:
例1、已知
求的值.

变式练习:
1、已知,求的值.
例2、在△ABC中,,

变式练习:
2、已知,则=()
A.B.C.D.

*例3、已知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1.若x=π12,则的值为()
A.B.
C.D.
2.=

3.已知:,求:的值.

【课时作业】
1.()
A、
B、
C、
D、

2.若,则的值等于()
A、B、C、D、
3.的值等于()
A、B、
C、2D、4

4.已知sin(x-π4)=35,则sin2x=()
A.825B.725
C.1625D.-1625

*5.求函数的最大值.
*6.已知:,求:的值.

*7.已知:=-22,求:的值.
【延伸探究】
已知向量,
,设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扩展阅读

高中数学必修四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导学案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
【学习目标】
1.领会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运算.
2.会推导并会应用公式(其中,.
【新知自学】
知识回顾
写出下列公式:
对点练习:
1、
2、
3、
4、

【合作探究】
典例精析:
*例1、已知
求的值.

*变式练习:1、已知是第二象限角,又,则
例2、计算的值.

变式练习:2、化简.
变式练习:3、化简得()
A.B.
C.D.

规律总结:
怎样化简类型?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1.=()
A.B.
C.D.

2.可化为()
A.B.
C.D.
*3.若,则=

【课时作业】
1.在△ABC中,,则△ABC为()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2.△ABC中,若2cosBsinA=sin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3.函数y=sinx+cosx+2的最小值是()
A.2-B.2+
C.0D.1

4.如果cos=-,那么cos=________.

*5.求函数y=cosx+cos(x+)的最大值

*6.化简.

*7.已知<α<,0<β<,cos(+α)=-,sin(+β)=,求sin(α+β)的值.

8、在三角形ABC中,求证:

*9.已知函数
的最大值是1,其图象经过点.
(1)求的解析式;
(2)已知,且
,求的值.

【延伸探究】
是否存在锐角和,使得(1)+2=;(2)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和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中数学必修四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导学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中数学必修四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
【学习目标】
1.理解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基础,推导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方法;
2.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和正切公式的应用.
【新知自学】
知识回顾
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
(公式1)
2.化简
新知梳理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中的角可以是任意角,那么,作如下的代换,你会有什么发现?
1、把(1)式中的角“”换成“”,可得(公式2)
2、把(1)式中的角“”换成“”,可得(公式3)
3、把(1)式中的角“”换成“”,可得(公式4)
4、把(3)式除以(2)式,
可得(公式5)
5、把(4)式除以(1)式,
可得(公式6)
思考感悟
1、上述6个公式之间还有哪些联系,你能发现吗?
2、在正切公式中应满足什么条件?
3、如何熟练记忆公式?
对点练习
1、=;
2、()
A.0B.2
C.D.

【合作探究】
典例精析: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变式练习:
1、求值:=
变式练习:
2、已知,,均为锐角,求的值。

例2、已知是第四象限角,求的值.

变式练习:
3、已知,则=.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1.sincos-cossin的值是()
A.-B.
C.-sinD.sin
2.若sin(α+β)cosβ-cos(α+β)sinβ=0,则sin(α+2β)+sin(α-2β)等于()
A.1B.-1
C.0D.±1

3.求值:(1)sin75°;

(2)sin13°cos17°+cos13°sin17°.

【课时作业】
1.sin14cos16+sin76cos74的值是()
A.B.
C.D.-
2.
=;

4.已知,,若是第三象限角,求.

5.已知,求的值.

*6.已知
,求与的值.

*7.在中,,求的值.

8、已知,,且,求的值。

【延伸探究】
已知,求的值.

4.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5)


4.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5)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会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最值

教学难点:三角函数的最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二倍角公式;2.半角公式;3.万能公式;4.积化和差;5.和差化积

二、讲解范例:

例1如图,有一块以点O为圆心的半圆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划出一个内接矩形ABCD辟为绿地,使其一边AD落在半圆的直径上,另两点B、C落在半圆的圆周上.已知半圆的半径长为a,如何选择关系O的对称点A、D的位置,可以使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

例2如图,扇形OAB的半径为r,中心角为,在弧AB上有一点P,作矩形PQRM、M在OB上,Q,R在OA上,当P点在什么位置时,矩形PQRM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例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定值l.

(1)求斜边的最小值;(2)求面积的最大值.

例4已知试问函数是否有最值?如果有请求出,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例5已知中,三内角满足关系式y=2+cosCcos(A-B)-cos2C.

(1)任意交换A、B、C的位置后y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证明你的结论.

(2)求y的最大值.

三、作业《绿色通道》四十六1~20.

4.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3)


4.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3)

教学目的:证明积化和差公式及和差化和公式,.进一步熟悉有关技巧,继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恒等式.

一、复习引入: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

二、讲解新课:

1.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

sin(a+b)+sin(a-b)=2sinacosb

sinacosb=[sin(a+b)+sin(a-b)]

sin(a+b)-sin(a-b)=2cosasinb

cosasinb=[sin(a+b)-sin(a-b)]

cos(a+b)+cos(a-b)=2cosacosb

cosacosb=[cos(a+b)+cos(a-b)]

cos(a+b)-cos(a-b)=-2sinasinb

sinasinb=-[cos(a+b)-cos(a-b)]

2.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

若令a+b=q,a-b=φ,则,代入得:

三、讲解范例:

例1已知cosa-cosb=,sina-sinb=,求sin(a+b)的值

例2求值:

例3已知,求函数的最小值.

例4求函数的值域.

例5已知)且函数的最小值为0,求的值.

例6已知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7试判断的形状.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掌握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不要求记).

五、作业:

1.在△ABC中,证明下列各等式:

(1)sinA+sinB+sinC=4coscoscos.

(2)

(3)sinA+sinB-sinC=4sinsincos.

(4)cosA+cosB-cosC=-1+4coscossin.

(5)sin2A+sin2B+sin2C=4sinAsinBsinC.

(6)cos2A+cos2B+cos2C=-1-4cosAcosBcosC.

(7)sin2A+sin2B+sin2C=2+2cosAcosBcosC.

(8)cos2A+cos2B+cos2C=1-2cosAcosBcosC.

2.求的值.

3.求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