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学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2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宗法制、分封制;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归纳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温故知新:先填后背——写出从夏至清的朝代顺序名称。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西夏、、清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10分钟)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2)政治特点: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
2、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
2)政治特点:制度;对方国控制;弥漫着色彩
二、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又称,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分封的对象:是分封的主体,异姓封国中包括、,先代贵族包括原来的、被商灭掉的。
(4)分封的方式:授土授民
(5)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4)作用:
积极①扩大统治区域;②确立周王地位;③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周王————————士.
消极: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
2、西周的宗法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1)概念: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
(2)目的: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A.以为核心
B.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C.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最大特点;以为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4)作用:①保障各级官吏享受“世卿世禄”;②有利于凝聚,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与“”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5)大宗、小宗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3、礼乐制度:
(1)含义: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

B、小组主持,合作探究以下重点难点问题。(15分钟)
1、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纽带、关系、色彩)
材料提示:《夏本纪》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禹传位于启”;内外服制度是商王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周族兴起于商朝后期,是一个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于今陕西关中地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使政局稳定下来。

C、各组质疑。(5分钟)

D、课堂检测:(10分钟)
1、《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世袭制
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A、三哥(20岁)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C、大哥(25岁)
妾二(侧室)D、二哥(22岁)
3、《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分封制D、西周末王室衰微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
A.等级关系B.政治关系C.臣属关系D.血缘关系
5、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6、据新华社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200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与以往相比增加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假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7.山东又称“齐鲁大地”,这一称谓源于古代的哪种制度()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
8、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9、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C、规定义务D、规定贡赋
E、小组反思总结

为填补中国文明史的空白,“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观点一:由政府资助上千万人民币、轰轰烈烈地搞了五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为“工程”)在中国大陆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的媒体甚至把它称为“中国文化史的最伟大的事件”,超越了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四库全书》的纂修。
观点二:有的则从学术角度提出批评。斯坦福大学的大牌教授DavidNivison在《纽约时报》所下的“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的断言,也成为一句学术界广泛流传的名言。
提示:“夏商周断代工程”涉及我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大约1800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历史文献的部分残缺,工程的实际操作确实有相当的难度。对于研究成果的褒贬,在所难免。但是这一时期,毕竟是中华文明的萌生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如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相关推荐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教案


课题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修改意见
回顾上一课时内容
导入新课: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导入。

知识点1: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931年和19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失败表明,革命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胜利。
(3)理论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做出了重要贡献,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继承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批判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及诸多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早在十六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以英国人莫尔(“乌托邦”思想)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并没有什么改善,甚至更加困苦。这使得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那么的美好,于是各种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勾勒未来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迫切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形成诸多的社会主义流派,如被恩格斯“德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独立理论运动”的德意志的魏特林主义。

知识点2:伟大的友谊
1、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小城特里尔。年幼的马克思过着清苦的生活,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在柏林大学期间,参加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给《莱茵报》撰稿,后成为该报主编。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他更深入地了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进一步看清了统治者的丑恶面目。1843年他来到巴黎,巴黎时期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他深入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并保持密切的联系。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中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了共产主义者。
2、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巴门市的工厂主家庭。被迫弃学从商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勤奋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1842年,他来到英国的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利用空闲时间和工人交往,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通过革命实践,恩格斯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用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4、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革命友谊的建立。1842年,恩格斯在科隆《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与马克思会面。1844年,两人在巴黎第二次会面,他们充分交流了思想,在一切理论领域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第三次会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他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共同研究,共同写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点3: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由。
首先,《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原则和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其党的纲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
其次,《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科学的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伟大历史使命。


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前提和阶级基础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明显地显露出来。从1825年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给劳动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集中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病。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2)阶级基础: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方面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尤其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并且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如: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起义中甚至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英国的宪章运动则是工人阶级在世界上第一次具有全国性的独立政治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从一开始就做到了英法工人运动结束时才做到的事情,即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同时,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人中间广泛流传,也反映了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的密切关系。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及斗争的实践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
①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主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②科学的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壮大的历史,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总之,《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意义:
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使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诞生是早产儿。”试结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认识,评议这一观点。

见学案“典型例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客观条件经济:
阶级:
主观条件理论:
实践: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作业布置
见学案“巩固练习”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5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5”,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5
重难诠释
1.民主、法制及其关系
①民主首先和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它有两个方面:一是国体,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民主的本质。另一方面是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这是民主的形式。国体决定政体,而政体是国体的具体体现和保证条件。
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建立和完善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并且享有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权力。
③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相统一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
2.关于“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各项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各方面的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化、法律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或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它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要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做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立法机关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民主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决策。
巩固练习
1.“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践踏,主要表现在:①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②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③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④党内的组织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
A.修改并完善《宪法》B。平反冤假错案
C.改进政治协商制度D.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3.为“民告官”提供法律保证的法律文献有:①《刑事诉讼法》②《民事诉讼法》③《行政复议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A.①②B.②③C③③D.③④
4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十二大”上C。“十五大”上D。“十六大”上
5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人事自治B.民主选举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
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通过本节内容及其有关知识回答:
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

②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又是怎样践踏的?

第27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实践,掌握其特定含义,理解它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的理论构架。
2.过程与方法: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和成功实践的科学分析,认识到它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也反映了港澳台同胞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预习思考:
1.列举台湾与祖国大陆几经分离与回归的史实。并分析当前台湾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怎样形成的?
3.香港地区是怎样一步步沦为英国的殖民统治的?中国是怎样收回香港地区的主权的?
4.请思考:“一国两制”与“台独”分子提出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有何区别?两岸对峙局面出现后,海峡两岸关系有了哪些新发展?

5.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主体知识
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
1.“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而提出来的,在20世纪年代中后期就有了雏形。
2.年9月,全国人大委员长在谈话中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这些原则后来成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在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台湾和港澳保持原有的不变,两种制度,这是实现的必经之路。这样,完整的“一国两制”理论逐渐形成。
4.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在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以法律规定,使“”有了宪法保障。
5.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上通过,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时机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中国,不断提高,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日渐完善,为解决港澳问题指明了方向。
2.香港回归
①经过
A.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确认中国政府将于年月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年月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同日,《》正式生效。
②意义:洗刷了百年国耻,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澳门回归
①年4月,中葡正式签署了《》,宣布中国将于年月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②年月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退守台湾后,两岸关系长期紧张,双方时有战斗发生,互不承认对方的。但争执中也有共同点,即都认为,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2.在统治后期,顺应了一些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两岸的交流中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
3.主政期间,台湾岛内公然出现了一股“”势力,企图制造“”或“”2000年,台湾地方领导人更公开宣扬“”论。
4.面对的大是大非问题,中国大陆坚持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的心愿,但针对“”,决不承诺“”,并把这作为中国的一贯立场。
5.2002年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重难阐释:有关“一国两制”的认识
①含义:“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②提出:它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它是在中国国际地位日渐提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中国在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已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了大会的通过。
③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科学地以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方面毫不含糊,同时在具体政策和措施上又充分照顾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利益,完全符合港澳台地区和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同时,这一构想也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巩固练习
1.“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2.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3.台湾问题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
A.中国内战遗留问题造成的B.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C.雅尔塔体系划定造成的D.联合国托管造成的
4.邓小平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表明
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5.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
A.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6.台湾回归祖国是双赢,说明
A.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C.台湾政府鼓励台湾人民到大陆投资D.台湾政府实行改革势在必行
7.“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香港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①社会主义原则②祖国统一原则③实事求是原则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

第七章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9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运用教材图表等材料论证文字材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2.过程与方法:分析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和平意义与国际意识。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预习思考
1.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什么?“冷战”对峙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除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新民族独立国家分别又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如何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

4.“冷战”中的热战主要有哪两次?对中美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主体知识: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①美苏合作基础的丧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时的关系瓦解,关系逐渐。
②美苏二战后的目标: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实力,确立了__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作其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把确保______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努力扩展自己的。
③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都把最终战胜对方的______和______作为目标。二战后社会主义跃出一国范围,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为首的;美国力图把推广到全世界,积极推行______、______的政策。
④决策者的推动:美苏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
2.兴起的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公开宣称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对抗,这就是“”。
3.影响:“”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由此出现了分别以和为首的和长达40多年的对峙。
二、发展
1.“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对抗
①“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提出后不久,美国马歇尔提出了的“”,即“______”。这是“____________”一次大规模运用。
②苏联和在年成立了,简称,与此相对抗。
2.北约和华约的对抗
①北约的成立:美国利用年美苏“冷战”出现的第一次高潮——______危机,为遏制苏联,加强对的控制,策动西方12国于年签定了《》。北约实际上是由领导的。
②华约的成立:年,为对抗北约,苏联等8个社会主义国家签定《》。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标志着美苏两极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中的“热战”
①朝鲜战争:朝鲜战争使彻底破裂,美国采取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
②越南战争
A.背景:法国殖民者在重返越南,占领了。在领导下,越南北方人民抗击殖民者。年,被迫撤出。
B.概况:趁虚而入,发动。由开始的升级为。最后美国撤出越南。
C.影响:
a.对两极格局:美国战略地位,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双方攻守易势。
b.对中美关系:美国主动调整了中美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
三、美苏两极“冷战”的影响
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依靠美国、东欧依赖的局面。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的威胁下;两大集团,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爆发新的。
3.美苏两国为争夺,肆意践踏,干涉,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
重难诠释——“冷战”政策
1.含义: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步骤:
①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对希腊、土耳其进行援助,以遏制这些国家共产党力量的发展。
②紧接着,开始实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③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④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朝鲜战争后,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巩固应用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苏联结盟的基础是
A.美国和苏联力量的均势B.互相承认各自的社会制度
C.双方意识形态趋于一致D.打败法西斯势力的共同目标
2.二战后,美国确定的战略目标是
A.控制欧洲B.称霸世界C.称霸亚洲D.遏制苏联
3.“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柏林危机的爆发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4.“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开始于
A.朝鲜战争爆发B.越南战争爆发C.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D.美国派舰队进犯台湾海峡
5.下列关于对美国和苏联“冷战”对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中②两国都竭力避免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根除了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③美国发动的局部“热战”导致了其霸权势力的衰落④两极对峙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第30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材料的印证。
3.通过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预习思考:
1.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有哪些?与美国有何关系?日本的崛起给美苏对峙格局产生了怎样影响?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条件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哪些方面的冲击而使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
主体知识: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各国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开始谋求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两极格局严重损害了第三世界的利益,也给世界带来战争的危险,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要求改变美苏控制世界的不合理状况。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①背景
A.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只得依附于以______和______。
B.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得到较快的发展,强烈要求从的阴影下走出来。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美国和苏联相比,只有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
②形成
A.年,欧洲煤钢联营、______和______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______。
B.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合作,建立了______,实行了共同的______政策,建立了欧洲______体系,并加强。
③影响
A.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B.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_____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对欧洲的政策。
2.日本的崛起
①崛起的表现
A.经济上:经过战后的恢复和调整,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在年间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______位,一跃而成为仅次于______的经济大国。
B.政治上: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______关系为轴心的______外交。
②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A.美国的扶植: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______的反共桥头堡,从转而日本。
B.日本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
a.推行______改革,铲除了______以来残存的,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b.政府把放在首位,采取了制定______等方式,利用______推进经济的发展。
c.高度重视,采取引进______的方法,还根据实际情况边引进、边。
d.高度重视,政府保持对教育的,实行______教育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
C.利用有利的:朝鲜战争和______战争,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日本成为的重要供应地。
③日本崛起的影响
A.使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三足鼎立的局面。
B.经济的,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______的冲击。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①兴起背景
A.二战结束后,______地区掀起了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型独立的国家。
B.的国际格局,使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甚至成为的战场。他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状况。
②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A.诞生标志: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______举行,通过了《_____________》,确立了独立、自主、__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B.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二是要积极地反对______,主张用______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销毁______。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标志着______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______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重难阐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从专制独裁到民主自由,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国际关系也是一样。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实质是整体世界发展中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近代以来,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反对国际压迫,追求民主平等的斗争风起云涌,一部世界近代现代史,就是一部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的历史。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只是源于他们的野心膨胀,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西欧和日本重新崛起,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东欧也力图摆脱苏联的控制,离心力越来越强。随着国际力量的多元化,两极格局被打破,多极化趋势代之而起。
巩固应用
1.二战后初期,面对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西欧采取的策略是
A.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B.和苏联进行全面对抗C.加强内部联合D.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不包括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联盟C.欧洲经济共同体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有单独占领转为扶植政策是出于
A.加强美日经济联系的需要B.反共的需要C.发动侵朝战争的需要D.拓展美国海外市场的需要
4.二战后,日本为提高生产率,改变工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状况而采取了
A.铲除封建因素,推行民主化改革B.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C.引进先进的技术,并进行消化改造D.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
5.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B.冷战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D.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6.20世纪60年代,某国驻联合国的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大国和小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相互制约B.小国在联合国取代了大国的发言权
C.小国的行动不受第三世界的制约D.第三世界拥有发言权,但未能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现实
第31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掌握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理解掌握新中国在日内瓦和亚非国际会议上取得的外交成就。理解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概况和意义。理解掌握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原因、概况和意义。理解掌握新时期多边外交的原则及其指导下的外交成就和意义。理解掌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新发展及其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整体把握我国五十多年的外交发展历程,培养综合分析和认识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外交政策发展演变和外交成就,认识外交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预习与思考: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相比有何不同?

2.在谈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问题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毛泽东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试分析中国能够加入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

3.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联系中美、中日关系的演变,谈谈你的看法。

4.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主体知识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外交政策
①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A.原因
a.新中国成立初,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处于状态中。
b._____等西方国家却对新中国采取________态度。
c.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内容:包括“”、“”和“”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提出:在同和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年,周恩来接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第二年访问和时确立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B.内容:、、、、。
C.意义:标志着;它超越和的差异,其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的基本准则。
③“求同存异”的方针。
2.以独立姿态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①初期建交情况:1949年,______首先和中国正式建交,其后一年中,中国就同___个国家建交。
②日内瓦会议:年,新中国第一次以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③亚非会议:年,在举行的国际会议,以________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________的方针,推动会议在________的基础上达成了________原则,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取得了的成就,会后,中国与更多国家建立了外交联系。
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美国;________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成就显著,国际地位提高。
②恢复:在支持和拥护下,_____年第___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______、______等23国代表的提案,______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历史性的握手
①中美关系:
A.实现正常化的原因:
a.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相对衰落;战争的影响;在美苏中处于不利地位。
b.中国;增强和提高;中苏关系,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
B.过程
a.乒乓外交:“”指的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乒乓外交,由此打开了外交的大门。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Ⅰ.尼克松访华:年,美国总统______访问中国,双方在_______签署中美___________,中美两国终于重新走到了的起点。
Ⅲ.内容:强调要以___________来处理两国间关系,指出双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谋求;美国声明只有_________,_____是中国的一部分。
Ⅲ.意义:使中美两国结束,开始走上。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年月,中美两国发表___________;年月日,中美两国。
C.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国家纷纷和我国建交,出现了一个的热潮。
②中日关系:在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______”的冲击下,年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华,签订中日,实现了中日_________,揭开了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坚持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在_______中,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项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20世纪年代开始,中国主张不与和结盟,坚决反对_______,维护世界和平;按和一切国家发展关系,中国走向了时代。
3.取得的成就:
①不断扩大了同发展中国家的_____合作,现已被接纳为的观察员国,巩固和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②在多边经济领域,______年底,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WTO)
③积极参与组织的活动,促进了其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参加___________的各项活动,促进了亚太组合组织的健康发展。______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中国和东盟签订__________,决定建立,加强了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④改善和发展了之间的关系,与______、____、、____等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_________,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和,形成了的外交格局;
⑤积极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________年,中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国在上海签署,正式成立__________,在维护_________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
⑥积极支持联合国根据___________的宗旨和原则开展的各项工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难诠释
1.新中国外交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下,新中国积极发展与苏联、临国和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还打开了外交新局面,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在冷战格局下,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方针,站在社会主义一边,成功地维护了国家主权,打击了帝国主义。
六十年代: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威胁中国,中国采取“两只拳头出击”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
七十年代:由于中国的发展壮大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和斗争,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由于美苏争霸形势的变化和帝国主义、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分化,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八十年代以来:美苏争霸互有攻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壮大起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主题,中国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外交上“无敌国”,只有“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奉行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深受强权欺压,历经救亡图存的百年奋斗,深知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是何等重要。因此,新中国外交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和平外交的方针,选择了永远不称霸的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立和运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特别是周边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很快得到多国的响应。1955年,有20多个国家出席的亚非会议接受了五项原则。此后,五项原则被相继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五项原则内容之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和外部一切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干涉的权利,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和独立的根本标志。主权国家有选择本国社会政治制度、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对内对外政策、管辖本国公民及事件的权利。领土完整则是主权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应充分享有领土物质基础。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应充分享有领土不受侵犯、内政不被干涉的权利。平等互利则是指导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不分大小和强弱,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平共处是目标,而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是对国际关系发展的贡献。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提出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其四,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五.当前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内涵
2004年6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题为《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就如何充实和丰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提出了以下五点主张:第一,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平等;第二,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第三,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第四,通过对话与协作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第五,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多边机制的重要作用。
巩固练习: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特点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高涨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C.社会主义开始形成世界体系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2.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①1953年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②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③运用这一原则成功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④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B.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建立
C.《共产党宣言》D.“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4.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
A.不断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C.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D.美日对华关系的改变
5.“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B不依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意义
6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南南合作D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7.为维护再眼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国际组织是
A“七十七国集团”B亚太经合组织C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D上海合作组织
8.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外交形势发生一系列变化,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一直为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
请回答:
①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国际地位有哪些提高?与旧中国国际地位相比你有何认识?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有何影响?

第32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两极格局的瓦解、当今世界形势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和认识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明确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科学观念。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预习与思考:
1.简述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过程。

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成因分别是什么?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看待它们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4.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主体知识
一、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
1.原因
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A.1985年,________就任苏共总书记。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改革,遇阻后转向________。同时,苏联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B.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提出________路线,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苏联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国内政局逐渐失控,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激烈争斗,一些________先后脱离苏联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②东欧剧变
A.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中,发生剧变。
B.东欧新政权要以与昔日的盟主苏联分道扬镳,向西方靠拢。1990年,以________合并到________的方式,德国实现了统一。
C.1991年,_______和_______相继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③1991年发生的________成为苏联崩溃的催化剂。
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2.经过
①年月,________等____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________,简称________。
②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________最终瓦解,世界处于________时期。
二、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
1.和平与动荡并存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解。世界形势总体上________,________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②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________的对比平衡,被________掩盖的________纠纷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以________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________活动频繁,________和________时有发生,世界呈现________并存的局面。
③1998年,________境内________地区因________爆发战争。1999年,以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未经________同意,对________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是北约成立以来首次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大规模军事运动。
2.多极化趋势加强
①表现
A.由于苏联解体,________成为惟一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________,积极推行________。
B.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________、要求________的呼声越来越高,________趋势加强。
②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________,有利于世界的________。在21世纪的今天,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支持,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重难诠释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但世界明显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主要是由美苏两家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的。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和为争霸世界而全力以赴进行的争斗及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霸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不断加剧世界的紧张局势。随着华约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使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主题,既是今年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有待于解决的两大问题。
但世界还很不安宁。东西方的失衡,势必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依然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①原有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失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和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方面矛盾暴露出来。如,1992年的波黑内战,1998—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②苏联解体,美国处于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独霸世界的欲望更加强烈,于是高速战略,到处施威,频繁用兵,给世界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③国际恐怖主义恶性膨胀,已成为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
因此说,世界明显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但动荡、冲突、战争是局部的,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总而言之,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呈现出“三个总体、三个局部”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的状态是: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但世界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
苏联解体被美国看成是建立美国霸权的极好机会。1992年2月,即苏联解体不久,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就声称:“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好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同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篇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更武断地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本国安全的旗号,采取所谓“先发制人”的政策,紧锣密鼓地对外用兵。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没有充分理由和合法性的情况下,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有显著战略意义的地区,表现出极强的单级独霸气派。
第二,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早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此之前,社会主义阵营就已出现大分化;第三世界崛起,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相反,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了很大发展。
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都在不断发展壮大。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随着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在外交方面,已由过去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经济上的影响,转向主要是扩大日本在世界政治上的影响:建立日美同盟关系和全面合作的日欧关系,提出以日、美、欧三方面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经历了一个动荡的过程。目前,俄罗斯新型政治体制的框架已基本确立,以私有制为主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现在正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这些政治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虽然“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3、国际政治格局新旧转换时期的特点
第一,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
第二,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并不是因为多极格局已经发育成熟所致,这就决定了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还受地缘政治差异的制约。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单一性变成了多重性,亚太地区多元关系相对稳定,这种地缘政治的差异决定了两地区新旧格局交替的进程和方式都是不同的。
第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经济上,除美国、欧盟、日本外,中国、东盟、拉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中东的石油输出国都是各有优势的力量点;政治上,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没有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具有单独左右世界全局的战略能力;军事上,除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具有巨大潜力外,还出现了地区军事强国。
第五,西西矛盾和南北矛盾均有新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东西矛盾已不是世界的主要矛盾,西西矛盾即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上升,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逐渐具有相互争夺的性质。
第六,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经济竞争更为激烈。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第七,局面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增多,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问题、巴以冲突、美国“911恐怖事件”、伊拉克战争等。
巩固练习: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实质上是
A外来势力的颠覆活动B国内敌对势力的反革命政变
C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D资本主义复辟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原则B.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C.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4.1991年12月成立的“独联体”是
A.苏联的别称B.一个主权国家C.与华沙条约组织性质相同D.主权国家的联合组织
5.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过渡
C.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组织对抗过渡D.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苏联虽然解体,但美国难以独霸世界B世界政治力量结构呈现多样化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D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7.“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体,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结束;同年中东地区爆发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了战争和冲突,其激烈程度为欧洲地区50年所罕见;2000年6月,韩国和朝鲜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上述材料表明:①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②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③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④冷战结束,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加,同时出现一系列新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下列与世界格局多样化发展无关的是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B苏联解体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9.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不正确的说法是
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B反映了世界格局变化的多极化
C它是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
10.阅读下列材料:原为超级大国的苏联解体,直接加快了多极化趋势。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衰落,日本、西欧各国经济力量的上升,也使得多极化趋势变得不可逆转,都具备成为多极中的一极的潜力。请回答:
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②成为一极的条件是什么?

③多极化发展对世界总的影响是什么?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4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4”,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22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史实;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的阶段特征和党的主要活动以及不同时期党的土地政策。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图片、地图、文字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和认识,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学习、提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作风。
预习思考: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党的二大解决了什么重大理论问题?

2.党在不同阶段制定了怎样的土地政策?其依据是什么?各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在党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哪几次转移?原因是什么?
4.简述两次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特点和意义。在合作中又有哪些斗争?党的态度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进而分析制约国共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5.针对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中共各采取了怎样的方针?结果如何?试分析导致各自结果的原因。
6.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胜利前后中国出现了哪两种命运?围绕两种命运,国共两党有哪些主要活动?结果如何?为什么?
7.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意义各是什么?

主体知识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党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中国一批先进分子“”,接受并宣传,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③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党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A.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将《》作为机关刊物。
B.1920年10月,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C.武昌、长沙、广州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1927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召开,最后一天会议移至游船上举行。
②“一大”内容
A.通过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是;性质是;奋斗目标是。
B.选举了中央局领导:为书记:负责组织工作;负责宣传工作。
③“一大”内容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B.标志着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反对,反对。
二、国共第一次合作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条件
①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必要性)
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迫切需要改组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工运高潮的失败中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建立统一战线。
a.中共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1921年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
b.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以为起点,以被镇压而结束。
②国共为实现积极努力(可能性)
A.1922年6月,中共发表《》,明确提出了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中共“二大”讨论了同国民党建立的问题,正式确立了建立的方针。
B.孙中山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决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
③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帮助。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合作实现后,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3.主要活动:
①1926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推动了的发展。
②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出现全国性的,与此相配合的。北伐中领导的,成为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①1927年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党”反共的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
②1927年8月,中共召开“”,确立了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武装斗争最初以夺取为目标,以后针对城市地区的现实,开始建立。
三、国共的十年对峙
1.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应中国的革命道路
①武装夺取城市
A.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的开始。
B.根据“八七会议”决议,1927年9月9日领导的湘赣边秋收义爆发。
②开辟井冈山道路: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道路,是以,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2.红军长征(党领导规模的战略中心由南方的瑞金转移到西北的延安)
①背景
A.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和地方反对势力。
B.由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共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被迫撤离南方根据地,开始北上长征。
②概况
A.1935年红军打到遵义,中共中央召开,纠正了错误的,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使革命形势。
B.1936年10月,胜利达到陕北,后以为中心,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3.西安事变
①背景
A.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东北的,侵占中国东北,进逼华北,中日民族危机上升。
B.国民政府采取的政策,对日本侵略步步退让,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
C.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的主张。
②爆发及和平解决
A.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
B.中国共产党认真分析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确立了西安事变的方针。
③和平解决的影响: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的建立和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
四、中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①1937年日本制造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②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的正式建立。
2.抗战中的两个战场:即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的。
3.共产党的敌后抗战
①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逐渐成为主要战场。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残暴的“三光”政策。
②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路线,积极发动群众,使八路军和新四军多次粉碎敌人的“扫荡”,消灭了大量日伪军。
4.抗战中的国共摩擦
①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会,确立了“、、、”的方针,先后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②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的方针,多次击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抗战胜利
①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百年来中国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②意义: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五、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民主与、和平与、联合政府与的两种命运。
①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召开,毛泽东指出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号召全党为废止 、建立 而奋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②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在召开,重点讨论加强反共力量、准备和坚持、拒绝成立的问题,是坚持 、准备 的大会。
③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均提出了自己的建国方针。
2.概况
①与国民党进行政治谈判,争取实现的建国目标
A.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从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与10月10日签署了《》(即“双十协定”),确立了的方针。
B.政治协商会议后,国民党继续坚持的方针,制造了一系列迫害民主人士的惨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了政协通过的的路线。
②通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
A.1946年6月,蒋介石调重兵进攻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中共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经8个月作战,粉碎了国民党的。
B.中共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
C.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共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将战争引向。
D.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了、和三大战役的胜利,整个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E.1949年国共双方北平和谈破裂后,人民解放军于4月21日发起,4月23日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进军和,解除了除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六、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
1.筹备:1949年9月21日,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的有关事宜。
2.成立
①1949年月日,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②中央人民政府和(后改为国务院)负责人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海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等优秀人物、知名人士和专家组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3.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成立,是和相结合的胜利。
七、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
1.目的:稳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
2.概况
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制定了土地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民,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发展。”
②从1950年下半年到年春,土地改革分三批在全国各地展开,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意义
①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具有革命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②农民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翻身做了主人,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生产建设。
重难阐释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共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表现在: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共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共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推动着近代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共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能够制定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直至胜利。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支持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2.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历史意义:中共“一大”没能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纲领,1922年党的"二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初步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这是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此前,中国人民已经进行了80多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然而没有一个阶级的政党能真正认清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解决了80多年来中国革命末解决的问题,抛弃了以往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对封建军阀的依赖性,从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它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标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阶级代表的远见卓识和强大生命力。
3.中国革命走井冈山道路的原因:井冈山道路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中国走这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首先,从经济上看,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薄弱,工人所占的比例较小,没有在城市发动革命的强大的阶级基础;从政治上看,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可以作为合法斗争的阵地,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和其它政治活动的合法权利,没有在大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公开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因此,中国革命只能走井冈山道路。
4.中国新民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位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际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大国里扫荡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从而及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④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巩固练习:
1.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D.南昌起义
2.右图是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该组织的创建地点和创建人是
A.北京 李大钊B.上海 陈独秀C.湖北 董必武D.山东 王尽美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所规定的党的奋斗目标不包括
A.推翻资产阶级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D.消灭阶级差别
4.下列关于中国共立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修改了党在当时阶级的奋斗目标B.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C.讨论了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问题D.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
5.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所说的“内部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B.中国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
C.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大敌人D.中共发表了《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
6.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B.国共第一次合作C.“八七会议”的召开D.南昌起义
7.红军长征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是
A.井冈山B.长沙C.瑞金D.延安
8.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
A."八七会议"召开时B.遵义会议召开时
C.《八一宣言》发表时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
9.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D.蒋介石发表讲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
10.中国新民主主义基本胜利的标志是
A.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B.1949年政协会议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去过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11.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当时世人议论纷纭。下列评述中,哪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质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B.楚汉相争,成者王侯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第24课巩固新生政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重要举措,理解1954年宪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分析与课本有关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1954年宪法,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
预习思考:
1.抗美援朝的原因有哪些?有何意义?

2.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有何作用?
主体知识:
一、巩固新生政权:
1.抗美援朝:
①背景
A.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B.美国操纵通过决议,组成“”进行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C.美国命令开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解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②经过
A.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B.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志愿军将美军从打回到附近。
C.1953年7月,美国被迫与朝中方面签订了,战争结束。
③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保卫了我国的安全,为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外部环境。
2.镇压反革命运动
①目的:给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
②经过
A.1950、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先后发布了《》《》。
B.运动采取“,,”的政策,重点采取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
C.年10月,运动胜利结束。
③意义: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上的残余势力,大致平息了匪患,纯洁了,使我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
3.“三反”“五反”运动
①背景:在抗美援朝期间,出现了某些国家干部贪污腐化以及一些,进行的现。
②目的:规范秩序,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
③概况
A.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国开展了、反浪费、的“三反”运动。前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原天津地区专员被开除党籍,依法判处死刑。
B.1952年初至10月底,中央人民政府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了、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的“五反”运动
④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为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制订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目的:保证在政治上从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度。
2.内容
①《宪法》共有106条,分为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和首都等四章。
②《宪法》确立了我国的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写入。
3.意义
①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②它的颁布加强了,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重难诠释:关于过度时期的社会性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度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并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属于过度的阶段。
在这一社会中,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是五种经济成分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其中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占有很大的比重。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里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成分,改造非社会主义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变成社会主义经济。所以说,建国后的新民主主义时期并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属于过度的阶段。
就其整体而言,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的,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因此,不能把新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截然分开。我们承认这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同我们把新中国成立以后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不矛盾。说过度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说过度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的某些特点和五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侧面加以强调的结果,没有根本的区别。
知识运用:
1.1951年开始的“三反”和“五反”运动
A.分别在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中进行B.分别在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中进行
C.目的均在于惩治私营企业中的不法行为D.都是为了惩治干部队伍,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
2.下列不属于“三反”运动内容的是
A.“反贪污”B.“反行贿”C.“反浪费”D.“反官僚主义”
3.1954年《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B.《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饿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D.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
4.建国初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的重大举措是
A.镇压反革命B.抗美援朝战争C.土地改革D.“三反”“五反”运动
5.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第25课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性质及职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及发展过程、民族区域自治制的含义,理解这三者共同构成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渠道搜集资料,了解现代中国政治体系的鲜明特色及优越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理解建设民主政治要从国情出发。
预习思考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2.建国后,我国统一战线是怎样发展的?

3.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主体知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
1.建立
①探索发展阶段(1954――1957)
A.时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意义:这一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与关系,昭示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
②遭受挫折阶段(1957――1965):1957年,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了的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趋于停顿。
③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十年“”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④恢复完善阶段(1976――今):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人大加强工作,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建设,在中国现实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1.确立
①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专制独裁的历史,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经过
A.1949年召开的,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和的政治制度。
B.1954年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宣布了和各民主党派的确立。
③组织形式:是党领导下的的主要形式,是的基本组织。一届人大后政协成为、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④意义:这一制度的确立,调动了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共同建设祖国的新局面。
2.发展: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的方针,作为党与各民族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得到了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的拥护。
3.挫折
①1957年的斗争扩大化,使很多民主人士被错划成右派,无法参政议政,严重破坏了制度。
②“”时期,民主党派停止活动,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4.恢复和发展
①“”结束后,党领导下的与制度得到恢复,并得到新的发展。
②1982年党提出与各党派“、、、”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了新的春天。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基本内容:在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实施
①《》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对自治区的类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区内的民族关系都作了详细的说明。
③到1956年我国已建立了大省级自治区,余个自治州,自治县,已经出具规模。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民族政策重新得到落实。198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作用:这一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日益繁荣与发展。
重难点诠释:
1.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异同:
①同:都有定期选举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
②异:
A.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
B.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按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合一原则组织活动;资产阶级议会制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活动。
C.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则采取两当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D.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在社会主义共有制基础上为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议会制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工具。
E.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行使国家权力代表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西方议员由竞选产生,不对选民负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
3.我国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①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这种领导地位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而为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公认的,彼此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②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也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二者合作的方针是“十六字方针”。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④合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知识运用
1.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整风运动D.成立全国政协
2.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A.1949年秋B.1954年秋C.1956年底D.1978年底
3.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力和义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的根本依据是:
A.民主党派帮助过共产党B.民主党派已经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C.共产党信任民主党D.共产党需要民主党派
5.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维护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为实行民族平等,党和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A.实行土地改革B.大力的财力支持C.实行民主改革D.实行区域自治制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将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到1990年我国有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4个……
回答:①材料一中反映的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实现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什么?

②材料二给材料一证明了什么?二者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③材料二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现什么政策?有什么现实意义?

第26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背景和表现、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基层民主选举的含义和基层干部产生、城乡变化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了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在思想上认识依法治国和牢固树立民主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预习思考
1.“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背景和主要表现。

2.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表现?你怎样理解从“法制”到“法治”这一字之差所体现出来的变化?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依法治国?

3.什么是基层民主选举?围绕基层民主选举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哪些文件?基层干部的产生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新时期基层民主选举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主体知识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背景:由于的影响和煽动,在全国大中学校纷纷建立起组织。在状态下,许多、和被抄家批斗,人民的得不到任何保障,与遭到严重摧残。
2.表现
①随着“”的展开,部门纷纷陷于瘫痪,各种组织纷纷成立,陷入极端混乱。
②和制度都遭到了破坏,国家的形同虚设,被严重践踏。
③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在“”、“”的风暴中遭到破坏,党的被践踏,无法正常进行。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开始:十年浩劫结束后,特别是以来,中共全面和加强了建设。
2.表现:
①首要环节: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在主持下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改革,首先从开始,改进了和制度,加强和建设。
③十一三中全会后加快法制建设步伐:
A.初步建成较完备的法律体系:颁布并多次修订年新《宪法》,又相继出台了《》、《》、《》、《》等各种法律法规。
B.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1989年和1999年先后通过颁布的《》、《》两部法律规范了行为,使“”有了法律依据,反映了原则。
C.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1999年中共十五大把“”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并被正式写入。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含义:它是我国落实、、的重要举措,是的一环。
2.基层干部的产生:建国后很长时间都是产生,1989年和1998年全国人大先后颁布《》《》规定产生。
3.职能变化:城市居民委员会由转变成,权力下放到,实行
包括、、、、与。居民不仅,而且还。在农村,以、、和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保障了农民的。
4.意义: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普及是中国的重大进展,是中国政府为贯彻“”精神,保障群众的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3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
①概况
A.19世纪末,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汇集成了义和团运动,他们怀着朴素的激情,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清政府无力镇压,只好,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部迅速发展。
C.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的途中发出“”,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②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维护帝国主义的。
②经过
A.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的率领下从进犯北京。
B.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和光绪帝在逃往途中任命和与联军议和。
③结果及影响:1901年,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重难诠释
1.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规模和影响都很大;都暴露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都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②不同点:从兴起的原因看,前者主要是由于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后者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从斗争的主要对象看,前者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王朝;后者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从运动的进程看,前者有统一的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后者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和斗争纲领,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从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看,清政府对前者自始至终坚持“剿”;对后者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从对西方的态度看,前者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后者盲目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①“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提出的。因此,这个口号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民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
②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洋教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出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认识阶段。“灭洋”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清”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朝廷”和“大清”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不反对封建制度。
③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个口号也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不能识破清政府的阴谋诡计,以至后来上当受骗。
知识运用
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内河新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新口岸C.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巨额赔款
2.下列对三国干涉还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日本妥协告终B.反映了列强在侵华上的矛盾
C.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D.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3.帝国主义在中国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所产生的最严重的影响是
A.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B.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C.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峰
4.下列对于义和团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B.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农民阶级可以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以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请结合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评价这一观点。

第17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历史意义。结合时代背景综合认识“三民主义”。
2.过程与方法: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具有的伟大历史意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预习思考
1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

2概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酝酿到高潮的过程。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作为封建官僚的袁世凯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说明了什么?

5.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主体知识
一、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政府企图用来挽救其统治危机,反而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二、过程
1.兴起
①建立团体:年,在成立中国团体,其目标是推翻,建立。
②资产阶级思想广泛传播和革命团体。
2.发展
①组织上:建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A.建立:年在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
B.纲领;,,,。
C.机关刊物:
D.性质:。
②理论上:阐发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A.主要内容及其地位:民族主义是指;民权主义是指,是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的核心是。
B.意义:
③思想上:宣传革命思想——论战
A.论战双方:革命派和、为代表的。
B.主要内容:主要围绕、等问题展开。
C.意义:使。
④军事上:发动武装起义
A.主要起义:和。
B.结果及原因:由于缺乏和没有而遭挫折。
C.影响:沉重打击了,日趋成熟。
3.高潮
①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率先发难。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以为都督的,定国号为,政体为“”。短短一个月,全国个省宣布独立,许多地区也积极响应,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②中华民国的成立: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颁布《》,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性质的国家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也没有结束全国的。
③清朝灭亡:年月,下诏退位,清王朝在中国多年的统治结束。
三、结果——成功与失败并存:
1.成功之处:推翻了的统治,结束了制度,建立了,颁布了。
2.失败
①标志——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年月,袁世凯在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
②原因
A.革命党人的幼稚妥协: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处于的境地,成分复杂,很多人把推翻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时也表示。在南北议和时双方达成协议:袁世凯赞成共和,并逼,革命党人。
B.旧势力的破坏:和害怕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希望袁世凯。
C.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帝国主义积极物色新的,把目光投向袁世凯,不断制造中国政局的舆论。
D.袁世凯具有一定的政治资本:袁世凯控制,有雄厚的军事实力;武昌起义后组织责任内阁,掌握清政府的;镇压义和团运动,受到的青睐;新政中大刀阔斧改革,颇有作为,获得一定好感。
③含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从根本上说是失败了。
三、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的资产阶级革命。
2.作用: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从此的观念深入人心。
重难诠释
1.三民主义及其评价
①三民主义包含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部分。
A.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两层意思:一是反满,即推翻清政府。反满不是“排满”,是指反对清朝统治者及其特权,非所有满洲人。二是独立,即推翻作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王朝,建立“民族的国家”,暗寓了反帝的意愿。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前提,其提出是民族矛盾的反映,它在客观上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广大爱国者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但是,反帝旗帜不鲜明,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恨集中于其代理人满族统治者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有三层含义:一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共和国。三是防止帝制复辟。这一主张不仅批判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谬论,也打破了推翻清王朝后重建汉人君主政体的观念。民权主义是阶级矛盾尖锐的反映,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的愿望。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与民族主义紧密相联,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但是它仅要求推翻封建专制政府而不是消灭整个地主阶级,因此反专制是不彻底的。
C.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通过核定地价,征收土地税的办法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建立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其目的在于消灭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它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希望从封建生产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解决土地所有制与发展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革命纲领,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农民的同情。但它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也不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②评价:
A.进步性: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因而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局限性: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制定的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又不敢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它主张民权,又不敢发动人民,它主张民生,又不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体现,其局限性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
①主权在君还是主权在民,是传统国家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分水岭。建设主权在民的国家,是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政治近代化的本质特征。
②西方列强的入侵触发了“天朝”深刻的国家危机,又激起先驱者对外部世界和西方国家制度的朦胧向往。经过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介绍,外国传教士、出使人员和早期改良人士的输导,康、梁、潭、严等维新人士的思想启蒙和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勇敢尝试,议会制、三权分立、民主自由、天赋人权等先进思想广为传播。“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民之自由也,天之所畀也。”类似的惊世咳俗之论,猛烈抨击了“朕即国家”、“皇权至上”等神圣不可侵犯的天条,从理论上移植了构建中国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本框架,初步实现了国家学说的基本框架,初步实现了国家观念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
③正是在国家观念更新和国家制度变革的互动中,孙中山以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趋利避害的价值尺度,融会中西,继往开来,系统探究国家理论,创立了以三民主义打造近代国家的政治理念,并以“知难行易”为实践指导,百折不挠地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而赴汤蹈火。从世界大趋势来看,辛亥革命是顺潮流而动;在中国当时的情况下,孙中山的理论和实践都超越了前人与同辈,将中国近代国家推进到最高水平。
④西方近代的国家学说和政治体制也是五花八门。孙中山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体系,把民族解放、国民革命和社会改革三大历史任务融为一体,完整地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将革命党人团结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从而推动了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使救亡图存的运动与政治近代化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文明、富强之路。
3.孙中山为什么让位于袁世凯
①客观原因
第一,辛亥革命以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欢唤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收拾局面,而此人非袁世凯莫属。武昌起义发动成功,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但是社会动荡,列强环伺;而革命尚未成功,清军尚在眼前。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铁碗人物来完成革命的任务—推翻清政府,同时又帮助他们稳定秩序,清除内乱,迅速体育内政,以防外人干涉。
第二,袁世凯在清末“新政”中,成绩颇著,得到了资产阶级的信任和欢呼。
第三,列强与资产阶级各阶层一致倾向“拥袁弃孙”。武昌起义后四天,以立宪派为主的江浙政治代表,就开始制定拥护袁世凯以收拾大局的计划。他们一方面让拥有实力的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以顺应一致要求共和的全国人心;另一方面则压迫革命党人交出政权,由袁世凯当共和政府的大总统。立宪派看好袁世凯,革命党人也是如此,就连革命领袖孙中山、黄兴以及汪精卫等也看好袁世凯。孙中山在担任临时大总统后,面对复杂动荡的局势,穷于应付,颇感心有余而力不足,遂认为“清帝退位,民国统一,彼此建设之事,自应让熟有政治经验之人”。
第四,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由于缺乏经费,时刻面临着军队解散、政府崩溃的危险。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革命党人拥有了半壁江山,但离革命的真正胜利甚为遥远。革命党人要兴师北伐,各级政府机构要正常运转,这都需要大量经费,而当时国穷民困,各地库存空虚,列强又迅速控制了海关税款,使革命党人举步维难。可以说,此时革命党人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财政问题最为突出。孙中山“让位“固然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比较而言,财政困难是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②主观原因
第一,革命党人对掌握政权缺乏思想准备,以为中华民国建立后,只剩下建立民国的问题了,从而产生功成身退的思想。襟怀虽坦荡,但也反映革命党人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没有一个成熟的组织政府的准备方案。于是,大权旁落也就成了自然的事。
第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尚不具备管理国家的政治经验和才能。从同盟会来说,可以说它还不具备领导全国的规模,还不成熟。并且革命党人常年寓居海外,从事的多是些革命暴动和宣传,对于任何管理、组织一个国家,并无实践经验。他们与长期宦海浮游的立宪派和其他新旧官僚相比,明显缺乏政治经验。儒家政治理想和“道德本位”思想对孙中山也有很大的影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孙中山的政治抱负之一。在孙中山看来,袁世凯就任总统后受到的约束,不仅来自《临时约法》,而且还有他自己的诺言和誓约,即中国人对政治家持信守约的责求。孙中山让位也与其信守的“民本”思想有关。
问题探究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巩固应用
1.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A.成立时间最早B.有明确的纲领、共同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C.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D.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矛盾
3.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在宣告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都督。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现象是
A.辛亥革命迅速扩展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旧官僚投机革命D.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4.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B.议会C.内阁D.全体国民
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6.阅读下列材料
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摘自《孙中山选集》第587页
请回答,
(1)孙中山在上文中指出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除孙中山总结的原因外,造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3)谈谈你对孙中山上述讲话的认识。

第18课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精神”。
2.过程于方法:联系中外史实,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通过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的分析,理解五四运动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五四运动作为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民主与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体会民族精神的觉醒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预习与思考:
1.结合课后解析与探究,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有哪些?

2.五四运动的意义有哪些?你怎样理解五四精神?这种精神有什么作用?

主体知识
一、背景
1.日本加快侵华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
②1915年,日本公使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①中国政府派出以外交总长为首的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②欧美列强做出将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二、经过
1.爆发:1919年5月4日,从北京开始。
2.发展:在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结果:斗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北京政府罢免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在《》上签字。
三、意义(五四精神)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传播和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的精神。
4.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端。
重难诠释
1.新、旧民主注意革命的异同:
①相同点:
A.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革命的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
②不同点:
A.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B.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C.目标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D.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2.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不同:
①从领导力量看:前者是资产阶级领导,由于其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且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后者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工人阶级等上历史舞台,进行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②从规模和群众基础上看,前者虽有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群众;后者的规模是空前的,工、学、商等阶层都参加,反帝反封建方面的彻底性是空前的
③从结果和影响看,前者虽结束了封建专制,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后者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问题探究
结合“重难诠释”中的“不同点”探讨: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巩固应用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北洋政府的腐朽无能B.中国代表团妥协退让
C.帝国主义蛮横无理D.弱国无外交
2.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B.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无产阶级是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
4.在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的口号得以初步实现的有: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拒绝和约签字”④“还我山东”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B.追求科学C.追求真理D.勇于解放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淤沪护车使卢永祥电》
材料三6月3日以后……在学生要求下,(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贴。……
材料四(五四运动)浦东一带码头工人"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

(2)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

(3)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熟悉《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巴黎公社政权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培养探求真理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革命。教学难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预习与思考:
1.空想社会主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主张有哪些?结果如何?为什么?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重大意义?

3.简述巴黎公社革命的经过,并简析其意义。

4.你认为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体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①19世纪初,随着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②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了一股
思潮。主张新社会实行制度,被公认为“”的最早预言家;傅立叶的理想社会是制度,主张;欧文是
的实验者,但他的“”也耗尽全部资财后瓦解。
③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和考察,创立了理论。
2.诞生
①标志:1848年《》的发表。
②社会历史观: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社会主义的实现系于的革命斗争。
3.意义: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在其指导下,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第一个工人政权---巴黎公社
1.背景
①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人民组成,保卫首都。
②1871年3月,资产阶级妄图解除巴黎人民组成的武装。
2.政权的诞生及措施
①巴黎工人群众发动起义,临时政府总理逃跑,由市民选举产生的
政府接管了政权。
②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公社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维护的利益;还通过了其他的改革法令,如用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等。
3.结果--失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消灭,不惜血染巴黎,1871年5月28日公社失败。
4.意义
①马克思发表《》,对人类历史第一个政权的经验教训做出了理论总结。
②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重难诠释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基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经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所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集中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这就为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可能,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阶级的、政治的前提。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抗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表明无产阶级以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有史以来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其中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恩主义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指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哲学,主要代表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两人思想的合理部分,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i8世纪下半期和19世纪初期,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但没有指出资本家财富的真正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9世纪初期,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积极的主张和天才设想,但他们不懂得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因此其理论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伟大动力的新条件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巩固练习:
1.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发展B.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C.个人不能享受社会财富D.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提出了改造社会方案
2.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的是
A.莫尔B.圣西门C.傅立叶D.欧文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B.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建立
C.《共产党宣言》D.“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4.巴黎公社是
A.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权B.无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C.巴黎自治政府D.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
5.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的社会》
材料二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丑恶制度”指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2)材料二中所说的目的是什么?你怎么认识材料中提到的观点?

第21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背景、爆发、结果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全面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掌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在思想上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形成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发展观念。
预习思考
1.分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认识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二月革命后,俄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及时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3.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是什么?在十月革命过程中有什么表现?

4.结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的思想,分析俄国苏维埃政权的特点。

5.比较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

6.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主体知识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1.历史条件
①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进行改革,推进,为创造了条件,使俄国发展成中等发展水平的帝国主义国家,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②由于改革,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使社会矛盾集中尖锐,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俄国的,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激化了各种矛盾。
④俄国无产阶级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还拥有广大的同盟军农民。
2.酝酿准备:
①1917年3月,工人和市民游行发展为武装起义,沙皇被迫退位。二月革命推翻统治俄国年的王朝,形成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没有,拒绝,对外。在此历史关键时刻,列宁回国发表《》,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夺取政权,实现,通过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四月提纲》成为的纲领,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并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③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的方针,并掌握越来越多的的领导权,起义时机日趋成熟。
二、概况
1.爆发:1917年11月6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攻占,推翻,取得起义胜利。
2,建立政权:全俄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通过了《》和《》,选举组成,世界上国家诞生。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苏俄政治体制建设初具规模。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的束缚和的统治,建立起专政,开辟了的道路。
2.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它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同时给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的道路。
重难诠释
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是在革命起义过程中诞生的,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1917年3月12日,在武装起义取得关键性胜利的时候,彼得格勒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执行委员会,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在全俄苏维埃成立前,彼得格勒苏维埃实际上起着全俄苏维埃的作用。
掌握苏维埃领导权的孟什维克认为无产阶级没能力管理国家,劝说资产阶级出面组织政权,这样临时政府于1917年3月15日宣布成立。它是由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代表组成的资产阶级政权。
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大多流亡国外或在监狱中,俄国无产阶级缺乏经验,1917年6月16日召开的全俄工兵代表第一次代表大会,做出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临时政府成为全国合法的政权。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不断激起人民的反对,使临时政府陷入危机。1917年7月,俄国惨败的消息激起首都工人和士兵的游行示威,临时政府派兵镇压,接着实行白色恐怖,大肆逮捕布尔什维克党的干部,解散工人武装,这就是“七月流血”事件。这个事件表明,资产阶级已经用暴力夺取了全部政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不复存在,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2.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矛盾。
巩固练习
1.19世纪60年代,俄国改革很不彻底的突出表现是
A.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B.俄国在列强中仍处于落后地位
C.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D.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2.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直接目标是
A.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反对参加世界大战D.推翻临时政府
3.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两个政权是:①沙皇政权②工农苏维埃政府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工兵代表苏维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二月革命爆发②《四月提纲》发表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④攻占冬宫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5.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有: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6.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7.为什么俄国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而赢得人民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