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荷塘与江南(人教版高一必修)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9

荷塘与江南(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荷塘与江南(人教版高一必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名篇,历来对他的解读读者习惯于把眼光停留在“荷塘月色”的描写下,而对于作者提到的“江南采莲”则较为忽略甚至是不理解。笔者在此则认为,后者正是解读《荷塘月色》的重心所在。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文章的第四、五两段描写的荷塘月色世界的审美构成。诗人在此撷取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华这些充满了古典文化意蕴的意象,荷塘之中,荷叶田田,美如裙裾;荷花如星,绰约千姿,明珠乳白;风送荷香,吹皱一池碧水,含情脉脉——朱先生在此创造出了一种素静淡雅的氛围,这是一种诗意的美,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宁静和谐、令人陶醉的审美愉悦。这些描写固然是写景抒情,寄托作者暂得的宁静,抒发心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悲伤。

但是如果仅作此分析,解读是很低浅显的。我们都知道,“散文是我手写我心”(郁达夫语),“散文是有我的艺术”(林可夫语),散文的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那荷塘的月色、月下的荷塘,处处浸润着朱先生的情思、意趣、气质与性情。

荷香月色世界一种柔而不媚、美而不妖、自然温婉的风格不正是儒家的温柔敦厚的美学观念的折射。特别是“荷”与“月”两个中心意象已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荷的亭亭净植,香远益清,出淤泥而不染;月的皎洁澄明,纤尘不染;这些都寄托了朱先生的君子人格、清洁精神和儒家知识分子的典型的中和主义心态。不仅如此,这里还有“脉脉的流水”——象征诗人温润如玉、温婉多情的敦厚性格;“一层淡淡的云”“薄薄的青雾”——象征学者的苦闷惆怅,传统文士内心的郁结。所有这些既是写景抒情,更是托物言志!既是眼前之景,又是心中之景!

但是文章并未就此收束,诗人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

他们到底与上文的“荷香月色”有何关联,显然弄清“江南采莲”的意蕴是深入解读的关键?

朱自清先生在扬州,长在扬州,是典型的江南人,他熟悉江南的旧俗——采莲。江南采莲,“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低头弄莲子”的柔态,那种生活是“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真是有趣的事”。江南采莲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一起嬉戏采莲,不拘礼法地相互表露爱情。这不也正是一个自由的充满情趣的世界吗?这种意境不正与前文的荷香月色惊人的一致吗!

这就要说到江南的审美意蕴了,江南“在传统的文化语文里是美”的象征,古诗词中的“忆江南”“梦江南”的生活都是无限美好的,在江南风景如画,佳人如月,风流繁华,在江南那里好像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宗自华的《美学散步》)。刘士林先生指出:“《西洲曲》是中国诗性精神的一个基调,所有关于江南的诗文、绘画、音乐、传说,所有关于江南的人生、童年、爱情、梦幻,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最初的原因。”(《〈西洲曲〉与我的江南情结》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正是在一唱三叹的江南抒情诗中成长起来的。经过魏晋六朝的文化积淀,“江南”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诗意地栖居地。

江南,在文中是一方大的荷塘!她在朱先生的意识深处,她的色彩是清晰的而非朦胧的,她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荷塘”。

作者为什么在结尾要提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笔者认为此处的江南不再是审美世界中的江南了,而应是现实世界的江南,这是诗人的顺势联想。文章正是在“入荷塘”与“出荷塘”,在“入江南”与“出江南”,在“入家门”与“出家门”这一审美结构中来完成意义建构的。“惦着江南”这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理由。第一,江南有他的浪漫的爱情。朱先生与妻子武钟谦女士1916年在扬州结婚,那一段时光是令他回味的,那种自由和悦的家庭生活与江南采莲的热闹有趣是多么的契合。可是,到写作之时,时过境迁,人已不在江南,并且斯人独憔悴,妻子由于多产体弱,已经患病。(参见季镇淮《朱自清年谱》)。第二,担心江南风风雨飘摇的时局,1921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715”反革命政变。这种形势,朱先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是担心的。第三担心江南的朋友,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人都在发生分化,朱先生的许多在江南的朋友——激进的知识分子——有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们的处境是令先生担忧的(参见《名著重读》之钱理群文《朱自清为什么“不宁静”》)。

扩展阅读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上课铃打响,学生全体起立)

(大屏幕显示)

再别康桥

生齐说: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要一起重温徐志摩的一篇名作,它的题目叫——

师生齐:《再别康桥》!

师:我知道大家不久前刚刚学过这首诗歌,但是我今天要告诉大家,经典就像一坛好酒,越放它的味道越醇香,徐志摩的这一首《再别康桥》就像这样一坛美酒一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它,再次品尝这历久弥新的一种醇香。

师:那么,我先给大家把这首诗再来朗读一遍。让我们再来进入这首诗歌的意境。

(大屏幕缓慢随朗读显示《再别康桥》全文)

师(激情范读):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掌声)

师:我想大家的掌声不仅仅是给我的,更多的是被《再别康桥》的美所深深地感染和陶醉了,然我们暂时先从这首诗歌里走出来,我们今天先让大家看这样一首诗歌,也是同样来写和康桥告别的一首诗:《康桥,再会吧!》。有没有同学在这节课之前读过这首诗?

(无人回答)

师:有没有?都没有。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好吧,我们集体来读这首诗。我来起个头:

(大屏幕显示)

师(深情):康桥,再会吧!1——2——

生齐诵:

65康桥,再会吧;65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

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65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65难忘春阳晚照,泼翻一海纯金,65淹没了寺塔钟楼,长垣短堞,65千百家屋顶烟突,白水青田,65难忘茂林中老树纵横;

巨干上65黛薄茶青,却教斜刺的朝霞,65抹上些微胭脂春意,忸怩神色;65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65象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65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65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65难忘榆荫中深宵清啭的诗禽,65一腔情热,教玫瑰噙泪点首,65满天星环舞幽吟,款住远近65浪漫的梦魂,深深迷恋香境;65难忘村里姑娘的腮红颈白;65难忘屏绣康河的垂柳婆娑,

师:好了,大家读得非常的精彩。我想问一下大家,读了一遍之后,能不能非常简单的了解到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绪呢,能读出来么?什么情感?来,(点起一名女生)你来说一下。

生1:我觉得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他很难忘,很依恋。

师:难忘和依恋这种感情,是吧。你从什么地方看得出来?

生1:他在好几段句首都写到了“难忘”这几个词,然后还有在,“我心中盛满了别离的情绪”,还有“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以及倒数第二段这个“浪漫的梦魂,深深迷恋香境”都表现了作者对康河的深深难忘和依恋。

师:这位同学读课文非常能抓住重点,大家听出来没有?她抓住那些词汇了?

生齐答:难忘!

师:而且这种直接传达出作者情感的词语直接把握住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吧。好了,非常好。那么,我现在就要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了:在这两首诗歌里面,你喜欢哪一首会多一点?哪一首?

零星学生:前面那首。

师:《再别康桥》?为什么?

(无人应答)

师:你们知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能不能猜得出来是谁?

生2:徐志摩。

师:他非常的聪明。因为有了《再别康桥》自然有第一次离别。大家都知道,徐志摩实在1922年求学完了以后离开康桥的,他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歌。当他1928年重游故地的时候,才有了今天这首作品:《再别康桥》,这是6年以后的诗作了,那么6年以后的诗作为什么在文学史上要比他第一次的作品更广一点,这个奥秘到底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个问题。我先让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通常来读一首诗或者来比较诗歌作品的时候,一般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呢?你会比较它的哪些角度?(点一名学生)来。

生3:我觉得,如果要比较两首诗的话,应该可以从它的情感还有表现手法。

(师在黑板上写下)

情感,手法

师:还有么?

生3:语言风格

(师在黑板上写下)

语言

师:好了,还有么。

生3:我回答完了。

(另一名同学举手)

师:好,来。

生4:我觉得我可能首先会从题目的角度。

师:题目?还有什么?

生4:再有就是文章的开通和结尾,就是整首诗的开头和结尾。

师:它属于哪一个角度,开头和结尾是不是一个角度?

生4:结构。

师:哦,结构的方面。

(师在黑板上写下)

结构

还有吗?

(生4摇头,后一人举手,师点头示意起立回答)

生5:我觉得让我分析,我可能会从诗中的形象来分析,就是这首诗它到底是以作者本人为原象还是说他选择了一个意象。然后根据抓住意象的特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可能就会把这首诗的情感把握得比较到位。

师:好……呵呵,我板书形象还是意象?

生5:我觉得形象就分了人物和意象。

师:好。

(师在黑板上写)

形象

那个男同学。

(生5坐,另一学生起立)

生6:首先,我认为比较这两首诗的时候,这些都是看到诗上面的文字意象和认识上面比较的,但我认为比较这两首诗的时候,首先要比较他写这两首诗的不同背景于环境然后进行一个比较。恩,通过这些环境和背景的一些资料,通过理解会加深对两首诗不同的认识。(指了指板书)然后才能进行这些方面的比较。

师:你说到了一个,咱们比较诗歌的一个基础,是吧,好,这个刚才我已经简单介绍了一下,没有做详细的一个深入。来,这位同学。

生7:假如说让我来比较这两首诗的话,我首先会从它们不同的意境上来比较,因为每一首诗作者都会通过一些特别的意象,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表现出一种特别优美的意境。

师:对这种意象所达成的一种特殊的意境,你会比较它们,是吧。

生7:是。

师:好了,非常好,我觉得同学已经说得特别特别全面了。现在呢,咱们是做这样的一个工作,我们把我们刚才的这种梳理把它深入下去,我们前后四个人一个小组,你们商量一个你们自己觉得最有感触的角度,然后进行细致深入的一些阅读,看它在这些方面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好吧。恩,最后一个小组因为不够四个同学,没有办法组成一个小组,你们最后一排四个同学一个小组,其他的前后四个同学一个小组。

师:你们先商量一个最感兴趣的角度。

(学生积极讨论,老师来回巡视)

师:我刚刚和几个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些简单的交流,我觉得,咱们有些小组是达成一致的共识了,做了更深入的探讨,有些小组的同学是没有达成共识,他们互相把自己的看法向同伴是诉说了一下,这也是一种方法。都可以,好吧。那就我请咱们,恩,如果是达成一致的小组,你们就推荐一名同学,谈谈你们的最后的结论。如果要是有个人的观点,那你就说说你自己的观点,好吧,来,哪一组?

(一同学举手,起立)

生8:我们更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因为把《康桥,再会吧》和《再别康桥》我们进行了一次对比。我们就看到《康桥,再会吧》这首诗的辞藻特别的华丽,而《再别康桥》这首诗它就比较清新淡雅一些,如果说拿一个比喻来做比吧,我愿意把《康桥,再会吧》比作一个画很浓装束,但是空有华丽外表却没有很多实质内涵的一个女子。而《再别康桥》呢,我愿意把它比作一个本来就是天生丽质的一个女子,就是画一种淡淡的装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我们认为在《康桥,再会吧》这首诗里面它的感情是比较单一的,整首诗看下来呢,有很多个难忘,就只是抒发了他对康桥的一种眷恋之情。但是呢,他把这个很直白的表现出来了,都是难忘,我们就觉得这种感情已经太过于直白了,没有能够深入到我们的内心。但是呢《再别康桥》这首诗,它并没有很明确的点出我对康桥有多么的依恋跟眷恋,但是呢,正是因为这种很深刻的内涵,可以使这首诗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而且这首诗呢,他不仅仅是表达对康桥的眷恋,他的思想层次还上升了一个台阶,比如说吧,就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个梦呢,实际上就是讲他一生中实际的追求,他对于爱,对于美,对于自由的一种追求。所以这首诗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思想层面上都是要高于《康桥,再会吧》这一首的。

师:太佩服她的表达能力了。非常细致,有一点,会说比喻的人一定是最聪明的人。这位同学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来阐述她对这两首诗语言的不同理解,是吧。我们把她刚才的回答梳理一下,这位同学回答了几个层面上的意思,你们听出来没有,几个层面?她说了那几个方面呢?

生齐答:语言。

师:语言是吧,(在板书语言后面画了一个大括号)先说第一首诗再回到第二首诗《再别康桥》好吧。先把她的回答回忆一下,他说另一首诗在语言上怎么样,稍微华丽一些是吧。(写下华丽)那第二首诗用了什么样的词汇,语言怎么样?

生齐答:淡雅,清新。

师:淡雅一些,清新一些。(写下淡雅)这是语言的感觉,两个是不太一样的。

师:她还谈到了那个层次?

生齐答:情感!

师:你们听得非常认真,对,情感的层面。情感她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在情感后面打了一个大括号)你们听明白了没有?来,我请你说一下。(叫起来一名同学)

生9:我觉得她是从这两首诗的表达方式和技巧的不同来分析的。

师:方式不同,也就是他的什么不同,抒发的什么不同了,方法不同,是不是?她说一首诗含蓄,一首诗什么了?

生齐答:直白。

师:是直白,这是从情感的抒发方式上比较的,是不是?(写下抒发方式,并在后面又画了一个大括号,写下含蓄、直白)还有呢?她还说到了情感的哪些方面?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齐答:内容!

师:内容!这点提的非常好。内容或者内涵也是不同的,这位同学或者她们小组的同学认为(一边说一边写下内容二字)《再别康桥》这一首诗,她说第一首诗的这个情感比较怎么样,单一。而这首是更加什么?

生齐答:丰富。

师:对,丰富,他是这样来比较的,是吧。(写下,单一、丰富)

师:说到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我们先不提其他组的看法,先对她们的看法,你们有没有异议?

(一同学举手)

师:来,这位同学。

生10:恩,我有异议。就是,对于一首诗的好坏的判别不能从它的抒情方式上来判别,诗它的抒情方式直白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古代的诗歌,像《上邪》这样的爱情诗,它的抒情方式也是非常直白的,但它却流传千古,所以,她不能从一首诗的抒情方式是直白还是含蓄上来判别诗的好坏。

师:好了,挺清楚了没有?

生齐答:清楚了。

师:同意吗?这个小组,你们有说法么?

(一人举手)

师:那你来说一下。

生11:恩,就是我们小组就感觉到,他这个直白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并不是一个方式的问题,而是通过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能看出来诗人情感的一种前后的变化。就是说是,当他刚刚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可能记忆中呢,还是那些有代表性的东西,但是离开6年以后,记忆中剩下的就是只和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一些东西,那时候,这个地方,就不再是作为一个自己曾经在那里生活过得地方,而是作为一个精神寄托、一个精神家园存在的。所以呢,他这两首诗才有表达方式中直白和含蓄的不同。因为这首是里面呢,他只是难忘,他只是不舍在康桥的那一段记忆,但是,在《再别康桥》这首诗里面呢,它却充满了,有不舍,有爱恋有伤感,还有喜悦。这个感觉呢,就是离开了康桥多年之后,把它当做一个精神家园的一种混合体,所以我觉得《再别康桥》更好。

师:但是我听出来她的观点奥,其实你更多的是从什么角度来分析的?情感的内涵,内容是吧。而没有说他那种抒情方式到底是谁优谁劣。是不是?好了。谁对这个问题有看法,现在举手。到底对诗的这种含蓄的抒情方式会怎么看。

(一人举手)

师:来,这位同学。

生12:就我觉得,抒情方式它直接影响着一个诗的它内涵的表现。因为他那个,直白是一种抒情方式吧,它就像一个人喝的那个白开水一样,你看它就是那个平平淡淡的味儿,不会品出那种深层次的内涵。而比较含蓄的抒情方式,它就像那个酒一样,你喝完之后,你可以去细细的品味他,可以去领会它,他可以引发你更多的思考,和对这首诗内涵的更多的一种理解。而直白的表达方式,它太过直白,不符合这首诗的特点。而作为诗呢,它应该比较讲究那种含蓄,重点在让我们去体会去感受。太直白的话,它不能让我们去深入感受,我觉得,诗歌还是含蓄一点比较好。

师:含蓄多一点,我们的参与性就会强一点,是这个意思吗?

生12:恩,是。

师:那你怎么说刚才他的观点,你能否认上面那首诗是一首好诗么?他表达的,恩,“上邪,长命无绝衰”是吧。很直接的。

生12:我觉得,恩,他那首诗和这首诗是不一样的,他那种情感,恩,爱情和思念这个情感是不一样的,思念这个情感的话,我觉得,含蓄一点可能会引发人的一种忧伤之类的感触。

师:那种忧思绵绵的感觉?这个同学讲的,他谈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意识到了没有?就是你的抒情方式的好坏一定和你的什么有关系呢?和你的感情的特点或者性质有关系是吧。是不是这个意思,一定是要匹配的。好吧,那位同学同意吗?(另一个同学举手)

生13:我觉得我们不可以拿《上邪》和《再别康桥》的直白和含蓄作对比,但是我可以拿《康桥,再会吧》和《再别康桥》的直白和含蓄做对比。因为不能评价一首诗,就是诗人写一首诗,这整个诗的一种地位的好坏,但是我可以评价我读完两首诗我自己的感觉的好坏。因为读完《康桥,在会吧》就是,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呈现在我脑子里面的画面,只是,就是应该是康桥的金柳,康桥的榆荫,康桥的老树,但是当我读完《再别康桥》我看到的是,诗人站在榆荫旁,或者是诗人坐在老树下,诗人在夕阳西下当中,跟康桥做告别。我觉得这种直白和含蓄直接影响我们读完这两首诗之后闭上眼睛脑子里之中的这种画面感。甚至是多年以后,我们再想到康桥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多的想到的是《再别康桥》这首诗,而不是《康桥,再会吧》。

师:她刚刚谈了这两首诗,就是诗中一定要有非常重要的两种境界,是什么了,就是古人评价的诗歌中,有我和无我的两种境界,谈得非常到位。好了那对于这个,我们就做这样的一个讨论。可能对于这种浓浓的离别之情的话,这种含蓄可能更加合适一些,我们只能这样说。我也不否认,那些直抒胸臆的诗也是好诗,是吧。好了,正如那个华兹华斯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华兹华斯是西方一个非常著名的一个诗学家,他对中国的新诗发展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当时的中国的诗人,把华兹华斯的这句话奉为经典,就是这个,“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我们会在那个时候读到很多那种爆发着的那样的诗歌,当然,走到徐志摩这块呢,他已经有所改变了,因为徐志摩记住了华兹华斯的另外一句话,“诗歌里,情感是要经过层次的提纯”。刚才同学都谈到这一点了,它更含蓄一些,是吧。恩,所以说啊,这一首诗的传达的一种方式上,有自己的独特性了,刚才我们对这一点已经做了一个掌握和分析。那么下面对于这个内涵方面,其实刚才有几个同学都谈到了,那么就来进一步谈谈这个问题。谈谈,单一和丰富的区别。你们同意吗?来,你说说。

(一同学起立)

生13:我同意这个观点,就是说,《再别康桥》这首诗,它体现的是是人一生的这个追求,从开始“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第一小节就体现了诗人的一种悲伤,一种落寞,以及对康桥要离别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情,而到后来则“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这里,我看到的是诗人一种很释然的情怀,也就是说这首诗从头到尾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细腻的变化,它不仅包含了对康桥的的一种留恋对康桥的爱,还包含了世人对更多的,比如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自己美丽梦想的一种向往。而《康桥,再会吧》这首诗,他仅仅是用很多词汇来描写康桥的美景,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的只是康桥的美景,以及他对康桥的难忘和留恋。并没有更多的,更丰富,更上升,更升华的一些内心情感。所以我觉得《康桥,再会吧》这首诗的情感太单薄,不能引起我们内心更深层次的共鸣。而《再别康桥》这首诗,他的思想更具有一种境界,更能打动我们内心。

师:我觉得非常了不起,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的非常的完整,很好,她其实在说一个问题,大家听明白她的观点了没有,我刚才强调的什么了,是这首诗歌更多的是一种,难忘,而另一首在难忘上还有什么?

部分生:留恋,自由。

师:来这位同学,你说说。

生14:我觉得她刚才说了对自由的追求,还有自己情感的一种变化,还有对美的一种追求。

师:对美的追求?还有没有,来你说。

生15:对梦想的追求。

师:恩,你能不能把你的感觉在具体一些?

生13:就是《再别康桥》它表现得就是诗人内心经过挣扎,经过蜕变的一种过程,而《康桥,再会吧》仅仅只是一种直接的难忘和留恋并没有更多的丰富的感情。

师:你能不能回到《再别康桥》这首诗里面呢?

生13:《再别康桥》比如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分明就是一种不舍还夹杂着淡淡的悲伤,落寞。在比如说“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是一种很美好的事物,而夕阳却又是一种近黄昏的事物,让我想到,美丽的忧伤这个词汇所以我觉得他夹杂了诗人内心的很复杂的情感,而到了后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就体现了他内心里已经释怀了,他觉得经过了悲伤之后,他内心已经适应了那种情感,再到后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就体现了他经过沉思之后,他带着一种很不舍但又很释然的一种心情离开了康桥,所以我觉得有这样的一种思想历程在里面。

师:大家同意吗?

(一同学举手)

师:有不同意,来。

生16:我觉得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情感的历程,只不过一个表现的多,一个表现得少。比如说像《康桥,再会吧》,我注意到这样一句话“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他既然把康桥作为生命的泉源,他既然把康桥比作生命的泉源的话,那说明徐志摩在写《康桥,在会吧》这首诗的时候,他也是注入了很深的情感。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把,《再别康桥》比作像《离骚》一样的浪漫主义,把《康桥,再会吧》比作像《诗经》一样的现实主义,在《再别康桥》这样的浪漫主义中还夹杂着少许现实主义。但在《康桥,再会吧》却是大量的现实主义夹杂着少许浪漫主义。在《再别康桥》他主要的是把情感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在《康桥,在会吧》它主要是把康桥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在情感方面都是有所涉及。

师:这个同学非常聪明的,他也能使用比喻,但他的比喻能够把我们平时学到的东西聪明的嫁接过来,做的非常成功,他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感觉两首诗歌的不同的感觉,当然我们先不探究这个比喻或者说法是否恰当,但是我觉得他传达的感情特别的细腻,是吧?他说这首诗的情感非常强烈,而这首诗的情感是什么?

生16:有所涉及的。

师:恩,请坐。其他同学怎么看?来,这位同学。

生17:我们这组的想法也是从情感上来说,我们觉得这个《康桥,再会吧》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它有一个“会”,就说明他知道他还会再回来,而《再别康桥》它有一个“别”,感觉他好像就说是,“我这次就分离了”,他好像就不会再回来似的这种感觉。然后,我觉得,我想从一个数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两首诗。恩,《康桥,再会吧》它整体像是一个Y=X这样一个图像,比如是Y=1,Y=2这样的很平直的一个图像,因为他一直是“难忘,难忘”,他感情很单一,而这个《再别康桥》它的开头前几个字就是“轻轻地”,在底下有一个“寻梦”,有一个“放歌”,然后再后来又有一个“但”,“但我不能放歌”。就像那个二次函数一样,还是一个a0的二次函数,它有一个上凸。它先是低低的,然后变高,又变低,然后就感觉有一个,恩,很婉转的感觉,为什么我们学二次函数要比一次函数或是正比例函数像Y=1、Y=2这样的函数要学的时间长呢?就说明它这个二次函数,它更丰富、更复杂,所以我觉得《再别康桥》这篇文章的情感更复杂。

(掌声)

师:很好,很好。你们把数学的一种思维转移到了诗歌的鉴赏里面,并且比喻的还特别恰当,恩,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来,就是这首诗歌的情感(指着《康桥,再会吧》)虽然强烈,但是怎么样?

生齐答:单一。

师:我觉得我刚才我上课前就做了一个比喻,你们还记得吧?“酒一样”,它强烈但它就像清酒一样,它不冲是吧,但是它会怎么样,它会出现一冲崩裂,是不是这个样子了?而这首诗歌(指着《再别康桥》)虽然不强烈,它怎么样了?它很醇香。它更纯洁,更耐人寻味了,是不是这个意思?

(在板书“情感”后写下“浓烈”)

师:它更浓烈一些,我用这个词吧。它的感情更丰富一点。好了,那就是我们同学对这个感情的体悟我想起来一句话了。

(大屏幕显示)(师念到)

至情言语至无声

师:我也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这是我的感觉,大家可以提出异议的,我觉得,我再次把《康桥,再会吧》读完后,我就觉得像一杯茶,刚刚跑出来那种感觉,泡沫翻飞着,茶叶翻滚着,而这个《再别康桥》,是6年以后,这杯茶中,每一滴水里面,都溶解了这个茶的味道。是不是这种感觉?好了,这是我们同学对于情感的一种体会。但是我要说了,其实情感的体会,更多的是来自于什么,对意象的理解,对吧。有没有小组当时分析它们两首诗的意象的不同点?有没有?65(一同学举手)

师:来这个小组。

生18:我们小组,就是从意象上的分析和比较来感受这两首诗的。《再别康桥》里面他就是通过一些,像如“金柳”“青荇”“水草”“柔波”还有“清泉”这些意象,融入了作者,就是,对康桥的留恋,还有自己对梦想,对爱情,对美,对自由的一些追求。描绘了一种,甜美的,柔和的清新意境。而在《康桥,再会吧》这首诗里,他通过一些“初阳”还有“钟楼”“老树”等等这些意象很直观地,恩,非常直接的,就是表达了作者的难忘的情感。

师:直接是抒情的手段,是吧。你觉得它的意象上面的区别是什么,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生18:恩,就是,《再别康桥》里面它所表露出的意境是更加柔和的,更加甜美的,而在《康桥,再会吧》里面就是,恩,更加直接一些,就是,不那么柔和,给人感觉,就是不会有那种柔和,就是,也就是浓烈的感觉吧。

(后面一同学举手)

师:好,后面那个同学。

生19:我想,他刚才所说的就是,在《康桥,再会吧》这首诗中,首先,看到诗以后,它表达的一些景物,包括作者在记忆中康桥的一些景物,都非常的多,其次可以看出来,这些景物的颜色都很浓烈,一读完这诗,首先这些景物就会直接的冲入自己的脑海里面,就感觉,很冲,就是,恩,老师你刚才说的,喝清酒一样,很冲的一种感觉。就他的表达情感的话,它也有一种伤痛,当这种伤痛它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抒发出来的。而在《再别康桥》里他所面写的一些包括“金柳”“青荇”这些景物,就感觉,让你感到,非常的柔软,非常的柔和,能表达出一种委婉的情感,但是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的同时,通过一些,恩,对于这些纯洁的一些事物的描写,我觉得他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一种心情,恩,能在平淡中看出作者内心的一种强烈,就像一句话所说的一样“你欣喜伤痛的时候,就会连眼泪都掉不下来”这样的,而《再别康桥》和《康桥,再会吧》这样子一比较,我觉得更能体现出这句话所表现的一种美感。

师:我非常喜欢你刚才说的那句话,但是,我还要说,你刚才的分析可能更多的还是偏重于情感。你能不能调整一下你的思维?就说是,这种情感和意象它到底有什么关系么?

生19:首先,一些直白的意象,恩,可以直接的表现出他情感的,单一,而在《再别康桥》这首诗里,恩,它相对于《康桥,再会吧》它描写的景象,就是,相对于后者它少了一些,就是,能让读者他产生一种思考,或者某种联想。

师:好了,刚才听清楚他的说法,大家同意不同意?就是《康桥,再会吧》这首诗的意象它特别多是吧,而《再别康桥》它的意象要少一点,是吧?

(旁一同学举手)

师:好了,旁边的那个同学。

生20:我感觉这个《再别康桥》,它所描绘的一些意象,它都是朦朦胧胧的一种意象,比方说“金柳”“柔波”“天上虹”甚至于“长篙”“星辉”这些,都是非常朦胧,非常柔美的,更适合表现这种含蓄的情感。而《康桥,再会吧》中的意象大多比较直白,例如“白水青田”“老树”等等,是让人脑子中明显有这么一个景象,所以更多的不是侧重于同学前面说的情感那种,刻画的更多的是康河的那种形象。而《再别康桥》中那种朦朦胧胧的意象,可能更会让人们了解到它其中的一种情感。

师:他的情感的什么方面?

生20:情感的那种变化。

师:也就是说他的情感更加的怎么样了?

生20:更加的深邃了。

师:深邃了,对,还有什么,就像刚刚这位同学说的,丰富了。对,所以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规律啊,有时候多不一定就是丰富,有时候少不一定就是简陋。是不是这个意思?好了,这个同学还要说。

生21:我就是受前面同学的启发,我想到了一个很简单的话来概括这两首诗的意境,就是《再别康桥》给人感觉它就是一个“梦境”,它带领我们,穿梭于其中感受诗人内心的一种心境,它是写意的,而《康桥,再会吧》它是一首写实的,在我感觉,它更像一首解说词,更像一个导游,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康桥的景物。

师:我觉得非常好。来,后面的同学也想说。

生22:我还用一个比喻来说吧。刚才老师就是拿茶来作比,我现在还是拿茶来作比,首先呢,《康桥,再会吧》我愿意比作一种放了很多很繁杂的茶,他来介绍这个茶是什么,或许这个茶很名贵,好像它是龙井,很名贵,它是碧螺春,很名贵,但是,你对这个不感兴趣,你不愿意去试。但是呢,在《再别康桥》里,我愿意把这首诗比作一个泡功夫茶的一个过程,而第一节,他说“轻轻地,我走了”就像泡茶当中的第一步,当那个热气蒸腾开来的时候,你也被它带到了康河的梦境当中。而他下来呢,就是,像泡功夫茶的第二步,“观音入宫,悬壶高冲”,这是其中的洗茶部分,而他在洗完茶之后,他的感情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沉淀之后,变得很清澈,很清透了。而下来呢,就是我们在倒茶过程中的“关公巡城”,它这个景啊,就是一步一步的这样子排列开来,再下来就是“韩信点兵”它重点就点出了我们对“寻梦”我的那个“彩虹似的梦”。而下一步呢就是我们在泡茶中的“鉴赏汤色”,就是,它刚刚煮出来的时候,你会在心理面就是慢慢地品味,而最后一步,就是“品啜甘霖”,就是,他最后说是“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你当轻轻地咽下这一口茶的时候在你的心底,你会久久地回味这个茶的余香。而这首诗也是这样的,当他这样子一步一步带你走了,当你看完之后,你也会默默地在品尝这首诗带给你的香。

师:非常独到,有空向你学习茶道。咱们很快把刚才的话语总结一下。其实这个同学,她不但比喻的非常恰当,而且有一个升华,你们体会到没有。我们刚才体会的角度更多的是从那个方向进行的,是不是“单一”一项了?而这位同学,把意象怎么样了,连续起来了,是吧,她体会到了整首诗的意象是一个什么了?是有个有机的,序列。对。

(在黑板上写下“有机的序列”)

师:这一点就很难得了,能体会到这点非常难得。而那一首诗《康桥,再会吧》那首诗的意象,好像就是什么了,并行的在滑行,是吧。它是有层次的,有序列的,是不是这个意思?非常好。

师: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可能我今天手法上,结构上还没有谈到,同学肯定有更精彩的发现,但是我们抓住了诗歌中间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情感和形象。其实,融合了情感的形象,也就是诗歌中最核心的话题,什么了,意象。于是,这首《再别康桥》才会变成经典的。其实上,《再别康桥》它所带给我们的享受不仅仅是这些,让我们最后,让同学用一句比喻句,来描述一下这首诗在你们心中的一种印象。来,这位同学。

生23:恩,我觉得《再别康桥》这首诗,它就像一条木舟,带着我们划过康河的柔波。

师:像一个木舟一般,带着我们滑行,她还是想到序列性了,是吧,来这位同学。

生24:我想就是《再别康桥》就是像老师刚说的,一杯茶一样,它古朴醇香,让人回味无穷。

师:让你回味无穷。你来。

生25:我觉着《再别康桥》它就像一只暖炉,它虽然不名贵,但它却能在冬天温暖我们的心田。

师:温暖我们的心田,是吧。还有吗,你。

生26:我觉得《再别康桥》就像是一组娟秀的山水画,第一幅是康河的柔波,第二幅是河畔的金柳,第三幅是作者面对这些的无奈和留恋的叹息。

师:像一幅画一样,徐徐的展开。你有没有?

生27:我觉得《再别康桥》在我心中是一个美丽的梦,诗人用它的每一个文字,带我们穿梭其中,带我们感受他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师:像一场梦一般,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其实上我也感觉,这首《再别康桥》是一场梦,梦幻一般的,虽然这个梦,带着忧伤,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但是,我们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都应该做一个远离喧嚣的梦。就像朱自清用他的荷塘一样,郁达夫用他的破屋一样,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给自己一方安放灵魂的康桥。

师:好了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到这里,好吧,谢谢大家,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

2《诗两首》教学设计

萍乡三中:刘长风

《雨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及对意象的把握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象征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走近作者,理解主题,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2.教师点拨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欣赏声像资料范读(flash课件音配像朗读),同时浏览CAI课件江南雨巷的画面(幻灯片2-8),自由朗读,感受体验这首诗的音质和情调。

二、研读语文必修1《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6-9和语文必修1《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4-5中的相关文字,并自主探究,完成1-7题。(15分钟)

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彷()徨②彳亍()③踟躇(蹰)()()

④圯()⑤凄婉()⑥颓圮()

2.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3.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4、反复朗读后,你体会到这首诗的旋律(节奏、韵脚、手法、重音、语调、语速)有什么特征?它的意境、情调又是怎样的?

5、《雨巷》这首诗是由哪些意象共同构成了特定意境?从虚实两个角度看,它们各自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6、《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你认为《雨巷》是一首爱情诗?哲理诗?还是一首政治诗?试从场景、人物、对象、情绪、基调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见幻灯片“自主探究”17-21和flash课件“解读”)

教案(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声像资料范读,由网络歌曲《丁香花》(江涛演唱)导入flash课件“诵读”),同时播放江南雨巷的画面(幻灯片2-8)。听完朗诵,请两个学生谈谈感受。(3分钟)并指导学生朗读。(参考答案见幻灯片9)

二、请3个学生轮读[研讨与练习]第四题中的3首古诗,并谈一谈丁香的寓意。(3分钟)

(参考答案见幻灯片10-16)

三、学生板演并表演展示“自主探究成果”(10分钟)

四、课堂小结(1分钟)

很多人在理解这首诗的时候,都会去联系写作的背景,从而找出作者写作的深层次含义。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更喜欢单纯地将它理解为一首唯美的爱情诗。“明知爱己不可得,却依然在绝望中苦苦寻索,依然“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种绝望与希望的哀婉叹息,令人肝肠寸断。

练案

五、练习检测(10分钟)

1.《目标素养评价》丛书“语文必修1”P5-6[自我检测]1-6小题。

2.背诵《雨巷》这首诗。

六、课后作业:

大胆想象,把《雨巷》改编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说。

教后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知作品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品析“三美”,感受艺术性,体会诗境之美。

【教学难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1、诵读吟咏法,欣赏评价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两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一、分组轮读诗歌,品味韵律美。(2分钟)

二、flash课件“朗读欣赏”,感悟意象美。(2分钟)

三、研读语文必修1《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6-9和语文必修1《目标素养评价》

丛书P4-5中的相关文字,并自主探究,完成1-6题。(15分钟)

1、请给下列字词注音

畔()荡漾()荇()榆()

篙()斑斓()笙箫()似的()

2、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到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4、P9第三题:从诗的形式看,《再别康桥》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

5、《再别康桥》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绪?试从这首诗的结构入手加以分析。

6、徐志摩的离别和一般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

(答案见幻灯片“自主探究”8-15)

教案(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幻灯片2-7)(2分钟)

二、声像资料范读(flash课件“朗读欣赏”),观赏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的幻灯片,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指导学生学生轮读,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象和韵律美。(4分钟)

二、课堂交流,学生板演并表演展示“自主探究成果”(10分钟)

三、课堂小结(1分钟)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根据提示背诵《再别康桥》全诗(flash课件“背诵全诗”)(2分钟)

练案

五、练习检测(10分钟)

《目标素养评价》丛书“语文必修1”P5-6[自我检测]7-13小题。

六、课后作业: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赏析文章,并在全班交流。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教后反思

学案(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背诵,男同学背诵一、六、七节,女同学背诵二至五节。(3分钟)

二、自主探究,完成1-5题。(12分钟)

1.下列各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组()

A.彷徨寂寥河畔色彩斑斓

B.竹篙漫溯凄宛惆怅而归

C.笙箫繁衍挑衅彳亍独行

D.记载哀怨浮藻碧波荡漾

2.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

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3-5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自由,向我们来了(田间)

悲哀的

种族

我们必须战斗啊!

九月的窗外,

亚细亚的

田野上,

自由呵……

从血的那边,

从兄弟尸骨的那边

向我们来了,

像暴风雨,

像海燕。

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

B.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自由诗。

C.《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新格律诗”。

D.《自由,向我们来了》是新诗中的“自由诗”。

4.下面说法错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中的这两节分别押“ai”和“iang”的韵。

B.《自由,向我们来了》这一节押“ian”韵。

C.《再别康桥》节奏比较舒缓。

D.《自由,向我们来了》节奏短促如鼓点。

5.对《再别康桥》这两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招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②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淡淡的惆怅失落之感。

③“艳影”是“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的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之情。

④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萦梦牵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的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见幻灯片16)

三、合作探究,完成1-5题。(14分钟)

1、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这三个“轻轻的”是否重复与累赘。为什么?

2、第二节里面的意象“金柳”在作者心中是一种什么感觉?

3、“青荇”和“潭水”等物象又寄托着诗人对康桥怎样的情感呢?

4、如何解读“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究竟是谁在沉默?为什么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5、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见幻灯片17-21)

教案(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背诵,进一步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象和韵律美。

二、课堂交流,学生板演并表演展示“自主、合作、探究成果”(10分钟)

三、课堂小结(1分钟)

走进《再别康桥》,我们能感受到旖旎迷人的风光,清新如画的别离,淡淡如烟的哀愁,兴奋热烈的眷恋,梦幻般的惆怅;走出《再别康桥》,我们依然觉得唇齿留香,含蓄隽永。

练案

五、练习检测(5分钟)

《目标素养评价》丛书“语文必修1”P5-6[自我检测]14-17小题。

六、课后作业:

朗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教后反思

《江南》教学设计一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南》教学设计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内容】苏教版第一册课文第三课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全诗共七行两句话,内容浅显易懂,描绘了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的美好情景。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是个采莲的好地方,用一个感叹句赞叹莲叶的多;后五行含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整首诗语言清新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琅琅上口,易于背诵,适合儿童阅读。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图中莲叶青翠,莲花粉红,鱼儿穿梭,美丽的小姑娘坐着小船在河塘里采莲,景象美丽动人,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篇课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到的第三篇课文,也是他们学习的第一首古诗,诗歌鲜明的形象、富有韵律的节奏感一定会引发他们学习更多古诗的兴趣!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3.通过朗读、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4.激发学生对江南和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课程重点】1.理解诗句,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课程难点】理解何田田。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1.课文配乐朗读带;2.《姑苏行》、《鱼儿鱼儿水中游》等录音带;3.中国地形图;4.黑板画(与书中插图基本相同,文字在当中);5.学生对江南已有的感性认识。

【课程实施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小河一条接着一条,池塘一个连着一个,一到夏天,池塘里的莲花就全都开了,这个地方就是江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江,认识这个字吗?你是怎么认识的?给江组一个词。2.出示中国地形图,指出长江。长江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河,自西向东,流经我国好多个省市。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就是江南。3.今天,就让我们摇着小船,去江南游一游吧!(放背景音乐《姑苏行》,师生齐做摇船样)4.(展示黑板画)江南到了,你看到了什么?多美丽的江南啊!再读一下课题!【设计意图】用地图帮助学生认识江南,优美的音乐和漂亮的板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奠定学习这篇课文的主基调。二、了解莲1.江南到处是莲花!在相应的黑板画的相应处贴上莲叶、莲花的词语卡片。指名读,齐读。2.谁知道关于莲的一些知识?3.补充一首莲的儿歌。【设计意图】这儿的孩子对于莲都不陌生,让他们相互补充交流,达到知识的融合,拓宽认识。儿歌形象生动,既巩固加深记忆,又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三、初读课文,读正确。1.江南有莲花,有河流,美得像一首诗!听(听课文配乐朗读)2.认读生字词。你也想来读一读这首诗吗?要读好诗先要读好这些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A指名逐个拼读,齐读。B你读我指。C开火车读。3.读全诗。A各自练读。B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及时纠正错误。C老师想请一小朋友合作来读课文,谁愿意?师范读,让这小朋友评价;再请这小朋友读,师评价。读得正确的送一大拇指,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D像老师与这位小朋友那样,同桌之间互相练读,直到读正确为止。E齐读。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合作学习,但低年级的孩子对于怎样与同伴合作还缺少一定的认识和经验,常常会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教师与孩子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是一种引导,让他们学会耐心倾听对方发言和相互鼓励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四、练写江、叶。1.出示江、叶。分别给它们组词。2.教师范写,生跟着书空。3.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4.生在田字本上练写。

【设计意图】书写正确是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这两个字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去记住它,但学生的认知方式各有差异,应尊重他们的认知特点,让他们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而正确的书写姿势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尤为重视!

第二课时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江南》这篇课文!2.复习:A开火车读生字词卡片;B指名读课文,齐读。

【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避免迂回与繁琐,让学生直接进入最有效的学习状态中。二、学习一二句,体会莲叶的多、美。1.江南是个采莲的好地方!引读:江南2.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一个池塘的旁边。(指黑板画)清清的池塘里,莲花开了,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它们是什么样的?莲叶又长得怎样?谁能说说看。()的莲叶莲叶()莲花像()等不拘一格的句式3.诗人也觉得莲叶好多啊,他在诗中就写了一句,表现莲叶的多,你能找到吗?请大声读出来!4.是呀,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它的莲叶如此之多,不止一片水田,而是两片、三片连绵不断地伸向远方,这就是莲叶何田田!5.指导朗读:谁再来赞叹一下莲叶!

【设计意图】莲叶何田田这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从图画中先让学生感受到莲叶的多,再来迁移理解句意,也不必教师多分析,学生自己就能领悟到诗句的意思,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其实也是教会了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图文结合法。三、学习三~七句,体会鱼在莲中嬉戏的乐趣。1.在清清的池塘中,除了莲还有谁呢?自告奋勇上来在黑板画中添画小鱼。2.说话训练:小鱼在干什么?它们在玩什么游戏呢?(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引读:小鱼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好像再跟莲叶()。3.让我们也来做一条快乐的小鱼吧!(放音乐,生做小鱼自由活动)然后师背诗,背到哪一句,生便转向诗句中相应的方向。学生们自读自演小鱼。4.指导朗读:做小鱼的感觉怎样?用高兴的心情来读读这几句!要让人听出小鱼游动时的各种姿态,比如你想像鱼游得快时,就读快些,想像鱼在自在地游,就读轻松点。采莲姑娘在采莲时无意中发现塘中还有鱼呢,就兴奋地叫起来了:看,这儿有一条鱼!看,西边也有一条!再来惊喜地读读这几句诗!

【设计意图】画小鱼学生已是兴奋不已,做一回小鱼更是让他们投入其中,在教室这一池塘里他们尽情游着,小鱼的快乐还愁体会不到吗?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概念在游戏中得以强化。学生可以自由模仿鱼的各种形态,展示个性。教师最后的讲解提示画龙点睛,加深学生的理解。四、背诵全诗。1.齐读全诗。2.背诵比赛:看谁背得又正确又有感情!3.指名背,并为他配上音乐。4.古人有击节而歌,就是一边打拍子一边唱诗,我们也一起把这首诗来唱一唱。(用《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曲调唱全诗)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表现自我的勇气,在一定的压力下,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记忆起来更快更牢固。用唱诗的形式更能体会出诗歌的韵律美,在熟悉的旋律中,诗歌就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印入学生脑海。五、拓展。1.出示白居易的《忆江南》,这也是一首描写江南的诗,听老师配乐范读。2.简单介绍诗意,生自由拼读。3.你还会被其他描写江南的诗句或儿歌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使他们明白,学会一篇文章并不是学习的终结,鼓励他们课外阅读积累。六、指导写字。1.接下来,让我们写一个字,其实,字写好了,也是一幅漂亮的画。出示鱼:师边范写鱼边述:这是鱼头,田是鱼身,鱼尾巴在水里就是。生练写两遍。2.自己观察可、西二字,说说注意点,集体书空笔顺。3.练写生字。

【自评】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时注意突出以下理念:1.创设情境,深化体验。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果过多分析就会破坏美感。用音乐、图画、言语渲染和创设与文章相谐的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体悟,弘扬个性,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2.激活生命经验。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兑换成内涵丰富的语言,但这还需要教师去提醒,去激活。一旦激活了生活体验,并与文本发生了联系,能激发学生情思,激发创造性的语言。3.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不是为学生打开门,而是帮助、鼓励他们寻找打开门的钥匙。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去次第打开更多的大门!

《江南》教学反思一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根据课文特点,在本课教学时我十分注重通过课文渗透美育。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新课一开始,我便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你喜欢这幅图吗?为什么喜欢?待学生回答问题后,我通过富有感情导语:江南是个好地方,瞧荷塘里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鲜艳的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翠绿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微风吹过,荷花随风摆动,好似仙子在水中舞蹈。这里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来到湖面上采莲,看活泼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玩嬉戏,古人把这采莲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题目叫《江南》。绘声绘色描述的语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们带入了课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再现美。在学习课文时候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看图,说说古诗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图上找到?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看图。交流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诗句,观察小姑娘是怎样采莲的。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再联系诗的后五行,进一步观察莲叶间的小鱼是怎样游动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训练,学生的脑中会再现出美丽的采莲画面,也就体会出了诗句中蕴含的美。

三、推敲词句,体会美。经过上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获得的美感是大概的、整体的。要让学生细细体会诗句的美,还得通过细读课文,品词析句来完成。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后自己提问,学生就问:什么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导(边说边画):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会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我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各异的动作,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教学第二句时,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我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待学生看老师贴图后,让他们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学生边表演边入情入境地诵读,那洋溢喜悦的小脸,活泼可爱的动作,一下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鱼儿嬉戏的动态美、人们采莲时愉快的心情在这一品一议、一演一读中得到表现得淋漓尽致。

荷塘旧事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荷塘旧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荷塘旧事》教学片断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这几件事,用圈点、勾画或者写批注的方法再读课文,之后挑你最喜欢的事读给你的伙伴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再读课文,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

师:刚才老师看到每个小组讨论的都很激烈,现在就请各小组选出你们组说的最好的同学先来说说。

生:我喜欢打水仗这件事,特别是第九段前四行,这里用了几个拟声词,哗哗、呀呀,很形象地把我们在水中嬉戏打闹的情景表现出来了。

生:我想给他补充,这里还用了一个侧面描写。写树上的鸟也停止了叫声,侧面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激烈,而且表现了我和小伙伴们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师:说的真好,这里的确是用了侧面描写来反映我们嬉戏时的快乐。还有谁也喜欢这件事吗?

生:我也喜欢这件事。我喜欢后两句话,也用了一个拟声词扑扑,也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快乐,另外还有我们玩着玩着就混在一起,扭在一起哈哈大笑,可以看出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和他们的亲密。

师:非常好,这里不仅能看出孩子们在玩耍时候的快乐,更能看出他们的亲密无间,他们的友情。还有补充吗?没有了,那刚才老师还听到有的小组讨论其他事了呢,谁来说说?

生:老师我喜欢狗刨比赛这件事。我找到的是第八自然段中的气喘吁吁和昏昏欲睡这两个词,从这两个词中我可以看出我们在玩狗刨比赛时候的激烈和热闹,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快乐自由,无拘无束。

生:老师我也喜欢这件事,我喜欢第七自然段的句子。这里也有拟声词扑通通,把我们在比赛时后的激烈场面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了。

生:老师,我也喜欢这段话,我还想给他补充。这里还有两个比喻句,狗可以体现我们玩时的紧张和慌乱,还有那种热闹的场面,也能看出伙伴们的自由天真快乐。

师:太好了!的确像你说的那样,用了比喻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了,好像我们也是其中的一个。还有谁喜欢这件事吗?

生:老师,我也喜欢这件事,我找的是第七段的这句话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水流向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相当在摇篮中。这里的钻来钻去写出了小伙伴们在比赛时的欢快和自由自在;后边写水流用了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这里是我们玩耍的天堂,就像睡觉时躺的摇篮。

师:恩,你说的真好。作者就用了一个钻来钻去就把当时跳进水中的情景表现出来了。好了,还有补充吗?没有了,看下一件事,有谁喜欢?

生:我喜欢作者落水遇难这件事。我喜欢十二段到十六段的句子,这些语句把我当时落水的紧张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出了我溺水时的反应和感受。

苏教版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同步练习及答案


在掌握知识点后必不可少的就是做练习,因此语文江南的冬景同步练习就是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的一个好办法,请大家一定要认真练习。

第一部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脂粉主旨指骨脂肪

B.曲高和寡和暖和面和弄

C.停泊湖泊船舶铂金

D.阿谀奉承丰腴瘐毙须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

B.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

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

D.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更系统地掌握学过的知识,集中一段时间复习是必要的。

B.最近武汉市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C.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起色。

D.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美元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第二部分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煊羊肉() 剥花生米() 蛰居() 曝背()闽粤()

赭色() 远阜() 湖沼() 槎桠() 恣意()

工具:字典

3.选词填空。

(1)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的情调。(A、明媚 B、明净 C、明朗)

(2)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A、萧条 B、肃杀 c、凄凉)[

(3)因为睛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的机会自然也多。(A、逍遥 B、潇洒 C、悠然)

(4)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异境。(A、居住 B、居家 C、蛰居)

(5)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A、记忆 B、铭刻 C、铭记)

4.作者笔下的“江南’’主要指哪些地方?文中有具体的实例吗?[

5.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多方面的比较。请在横线上用最概括的语言分别填写出比较的内容。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重要特征?

(1)北国冬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北国冬天:

江南冬天:

(2)江南秋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江南秋天:

江南冬天:

(3)北方夏夜与江南冬天的比较

北方夏夜:

江南冬天:

(4)闽粤地区与江南地区冬天的比较

闽粤冬天:

江南冬天:

(5)德国寒郊散步与江南寒郊散步的比较:

德国寒郊散步:

江南寒郊散步:

概括江南冬天的特征: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6.第1段文字描绘出一幅微雨寒村图,作者以一种      心情写出了江南的迷人冬景。

7.“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句话如何理解?

8.“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一句中,以“味”来作 “红黄”的量词,是不是用错了?说说你的看法。

9.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

1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三句名言的大意,然后按要求把这句话填在画线处。(注意:要从自己的角度说,否则算错)

(1)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2)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列宁

(3)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在言和行的关系上,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 (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第一部分

部分追踪训练___基础训练

1解析:A.zhī、zhǐ、zhǐ、zhī。B.hè、hé、huó、huò。C.bó、pō、bó、bó。D.yú、yú、yǔ、yú。答案:B

2.解析:B项“随声附合”的“合”应为“和”。答案:B

3.解析:B.“推行”“服务忌语”动宾搭配不当;C.表达有歧义;D.句式杂糅,去掉“的危险”。答案:A

4.解析:A.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这里写记者在伊拉克战场采访,用“火中取栗”不恰当。B.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东西。C.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D.马首是瞻: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的指挥。答案:A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1.xuānbāozhépùmǐnyuèzhěfùzhǎocháyāzì

3.(1)c(2)B(3)A(4)c(5)B

4.作者笔下的江南当是指长江以南、闽粤以北地区,以江浙一带为主。文中有这样一些具体语句:①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②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尊了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③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④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⑤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

5.(1)北国冬天最有劲;门外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屋内温暖如春,闲食与节期更让人怀恋;江南冬天温暖可爱,可以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 (2)江南秋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江南秋天是读书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江南冬天则有明朗的情调。 (3)北方夏夜和江南的冬天都有明朗的情调,大致可抵得过。 (4)闽粤的冬天过于和暖,以至像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不像冬天;江南的冬天有独特的冬天特征。 (5)德国南部地区四季变迁与江南差别不多,冬天均适合寒郊散步,那是一种享受清福的机会。江南冬天的特征:晴和—润泽如春:清朗一一有明朗的情调;不肃杀,有生气;有画意,有迷人的美景。

6.悠闲

7.江南的冬天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到此境界,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8.“红黄’’为暖色.是视觉印象,以“味’’移用来画出,更有感官相通的诗情画意。这种手法叫“通感”。

9.这两段写江南冬天的雨雪,未作过多实景描绘,而是通过想象描画、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方法来表现,巧借想象和诗句的意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意象丰富,带有很强的作者个体性情的印记。

10.重实际行动,不夸夸其谈。(或:要言行一致,不要言过其实)

大家在做过语文江南的冬景同步练习之后,一定要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及时翻看课本进行补充学习。

《江南的冬景》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江南的冬景》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专题解说:谛听天籁——表述自然之美,《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的落日》;

感悟自然——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寂寞》、《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景物意境非常优美的散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调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抓住江南冬天“晴暖温润”的特点,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对比的修辞技巧,琢磨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方法】

文本研读,比较赏析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法、学法设计】

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导入新课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又是什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快速浏览找出文眼,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生快速阅读,齐答:“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二、文本对话,整体感知

1、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注意思考两个问题:a、注意文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b、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2、在冬季里,作者发现了江南什么样的美景?请把这些景点找出来。(显示幻灯图片)

3、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征?运用什么手法?

设计意图:通晓文意,初步把握作品内涵。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纠正明确。

a、给予、剥花生、泊船、月晕、搁笔b、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教师提示: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学生讨论明确:屋外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学生讨论明确:a、特征:温润晴暖优美b、对比:与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等的对比。

三、突出重点、比较鉴赏以“江南雪景图”为例: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出示幻灯文本:《济南的冬天》中雪景段落)设计意图:比较阅读,更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呈现的丰富内涵。

学生讨论交流:不同:《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教师小结: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四、品味语言、深入思考

1、朗读文本,思考:评论家认为郁达夫的写景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哪些文字能体现这个特点?谈谈你感受。(出示右边幻灯文本)

2、作者对江南雪景有没有作实景描绘,为什么?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所体验的内涵或表达效果,通过朗读使学生的理解更具个性化。引用的诗词: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蓬小船、红黄的垂暮天学生交流、

老师归纳: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五、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1、我们可以从郁达夫散文中学习到散文的哪些写法?

2、假如你要以《扬州的冬天》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过扬州冬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喜悦、惆怅等,你会选择哪些景物呢?怎样写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反馈。

学生讨论可得:

a、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诗情画意。

b、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c、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学生当堂写作,师巡视、点拨。请几位同学范读自己的短文。

六、课堂小结

画家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郁达夫曾经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并能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去写散文,写出有个性的散文。

七、课外作业

1、走进大自然的活动,体验自然,了解风物。

2、选择一张风景照写解说词,图文并茂讲你和自然的故事。

《诗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雨巷|再别康桥)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雨巷|再别康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两首

《雨巷》

一、诗人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二、诵读

1、全班读。我们可以看出全诗弥漫着忧伤、惆怅的感情色彩。

那应该用什么样语调、语速朗读才能读出这种感情?

慢慢读才能读出忧伤的感情,读快了就不是这种感觉了。而且应该用降调读才能表现诗人的惆怅和忧伤。

2、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节。老师讲解。示范。

3、学生朗读。点评。

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节、语速是基本固定的,就像歌曲的节奏一样,不变的。《雨巷》这首现代诗歌,它的首尾两节在内容上基本相同,在这两节中,停连、语节、语速都是一样的;其他五节语节、语速基本一样,停连的位置、时间也类似第一小节,但是因内容不同会略有不同。

4、全班朗读。

三、赏析

1、诵读完了,大家觉得这首诗美吗?那一般我们大家看到美的事物会怎样?(开心,心情愉快)但是这首读完

有这种感受吗?(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我们联系一下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这首诗发表在1928年8月的《小说月报》上。1926年,作者在上海震旦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宣传革命,散发张贴传单,鼓动工人罢工,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进行大肆屠杀与追捕。诗人戴望舒也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缉而被捕。从狱中被放出后隐居杭州,松江避难。在当时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革命转入了低潮。戴望舒和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到大革命失败以后幻灭的痛苦。心头沉重的忧郁,极度的苦闷,使诗人写下了这首抒情诗。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诗中所蕴涵的那种忧郁、苦闷。

那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我们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

(比如:)

对。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2、刚才,我们谈了我们对这首诗的感觉和体验。

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是美的。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

得的?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美呢?

我们已经知道,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下面我们来放录音。大家一边听一边在书上画出你认为是形象的内容。

3、意象

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意象?

第一个是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

三、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二、《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所以“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巷子经过,谁知道呢?大家尽可以展开想像。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

《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再别康桥》

一、导入:朱自清先生说过:现代诗人应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有一位文学家也说过,在现代文学史上不能忘记的诗集有三部:一是胡适之的《尝试集》,一是郭沫若的《女神》,再有就是徐志摩的《志摩的诗》。

相对于戴望舒,大家对徐志摩可能比较熟悉,有没有?我们接触过的关于徐志摩的媒体电视剧等比较多,有没有看过《人间四月天》?讲述的就是徐志摩一生的传奇经历。就是现在,也有许多青年朋友喜欢徐志摩的诗。那么,徐志摩的诗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再别康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伟大诗人所创设的意境。(板书课题)

二、背景:在学习课文之前,大家对作者了解多少呢?有没有同学能说说?

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他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四、意象

上次课我们谈到了意象。大家还记得吗?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物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夕阳照耀下的柳树,充满了依恋的柔情。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青荇。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夏虫。连虫子也在这宁静而充满深情的意境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仿佛知道诗人的心声,为他它停止了夏夜的例行歌唱。在有情人的笔下,虫声会报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纱窗”;花鸟会哭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与上面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呢?

开头“轻轻的来”,奠定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金柳”“青荇”两节进一步表达对康桥的无限依恋;拜伦潭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的豪情壮志,而这些如今都已成幻梦,令人惆怅不已;“撑篙漫溯”“放歌星辉”是在想象将对康桥生活的再一次重温,也将诗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最高点;但转眼间回到现象,“忽然间想起这是一个分手的夜”,无限惆怅重回心中。而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贯穿始终。

六、移情入境,读出自己

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阅读诗歌时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这首《再别康桥》里,你读到的是怎样的自己?请说说本诗最打动你的地方。

举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

夕阳里再见金柳的羞涩和喜悦;

理想破灭的伤感。等等。

三、诵读,掌握大致脉络。

第一节

1、全班诵读第一节。

2、点评。在他的心里,康桥是他的精神家园,他是怎样的感情。

老师范读开头第一节。作别-西天的云彩。老师为什么要在这儿停顿?表现一种依依不舍之情。

3、我们请同学来读一下。读这一节,哪一个词作基调?轻轻的。他为什么不走得壮烈一些?说明他比较留恋。

我们对喜爱的东西总是轻拿轻放。

4、现在大家再齐读一遍第一节。要注意在哪停顿。

第二节.

1、大家读。

2、那河畔的金柳,金要重一些。读新娘要读得幸福一些。边示范。

波光里的艳影。读到这儿眼前就要有一片波光。

荡漾,要读得轻柔。(伴以手的动作)

咱们试读一下。学生读第二段。

第三节:油油的应该停顿一下。甘心重一些。第三句稍微轻一些。

第四节:天上的虹要读得欢快一些。彩虹似的梦,感情要重一些,声调要高昂一些。

第五节:应该明朗一些。什么叫溯。放歌,要放一些。寻梦,撑一声长篙,示范。

悄悄句应该慢一些。实在是不忍离去。

第六节:后面稍微停一下:不带走一片云彩。

牛津高一英语必修1全套教案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1讲)

一、教学内容: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1(上)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和校园生活有关的常用单词、词组与句型。
2.学会描述校园生活和学校设施。
Highschoolisatimeofdiscovery,learningandhardwork!高中是探索、学习和辛勤劳动的时期
Hugecampusandlow-risebuilding学校面积大,没有高层建筑。
Twelvelaboratoriesareavailablefordifferentexperiments.12个实验室可供不同试验使用。
EachroomcomeswithitsownbothroomandInternetaccess.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卫生间和英特网接口。
3.学习阅读技巧:skimmingscanning。
4.语法:定语从句(一)

一、重要单词:
accessachieveattendassemblyarticleavailableaveragecanteenclubchallengingcontextdonatedisplayexperienceextragraduategymheadinglockerlow-riseliteratureposterrelax
二、重点词组:
classteacher班主任ateasewith和….相处不拘束schoolhours学校作息时间earnrespectfrom赢得…的尊敬soundlike听起来象forfree免费getageneralidea了解大意aswellas除….以外,也keywords关键词wordbyword逐字逐句地findone’swayaround认识路developaninterestin培养对….的兴趣surftheInternet网上冲浪


1.Whatisyourdreamschoollifelike?
你理想中的学校生活是什么样子?
这里dream表示心目中最理想的.如dreamteam(梦之队)。
2.GoingtoaBritishhighschoolforoneyearwasaveryenjoyableandexcitingexperienceforme.
去一所英国中学读书一年对我来说是一次令人愉快和兴奋的经历。
Going在本句里作动名词,它和后面的toaBritishhighschoolforoneyear构成动名词短语作句子的主语。GotoaBritishhighschool本来是个动词词组,在go后面加上ing后,它就具备名词的特性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或表语。
动词的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都可以作定语,但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现在分词作定语常表示“令人…”、“正在….”;例如excitingnews,sleepingdog;过去分词则有被动或完成的意思,常表示“感到….的”、“被….的”,例如:anexcitedcrowdofpeople,brokenheart.
3.IwasveryhappywiththeschoolhoursinBritainbecauseschoolstartsaround9a.m.andendsabout3.30p.m.
我对英国学校的作息时间很满意因为学校大约上午9点开始上课,下午3点半左右放学。
Behappywith=bepleasedwith,around=about。
4.ThismeansIcouldgetupanhourlaterthanusualasschoolsinChinabeginbefore8a.m.
这意味着我可以晚一小时起床,因为在中国学校8点钟上课。
asadv.同样地,被看作,象
prep.当做
conj.与...一样,当...之时,象,因为
本单元多次出现as,用法各不相同,应注意比较。另外as还可以构成一些常用词组:asif就好像,asfaras就….而言,soasto以便于,asfor至于,suchas例如,等等。
mean:意味着,后面通常加名词或宾语从句。例如:
TheattackofPearHarbormeantadeclarationofwarwiththeUnitedStates.
TheraiseofsalarymeansthatIcansendmydaughtertoabetterschool.
5.Healsotoldusthatthebestwaytoearnrespectfromtheschoolwastoworkhardandachievehighgrades.
他还告诉我们赢得学校尊敬的最好方法是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Thebestwaytodosthisto…..结构用来表达做某事的最好方法是…..,例如:
ThebestwaytolearnEnglishistouseitasoftenaspossible.
6.IfoundthehomeworkwasnotasheavyaswhatIusedtogetinmyoldschool,butitwasabitchallengingformeatfirstbecauseallthehomeworkwasinEnglish.
我发现这儿的家庭作业没有我原来学校的多,但一开始对我有些挑战性,因为所有作业都是英语的。
As…..as,中间加形容词或副词,一般要连接两个相同的句子成分,请比较下面两句话:
YouhatehimasmuchasI(=YouhatehimasmuchasIhatehim).
Youhatehimasmuchasme(=Youhatehimasmuchasyouhateme).
Usedto过去常常,隐含的意思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例如:
Sheusedtostudyveryhard.(Shedoesnotstudysohardanymore).
Usedto的否定形式是usedn’tto/didn’tuseto
注意:beusedtosth/doing表示习惯于….
7.CookingwasreallyfunasIlearnthowtobuy,prepareandcookfood.
当我学着怎样买菜、洗菜、烧饭时,烹饪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
fun是名词,有趣的事情,副词really并非修饰它,而是修饰前面的be动词was
试比较:Heisreallyafunnyguy.和Heisareallyfunnyguy.这两句意思虽然相同,但really修饰的对象不同,因此说话的侧重点也不同。
8.Idolikeeatingdessertsaftermealsasyoumentionedinyourarticle.
就像你在文章中提到的那样,我的确喜欢在饭后吃甜食。
Do、did在陈述句中,用在动词前表示强调,可译作的确、确实。
9.Uponfinishinghisstudies,hestartedtravellinginChina.
完成学业之后,他开始在中国旅行。
介词upon/on加doing相当于带assoonas的时间状语从句。
Uponfinishinghisstudy=Assoonashefinishedhisstudy
10.FormerstudentreturnfromChina
一位校友重中国归来
former,past,old虽然都和过去有关,但侧重点不同。former:“过去曾经是...的、前任….”,past:“过去的”old“老的、从前的”。例如:formerpresident前总统,pastexperience以往的经验,myoldschool我的母校。
11.earn,achieve和gain
这三个单词的基本意思都是“get”但含义不尽相同,earn:getastherewardofwork(挣,得到…作为工作的回报),achieve:getwhatyouwantbyeffort(成就,通过努力达到某个目标),gain和“get”的用法最接近,它对得到的方法和内容都没有具体要求。常见搭配:
earnmoney/aliving/one’srespect/one’sbread,achieveagaol/success/purpose/highgrade,gainexperience/weight/anadvantageover/time/theupperhand(占上风)/ground(取得进步).

定语从句(1)
用来说明主句中某一名词或代词(有时也可说明整个主句或主句中一部分)而起定语作用的句子叫作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的作用和作定语的形容词、介词词组、分词词组相似,有时可以相互转换,例如:金发女孩可译作ablondegirl,agirlwithblondehair或agirlwhohasblondehair。定语从句通常由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which/as或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引导,这些词既指代主句中要说明的名词或代词,又充当从句中的某个句子成分。请看例句:
1.Tomistheonlypersonwhocankeepacoolheadintimeofcrisis.(who指代主句中的先行词person,在从句中作主语)
2.Tomistheonlyfriendwhom(或who)Icanrelyon.(指代friend,在从句中作宾语,所以常用代词who的宾格形式).
3.Chinaisnolongertheweaknationthatsheusedtobe.(关系代词that指代weaknation,在从句中作表语)
4.Theschoolwhosefloorspaceisverylimitedcan’ttakeinonemorestudent.(关系代词whose指代theschool’s,从句中作floorspace的定语)
5.IliketogotothegymwhereIcanhaveawork-outaftersittiongforaday.(关系副词where指代主句中的地点状语gym在从句中作状语)


SkimmingScanning
Skimming略读,skim原意是轻轻掠过表面,作为阅读技巧是指通过浏览文章标题,主题句,插图和图表等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Skan,本意是扫描,这里指用眼光快速扫视书报等材料寻找我们想要的信息。他们的区别在于Skimming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大意,而Scanning是为了寻找某些具体信息。SkimmingScanning都是快速阅读的重要策略,也是信息时代我们必备的技能。尤其是在阅读英语时,注重练习SkimmingScanning可以帮助克服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如finger-pointreading,lipreading),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这篇文章,根据中文提示和上下文写出所缺的单词:
MySchoolDay
Ileavehomeat6:45andwalk20minutesto______(赶)abustoschool.Thebusisaspecialonejustforkidsgoingtomyschool.The_______(路程)onthebustakesanhourbecauseithastokeepstoppingtopickupotherstudentsalongtheway.
WhenIarriveatschool,I______(领取)myTabletPCfromtheFlexi(FlexiableLearningCentre).ThenIgotomyTutorRoomforRegistrationat8:30.Welistentoannouncementstoseewhatspecialthingsarehappeningatschooltodayorthisweek.
Atabout8:50weleaveTutorRoomtogotoourFirstPeriod.EverydayIhaveadifferentLessonthefirstperiod.NormallyitisHumanitiesbutIalsohaveMaths,DramaandMusic,andFrenchontheotherdays.Eachperiodlastsanhour.
Allmylessonsareindifferentroomsandplacesaroundtheschool.EachRoomeitherhasathree_____(位)numberoraname.Thenumbersareveryhardtoremember!.Ihavedifferentteachersforeachlesson.Ihavea_______(存物柜)whereIcanstoresomeofmystuffbutotherwiseIhavetocarryitallaroundwithmyinmybags.
SwipeCards
EveryStudentcarriesaswipecard.Weswipeintoeverylessontolettheschoolknowthatwehave_____(参加)thatcertainlessonandtoknowwhereweareincaseofemergencies.
OntheSwipeCardtherearetwostripes,ablackandabrown.Thebrownistoswipeintolessonsandtheblackistogetintothetoiletsandbuildings.
WecanputmoneyonourSwipecardsinsteadofcarryingcasharound.WhenwewanttopayforsnacksattheTuckShoporcanteenwejusthandoverourcardsandtheydeductthemoney.
Subjects
Maths,EnglishScienceICT
DramaMusicArtPE
Humanities(History,Geography,andReligion)FrenchorSpanish
TimeTable
9:001stPeriod
10:002ndPeriod
11:00-11:20Break
Duringbreak,Ihaveasnackandplayandchatwithmyfriends.UsuallyweplayITachasinggame.Snowballfightwhenitsnowsisdeadfun.
11:203rdPeriod
12:304thPeriod
1:30-2:10Lunch
IbringapackedlunchtoschoolbutoccasionallyIhaveschooldinnersintheSchool______(食堂).
2:105thPeriod
3:10EndofSchool
SometimesIstayafterschoolforclubs.
Canteen
TheCanteenisopenatLunchTimeandBreakTime.Mosthotfoodisservedonlyatlunchtime.Chipsareonly_______(买的到)onMondaysandFridays.

一、用适当的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填空:
1.Istillrememberthetime_______Ifirstbecameahighschoolstudent.
2.TherearemanyplacesinLondon_______youcanbuyacupofcoffee.
3.Thatisthereason_____heissokeenonschoolactivities.
4.Chinaisacountry_______historycanbedatedbackto3000BC.
5.Heisdrivingacar______cantravelat150mileperhour.
6.Hehastoflytoallthemajorcitiesoftheworld______hiscompanyhassetupoffices.
7.Thelady_____wemetinthebariseyeingusfromthecorner.
8.Wearefacingthesameproblem____wedidyearsago.
二、将下列每组句子合成一个带定语从句的复合句:
1.Theanti-JapaneseaggressionwarbrokeoutonJulythe7th.Itlastedforeightyears.
2.Onhiswebsitewesawsomephotos.Mr.LeetookthesephotosinEurope.
3.OnthewaytoschoolIsawsometrees.Theirleaveswereeatenupbyinsects.
4.Shelleylikestospendherleisuretimeinthestudents’union.Shecanmeetmanyinternationalstudentsthere.
5.Jane’sfatherwantshertobeasinger.Hehimselfhasalwayswantedtobeasingerhimself.

参考答案
一、
1.when2.where/inwhich3.why4.whose5.which/that6.where7.whom/who8.as
二、
1.Theanti-JapaneseaggressionwarwhichlastedforeightyearsbrokeoutonJulythe7th.
2.OnhiswebsitewesawsomephotoswhichMr.LeetookinEurope.
3.Onthewaytoschool,Isawsometreeswhoseleaveswereeatenupbyinsects.
4.shelleylikestospendherleisuretimeinthestudents’unionwhereshecanmeetmanyinternatioalstudents.
5.Jane’sfatherwantshertobethesingerthathehimselfhasalwayswantedtobe.
阅读填空:
catch,journey,collect,digit,locker,attended,canteen,available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二讲)
主讲教师:邵磊
主审孙德霖

一、教学内容: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1(下)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和学校活动有关的常用单词、词组与句型。
2.学会用英语写通知和海报。
3.语法:定语从句(二)

一、重要单词:
contest,replace,possession,complete,include,programme,present(v),event,item,venue,timetable,compare,issue,order,dynasty,professor,unnecessary,attractive,underline,approve,,generation,require,scary,design,draft,wording,previous,finalize,poem,poet,confident,run(manage,operate),host,hostess,advertise,vote.
二、重点词组:
referto指,functionas当作…使用,具有….的功能,leaveout省略,relateto和…相关,payattentionto注意,inshortform用宿略的形式,takeplace发生,makedecision作决定,makecomparison作比较,taketurns轮流,followtheoutline按照纲要,beresponsiblefor对…负责,consistof包含,由…构成,comeupwith想出,baseon根据,haveitapprovedby…征得…..的同意,informsbofsth告知,signup签名参加.

1.Ihavetodomyhomeworkinaplacethathasdesksandchairs.
我必须在一个有课桌椅的地方做家庭作业。
Idon’twanttostudyinaroomwheredesksandchairsaretoosmall.
我不想在桌椅太小的房间里学习。
第一句里定语从句thathasdesksandchairs的关系代词that指代主句中的名词room,作从句的主语;第二句里定语从句wheredesksandchairsaretoosmall的关系副词where指代主句中的inaroom,在从句中是地点状语。试比较:
1)Thisisthebeachwhere(onwhich)manyNorthEuropeansspendtheirsummerholidays.
2)Thisisthebeachthat(which)haswhitesandandpalmtrees.
上一句的beach是北欧人度假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是地点状语,所以用关系副词where指代;下一句中有白沙和棕榈树的是beach,它是从句的主语,所有以用关系代词that来指代。

2.Besides,Imightbereadingthebooksinyourfather’sbookcasesinstead.
除此之外,我也许会只顾看你爸爸书橱里的书,而不是去做作业。
Shewillbereadingnewspapersandmagazinesinsteadofdoingherhomework.
她将会忙着看报纸杂志而不是做作业。
“mightbereading”,“willbereading”属于“情态动词+be+doing”的结构,表示对某个时间正在发生的事情的预言、推测或期待。例如:
Ishallbelyinginbedandwatchingmyfvouritefootballgamebythetimehefinisheshishomework..等他做完家庭作业时,我早就会躺在床上看我喜爱的足球比赛了。
“instead,insteadof”都表示“代替,而不是….”“instead”通常需要承接上文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insteadof”则可以在一句话中表达做了和没做的事情。例如:
1)Wedidn’tgohomeafterschool.Wewenttoanetcaféinstead.
→Insteadofgoinghomeafterschool,wewenttoanetcafé.
2)StudentsinUKdon’thavelotsofhomework..Theyhavemanyschoolactivities.
→StudentsinUKhavemanyschoolactivitiesinsteadofhomework.

3.Aprogrammeisaplanofactivitiestobedoneorthingstobeachieved.
规划是指要进行的活动或要完成任务的计划。
划线部分是不定式的被动语态作定语,表示要做的事情。

4.Themorechoicesyouhave,thebetteryourfinaldecisionswillbe.
相当于:Ifyouhavemorechoice(条件状语从句为一般现在时),youwillmakebetterdecision(主句用将来时).你的选择越多,最后的决定就越好。“The+比较级(adj/adv)或含比较级的词组,the+另一个比较级(adj/adv)或含比较级的词组”,表示“越……就越…..”。

5.Yourteacherhasreceivedane-mailfromafriendaskingheraboutahistorybookfromyourschoollibrary.
你的老师收到一位朋友的电子邮件,询问你们学校图书馆里的一本历史书。
划线部分是现在分词短语作定语,补充说明宾语e-mail的内容。

6.ISBN(InternationalStandardBookNumber)国际标准图书编号
ISSN(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国际标准期刊编号

7.make常见的动宾搭配:maketea/coffee沏茶、冲咖啡,makefriends交朋友,makemistakes犯错误,maketrouble惹麻烦,makeasuggestion提建议,makeafire生火,makefaces做鬼脸,makeadecision做决定,makecomparasions作比较,makealiving谋生,makemoney挣钱,makearequest提要求,makeanapplication申请。
通知和海报
通知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或平行单位之间部署工作、传达事情或召开会议等所使用的应用文。以布告形式贴出,把事情通知有关人员,如学生、观众等,通常不用称呼;通知要求言简意赅、措辞得当、时间及时。

例一:布告形式的通知:通常此类通知上方正中写Notice或NOTICE(通知),发出通知的的单位的具体名称可放在正文前,也可放在正文后,右下角处,发出通知的日期写在左下角处。例如
NOTICE 

All mumbersofthestudents’union are requested to meet in the schoolconference room on Saturday, Sept18th, at 2:00 p. m. to discuss questions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changeswithNewZealandhighschoolband. 
Sept.14, 2005 

海报的形式和媒体没有特殊要求,它要先用简明、生动的图文吸引过往人群的注意力,再以简洁扼要的文字、图表介绍你要向公众发布的信息。文字部分一般包括主题句或主题词和条理清楚、简单明了的内容介绍。下面是一个网上海报,供大家参考:

Makeaposterexplainingasafetyrule.
ItshouldgiveusagoodStayAlertmessage.
IfyourposterwinsyouwillreceiveaSASST-shirtanditwillappearintheSASSGallery.

Mailyouposterto:

StayAlert...StaySafe
P.O.Box93006,
499MainSt.S.
Brampton,Ontario
L6Y1N0

定语从句(2)
1.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that、which用来指代物,who、whom和that用来指代人,whose用来表示所属关系,关系副词when、where和why指代时间、地点和原因。
2.关系代词的用法

(1)如果先行词是all,much,anything,something,nothing,everything,little,none等不定代词,关系代词一般只用that,不用which。例如:

AllthatIhaveismyloveforthisland.
Thereisn’tmuchthatwecandotoeasehispain.

(2)如果先行词被形容词最高级以及first,last,any,only,few,much,no,some,very等词修饰,关系代词常用that,不用which。例如:
ThelastpersonthatwewanttoinvitetoourhouseisUncleSam.
Nonationthatiscapableofsuchatrocitycanbetrustedbyitsneighbours.

(3)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不能用关系代词that,作宾语用的关系代词也不能省略。例如:

Thereareaboutsevenmillionpeopletakingpartintheelection,mostofwhomarewelleducated.

(4)which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它可以引导从句修饰前面的整个主句,代替主句所表示的整体概念或部分概念。在这种从句中,which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或表语,多数情况下意思是与andthis相似。例如:

Shefailedinherattempttocatchtheprince’sattention,whichwasagreatdisappointmenttohermother.

(5)如果作先行词的集体名词着眼于集体的整体,关系代词用which;若是指集体中的各个成员,则用who。

(6)先行词有两个,一个指人,一个指物,关系代词应该用that。例如:

Theboyandthedogthatareinthepictureareverylovely.

(7)如果先行词是anyone,anybody,everyone,everybody,someone,somebody,关系代词应该用who或whom,不用which。例如:

Isthereanyoneherewhowillgowithyou?
(8)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在从句中作宾语时可以省略。例如:
Thegirl(whom)youjustsawisthecheerleaderofourfootballclub.
Everymoment(that)wespentintheUKwillbeapreciousmemoryforus.
As在定语从句中的用法

一.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1)as多与such或thesame连用,可以代替先行词是人或物的名词。

 (2)as也可单独使用,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作用相当于which。例如:

Theelephant’snoseislikeasnake,asanybodycansee.
二.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1.关系副词也可以引导定语从句

关系副词在从句中分别表示时间.地点或原因。关系副词when在从句中充当时间状语,where充当地点状语,why充当原因状语。例如:
WeshallalwaysrememberthedaywhenJapansurrenderedtotheallyforce.
Thisisoneofthefewplaceswhereyoucanbuytopqualitywine.
2.that有时也可引导定语从句表示时间.地点或原因

That有时可以代替关系副词when,where或者why引导定语从句表示时间.地点或原因,这种定语从句中的that也可以省去。例如:
Thatisthetime(that)hearrives.
Thatisthereason(that)hecame.


一、选择适当的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填空:
1.Hisparentswouldn’tlethimplaywithanyone______scoreswaspoor.
A.ofwhomB.whomC.ofwhoseD.whose
2.Sheheardaterriblenoise,_______broughtherheartintohermouth.
A.it B.whichC.thisD.that
3.Inthedarkstreet,therewasn’tasingleperson_____shecouldgethelp.
A.thatB.who C.fromwhomD.towhom 
4.Theday_______hechoseforhissonweddingwasaluckydayinthelunarcalendar.
A.whenB.whereC.thatD.who 
5.AfterlivinginPairsforfiftyyearshereturnedtothesmalltown____hegrewupasachild.
A.which B.whereC.thatD.when
6.Thismonumentisall______remainsoftheancientkingdom.
 A.it B.thatC.whenD.which
7.Hementionedabookthetileof______Ican’tremembernow.
A.who B.which C.this D.what
8.RecentlyIboughtanancientChinesevase,_____wasveryreasonable.
A.whichpriceC.thepriceofwhich
C.itsprice D.thepriceofwhose
9._____hasalreadybeenpointedout,grammarisnotasetofdeadrules.
A.As B.It C.ThatD.Which
10.HelivedinLondonfor3months,during____timehelearnedsomeEnglish.
A.thisB.whichC.thatD.same
11.Onthewallhangsapicture,_____colorisblue.
A.whose B.ofwhichC.whichD.its
12.Istillrememberthetime______Ifirstbecameacollegestudent.
A.whatB.which C.thatD.when
13.Mr.Fordstilltalksliketheman______hewastenyearsago.
A.thatB.whereC.whichD.there
14.Theboss____departmentMsKingworkedtenyearsagolookeddownuponwomen.
A.inwhichB.inthat C.inwhoseD.whose
15.Idon’tlike_____youspeaktoher.
A.thewayB.thewayinthat C.thewaywhichD.thewayofwhich
16.Ihadneitheraraincoatnoranumbrella._______Igotwetthrough.
A.It’sthereasonB.That’swhy
C.There’swhyD.It’show
17.Hemadeanotherwonderfuldiscovery,____ofgreatimportancetoscience.
A.whichIthinkis B.whichIthinkitis
C.whichIthinkit D.Ithinkwhichis
18.Thereisonlyonedishonthetable_______Iwanttoeat.
A.who B.thatC.what D.whcih
 
参考答案
一、1-5DBCCB 6-10BBCAB 11-15ADACA 16-18BAB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3讲)

一、教学内容: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2(上)
二、教学要求:
1.学习谈论青少年经常遇到的问题。
2.学会戏剧脚本。
3.了解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
4.语法:定语从句(三)

一、重要单词:
act(n),scene,curtain,trash,garbage,charge,adult,,behavior,teenager,punish,period,argument,relationship,force,unpleasant,character,explain,slam,vet(veterinarian),style,mess,thumb,vs(versus),plus,competition,sink,fault,boring.

二、重点词组:
commonto对…来说很普遍,turnup调高声音,出现awasteof浪费,nomore不再,sparetime空余时间,force….to…强迫(某人)做,can’twaitto..迫不及待地要,besupposedto被期望或要求,本应该,dowith处置,忍受,需要beamess/inamess乱成一团,leavesbincharge委托…..负责,actlike行为举止象…,gounpunished不受惩罚,goout熄灭,haveone’sarmcrossed双臂交叉抱在胸前,deserveto值得去做,常用否定形式表示“不配”behardon对某人苛刻,nowthat既然,intheformof以的形式,thaneverbefore比以前任何时候都,beangryat对某事生气,evenif即使,treatsblike…象一样对待,argueabout为…而争吵,thecauseof起因,differinmanyways在许多方面不同,fitbadly非常不合身。

1.Ericrunsinafterit,followedbyabigdog,walkingveryslowly.
埃里克跟着球跑进来,后面跟着一条大狗,狗走得很慢。
这句话里有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状语:过去分词短语“followedbyabigdog”是谓语“runsin”的伴随状语,而现在分词短语“walkingveryslowly”描述的是大狗跟随埃里克进来的行走方式,是动词“follow”的状语。
伴随状语通常由现在分词短语、过去分词短语或介词短语承当。当伴随动作由主语发出时,用现在分词,当伴随动作由其他人或物发出时用过去分词。例如:
Heranafterthethief,shoutingangrily.
Shesatnervouslyinthegrandsittingroom,watchedcloselybythebutler.
Thesoldiersstoodsilentlyalongthepass,riflesinhand.

2.Youweren’tsupposedtocomehomeuntiltomorrow.
你们应该明天才回家的。
besupposedtodosth:被期望或要求去做,本应该去做。例如;
YouaresupposedtohandinyourarticlesthisFriday.
Girlsaresupposedtobehavemorequietlyinthiscountry.
在肯定句中until必须和持续性动词连用时,在否定句里它主要和短暂性动词连用也可以和持续性动词连用,表示直到某时某个动作才开始。Until还可以用在强调句中。Notuntil放在句首时,句子要倒装。例如:
Hesleptuntil8o’clock.
Hedidn’twakeuptille8o’clock.
Itwasnotuntil8o”clockthathewokeup.
Notuntil8o’clockdidhewakeup.
Iwon’tbefreetillFriday.

3.Themoneywithwhichyouweretobuydogfoodisgone,butSpotlookssohungry.
本该用来买狗食的钱不见了,但斑点狗看起来饿得厉害。
“withwhichyouweretobuydogfood”是定语从句,当关系代词是介词宾语时,介词常放在关系代词之前。例如:
thevillageweusedtolivein→thevillageinwhichweusedtolive
主语+be动词+不定式表示“按计划将要做”,例如;
Wearetoholduptheenemywhileourtroupsretreat.
ThepresidentialcandidateistomakeaspeechinourtownonhiswaytoWashington.

4.Wethoughtyouwereanadult,apersonfromwhomwecouldexpectgooddecisions.
我们原以为你是个成年人,一个我们可以指望他做出正确决定的人。
划线部分是“anadult”的同位语,它和“anadult”所指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是对“anadult”含义进一步的说明。这个同位于本身又带有定语从句fromwhomwecouldexpectgooddecisions。
Expectsthfromsb:期望从某人那里得到或看到某事,例如:Youcanneverexpectgenerosityfromamiser.

5.Thisisnotafamilywherebadbehaviorgoesunpunished.
我们家不是一个放纵不良行为的家庭。
根据上文,this是指ourfamily。动词go后面可以跟形容词,表示“变得”,例如:
gobad(变质),godry(变干),gomad(发疯),gointernational(国际化)。Go和一些含否定意义的形容词连用,则表示“不受……的,未被…的”,如:gounchallenged,gounnoticed.
Histheoryhasgoneunchallengedintheworldforhalfacentury.
It’sstrangethatsuchamistakecangounnoticedinthetextbook.

6.IftheyknewthatSpotwasillandweusedthemoneytotakehimtothevet…
假如他们知道Spot得了病,而我们用那笔钱带他去看兽医的话……..
这句话用的是虚拟语气,省略的部分是:theywouldunderstandwhythemoneyisgoneandthehouseisamess.当说话人只表示一种假设的情况、一种主观愿望,即认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并非真实时,使用虚拟语气。表示和现在事实相反时,主句用过去将来时,条件从句用一般过去时。例如:
IfIwereyou,Ishouldwaittillnextweek.
Ishesawyounow,shewouldn’trecognizeyou.
7.Noneofusstoppedtothinkandweshouldhave.
我们本应当停下来想想,而我们都没有那么做。
Stoptodo表示停下来去做另一件事,stopdoing则表示停止正在做的事情。shouldhave
也是一种虚拟语气,表示过去本应当做的事情。这里完整的句子应该是:
Weshouldhavestoppedtothink,butnoneofusdid.

8.Canyouexplaintomenowwhythehousewasamessandwhatyoudidwiththecashweleft?
你现在能向我解释为什么家里乱成一团,而你又把我们留下的钱拿去干什么了吗?
Be(in)amess表示“乱成一团”;dowith表示“处理、处置”常和what连用,它和dealwith不同,dealwith表示“处理、应付”weleft虽然只有两个单词,却是一个定语从句,它前面省略了作宾语的关系代词that或which。

江南


教学内容:《3、江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文投影,江南美景图,课文全篇,生字卡片,鱼儿帽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几幅江南的美景图]

小朋友,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色?你觉得美吗?

3、[出示课题]

指导字音:南nán。

指导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我的五分钟】

1、自己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两遍,直到读准读通为止。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音。

[出示]莲叶小鱼西南可采莲

中间何戏(加拼音)

认读,正音:平舌音:采;

后鼻音:江。

3、在读准生字字音的基础上,四人小组读课文,并数数课文中共有几句话。

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看图1]小朋友,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出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指导读第一句,重点放在“何田田”。

结合意境,指导朗读和背诵。

2、学习第二句【我的五分钟】

[看图2]除了采莲的姑娘和密密层层的莲叶以及饱满的莲蓬,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出示]第二句指名读句子。

四人小组说说、演演:如果你们四个人分别是四条小鱼,你们在水里会怎么游戏呀?

指名四人小组戴上帽饰,上台表演。

指导读好第二句,体会鱼儿在水中的畅快以及人们采莲的欢乐。

指导背诵。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乐)。

指导背诵课文。学生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生字的间架结构搭配。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其余6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莲叶小鱼西南可采莲

中间何戏(不加拼音)

复习字词,开火车读,正音。

2、指导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我的十分钟】

1、[出示]本课7个生字,认读。

2、自己看P74—P75的笔顺,在红字中自己练写。

3、四人小组互相检查,看有没有记住笔顺。

4、学生讨论,师指导学生说清楚重点笔画及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师重点指导:可:独体字,指导笔顺。

西:与“四”进行比较。

6、描红,完成《习字》。

三、自主练习

古诗交流会:

“独自或在别人的帮助下另选一首描写荷花的古诗,念一念,背一背。”这是上节语文课布置的课外作业,最后的时间举行“古诗交流会”,将大家回家收集的有关荷花的古诗拿出来交流展示。

板书设计:

3、江南

莲何田田

鱼戏

智慧瞬间: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荷塘旧事》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往事这一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到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牙泡的美好的自然之景,同时也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巧妙而生动的比喻修辞手法,恰当的描绘颜色的词语,使作者笔下美丽的荷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荷塘美景的描写又为介绍人性美作了铺垫。

文章的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讴歌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感悟自然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思想感情。

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体会比喻句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对小伙伴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荷塘旧事》。

2、生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你知道文章是写什么的?(写事)

3、结合课题猜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内容呢?(根据学生的猜测,师整理一下)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荷塘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荷塘旧事?)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考查学生认读情况:

点缀

淳朴

攫住

留恋

憨直

月牙泡

恰似

似的

撩水

月朗风清

浮光跃金

繁星闪烁

恬静

气喘吁吁

不可名状

骇得

在生读的过程中,联系时候实际,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小组意见。

3、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评议补充。(师板书:荷塘美景旧事)

4、找中心句:

师:课文是围绕一句来写的,这句话就是课文的中心句,同学们找一找。(板书:大自然和谐的美人类淳朴的爱)

5、浏览课文,分别找出描写大自然美和小伙伴的内容。

(课文24自然段写了荷塘美景,517自然段写了我和小伙伴的旧事。)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读课文24自然段,画出描写荷塘美景的句子。

2、多读几遍画出的句子,在脑海中想象荷塘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对大自然的赞美。)

3、你从哪儿感受到它的和谐美?

生:读比喻句。

4、去掉比喻部分。

对比朗读,说说哪个片断好?好在哪儿?

[体会运用比喻的生动形象性及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这荷塘的美]

5、小结:作者除了比喻还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这荷塘的美,这是绿与红的和谐,是一片绿叶与粉红的荷花的美景和谐。是的,荷塘处处彰显和谐的美。

6、同一个地方,因时间的不同,它所呈现的魅力也不同。你喜欢月色下的荷塘还是白天的荷塘?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7、轻声地读课文517自然段,联系自己平时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小伙伴间亲密无间的友情,淳朴善良的爱,作者对儿时往事的怀念。)

五、课堂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在本节课中收获。

六、作业:

1、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仔细观察一处让自己心动的景色,试着写写。

美在《江南》


美在《江南》国标本(苏教版)第一册《江南》中的美育国标本(苏教版)第一册《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根据课文特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新课一开始,教师可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你喜欢这幅图吗?为什么喜欢?待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充满感情地对学生说:江南是个好地方,这里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来到湖面上采莲,看活泼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玩嬉戏,大家想去吗?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有的孩子会问:怎么去?教师顺势引导:古人把采莲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题目叫《江南》,我们学好这首诗,不就去了一次采莲吗?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实在情境和教师绘声绘色描述的语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们带入了课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再现美。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时候,可借助课文的插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可这样设计: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1、自由读读诗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仔细看看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3、边读课文边看图,说说古诗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图上找到?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看图。交流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诗句,观察小姑娘是怎样采莲的。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再联系诗的后五行,进一步观察莲叶间的小鱼是怎样游动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训练,学生的脑中会再现出美丽的采莲画面,也就体会出了诗句中蕴含的美。

三、推敲词句,体会美。经过上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获得的美感是大概的、整体的。要让学生细细体会诗句的美,还得通过细读课文,品词析句来完成。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什么叫何田田?再看图,教师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会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各异的动作,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教学第二句时,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教师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待学生看课件出示的图后,让他们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学生边表演边入情入境地诵读,那洋溢喜悦的小脸,活泼可爱的动作,一下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鱼儿嬉戏的动态美、人们采莲时愉快的心情在这一品一议、一演一读中得到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读《江南》


一年级上册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之东,

鱼戏莲之西,

鱼戏莲之南,

鱼戏莲之北。

初读此诗,不但未能看到它的佳妙,反倒觉得诗中的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罗里啰嗦,似有重复之嫌。再度揣摩,骤然发现:此诗之妙恰恰就在这看似拙朴之中。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乃互文见义的手法。它着意省去了眼见莲下的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而发出惊叹的采莲姑娘。

你看,就在那水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欢乐的采莲女孩儿。她们边唱边劳动。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儿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并发出了一声惊叫。霎时间,船上的姑娘七嘴八舌,相继发出了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的惊呼。于是,由惊喜发现而引发的叫声不绝于耳,场面的热闹和劳动的欢悦,跃然纸上。手法的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在鱼戏莲叶间之后的那个冒号,从文面上标明了诗句的前引后发,足见编者用心之良苦与高妙。

我们的先人不但早就知道最好的诗应该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的道理,而且知道用省略闲言助字之法,提掇出紧关物色的字样,形成画面的迭加,文意的辐射。读罢此诗,让人觉得:这首汉代民歌就如同汉代的石雕一般,它不拘泥于细致、繁琐的刻画,而着意于捕捉描写对象内在精神。在质朴、简练之中,不乏画龙点睛的精妙。

《荷塘与江南(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