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咬文嚼字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1-09

咬文嚼字。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咬文嚼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咬文嚼字,也许有的人认为是语文学习中的事。其实,在学习生物时也要注重咬文嚼字,这里所说的咬文嚼字,是对所学的内容认真进行分析、推敲。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这些知识,从而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阅读时要咬文嚼字

1.1咬文嚼字能挖掘出隐含的关键

如:在没有授粉的茄匣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能够发育成果实。只是因为胚珠内的卵细胞没有经过受精,所以果实里没有形成种子,这样的果实就是无籽果实

上述叙述的是利用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培育无籽果实的原理。如果咬文嚼字地仔细推敲,可以从中联想到这个实验的操作及其原理:要确保经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的果实无籽,关键在于必须保证雌蕊不被授粉,方法是去掉雄蕊(两性花)和遮罩(单性花)。但是,什么时候去掉雄蕊和进行遮罩?结论就是两性花在花雷期去掉雄蕊并遮罩和处理后对花遮罩。单性花花蕾期遮罩和处理后对花遮罩,是确保获得无籽果实的关键之一。

1.2咬文嚼字能抓住易被忽略的关键

如:在前期,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末期出现新的核膜核仁

在讲授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关知识时,教师为了简洁归纳知识,用简化的两消两现来概括细胞分裂前期、末期细胞内有关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无形中把一些比较关键的词简化掉了。例如逐渐一词,使知识的关键被忽略。如果问: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见不到核膜核仁的时期是哪些时期?

学生会错答为前期、中期和后期。这是因为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只注重了其结果而忽视了其过程。

2.记忆时要咬文嚼字

在所有学科中,都有许多要记忆的内容。而生物学中的概念、原理等的记忆则需要在理解基础上完成,因而记忆中要学会咬文嚼字。

2.1咬文嚼字,理解性记忆

在记忆一些概念、定义时,不妨学习语文中的给句子划分成分,将句子分解,把内容仍解成几个层次,这样分层记忆,既能深刻地理解,又容易记忆住,利于对知识的应用。例如:

酶‖是活细泡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

主谓定语1定语2宾补语1

质,少数酶是RNA。

补语2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来源功能性质化学本质

少数酶是RNA。

化学本质

2.2浓缩提炼,咬文嚼字

基因型为作母本,其因型为作父本,杂交后果实的果皮基因型是,种皮基因型是,胚的基因型是,胚乳的基因型是。

经过分析得知:果皮、种皮细胞是由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基因型与受精作用无关,因此,基因型与母本一样;胚由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发育而成,基因型由卵细胞的精子基因型决定;胚乳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发育而成,基因型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基因型决定。可缩编成果皮种皮随母本,胚和胚乳看杂交。

3.解题时要咬文嚼字

认真审题、理清题意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因此,解题更需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抓住题干和选项或问题的关键叙述��题眼,找到解题的最佳切入点,确保正确答题。

3.1解选择题咬文嚼字,能抓住解题的最佳切入点

例:荠菜种子中贮存养料的结构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A.子房壁B.珠被C.受精卵D.受精极核

从植物个体发育知识知道,贮存养料的结构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胚乳,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形成过程中,一般胚乳被子叶吸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而子叶是由受精卵发育成胚的一部分。这些知识,一般学生都清楚。但本题的题眼在荠菜是属于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上,对此判断正确与否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2解简答题咬文嚼字,能避开虚设的陷阱

例:父亲是血友病患者(基因型XhY),母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XHXh),他们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患者可能是___________,儿子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

象上述这类遗传题目中患病孩子与患病男孩(女孩)以及男孩(女孩)患病的几率;显性纯合个体与纯合显性个体的几率;基因型可能与最可能等问题的解答。都必须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方可避开题中文字陷阱,得到正确答案。

总之,平时只要在学习中多注意咬文嚼字、善于总结,就可以找到很多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关阅读

《咬文嚼字》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咬文嚼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借鉴吸收。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

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提到“咬文嚼字”,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诗论》、《谈美书简》等。其中《谈美书简》我们是应该读一读的。

三.解题:

请学生把课前预习查到的“咬文嚼字”意思说出来: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这不是一个好词,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

昨天让大家预习了,请一位同学把你划出相关的内容说出来,并告诉大家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

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学生齐读第三段)。

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

从第八段第一句话“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可以看出,作者是用例证法说明道理的。请大家先阅读1-5段,看作者举了哪些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举了五个例子,我们一个个来看,看它们分别说明了说明道理。

(一)分析第一个例子: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学生自己读如下句子: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你是你是……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是个好不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⑤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学生读后谈谈感受,教师明确: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已经变化。而且“你这……”一般都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因而也一般用于骂人时,所以郭沫若后来改的句子不仅不通,意思也不对。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第四个例子,“是”表假定语气,“这”则没有。因此咬文嚼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滥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你这”表示坚决的判断﹑极端的憎恶﹑强烈的情感,“你是”不带情感判断。

“你是个好小子。”——假定语气。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句式不同,不同意味。

(二)分析第二个例子:

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学生回答。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分析的,明确: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

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但必须补充一些“情境”材料,因为这里不可以仅用“意味”“情感”来解释。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终不能复入石矣”。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谈的是文字的简和繁的问题。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应该以能否准确表现事物特点、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司马迁的文字确实做到了刘勰所说的“字不得减”,王若虚的删改使原文的“味”全没了。古人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种用笔的方法: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突出了雪下的力度、密度和速度,一个字就抵得上千言万语,千军万马。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所以什么时候“泼”,什么时候“惜”,大家应该有所启发,以后写作时下笔可要斟酌一番。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繁简不同,不同意味。

(三)分析第三个例子:

1.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作者发常人发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独抒新见,分析了“推”的妙处。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用“推”或用“敲”表达各自不同的意境。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启示:

一千多年人们都认为“敲”比“推”好,而朱先生能不为所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不迷信古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这才是关于“炼字”的例子。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五.总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调整思想和情感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六.分析第二部分:

以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分别说明句式不同、繁简不同、字眼不同,意味和意境也不同。6-7段也举了两个例子,我们看作者举这两个例子又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作者在这一部分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中,“天上小团月”其实就是“小龙团”茶。正是因为苏轼善用字的联想意义,把“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感觉联起来,从而使诗句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显得丰富,比直接说更有韵味。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句诗句想象当时那种场景:夜晚,月影朦胧,在山间泉水旁,诗人和好友在那品茶、赏月,十分之怡然自乐。如果直接写,那还会有这样的想象吗?(用书上的词语)这就是点铁成金。

另一个是滥用联想意义的例子,就是“套板反应”。

问:

1.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①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②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套板反应”的示例:

这一天,朱祁镇(明英宗)见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这位特别的客人叫朱瞻缮,是朱祁镇的叔叔,他正是当年传言中要来京城接任皇位的人。

为了打消朱祁镇心中的疑虑,以免有朝一日被不明不白地干掉,他特意来到京城说明情况。宾主双方举行了会谈,会谈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举行,双方回顾了多年来的传统友谊,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朱瞻缮重申了皇位是朱祁镇不可分割的财产,表示将来会坚定不移地主张这一原则。朱祁镇则高度评价了朱瞻缮所做的贡献,希望双方在各个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这是一个套板的套板,我们为什么觉得可笑?因为这样的文字我们常能看到,是模式化的文章,不生动。

2.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明确: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

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3总结:

善用:意蕴丰富点铁成金(正面)

联想意义

滥用:套板反应毫无新意(反面)

七.分析最后一部分:

刚才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对五个例子各自要表达的观点都很清楚了。其实这五个例子都是围绕“咬文嚼字”。(重复五个例子的道理)

学生齐声朗读“我希望”后的话,说说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

B.必须勤奋。

C.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八.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

文章应该是“作”出来的,不能老是“走熟路”。时常有学生问我,写作文有没有窍门,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我常常不知怎样回答。因为他们所期待的“窍门”绝不是我所要说的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多读多练、提升情感,他们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公式”,像做数学题那样往里一套,答案出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套板心态”。按照“公式”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我想,大家还是应该记住朱先生的那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做什么不要太急功近利,认认真真做应该做的事。阅读鉴赏、写作文也如此,不要期望有什么捷径。
请大家回去后再读《咬文嚼字》,我想应该会有新的启发的。

九.布置作业:

1.思考: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示?(不少于3条)

2.思考: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不少于2条)

3.完成课后练习二和四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的修改、压缩稿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婢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这是炼字的好例。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

不过,“你是什么”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因此,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就改得并不很妥。

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

联想的意义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虽然它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但它也可以使意蕴丰富。

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所以,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朱光潜)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姢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COPUL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

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业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