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历史下17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学案(川教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七年级历史下17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学案(川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七年级历史下17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学案(川教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学案

1.把握清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的有关史实及作用。
2.掌握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等有关史实及作用。3.知道清朝进行多伦会盟、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等史实,认识清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

1.康熙至乾隆年间,清政府先后取得了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战争的胜利。
2.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时通过“_________”制度来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
3.清朝还在伊犁、吉林等地设立_______,在西北地区设立___________等官职,兼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4.康熙时,在_______与蒙古各部首领举行会盟,协调和发展与蒙古的关系。

1.为什么说西藏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有人说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康熙皇帝贪图享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1.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在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藏的是()
A.宣政院
B.西藏巡检司
C.达赖喇嘛
D.驻藏大臣
3.“说是避暑,说是休息,意义却又远远不止于此。把复杂的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转化为一片幽静闲适的园林,一圈香火缭绕的寺庙,这不能不说是康熙的大本事。”可见,清王朝修建避暑山庄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自己的享受
B.“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
C.显示清王朝的威严
D.适应少数民族的宗教习惯
参考答案

答案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

答案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

1.D
2.A
3.B

延伸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设计思想:
关于本课,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能列举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与此相关的教学目标都为本课的重点,而本课的难点在于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所涉及的区域广,空间跨度大,初一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准备不足,学生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比较难。因此我设计了从绘制地图入手的活动,在地图上表明历史事件和时间,指导学生边学边标,这样学就既有时间观念又有空间观念,记忆理解也会比较深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认清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学习识读并绘制清朝前期疆域图,结合课文内容,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清初以及之前历代王朝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史实,感受我们祖先开拓边疆地区的艰难历程,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团结和统一。
教学重点: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多伦会盟和修建避暑山庄。
教学难点: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所涉及的区域广,空间跨度大,初一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准备不足,学生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比较难。
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讲读法、讨论法、播放视频资料等。
板书设计:
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
1690年打败噶尔丹1690年(康熙)(新疆、内、外蒙)18世纪平定回部(乾隆)(新疆)
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
册封五世达赖(顺治)册封五世班禅(康熙)设驻藏大臣(雍正)金瓶挚签制度的确立(乾隆)
三、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识读课前已绘制清朝前期疆域图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加深印象,从而对清朝初期的疆域和民族关系有所了解。具体引导学生指图说明清朝疆域的四至以及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位置。
一、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1、先请学生分析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的必要性,然后指图讲解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的简单过程。播放视频资料康熙帝国片段。请学生讲康熙亲征,打败噶尔丹的故事。之后请学生在自己绘制的地图上标明历史事件的名称和时间。2、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先讲清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伊斯兰教旧称回教)和卓是对伊斯兰教上层的称呼。说明大小和卓的叛乱是回部上层的叛乱,他们分裂祖国,残害维族人民,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请学生讲述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的简单经过:乾隆时,天山以南的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祸及当地人民。清政府招降不成,调兵平定了叛乱,而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清政府能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强调清政府注意政策,得到维族人民支持,终于平定了叛乱。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乾隆,在平叛后会做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指出后来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和参赞大臣管辖整个新疆地区,这就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之后请学生在自己绘制的地图上标明历史事件的名称和时间。
二、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先请同学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历史上西藏地区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应引导学生复习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元朝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属宣政院管辖。这些史实,充分说明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西藏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结合本课后的材料阅读讲解:西藏宗教主要是佛教。它有许多派,其中的黄教创始人是宗喀巴,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他们是西藏佛教地位最高的两位领袖。请同学思考这段史料说明了什么?从而使学生能通过史料理解清政府的对藏政策。那么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有哪些具体措施呢?请同学看书后总结。一是清政府确定了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从此,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二是清政府设置的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从而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讲解:册封指皇帝向臣下封爵时,将宣读授给爵位的称号的册文、印玺一起给被封者。具体事件包括(1)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封号和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从而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2)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3)金瓶挚签制度的确立,使清政府紧紧握住达赖和班禅继承人的确定权。之后请学生在自己绘制的地图上标明历史事件的名称和时间。
关于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其他地区的管辖,可让学生在清朝前期疆域图上找出伊犁、乌里雅苏台、盛京、黑龙江、吉林等位置,并由教师做简单介绍。
三、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大屏幕显示有关图片后,说明: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实都与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有关。提出问题请学生讨论:如果你是清前期的统治者,在坚决镇压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叛乱的同时,你还会采取哪些政策?(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后进一步提问:你能举出历史上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的先例吗?
请学生看书后明确:(1)清前期,清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的笼络政策有哪些方式?(2)清朝为什么要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有人说这是康熙贪图享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3)综上所述,你认为清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小结:利用清朝疆域图,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讨论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恩威并用,刚柔并济。
之后引导学生探讨怎样理解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示学生要联系这一单元前面几课的内容来思考和讨论。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掌握清政府加强对西藏、西北地区的管辖;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域等基本知识
2、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本课涉及的少数民族名称、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

复习提问上课内容后,指出上节课主要讲清朝对外反击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本课我们再来学习清政府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的斗争,两课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1、清朝的哪两位皇帝分别赐予西藏两位佛教首领什么称号?

2、清朝何时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明确规定由谁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清代,在西北的天山以南,居住着哪个民族,信仰什么宗教,该地区被称为什么?

2、何时,回部贵族谁发动叛乱?

3、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是如何管辖该地区的?

三、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土尔扈特属于哪个民族,在谁的领导下回归祖国,有何意义?

2、结合课文完成关于清朝疆域的示意图


精讲透析

本课分三部分叙述了清朝的民族关系:清政府对达赖、班禅的册封以及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土尔扈特的回归,则进一步展现了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同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1、提问检测同步训练选择题。
2、完成材料题、简答题
3、课余时间:探讨活动与探究
掌握的很好好一般

七年级历史下第20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学案(川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第20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导学案(川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20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导学提纲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17世纪,殖民者霸占台湾。
2.收复:1661年,率军登陆台湾,年初,荷军被迫投降。
3.地位: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中华民族反抗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康熙统一台湾:
(1)原因:郑成功死后,其子孙争取夺利,政治日益腐败;西方殖民者对台湾虎视眈眈。
(2)措施:帝决定武力统一台湾。
(3)结果:1683年,收复台湾;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省。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二、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1.册封: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和五世。
2.设置机构:时,清朝在西藏设置,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金瓶掣签制:通过“”制度来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
4.影响:这些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对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三、巩固西北边疆
1.概况:为巩同西北边疆,康熙至乾隆年间,清政府与西北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了长达近70年的斗争,平定了、等发动的叛乱。
2.平定噶尔丹:
(1)背景:17世纪,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大搞分裂。
(2)措施: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
3.平定大小和卓:年间,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
4.设置,这一措施,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促进国家的巩同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清朝的疆域
东起、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赤尾屿等,西迄帕米尔、巴尔喀什湖,北及、萨彦岭,南达南沙群岛的,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巩固训练
1.郑成功致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是指()A
A.荷兰B.日本C.沙俄D.葡萄牙
2.与下图所示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是()C
A.平定噶尔丹叛乱B.抗击沙俄入侵C.收复台湾D.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3.“康熙二十二年(]683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材料中康熙帝要“讨平”的是()D
A.沙俄侵略者B.东南沿海倭寇C.荷兰殖民者D.台湾郑氏政权
4.1684年,清政府设置管理台湾的机构隶属于()C
A.浙江省B.广东省C.福建省D.台湾省
5.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A
A.册封达赖、班禅B.郑和下西洋C.澶渊之盟D.迁都洛阳
6.右图是清朝政府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意颁发的“金奔巴瓶”,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清廷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那里设置了()A
A.驻藏大臣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D.澎湖巡检司
7.乾隆在位期间进行了十次大规模战争,合称为“十全武功”,而他也自称为“十全老人”。下列战争发生在乾隆帝时期的是()D
A.靖难之役B.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8.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D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9.我国外交部多次重申,我国拥有对南海地区无可争辩的主权。请问以下能够成为我国外交部依据的是()A
A.我国清朝时的版图就已经包括南海诸岛
B.南海地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很重要
C.南海地区离我国很近
D.南海周边各国的实力都不及中国
10.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反映的相关史实中,错误的一项是()C
A.元朝成为正式行政区B.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C.清朝设置伊犁将军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1.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中央政权特別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下列选项中不具备这一特点的是()D
A.台湾府B.宣政院C西域都护D.锦衣卫
12.材料解析题。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材料一:有人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你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任举两例)

材料二: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曾有许多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甚至还取代了某些中原王朝,他们入主中原后在统治策略上都迅速地被中原化。
(2)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是哪个游牧民族?哪一项地方行政制度最能体现其管理国家的“中原化”?
蒙古族。行省制度或枢密院(北宋设立)。

(3)满族建立的清王朝为加强我国西藏的管辖做出了突出贡献。依据史实,概括清朝管辖西藏的两种方式。
册封制度(或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

1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1)明清时期,我国边疆受到外国的骚扰和侵略,与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人物相关的明清时期我国两次抗击外国侵略的事件是什么?
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
(2)图一、图二中的两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他们都可以获得什么称号?图三人物在巩同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贡献?
民族英雄。击败台湾郑氏政权,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三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等。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一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个人名利的爱国主义精神。
14.综合探究:明清时期,正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一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壮举。

材料一:
图一郑成功图二接受荷兰殖民者投降
(1)观察材料一图片,指出郑成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结合所学内容,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郑成功。
打败荷兰,收复台湾。郑成功既是反击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也是团结各民族、发展生产,开发台湾的先驱。
(2)清朝击败郑氏后,台湾归入清朝版图,在台湾设立了什么机构?隶属哪个省?
台湾府;福建省。

图一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图二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帝
(3)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与图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文成公主人藏。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雍正时期设立驻藏大臣;确立“金奔巴瓶”制度等。
材料三:2016年10月5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几吉朗卡内上演的藏戏吸引了众多民众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
(4)联系材料三,说说我们该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宗教习俗、文化等;处处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要,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