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民族的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9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教材分析

第1课与第2课实际上讲述了一个问题,即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进行的斗争。本课则是侧重在:1.清朝前期统治者进行平定叛乱的斗争,反对内部分裂势力以巩固统一。这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保证了平叛斗争的胜利。2.采用加强西藏、新疆地区行政管辖的办法,巩固统一,使西藏和新疆成为和其他18个省平级的省级行政区域。3.妥善处理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尤其是蒙藏首领的关系,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中央和地方的隶属关系,这不仅维护了清朝前用的统一,也为近代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分裂西藏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三藩叛乱的平定;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粉碎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重返祖国,清朝的疆域。

2.思想政治教育:①使学生认识清政府为反对内部分裂势力而进行的平叛战争,既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也符合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②认识清政府通过斗争和妥善处理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③使学生明确,清朝前期的疆域,是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奋斗中逐渐形成的,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3.能力培养:①通过从“三藩叛乱的平定到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②通过“从唐朝到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的关系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的思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③通过“少数民族首领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哪些贡献”这一问题的思考,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难点: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中国历史第三册,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清朝的历史,二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书中的第1课至第4课介绍的是清前期的历史。第1课是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提问: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学生答后,教师讲)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什么时候巩固,怎么巩固下来的呢?(导入新课)

(同学朗读课前提示后教师指出)课前提示告诉我们四个方面的内容,先讲第一个方面。

一、平定三藩叛乱

清军入关前后,明朝原辽东边将耿仲明,尚可喜和吴三桂先后降清,为清政府东征西讨成为镇压农民起义,打击南明势力的先锋。(简单解释一下南明)由于他们对清王朝有功,所以被清政府封为潘王。(指书上图讲三藩的位置)吴三桂驻守云南,尚可喜驻守广东,耿仲明的后代驻守福建。三藩。各自的封地拥有行政、收税、官吏任免等大权,统有军队。他们占地一方,称王称霸,欺压百姓,目无中央。三藩中,吴三桂的权势最大,书上的小字和昆明铜殿的插图说明了这一点。(指导学生看书)

三藩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了清中央政权的巩固。康熙皇帝曾讲;三藩“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人,”于是1673年下令撤消三个潘王。此令一出,吴三桂首先举旗叛乱反对中央,其他两藩相继响应。康熙帝果断地调兵遣将,进行镇压。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1681年平定了三藩叛乱。从此拥有各种大权的世袭藩王制被取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社会的安定。清中央政府实现了对云贵、两广、福建地区的有效管辖,加强了对东南、西南边疆的统治。

西南地区除云贵外,还有西藏。西藏的藏族人民信奉喇嘛教(佛教的一支),喇嘛教的宗教领袖地位最高的是达赖和班禅。

二、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同学朗读书上有关内容,根据课本回答)清初是怎样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学生答后老师总结)

1.确定宗教领袖的封号

两个宗教领袖封号的确定,表明清中央政府承认他们在宗教、政治上的领袖地位。

2.确立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

(解释什么是册封)册封制度的确立,表明中央与西藏是隶属关系。西藏是中央政权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3.设置驻藏大臣

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权力高于达赖、班禅。仅举一例,有关西藏的一切对外事宜,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清政府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唐至清,西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略)

我们把目光转向西北:新疆天山南麓居住的是维吾尔族,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清朝时称这一地区为回部。18世纪中期,回部的反动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了反对中央政府的叛乱。

三、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1.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

叛乱发生后,乾隆皇帝派军队镇压。维吾尔族人民痛恨大、小和卓的残酷统治和狂征暴敛,支持拥护清军平叛。1758年,大小和卓兵败被杀。清朝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2.设置伊犁将军

1762年,清朝设置了伊犁将军。这是清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置的最高官职。负责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军政大事。清朝军队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请同学们思考:“从三藩叛乱的平定到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人心所向,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清政府的平叛战争都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支持,从而取得了胜利。

我们再看看北部:北方居住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在明末清初,蒙古族按照活动地区的不同,分为漠南蒙古(相当于现在的内蒙古)、漠北蒙古(大致外蒙古)和漠西蒙古(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清朝建立后,漠南蒙古归属了清朝,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都臣服了清朝。我们重点介绍的是漠西蒙古中的一支,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感人经历。

四、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土尔扈特部原居住在今新疆塔城附近的地区,由于受到其他部落的排挤,17世纪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居住。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

(投影仪打出重返祖国图,指位置)后沙俄也向伏尔加河下游扩张。控制并压迫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极力维护自己的独立。后沙俄加强了控制,强制征税征兵,并修筑堡垒,准备镇压反抗,(指图)为了反抗压迫控制,26岁的首领渥巴用决定武装起义,东返回国。

2.渥巴锡率部重返祖国

1771年年初,武装起义爆发了,他们杀死了俄国军官,烧毁了自己的宫殿、村落和无法带走的东西,渥巴锡骑在马上,高举着彩条旗,带着17万部众,分三路离开了居住140多年的伏尔加河下游,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祖国前进。

大队人马只用了10多天的时间就跨越了千里草原(指图),渡过了乌拉尔河,进入了冰雪覆盖的哈萨克草原。沙俄派骑兵追击,9000名土尔扈特战士担任后卫,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与追兵殊死战斗,全部壮烈牺牲。渥巴锡率大队人马战胜了严寒酷暑,1771年终于完成了东返祖国的壮举。

清政府得到土尔扈特重返祖国的消息,忙派人前去迎接,并赈济了很多物资(看赈济物资插图),又划定了牧地,分地安居。乾隆皇帝还在避暑山庄的普陀宗乘庙接见了渥巴锡。亲自撰写了碑文,树立在庙的两侧。土尔扈特重返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在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基础上,到清前期我国的疆域四至就确定下来了。

五、清朝的疆域

(指导学生看书上的有关内容后,投影仪打出清朝疆域里,指图说明疆域四至)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清朝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这个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疆域的基础。为了便于同学的记忆,请看图示:

在这幅员辽阔的国土上,生活着50多个民族,清政府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专管少数民族事务。把全国划分为18个行省和5个将军辖区,两个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盟旗。在清朝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了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小结,布置作业,略)

(北京35中学王丽荣)

本课的执教者在教学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在培养学生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上颇下功夫。在讲清具体历史知识,即“平定三藩叛乱”、“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土尔扈特重返祖国”、“清朝的疆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紧扣“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课的中心,从而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第二,利用图示将清朝的疆域形象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按顺时针方向,以“跨”、“达”、“接”、“至”、“临”、“到”、“包”、七个字,准确地将清朝疆域记住

相关推荐

考点5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分析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原因。

2、掌握隋唐与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民族关系的史实,并且归纳理解唐中央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

1、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唐朝时期边疆地区发展的条件: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这是三国以来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以前的民族融合,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唐太宗能采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通线”中的陆路交通也可通往不少边疆地区。

(2)要正确理解唐中央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四种和平方式──设机构、册封、和亲和会盟。唐在少数民族区域设置管理机构的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册封是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注意,唐朝册封的少数民族首领很多,不只是书上提到的这些。唐同吐蕃和亲与汉同匈奴和亲不同,它没有被迫因素,旨在加强汉藏联系。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和好局面。应该说,唐中央这样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从而大大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3)注意民族交往的双向性。一般来说,内地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经济文化比边地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先进,故对其影响很大。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也对内地汉族产生过重要影响,如长安出现“回鹊衣装回鹊马”就是明证。

2、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

第一、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为多民族国家发展创造了前提。

第二、中央王朝一些统治者,尤其是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是重要原因。

第三,边疆各族先后建立 政权,仿照唐朝政治、军事制度,创制文字,积极采用中原先进技术,发展生产,派来中原学习,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第四,隋唐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来往便利,如“参天可汗道”的开辟,促成了边疆各族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原的联系和发展。

例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

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

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该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材料辨析历史的能力。主题干是理解唐太宗……举措”,子题干列出有关举措;经分析可知:③④是唐玄宗时的史事,不合题十之意,可排除。①②符合题干之意,A项是正确答案。答:A

例2、阅读下列材料:

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夏州都督窦静以为:“戎狄之性,有如禽兽,不可以刑法威,不可以仁义教,……置之中国,有损无益,恐一旦生变,犯我王略。莫若因其破亡之余,施以望外之恩,假以王候之号,妻以宗室之女,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可使常为藩臣,水保边塞。”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直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魏徽以为:“突阙世为寇盗,百姓之仇也;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藩息倍多,必为腹心之疾,不可悔也。晋初诸胡与民杂居中国,郭钦、江统,皆劝武帝驱出塞外以绝乱阶,武帝不从。后二十余年,伊洛之间,遂为毡裘之域,此前事之明鉴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阙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普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窦静与魏微在对待“降唐者”的安置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其理由分别是什么?

(2)温彦搏与上述人物的主张又有什么不同?其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句)

(3)对于上述人物对待少数民族问题的不同主张应如何正确评价?

此题的关键是读懂文句的含义。文中所述的内容是对突厥投降后如何处置的问题,窦静、温彦博、魏徽三人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回答评价题时,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肯定其正义的、有积极意义的、进步的一面,否定其局限性的一面。

[参考答案]:(1)窦静主张将突厥人分而治之。理由是突厥野蛮,不能用刑法、仁义、理教来管理。另外,可以借分而治之,保证边境的安全。魏征主张将突厥逐出塞外,以绝后患。理由是汉与匈奴民族杂居的历史教训。(2)保证突厥完整;尊重其社会习俗;将其首领调人京师,便于控制。天子受命管理一切不应抛弃已经投降的突厥,突厥族可以教化。(3)窦静、魏征只看到了少数民族落后的一面,其主张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融合。温彦博的主张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密切民族关系,有利于巩固边陲地区的统治。

例3.(2005江苏历史)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

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5分)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关系史实的正确评价以及对良好民族政策的多方面评价。

[答案要点]:①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②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的政权建立和征战;忽必烈建立元朝和全国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元朝的灭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成吉思汗、忽必烈和文天祥等有关事迹的讲述,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予以评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既符合蒙古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利于蒙古社会的进步。

2.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同时也加速了蒙古各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3.元朝实施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基本奠定了我国的历史疆域。

4.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引起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最终导致了元朝统治的灭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和全国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元朝行省制度。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的政权建设和征战与历史进步的关系,忽必烈统一全国与推动历

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蒙古的兴起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

二、成吉思汗的政权建立和征战

1.蒙古汗国建立

铁木真通过十多年战争,打败周围各部,统一了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蒙古族由氏族部落向奴隶制转变,为以后的征战和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2.征战

对外: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达到印度河流域。

对内:不断向南进攻西夏和金。

三、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元朝的建立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京(今北京);

元朝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

2.元朝统一全国

蒙古灭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1234年,蒙古灭金。后来又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南宋幼帝投海而死。

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的疆域

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2.元朝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汉族人民迁居边疆,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

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

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

唐朝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他们和汉、蒙、

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五、元朝的制度

1.行省制度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

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2.设立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六、元朝的灭亡

1.原因

由于元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徭役沉重,加上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引发红巾军起义。

2.灭亡

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有关理论,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及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与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颉利可汗、骨力裴罗、大祚荣、松赞干布、尺带珠丹等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均有悠久的历史,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2.唐朝疆域辽阔。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所管辖的地区和瀚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所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回纥和吐蕃的关系,以及唐对西北、东北地区的管辖。

教学难点: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分析本节引言,掌握其基本线索:

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A.北方的突厥、回纥、靺鞨,西南的吐蕃、南诏等先后建立了政权,开发了祖国边

疆地区。

B.隋唐交通的发达使中原和边疆往来频繁,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C.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加强管理,汉族

与边疆民族的交往空前频繁。

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

南及南海。

讲授新课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突厥汗国的建立

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

6世纪中期建立了突厥汗国,很快统一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各国望风归附。

2.突厥的经济生活

突厥人锻冶技术较高;

突厥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

突厥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分裂为东西突厥。

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强大起来,不断向南进扰。

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在东突厥地区设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

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

汗”。

唐朝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后派兵大破西突厥,

武则天时,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二、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的统一及接受唐朝封号

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

东突厥灭亡后,回纥逐渐南移,归附唐朝。

唐太宗任用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

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和亲。

这是以往和亲中少有的。

回纥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羊和骆驼,通过互市与中原进行贸易。

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逐步定居下来。

3.回鹘汗国的瓦解及民族西迁

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回鹘。

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

A.有的西迁西州(今新疆),称西州回鹘,也就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B.有的西迁甘州(今甘肃),称甘州回鹘,是裕固族的祖先;

C.有的西迁至中亚。

三、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的生活

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他们以渔猎和放牧为生,也经营原始农业。

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落强大起来。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

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渤海国与唐朝的经济交流

粟末靺鞨在黑水靺鞨南面,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

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自立为王。

开元初,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

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并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四、南诏的崛起

1.唐朝支持南诏统一六诏

7世纪前期,在彝族和白族祖先生活的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最南边的南诏

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政权。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2.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

南诏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手工业比较先进,商业繁荣。

南诏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稻谷收割后,又种大麦,这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

复种制的地区。

手工业中的冶炼业进步,出产的浪剑闻名于世。

丝织业的水平已赶上蜀地。不少汉人工匠在那里传授技艺。

五、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吐蕃的统一

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

为巩固统治,他仿照唐朝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严酷的

法律,还命人创制了吐蕃文字。

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

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大批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

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战争与长庆会盟

吐蕃强大后,和唐争夺西域等地。安史之乱期间,还一度攻入长安。

8世纪初,唐蕃再次和亲,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这次会盟发生在

唐穆宗长庆阵间,史称“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第六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蒙古汗国的建立;成吉思汗的征战;元朝的建立和全国统一,文天祥抗元斗争。元朝的疆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相联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也是蒙古族不断进步和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过程,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能力。

3.通过讲述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事迹,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加以评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蒙古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处于混战状态。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既符合蒙古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利于蒙古社会的进步。

2.成吉思汗及后继者对欧亚各地的征战,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蒙古汗国以及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同时,在统一过程中,与汉族先进经济文化接触,加速了蒙古各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迈进的步伐。

4.元朝实施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尤其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的历史疆域。

5.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终于在元末引起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导致元朝统治的灭亡。

教学要点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

3.蒙古汗国建立和对外征伐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蒙古灭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2.元朝的建立

3.元朝统一全国

4.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的疆域

2.元朝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四、元朝的制度

1.健全中央官制

2.行省制度

五、红巾军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1.红巾军起义及其爆发的原因

2.朱元璋势力的发展与元朝灭亡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和全国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行省制度。

本课难点:成吉思汗的政权建设和征战与历史进步的关系,忽必烈统一全国与推动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建议教师在具体授课前,可先对本课教材作一个概述:蒙古族的兴起与统一—→蒙古汗国的建立—→蒙古族的西征和南征—→忽必烈南征及元朝建立与全国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蒙古的兴起”一目,建议教师讲清三个问题:①蒙古的兴起;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③蒙古汗国的建立;④成吉思汗对外征战。

1.蒙古的兴起。建议教师从这样几个概念即“历史悠久”、长期“争战不已”入手,讲清蒙古族的基本概况,无须过多赘述。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议教师重点讲清统一蒙古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必要性:蒙古各部为了掠夺人口、牲畜和土地等,长期混战不休;金朝也压迫剥削蒙古各部并挑起它们之间的争斗。在这种背景下,要求结束纷乱战争状态,反抗金朝的压迫成为蒙古各部人民的共同愿望。重要作用:①统一蒙古草原,这为以后的征战和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②就蒙古族历史本身来看,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混战局面,蒙古族由氏族部落向奴隶制转变,这是历史的进步。

3.蒙古汗国的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的必然结果,就是建立蒙古汗国。蒙古汗国的建立,标志着蒙古族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蒙古族原来处于社会发展不同水平的各部,现在在较高的经济水平上得到发展,同时也使蒙古族人民抗击金朝压迫的力量增强了。教师同时应指出,蒙古汗国的建立,助长了蒙古统治阶级掠夺和剥削的贪欲。

4.成吉思汗的对内对外征战。建议教师利用如下征战方位图进行讲解:

对外: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向西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征伐,打到中亚、俄罗斯,震撼了整个欧洲。向南征服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横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这个大汗国只是一个不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并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因此在成吉思汗死后,逐渐形成四个独立汗国,即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

对内:成吉思汗进攻的主要对象是金、西夏。建议教师讲清两个问题:一是灭金在政治上带有反抗民族压迫色彩,灭西夏主要是为了免除攻金时受西夏的牵制,带有征服和压迫其他民族的性质;二是灭金和灭西夏都为统一中国铺平了道路。

当时,中原地区以及欧亚大多是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为什么会被相对落后的蒙古征服?教师可从以下三点进行引导:①蒙古发动对内、对外战争时,上述地区都处在内部各种矛盾的激化状态;②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特别是骑兵;③成吉思汗及后继者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四、“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一目,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建议教师讲清三个问题:①蒙古灭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②元朝的建立;③元朝统一全国。

1.蒙古灭金等内容,可简单叙述,不必展开。

2.元朝的建立。教师依据课本讲清三件事即可:①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②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京(今北京)③元朝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

3.元朝统一全国。建议教师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学:统一的过程;统一的战略;统一的原因;统一的意义;文天祥抗元。

第一,统一的过程。教师可利用以下图示进行讲解。

第二,统一的战略。蒙古汗国以及元朝对中原的征服,主要是金、西夏和南宋。但对这三个政权的征服,各有不同的战略考虑:攻金之前先灭西夏,以免受西夏牵制,然后联合南宋灭金;灭南宋先征服大理,招降吐蕃,最后使南宋陷于两面夹击的境地。

第三,统一的原因。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奴隶贵族转化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着强大的军事武装;③正确地运用了战略战术;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第四,元朝的大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①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②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③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④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⑤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统一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

第五,如何看待元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元朝统一全国,无论从整个中国历史,还是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都应加以肯定。但也必须看到,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汉族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他在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可见,与对外战争一样,元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也具有两重性。

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目,需讲明两个问题:

1.元朝建立以后,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其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从漠北到海南,从东北到新疆东部、南部,都在元朝政府管辖之下,尤其是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对课文中《元朝疆域图》,教师应予充分重视。教学中利用插图形象化特点和引文,使学生掌握元朝疆域的历史概念。

2.元朝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课文将此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表现,实际上重点讲述了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教师应首先指出,元朝建立了幅员广阔的多民族国家,为国内各民族的和平友好往来创造了便利条件。各民族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彼此往来异常频繁。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这是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其次,民族融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元朝统一中国后,许多汉族人来到边境,而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与汉族融合。此时民族融合的另一个特点是,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了。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第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超过前代。在福建行省设置澎湖巡检司,对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进行管辖;在云南设行省直接进行管理;西藏也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朝政府在那里派有官吏,驻扎军队,实行有效的管辖。本目末尾的一段小字,学生有余力者可自己阅读,教师不必讲述。只是对较难理解的概念和人物,如西藏地区的佛教即藏传佛教、八思巴等需由教师稍加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六、“元朝的制度”一目中,需讲明两个问题:

1.元朝的建立,标志着蒙古族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化的完成。蒙古奴隶主贵族在征服各民族,主要是征服汉族的过程中,不能不适应汉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渐采纳和保持汉地原有的封建制度。元朝基本上沿袭金宋旧制,同时,应指出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机构,它既是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机关,又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

2.元朝是当时地域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行省为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机构。金朝曾在地方设置行尚书省,作为地方的管理机构,但没有成为定制。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行省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元朝陆续设立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辽阳、甘肃、云南、岭北、征东11个行省,其中,征东行省设置时间不长,便诏罢,“从其国俗”,实有10个行省。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以西之地称为“腹里”,直属中书省。西藏地区则由宣政院统辖。行省制度对中央加强地方管理较为有效。行中书省的权力很大,“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行省制度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要使学生明确建立行省制度的目的、行省制度的内容,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以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七、“元朝灭亡”一目,属于选讲范围,可指导学生了解三个问题:

1.红巾军起义的原因,教材写道:“腐败的政治、沉重的徭役负担和统治阶级的经济掠夺,使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加上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教学时,教师可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内容稍加解释,不必多补充材料。

2.起义的爆发和发展。关于起义的爆发,教师可着重指出,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统治者,动摇了元朝的统治基础,削弱了其军事力量,为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提供了条件。

3.朱元璋推翻元朝,教师应注意讲清: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先投奔濠州的郭子兴起义队伍,1356年他率部攻占集庆建立了立足的基地,后接替郭子兴成为该部的领袖。由于他采用了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避免遭受元朝统治者的打击,迅速发展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很快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1367年,朱元璋发布讨元文告,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他派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伐,1368年,攻克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