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水圈与水循环

水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水圈与水循环。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水圈与水循环”,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学案: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明确水圈的组成、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预习内容
一、水圈的组成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水的运动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圈层—。
2.读图2-3-2地球表面淡水的组成回答
①淡水在水圈的比重为.地球表面淡水由哪些水体组成?
②地球表面淡水组成中,比重最大的水体是,占%。
③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这些水只占了地表淡水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是指。
2、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分为、、。
3、读图2-3-3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①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
②海上内循环的环节
③陆上内循环的环节
④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么?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水循环的环节。
2.说出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
3.说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举例说明。
学习重难点: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学习过程
(一)水循环的环节
探究一: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探究二:人类活动例如修水库、植树造林对水循环分别有什么影响?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探究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我们中国有个成语“流水不腐”,流动的水不会发臭,为什么呢?

2、有人这样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来奔去不到海”,这反映了水资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3、三江并流处,山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和水循环有关么?
(三)河流补给类型
探究四:不同补给类型的河流净流量的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读图2-3-4,分析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关系。
(3)学生读图2-3-5,分析冰川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

(四)反思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及存在问题

(五)当堂检测
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
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图中代表蒸发环节的有、,代表植物蒸腾的是,代表陆上降水的是,代表径流的是、

(2)A、C、F、D、E组成的水循环是,该循环中有等几个环节比较容易受到人类的改变或影响。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类型中,水循环过程中水汽量最大的是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是循环。
(4)水循环的存在十分重要,对于陆地有哪些意义呢?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是()
A.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入黄河上游B.新疆罗布泊的湖水蒸发
C.天山汇入南疆的冰雪融水D.新疆的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农田
2、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跨流域调水能够直接对其产生某些影响的是()
A.地表径流B.海水蒸发C.植物蒸腾D.水汽输送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c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C.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4、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薄膜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薄膜上,压住塑料薄膜,使塑料薄膜稍向下凹;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1)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的写下来。
(2)这个实验模拟了现象。
(3)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和的交换。
课内探究学案
探究一:图略。
探究二:修水库可以改变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植树造林可以调节局部气候,增加降水,增加下渗。
探究三:1、水循环可以促进水体更新。2、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3、三江并流处,峡谷相间的地貌是内力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探究四:1、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大的季节,径流量大,降水量小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小;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气温高的季节,径流量大,气温低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少。
当堂检测
1、D2、(1)A、G,H,F,D、E(2)海陆间循环蒸发、降水、径流等(两个即可)(3)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4)促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

相关阅读

水圈和水循环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圈和水循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章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材首先利用图2-3-1“水与地理环境”及问题,激发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学习水圈和水循环知识的兴趣。
在第一目“水圈的组成”中,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水圈的概念,接着运用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及文字介绍了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得出淡水资源的不足以及节约、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的结论。
在第二目“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中,全球水循环的过程和规律是本节的一个重点。教材简要介绍了水循环的概念以及按空间范围不同所划分的三种水循环类型,重点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紧扣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特点,从两个方面加以阐明: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实现热量传输、能量交换和物质流动,影响自然环境。在对水资源的可更新性进行论述后,又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水资源的开采超过了更新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造成水资源枯竭的角度论述了水资源的有限性。
活动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主要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水的补给。活动题2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本节内容体现了圈层之间的联系性,为以后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说出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有关材料和数据,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通过阅读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掌握主要环节及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学习者特征:
对课本中的有关文字不理解,如势能动能,水质型缺水等;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1.要求学生先学习课本,完成预习学案。
2.通过简图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即“以图带讲”的教法学法。学案导学法、探究学习法.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水圈和水循环”完成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多媒体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1)李白有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奔流到海真的不复会么?(不是)
(2)黄河水奔流到海,又如何回到黄河呢?(水循环)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水圈和水循环。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绘制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学生从水循环的某个环节出发描述水循环过程。
小组合作绘制三种水循环示意图,即海陆间大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实物展台展示学习成果。
探究二:人类活动例如修水库、植树造林对水循环分别有什么影响?
教师:修水库的作用之一是防洪。水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洪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
教师:那么修水库可以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呢?(地表径流)
教师:同样我们思考植树造林影响水循环的那些环节呢?(蒸腾、下渗、地表径流)
探究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多媒体展示以下思考题
1、我们中国有个成语“流水不腐”,流动的水不会发臭,为什么呢?
印证水循环可以促进水体更新这一地理意义。
2、有人这样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来奔去不到海”,这反映了水资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总结我们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缺水。有的是资源型缺水,有的是水质性缺水。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三江并流处,山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和水循环有关么?
说明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同时说明圈层之间的联系。
探究四:不同补给类型的河流的径流量和哪些因素有关?
多媒体展示以下思考问题
1、学生读图2-3-4,分析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关系。
引申雨水补给类型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2、学生读图2-3-5,分析冰川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
引导学生注意并讨论1、2月份断流的原因,补充冰雪补给类型的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
另外补充东北地区河流的特点,画图演示,强调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是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特点。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水圈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规模海水的运动洋流及其分布规律。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一、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二)水循环的过程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的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较难理解,通过设计探究问题,学生自己绘制水循环过程图,提高了学习兴趣。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问题探究17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8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第1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明确水圈的组成、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预习内容
一、水圈的组成
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水的运动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圈层—。
2.读图2-3-2地球表面淡水的组成回答
①淡水在水圈的比重为.地球表面淡水由哪些水体组成?
②地球表面淡水组成中,比重最大的水体是,占%。
③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这些水只占了地表淡水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是指。
2、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分为、、。
3、读图2-3-3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①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
②海上内循环的环节
③陆上内循环的环节
④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么?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水循环的环节。
2.说出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
3.说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举例说明。
学习重难点: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学习过程
(一)水循环的环节
探究一: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探究二:人类活动例如修水库、植树造林对水循环分别有什么影响?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探究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我们中国有个成语“流水不腐”,流动的水不会发臭,为什么呢?

2、有人这样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来奔去不到海”,这反映了水资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3、三江并流处,山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和水循环有关么?
(三)河流补给类型
探究四:不同补给类型的河流净流量的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
1、学生读图2-3-4,分析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关系。
2、学生读图2-3-5,分析冰川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

(四)反思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及存在问题

(五)当堂检测
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
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图中代表蒸发环节的有、,代表植物蒸腾的是,代表陆上降水的是,代表径流的是、。
(2)A、C、F、D、E组成的水循环是,该循环中有等几个环节比较容易受到人类的改变或影响。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类型中,水循环过程中水汽量最大的是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是循环。
(4)水循环的存在十分重要,对于陆地有哪些意义呢?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是()
A.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入黄河上游B.新疆罗布泊的湖水蒸发
C.天山汇入南疆的冰雪融水D.新疆的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农田
2、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跨流域调水能够直接对其产生某些影响的是()
A.地表径流B.海水蒸发C.植物蒸腾D.水汽输送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c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C.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4、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薄膜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薄膜上,压住塑料薄膜,使塑料薄膜稍向下凹;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1)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的写下来。
(2)这个实验模拟了现象。
(3)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和的交换。
参考答案
预习学案
1、水圈 2、①2.526%冰川、地下淡水、永冻土底冰、湖泊淡水、土壤水、沼泽水、河水、生物水等。②冰川、68.72③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很少一部分
1、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2、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3①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或下渗、地下径流)②蒸发、降水③蒸发和植物蒸腾、降水。
1、促进水体更新、对圈层间的热量传输起调节作用、改造地表形态、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课内探究学案
探究一:图略。
探究二:修水库可以改变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植树造林可以调节局部气候,增加降水,增加下渗。
探究三:1、水循环可以促进水体更新。2、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3、三江并流处,峡谷相间的地貌是内力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探究四:1、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大的季节,径流量大,降水量小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小;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气温高的季节,径流量大,气温低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少。
当堂检测
1、D2、(1)A、G,H,F,D、E(2)海陆间循环蒸发、降水、径流等(两个即可)(3)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4)促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塑造地表形态;促进物质转移和能量转换;维持生态平衡等
课后练习与提高
1、A2、A3、C4、(1)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瓶下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变湿。(2)水循环现象。(3)物质和能量(热量和水分)

水圈和水循环导学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圈和水循环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圈和水循环导学案

1、了解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地理意义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活动1:水圈的组成和分布
海洋水
水圈的组成陆地水
大气水
活动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海陆间水循环(大循环):环节最全,和陆地水
1.空间类型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
陆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蒸发、、降水、、下渗、
联系四大圈层,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
作用实现热量传输,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塑造了地表形态
活动3:比较P49页图2-3-4、2-3-5中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度化有何异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巩固训练
1.地球淡水中储量最大的水体是()
A.河流水B.淡水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水
2.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水循环是()
A.海陆间大循环B.陆地循环C.海上内循环D.三者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3.根据目前科技水平,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海水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凝结降水
4.下列人类活动违反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的()
A.跨流域调水B.引水灌溉C.大面积地排干湖泊和沼泽D.修建水库
5.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C,E,F。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和。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
(7)虽然地球上的水可以不断地循环和更新,但由于地球全部的水储量中,淡水仅占2.526%,而且绝大部分又以的形式存在于和地区,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因此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8)水循环通过各个环节使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之间进行交换和迁移。

第三节水圈水循环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节水圈水循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节水圈水循环

1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探究一:水圈的组成
概念:地球上共同组成一_________的圈层。
(1)水:占____%,是水圈的主体。
(2)大气水:占____%,但是______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按空间分地表水和______。地表水包括___、___和____等。
地下水分为浅层地下水和层地下水。按性质分淡水和____水。淡水占____%。淡水主体是____水,其次是水,淡水主体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2.水资源:目前人类可利用的____水。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__水、____水和_水,因此,和已成为当务之急。
探究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通过各个__连续运动的过程。2类型和过程(填表)
水循环类型发生领域水循环环节(填写箭头表示环节)作用

循环
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海洋使陆地水资源得到____、____,水资源得以再生
最重要
内循环陆地表面和陆地上空之间

陆地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
内循环海洋表面和海洋上空之间

海洋水循环的水量最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但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总结:水循环主要环节有:蒸发(蒸腾)、_______、降水、、和地下径流。
3水循环的意义
(1)实现、、、四大圈层的有机联系,并进行迁移和交换。
(2)促进了地球上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
(3)进行____和动能转换,产生作用,改造着,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发生。
4水危机:型缺水和型缺水
思考讨论:①黄河之水真的是“奔流到海不复回”吗?
②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③地球表面约71%被水面覆盖,为什么水资源还非常紧张?
探究三:河流补给
1概念:河流补给是指。一般可分为:
补给类型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的季节变化一致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的季节变化一致
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的径流量的全年变化相对(填稳定或不稳定)

2.3水圈与水循环学案(第二课时:洋流)
学习目标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3、阅读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洋流:海洋水沿着的方向作运动的现象。
1.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暖流:水温比水温
2.分类①按水温寒流:水温比水温

流:风吹拂海面形成,主要盛行风有:和
②按成因流:分为补偿流和补偿流
密度流:因海水密度差异引起海水的流动。如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
①中低纬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特点:
②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特点:
3.分布规律③南纬40度附近形成性的。性质为
④北印度洋海区形成洋流:夏季时针,冬季时针

副极地()°N

副热带()°N

副热带()°S
4地理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影响举例
气候促进高低纬间_______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___________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__________作用。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____________的影响。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形成都是受沿岸_______的影响。
海洋生物_____________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繁殖大量浮游生物,鱼类饵料丰富。英国渔场、日本______渔场、加拿大_________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
_________渔场则受上升流的影响。
航海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_____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____。
海洋污染扩大污染_____,加速污染物。油轮发生泄漏。
巩固习题:
一、单项选择1.下图所示海洋图,哪幅是北半球大洋东岸寒流分布示意图()

2下列关于洋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密度流B赤道逆流-风海流C秘鲁海流-密度流D加那利寒流-补偿流
读图,回答7~8题:
3、图中洋流L1和L2的流向可能是()
①L1向东流,L2向东流②L1向西流,L2向西流
③L1向东流,L2向西流④L1向西流,L2向东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假若L1和L2流向相同,则()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②北京昼长夜短③夏威夷高压强盛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下列四幅洋流示意图,属于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是()
6.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7.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A.北海渔场B.秘鲁渔场C.纽芬兰渔场D.北海道渔场
二、综合题:
1.读大洋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海区属于___半球,此大洋环流是以______为中心。
(2)如果是太平洋,则a是________,b是________。(3)如果为印度洋,此时为___季。
2读“大西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海轮从A航行到B,若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所利用的洋流分别是和。
(2)如果此海轮从返回处时,仍是顺风
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所利用的洋流是。
(3)C处附近为渔场,由暖流与寒流交汇形成。
(4)试分析洋流A、B对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5)若B海域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不利的影响是

高一地理水圈和水循环55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水圈和水循环55”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圈和水循环》教学案例

课标解读: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设计方案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多媒体教学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一、水圈的组成(板书)
1.水圈的组成(板书)
1、从宇宙看地球为蓝色的水球2、地球表面浩瀚连续的海洋水和南北两极洁白连绵的冰川。
地球表面仅29%是陆地,71%是海洋。
读课本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说出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它们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
(略)
由比例图可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那么淡水的主体是什么?
南北两极的冰川。
在这些淡水资源中我们目前可利用的是哪些?为什么只能用这些?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其他水体人类目前还不能有效利用。
: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平日节约使用每一滴水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和义务。
看书讨论一下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有哪些特点,使其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主要淡水资源?
2.可利用的水资源(板书)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可恢复。因此,它们可以循环利用,与人类关系也最为密切,成为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体。
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在许多地方有河流、湖泊等其实并不缺少淡水,但当地为什么还是缺水?
当地水被污染,不能用了。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哪些不良行为能污染水源?有哪些解决措施?
不良行为:工厂不经过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过量农药等.
解决措施:严格执法,工厂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生活污水,回收垃圾、使用低毒高效农药等.
在这些有限的淡水资源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均匀。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库,以及“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
3.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板书)
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均属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各种水体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断的更新。有的更新速度快,平均每16天多就可更换一次,如河流水;有的则更新很慢,如冰川、深层地下水,需要“千年等一回”。那么水体是如何更新的呢?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板书)

教师放动画,看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板书)
何谓.水循环?有哪几种类型?
(略)
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为发生的领域广、范围大,所以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而在陆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着水循环运动,称为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因为它们发生的领域较小,称为小循环。
观察图上闪动的箭头回答:三类水循环分别由哪些主要环节组成?
(略)
那么,三类水循环水循环有什么地理意义呢?请同学们根据图示、课文来分析归纳、总结。
2.水循环的意义?(板书)
)
第一,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第三,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大家看屏幕材料: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比较缺水的华北地区虽有大河——黄河流经,但仍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不少城市引河流水缓解城市用水危机。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工程。但是北方河流径流量不稳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甚至出现断流现象。1972—1998的27年间,黄河有21次断流,进入90年代后几乎年年断流,黄河断流不仅导致黄河沿岸用水紧张,而且黄河三角洲湿地几乎萎缩一半,鱼类减少40%,鸟类减少30%,海水步步回逼,1997年断流,仅山东一省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现在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哪一个环节?举例说明。
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工程
2.既然通过水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更新,能否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在空间上、时间上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水体还存在更新周期的限制,所以我们不能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只有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陆地水体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有运动转化,也存在着水源补给关系。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板书)
学生读图分析,教师提出问题:河流径流与降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河流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降雨多的时候,河流的径流量就会增加;否则,便减少。
1.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板书)
这样的河流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呢?
这种河流属于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承转)但情况也不都是这样,再看下面这幅图:
这幅图上只画出了气温曲线,而没有降雨量的变化。气温与河流流量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图中1、2、11、12月份为何空缺?
(略)
这幅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的水源补给状况。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气温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
2.冰川补给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板书)
(播放多媒体课件:河水与地下水互补示意图思考)结合示意图说明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特点是什么?根据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分析说明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有什么特点?

在丰水期时,河流的水位可以高出湖面或两岸的潜水面,这样,河水就可以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图的右半部分刚好相反,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的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这样,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对河流还具有调蓄作用,在河流涨水时可以蓄存一部分洪水,从而延缓、削减河川洪峰。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板书)
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板书)
以上3、4类型的补给关系其实挺简单:谁的水位高,谁就是补给源;谁的水位低,谁就是被补给者。
好了这节课讲完了,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组成
2.可利用的水资源
3.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意义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
2.冰川补给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本节教材无论是讲述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还是陆地水的更新,始终围绕着水资源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也应对此有充足的体现,通过对三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的危机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本节教材中原理性内容或知识间相互关联性的内容,教学中力图通过动画、课件、示意图等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认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养。


该教案紧扣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这一中心环节,由浅入深的讲述了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的更新等知识内容,其间配以动画、课件、示意图等形式进行教学,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效果好;教师层层设疑尤其设计了一些拓展性材料和题目,不但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也体现了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情分析,精讲精练,更突出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切忌盲目走形式,不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