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18九九歌。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并正确书写七个会写的生字,学习一个新笔画竖弯。
2、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农谚所提示的时间的变化。
3、处理课后练习,相继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
认识并正确书写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新的笔画。
教学难点:
背诵谚语。
教学准备:
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观看冬天的录像。
1、你觉得录像的景色怎么样?你知道冬天节气的吗?jaB88.CoM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冬季节气的课文。
3、板书:九九歌。
4、解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准生字。
3、教师板书生字。
4、开火车读生字。
5、指名读,齐读。
三、联系生活,感受冬天
1、联系生活中观察到的和课前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说一说冬季节气的特征。
2、教师巡视指导,如何运用资料,把话说清楚。
3、汇报交流。
4自由读,指名读。
5、小结学习方法。
四、指导书写
1、指导四的写法。
认识新笔画竖弯,教师在虚宫格中范写,学生仿写。
2、指导九的写法。
重点指导笔顺。
3、指导手的写法
编辑推荐
跳绳歌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根据字音的难易程度,将字卡分为三类,贴在不同颜色的纸片上)词语卡片。
2.准备一根长绳,课前和学生一起跳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跳了绳,你们觉得好玩吗?喜欢跳绳的小朋友可多了,大家看(出示挂图)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看懂图意,体会和同学一起游戏的快乐。)你们不知道吧,他们一边跳绳,还一边念儿歌呢。你们想不想学习这首跳绳歌?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也可以借助拼音去认。
2.谁会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想读的同学一起读)
3.听课文朗读录音,检查自己读对了没有。
4.说说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读错了。(或者学会了哪几个字,还有哪些字不会读。)学生说的同时,老师适时贴字卡,纠正字音。
5.学生读,大家评。(指导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等。)
6.老师读,学生评。
7.老师、学生比赛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一句,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激趣。
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棒,几个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可高兴了,也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把他们找出来吧。
2.小组合作学习。
(1)对照生字表,从课文中找到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和符号作上记号。(老师补充贴生字。)
(2)你想和谁交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字音、字形?
(3)你觉得最难记的字有哪些?为什么?
3.小组汇报交流,老师分类指导。
(1)容易掌握的字:跳、友、排、队、去、桥、鱼。
(2)较易混淆的字:根、们。
(3)最容易读错的字:两、朋、闹。
4.巩固练习。
(1)游戏:给生字找家。
(2)你能用生字组词吗?如果能用这个词再说一句话就更好了。
(3)词语超市:把你会读的词语领回家。
跳绳朋友排队好像
鱼儿两根小桥出去
(四)读背课文,深入感知
1.这些生字宝宝可顽皮了,现在,它们又躲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2.指名读课文。
3.排队是什么意思?跳绳时为什么要排队呢?(由跳绳游戏的特点和规则入手,进行常规教育,渗透团结合作的意识。)你在干什么的时候也排队?
4.小小的绳儿在小朋友们手中一会儿下、一会儿上,下来像什么?上去像什么?读读课文,再拿笔画一画。你觉得还像什么?
5.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不过,细心的你们发现没有,课文里还说你跳我跳大家跳像什么呢?(指导读好第三句,体会和同学一起游戏的快乐。)
6.谁能把课文背一背?这样,我们才能一边跳绳一边念儿歌。
(五)布置作业
下课后,和同学一边跳绳,一边背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背诵课文。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游戏一:戴帽子(出示生字,发给学生生字的拼音卡,要求把拼音卡贴在相应的生字上。)
游戏二:找朋友(连线)
跳朋排小鱼闹两出
队桥绳友去根钟儿
(二)学习写字
1.明确要求。
两、朋、友、去这四个字要求能认会写。
2.我能认。
(1)出示无拼音字卡,开火车认读。
(2)出示拼音卡,读一读。(强调两和朋的韵母是后鼻音)
(3)你是怎么记住字形的?(在学生自由说的基础上,老师引导。)
两:与西字比较,里面是两个人字,下面不封口。
朋:熟字带新字,由月字到朋字。根据字理,月表示人的肉体,即一个人,两个月表示两个人,他们紧紧地挨在一起不分开,是一对好朋友。
友:出示图片,学习字理。根据字理,知道上面的和下面的又都是表示人的手,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是好朋友。
去:加笔画的方法。云字加一竖变成去。(注意笔顺)。
3.我会写。
(1)对照生字的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自己练习写字。
(2)指名上黑板在田字格中写字,学生观察,指出笔顺及笔画中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3)小老师带大家练习书空。
(4)学生写字。老师巡视,进一步强调笔顺及写字的姿势。
4.我想说。
(1)组词练习。(用两、朋、友、去组词)
(2)用朋友造句。
以上就是《跳绳歌》教学设计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水乡歌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水乡歌》,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水乡歌
教学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突出水乡的四个特点:水多、桥多、船多、歌多。
2.知识要求:识字、写字是本单元重点
3.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和看图能力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
重点:
1.识字和写字是本单元重点
2.利用插图理解课文
难点:
体会南方迷人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拼音帮助下,把课文读通,字音读准
2.指导学生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题:
1.同学们,还记得小山村写的是哪里的风光吗?
2.今天,我们一起到祖国南方去看一看
3.齐读课题,读后有什么感受
4.除了水多还有什么多/
二、初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2.画出生字
3.指名读,其他同学听一听字音是否读准
4.学生集体读课文
5.(出示挂图)边看图,边读课文想一想南方的水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读出感受
6.水乡还有什么多指图读一读,说一说
7.水乡变了!变美了,变富了,谁能读出感受?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朗读。评选最佳语气奖。
8.同学们知道什么地方水乡多吗?
三、扩展练习
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什么地方美丽?
四、小结
我们不仅了解自己的家乡,还看过北方和南方两种不同风光的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创造美,带着这种感情读课文《小山村》《水乡歌》
五、板书设计
水乡歌
多
水桥船歌
新生活
六、课堂作业
1.背儿歌
2.读词语
3.说一说你的家乡哪里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自己填写常用偏旁表
3、重点指导书写“南、面、首”
教具: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谁能把字音读准?
⑴.学生自己读一读
⑵.领读
⑶.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二、识字写字:
1.学生听读,学习生字(小组学习)
由一个学生读出字音,小组其他成员拿生字卡片迅速选择所读生字
2.讨论识字方法
3.你能用这些字组一些词语吗/
4.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重点指导书写
6.指导学生进行书写,进行反馈评价
南:第一笔写的短,第二笔竖撇,中间是羊字少一横
面:注意第三笔竖,第四笔横折略向里收
首:第三笔最长
三、板书设计
水乡歌
第五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在拼音格了规范抄写声母。学习三点水、提手旁、担人旁。使用常用的量词书面造句。练习使用几个修饰名词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用生字组词
二.学习新课:
1.抄写声母bpmfdtnl
要求在拼音格里规范抄写。
2.学生抄写。
3.学习三点水、提手旁、单人旁。
(1)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偏旁表示的意义。
(2)互相说一说带有这些偏旁的字,看谁说得多。
(3)动手写一写。
4.用量词说话。
例。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
有一座。
有一条。
有。
方法:学生先读例句。在组内说一说。动笔写一写。
5.填括号
粉红的()雪白的()清澈的()
弯曲的()漂亮的()奇妙的()
课堂总结: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总结。
:
板书设计:语文天地
粉红的()雪白的()清澈的()
弯曲的()漂亮的()奇妙的()
第六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观察自己的家乡,能抓住主要景物,画图。背诵《静夜思》,指导思想情。自读《野鸭回家》。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括号
粉红的()雪白的()清澈的()
弯曲的()漂亮的()奇妙的()
二.画你家周围的样子。
1.先说一说你家周围的样子。
2.动手画一画。
3.评比。
三.学习《静夜思》
1.观图: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对图读古诗。
3.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感情。
4.背诵古诗。
四.自读《野鸭回家》
说一说:家乡有哪些变化?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蝴蝶歌
瑶族蝴蝶歌流行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和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等地的瑶族聚居区。蝴蝶歌在瑶族二声部民歌中,用一种汉语方言土语演唱,内容以情歌为主,因为在歌的衬字词中,常出现蝴的蝶、蝶的蝶、黄蜂 之类衬词,故此得名蝴蝶歌。 2008年,瑶族蝴蝶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承和保护瑶族蝴蝶歌,富川已先后投入60多万元用于莲山镇莲塘村作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建设。
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莲塘村蝴蝶歌传承人袁水生、邓桂兰、聂春兰。他们三位是莲塘村的村民。邓桂兰、聂春兰两位富有经验的老歌手,作为传承人,邓桂兰主要唱蝴蝶歌中的低音,聂春兰则唱蝴蝶歌中的高音。村里人说,她们两位合唱的蝴蝶歌歌声雄厚饱满,几乎是无人能比。
袁水生告诉记者,蝴蝶歌在瑶族二声部民歌中,用一种叫做梧州土白话的方言土语演唱,内容涉及记事、传情、祭祖、述史等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蝴蝶歌原生态二声部的唱法,歌手们即兴创作、出口成章、一唱群和的民族艺术特质深深吸引了国内外艺术家、民族艺术爱好者和各方游客。蝴蝶歌曲调清丽优美,宛转悠扬,悦耳动听。
袁水生还说,听众在看蝴蝶歌表演时还要学会听歌。袁水生介绍说,好的歌手唱出来的歌优美动听,犹如成群的黄蜂飞过一般,有发出嗡嗡的声音,村里人就形容歌声为黄蜂音,又叫波浪音。唱功不好的人如果唱蝴蝶歌,旁边的如果取笑他就说像街道上卖桐油的。只顾拉着嗓子在喊,没有音乐的美感。
瑶族蝴蝶歌的艺术特色
蝴蝶歌在瑶族二声部民歌中,用一种叫做梧州土白话的方言土语演唱,内容涉及记事、传情、祭祖、述史等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蝴蝶歌原生态二声部的唱法,歌手们即兴创作、出口成章、一唱群和的民族艺术特质深深吸引了国内外艺术家、民族艺术爱好者和各方游客。蝴蝶歌曲调清丽优美,宛转悠扬,悦耳动听。
同时,听众在看蝴蝶歌表演时还要学会听歌。袁水生介绍说,好的歌手唱出来的歌优美动听,犹如成群的黄蜂飞过一般,有发出嗡嗡的声音,村里人就形容歌声为黄蜂音,又叫波浪音。唱功不好的人如果唱蝴蝶歌,旁边的如果取笑他就说像街道上卖桐油的。只顾拉着嗓子在喊,没有音乐的美感。
大海的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启发想象,了解大海的特点。感情朗读,体会大海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大海的美丽、热烈与宁静。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初步了解大海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1.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记忆中的或者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初步感知大海的特点,激发学生认识大海的欲望与热情)
无边无际的大海时而波涛汹涌,里面而水平如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它,了解它,相信大家一定会爱上它。
2.播放大海影像资料,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什么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整体感知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播放录象一: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课件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 )、是( )、是( )、是( )
他一来,就( )
就( )
就( )
就( )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三:大海静的神奇
A播放录像,(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此处设计考虑到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观察、品味、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读书。在读书的基础上仿写,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图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大海的特点。
2.感情朗读,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导入新课
1.抽读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选词练习说话。
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 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但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教师仍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观察、讨论、评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精神及评价他人的能力。]
二、朗读想象,了解大海的特点。
1.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2.说说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理解其中三个小节的内容)
第一小节:了解大海的蓝。
第二小节:了解大海的大。
第三小节;了解大海的美。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内容。
4.说说:这是怎样的海风?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感受海风的猛烈)
5.找出文中的动词:绽开、奏出、送走、掀起,体会用词的准确,认识文中使用的拟人修辞手法。
6.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评议: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1)集体评议,朗读比较。
(2)从读中体会大海如母亲般宁静、温柔、慈爱。
(3)学生练习用轻柔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
[读不仅有层次,更应该讲究手段,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想象读,利用课件资料感知读,以及评议比较引导读,都是常用的指导读书的方法]。
三、总结全文,激发对大海的热爱
1.教师总结:这神奇的大海变幻莫测,疯狂时波浪滔天,热烈而奔放;平静时海天相映,温柔而甜美。但无论是喧闹还是宁静,它都以难以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人们驻足流连,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激情地描绘着它,赞美着它。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它。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讨论:你对大海还有哪些了解?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加深对大海的认识。)
四、拓展活动
1.背诵课文。
2.手抄报的展示、评议。
(1)评议内容是否丰富。
(2)评议版面设计是否合理。
(3)评议色彩是否丰富、美观。
(4)摘录自己喜欢的内容。
板书设计:
1.大海的歌
色的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
风的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
静的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基本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真正将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本课文的教学主要是让孩子们自读自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海之美,感悟语言之美,感悟作者的发现之美。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从而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读中得。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这组诗歌时,我先让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了解到了大海的哪些特点,又体会到了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化的体会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海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水乡歌》课文
水乡什么多?
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
河塘一个接一个,
处处绿水扬清波。
水乡什么多?
桥多。
东一座,西一座,
东西南北千万座,
出门就要把桥过。
水乡什么多?
船多。
千条船,万条船,
白帆片片像云朵,
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
歌多。
千首歌,万首歌,
大船小船装满歌,
歌唱水乡新生活。
[苏教版第三册课文]
水乡什么多?
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
池塘一个连一个,
处处绿水荡青波。
水乡什么多?
船多。
千只船,万只驳,
白帆片片像云朵,
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
歌多。
千首曲,万首歌,
装满一箩又一箩,
唱咱水乡新生活。
生字:荡清船帆飘湖装箩咱新
绿色的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6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和课后习题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有关蝈蝈的知识;课外读物《金色的草地》。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蝈蝈发出的声音,猜一猜这是那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2、介绍蝈蝈的有关知识,如果让你给蝈蝈的歌曲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去什么样的名字?
3、板书课题《绿色的歌》,为什么歌是绿色的?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识字,学文。
3、检查识字情况。
4、巩固月字旁的字,找出“真挚”的近义词,“朴素”的反义词。
三、朗读评比: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做好竞赛的准备。
2、学生汇报朗读课文,全体参与评价。
3、老师评价朗读情况,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的朗读。
四、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仔细观察。
2、自由发言: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为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4、独立练习,揣摩,老师巡视,指导。
5、书写评价。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
3、积累形容词。
()的晚霞()的月亮
()的秋天()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出示本课学习任务。
二、精读课文: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说说每一段写了什么?有哪些小动物唱歌?
3、哪一段写了蝈蝈的歌好听?画出各个时间蝈蝈的歌有什么不同?找出比喻句。
4、自由发言:小歌唱家在什么地方歌唱呢?
5、讨论:为什么说是“绿色的歌”呢?
飘着“金色的梦”又是怎么回事?
三、指导朗读:
1、激趣:谁愿意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重点指导朗读方法。
3、师生一起读感悟。
四、语文实践活动:
1、想想,你还听到过哪些昆虫的歌声?由此你会产生什么感受?
2、抄一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推荐学生阅读《金色的草地》。
板书设计:
早晨像……
蝈蝈的歌午后像……绿色(自然、朴素、真挚)
傍晚带、飘、伴
添口歌
添口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文中14个生字,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表演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以“口”为偏旁的汉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形声字的构字方法,以掌握相应的识字方法。
4、感受汉字的有趣,激发识字的举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相应的识字方法。
2、识记文中14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查找其它以“口”为偏旁的汉字。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识字课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汉字:叫鸣唤吃叶
2、引导发现:这五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五个生字都是以“口”作偏旁,它们表示的意思大多与口有关。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添“口”歌
二、读文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2、指名学生分行读课文。
3、从文中找出以“口”作偏旁的汉字,用铅笔圈一圈,读一读,记一记。
4、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
问味吓号召吐哈叽吹啥
5、指名学生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
6、引导学生发现:
(1)学生仔细观察。
(2)逐字分析字形,弄清以“口”为偏旁的汉字的组成特点。
门+口—问未+口—味下+口—吓
刀+口—召土+口—吐合+口—哈
几+口—叽欠+口—吹舍+口—啥
(3)练习用这些扩词或说话。
7、指导学生表演读第一句。
三、设疑结束
1、指名读、齐读课文第二句。
2、教师导言:还有哪些字能添“口”组成新字呢?请你想一想,看一看谁说得好、说得多。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仿编儿歌
1、开火车分行朗读课文。
2、学生一起表演读全文。
3、说说:在这首添“口”歌中共介绍了哪几个以“口”作偏旁的生字?
4、学生齐读课文第二句。
5、仿编儿歌:
(1)学生介绍能添“口”的字:哆咬鸣咪吗吵吃
(2)仿编儿歌。
二、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
2、开火车用生字进行扩词或说话。
3、反馈识字的情况,交流识字的方法。
4、认读由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未来味道惊吓跳高吐泡合作
哈欠吹风号角号召问好叽叽叫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2、逐字拼出音节,加以认读。将9个生字按结构归类,并指导书写。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展示,评议。
2、谈话:学了这一课,你又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板书设计
3添“口”歌
门+口—问未+口—味
下+口—吓刀+口—召
土+口—吐合+口—哈
几+口—叽欠+口—吹
添“口”歌
一、设计理念:
本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七、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八.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美丽的汉字王国里做客。(播放课件,路上有已经学过的“叫、叶、鸣、啦、听、吧”等字)你们看,通往汉字王国的路并不好走,有许多小花等着考考你们,我们只有读出花儿身上的汉字,才能顺利到达。
师:祝贺你们顺利到达,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读过的汉字有什么特点?(都有“口”字)
2、今天在汉字王国里接待我们的就是一些带“口”的汉字,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好吗?板题
二、读儿歌,认识汉字。
1、教师范读儿歌,要求听准字音。
2、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反复读。
把儿歌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4、指名读儿歌,纠正读音。
5、小组比赛读。
你有信心读好哪句儿歌?自由找伙伴,把它读给你的小伙伴听。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导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3、出示7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选喜欢的字助词说句。
小结:让学生谈谈游汉字王国有什么收获。
后记:
1:通过学习本课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汉字的兴趣,他们利用熟字加偏旁去识字。学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熟读儿歌。并且能掌握本课的方法编出了很多添口歌。以后要多采取类似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这节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
字方法,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
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节课充满激情取得了较好
的教学效果。
3:通过学习本课的生字,大部分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能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朗读课文,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1、看卡片认读生字。
二、指导书写。
1、自由说说字的结构、部首、笔画、笔顺规则等。
2、学生观察教师范写。
3、学生独立书写。
4、检查书写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
三、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tǔxiàchuìwèi
()泡泡()一跳()号()道好
2、比一比,再组词。
下()未()欠()
吓()味()吹()
几()合()土()
叽()哈()吐()
你还认识哪些带“口”的字?写下来。
3、按要求归类。
未土笑森欠尖明众
事哈笔品示汗舌晶
左右结构的字:————————————
上下结构的字:————————————
独体字:———————————————
品字形结构的字:————————————
小结:这次游汉字王国,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3添口歌
wèixiàqiànchuīhéwèitǚ
未吓欠吹合味吐
1:朱红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书写时能按要求说出字的结构、部首、笔画、笔顺规则。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字形的方法,也就是用“口”加“下”字等方法来记忆字行。学生在田字格书写时也能把左右两边的字写匀称。但是,有的学生在组词写,以后在这方面多加指导。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好生字的音、形、义,能利用加部首的方法进行识字,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以后还要指导。
2020水乡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重点:
感受美、激情创作。
教学难点:
感受美、激情创作。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水乡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水乡歌 齐读课题
师:通过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水乡在哪。
我想知道水乡什么样。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听配乐诗朗诵配乐录音。你觉得这篇课文里的水乡怎么样?(很美 )
2、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读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读准鼻音、边音、轻声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略)
(4)齐读生字词。
三、精读训练,感悟诗歌意境。
1、轻声读诗歌。
思考: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水多 桥多 船多 歌多
师追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找出相应的句子谈感受。
2、水乡怎么样?如果你生活在这里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的美,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让学生观察家乡并谈感受,培养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在问题意识中自然进入本课的学习。
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充分体现自主,相信学生自己能够学会。
师:水乡是这样的美,生活在这里那么幸福快乐,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情感去读这篇课文?
(1)小组合作有感情读课文
(2)让学生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小节读给大家听
(3)学生评价
(4)结合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四、 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乡。
师:我们的家乡什么多,多到哪种程度?
生交流。(楼多 车多 人多 路多 公园多 灯多)
师:你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学着课文的句式来介绍我们的家乡。
生:先小组内激情创作,然后班内汇报。
五、 书写、识记生字
1、 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师生共同交流怎样写好看。
2、 生提出自己不好记、不好写的字生生交流后,师适时指导。(重点指导:绿、就、桥、片)
3、 师生共同仿写,然后交流展评。
扩词练习
学生个性化识字,让学生在兴趣中写字,充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朗读方式不要求千篇一律,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
培养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14跳绳歌
14跳绳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和同学一起游戏的快乐,并初步渗透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课文中体会和同学一起游戏的快乐,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根据字音的难易程度,将字卡分为三类,贴在不同颜色的纸片上)词语卡片。
2.准备一根长绳,课前和学生一起跳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指导看图,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跳了绳,你们觉得好玩吗?喜欢跳绳的小朋友可多了,大家看(出示挂图)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看懂图意,体会和同学一起游戏的快乐。)你们不知道吧,他们一边跳绳,还一边念儿歌呢。你们想不想学习这首跳绳歌?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也可以借助拼音去认。
2.谁会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想读的同学一起读)
3.听课文朗读录音,检查自己读对了没有。
4.说说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读错了。(或者学会了哪几个字,还有哪些字不会读。)学生说的同时,老师适时贴字卡,纠正字音。
5.学生读,大家评。(指导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等。)
6.老师读,学生评。
7.老师、学生比赛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一句,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激趣。
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棒,几个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可高兴了,也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把他们找出来吧。
2.小组合作学习。
(1)对照生字表,从课文中找到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和符号作上记号。(老师补充贴生字。)
(2)你想和谁交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字音、字形?
(3)你觉得最难记的字有哪些?为什么?
3.小组汇报交流,老师分类指导。
(1)容易掌握的字:跳、友、排、队、去、桥、鱼。
(2)较易混淆的字:根、们。
(3)最容易读错的字:两、朋、闹。
4.巩固练习。
(1)游戏:给生字找家。
(2)你能用生字组词吗?如果能用这个词再说一句话就更好了。
(3)词语超市:把你会读的词语领回家。
跳绳朋友排队好像
鱼儿两根小桥出去
(四)读背课文,深入感知
1.这些生字宝宝可顽皮了,现在,它们又躲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2.指名读课文。
3.“排队”是什么意思?跳绳时为什么要排队呢?(由跳绳游戏的特点和规则入手,进行常规教育,渗透团结合作的意识。)你在干什么的时候也排队?
4.小小的绳儿在小朋友们手中一会儿下、一会儿上,下来像什么?上去像什么?读读课文,再拿笔画一画。你觉得还像什么?
5.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不过,细心的你们发现没有,课文里还说“你跳我跳大家跳”像什么呢?(指导读好第三句,体会和同学一起游戏的快乐。)
6.谁能把课文背一背?这样,我们才能一边跳绳一边念儿歌。
(五)布置作业
下课后,和同学一边跳绳,一边背课文。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背诵课文。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游戏一:戴帽子(出示生字,发给学生生字的拼音卡,要求把拼音卡贴在相应的生字上。)
游戏二:找朋友(连线)
跳朋排小鱼闹两出
队桥绳友去根钟儿
(二)学习写字
1.明确要求。
“两、朋、友、去”这四个字要求能认会写。
2.我能认。
(1)出示无拼音字卡,开火车认读。
(2)出示拼音卡,读一读。(强调“两”和“朋”的韵母是后鼻音)
(3)你是怎么记住字形的?(在学生自由说的基础上,老师引导。)
两:与“西”字比较,里面是两个“人”字,下面不封口。
朋:熟字带新字,由“月”字到“朋”字。根据字理,“月”表示人的肉体,即一个人,两个“月”表示两个人,他们紧紧地挨在一起不分开,是一对好朋友。
友:出示图片,学习字理。根据字理,知道上面的“”和下面的“又”都是表示人的手,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是好朋友。
去:加笔画的方法。“云”字加一竖变成“去”。(注意笔顺)。
3.我会写。
(1)对照生字的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自己练习写字。
(2)指名上黑板在田字格中写字,学生观察,指出笔顺及笔画中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3)小老师带大家练习书空。
(4)学生写字。老师巡视,进一步强调笔顺及写字的姿势。
4.我想说。
(1)组词练习。(用“两、朋、友、去”组词)
(2)用“朋友”造句。
对韵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过程与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3、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
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对 韵 歌
虫 云 山
数字:数字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2.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识要点:
1.学习并朗读这首童谣。
2.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
(三)学法和习惯:
1.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教学重点:
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
两、朋、友这三个字学生不常见,掌握起来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学了)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这首小儿歌非常有趣,里面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打开书第11页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动物。(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2.如果你们能数出这些动物朋友各有几只,他们就会从课本中跑出来和你们做游戏。请用数字标在图旁边。(老师把阿拉伯数字贴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动物的只数,(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学生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应这样长抓不懈。如:说完整话;指读方法的训练)
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读后,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有收获的意识。)
6.自己再读儿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请教,也可以问老师。如果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教给学生识字的途径)
7.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它们了。瞧,他们偷偷的溜出了门。(从黑板上的课文中拿出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谁是朋友?(不按顺序出示,让学生把这些汉字与黑板上的数字一一对应贴。再单独拿每个汉字数字卡片让生读完返还到课文中。)
8.孩子们,还有几个字在跟我们捉谜藏,来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数字)每个词两生读,再齐读。
9.现在更难了,谁还会读?(出示小朋友数两只个这几个字让生单独认读。字为红色,读完贴在黑板上课文中的空白处)在读只时,老师把只字放在课文中:三小羊、四鸡、五鸭,(生读。)谁还能照样子说说?再读个时,问生:看看周围,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生联系生活说出几个用个做量词的短语)你们不光字记的好,还能在生活中注意积累,真是很了不起。
(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10.我们手里都有生字小卡片,请两个同学一起互相说说悄悄话,说说你都认识哪个字了,怎么认识的?不会想想怎么办?
11.字娃娃都回家了,你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同桌两个人互相读:如果都他读对了,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夸夸他。如果他不仅读对了,而且读得特别好,你可以奖励他一颗小星星。如果他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就帮帮他。
(把评价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为他们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三、复习巩固
1.师生对读。
2.男女生对读。
3.做数字拍手歌。(两人结成一组,用你拍一,我拍一的方式,填上数字歌的词,老师可先和一名同学做个示范。)
四、小结
谁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强化学有收获的意识。)
你们的收获课真不小,能用你们的收获来帮助小猫解决问题吗?出示第14页小猫钓鱼的图,全班共同作练习。
《水乡歌》学案
《水乡歌》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五个生字:荡、清、船、帆、飘,认识绿线内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水乡特点。
学习任务
任务一.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初步了解水乡特点。
任务二.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学习检测
1.朗读课文。
2.读读,抄抄,再听写。
水乡处处荡清波
白帆片片飘满河
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包括:导入课题/明确目标/预期效果:
一、出示课题《水乡歌》,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
1、“歌”是什么意思?(歌唱,歌咏的意思)
2、课文“歌”了水乡的什么?
二、请你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你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民主导学
每个任务完成包括:任务呈现/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任务一.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策略
1.大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课文自然小节,想一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小组长组织学习
任务分配如下:
1)小组长要求组员分自然段轮读课文,互相指正。
(1号读第一节,2号读第二节……发现读音不正确,组长和其它同学及时指正)
2)1号同学(领读一、二类字,要求组员和自己一起读)
领读二类生字(组词)。
领读一类生字(组词)
3)2号同学
这几个生字在读音方面要注意……
这2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可以要求全组同学和自己一起书空。)
4)3号同学
我发现了这几个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其它组员补充。
5)4号同学
课文有4小节,每小节的意思是……
组长带领组员描红本课生字(用写字书,每个字写一个)。
组长告诉每个成员,交流展示时就按刚才自己说的内容汇报。
(三)展示交流
组长:现在由我们小组来汇报。请大家先跟我们读一遍课文。
1号:请同学们跟我读二类字。(老师出示课件)
qú渠bó驳——千条渠万只驳
“渠”和河的意思有一点区别,出示图片,看图,分辨。河是自然形成的;渠是人工挖凿的河道,用来浇灌田地,灌溉庄稼。
图片1图片2
“驳”是一种靠拖轮拉着的船,用来装载货物或者运送乘客。出示图片,看图,分辨。
1号:请同学们跟我读一类字。(老师出示课件)
例如:荡,dànɡ荡清波……
老师介入展示
还字入词——
帆船白帆荡清波湖面咱们飘满河装潢一箩新生活
特殊字词认读——
千条渠万条河处处千只船万只驳片片
千首曲万首歌一箩(又一箩)
看图认识“箩筐”“箩”字经常和筐放在一起,组成“箩筐”箩筐大部分同学都见过,出示图片,看图,分辨。
箩筐:都是用竹子编成的用来盛放东西的器具。只是箩稍微小一点。
图片3图片4
2号:
生字中容易读错的字是:
“荡、清、装”是后鼻音
“船、帆、咱、新”是前鼻音
请大家跟我读一次……
生字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荡”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不是三点水旁;
“飘”字左右要均衡,关键是要把“风”字旁要写得狭长些;
“装”是上下结构,注意右上部的“士”不能写成“土”;
3号:下面我来汇报,请老师板书。
多音字
qǔ歌曲piān唱片
曲片
qū弯曲piàn片尾曲
我会用“曲”说句话:
我一边走在弯曲的小路上,一边哼着歌曲。
谁能用“片”像我这样说句话?
形近字
荡——落清——请船——般飘——漂装——袋
近义词
处处——到处生活——生存
反义词
清——浊新——旧多——少
对我的汇报其他组还有补充吗?
4号:我来汇报第二个问题
全诗有3小节,第一小节(读第一小节)写水多,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小节(读第二小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小节(读第三小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
请问,同学们还有补充吗?
我们小组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师总结:
就像这位同学说的那样,课文主要讲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大家读这首诗歌,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想想怎样读就能把这首诗歌读好。
指导朗读,注意读好停顿:
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其他两小节后两句,句式相同,停顿也相同,注意随机指导。
任务二.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1.挑战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
荡、清、船、帆、飘
认读
在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指导书写。(边描红边说笔顺,注意指导占格)
检测导结
包括:目标检测/结果反馈/反思总结
1.正音
渠(qúqǘ)驳(bóbuó)新(xīnxīng)
2.读读,抄抄,再听写。
水乡处处荡清波
白帆片片飘满河
3.对课文大家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曲”和“歌”能装进箩筐里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
辅助设计
课件
白板幻灯片
板书
水多
21水乡歌船多
歌多
作业设计
1.收集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
2.思考:“曲”和“歌”能装进箩筐里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