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下册《勇气》导学案北师大

小学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01

七年级下册《勇气》导学案北师大。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勇气》导学案北师大”,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下册《勇气》导学案北师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生字词;了解文章的情节。
2、能力目标: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勇气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幸福的深意,培养自己追求勇气,坚持正义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法国妇女的形象。
2、教学难点:一是文中是如何刻画法国妇女的形象的;二是如何理解文末将军的话。
教法问题导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点悟:1、了解相关的故事背景。2、透过平静的叙述描写,体会感人的力量。3、不以使用笔墨的多少判断谁是主人公。
相关链接:这篇课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前夕。二战的对阵双方为德日意法西斯和美英法盟军,正义的一方为美英法盟军。诺曼底登陆标志着反法西斯第二战场正式开辟。它的军事意义在于使纳粹德国陷入了盟军两面夹击的困境,加速了德军的最后失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次大战时期的一个感人故事——《勇气》。(板书课题)作者是谁?(教师板书作者)他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二.自主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勇气》是写的一篇。它从的叙事角度,为我们讲述了二战时期,盟军由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2.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故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为什么
文章的标题叫“勇气”,它实际上包含了两种勇气,即:和。从文中可看出,作者更看重。
(二)词语检测:
1.你能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吗?
jūjǐn_______shòu______带qiè_______生生
zhuó______陆shuān______门qí________长
xī________微呜yè_______门shuan
2.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
(1)拘谨
(2)颀长
(3)孔武有力
(4)熹微
(5)寥寥可数
(6)悉意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并展示)
1.文章的标题叫做《勇气》,作者是指谁有勇气?他们各具有怎样的勇气?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从人物的两次出场(外貌、语言、动作)找出相关语句,学生品味人物形象
2.美国伞兵两次说“愿意把我藏起来吗”含义一样吗?分别有什么含义?
3.尽管是给人家带来了那么大的不幸,但还是返回来求助人家,这是什么?
4.失去丈夫的法国女人意味着什么?在这个家庭中,丈夫重要吗?
5.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
6..文中空军将领对法国妇女的评价是:“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她可是一个失去了丈夫的人啊。
7.和平是一种信仰,对和平的信仰使这些法国女人具有非凡的勇气,具有这种信仰并懂得信仰和平的人是幸福的!那么在美国伞兵的身上有没有信仰呢?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1.让学生说说本单元前面学的课文中《过零丁洋》《最后一课》《梅岭三章》人物表现怎样的勇气呢?(同位交流)
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认为什么是最值得欣赏和佩服的勇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材料,学生各抒己见日本大地震,福岛核泄漏。日本50名死士在明知道可能会在两周内死亡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留守。一名死士说“我们不惧怕死亡,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一名死士又说“我们已不属于自己。”福岛的五十名勇士他们向死而战的生命,一定会如樱花般绽放。这50名死士有没有信仰?
五.学后质疑:关于本课的疑问和收获。
六.教师总结:西班牙诗人塞万提斯说过“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伟大的心胸应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百倍的勇气来对付一切的不幸。”希望同学们有信仰,有追求,做一个有勇气的人,来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七.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勇气的成语
2.写出对勇气的认识和

精选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十三章第三节人体免疫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路丽敏审核人杨丽英
学习
目标1、知识与能力: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方法与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实例与教材相结合的办法,说明抗体、抗原及特异性免疫等几个基本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难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1人体免疫分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2、抗原是指__________,抗体是指____________。

3、免疫有哪些功能?
4、我国规定的“四苗”常规接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我们生活的空间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而大多数人又不易生病?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导入新课。
阅读全文并思考问题。

课堂探讨
1、交流预习情况
认真思考问题。
学习小组内部讨论问题,并求同存异。学习小组长负责
2、小组展示成果
各组分别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组与组之间互评互改。
3、教师对疑难点适时点拨
问题预设:
⑴、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病人自己健康的皮肤,还是用别人的健康皮肤?为什么?
⑵、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会发生过敏反应?了解免疫功能异常情况。
⑶、准备自己预防接种证,了解自己接种过那些疫苗及作用。
⑷、如果没有患过某种疾病也没有进行疫苗的接种,

人体是否有可能产生抗体?1、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适当提示、点拨。
2、老师明确答案。并对各组表现予以简单评价。

3、对于学生的疑问做出明确的解释说明。
知识反馈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范围对体外异物都反应对一种异物有反应
特性非专一性专一性
形成生来就有后天形成的
作用弱强
强调本节课重点和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免疫、抗体、抗原等概念。
课堂自测
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能够起到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几种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对大多数的病原体都起作用。
2、特异性免疫是指当_______入侵人体时,身体免疫系统受刺激产生了_______。当同样的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就会迅速产生抵抗的作用。
3、患过麻疹或天花的人,终生不会再次患上这种病,是因为身体中产生了()。
A、麻疹B、抗体C、病毒D、非特异性免疫
4、我国对1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四苗常规接种”,分别针对的四种类型疾病不包括()。
A、麻疹B、结核C、甲肝
D、百白破、白喉、破伤风
5、不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性传播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
6、在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之间连线。

皮肤的屏障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特异性免疫
发炎反应非特异性免疫
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

老师对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作简单提示。

课后反思

课题第十三章第四节当代主要疾病预防课型新授
主备人王文光审核人杨丽英
学习
目标1.了解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知道如何预防。
2.了解致癌的主要因素,知道如何预防。
3.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对人体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
难点知道当代主要疾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学习过程
学案
预习导学1、下列是由生活没有规律引起的是()。
A、心脏病B、高血压C、免疫力下降D、中毒
2、在使用抗生素时,应()?
A、大胆使用B、慎用C、忌用D、禁用?
3、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是()。
A、吸烟、赌博、酗酒B、吸烟、吸毒、赌博
C、赌博、吸毒、酗酒D、吸烟、吸毒、酗酒
4、酒精被吸收后对()系统的作用最为明显。
A、心血管系统B、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D、运动系统
5、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主要影响()的功能。
A、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D、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少用洗涤剂,不用()的洗涤用品,减少对水的污染。
A、含氮B、含钾C、含碱D、含磷
课堂探讨
1、预防接种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

2、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种类?

3、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症状?

4、这些心血管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5、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及危害为什么把它称为当代主要疾病?我们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呢?

6、当代疾病除了心血管疾病外,还有哪些?
学生互相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讨论,由小组长回答。
用幻灯片展示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病因及表现和症状。
投影仪展示小资料
知识反馈1、癌症的种类

2、解释什么是癌,癌症的病因。

3、常吃焦化及烟熏食物会致癌。

4、吃霉变食物会致癌。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课堂自测
1、人类对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治愈的方法,请分析以下几个题目:
(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性接触传播B、握手、共同用餐传播C、蚊虫叮咬传播D、共用毛巾
(2)在非洲有极少数人天生不会感染艾滋病,他们具有的这种免疫力是属于()
A、先天性免疫B、后天性免疫
(3)HIV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它不具备细胞结构,只有__________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分子。
(4)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从事计划免疫工作,你选择艾滋病毒的外壳还是选择病毒体内的RNA作为疫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探究化学物质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报告,请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问题化学物质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假设可口可乐可以使水蚤心率改变
实验设计记录对照组是(1)______________
实验组是(2)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对比观察正常状态和滴加可口可乐后水蚤的心率
对照组心率
(次/分)
实验组心率
(次/分)第一只第一次192236第二次208240第三次204248第二只第一次240264第二次244254第三次228220
个人实验平均值
(3)________
(4)________

小组实验平均值230244
全班实验平均值219257
实验结果
水蚤在可口可乐中的心率比在清水中快,假设成立结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不能仅靠取一只水蚤统计一次数据,就得出结论?原因是什么?
(7)从得到的实验数据平均值,哪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8)从统计的两只水蚤对照组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课题第14章第一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型新授
主备人张海印审核人杨丽英
学习
目标[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
能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近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重点
难点1、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从实际行动出发保护环境。
2、采取让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疑,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1.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
2.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主要有:(1)(2)
(3)(4)
3.生物入侵:
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中,并对新的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例如危害水果的“美丽的杀手”,在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入侵的“植物杀手”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4.废电池中有的含有等重金属。这些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危害。如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的鱼虾造成的,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就是患者长期食用用含污染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
5.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和。
(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则小于,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减少酶、石油等燃料中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的工作。
(2)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不断上升的现象。
(3)地球大气的上层有一层薄薄的臭氧层,它有效的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由于人类大量食用含有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的大量排出,致使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在南极等地上空出
现。控制和停止使用,以及减少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通过预习使学生人类对大自然带来的破坏

课堂探讨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森林?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学生总结

知识反馈森林的作用: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砍伐森林的危害: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匮乏,还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濒繁发生的水灾和旱灾等。举例如:1998特大洪灾、沙尘暴、长江水变浑浊等。
保护、修复、扩大森林资源。人类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砍伐和植树相结合,砍伐一片的同时也在种植一片,节约木材,把木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让森林发挥最大的作用,又不破坏生物圈。让学生介绍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课堂自测1.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A.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B.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2.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A.利用天敌消灭害虫B.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D.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3.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A.水土流失B.沙尘暴C.水体富营养化D.生物多样性破坏
4.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A.容易发生水俣病B.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D.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5.如果下列语句叙述正确,请在句后()里写T;如果错误,请在句后()里写F。
①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都是有害的。( )
②砍伐森林后,只要抓紧植树绿化,生态系统就可以不受影响。( )
③沙尘暴是天灾,人们没有办法减少它的发生。()
④近年来各地关于水华的报道不断发生,是河流湖泊受到污染的结果。( )
⑤保护鸟类可以抑制害虫的发生,比用农药杀虫有利于保护环境。(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
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动
D.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
7.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 )
A.水草增多B.鱼虾大量死亡C.鱼虾食物丰富D.水质清澈
8.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
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质。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⑤

当堂测试
课后反思

课题第十四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靳志宾审核人杨丽英
学习
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的有限性;了解保护生物圈的基本方式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观察提高交流合作、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参与环保活动,形成环保意识。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生物圈中各种资源的有限性。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1、复习和展示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危害。
2、调查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3、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人类为改善环境所做努力的资料。
给学生划分小组,帮助学生确定调查收集目标,讲解调查或收集时的注意事项。
课堂探讨
课堂探讨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
学生以复习的方式整理和展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
课堂探讨二:调查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学生课前展开对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利用情况的调查,制作版面和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
在努力保护好生物圈
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收集有关人类保护生物圈的措施和手段,特别是中国政府在保护环境中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国际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制作图片或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
拓展实践:建立环保行动小组,实施环保行动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环保行动小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讨论并设计一项环保行动计划,并提交给全班学生论证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并在课下实施。
课前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资料和展示。
]开展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和场所;安排好学生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及顺序,关键时做必要的点评。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已经认识到了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正在努力保护生物圈。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参与学生的讨论、计划的制定和论证,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环保,科学环保。
知识反馈
通过调查、收集、展示等环节,感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的。认识到人类要想持续发展必须首先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不能为眼前的利益忽视了人类长远的发展。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生物圈方面应尽的责任,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应尽的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让学生知道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参加保护环境的各种活动。
课堂自测
1.世界环境日是:()
A.6月5日B.5月31日C.3月12日D.8月15日
2.绿色食品是指()
A.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B.绝对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产品
C.含叶绿素比较多的绿色蔬菜
D.获得国家环保AA级认证的食品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停止工业的发展
B.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C.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4.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长年的水旱灾害 B.臭氧层空洞
C.人口过度增长D.野生动植物死亡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北师大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导学案
时间:2010.12
复习目标:1、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实质和意义及在生产上的作用
2、阐明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实质和意义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3、理解根的吸收作用,茎的运输作用,和叶片的蒸腾作用
复习重难点:各节的基础知识
复习导学:
一、知识梳理:
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
条件
2、光合作用反应式:
它实现的两个转化:、
3、叶片由、、组成,其中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表皮上气孔是由
围成的,是和的门户。叶肉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包括
,。叶脉是叶片的,具作用。
4、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
5、水.无机盐是通过根尖的吸收,是通过茎中内
自下而上运输的。有机物是叶片通过制造的。是通过茎中内自上而下运输的。
6、蒸腾作用的部位是、、
二、巩固提高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不包括
A、光B、无机盐C、水D、二氧化碳
2、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
A、增加美感B、增加氧气C、提供饵料D、增加二氧化碳
3、多数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绿色要深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A、上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多B、下表皮气孔分布多
C、海绵组织含叶绿体多D、栅栏组含叶绿体多
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
A、在光下B、在白天C、在夜晚D、白天和夜晚
5、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
A、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B、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吸收D、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吸收
6、环割枝条形成枝瘤的实验证明了
A、有机物的输送管道在树皮里B、树皮是输导水、无机盐的通道C、树皮可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D、没有树皮、植物可正常生活
7、移栽植物常去掉几片叶是为了
A、减少水分蒸腾B、降低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D、操作方便
8、判断
(1)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2)植物只有地上部分进行呼吸作用
(3)通过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是植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
(4)给庄稼施肥,施的越多越好
(5)植物移栽应在晴天
(6)光合作用为地球上一切生物提供生命活动能量
(7)将买来的新鲜蔬菜或水果放在塑料袋内,很易烂掉,这是因为呼吸作会产大量的热量
(8)煮熟的豌豆仍可进行呼吸作用。
三、思考
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的威胁,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教案示例
课程标准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设计思路
学生天生有着探究的动机任何神奇的、未知的事件都能促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所以当他们从影视文学作品中了解了一些与本课有关的事件后,各种疑问、奇思妙想也就随之而来。基于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对本课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1.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则须疑”,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问,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历史知识,发现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现象,解答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4.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唐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是国家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气魄。
目标: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通过高僧到日本传教,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表明唐朝对外开放,向海外弘扬中国文化;“玄奘西游”则通过中国僧人到印度取经的故事,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课前准备
学期第一节课指导学生阅读“随唐历史”的有关章节,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对哪一课最感兴趣?看完你感兴趣的课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海内存知己”感兴趣的程度达到70%左右,且提出了很多问题。
1.针对学生的疑问,显而易见的问题,当堂让学生自问自答了(如玄奘西游时真有孙悟空帮忙吗?等等);还有一部分问题,我请学生和我在学习唐朝政治、经济、文化(提到“海内存知己”前面讲)的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对于涉及本课的一些问题,我把它们进行了整理归纳分类,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学生问题摘录如下
⑴频繁的贸易往来:当时我国比其它国家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唐朝与七十多个国家有往来,交流是否方便?
⑵唐与日本: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来?著名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日本人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
玄奘西游: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
2.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记下书名、出版社、出书日期)、上网查找(记下网站)等方式积累资料;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图画、表格、多媒体课件)或以讲故事、表演等形式,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前的准备活动,以便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初步体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愉悦,增强其参与的意识和成就感。
教案(教学过程)
教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唐诗什么意思?
学生:略
教师:这句话正好反映了唐朝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开放与交流”,了解唐朝和它的近邻友好交往的盛况。
教师:隋朝时候,和中国通商往来的有十几个国家,到唐朝时发展到七十多个国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国家和唐朝往来?
学生:略
问题:当时我国比其它国家强在哪里?唐朝为什么要和外国交往?能不能不和别国交往?
学生:略
问题:唐朝与七十多个国家有往来,交流是否方便?
学生:略
教师:强盛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先进国家,外国人把中国人成为“唐人”。但是它并没有陶醉,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交往。交往中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换个角度,以当时唐朝对外交往的路线与汉代相比较,又会是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唐朝的主要交通路线》)
教师:汉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略)。唐代的主要交通路线,陆路两条(略);海路三条(略)。比较这两幅交通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略
教师:从对比的角度看,当时唐朝对外交往相对比较方便。通过上面的讨论和比较,我们清楚了唐朝频繁贸易往来最重要的基础是国力强盛,再加上唐朝政府较开放的对外政策,较便利的交通等条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长安也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唐朝同亚洲近邻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教师: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响也是广泛和深远的。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板书: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问题: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来?著名的人物有谁?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什么样?鉴真设计的招提寺为什么被日本人视为艺术明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的哪些遗风?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学生:略
教师:日本向唐朝学了许多东西,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我们前面,想一想我们应向日本学习什么?(做思考题)上面讲的是人家学我们,当时有没有我们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事例?
板书:二、玄奘西行
多媒体:《玄奘西游》
教师:从长安出发,沿汉代的“丝绸之路”进入印度半岛,当时叫“天竺”他在那烂陀寺学习后,又遍游天竺各地,返回长安。
问题:玄奘为什么去天竺?他是怎么去的?
学生:介绍一两件有关玄奘西游取经的故事,学生课件演示,图画展示。
教师:玄奘回国后又做了什么事?
多媒体展示:《阿旃陀石窟》
教师:通过《阿旃陀石窟》说明《大唐西域记》的价值。阿旃陀石窟在今天的印度孟买,当时已经过了几百年的经营,很多的名工巧匠在这里画了壁画,塑了石像。后来佛教衰落,石窟逐渐埋没在荒草之中,19世纪初又重新被发现。人们就是通过《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才断定它是历史古迹,其它史书对此都没有记载。伴随着佛教在唐朝的广泛传播,天竺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了唐朝的文化领域。
学生:略
教师:唐朝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国策,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来到唐都长安,使它发展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国际大都会。请同学们看看《唐长安城示意图》,归纳一下它的特点。
学生:城市规划气魄宏伟,街道整齐,功能区健全……
教师:阅读本目教材,请同学描述一下唐都长安的繁荣状况。
学生:略
小结: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唐朝所以能“海内存知己”是和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分不开的。如今我国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你认为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