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1-21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1.知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土地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能力:引导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3.思想: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革命先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重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及其正确性。

难点:(1)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解。

(2)对土地革命路线中限制富农政策的理解。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8707

精选阅读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设计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设计
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难点: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大革命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训是什么?面对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共产党做出了怎样的回答?由此,引入新课。
一、工农武装起义
学生阅读课文“工农武装起义”一目,了解“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填写下面的表格:
起义时间领导人特点意义以及教训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通过展示有关“八七”会议、三大起义的历史图片以及动画《秋收起义》,加深学生对此四个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忆。并引导学生总结三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教训。
二、井冈山的星火
演示动画《秋收起义军进军井冈山》,引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讲解。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以及扩大的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存在?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反革命势力在农村较薄弱,有利于红色政权的发生、发展;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南方的革命群众基础有较好;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利于红色政权的发展;
三大起义后,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
在分析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本目的小字部分,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分析国情,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的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战略基地。这一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通过演示动画《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学生在直观上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状况。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粉碎三次围剿的作战方针,和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即可。
四、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引导学生从中国民主革命的目的、革命对象分析土地革命路线的正确性。
出示材料: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
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什么是正确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变革土地制度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基本任务。进行土地革命,废除农村中的封建土地制度,才能充分发动农民,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红色政权才能发展。中国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农民,武装农民,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小结
由学生概况本课的中心内容。
板书设计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一、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3.秋收起义
4.广州起义
5.三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教训
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1.根据地的扩大
2.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4.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经济建设

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一、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基本概况及其历史意义
2.“八七”会议及其内容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4.“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5.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的概况
6.中华苏维埃政权
7.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工农武装起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理解、分析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学习三大起义,使学生认识在当时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发动武装起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勇于探索的斗争精神。以此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
2.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和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重点难点及疑点解法
(-)重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立及其对革命的推动。
(二)难点
1.“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土地革命路线。
(三)解决办法
l.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立及其对革命的推动
引导学生认识到,1927年的三大起义、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探索。尽管斗争是曲折的,但就是这种曲折的斗争,才使毛泽东等逐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也正是因为这一理论来源于实践,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才使红军壮大,根据地增多,建立统一的苏维埃政权,根据地的反封建斗争、土地革命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2.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主要结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理解。特别要强调它的理论、实践意义。
3.关于土地革命路线
应让学生了解认识到,土地革命路线是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总结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反封建斗争、推动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而总结的政策、方针。它包括了党在土地革命进行中依靠谁、打击谁,要达到什么目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南昌起义》的录像资料
2《向井冈山进军路线图》《1929-l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五、学生活动设计
1.配乐诗朗诵(毛泽东在二次反“围剿”时期的几首诗词)
2.以20年代一位共产党员的名义,写一封给中共中央的信,或是写一份《告全国同胞书》,阐述你对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主张和观点。或者模拟记者采访当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写一份访谈录。
六、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土地革命及其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的历史意义。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探索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整体感知
在大革命失败的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三大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革命力量得到了发展。毛泽东及时从斗争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理论上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这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步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发展。反“围剿”的军事斗争,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都得以顺利进行,红色政权屹立在中国大地上。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人新课
提问:大革命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训是什么?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不能胜利的
要: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临时中央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并组成了前敌委员会。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革命军1927年8月1日在南昌起义。
起义在南昌获得成功,但南下广东的途中,损失严重。革命军一部分转战湘南,后来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进人广东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汇合。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因此成为中国人民军队诞生地,8月1日也成为中国人民军队的光荣节日。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泽民总书记亲笔写下了“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大字。可见南昌起义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是有着重要地位的。
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也不得不撤离城市,说明城市是敌人势力较强的地方,要在中心城市站住脚是很困难的。
2.“八七”会议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教师最后应强调,“八七”会议是我党在革命遭受失败的紧急关头,为审查和纠正过去的错误,确定新的革命方针而召开的。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中国革命进人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阶段。
3秋收起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秋收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路线图》讨论回答: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相比有何异同点?向井冈山进军取得了什么成果?
秋收起义是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影响重大的武装起义。它与南昌起义相比,最初也是以大城市作为攻取目标。但是不同的是,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在攻打长沙受挫后,转而进攻农村,并在进军途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向山区进军过程中,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伟大创举和革命斗争实践,为大革命失败后,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处可以用幻灯、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一段讲话:“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过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青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根,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4.广州起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广州起义的特点、历史意义及其教训。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挽救中国革命的又一次尝试。广州起义是一次建立苏维埃政府的起义,这是一个重要战略口号的改变,此后近十年中,中国革命一直在苏维埃的旗帜下进行。广州起义的失败再次告诫共产党人,在国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企图通过城市暴动、起义或攻占大城市以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必须寻求新的道路。
5.三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教训
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大起义发生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极端低潮的情况下,三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是显而易见的。指导学生理解教材的评论。
但三大起义也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心是大城市。因此,首先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成功。从国情出发,中国民主革命应实行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方式。
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经过。并通过看图了解选取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及其地理位置。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经过开展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府的艰苦斗争才创立的。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斗争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地武装起义创建根据地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同时也提供了比较完整和成功的经验,为从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提供了依据。
井冈山会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军事力量的增强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述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磨炼,使革命力量也得到低潮时期的突出发展,斗争的发展和挫折,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和依据。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这部分内容属小字部分内容。可以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探讨。
提出问题:毛泽东是如何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论证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们的相互关系怎样?
为了总结井冈山和其他根据地的经验,批判党内存在的不正确观点,毛泽东先后写了三篇文章,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特点出发,经科学分析指出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条件,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战略基地。
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理论来源于革命斗争实践,并从理论指导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红军的发展。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1.根据地的扩大
指导学生看(1929--19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了解各根据地的地理位置和创建人、名称。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
2.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骇。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三次反革命“围剿”。在毛泽东正确军事作战方针的指导下,红军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王决反革命“围剿”。
请两位同学进行配乐诗朗诵。
毛泽东的词二首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赞。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雪。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围剿”和反“围剿”斗争,是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战争的主要形式。在战争中形成一套科学的战略战术原则,丰富了我党我军的军事斗争艺术。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政权的一次尝试。它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群众的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4,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经济建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提出问题: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什么是正确的?
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变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基本任务,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有力保障。进行土地革命,废除农村中的封建土地制度,才能充分发动农民,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红色政权才能够发展。中国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农民,武装农民,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是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土地革命路线是在土地革命进行中逐步总结形成的,反映了党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的政策、方针。由于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从而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和胜利。
指导学生分析土地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着重了解目的、特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民政府经济封锁造成的困难,广大农村农民的利益,武装斗争的需要,探索领导经济建设的方法。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办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四)总结
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斗争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将中国革命一步步带出低谷,并在理论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根据地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土地革命战争,后来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经济建设,也为后来党领导农村的经济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高一历史复习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高一历史复习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一、工农武装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开始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下表为两大武装起义及“八七会议”等内容的概述。

二、井冈山的星火——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1.实践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发展: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军队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2.理论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概括、总结

(1)理论提出的背景: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并巩固;②这条道路在当时不为全党所认识、所理解,对此应给予解释说明;③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用三篇文章来说明中国选择这条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理论内容: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概括指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五个要点和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前提、三个必要条件。

理解:如何正确认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联系?

中国革命必须进行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进行武装斗争必须建立革命根据地,没有根据地的存在,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采取流寇式的武装斗争必然走向失败,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藉以发展的战略基地。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就不会支持根据地政权,也不愿参加红军,根据地一天也不能存在,也就谈不上武装斗争。

(3)理论提出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到1930年夏,全国已有十几块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井冈星火已成燎原之势。

三、根据地建设

1.背景

(1)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三次反革命“围剿”,毛泽东领导取得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2)国民政府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

2.建设

(1)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

(2)土地革命:①土地革命路线: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②作用: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同时使农民政治上翻了身。

(3)经济建设:①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同时兴办了一些工业,包括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②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军阀割据的形成和中国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


军阀割据的形成和中国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

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要求掌握军阀割据的形成及社会根源,“府院之争”,张勋

复辟及失败,护法运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概况,中无的壮大。

(二)、思想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在华相互争夺、分而治之,是导致中国军阀割据、混战、人民苦难的重要原因。

②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注定要失败。

③使学生认识:护法运动是孙中山发动的又一次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它的失败再次说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④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

(三)、能力目标:通过对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和护法运动失败原因的探讨,

培养学生抓住本质、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军阀割据的形成、张勋复辟、护法运动。

三、教学难点:“府院之争”、护法运动。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1、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直糸、皖糸、奉糸、滇糸、桂糸)

2、军阀割据形成的根源:中国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侵略政策下的必然产物。

3、军阀混战及危害。

(二)张勋复辟:

1、“府院之争”(复辟背景)---实质是美、日的争夺。

2、张勋复辟(1917、7)

3、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孙中山《讨逆宣言》

4、段祺瑞重掌北京政权。

(三)护法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兴起原因

2、护法运动的兴起

3、护法运动的失败(失败原因)

(四)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概况

2、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南张北周”、荣氏兄弟

3、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第八章近代前期的文化(1840---1919年)本章分析:第一部分:经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社会的急剧变化,不能不影响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进程。第二部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传入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用资本主义方式来思考中国的问题和前途,必然使传统的封建文化遇到挑战。第三部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华民族并未沉沦下去,先进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等,进行了艰难而又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从而使古老的中国文化在扬弃中获得了新生。

第一节“西学东渐”

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李善兰、华蘅芳、徐寿、詹

天佑、冯如的科技成果;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二)、思想目标:

1、通过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科技界、教育界“西学东渐”格局的

形成,使学生认识中国倾家荡产代文化发展的艰辛与特点。

2、在创造和发展近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先进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始终不忘救国,通过对他们的突出事迹的讲解,教育学生继承并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三)、能力目标:

通过对近代前期思想史、科技史、教育史突出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总结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史实、树立观点、形成概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近代思想、近代科技。

三、教学难点:对“西学东渐”形势的认识和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近代思想:

1、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出现

2、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主张

3、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4、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5、维新运动时期思想的发展---严复的《天演论》

6、20世纪革命派的思想----三民主义无反顾

(二)、近代科技:

1译书机构的出现

2、李善兰和《方圆阐幽》

3、华蘅芳、徐寿的译著和科技成就

4、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5、冯如试制飞机

(三)、近代教育:

1、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

2、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3、清末新学制的制订和科举制的废除

4、民国初年的教育----蔡元培的“五育”教育。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第二节新旧交替时期的文学、艺术和史学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掌握诗歌、小说、戏剧、绘画、史学的主要成就。

(二)、思想目标:

1、新旧交替时期,我国的一批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史学家等,他们怀着爱国热情,勇于探索和革新,从而推动我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近代上爱国主义和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

2、通过对近代前期文学、艺术、史学成就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近代文化发展出现新旧交替的时代特点以及在新旧变革中发展的转机,从而加强学生对近代中国国情和文化在推动我国近代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三)、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用列表的方式,总结我国近代前期文学、艺术、史学的主要成就,从而培养他们综合归纳掌握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材所引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诗界革命”和“史学革命”的特点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诗界革命”、“谴责小说”、“史学革命”。

三、教学难点:对“诗界革命”和“史学革命”的特点与实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近代文学:

1、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

2、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学

3、“诗界革命”---黄遵宪的诗歌

4、“谴责小说”---四大小说(补充:刘鹗《老残游记》)

5、林纾的译著

(二)、近代艺术:

1、京剧的形成和艺术家

2、上海画派和岭南画派

(三)、近代史学:

1、“史学革命”口号的提出

2、梁启超的史学主张

3、甲骨文的发现。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

第九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章分析: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中国人以俄为师,探索一条新的革命道路。第二部分指出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第三部分指出: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第一节新文化运动

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兴起时间、指导

思想、活动阵地、人物、口号、主要内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

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二)、思想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以后,新文化的内容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促使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能力。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新发展。

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口号的分析和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背景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时、地、人、阵地、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等。

③指导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三)德先生和赛先生

1、口号:民主和科学

2、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四)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第十章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本章分析:第一部分概述了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指出“一战”后帝国主义又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内军阀混战。“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第二部分指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为此,中共加快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第三部分指出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兴起了,革命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此,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

第一节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国共合作的背景,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新旧三民

主义之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黄埔军校的建立。

(二)思想目标:

1、使学生认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共在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当时没有提出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留下了隐患。由此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看待历史的观点。

2、使学生认识: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许多仁人志士曾百折不挠,付出巨大的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而激发学生为国效力的责任感。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三、教学难点:对国共合作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对“党内合作”方式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背景(条件)

必要性: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军阀混战的加剧;

②“二七惨案”的教训。

可能性:①共产国际的促进;

②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

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④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①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准备工作的完成

②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三大政策”为核心内容

③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④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3、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意义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1、建立背景(条件)

2、建立:1924年、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作用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

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和孙中山的逝世,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彭湃领导的广东农民运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

罢工,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军的组成。

(二)、思想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挽救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里。

2、使学生认识:广东等省农民运动发展起来,五卅运动迅速掀起反帝斗争的高潮,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是国共合作的成果,是与中共的积极推动分不开的。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孙中山北上宣言、途中言论和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在五卅运动中的不同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分别得出孙中山为挽救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和中无是反帝斗争主力军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国共合作后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具体讲述,并引导学生将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归纳概括为“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从而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三、教学难点:冯玉祥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冯玉祥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北上

1、冯玉祥北京政变----1924年囚曹驱宣统

2、孙中山北上---《北上宣言》

3、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

(二)、农民运动的发展

1、农民运动发展的原因

2、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

3、广东等省农民运动的发展

(三)、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1、五卅运动---五卅惨案、工商学联合会

2、省港大罢工---沙基惨案(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罢工)

3、五卅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第一次东征(原因、概况)

2、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军的组成

3、第二次东征

4、东征胜利的原因和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的意义。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第三节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北伐的背景、对象、方针、简况和胜利;冯玉祥五原誓师;工农运动的发展;帝国主义制造的“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汉口、九江工人收回英租界。

(二)、思想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国共两党应当合作合力进行民主革命,打击共同的敌人;并初步理解用革命武装来反帝反封建是完全必要的,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2、通过叶挺独立团的屡胜强敌和人民收回英租界的成果,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共产党人在北伐中的先锋作用,懂得中国革命的每一个胜利都来之不易。

3、通过帝国主义制造惨案、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事实,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人民革命必须坚持反帝反封相结合的基本观点。

(三)、能力目标:

1、引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以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北伐战争胜利进军”这一中心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理解革命高潮形势和历史整体性的能力。

3、通过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北伐的胜利进军;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三、教学难点: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北伐的胜利进军

1、北伐的背景(条件):

必要性:①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目的)

②直奉携手“反赤”,进攻湖南的国民革命军

可能性:①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工农运动高涨,形成反帝高潮

③广东革命(国民)政府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④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2、北伐的对象和方针

3、北伐的胜利进军----两湖战场是主战场

4、冯玉祥响应北伐----五原誓师

5、奉鲁军阀的勾结的北伐的深入

6、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归纳补充):①北伐是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上海、湖南)

②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国共合作是可靠保证

③北伐作战目标明确、方针正确

④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作用

⑤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

⑥苏联的帮助

⑦两次东征,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1、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

2、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这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侵略权益。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第四节大革命的失败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表现;李大钊

殉难;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二)、思想目标:

1、通过对本章的总结,使学生认识这场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

2、通过大革命的失败,使学生理解革命领导权尤其是军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关系到中国民主革命的前途和命运,认识无产阶级坚持自己领导地位的极端重要性。

3、通过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镇压革命的事实,使学生认识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极其凶残,革命难免在曲折和失败中前进。

(三)、能力目标:

通过对大革命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的讨论、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归

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三、教学难点: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四、教学过程(教学提纲):

(一)、“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1、“中山舰事件”----夺取军权

2、“整理党务案”---夺取党权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准备

2、陈独秀继续妥协退让

3、“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

4、李大钊遇害

(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汪精卫压制工农运动和策动反动军官叛乱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四)、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1、大革命的功绩(历史意义)

2、大革命的失败原因

3、大革命的教训

五、教师小结。

六、处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