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9-30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探索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 起。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被减数减小数需要补0的计算 方法,应用小数的性质可将计算结果简化(去0)。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385+48=()(说说方法)。

(2)0.79的计数单位是( ),“9”在( )位上,表示9个( );0.4的计数单位是( ),“4”在( )位上,表示4个 ( )。

(3)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小数加减法)

3、情景: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请看大屏。(课件显示买东西的情景图)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学习小数的加法、减法

1、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①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我们选一题来计算一下,课件显示:一双运动鞋的价格是38.5元,一根跳绳的价格是4.8元,这两样东西一共多少钱?(生说师板书:38.5+4.8= )

②这就是小数加法。该得几呢?请每个同学拿出一张纸来试着列竖式算算看。(生独自演算,请一生板演竖式,教师巡视。)

③交流。像这样一位对着一位加你们感觉陌生吗?(引导与整数加减法比较异同)哪儿一样?哪儿不一样?

④同学们真是善于带着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发现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板书:从低位算起。)小数加减法除了上面的的情况以外,还会有哪些不同的新情况呢?

2、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①师生合作报数:请你说出你想的数写在纸上(师板书一个如:0.79)老师也想了一个数(如:0.4),这两个数你想加还是相减?(预设板书:0.79-0.4= 一起读一读) 请一名学生试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笔算,可也交流。适当用展台展示学生的作业纸。

②引导学生总结。板书: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强调“相同”。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板书:计数单位)可让学生讲道理、举例子,教师用小棒演示。

③用相同的教学法探索。如:1.3-0.47= 3.76+1.24= (学生板书,适当用展台展示学生的作业纸。)

设计目的:A、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根据什么?) B、得数中小数部分末尾有“0”时,一般要去掉“0”,化简。(板书:添“0”、去“0”。)

3、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课件)

4、游戏强化“小数点对齐”

①开卡车:5.23+0.7=(课件演示)

②开卡车:12+0.43=(课件演示)

③比一比(读题,说结果)3.33+0.02= 3.33+0.2= 3.33+2=(课件呈现)

这三道题挺像的,都有3和2,怎么结果不一样呢?(随着学生回答,2和对应的3变成红色),CAI呈现竖式,难怪结果不一样。同样都是2,但2所在的数位不同。

三、巩固

1、错例辨析。

2、计算并验算(课件出示P97“做一做”第1题,由学生任选1题即可)

方法;

①课件出示,学生选题。

②一生板书,集体练习,提示验算方法。

③订正板演的计算过程,学生互相检查。

3、P97“做一做”第2题第二问。(与开头照应)

四、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添“0”;去“0”。

(相同数位对齐) (以下为预设)

38.5+4.8=43.3(元)0.79-0.4=0.391.3-0.47=0.833.76+1.24=5

小编推荐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实验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认识小数学习小数的欲望。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

1、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填一填,说一说。(课件出示例1第1个图)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课件出示后面两幅图)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教学例2(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课件出示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

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课件出示: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课件出示: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小数的意义》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对你自己动手测量有帮助吗?( )

A、很有帮助 B、帮助不大 C、没有帮助

2、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你是否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

A、是的 B、不是

3、你喜欢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教授本节课吗?( )

A、很喜欢 B、无所谓 C、不喜欢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 认同率%

实验班(40人) 39 97.5%

对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很喜欢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教学,实验班的认同率达到了97.5%,即使是对照班的学生,他们也希望老师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

在本节实验课中,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的欲望,也为学生动手测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接着通过课件演示“10×1”的方条图、“10×10”的正方形图、直尺图、“10×10×10”的正方体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它们的特点,从直观入手把图、分数、小数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推理,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

(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4)“0.1米= 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 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4) 同桌讨论: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 0.70米 0.04元 600千克 20.20米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5.判断.

5.00元=5元( ) 7元=0.7元( ) 8米=8.00米( ) 2.04吨=2.4吨( ) 4.5千克=4.500千克( ) 0.60升=0.6升( )

6.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课》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课》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 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良 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法则进行准确 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础巩固(口算:)

1.2+8.8= 4.3-4.3= 5-0.2=

2.2-1.4= 8. 7-2.6= 4.7+2.3=

0.6-35= 6.3-0.6= 12.9-12=

二、调查学生用品的价格,获取学习的材料,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引入课题:(同学们,这节数学课咱们就来研究身边的事和物好吗?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你们认为可以研究身边的哪些数学问题?师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练习课。学生也回答教师也有选择地板书:身高、体重、学习用品的价格等。

(2)合作活动:(由于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选择其中部分学习用品的价格进行研究。)

①小组合作,把调查得到的信息填入下表

部分学习用品价格表

②反馈调查结果,师填写在表格中。

③根据调查的有关信息,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用加法也有用减法计算)

④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自主探索、巩固新知

1.谁愿意比一比身高?(师点两生)先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两位小朋友 的身高,大约相差多少?然后请这两位小朋友各自报出自己的身高,教师板书,学生列式计算。

2.小组合作完成组内学生的身高比较。

(1)学生收集数据

(2)独立计算

四、应用新知,展示算法,培养个性

刚才同学们通过对部分学 习用品价格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巩固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其实小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可大了。

2007年校春季运动会田径四年级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1)完成表格。

(2)根据信息提问并列式计算。

五.小结:

我们练习了有关小数的加、减法,要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列竖式时要注意的地方,正确地计算。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第71、72页《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对小数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买学习用具来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
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
当得数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小数的书写更简洁。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小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五、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2、笔算下面各题。
1617+2976=2613-268=
3、结合上面两道算式,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对齐,相同位数要对齐,从低位算起。
(2)做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做减法时,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当作十。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小丽和闹闹去书店买书了,我们也一起去书店看看好不好?书店的书可真不少,看小丽都买两本了,谁来说一说小丽都买了什么书?每本多少钱呢?让我们一起帮小丽算一算这两本书多少钱好不好?
(1)要求一共多少钱我们应怎么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45+4.29=)(2)学生先估算一下这两本书大概多少钱?。
(3)这两本书到底多少钱呢,下面我们就开始来计算这两道题,这是小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小数加减法)
(4)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并在小组内交流。
(5)全班交流汇报,说清算理
(6)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归纳出小数加法的算法。(多媒体演示正确的计算过程)
计算方法上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整数加法了。
2、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算法:
(1)、看情境图,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
请同学们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应怎样列式呢?
(2)学生试计算,并交流做法
刚才加法我们会做了,小数的减法我们应怎么做?请同学们做完后小组交流?
谁来说一下小数的减法我们应怎样做?
3、引导比较,总结应怎样做小数的加减法?作小数加减法我们应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看我们刚才做的这两道题,我们是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小数加减法我们应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别忘点上小数点,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口算,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7+0.9=4.7-0.5=1.2+0.8=0.56-0.45=
1.7-0.3=7.7+0.6=3.6-0.8=
2、下面的题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7.2-0.8=
4、72页“做一做”2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2、4题。
(六)板书设计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6.45+4.29=10.746.45-4.29=2.16
6.456.45
+4.29-4.29
10.742.16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7——6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掌握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3、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把单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直接写出答案

4×10= 2.85×100= 6.02×1000= 7.5×100= 0.76×100= 0.374×1000=

4.2÷10= 5÷10= 0.3÷100= 4.04÷100= 20÷1000= 0.6÷100=

2、请你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

3、填空

2千克=( )克 3米=( )分米 4厘米=( )毫米 2米4厘米=( )厘米

二、新课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也了解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出示课题)

生活中的小数

三、汇报交流

1、先看课件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小数表示的意义

(1)运动会上老师为同学们记录了成绩:“我的50米赛跑成绩是7.98秒。”

(2)体育老师给大家测量体重:“我的身高是1.35米。”、 “我的体重是39.4千克。”

(3)医生替小红量体温:“你的体温是38.5℃,发烧了。”

(4)面包的价格0.90元、火腿的价格2.85元、牛奶的价格5.98元。

2、为了参加学校举行舞蹈比赛,四(1)班选了4名同学参加,他们需要根据身高排成一队,下面是他们的身高,给他们排排队(出示图片)

讨论: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解决这个问题?

汇报交流后得出:把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师: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这几个数,有的只有一个单位名称,如80厘米, 0.95米,1.32米,叫做单名数;有的有两个单位名称,如:1米45厘米,叫做复名数。

80厘米用米作单位应该怎样改写呢?

3、小组讨论后汇报总结

(1)直接利用计量单位的关系,如:1米=1/100米,80厘米里面有80个1/100米,所以80厘米=80/100 米=0.80米。

(2)另一种利用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

80÷100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80除以100只要将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得出80厘米=0.80米,并根据小数的性质最后得出

80厘米=0.8米。

4、你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把低级单位的书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我们可以把低级单位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一位,两位,三位,····。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讨论1米45厘米是多少米?

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总结

小结: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的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而且可以通过小数点的移动来实现。

总结: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板书)

5、给刚才这四名同学按高矮顺序排队。(学生练习,巡视辅导)

四、反馈检测

1、完成课本70页 练习十一 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讲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2、补充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5厘米=( )米 450米=( )千米 41公顷=( )平方米 72克=( )千克

8平方分米=( )平方米 97千克=( )吨 5千米250克=( )千克 2米6分米=( )米

3千米70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7450米=( )千米

9020千克=( )吨 1米5厘米=( )米 19元5分=( )元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3、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把10万张一元的人民币每张首尾想来摆成“长龙”,这条“长龙”最多能摆多远?,先估一估,再计算。(一元的人民币的长度为0.138米,宽为0.063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课本71页 练习十一 第4题、8题、10题。

板书设计:

由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我在创设例1这一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教材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背景,采用对比的方式呈现一家人不同的计算思路,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出三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使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情分析:本节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混合运算、认识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目标:

(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针对题目选择合理正确的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3)培养学生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台、计算器。

教法、学法:教师以指导学生预习,组织探究活动,设疑解难为主;学生以自主尝试、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预习导航:1、关于课本100页的三道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2、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什么?

3、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过程:

一、小组释疑

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可以使学生预习到的知识得到互补,解决部分疑问。之后再在课堂上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对教学内容适当调整,以达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

二、尝试练习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坐过轻轨吗?五一假期,小明和爸爸妈妈就是从广州坐轻轨去珠海玩,其中经过的站点有顺德站、小榄站、中山站,南朗站和终点站珠海北,下面是各站点之间的距离

路段里程/千米

广州南—顺德16.3

顺德—小榄36.7

小榄—中山30.6

中山—南朗16.2

南朗—珠海北16.4

总里程116.2

小明:“妈妈,我们到小榄了。” 妈妈:“是啊,还有多少千米我们就到珠海北了呢?”

师: 从资料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师:小明妈妈的问题你会解答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算式)

生1:30.6+16.2+16.4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116.2-16.3-36.7

生3:116.2-(16.3+36.7)

2、尝试练习

师:请大家尝试在练习本上计算。(请三位同学出来板演)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0.6+16.2+16.4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用计算器验算)

116.2-16.3-36.7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验算)

116.2-(16.3+36.7) 先算括号里第1第2赛段路程和(验算)

师:同学们做出了三种解题思路,谁能比较这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吗?请小组内相互讨论:

小结:求还有多少千米到达珠海北,可以直接把没走的几个路段路程相加,也可以根据总里程多少千米减去已经行驶过的2个路段段的千米数,减的时候可以依次减,也可以求出行驶过的千米数的和来一次减。

【设计意图:因为有了课前的预习,所以就以学生自主尝试,合作探究为主,然后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三、合作提炼

师:同学们能用一句话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一个式子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归纳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四、检测反馈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9.72+14.4-9.92 85.7-(15.3-4.8)

40-(2.75+0.86) 9.5+4.85-6.13

2.我是裁判长,错的改正过来。

(1)4.8-1.25+2.75 (2) 8.75-(2.75+3)

=4.8-4 =6+3

=9 =0.8

3.练习十七第3题

4、练习十七第4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分层次展开,由浅入深,由点到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收获。体现新课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有不同的发展。]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30.6+16.2+16.4 116.2-16.3-36.7 116.2-(16.3+36.7)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以突出重点,简洁美观为主。]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小数加法。

3、能运用小数加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整理、分析、探究新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教学难点: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 、整数与小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2分钟口算)

师:首先,我们先进行口算。

出示:

(1)48+52= (2)0+386=

(3)300+178= (4)97+101= (5) 234+62=

师:你是怎么计算整数加法的?(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经常要用到小数?(超市、菜场)

2、 师:今天,小巧也去了趟沃尔玛超市,她准备采购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吗?

师:要是小巧任选2种水果,有几种不同的买法?

(1)7.84+ 2.05= (例)

(2)5.7+2.05=

(3)7.84+5.7=

3、师:观察这三个算式,他们都有什么特点?(都是小数加法)。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的加法。出示课题:小数的加法

三、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1、 师:7.84+ 2.05=你会计算吗?

(1)听清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把你们的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2)小组讨论。

(3)个别学生板演计算方法。

①7.84 +2.05= 9.89 ② 7.84 +2.05= 9.89

7元+2元=9元 7+2=9

8角+0角=8角 0.8+0=0.8

4分+5分=9分 0.04+0.05=0.09

9元+8角+9分=9.89元 9+0.8+0.09=9.89

③ 7.84 +2.05= 9.89

7.84

+ 2.05

9.89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师:仔细观察这三种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汇报:不同点:形式不一样。

相同点:都是相同单位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

第一种方法:元+元, 角+角 分+分

第二种方法:整数部分:个位与个位相加,小数部分:十分位与十分位相加百分位与百分位相加

第三种方法:百分位上的4加百分位上5等于9,写在百分位的下面。

十分位上的8加十分位上的0等于8,写在十分位的下面。

个位上的7加上个位上的2等于9,写在个位的下面。

最后再点上小数点。

3、师:那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用哪种方法更好?(竖式)

对阿,那么在列竖式时又要注意哪些呢?

板书:

(1)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2)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3)点上小数点。

四、模仿练习,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很聪明,都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那想不想小牛试刀自己也来尝试一下?完成学习单的第二大题练一练。

(1)要求只列竖式不计算。

34.38+15.62= 26+60.74= 6.05+17.8 =

反馈:竖式列得是否正确?

题二:26为什么要和60对齐,在这里我们可以把26看作26.00。(这样的算法多好啊!便于我们计算)这样写的同学还有吗?你们真聪明。

题三:6.05+17.8列竖式要注意什么?

(2)接下来请你们根据刚才的正确列式进行计算。

反馈:

题一 :他们算得对吗?

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话,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板书:化简

(3)小结:通过这一大题的练习,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话,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板书:(化简)

2、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的时候不仅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按照整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最后点上小数点。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我们还要进行化简。你们都学会了吗?

师:既然同学们自己已经学会了小数的加法计算,那你们想不想挑战智力闯关呢?

2、选择题

(1)36+9.22的正确计算是( )

A、3 6 B 、 3 6 C、 3 6

+ 9.2 2 + 9.2 2 + 9 . 2 2

9.5 8 1 2.8 2 4 5 . 2 2

A、B错在哪里?

(2)73.1+19.59的正确计算是( )

A、7 3. 1 B、7 3.1 C、7 3. 1

+ 1 9. 5 9 + 1 9.5 9 + 1 9. 5 9

8 2. 6 9 9 2.6 9 9 2 6 9

为什么选B。

(3) 1 7. 2 5 的计算结果是( )

+ 2. 7 5

A、2 B、20 C、20.00

3、抢答。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抢答得游戏,看看不列竖式能不能计算小数的加法?

1.3+2.4 0.5+1.8= 0.64+0.36= 10.17+0.35

4.3+5.8= 1.4+6= 7.28+4.2 0.32+0.8=

过渡:同学们真棒,不列竖式也会计算小数加法了。

4、实际应用

师:同学们,2010年和上海有关的一件大事是什么呀?是呀,我们学校为了迎接世博,开展了“五彩童年,精彩世博”讲故事比赛,从中也踊跃出了许多讲故事小能手,现将成绩公布如下,根据以下信息,你能判断本次讲故事比赛的冠军是谁吗?

小丽: 普通话得分:8.85分 内容得分:0.45分

小红: 普通话得分:8.9分 内容得分:0.93分

小明:普通话得分:8分 内容得分:0.88分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还有一点时间,请你们用列竖式的方法完成黑板上的2道题目 ,拿出学习单完成第四大题。

板书设计:

(1)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2)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3)点上小数点。

(4) 化简

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被减数减小数需要补0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购物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去超市买过东西,买完东西是谁算的价钱呢?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选购我们需要的物品,请你们亲自算一算物品的价钱。

二、探究算法

1、出示商品的价格表

师: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出示部分商品价格表)

谁向大家介绍这些商品的编号,名称及单价?(指名介绍)

编号

商品名称

单价

1

矿泉水

0.90元/瓶

2

果冻

2.00元/袋

3

火腿肠

0.67元/根

4

巧克力

5.15元/块

5

面包

5.60元/袋

2、探究小数加法的算法

⑴独立尝试计算

出示要求①选择你最喜欢的两种物品,填写在购物单中

②先估算结果,再把你计算总价的方法写在购物单中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比比,你和同桌的算法相同吗?

(2)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生1 元+元,角+角,分+分

生2 元换算成角或分,再相加

生3 竖式计算

师:老师也选择了两种物品算总价,我的计算方法是列竖式

0.67+5.15=5.82

0.6 7

+ 5. 1 5

5.8 2

(3)优选算法

全班交流:怎样算既合理又简便?为什么?

(4)口算与竖式对照,说说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相加了?

讨论得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

3、探究小数减法的算法

(1)师:比较同桌两人的消费,看谁花的多?多多少?大家合作学习。

出示要求①先比较,再独立计算。

②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全班交流汇报,归纳小数减法算理

4、小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板书: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5、师:同学们,我们通过逛超市,在买东西中学会了计算小数加减法,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情况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减及其他类型。

师:小数加减法有一些不同的新情况,我们一起来挑战。以往事老师出一道,大家做一道,今天咱们改改,老师不出,你们出,怎样?

要求:每人编一道一步的小数加法和减法题,看谁编的题能给大家带来新情况,先写横式,再写竖式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编题,探寻新情况

师:大家编出了很多好题,很有研究价值。我们不能只满足算对,还得知道为什么这么算,那现在就围绕同学们自己编的题展开研究。

1、 小数部分位数不同

1.12+1.5=2.62

1. 1 2

+1. 5 0

2. 6 2

提问:将1.5改写成1.50,依据什么?

为什么不末位对齐?(整数末位是个位,末位对齐就是个位对齐,而小数的末位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不能末位对齐)

没有把末位对齐,但把谁对齐了?(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小结:相同数位对齐背后的道理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直接相加减,你们不仅找到了方法,还理解了方法背后的数学道理,真了不起。

2、 小数部分位数少减位数多的(或整数减小数)

师:刚才同学的题编的真好。这个新情况让我们收获多多。还有呢,我们算算看。

17.4-0.08=17.32

17. 4 0

-0. 0 8

17. 3 2

师:有同学给17.4后面添了一个0,根据什么?(小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主要是哪一位好算?(百分位)

师:别小看这个小小的0,添上它不仅一眼就能看出是几减8,而且还变成可以末位对齐的情况,新情况转化成熟悉的情况,真是好方法。

板书:位数不够,用0补齐。

3、 欣赏更多新情况

(1)2.28-1.38=0.9 1.18-0.18=1

2. 2 8 1. 1 8

-1. 3 8 -0. 1 8

0. 9 01. 0 0

说明:当小数加减法结果出现小数末尾有0的情况,就要化简,这也是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计算结果是整数,不仅可以小数部分的0化简,小数点也可以藏起来。

(2)9.99+0.01=10

9. 9 9

+0. 0 1

10. 0 0

师:这次在化简时,整数部分的0能不能划掉?

(3)很多数位的小数加减法

连续退位和连续进位

(4)改错交流

师:请带着你的收获,回顾刚才自己做过的题,同桌两人互相检查,有问题的快改正过来。

(5)小结

大家开动脑筋,自己编题,这些好题使大家对小数加减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同学们编的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方法和道理都一样。相信大家有了这些认识,一定能够正确而灵活地解决各种新情况。

四、练习

1、小卡车请你来喊停

(1)6.18+0.52 (2)5.73-0.8 (3)12-0.43

2、师:小卡车的问题你们解决的不错,下面更有挑战性了。没有竖式,请你直接计算结果。

口算 5.55+0.02

5.55+0.2

5.55+2

师:三道题看上去挺像,都有2和5,怎么结果不一样?

(三个2所在的数位不同,所以结果不一样)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小数的加减法,可贵的是,我们通过自己算题,自己编题,自己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真了不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祝贺你们!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减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地计算小数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减法运算方法。

难点:会正确运算小数的减法。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续前深入探究:

1.出示上次比赛题:(改变已知条件与问题)

前掷 后掷 总成绩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小组讨论解题方法:

(2)请代表口述解题方法并板演:

2.集体评析:

3.小结:(1)计算小数的减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也就对齐了。

(2)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做,不够减向前一位数借一作十继续减。

(3)得数中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二、独立练习:

(1)9.1-4.5 6.9-4.9 9.3-3

0.89-0.57 0.26-0.16 8.1-2.7

(2)下面各题错在哪里?请改正。

7.9 27

- 5.76 - 8.4

2.26 19.6

改错: 改错:

(3)竖式计算,并用计算器检验。重点点评(2)和(3)

91.76-72.47 73.45-34.5 110-90.6

三、实践应用:

1.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再列式解答。

上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小巧和小亚一起去购物。

10.9元 38.5元 79.99元 11.8元

(1)小亚带了90元,她想买一双圣诞袜和一个书包,她带的钱够吗?

(2)小巧用50元买了其中的两件商品,她买的可能是哪两件商品?还剩多少钱?

四、课后小结:生讲(方法和注意点)。同时出示课题:小数减法

板书设计

(1)计算小数的减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也就对齐了。

(2)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做,不够减向前一位数借一作十继续减。

(3)得数中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梯形》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梯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

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

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智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高涨的情绪中渗透对比、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教具、学具:

小棒、直尺、三角板、方格纸、七巧板、平行四边形纸、梯形纸、剪刀、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闯关激趣。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李老师邀请同学们去数学王国遨游,你们想不想去呀?师:去数学王国遨游之前,先要闯关。你们有没有信心呢?

2、复习旧知识,闯关激趣。

同学们,现在闯第一关,【分别出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指名说说它们的特征。

你们真的太厉害了!恭喜你们,已经成功闯了第一关!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温故而知新,根据学生已有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复习旧知识而自然的引入新知,同时激发学生的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闯第二关:认识梯形。

1、你们已经顺利闯了第一关,现在有没有信心闯第二关?

出示一个普通梯形 ,问:谁告诉我这个是什么图形呢?它有哪些特征呢?

预设(1):如果没有同学回答出来就马上引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梯形有哪些特征。

(师把梯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梯形的认识。

预设(2):如果有同学回答出来就马上设疑引出课题。

同学们真是他说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梯形有哪些特征就知道了。

(师把梯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梯形的认识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梯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设闯关,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梯形,从而揭示课题。

三、闯第三关:生活化知识再现。

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又顺利闯了第二关,下来我们闯第三关:认识生活中的梯形。

1、说说生活中一些梯形的物体。

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梯形。(指名学生说说)

2、课件欣赏生活中的梯形物体。

课件显示(自动播放):屋顶、袋子、水渠的横截面、大坝的横截面、梯子等等。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现生活的画面,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活感悟,加深了对梯形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感悟梯形的特征。(闯第四关:做一个梯形)

(1)、认识已有材料。(闯第四关:做一个梯形)

(2)、活动要求:(显示师讲解。)

①、组长先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打算选择哪些材料,怎样做一个梯形?

②、商量好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梯形。

③、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做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所做的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④ 、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作品。

(3)、学生制作梯形【播放音乐】

【师巡视了解】。

(4)学生汇报做法,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给予学生一个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五、闯第五关:考考你的眼力。

1、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

【方法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们所做的梯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谁愿意说说?

那么怎样的图形是梯形?

【方法二】在做与画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梯形有哪些特征呢?谁来说?那么怎样的图形是梯形?

(生有可能这样汇报):

①、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处对边不平行。

②、梯形也是四条线段围成的,有四个角等等。

2、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别之处,呈现出梯形的概念。

(1)【课件出示】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相同的地方? 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

(2)学生同桌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桌互说)

(3)学生回报结果(指名学生说)

预设生有可能回报:

相同点:①有四条边,有四个角,都是四边形。

②都有对边平行。

不同点:①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相等且平行。

②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4)验证梯形的特征。

①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发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与不同指出,那么谁能完整的说出梯形有什么特征吗?

生可能:有一组对边平行。(师根据当时学生情况给予相应的提示,引导学生完整说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②师集体小结梯形的特征,强调:“只有”这个词语。

总结梯形特征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全班齐读一次。)

3、练习:以下的图形是梯形吗?

请学生判断,并让学生说说理由。【只要能用以上的特征老师不要重复学生的说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经历尝试、探索、观察、比较、分析与验证的过程,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满足学生的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六、闯第六关: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认识上、下底和腰。

(1)师指着梯形问:梯形中平行的这组对边叫做什么?不平行的这组对边又叫做什么?梯形的高又指什么?想知道吗?生:想。师:请打开书第47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就能找到答案。

(2)学生汇报。

2、小结:无论梯形怎样放着,位置有了怎样的变化,上底和下底、腰会变吗?平行的这组对边永远都是它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这组对边永远都是它的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索,从而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七、闯第七关:给梯形作高。

数学王国小精灵说你们太棒了,恭喜你们顺利闯过了第六关。你们有信心闯第七关吗?

1、认识高

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高怎样画吗?指名说。

请同学们把练习纸上的梯形画出它的高。

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梯形的一条高。

展示一生:你能说你是怎样画高的,谁能说得更完整。

〖板书:从梯形的上底的任意一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梯形的高。〗

问:“有谁画的高与他的不同,请拿来展示。”

使学生体会到高可以这样画(标准的画法),体会到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同学们,高能画在腰上吗?(突出:高只在平行的一组对边上画)

2、对应练习:(想想做做)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引发思维共振,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通过整体的认知,使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感知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很自然的通过练习(截取两种梯形)过渡引出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为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作铺垫)

3、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认识直角梯形。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师: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生:直角梯形。

师说:为什么?生:因为有直角,且有一组对边平行。(学生答不出来时,师适当给一些提示)。

〖贴出图并板书:直角梯形〗

同学们,你知道直角梯形的高在哪里呢?谁来说说?

(2)认识等腰梯形。

同学们的眼睛真明亮!你们再来看看这个梯形的边,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书上也有一个这样的梯形,我们现在一起打开书本第47页,来验证一下你们的发现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个梯形的两条腰的长度,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动手量梯形的腰。

②、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两腰的长度是相等的。

引出:等腰梯形。

〖贴出图并板书:等腰梯形〗

(3)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进一步探索了梯形的知识,知道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梯形,认识了梯形各部分名称并会画梯形的高。还会根据梯形的角和边的特点认识上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经历了尝试、交流、探讨及验证,使学生认识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并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征。

八、闯第八关:巧手专家。

【显示题目】

1、动手做一做:你能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

九、闯第九关:当小医生。

1、小小医生。(面的每个梯形的高作对了吗?)

师:请同学认真看。

2、上面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小船图。在这个图形中,你能找到梯形吗?你能在七巧板中选出几块拼出不同的梯形吗?先拼一拼,再在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从而深化知识,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不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梯形的认识,而且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智的愉悦,整个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师生在互动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同时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激情求知欲望,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生活。

十、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体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个环节是你学得最开心的?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中归纳中获得成就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知识进行课外延伸,提高了课外知识学习数学的欲望。

十一、板书设计(略)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数学教案

一、学前准备

1.比较下面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0.84和0.840 2.54和25.4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组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小数的大小没有变化,第二组两个小数数字虽然相同,但小数点的位置有了变化,小 数的大小也有了变化。

把下列商品填入适当的单位名称,再用元、角、分表示出来

一块橡皮 1.50( )=( )元( )角( )分

铅笔盒 5.32( )=( )元( )角( )分

学生尺  1.86( )=( )元( )角( )分

计算器 25.73( )=( )元( )角( )分

二、探究新知:

导入新课:

马小虎的妈妈开了一家学习用品商店,买各种学习用品。小马虎平时就做事不认真,所以在开店时也是马马虎虎,大家都叫他小马虎。小马虎有时还自告奋勇给妈妈帮忙,帮妈妈写价目表。由于平时就马马虎虎所以经常把标签写错,不是把小数点向左写一位就是向右写一位。在文具店刚开张的时候去的人不少就是没人买东西,这是他写在标签上的一些商品的价目,请你给他找一找没人买东西的原因:(出示课件)

橡皮15.0元 铅笔盒53.2元

学生尺18.6元 计算器257.3元

小组合作找出没人在这里买东西的原因

小组汇报错在那里

请同学帮助小马虎改正确。

小数点向哪一边移动了?这个数是扩大还是缩小了?扩大了多少倍?

小组讨论: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扩大10倍。那么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四位这个数扩大多少倍?

(以1.000为例)

如果有困难教师引导: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扩大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反馈:

下面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了多少倍?

- 3.72 372 37.2

教师: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要像小马虎那样把小数点写错。

小马虎这次吸取了教训,不再因为把小数点的位置向右移动而把原数扩大了。他把商品的标签又重新写上了价目:(出示课件)

橡皮0.150元 铅笔盒0.532元

学生尺0.186元 计算器2.573元

新的价格标签公布后小马虎的文具店那个叫火,不一会小马虎所写的文具就买完了,妈妈看买的这么快,就看了看他写的价目表差点儿给肺气炸了。这是怎么回事?请你帮他找出原因。

小组讨论:帮助小马虎找出赔钱的原因

小组派代表发言:这一次他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

激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文具店的买卖怎么就火了呢?

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文具便宜了当然大家才争相购买。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帮他改正价目表呢?

学生改正确

小组讨论: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三位、四位原数缩小多少倍呢?

(以1000为例)

小组汇报: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缩小1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

……

反馈: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 0.506 50.6 0.0506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四年级下册《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第95页至9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合作交流,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纸、淮东校徽若干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类推、迁移法、合作交流、讲练结合等。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大家看(出示淮河东路小学的校徽),认识吗?

生:认识,这是我们学校的校徽。

师:那我们学校的校徽漂亮吗?

生:(齐)漂亮。

师:想得到它吗?

生:(兴奋)(齐)想。

师:希望这节课大家能够大显身手,发挥你们的一技之长,争取得到它,好吗?

生:好。

开始上课。

二、激情导入:

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平时抽过奖没有,谁抽过奖请举手?说一说你喜欢抽奖吗?

生:(齐)喜欢。

师:谁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抽奖?

生1:可以获取奖品。

生2:很刺激。

生3:还可以中大奖。

师:好的,那我们今天在数学课上也举行一次集体抽奖比赛,我们今天来抽老师自己做的“代金券”,另外还有“礼品”(校徽)相送哦,好吗?

生:(齐)好。(学生很兴奋)

师:好的,如果大家能把这几道题都做对了,我们就开始抽奖。

1、口算

25+37=250+235=72+138=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变成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

4.804.519

练习的时候“开火车”,学生基本都能直接说出答案,练习完之后,教师:

师:我们四(四)班的同学果然出手不凡,希望同学们在下面的学习中能够表现的更加出色。
三、新课教学:

1、活动一:求和

师:下面,就开始玩抽奖游戏,我们从中间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长江队与黄河队,在抽奖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抽奖规则。

出示游戏规则:

A、全班分长江队与黄河队两队,每队各派一名代表抽取“代金券”,抽出后说一说自己抽到的“代金券”是几元几角几分,共抽两次。

B、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笔算……)计算出两次抽到的总金额。

C、两次抽出的总金额大者的小队获胜,奖励校徽一个。

师:明白要求了吗?下面请长江队与黄河队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奖。

学生抽奖

师:请举起抽到的“代金券”,并说一说自己抽到的“代金券”是几元几角几分。

生1:(长江队)我抽到的是三十二元一角四分(32.14)。

生2:(黄河队)我抽到的是十七元九角三分(17.93)。

师:大家不要激动,下面我们开始抽第二张。

学生抽奖

生1:(长江队)我抽到的是四元八角(4.8)。

生2:(黄河队)我抽到的是十九元(19)。

师:大家认为用那种方法计算最快?

生:(齐)估算。

师:怎么算?说一说你的方法。

生:先算长江队的,把32.14看成是32,把4.8看成是5,32+5=37(元);然后算黄河队的,把17.93看成是18,18+19=37(元)。

师:从估算的结果来看,我们能比较出哪个队抽到的总金额多吗?老师来采访一下,为什么我们比较不出来呢?(随机找一名学生)

生:估算的结果一样,比较不出来。

师:那怎么办呢?请大家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你们组讨论的结果。

生:必须笔算,精确计算才能比较出来。

师:这种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齐)好。

师:那怎样列式呢?

生:两个数相加。

师:好的,那就请大家动手计算吧。这两名抽奖的同学请在黑板上各自算各自抽到的总金额。现在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计算出了结果,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通过讨论,相信你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谁给大家讲一讲,长江队的这个同学是怎么做的?

生:把4.8看成4.80,先把百分位上的数相加等于4,十分位上的数相加等于9,然后点上小数点,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6,最后再把十位数上的3移下来,所以答案是36.94。

师:你讲的真好,奖励一个校徽,我们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

生:(齐)听明白了。

师:好的,我们再看一看黄河队的总金额,答案是36.93,有问题吗?

生:(齐)没有。

师:那也就是说在计算时要……

生:从低位向高位算起,数位对齐,数位不够的要在数的后面用0补足。

师:谁能清楚的给大家讲一讲?

生:把19看成是19.00,先把百分位上的数相加等于3,十分位上的数相加等于9,然后点上小数点,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6,写6进1,最后再把十位数上的数相加等于3,所以答案是36.93。

师:你说的很清楚,谢谢你。为什么要从百分位开始算呢?

生:三年级讲过,要从低位向高位算起。

师:那也就是说要从左向右算、数位对齐,在小数加减法中也就是要小数点对齐。好了,现在第一轮结果已经揭晓。我们祝贺长江队获胜,请长江队的同学每人为自己贴上一个校徽。

师:同学们,关于这样的小数加法大家会计算了吗?

生:(齐)会。

师:好的,下面请大家笔算一道题。

28.28+11.62=39.9

28.28
+11.62
39.90
屏幕展示,重点讲方法。强调:得数是小数的,如果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活动二:求差

师:在刚才一轮的比赛中,长江队获胜了,请黄河队的同学不要气馁,我们马上进行第二轮大抽奖。请长江队与黄河队再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奖。

学生抽奖

师:请你们两个大声读出自己抽到的金额?

生1:(长江队)我抽到的是44.9元。

生2:(黄河队)我抽到的是17元。

黄河队的同学泄气了,此时:

师:大家不要激动,老师刚才忘了告诉大家,这一次抽奖规则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看游戏规则:
A、全班分长江队与黄河队两队,每队各派一名代表抽取“代金券”,抽出后大声读出自己抽到的金额,共抽两次。

B、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计算。

C、两次抽到的金额相差数较小者的小队获胜,如果该队队员做对了题目,奖励校徽一个。

师:现在我们第二次抽奖。同样要大声的读出自己抽到的金额。

生1:(长江队)我抽到的是31.08元。

生2:(黄河队)我抽到的是2.17元。

个别学生表现出来惊讶的表情。

师:每个队两次抽到的金额到底相差多少元呢?怎样列式呢?请大家自己动手计算,若有困难,可以小声的与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抽奖的两名同学请在黑板上计算。

学生计算,稍等片刻

师:好了,停下来了。我们看一下他们在黑板上的计算结果,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给大家讲一讲?

生:44.9数位不够,把44.9看成是44.90,把小数点对齐,先用百分位上的0减8,不够减,借1当10,10减8等于2,再用十分位上的数9借1后还剩8,8减0等于8,然后点上小数点,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减等于3,最后再把十位数上的数相减等于1,所以答案是13.82。

师:你讲的真清楚,老师为你贴上一个校徽。我们一同再来看一下第二题17—2.17的答案?

生:17—2.17=13.82。

师:答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几乎全部的学生都举手了

师:看来,大家都很认真,也很聪明,同学们,现在结果已经很明确了,这一次哪一队获胜了呢?

生:黄河队。(此时,学生明显没有刚才的兴趣浓了)

师:哎呦呦,我们黄河队获胜了,这么没底气啊,来,我们为自己加加油。

师:现在好了嘛!问一问,我们黄河队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几乎全举手了),那我们也为自己贴上一个我们学校的校徽吧。现在我们班的同学都在自己的胸前贴上了校徽,好看极了!由于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能干,今天我们打成了平手,希望大家在下面的后半节课中表现的更加出色!

3、揭题总结,沉淀方法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能给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起个名字吗?

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我们再仔细看一看,今天学习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与以往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都是两位小数。

师:没错,那现在你能给这节课起个完整的名字了吗?

生: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那关于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你们会做了吗?

生:(齐)会。

师:好的,请大家拿出答题纸,在4道题中任选一题做一做,做的快的同学争取做两道、三道。

答题纸题目:

7.2–6.15=5–0.41=21.56+6.34=7.52+8.4=

学生计算,老师巡视并收取四位同学的答题纸,待全班同学都做完的时候,在展台上一一展示。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做的和这几位同学做的一样吗?

师:第一题,答案是1.05,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第二题,……

师:做了两题并且都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手了)请这些同学从组长那里再领取一个校徽,贴在自己的胸前,希望没得到两个校徽的同学再接再励,争取也得到两个。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好的,看来呀,大家都会笔算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了,那么就请大家帮助明明、豆豆和乐乐检查一下他们做的题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帮助他改正,同桌两人先互相说一说吧。(之后找学生汇报)

明明豆豆乐乐

12.4
+0.52
1.76
22.91
—10.76
12.25
3.65
+2.25
6.90
师:大家看,明明做的对吗?

生:不对,小数点没有对齐,对齐之后答案是12.9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出示课件)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我们向这位同学表示祝贺,奖励一个校徽。谁来分析一下豆豆的做题情况?
生:也不对。答案应该是12.15,被减数中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借1后,十分位上的数要减去1,所以答案应该是12.15。

师:你说的真清楚,把掌声和校徽一同送给他。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乐乐的做题情况。

生:不正确,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恩,真不错,老师亲自为你贴上一个校徽。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老师,你想提醒大家一些什么呢?

生1:做题时,小数点要对齐。

生2:做题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该进位的要进位,不够减的时候要向高一位借1,借1当10。

生3:算出的得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生4:被减数不够减的,要在末尾用0补足。

生5:计算的时候要从低位向高位算起

生6:……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见后面板书)

师:老师相信,你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会认真、细心的计算。

四、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2008年第29界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出示鸟巢图片,问:大家看,认识吗?没错,就在这里,田径项目的主场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奥运奇迹,出示博尔特图片,认识吗?没错,他就是打破了奥运会100米世界记录的牙买加短跑名将博尔特,大家想再看一下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吗?

生:(齐)想。

师:好的,如果我们把这几道题都做对了,我们就可以看到了。

5.75-2.37.46-30.26+0.350.37+14.3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每一大组算一题,然后找同学公布答案。

学生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题的答案?

生:5.75-2.3=3.45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第二题。

生:7.46-3=4.46

老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全班学生。

生:(齐)同意。

师:第三题。

生:0.26+0.35=0.61

老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全班学生。

生:(齐)同意。

师: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了。最后一题,全都会啊(几乎全班学生都举手了),一起说吧!

生:(齐)0.37+14.3=14.67

师:大家表现的真棒!下面,我们就让我们一同再来感受博尔特在奥运会上百米冲刺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

观看博尔特100米短跑视频。

师:9.69秒,让我们记住这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感的数字吧。同学们,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了弘扬奥运精神,看,小亮的学校也举行了100米短跑比赛(幻灯片出示,播放录音)

小亮:我的100米赛跑成绩是13.85秒。奥运冠军博尔特用了9.69秒,我比他慢了多少秒呢?

师:小亮比博尔特慢了多少秒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

学生计算,片刻之后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3.85—9.69=4.16(秒)

师:他说的正确吗?

生:(齐)正确。

师:小亮同学体育很出色,可在生活中他却遇到了难题,你能帮助他吗?大家看:(幻灯片出示略)

师:小亮能直接够到帽子吗?

生:不能够到。

师:那你能帮助小明想办法够到帽子吗?

生1:可以,蹦一下就可以够着了。

生2:踩在凳子上。

师:可以吗?

生3:不可以,因为小亮身高1.42米,凳子高0.33米,1.42+0.33=1.75(米),1.75〈1.85,所以够不着。

生4:不对不对,还有胳膊的长度呢,要是加上胳膊的长度一定能够到。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5:我可以拿一个晾衣杆,就可以够到帽子了。

生6:……

五、课堂总结(略)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调查学习用品的价格 获取学习的材料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调查你所用书的价格,老师已经将其中三本列在上面,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师将表格补充完整

书名 单价(元)

语文书 6.63

数学书 6.09

《亲近母语》 10.9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多少元? 语文书和《亲近母语》共多少元?

生2:亲近母语比语文书贵多少元? 语文书比数学书贵多少元?

生3:三本书共多少元?

生4:两书总价比第三本书贵多少? ……

师:刚才大家提了许多可以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两个问题。

① 一本数学书和一本语文书一共多少元?

② 亲近母语比语文书贵多少元? 师:根据问题,怎样列算式?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09+6.63= 10.9-6.63=

师:这2个算式是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二、自主探索 构建新知

1、师:怎样计算6.09+6.63=的和与10.9-6.63=的差呢?

① 独立研究: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做。完成后可和组内伙伴讨论研究。

(学 生练习,师巡视参与)

② 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怎样列竖式和你的想法(实物投影演示算法)

生:列竖式时9分和3分对齐相加满十进一,进上去的1和6角对齐相加,然后6元和6元相加……

师:对刚才同学的算法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谁还能照着**的说法再来说说小数加法该怎样来计算?) (生讲师板书竖式)

生:百分位的9和百分位的3对齐相加,得十二进一,百分位上写2;十分位的0和6相加,再加进上来的1,得7,个位6加6……

师:(讲算理)9和3相加得12,这个12表示多少?……

师:你能说清楚这个过程了吗?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笔算小数加法,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④出示减法的对错2种竖式,(先错后对)请生评价,说明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点对齐(板书)就可以了。

对的学生说过程,师板书竖式,并问算理(如:百分位上的7是怎么得来的?)

⑤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笔算小数减法,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2、巩固练习 师:你会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 独立完成: 语文书和《亲近母语》共多少元? 语文书比数学书贵多少元? 6.63+10.9= 6.63-6.09=

3、 师:(归纳算法)谁能来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计算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其实也就做到了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一起把这个方法来读一遍

三、加强训练 巩固算理算法

1. 师:知道小数加减的方法后,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列竖式计算:

0.87+5.68= 14-0.014= 25.09+0.524= 3.15-2.851=

每2大组做一组,请4名学生板演 反馈 学生的练习,在评价中巩固算法。

2. 师:大多数同学都掌握得不错,现在要求大家直接写出得数,有没有信心写对?

生:有

师:好,仔细看题,快速算出得数

0.7+0.3= 2.6+0.8= 5 +0.5= 0+6.3= 15.6+7= 5-1.6= 4.5-0.5= 2.61-1.31=

集体反馈,及时纠正错误。

3. 改错

师:这两个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你们帮忙看看他们算的对吗?错的请改正。

四、应用新知 展示算法 培养个性

师:大家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其实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可大了。

这是菁菁校园“迎六一歌咏比赛”时, 4位评委给3个年级打的分。

(课件显示)

三年级 9.9 10 10 9.2

四年级 10 9.8 9.9 9.9

五年级 9.8 9.9 9.8 10

师:请你当当小评委,要颁这个奖,得先知道什么呀?

生:要算总分,看看谁第一名就是一等奖

师:好,小组合作,拿出草稿本,分别算出三个年级的总分。

生交流算法,师及时展示学生中的不同算法:

如计算四年级的总分: 10+9.8+9.9+9.9=39.6

10×4-0.2-0.1-0.1=39.6

9×4+1+0.8+0.9×2=39.6

师:你们有结果了吗?(将结果填在领奖台上) 师:想一想,五年级的分数至少再多几分可争得第一名?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