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10-0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圆周问题的规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设疑引入

师: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

老师板书

师:猜测老师在三角形后会写什么图形。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转身又写

部分学生有意识猜测后面是三角形。

师接着写,黑板上出现

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后面是

由学生说出规律。

师:这样一组一组的往下写(边写边板书),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一样多。

生:因为每组里面正好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正好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正方形

师:我们可以说三角形和正方形是一一对应着的。板书“一一对应”

师在省略号后继续添一个

由生说这时的个数关系。

生:三角形多一个。

生:因为前面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一一对应着的,但最后一个三角形没有正方形和它对应了。

2、揭示课题

师:它们都是一个物体隔着另一个物体依次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现象我们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探究规律

1、研究场景图中的三种排列。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从图中找一找,能发现和黑板上一样的间隔排列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这三组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同桌互相研究。

指出:夹子、白兔、树桩都可以看成两端的物体(板书:两端的物体),手帕、蘑菇、篱笆都可以看成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板书:中间的另一种物体)。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板书:两端相同)

师:这属于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

讨论:两端物体相同的间隔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汇报。

课件出示:

夹子比手帕多一个。

小兔比蘑菇多一个,

木桩比篱笆多一个。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如果相同,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学生自选一组把实物图抽象成图形,并在黑板上板书。

3、进一步形成规律。

4、选中其中的任一组图形,并擦掉中间的物体。

师: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一个图形一个间隔,间隔数少一。

生:因为最后一个图形没有间隔和它对应,所以间隔数少了一。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和圆片,在桌上沿直线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之间的排列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2、欣赏老师找到的规律。

3、应用规律: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2)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3)栽树问题

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如果在河的一边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比较。

(4)规律延伸。

请10位女同学在讲台前站成一排。

师:请男同学站在每两个女同学之间形成一一间隔排列。

有9位男同学站在列中。

师:有请两端的两位女同学慢慢把队伍拉成一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这时没形成一一间隔排列了。

生:因为原来两端的女同学之间又出现了一个间隔。

生:还得在这之间站进一个男同学。

生:男女生一样多了。

(5)对比练习:

如果在圆形池塘的一周栽1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两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14棵,有的同学说15棵,还有的说1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发现规律

c:汇报小结,和刚才男女生站队一个道理。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一样多

(5)提高练习。

小军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6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九楼要多少分钟?

时钟6时敲了6下,5秒敲完。那么,这只钟12时敲12下,几秒敲完?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间隔排列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收获?

今后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延伸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2、在游戏中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一、情景,探索规律

1、出示课件。兔子乐园里的兔子正在跳舞呢,仔细看这幅图上有什么?(兔子,磨菇,夹子,手帕,木桩,篱笆,大树,绳子)

2、根据回答板书。

3、仔细观察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1)兔子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每两只兔子中间有一个蘑菇)

2)像这样每两个同样的物体间排一个别种物体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3)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还有什么?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每组的两种物体,它们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4、数一数这些物体的个数,比一比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它们都相差1)兔子为什么比蘑菇多1?

5、讲述:排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两端物体”。板书:两端物体。还有哪些物体是两端物体?每一排的两端物体相同吗?

6、通过刚才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个。反过来怎么说?(排在中间的物体比排在两端的物体少1)

二、动手操作,感受规律

1、像兔子乐园里这样间隔排列的物体是不是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2、动手试一试,四人一组,每人任意拿几根小棒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数一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3、学生动手试一试

4、出示投影,交流小结:小棒的根数比圆的个数多1,这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致吗?

5、问:仍然按上面的摆法,如果摆11根小棒,应该摆几个圆?怎么想的?如果摆6个圆,应该摆几根小棒?为什么?

三、联系实际,寻找规律

1、谈话: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生活中到处都有,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能找到这样有规律的事物吗?

2、学生举例。

3、出示国旗,从上面找到我们学习的规律?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问:你看到了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列式?为什么广告排的个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不1?

2、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独立思考第一小题,指名回答,怎么想的?回答第二小题,问:锯的段数与次数有什么关系?口答:1)一根木料锯5段,需要锯几次?2)一根木料锯8次,锯成多少段?

3、游戏活动

1)请5位女生站成一排,在每两个女生中间站一个男生,应该请几位男生呢?谁来排?

2)再请5位女生,还是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要求男生比女生多1人。谁来排?

3)男女生都是6人,还要求一一间隔排列,怎么排?

4)比较两种排法,你发现了什么?

5)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搭配)》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木偶娃娃吗?小明正在商店买木偶娃娃。

2.出示情境图:

谈话:在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并给所买的木偶娃娃配上一顶帽子,要从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中选择)

3.提示课题:小明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这其中存在什么规律呢?(板书: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谈话:你知道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吗?先想一想,再与同桌说一说。 (学生交流)

2.全班交流,凸显有序思考。

小明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 配方法。可以先选木偶娃娃,因为每个木偶娃娃可以配两种不同的帽子,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 配方法,也可以先选 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3.你还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的表示在自备本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4.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凸显符号表示的优越性。

(实物投影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怎样连线的,体现有序思考)

提问:你觉得刚才用语言描述与现在用符号表示,哪个好?为什么?

5.木偶个数、帽子顶数与搭配方法种数的关系? 怎样用算式表示搭配方法的总数?(32=6)

6.小结:刚才我们把3个木偶与2顶帽子进行了搭配,怎样才能在搭配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的思考)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依次说出每条不同的路线;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有序思考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一共的路线条数与每段路线条数的关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观察图,启发思考:这里有一些衬衣、裤子和裙子,你认为可以怎样搭配?

(2)出示前面两问题,提问:你能解决这里的两个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可以怎样选 配,再把思考的过程、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3)出示最后一个问题,你怎样解决?(两种方法:9+6=15把上面两个问题结果相加;35=15)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懂的地方?

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

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几道口算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教师用卡片出示口算题,学生抢答。

56+34= 68+25= 73-42=

100-57= 3×4= 6×7=

42÷6= 81÷9=

二、扩大、缩小

1、教学扩大

师:再看下面几道口算题。不但要口算出结果,还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课件出示课本第一组乘法算式:

37×10=

生:37×10=370,37乘1等于37,然后在末尾添上一个0,就是370。

教师显示结果:37×10=370

师:很好!下面看这道题:

出示37×100=

生:37×100=3700,37乘1等于37,然后在末尾添上两个0,就是3700。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挺好的。在数学上,37×10还可以说成把37扩大10倍,37×100可以说把37扩大100倍。

教师显示:扩大几倍

师:37×10=370可以说37扩大10倍等于370,37×100=3700可以说37扩大100倍等于3700。同桌像老师这样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举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用扩大几倍描述一下?

2、教学缩小

师:下面,我们再来口算两道除法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幻灯片出示:400 ÷10=

生1:400 ÷10=40。因为400里面有40个十。

生2:400 ÷10=40。因为40乘10等于400。

教师显示答案:400 ÷10=40。

师:在数学上,两个数相除也有另一种说法——缩小。400 ÷10可以说把400缩小10倍。

教师显示:缩小几倍

师:400 ÷10=40,可以说400缩小10倍等于40。

师: 再看这道题,计算结果是多少。

出示:400 ÷100=

生:400 ÷100=4。因为400里有4个100。

教师显示:400 ÷100=4

师:谁能用“缩小几倍”这个词描述一下400 ÷100=4?

生:400 ÷100可以说把400缩小100倍等于4。

师:谁能举出一个除法算式,并试着用“缩小几倍”描述一下?

三、探索规律: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扩大几倍描述两个数相乘,用缩小几倍来描述除法。下面,我们就用扩大和缩小来描述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请看下面这组题。

出示幻灯片:4×2=8

40×2=80

400×2=800

师:同学们,看这几个算式,请你用刚学的名词描述一下。

生1:4扩大2倍等于8。

生2:40扩大2倍等于80。

生3:400扩大2倍等于800。

师:说的很好!大家再来看这几个算式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生1:每个算式中有一个2。

师:就是说,三个算式中,因数2没变。观察算式中另一个因数和积,你发现了什么?

生2:第一个和第二个算式比,因数4扩大了10倍,积也扩大10倍。

师:就是说,因数2不变,因数4扩大10倍,积8也扩大10倍。

生3: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4扩大100倍,积也扩大100倍。

师:观察的很认真,就是说,因数2不变,因数4扩大多少倍,积也就扩大多少倍。

生4:第三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比较,因数40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师:很好!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同学们,分别找出了这几个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个规律呢?

生: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教师总结归纳出规律,幻灯片显示: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师:通过刚才的三个算式,我们发现了,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来看这组算式。

出示:25×40=1000

25×20=500

25×10=250

师:观察这组算式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生1:三个算式中第一个因数都是25。

生2:有一个因数不变,都是25。

师:对!这组算式中,也有一个因数不变。再看另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另一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小。

生2:另一个因数越来越小。

师:对!另一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小。再认真看一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40除以2等于20,还可以说40缩小2倍等于20。

师:也就是说,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了2倍,对吗?

取得全班共识。

师:那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的积,你发现了什么?

生1:500比1000也缩小了2倍。

生2:第二个算式的积也缩小了2倍。

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的变化。

生1: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2倍,积也缩小2倍。

生2: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也缩小2倍。

教师肯定学生的不同说法。

师:把其他算式进行比较,并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可能会说:

生1:第三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20缩小2倍,积也缩小2倍。

生2: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4倍,积也缩小4倍。

……

师:通过这组算式同学们发现了“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积也缩小”的变化规律。谁能总结一下这个缩小的变化规律?

生: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师:(指着上面两组算式)刚才通过这两组算式我们发现了因数扩大、积也扩大,因数缩小、积也缩小的规律,这两条规律可以概括在一起。

教师边说边整理规律.

幻灯片显示: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是乘法计算中一条特别重要的性质叫做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四、尝试练习

师: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使许多乘法计算变得简便。下面我们看,(出示幻灯片)仔细读题目的要求,并自己完成。

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生1:第(1)组算式中,因数15不变,第二个算式中的另一个因数24比6扩大4倍,所以积也应扩大4倍。90×4=360

生2:第(1)组算式中,第三个算式的另一个因数30比6扩大5倍,积也要扩大5倍。90×5=450

生3:第(1)组算式中,第四个算式的另一个因数60比6扩大了10倍,积也要扩大10倍。90×10=900

生4:第(2)组算式中,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4不变,因数23比230缩小10倍,积也缩小10倍,920÷10=92

生5: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40比4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920×10=9200

生6:第四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比较,因数40不变,因数23比230缩小10倍,积也缩小10倍,9200÷10=920。

生7:第四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230缩小10倍,因数40又扩大10倍,积不变,是920。

五、课堂练习

师:这道题同学们做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完成表格:(出示幻灯片)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出示课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我们再来当一次小法官,判断各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学生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判断,说对意思即可。

师:下面还有一道生活中的题,(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

学生读题后,指名回答。重点说一说第(2)题是怎样想的。

生1:210÷30=7(分),小明每分钟走210米,他走路的速度不变,要走420米,比210米扩大了2倍,需要的时间也要扩大2倍。

7×2=14(分)

生2:速度不变,路程扩大2倍,时间也要扩大2倍。

六、拓展练习

师:刚才大多数的同学都非常棒,在挑战一下自己吧

课件:一种货物每包重40千克,一辆卡车最多可以运120包。如果把货物改为每包重20千克,一辆卡车最多可以运多少包?改为每包重10千克呢?(列出表格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

指名读题。

师:在这道题中,什么没变?什么变化了?

生:货物总千克数没变,每包的质量变化了。

师:货物的总质量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货物的总质量是4800千

克,根据每包重40千克,一辆卡车最多可拉120包计算出来的。

师:那么,如果改为每包20千克或每包10千克,这批货物有多少包呢?请同学们列出表格,并计算出结果。同学可以商量。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把你列的表格和计算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 生2:

每包重 包数 总质量 总质量 每包重 包数

40 120 4800 4800 40 120

20 240 4800 4800 20 240

10 480 480 4800 10 480

师:观察表(2)中的数据,说一说在货物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包的质量和包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1:货物总质量不变,每包质量由40千克改为20千克,缩小了2倍,而包数由120包变为240包,扩大了2倍。

生2:每包质量由40千克改为10千克,缩小了4倍,包数却由120变成了480,扩大了4倍。

师: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积不变。

师:做后看数学冲浪的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个因数没变,都是12345678。

生:第一个算式的积是9个1。

师:利用积不变的规律自己试着写出“数学冲浪”中算式的积。并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学生完成后,交流学生写出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数学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12课时 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内容:

教学第23页例7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概括、验证等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收获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难点: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想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一个自编除法的游戏。老师这有三个数字--8、2、0、,每个数字在一道算式中可以出现一次、两次或多次,也可以一次也不出现,但是要求每一道算式中的商必须等于4,限时一分钟,看谁写得多!

预测:

8÷2=4 80÷20=4 800÷200=4 8000÷2000=4oooooo

88÷22=4 888÷222=4 8888÷2222=4 88888÷22222=4oooooo

880÷220=4 8800 ÷2200=4 88000÷22000=4 ooooooo

发现:我们无论编出多少道不同的算式,什么是不变的?(板书:商不变)

商不变,是什么在变呢?(板书:被除数和除数)

探究:被除数和除数究竟有怎样的变化,商却不变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规律

探究:请观察我们自己编的一组算式,看看被除数和除数究竟是怎样变化的而商却不变?

要求:可以自己研究,也可以小组内共同探究。

交流:说出自己的发现。

预测1:学生对于“同时”、“相同”的用词不一定能用的准,理解不一定能非常透彻。

解决:让学生在自己充分理解、叙述的基础上提炼出“同时”、“相同”一词。

预测2:对于“零除外”,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到这一情况,但对于其原因不是很清楚。

解决:让学生实际举例,使其充分理解--零不能做除数。

完成练一练。

三、应用规律,反馈内化

1、练习五第1题。根据每组第1题的商,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16÷ 8=(16× 2)÷(8 ×□ )

(2)480÷80=(480÷10)÷(80○10)

(3)150÷25=(150○□)÷(25○□)

3、口算,练习五第3题。

竞赛:一分钟内能完成几道题,并说说做的快的原因。

4、简算400÷25=你会算吗?怎样变成我们学过的形式在计算呢?

预测:

400÷25=(400×4)÷(25×4)=1600÷100=16

400÷25=(400÷5)÷(25÷5)=80÷5=16

完成第3题

5、完成练习五第4题。说说思考过程。

6、完成练习五第5题,解释单价相同的道理。

四、总结延伸,应用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商不变的规律,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在乘法,加法、减法中会不会也有积、和、差不变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与学习伙伴一起研究、思考。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16课时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具准备:

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首先我们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

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

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

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 推想 计算)

(1)画图的策略。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列举的策略。

(3)计算的策略:把每3盆花看作一组,19÷3=6(组)……1(盆),第19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3是从哪里来的?6什么意思?1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师述:像这样,每3盆花看作一组,把19÷3=6……1,那就有这样的6组。注意6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19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4、学生探索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

分组活动。组织反馈与交流。

5、比较发现

比较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归纳周期排列的事物的特点。

三、拓展应用,回顾反思

1、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序列。

反馈、交流。

2、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经验和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数学教案

一、 感知规律,认识周期:

1.初步感知 激发兴趣

(媒体出示:棒棒糖图、广播操比赛图、鲜花队1、鲜花队2)

T:你能找到图中的规律吗?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T:生活中常常用到这样的规律,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出示例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这里《出示课题:找规律》

T:你发现了图中的规律了吗?

2.理解规律 明确周期

T: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一盆蓝的,一盆红的……)

T:总是这样排列下去吗?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两盆花看作一组。然后接着一盆蓝的,一盆红的为第二组……以后的每一组都跟第一组是完全一样的!

T:彩灯呢,你准备把它们怎样分组?(红、紫、绿,红紫绿、红紫绿……)以每3盏灯为一组,后面都是这样排列吗?

T:彩旗呢?你会把它们分组吗?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图片摆一摆,或在自备本上画一画,想好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反馈:你是怎么分组的?生板演。

(每4面一组,后面都一样,2红2黄,2红2黄……)

2面一组合适吗?为什么?(后面的都要跟第一组一样,如果2面红旗为一组,后面就应该都是2面红旗,2面红旗了)

T:像这样的排列,后面的每一组都跟第一组的排列完全一样,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组称为一个周期。可以简单地说成是以什么为一组。谁来说说看?花:(以每2盆花为一组,以每三盏彩灯为一组,以每四面彩旗为一组),后面的每一组都跟第一组是完全一样的。

T:看来,这些有趣的规律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准它们的周期。

3.专项训练 会找周期

T:用你的方法找周期

(1)△○□△○□△○□△○□……

(2)○○○△△○○○△△○○○△△……

(3)△□○○△□○○△□○○……

二、 优化方法 解决问题:

1. T:以每2盆花为一组,你能知道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尝试解决后反馈):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想的?

A:列举策略(蓝红、蓝红、……)(单双数即奇偶数规律)

B:画图策略(字母、数字等一个一个画)

C:计算策略《15÷2=7(组)……1(盆)》

T:你明白算式的意思吗?(要想知道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以每2盆花为一组,一共摆了7组,余下的一盆是每组的第一盆,就是蓝花。)谁再来说说每个数各表示什么? 2.T: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你喜欢哪种方法?就请你用喜欢的方法找出第15、17盏彩灯分别是什么颜色?

(给同桌出题,但要规定最后一盏灯的颜色)

交流:红灯起立……

3.T:再来看看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4.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

5.发现余数 领会含义

出示△○□△○□(画一画)

T:首先要怎样?(找周期)想好了吗?和同桌交流一下,再看看你们有没有找对。(出示三个一圈的椭圆)

(1)接着画出两组△○□△○□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是_________

(2)接着画出两组多一个△○□△○□_________最后一个是_________

(3)接着画出两组多两个△○□△○□_________最后一个是_________

T: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刚好画完几组,最后一个应该是每一组的最后一个,

如果多画一个,最后一个应该是每一组的第一个,

如果多画两个,最后一个应该是每一组的第二个,

如果……

T:同学们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用大家发现的规律来解决新的问题吧!

三、 寓练于乐 巩固知识:

1. 算一算:

先圈一圈,再算一算

(1)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第99个字是( )

(2)▲●●▲▲●●▲▲●●

排列在第19个的是( ),第200个是( )。

(3)小红正在按2绿、1黄、1蓝、1红的顺序穿一串珠,第18颗和80颗会是什么颜色呢?

(4)按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 )

○○○△△○○○△△○○○△△……( )

△□○○△□○○△□○○……( )

2.玩一玩:

伸出左手,以大拇指为1,食指为2,中指为3,无名指为4,小指为5。快速说出:第6个,第10个,第100个,第101个,并将大拇指送给自己。

3.猜一猜:请你猜猜我是谁?

我排在第20个呢。

(1)_________

(2)_________

四、 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 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你有什么收获?

2、 数一数游戏

3、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规律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我国民间的十二生肖也很值得大家去研究,课后,同学之间、家人之间、朋友之间不妨互相问一问!

板书设计:

找规律

找准周期

板贴 15÷2=7(组)……1(盆) 画图

17÷3=5(组)……2(盏) 列举

21÷4=5(组)……1(面) 计算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26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寻找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2.能利用探索出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判断。

3.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探究与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理解“扩大”和“缩小”的意思

教师:5扩大3倍用算式表示是:5×3。

20缩小4倍用算式表示是:20÷4。

6扩大5倍用算式表示是什么?15扩大2倍呢?

35缩小5倍用算式表示是什么?60缩小4倍呢?

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后,讨论:你怎样理解“扩大”和“缩小”?

2.谈话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理解了“扩大”、“缩小”的含义。

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探索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口述例1中的信息和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全班汇报。

教师板书:(1)20×2=40 (kg)

(2)20×4=80(kg)

(3)20×8=160(kg)

(4)20×24=480(kg)

教师:认真观察这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主探索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汇报并进行交流

教师:你是怎样观察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1) 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

(2) 从下往上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规律?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发现了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两个规律比较简练的叙述出来吗?

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是怎样写出各式的积的?

2.练习六第1题,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3.练习六第2题: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订正时说说依据。

4.练习六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思考:你是怎样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27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和练习六第4~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发现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

2.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趋势。

3.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探索过程中,理解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直接写出结果。

3×630×63×1212×6

计算后,以第一个算式为标准,说一说因数与积在怎样变化?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谁能说说因数与积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3.谈话引入。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时,积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中表格

教师:说说你了解了表中什么信息?比较表中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样有序地观察的?(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全班汇报并进行交流

学生第一次探索:观察表中相邻的两列,从左向右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规律。

(两个因数都扩大,积也扩大;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乘积就是积扩大的倍数)

猜一猜:

(1)当两个因数都扩大2倍时,积会怎样变化?

(2)当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会怎样变化?能举例说明吗?

(3)当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会怎样变化?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第二次探索:从右向左进行比较,还能从表中发现什么规律?(两个因数都缩小,积也缩小;两个因数缩小的倍数的乘积就是积缩小的倍数)

(4)当两个因数都缩小3倍时,积会怎样变化?能举例说明吗?

(5)当一个因数缩小5倍时,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会怎样变化?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你还能从上表中找出这样的变化规律吗?

找一找,填一填。

(出示:第列与第列比,一个因数倍,另一个因数倍,积就倍。)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一填后,再点名汇报,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第2题:学生先观察,再填空,然后说说自己这样填的理由。

2.练习六第5题: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运用规律的?

3.练习六第6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想想自己是怎样运用规律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7~9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

根据学生回忆板书:

(1)探究特点

(2)认识高、底

(3)多种练习

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

(一)探究特点

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认识高、底

1、介绍小组内的研究成果

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

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 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说明: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

三、练习提高

想想做做1-5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桌间说说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素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素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素数与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会将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先向大家介绍一个世界数学史上著名的猜想。

课件播放:哥德巴赫是200多年前德国的数学家,他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的和。另一个大数学家欧拉又补充指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虽然人们知道这一猜想是正确的,但一直没能从理论上加以证明。数学家们把这一猜想称为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国数学家王元、潘承洞、陈景润先后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陈景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被公认为是最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的,“是当代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和证明方面最好的成果”。

提问:看了上面的短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样的数是素数”等问题)

谈话:大家想知道什么样的数是素数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素数)

[评析:通过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的有关史料,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素数的概念上,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欲望。同时,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与魅力,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 设疑引探,自主建构

1. 操作—感受。

谈话: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小正方形,小组分工合作,分别用2个、3个、4个、6个、7个、11个、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看看拼出的结果怎样。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

引导:仔细观察拼出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用2个、3个、7个或11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用4个、6个或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拼法。

提问:为什么用2个、3个、7个或11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而用4个、6个或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拼法呢?(2、3、7或11只有两个因数,而4、6或12都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

[评析: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验环节的设计,能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主发现自然数因数个数的特点,初步感知素数和合数的概念。]

2. 分类—建构。

谈话:请同学们先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1~20,并找出每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然后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将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你把这些数分成了几类?是哪几类?(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类:一类是只有两个因数的;一类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1只有一个因数,分为一类)

提问: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两个因数分别是1和它本身)

提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的因数)

再问:为什么把1单独分为一类?(1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它只有1个因数)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把自然数分成了三类,并总结出了这三类数的不同特点,那么,它们分别叫什么数呢?打开课本第78页,把例题认真地读一读,填一填,并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本之后,师生共同揭示素数和合数的概念(补充板书:和合数),同时明确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提问:在2~20各数中,哪些数是素数?哪些数是合数?

[评析:让学生写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根据每个数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接着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素数和合数的特点。自学课本,既及时准确地揭示了素数和合数的概念,又为学生进一步清晰和修正已经形成的概念提供了机会。]

3. 交流—质疑。

谈话:关于素数和合数,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素数有多少个?最小的素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有最大的素数或合数吗?……

根据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交流和探索,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 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 “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找出21、23、29的所有因数,再写出这三个数分别是素数还是合数。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找出每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再判断这三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并说明理由。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划一划,再说一说哪些数是素数,哪些数是合数。练习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判断,并说明理由。

四、 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 举例检验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素数,再回过头看一看“哥德巴赫猜想”(出示“哥德巴赫猜想”),你认为这个猜想正确吗?你能举几个例子检验一下吗?

学生举例检验。

谈话: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只是至今还没有人能从理论上完全证明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有人能解开“哥德巴赫猜想”之谜,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评析: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和检验“哥德巴赫猜想”,既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愿望。]

[总评]

在典型的数学背景材料中激发探索新知的兴趣。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本节课的设计,教师独具匠心地把素数与合数的教学置于数学文化的背景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课的开始,为学生呈现了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背景材料,这是一个200 多年来诸多数学家不能解决的问题,但中国的数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数学的奇妙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这一情境中素数的概念学生还不了解,解开素数的奥秘自然地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课的结尾,再一次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举例检验猜想的正确性,使课的首尾呈呼应之势。同时,通过简短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探索数学奥秘的理想,体现了教师对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关注。

在有效的探索活动中逐步明确素数和合数的内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中,教师寓素数与合数的概念于拼长方形的操作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小正方形的个数与拼成长方形的种数之间的关系,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数的因数上来;接着,通过写出1~20的所有因数,并根据各个数因数的个数对这些数进行分类,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素数和合数的共同点;最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明确素数和合数的内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自主探索的意识和数学思考能力,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数学)四下第70-71的例题以及72页“想想做做”的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3、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每桌准各12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学号的卡片。

设计理念:通过竟猜、操作、比一比谁写得多,找朋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文流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智力竞猜 引入新课

1、让学生进行“智力竞猜”——春暖花香的季节,公园里许多人在划船,一条船上有两个父亲两个儿子,但总共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部分学生能猜出三个人分别是孙子、爸爸、和爷爷)

2、孙子、爸爸、爷爷的名字分别是韩韩,韩有才、韩广发。请学生以韩有才为中心介绍—下三个人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出“韩有才.是爸爸”,“韩有才是儿子”的语句,这时引导学生说出“谁是谁的爸爸”“谁是准的儿子”。

3、上述“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表述时一定要完整。并向学生说明自然数中某两个数之间也有这种类似的依存关系——倍数和因数。

设计说明:“智力竞猜”走学生喜欢的形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之心,“竞猜”有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以此引出“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作铺垫。

二、操作发现 理解概念

1、师:“‘智慧从手指问流出’,通过操作我们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桌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试一试能摆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并思考一下其中蕴涵着哪些不同的乘除法算式。”

2、请学生汇报不同的摆法,以及相应的乘除法算式。(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分开写)再向学生说明:如果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和另一个图形一样,我们就认为这两个图形是一样的,让学生特重复的图形和算式去掉。(板书三十乘法算式,和几十相应的除法算式)

设计说明;让学生写出蕴涵的乘除法算式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有的可能用乘法表示,也有的可能用除法表示;让学生将旋转后相同的去掉,这是一次简化,很多学生并不知道,需要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3、让学生一起看乘法算式4×3=12,向学生指出: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4、先请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一说.然后同桌的同学再互相说一说。

5、让学生仿照说出6×2=12和12×1=12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6、学生相互出一道乘法算式,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生可能会出现0×( )=0的情况,借此向学生说明我们研究因敷和倍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设计说明:倍数和因数是全新的概念,需要教师的“传授、讲解”,需要学生的适当“记忆”——重复、仿照。当然,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还必须举一反三,通过互相举例可以逐步完善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同时使学生明确倍数和因数的研究范围。

7、以4×3=12与12÷3=4为例,向学生说明后面的除法算式是由前面的乘法算式得到的,根据这个除法算式可以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说好后再让学生试一试其他几个除法算式中的关系。

8、练习: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5×4=20 35÷7=5 3+4=7

(1)学生回答后引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说20是倍数,4是因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说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因数也同样如此。

(2)通过3+4=7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数和因数都是建立在乘法或除法的基础之上的。

设计说明:乘法和除法是一种互逆的关系,在学习中应该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三道练习可以巩固刚刚获得的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将融会贯通落到实处。

三、探索方法 发现特征

1、找一个数的因数。

(1)联系板书的乘除法算式观察思考12的因数有哪些,井想办法找出15的所有因数。

(2)学生独立思考,明白根据一个乘法(除法)算式可以找出15的两个因数,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条理的“一对一对”说出15的因数。

(3)用“一对一对”的方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可能有的学生根据乘法算式找的,也有的学生是根据除法算式找的,都应该给予肯定。

(4)引导学生观察12、15、36的因数,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都是1,最大的都是它本身。

设计说明:先安排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使学生利用操作得到的算式进行,观察,这样比较自然,而且为于找一个数的因数指明了方向。学生交流时突出了方法的多样性,既可以根据乘法算式想,也可以根据除法算式想,交流后引导学生“一对一对”的找是必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某些特征。

2、找一个数的倍数。

(1)让学生找3的倍数,比一比谁找得多。

(2)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得出3的倍数可以用3乘连续的自然数1、2、3……,3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写3的倍数时要借助省略号表示结果。

(3)找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并引导学生观察3、2、5的倍数情况,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说明:让学生比一比谁找的倍数多,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认识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在学生汇报后同样需要引导学生的有序思考,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归纳一个数倍数的特征。

四、巩固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并且探索了求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想不想检查一下自己掌握得如何?

1、“想想做做”的第l题。学生表述后强调哪个是哪个的倍数(或因数)。

2、“想想做做”的第2题。学生填好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表中的“应付元数”其实都是什么?表格中为什么用省略号?

3、“想想做做”的第3题。学生填好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表格中所有数都是什么?这个表格中为什么没有省略号?

4、游戏——“找朋友”。让学生拿出各自的学号卡片,找出自己学号数的所有因数,使学生发现每个学号数的因数都在全班的学号数以内;再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学号数的倍数,井说一说能不能在全班学号数内部找到一个,还有其他的吗?

设计说明:第l题是基础练习.可以巩固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2、3两题联系实际,使学生感悟到其中蕴藏着求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以及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第4题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综合应用求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再次认识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五、自我梳理 探索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向你的同伴介绍一下。

2、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我们学习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有关,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探索一下“1小时等于60分”的好处。通过探索使学生明白由于60的因数是两位数中最多的,可以方便计算。

设计说明:“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收获”可以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梳理,同时通过探索“1小时等于60分”的好处“,可以巩固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数学教案

(一)课前谈话,激发图形旋转的兴趣。

课件呈现谜语:有家兄弟真奇怪,一天到晚转圈圈。不吃饭来,不休眠。(打一物品)先猜一猜,再说说“兄弟”指的是谁,“转圈圈”是指指针在做怎样的运动。

揭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情境创设,体会图形旋转的要素。

1、认识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课件播放动画,一只钟面的指针顺时针旋转90°,另一只钟面的指针逆时针旋转90°,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板书:定点)2、时针都旋转了90°。(板书:角度)3、时针旋转的方向是相反的(板书:方向)……

重点交流预设3:课件放大动画,观察(课件播放)。

引出:像这样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叫顺时针方向,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叫逆时针方向。(板书:顺时针、逆时针。)

你能用手臂演示一下顺时针旋转吗?逆时针呢?

【设计意图: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是认识的难点,学生常常会混淆。为了清晰学生的认识,此环节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对两只钟面上时针旋转现象的观察感知,以及手臂动作的体验,来弥补学生语言描述的不足,概念构建更为准确,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完成教材“想想做做1”。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钟面、台秤及转盘指针等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再次感受与巩固旋转的基本要素。】

(三)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的方法。

1、旋转线段。

课件出示线段AB,师:你能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90°吗?

学生尝试,并填写:线段AB绕 点 方向旋转90°。

有目的的选取不同学生作品展示。

预设:

?定点和角度相同,如果方向不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定点不同,即使方向和角度相同,图形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实物投影分组展示学生作品,再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演示,一方面,为下面简单图形的旋转做好基础准备;另一方面,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对比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2、旋转三角形。

(1)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60°三角尺)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吗?能想象出三角形旋转后的样子吗?你能试着画出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吗?

学生探究尝试,教师巡视。

预设:

?先旋转三角尺,再画出图形。

?现象旋转后的图形,再直接画出图形。

?先分别旋转两条直角边,再连接起来。

重点交流方法?:你是怎么想到先旋转两条直角边的?

预设:我想到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短边现在指向3点,顺时针旋转到6点,所以向下画两格,长边现在指向12点,顺时针旋转到3点,所以向右画三格,最后连起来。(课件同步演示)

(2)出示:你会把三角形(形如45°三角尺)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吗?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做适当指导。

学生交流,课件动画验证。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段的旋转,三角形的旋转留足了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充分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画法。在肯定方法的同时,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通过一探索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图形的旋转基于线段的旋转。纵观这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课件中三角形旋转的动画演示,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及学习兴趣,同时还丰富了学生图形旋转的表象,对学生图形旋转方法的掌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

(一)旋转长方形。出示: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

展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现在,关于图形旋转的画图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先确定定点、方向和角度,然后画出由定点引出的关键边,最后画出完整的图形。

(二)旋转小旗图。出示:将小旗图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学生画图,老师巡视,选取代表性的作品依次展示,学生评价。

师:同学们,小旗图的旋转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图形在旋转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位置变了,形状、大小不变)

(三)填空。出示图,问:这个图像什么?里面有旋转吗?

填一填:①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②图形( )绕O点( )时针旋转90°到图形3所在的位置。

③图形2绕O点逆时针旋转( )°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学生先独立思考填写,再交流,课件演示旋转过程。

【设计意图:在对三角形旋转的深入探索研究之后,练习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通过长方形、小旗、风车等图形的旋转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基本要素,积累图形旋转的经验,掌握图形旋转的画法,并且初步感悟图形旋转的性质,最终形成知识的运用。】

(五)全课总结,体验图形旋转的魅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谈话:同学们,其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多次

旋转后得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组图片。(课件播放)

课后,同学们不妨自己也来试一试,并把你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感受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呈现简单图形旋转后形成的图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旋转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增强学生对的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同时,借助学校网络平台,展示、分享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与自信心。】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

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巩固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搭配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很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出游的好时节。你们看丽丽一家准备到儿童乐园去玩。可是早上起床,丽丽就被穿什么衣服给难住了,你们能帮帮她吗?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有趣穿衣搭配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揭示了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并主动积极地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课堂。】

二、感受搭配,激活经验

1.穿衣中的搭配(初步感受有序)

①引入

师:(白板出示衣柜)丽丽可以怎样选呀?你说(一件黄色的,配裤子)像这样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配成一套,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板书搭配)丽丽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拿出信封袋里的学具动手摆一摆。

②操作

学生自由活动,教师下位巡视。

③交流、展示搭配方法。

投影展示:请两三个同学上台用电脑展示不同的搭配方法,逐个说明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师及时将几种搭配拷贝下来,必行对比

生1:先选上衣。。。。..(到讲台前边演示边说选配的过程)

生2:先选裙子。。。。..

老师把你们的保留下来。(用照相机功能拍下来)

(2)对比: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一下,你更喜欢谁的搭配方法?为什么?(M同学搭配得又快又有序)

指出:正像你们感觉到的一样,他们在搭配时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很有序,这样就不会重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保留有序的)刚才他是怎么搭配的?

(1)先用一件上衣和三条裙子搭配有几种?;另一件上衣和裙子呢也有几种,一共是6种(2)或者用一条裙子和2件上衣搭配一共有几种?一共有几个2?3个2(板书3个2种,2个3种)

④提炼,再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有序地搭配吗?

请大家像他们一样再有序的摆一次,边摆边说搭配的过程。

【设计意图:借助实物图片进行操作,激活了学生对搭配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无序的搭配和有序搭配的对比,将无序逐步引导有序,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凸显数学思维的有序性。】

三、归纳建模,领悟规律

师:如果丽丽的衣服增加了一件,上衣和裙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现在你能用实物图片来搭配吗?那你们能想到更简洁的方法把搭配的过程表示出来吗?(学生自由尝试)表示在纸上

1 2 A B 文字

3 4 5 C D E

(请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我们发现用图形、数字或者符号来表示搭配的过程,更加怎样?(简洁明了)

(4) 改变例题的条件,拓展延伸找出规律。

增加一件上衣呢?增加一条裙子呢?

上衣的件数 裙子的条数 搭配方法的种数 2 3 6 3 3 9 3 4 12 5 6 30 哎,你们有没有发现了一个秘密:上衣的件数、裙子的条数与搭配方法的种数这三者是什么关系呢?

回顾搭配过程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搭配的?为什么这样搭配,这样搭配的好处又是什么?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出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规律(板书完整:规律)帮丽丽解决了难题,搭配好了衣服。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上衣和裤子的种数变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归纳、获得规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乘法原理的模型。让学生经历从图形搭配体会符号思想得出规律的探究过程。】

四、生活拓展,应用规律

1.早餐中的搭配

丽丽高兴地穿上了我们帮她配好的其中一套衣服,洗漱完之后该用早餐了。瞧!他们家早餐都有些什么呢?(带读早餐的名称)

课件出示: 先连线,然后列出算式

○牛奶 ○豆浆 ○果汁

○蛋糕 ○油条 ○饼干 ○馒头

3*4=12

2.游玩路线的搭配

丽丽一家出门了,他们来到儿童乐园门口,在游玩路线图下停下了,他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呢?从门口到摩天轮一共有有几条路线呢?

交流:多请几个同学说。

可以在路线上标一标数字。有没有更简洁的表述方法?

3.拉一拉,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丽丽她们来到魔术屋,进入这里必须要密码,密码就藏在这里。只要找到所有的两位数,就可以进入。怎么样,有信心帮到她们吗?谁愿意上来找一找。看来我们很顺利的帮助丽丽她们进入魔术屋。

4.魔术表演中小丑准备了不同的彩球和魔术棒,一共有12种不同的搭配,你们能猜到小丑准备了有多少种彩球和魔术棒吗?

老师

彩球 魔术棒

1种 12种

12种 1种

2种 6种

6种 2种

3种 4种

4种 3种

5.刚才课前大家玩的剪刀石头布里也藏着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原来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呢。

【设计意图:解决生活中的规律实际就是找到了事物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就是对于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的生活中的问题,找到用数学方法解决的具体办法。】

五、全课总结

丽丽一家玩得很开心,你们呢,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今天,我们通过有序思考探索了搭配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简单的事物的搭配问题,并从中找到规律。

板书:一种事物数另一事物数=搭配种数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真好玩。留给你们一个思考题。

板书设计:

搭配的规律

有序 不重复不遗漏

2 2 3

3 4 3

6 8 9

一种事物数另一事物数=搭配种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