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9-29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沪教版四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用假设的思路,通过列表举例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题意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2、了解《孙子兵法》中的名题-------“鸡兔同笼”,感受中国古代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运用用假设的思路,通过列表举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能运用用假设的思路,通过列表举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我们国家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的学习伙伴和他们的同学一起参加了这个活动。

参加植树活动的同学一共植树43棵,其中女生9人,每人种3棵,男生每人种4棵,求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多少人?

要求:认真读题,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画出树状算图

学生独立分析

汇报:

7、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43-9×3)÷4

8、师:说一说思考过程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能够通过已经学过的方法解答应用题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题

已知参加植树活动的学生人数共13人,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求参加植树活动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每个女生种3棵,每个男生种4棵,一共植树43棵。

2、师: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能用树状算图来表示吗?

3、生:了解了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女生每人种3棵,男生每人种4棵,还有植树的总棵数。要解决的问题是男、女生人数各多少。

4、树状算图

5、师:看了树状算图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6、生:男女生人数都不知道,没有办法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试一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媒体出示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植树的棵数和题意比较

师指导,假设男生0人,那么女生就13人,植树的棵数为13×3=39,和题意比较不相符“×”。

根据题意小组合作交流填表格

学生汇报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植树的棵数和题意比较01313×3=39×1124+12×3=40×2112×4+11×3=41×3103×4+10×3=42×494×4+9×3=43√

师:通过这样的尝试我们很容易知道当男生4人,女生9人时,符合题意。

14、小结:同学们,尝试法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又一种方法。

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数学名著,里面描述了很多数学名题。(电脑)其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这句话中,你们有不明白的词语吗?(电脑出示:题目中的“雉”(读成“zhì”),就是野鸡。)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这道题目是说,现在有一些野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从上面看,共有35个头;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问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

2、师:古代人对这样的题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把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统统称为:“鸡兔同笼”。

3、下面就请你们来看看这道“鸡兔同笼”问题。

4、媒体出示:有若干只鸡和兔,它们共有15个头、48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5、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鸡和兔一共有15个头。鸡兔一共有48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15个头。鸡兔一共有48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你们能不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解决这道名题?

鸡只数兔只数共有的脚数和题意比较

6、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7、小组内交流

8、汇报

鸡只数兔只数共有的脚数和题意比较01515×4=60×1142+14×4=58×2132×2+13×4=56×………………×66×2+9×4=48√

9、当鸡6只,兔9只时,我们发现共有48只脚,符合题意。

10、当数量比较大时,再用列表尝试的方法就会太复杂,老师想请你们再讨论一下除了尝试法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去解决这类鸡兔同笼问题。

11、生讨论交流

12、汇报方法:假设计算法……

13、师小结:现在你能重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数目比较小时,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比较快,数目比较大时,用假设法计算比较好。

14、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延伸。

媒体出示

师:鸡兔同笼问题从我国传到日本,就变成了“龟鹤问题”,看来这类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鸡兔问题上。(如果时间不够,就给学生介绍一下)

龟:我们和鹤一共有6个头。

鹤:我们和龟一共有16条腿

学生汇报,交流。

像这样的问题,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体育比赛中也有这样的“鸡兔同笼”题目呢!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是呀,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的好方法,说明大家都是好样的,继续努力吧!

五、作业布置

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以上3题。

板书设计

问题解决(四)

教学反思:

延伸阅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应用题的 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能结合树状算图理解“综合--分析 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综合--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复合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结合树状算图,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口答: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

(1)复印机37分钟可复印多少张纸?

生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2)实际每月生产多少辆汽车?

生2: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3)小巧从家到学校走了多少分钟?

生3:路程÷速度=时间

出示课题“应用(二)”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

出示主题图和题目

(1)小丁丁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

示意图:

①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条件?

②问:你可以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从已知条件开始想,如果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多少分钟?

出示:小丁丁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020米,需要走15分钟,平均每 分钟走多少米?

生:1020÷15=68(米/分)

出示:小丁 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多少分钟?

师问: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你会列式计算吗?

生:

816÷(1020÷15)

=816÷68

=12(分钟)

答:从学校到少年宫要走12分钟。

探究三:

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回家要走多少分钟?

师问:你会解答吗 ?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解答。(先讨论,再列式)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先汇报分析思考过程,再汇报算式

340÷(1020÷15)

=340÷68

=5(分钟)

答:小丁丁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回家走5 分钟。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

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一周大约要吃140千克的鲜竹,照这样计算,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一个月大约要吃多少千克的鲜竹?(一个月按31天计算)

生1:

140÷7×31

=20×31

=620(千克)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2:一只大熊猫每天吃的千克数×天数=一个月吃的千克数

练习二:

选择题:

(1)复印机5分钟复印了340张纸,照这样计算,复印2516张纸需复印多少分钟?算式是( )

A、2516÷(340÷5 )

B、340÷5×2516

C、(2516-340)÷5

问:你是 怎么想的?选B或C问题可怎么改?

生1:我选(A)我是从问题想的。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奶牛场每天生产牛奶2100升,如果每升牛奶可以卖3元,8月份生产的牛奶全部卖出后总共可以 收入多少元?算式是( )

A、2100÷3×31

B、2100×3÷31

C、2100×3×31

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选( C)。我是从问题想的

单价×数量=总价

练习三:

根据条件提问题,并列式。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从甲地出发行了4小时后,离乙地还有135千米。

师:可以提出哪 些 问题呢?

生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5×4+135

生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几小时 135÷45+4

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解答应用题先审清题意,然后可以从条件出发,也可以从问题出发,还可以把条件和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3》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3》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简便计算:

6500÷125 756-(305+56) 2400÷(25×24)

一、利用多媒体平台,观看:三个运动物体在运动。提问: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编了一道题:

二、新授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一列特快列车的速度是这辆汽车的两倍,而上海磁浮列车的速度比这列特快列车的速度的3倍还多70千米。上海磁浮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计算。

(2)正确分析汽车、特快列车和磁悬浮列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

先分步列式

特快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0×2=

上海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0×3+70=

再列综合算式: 60×2×3+70

师:在解答三个量的题目时,我们要弄清谁是已知量,谁是中间量,谁是要求量。先求哪个量。不管求哪个量,一定要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一)只列式不计算

1、纺织厂织一批布,第一周织了2708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织了48米,第三周改进了工艺,比第二周的2倍少织了1060米,第三周织了多少米布?

2.水果超市运来猕猴桃、苹果和香蕉,猕猴桃58kg,比香蕉少24kg,苹果比香蕉的3倍少26kg,苹果有多少kg?

3.学校举行朗诵比赛。三年级有32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的2倍少26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朗诵比赛?

(二)试一试P12

(11×3+3)×2

师: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求爸爸年龄注意要添小括号

(三)独立练习:书P13/3、4

(四)独立练习:

1、 甲数是36,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12,求乙数?

2、 甲数是36,甲数比乙数的2倍多12,求乙数?

3、 社区今年绿化面积是12000平方米,比去年绿化面积的2倍多3000平方米。去年绿化面积多少平方米?

四、拓展:

抗日战争时期,一支敌后武工队为了更灵活有效地打击敌人,把68人分成了14个战斗小组。这些小组有的是3人,有的是5人,有的是7人,而3人组与5人组的组数相同。三种战斗小组各有几组?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特快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0×2=120(千米)

上海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0×3+70

=360+70

=430(千米)

再列综合算式: 60×2×3+70

=120×3+70

=360+70

=430(千米)

教学反思: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能通过审题,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画算状树图或线段图,理解和掌握求一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说一说下面2道题目的数量关系

1、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三倍

白兔的只数=

2、钢笔的支数是铅笔的5倍

钢笔的支数=

一、创设情境,建立等量关系。

引言:在寒假中,同学们要参加社区活动,观看大型电视机纪录片《故宫》。

1、小丁丁步行到社区,小巧骑自行车到社区。小巧每小时行的路程是小丁丁的5倍。

2、到了社区放映室,发现男孩子的人数比女孩子的3倍少7人。

改写成:到了社区放映室,发现男孩子的人数比女孩子的3倍多7人。

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式。

过渡: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就能正确地建立起等量关系。

二、探究阶段

1、分析理解关键句,解决问题:

引言:大型纪录片《故宫》,讲述了许多关于故宫的历史。还告知我们

出示: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14万平方米,故宫的面积要比上海人民广场面积的5倍还多2万平方米。那么故宫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米呢?

(1)故宫的面积与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大小关系?

(告知这是一句关键句,用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式)

(2)你们是怎样来理解这句关键句的?

理解的角度:

(1)把人民广场的面积作为标准,也就是一倍数;(圈出)

(2)写出等量关系式: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3)列出算式:

14×5+2

=70+2

=72

3、出示:故宫的面积约是72万平方米,要比上海人民广场面积的5倍还多2万平方米。那么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米呢?

(1)比较这题与上题的异同点:

一个已知条件与问题交换了一下,关键句没有变(即故宫面积与人民广场的面积间的关系没变)

(2)探究各种数量关系的表示方法,正确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提问:根据等量关系式 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已知) (未知)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直观的表示故宫面积与上海人民广场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帮助我们求出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呢?

(3)组织讨论。

(4)汇报:

(72-2)÷5

=70÷5

=14(万平方米)

解决:72-2的计算结果表示什么?解决:如何用逆推的方法求出人民广场的面积?

(5)比较两种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在解题上的相同点。

相同点:思考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先求出人民广场的5倍,再求一倍数。

(6)怎样求几倍数?怎样求一倍数?

师:求几倍数用正推,先用乘法求出几倍再多的加上,少的减去。求一倍数用逆推,多的先减去,少的先加上,再除以几倍,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算式

(二)试一试(画画线段图或树状算图)

1、你知道吗?世界有哪七大洲?

世界七大洲中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亚洲的面积约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的岛屿),比大洋洲面积的5倍少85万平方千米。大洋洲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展览会。四、五年级一共去了329人,比三年级的2倍少5人。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三)独立练习

1、一头大象重3吨,一头鲸鱼比一头大象体重的37倍还多9吨。一头鲸鱼重多少吨?

2、学校买来科技书372本,文艺书比科技书的3倍少90本。买来文艺书多少本?

3、学校买来科技书372本,比文艺书的3倍少90本。买来文艺书多少本?

四、总结:同学们在解题时一定好看清求几倍数还是求一倍数。求几倍数用正推,先用乘法求出几倍再多的加上,少的减去。求一倍数用逆推,多的先减去,少的先加上,再除以几倍,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板书设计

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14×5+2 (72-2)÷5

=70+2 =70÷5

=72 (万平方米) =14(万平方米)

教学反思: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减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地计算小数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减法运算方法。

难点:会正确运算小数的减法。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续前深入探究:

1.出示上次比赛题:(改变已知条件与问题)

前掷 后掷 总成绩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小组讨论解题方法:

(2)请代表口述解题方法并板演:

2.集体评析:

3.小结:(1)计算小数的减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也就对齐了。

(2)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做,不够减向前一位数借一作十继续减。

(3)得数中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二、独立练习:

(1)9.1-4.5 6.9-4.9 9.3-3

0.89-0.57 0.26-0.16 8.1-2.7

(2)下面各题错在哪里?请改正。

7.9 27

- 5.76 - 8.4

2.26 19.6

改错: 改错:

(3)竖式计算,并用计算器检验。重点点评(2)和(3)

91.76-72.47 73.45-34.5 110-90.6

三、实践应用:

1.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再列式解答。

上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小巧和小亚一起去购物。

10.9元 38.5元 79.99元 11.8元

(1)小亚带了90元,她想买一双圣诞袜和一个书包,她带的钱够吗?

(2)小巧用50元买了其中的两件商品,她买的可能是哪两件商品?还剩多少钱?

四、课后小结:生讲(方法和注意点)。同时出示课题:小数减法

板书设计

(1)计算小数的减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也就对齐了。

(2)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做,不够减向前一位数借一作十继续减。

(3)得数中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小明 3本 27元

小军 5本 ?元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3)学生独立解答。

一本故事书:27÷3=9(元)

五本故事书:9×5=45(元)

2.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师: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小宁:

多( )枚 ( )枚

小春:

(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

小宁:

多(12)枚 (72)枚

小春: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汇报预测:

解题思路一: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解题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

5.学生独立解答。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6.组织检验。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2)追问: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3)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7.回顾反思。

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再组织全班交流。

8.交流讨论。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1相似,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取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1题。

这道题也和例题1相似,但题目要求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组织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线段图的画法上。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3题。

这道题练习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上,引导学生从线段图上看出下层图书的2倍就是60×2=120(本)

六、教学结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课下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有用的信息,理解简图中表述的意思进行分数内容中几 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复习。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

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意图: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解决看图写 分数,看图理解整体中的部分,这些问题在三年级学习中或多或少已碰到过,这节课进行集中地梳理、练习。主要的是要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这个内容。教学中,通过 群体中元素的变化,使学生懂得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强化“平分”的概念,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强化“平分 “的概念,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练习纸。

教学过程:

〈新知探究阶段〉

一、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1.请学生折纸。

要求: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分。

2.请学生说一说:你把这张正方形 的纸平分成了几份?

3.请学生涂色:平分成几份就涂几分之一。

4.请学生任意涂,然后说一说:

你涂的部分是几个几分之一?表示几分之几?

5.提问:表示一个分数必须要注意什么?(平分)

二、练习书上P9的内容。

1.请学生完成第一题。

⑴ 学生独立练习。

⑵交流

2.请学生完成第二题。

绿色部分是长方体的几分之几?用分数表示。

⑴ 小组讨论

⑵交流

〈新知探究阶段〉

3.请学生完成练习三:他们得到的巧克力一样多吗?

⑴ 小胖:我得到下面一堆 小亚:我也得到下面一堆

巧克力的1。 巧克力的1。

⑵ 都是整体的1,为什么得到的巧克力不一样?[来源

〈巩固提高阶段〉

一、基本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

阴影部分是整体的________或________。

阴影部分是整体的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_。

2.绿色部分是长方体的几分之几 ?用分数表示。

〈板书设计〉

分数

要平分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小数加法。

3、能运用小数加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整理、分析、探究新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教学难点: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 、整数与小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2分钟口算)

师:首先,我们先进行口算。

出示:

(1)48+52= (2)0+386=

(3)300+178= (4)97+101= (5) 234+62=

师:你是怎么计算整数加法的?(从个位算起,满十进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经常要用到小数?(超市、菜场)

2、 师:今天,小巧也去了趟沃尔玛超市,她准备采购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吗?

师:要是小巧任选2种水果,有几种不同的买法?

(1)7.84+ 2.05= (例)

(2)5.7+2.05=

(3)7.84+5.7=

3、师:观察这三个算式,他们都有什么特点?(都是小数加法)。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的加法。出示课题:小数的加法

三、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1、 师:7.84+ 2.05=你会计算吗?

(1)听清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把你们的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2)小组讨论。

(3)个别学生板演计算方法。

①7.84 +2.05= 9.89 ② 7.84 +2.05= 9.89

7元+2元=9元 7+2=9

8角+0角=8角 0.8+0=0.8

4分+5分=9分 0.04+0.05=0.09

9元+8角+9分=9.89元 9+0.8+0.09=9.89

③ 7.84 +2.05= 9.89

7.84

+ 2.05

9.89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师:仔细观察这三种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汇报:不同点:形式不一样。

相同点:都是相同单位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

第一种方法:元+元, 角+角 分+分

第二种方法:整数部分:个位与个位相加,小数部分:十分位与十分位相加百分位与百分位相加

第三种方法:百分位上的4加百分位上5等于9,写在百分位的下面。

十分位上的8加十分位上的0等于8,写在十分位的下面。

个位上的7加上个位上的2等于9,写在个位的下面。

最后再点上小数点。

3、师:那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用哪种方法更好?(竖式)

对阿,那么在列竖式时又要注意哪些呢?

板书:

(1)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2)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3)点上小数点。

四、模仿练习,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很聪明,都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那想不想小牛试刀自己也来尝试一下?完成学习单的第二大题练一练。

(1)要求只列竖式不计算。

34.38+15.62= 26+60.74= 6.05+17.8 =

反馈:竖式列得是否正确?

题二:26为什么要和60对齐,在这里我们可以把26看作26.00。(这样的算法多好啊!便于我们计算)这样写的同学还有吗?你们真聪明。

题三:6.05+17.8列竖式要注意什么?

(2)接下来请你们根据刚才的正确列式进行计算。

反馈:

题一 :他们算得对吗?

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话,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板书:化简

(3)小结:通过这一大题的练习,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话,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板书:(化简)

2、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的时候不仅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按照整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最后点上小数点。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我们还要进行化简。你们都学会了吗?

师:既然同学们自己已经学会了小数的加法计算,那你们想不想挑战智力闯关呢?

2、选择题

(1)36+9.22的正确计算是( )

A、3 6 B 、 3 6 C、 3 6

+ 9.2 2 + 9.2 2 + 9 . 2 2

9.5 8 1 2.8 2 4 5 . 2 2

A、B错在哪里?

(2)73.1+19.59的正确计算是( )

A、7 3. 1 B、7 3.1 C、7 3. 1

+ 1 9. 5 9 + 1 9.5 9 + 1 9. 5 9

8 2. 6 9 9 2.6 9 9 2 6 9

为什么选B。

(3) 1 7. 2 5 的计算结果是( )

+ 2. 7 5

A、2 B、20 C、20.00

3、抢答。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抢答得游戏,看看不列竖式能不能计算小数的加法?

1.3+2.4 0.5+1.8= 0.64+0.36= 10.17+0.35

4.3+5.8= 1.4+6= 7.28+4.2 0.32+0.8=

过渡:同学们真棒,不列竖式也会计算小数加法了。

4、实际应用

师:同学们,2010年和上海有关的一件大事是什么呀?是呀,我们学校为了迎接世博,开展了“五彩童年,精彩世博”讲故事比赛,从中也踊跃出了许多讲故事小能手,现将成绩公布如下,根据以下信息,你能判断本次讲故事比赛的冠军是谁吗?

小丽: 普通话得分:8.85分 内容得分:0.45分

小红: 普通话得分:8.9分 内容得分:0.93分

小明:普通话得分:8分 内容得分:0.88分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还有一点时间,请你们用列竖式的方法完成黑板上的2道题目 ,拿出学习单完成第四大题。

板书设计:

(1)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2)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3)点上小数点。

(4) 化简

教学反思: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会运用 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的分数模型和数射线来探究小数的性质。

情感与态度:

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性质进行化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口答 :小数改写成分数。

0.7 = 0.73 = 0.731=

口述小数改写成分数的方法。

2.哪个分数与哪个小数相等,并说出各个小数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7/ 10 21/1 00 307/1000 0.7 0.21 0.307

二、中心阶段:

1. 出示例1: 比较0.3, 0.30, 这两个小数的大小?

2. 学生讨论后看书进一步交流:

(1)可把这两个小数分别改写成分数,结合直观图比较。

把正方体看作整体“1”,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一条是十分之一,涂色部分是3条,表示十分之三,因此0.3 =3/10

把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一块是百分之一,涂色部分是30块,表示百分之三十,因此0.30 =30/100。

从图中可以看出,涂色部分大小相等,用分数表示3/10=30/100,用小数表示0.3=0.30

(2)借助数射线找位置理解:从数射线上看,每一大格表示0.1,0.3表示3个0.1,3格表示0.3,每一小格表示0.01,0.30表示30个0.01,30格表示0.30,两个数在同一点上,所以0.3=0.30。

3.师:是不是所有的这种形式的小数都相等 呢?

比较0.7与 0.70,0.10与 0.100,0. 5与 0.500,这些分数的大小?(说说么想的)

0.7= 0.70, 0.10= 0.100, 0.5= 0.500

观察与思考: “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每组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1) 小数部分的位数起了变化。

(2) 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总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们把这个变化规律称为“小数的性质”。

理解几个重点词语: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去掉。

5.练习:

下列这组数中,哪些数的0可以去掉,在原题中划掉:

0.08 8.08 8.00 0.808 0.80

小结:只有小数部分末尾的“0”才可以去掉。

书P27 下面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6.师:运用小数性质,可以 进行小数的化简。

P27 3/①

练习: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小数:

对于题目要求有何疑问?

化 简: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

6.0=6 6.060= 6.06 6.0060= 6.006 6.600= 6.6 6.000=6

三、练习阶段:

判断:

(1)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8.8080中的0都不能够去掉。 ( ╳ )

(3)0.9=0.900 ( √ ) (4)3.030=3.3 ( ╳ )

(5)7.050=7.05 ( √ ) ( 6)6=6.000 ( √ )

四、总结:

今天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五、拓展:

一个小数,它的整数部分有两位,最高位是2,小数部分有三位,最高位是5;其余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写出这个小数,同时说明它的组成,并化简它。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来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 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 1000,……的分数,并了解 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引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小数,你还想知道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 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小数的意义,产生,与整数、分数的关系等)

小数有很多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2.复习旧知。

在研究小数的意义之前,我们必须要把它的好朋友分数理解透彻,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比较大小

(3)加减运算

【通过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为学习小数的意义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起到铺垫新知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一位小数。

(1)教师出示一把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

(1分米米 或0.1米)

0.1米是由哪个分数得来的?

3分米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米 0.3米 )

7分米呢?( 米 0.7米)

(2)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数,你发现什么?

教师引导: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0.1、0.3分 别是由那两个分数得来的?这两个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它们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3)独立完成并校对。

【借助学生熟悉的米尺引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产生,再抽象到数射线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认识两位小数。

(1)把1平 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你能运用学习一位小数的方法、自己研究出新的小数吗?

教师出示媒体:

①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研 究中。

②学生汇报研究的成果:

(2)师: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二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二位小数…… )

(3)教师小结。

3.认识三位小数。

师;你能继续研究出其他的小数吗?

教师出示媒体:

学生自主研究后汇报交流: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01………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讨 论:1.小数是由分母是多少的分数写成的?

2.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0.1,0.01,0.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通过让学生自主研究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再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2.写出相应的分数或小数。

3.比较大小。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以及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练习(1)》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练习(1)》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2、小数性质的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识点的应用。

难点:知识点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8.38

二:巩固练习

1、先在数射线上表示下面各数,再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0.65 0.60 1.12 1.02 0.97 1.2

小结:在数射线上标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数在哪两个数之间。数射线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2、把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04 4.404 4.044 4.004 4.40

小结: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比一比

(1)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挖同样大小的两个坑,甲队每小时挖泥土1.6吨,乙队每小时挖泥土1.32吨。( )队比( )队挖得快。

师:每小时挖得多的就是挖得快的队。

(2)甲乙两队分别运走同样多的黄沙,甲队需要3.5天,乙队需要3天。( )队比( )队运得快。

师:两个队所用的时间在做比较时,用的时间少的队就是挖得快或运得快。

4、选择题

(1)不改变下列各数的大小,一个零也不能去掉的数是( )

a、300.006 b 、30.060 c、30.600

(2)下列( )式正确。

a、4.07=4.7 b 、20.390=2.39 c、105.0100=105.01

5、如果在下面各数的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2.3 54 0.07 600 5.0 905 30.008 210 10.01 36.00

小结:只有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时,小数的大小不变。整数末尾添“0”或小数部分的非“0”的数字前面或数字中间添上“0”或去掉“0”时,小数的大小会变化。

6、在适当的位置点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6025〈9003〈4080〈5702

小结:点上小数点后,只要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由小到大,式子就成立。答案不唯一。

6.025〈90.03〈408.0〈5702

7、下面数中的( )内可以填几?

0.36〈0.3( )( )〈0.37

小结:百分位上的数一定是6,千分位上的数是1-9。

板书设计: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只有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时,小数的大小不变。整数末尾添“0”或小数部分的非“0”的数字前面或数字中间添上“0”或去掉“0”时,小数的大小会变化。

教学反思: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标: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计算机能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课件出示)

1254+543402-120(90-25)32

2.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啄木鸟、山雀。

(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系吗?学生自主用图画表示山雀与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线段图的画法)

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课件出示)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

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

课件出示算式(80-15) 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课件出示内容)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四、独立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课后问卷

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新华村开往县城,每小时行42km,开出2小时后离县城还有6km。新华村到县城的公路长多少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各个数据吗?

2.场上有山羊75只,绵羊比山羊的4倍多20只,草场上有绵羊多少只?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只数吗?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图表一

能准确列出算式并计算的人数 正确率% 能正确画出线段图的人数 正确率%

实验班(40人) 38 95% 37 92.5%

对照班(40人) 35 87.5% 30 7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有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就大大提高了画线段图的正确率,全班40人中,有37人都能正确画出线段图,正确率达到了 92.5%,而对照班的正确率只有75%,可见,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展示和指导,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根据问题,正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使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到了95%。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西师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标】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计算机能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课件出示)
125×4+54340×2-120(90-25)×32.
2.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啄木鸟、山雀。
(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系吗?学生自主用图画表示山雀与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线段图的画法)
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课件出示)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
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

课件出示算式(80-15)×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课件出示内容)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四、独立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课后问卷
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新华村开往县城,每小时行42km,开出2小时后离县城还有6km。新华村到县城的公路长多少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各个数据吗?
2、草场上有山羊75只,绵羊比山羊的4倍多20只,草场上有绵羊多少只?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只数吗?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图表一
能准确列出算式并计算的人数正确率%能正确画出线段图的人数正确率%
实验班(40人)3895%3792.5%
对照班(40人)3587.5%307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有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就大大提高了画线段图的正确率,全班40人中,有37人都能正确画出线段图,正确率达到了92.5%,而对照班的正确率只有75%,可见,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展示和指导,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根据问题,正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使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到了95%。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初步掌握分析方法,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 开场谈话,揭示课题。

2、 出示几个条件:兔子灯有25盏,莲花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3倍,球形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4倍。

3、 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 学生回答,教师贴板书,并记录下教师没有准备的问题。

5、 在这些问题中哪几个可以一步计算?

6、 你能不能把剩下的这些问题分分类?和你的组员讨论一下。

7、 每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一下。(学生讲教师调整板书)

二、尝试探究,获得新知

(一)和倍问题

1、 我们先一起来研究第三个问题“莲花灯和兔子灯一共有几盏?”(媒体出示)

2、 你们每个人先试着做做看好吗?要求:列式计算,省略答句。

3、 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大组汇报:

1) 学生说想法。(教师可提示:要求什么?哪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你?)

2) 谁来列式?说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板书:

3) 你能把这两个式子和并写成一个式子吗?

板书:25×3+25或25+25×3

= 75+25

= 100(盏)

5、 第二种解法

1)还有其他方法吗?

可能出现的算式是:

A. 4×25 问:可不可以这样列式?有没有道理?

B. 1+3×25 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组员听听。

C. (1+3)×25

2) 学生能说出的就让学生讲,学生不能讲的就由老师提示。

我们刚才说了“把兔子灯看成是1份,那么莲花灯就有这样的3份,一共有1+3=4份。”我们还知道“每份是25盏”,那么4份有几盏呢?

边说边媒体演示:

逐步形成以下板书。

6、 比较:这两种方法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7、 练习:

黑板上所有求和的题目中任选两题。

汇报时,媒体出示线段图

统计哪些同学用了第一种方法,哪些同学用了第二种方法?

(二)差倍问题

1、 尝试练习:球形灯比兔子灯多多少盏?

2、 学生汇报:说说怎么想的。

3、 练习:黑板上另外的有学生提出的减法问题中任选一题

4、 小结:今天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都有什么特点?有几种解法?

三、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1、 选择题:

1) 松树有38棵,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3倍。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

A. 38×3+3

B. 38×3+38

C. 38×3+1

2) 第一层书架上有51本书,第二层书架上的数是第一层书架的3倍,两层书架上的书相差多少本?( )

A. 51×3-51

B. 51×(3-1)

C. 51×(3+1)

3) 学校买了足球15只,买的篮球比足球多6只。足球和篮球一共买了多少只?( )

A. 15×6+15

B. 15×(6+1)

C. 15+6+15

2、 兔子灯有25盏,________________,莲花灯和兔子灯一共有多少盏?

学生自由补充条件,其他学生随机回答。

四 小结

五 板书:灯市

六 作业

1 体育室有排球14只,足球的只数是排球的3倍,足球有多少只?足球比排球多多少只?

2 超市里有24箱酸奶,橙汁是酸奶的5倍还多9箱,橙汁有多少箱?两种饮料一共有多少箱?

3 有甲乙两个粮库,甲库存粮123吨,乙仓存粮比甲仓的3倍少20吨,甲乙两个粮仓共有存粮多少吨?(用两种方法解答)

七 反思: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问题解决》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