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第5册第四章-混合运算

第一朵杏花教案

发表时间:2021-09-13

第5册第四章-混合运算。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5册第四章-混合运算”,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积(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教师出示:

16×4+18 18+4×6

69÷3-14 50-35÷5

先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分组计算,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

二、创设情境.

问:同学们都去过商店买东西吧,要算一算买来的东西共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今天,我就要去商店去买两样东西,请你们帮我算一算需要用多少钱?

出示动画“混合运算”,问:看图谁能先说说我要买些什么,然后列个算式表示要花的钱数?

学生汇报并列式,引出例1.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理.

1.尝试计算:16×4+6×3

(1)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3)学生汇报,研究算法.(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6×4+6×3 16×4+6×3

=64+6×3  =64+18

=64+18  =82

=82

(4)比较异同,总结算法.

分析比较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算法:求两个乘积的和,要先算出两个积后才能相加,所以加号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运算,这样会更简便.

2.改变例题,学习例2.

(1)将例1 16×4+6×3变为:

16×4-6×3 16÷4+6÷3

16×4+6÷3 16÷4-6÷3

(2)学生独立选做,可任选一题,也可全做.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3.归纳推理,总结规律.

讨论:观察比较,例题中的4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两个乘积的和(或差),求两个商的和(或差)以及一积一商的和(或差)的混合式题,都要先算出积,或商,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两个除法也可以同时脱式,一乘一除.

4.初步练习,深化提高.

计算:588÷7-29×2=?并思考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方法,强化知识.

1.计算下面各题.

39÷3+48÷6 24×4-42÷3

17×4-12×4 81÷3+4×6

2.小强买3支铅笔,2本写字本.看图算出买铅笔和写字本各用了多少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四、质疑,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接龙游戏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混合运算顺序.

游戏准备

教师制作一份或几份本节所学的混合运算式题卡,写好脱式格式.

游戏过程

1.发给每个学习小组或每行学生一张,由全组(或全行)同学按照一定的程序共同完成.如:第一个同学画出运算顺序、第二个同学完成第一步计算,第三个同学完成第二步计算……依此类推,最后一个同学检查.

2.全班汇报交流,哪组完成的又对又快为优胜组.

智填运算符号

游戏目的

引导学生巧选运算符号,加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训练,培养计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戏材料

1.4开白纸8张,教师出比赛题用.

2.学生每人准备1支水彩笔.

游戏程序

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都知道+、-、×、÷、()等都是运算符号,使用不同的运 算符号可以取得不同的运算结果.巧妙使用运算符号,还可得到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在4个3中加上不同的运算符号,我们可分别得出0、1、2、3、4、5、6、7、8、9、10十一个结果.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题目,请同学们分组按要求添上运算符号,看哪个组 填得又对又快.

2.分发第一组题目(教师自已出题)wwW.Jab88.cOm

例:4 4 4 4 =0

3.讲评第一组题目,分发第二组题目(教师自己出题)

例:5 5 5 5 =2

注意事项

1.出题后,可给几分钟让小组长进行分工,然后各组统一开始填.

2.只记小组成绩,鼓励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启发、帮助.

扩展阅读

四则混合运算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则混合运算”,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在教学式题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先算,再算,最后算来口述式题的运算顺序,减少运算顺序的错误,同时也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业时还要求学生根据式题的运算顺序用简单的画顺序线,以增强运算顺序的形象感。如:第11页例题5: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 42+6(12-4)

(2) 42+612-4

口述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 口述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

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 算减法。

而在教两三步计算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时,我先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让其明白列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

只有多巩固练习,就能熟能生巧,做到四则运算式题的顺序无误,列综合算式条理清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大的收获是差生做式题的计算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总结和“练一练”,练习五第4—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过去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不少内容,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总结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新课

1.讲解四则运算。

提问:我们过去学过哪几种运算?(板书: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说明: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统称为四则运算)

追问:四则运算是指哪几种运算?

说明: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板书:法、减法——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板书:乘法、除法——第二级运算)

追问:第一级运算指什么?第二级运算指什么?

2.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提问:谁来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有几种情况,它们的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

3.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顷序。

(1)请同学们看第21页上面的三组题。

提问:第一组两道题的运算有什么特点?

说明:第1题只有加法和减法,都是第一级运算,我们说它只含有同一级运算。

提问:第2题是不是只含有同一级运算?为什么?(乘法、除法都是第二级运算)

指出: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即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所以这两题都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板书:只含有同一级运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提问:这两题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为什么要从左往右算?

指出: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计算。(板书:要从左往右算)

(2)提问:第二组两道题各含有几级运算?(板书:含有两级运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提问:这两道含有两级运算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也就是先算哪一级运算再算哪一级运算?(板书: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提问:第三组两道题有什么特点?(板书:有括号)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后一题。

集体订正,注意提问第1题小括号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括号里有两级运算也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提问:有括号的算式要怎样算?(板书: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小结。 -

提问:根据刚才三组题的计算,你能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请同学们把课本上总结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自己默读一遍。

三、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让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指名两人口答后两题的计算过程。

2.做练习五第6题。 ·

提问:这一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数和运算符号排列顺序都相同,但是因为括号不一样,所以运算的顺序也不一样。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做练习五第7题。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买椅子的张数,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校对。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五第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五第5题。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6=2(元)解法二:36=18(元)解法三:123=4(瓶)

3>218>12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答:每瓶便宜1元。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

:混合运算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混合运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探究过程十分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和推理思维教学。如我在教《连加、连减》时,在学生看图(左边3只小鸡,中间2只小鸡,右边1只小鸡)讲图意并列式计算后,我让学生观察3+2+1这个式子里有几个运算符号,3、2、1各表示什么?整个式子表示什么?从而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我们用加法计算,而这种加法式子我们叫连加;接着让他们小组讨论3+2+1这个算式应该怎样算,最后让他们思考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在探究教学中,我用思考题启发学生说话,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肯定、纠正或补讲,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在教连减时,我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的式子(3+2+1)我们把它叫做连加,那这个式子(8-3-1)叫做什么呢?此时,我紧扣“旧”知识,捕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训练点,给学生探究时间,让他们观察、比较、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进而形成初步的探究氛围。

教学设计综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一册中的“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一节计算教学课。它是学好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计算是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因而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项最基础性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3点:一、懂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由于计算教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显得十分枯燥,以往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扎实。基于以上情况,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1)情境激趣,引发思维2)网上探究,合作交流3)强化练习,拓展运用4)全班交流,总结评价。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资源以其它媒体和手段无法替代的情境再现、超时空交流等功能与优势,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操作性平台,为学生呈现了仿真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引导他们积极体验,在特定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支撑下的数学基础性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认知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促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得以牢固地掌握,并达到灵活运用。

教学策略分步阐述(教案模板):

课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学科年级

教学目标

一、懂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

重、难点

信息环境及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分步策略

谈话引入:“小朋友,都乘过公共汽车吗?”

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了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可以清晰地看到车上有8名乘客,随着刹车声响,汽车到站。这时老师问:“汽车到站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通过切换、演示功能,把学生操作后的结果进行展示交流:“原来有8个人,到站后,上来×人,下去×人,车上还剩×人”。接着老师请学生们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刚才交流的结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设置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学会应用。

选择学生三个板块的练习题上传至教师机进行展示教师帮助引导学生作总结评价。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用鼠标移动电脑图像中的人物上车与下车”。

把车上的几个人“拉”下来,再把马路边上的若干人“拉”上了车。

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下,列出了各自的算式,

学生自主地选择点击相应的板块

由学生自己介绍进行全班交流

多媒体技术把生活场景搬进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移动变化、静态的图像与音频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新鲜的操作活动中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的

运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经验的重组建构

通过对经验的唤起,学生在操作和思维活动中理解了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原理等意义,通过意义的建构,感悟并理解了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概念的掌握和巩固,关键在于应用。

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进行强化新知识的练习巩固和应用。

学生在信息技术呈现的图像、声音的激励下,不断体验成功。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1)0.3+1.4+0.7+0.6

(2)1.25脳52脳0.8

(3)5-1.42-0.58

(4)36脳2.5

(5)8.3脳8+8脳4.2

订正口算.(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35+0.65脳0.3+0.7

(2)6.3+3.7梅0.25脳4

(3)10.5脳4.2脳5.8脳10.5

(4)3.14-1.25+0.75

(5)3.28脳2.7+7.3脳3.82

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

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

(1)3.46脳5.4+4.6脳3.46

(2)0.48+0.25脳1.22脳4

(3)18.65-3.4脳2-9.6梅3

(4)3.7脳6.3+2.7脳3.7

师:(1)请学生在篇子上完成下列练习.

(2)(通过直投)请学生叙述计算方法.

(3)请学生讨论总结这几道题的简算特点.

小结:简算有多种使用情况,审题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四、选择你认为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0.7脳0.3梅0.7脳0.3

A.原式=(0.7脳0.3)梅(0.7脳0.3)=1

B.原式=0.21梅0.7脳0.3=0.3脳0.3=0.09

C.原式=0.7梅0.7脳0.3脳0.3=1脳0.3脳0.3=0.09

(2)7.6脳2.7+7.2脳(11-3.4)

A.原式=20.52+7.2脳7.6=20.52+54.72=75.24

B.原式=7.6脳2.7+7.2脳7.6=7.6脳(2.7+7.2)=7.6脳9.9

=7.6脳10-7.6脳0.1=76-0.76=75.24

(3)4.8脳5.2+7.3脳4.8

A.原式=4.8脳(5.2+7.3)=4.8脳1.25=(8脳12.5)脳0.6=100脳0.6=60

B.原式=4.8脳(5.2+7.3)=4.8脳1.25=(4+0.8)脳12.5

=4脳12.5+0.8脳12.5=50+10=60

五、下面各题能否进行简算:(学生讨论研究)

(1)36脳0.42+6.4脳4.2

(2)7.5脳45+2.5脳17

板书:创造性简算

六、小结

师:(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七、板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章家庭作业汇总~


光有知识点的整理是不够的,还要结合练习题的运用,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章家庭作业,来检测一下吧!

第七课《孔孟论学习》

一、 基础识记

1、默写:

⑴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______________不______________,不______________不______________。

⑶“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整内容>>>八年级上册语文《孔孟论学习》家庭作业~

第八课《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初二上册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学计划示例~

1.给下面黑体字注音。

迄今(    )    衙门(    )    谚语(     )    潸然泪下(     )

杜暹(    )    纠缠(    )    歃血(     )    笺笺稿费(     )

多积累文言文现象知识点,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章家庭作业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巩固练习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8—1l题,思考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人

1.提问:能说一说四则运算是指哪几种运算吗?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各指什么?四则混合运算有几种运算顺序?

指出: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揭示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来做一些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板书课题)希望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1.做练习五第8题。

小黑板出示。

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第2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运算顺序在练习本上列出这两题的综合算式。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要把前两步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什么只把加法括在括号里?

想一想,使用括号有什么作用?

2.说一说练习五第9题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依次说出每一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哪几道题在计算时可以用简便方法?

指出:先求两积(两商或一积一商)再求和(或差)的算式里,求

两积(两差或一积一商)可以同时计算、脱式,使计算简便。

3.做练习五第10题。

(1)出示第10题第一组题。

提问:这三小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运算j顷序又有什么不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出示第10题第二组题。

请同桌相互说一说这3小题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这3小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

(3)小结:在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先看清题目,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教学思考题

让学生看思考题。

出示3○3○3○3=1。

提问:要使结果是l,如果用加法,哪两个数相加得l?讲解怎样填可以变成1和0相加。如(3÷3)+(3—3)=1。

如果用减法,可以用1减什么数得1?讲解可以这样填:(3÷3一(3—3)=l或3一[3一(3÷3)]=l。

哪两个数相乘得l?怎样填可变成1x17(板书)

如果变成相同的数相除,得数是几?讲解可以这样填:(3+3)÷(3+3)=1,(3十3—3)÷3=1,(3x 3)÷(3x3)=1或(3÷3)÷(3÷3)=1。

说明:数学有许多奇妙的知识,下面几题都可以根据得数分析该怎样填,每题都有很多不同的填法。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五第9、11题。

家庭作业:练习五第10题第二组,思考题。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附录部分)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附录部分)
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例题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⒈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⑶16乘5的积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⒈完成练一练108页,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五、布置作业

2、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2.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
3.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学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将学习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1、出示109页习题插图和问题,明题意尝试列出算式
(1)先让学生说说场景中有哪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标价是知道的,图中营业员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什么?
(2)根据大家对题意的理解,那么要求一支钢笔和一个订书机总共多少元该我们可以怎样运算?你有几种方法进行运算?
【让学生自己先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然后和同桌讨论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最后交流总结方法,并板书出各种方法。】
2、交流探究结果,并让学生明白每一种算式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说说自己列式时的想法。
3、自己列出的算式进行计算,最后交流计算结果。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两步混合运算算式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根据数量关系为什么要先算?【通过该教学点让学生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4、教学“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1)学生列式计算;
(2)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运算的顺序。
5、总结运算顺序: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1)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2)加以归纳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巩固提高1、完成书本练一练
让学生明确题意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
四、适当总结,完成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剩余习题和第6题(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要完成)

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和作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引入课题
同学们,昨天我到百润发大卖场买了一件80元的T恤,我一共带了100元,你们帮老师算算剩下的钱我还可以买5元一双的袜子几双?学生计算,然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根据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进行灵活的引入,并板书课题。
例:【如果学生情况全部是:100-80=20(元)20÷5=4(双)分步骤做那么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都是用分步骤的方法进行计算的,那么我们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知识—『课题』】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法
1、确定计算方法可能一: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除了分步做外,可能还有“100-80÷5”这样的算式,这时要组织学生充分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例题中问应该先算什么?列成这样的综合算式对不对?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哪一步必须先算的问题?
学生自学课本第34页。
可能二: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也有可能有“(100-80)÷5”这样的算式,这时要让学生说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要在“100-80”加一组括号,用意是什么?学生说明后,立即表扬这样的学生,并让学生开始自学课本第34页。
2、让学生充分感受需要改变这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组织讨论:在自学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3、组织学生感知明确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试一试”,可以指名2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书上,最后校对结果并再一次明确运算顺序。
三、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应该先算什么?
(2)、任意选择2题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集体校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分组完成每组算式,并让3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3组题;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说说运算顺序的不同,并校对结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读题,尝试自己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指名2位学生进行计算【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学生板演,一差一优有利于发现问题】;
(2)就板演结果进行校对结果,口头统计学生错误情况,并指出错误同学的错误,明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的理由;
四、简单总结,完成作业P35“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4、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841-41)÷25×4讲评学生容易有的错误:=800÷100=8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指出: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第二步算式中有除有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级的,应该按顺序来计算。
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240÷40+20×2=52240÷40+20×2=890-30÷3×5=400
90-30÷3×5=100建议学生:(1)按现在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结果;(2)自己尝试添加括号;(3)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试。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编题组练习:
(1)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女生有15人,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人?)指出: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它只要一步就能解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板书:男生+女生=总人数
(2)现在我们要改遍这题,“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
这两句不变,把“女生有15人”这句信息不直接告诉,可以怎么说?(比如:女生比男生少10人)这样题目就变成了两步计算的问题了。
比较两题:什么没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没变)在列式的时候还是要“对号入座”:男生“25”,女生“25-10”,加起来的的时候,可以把表示女生人数的“25-10”加个小括号,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
(3)现在继续改编,要把这题改成三步计算的问题,信息“男生有25人”可以怎么改?(比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5人)
这句信息是变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变了吗?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列式:男生“15×2-5”,女生“15”,再把两部分合起来。
比较小结:解决实际问题从一步发展到三步,其实很多题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不变的,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这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再做到“对号入座”。
2、书上的第8题,学生读题,说说这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式:边长×边长=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
介绍:铺砖时,这间房子的面积是不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铺的方砖面积比较小的时候,需要的块数就会比较多;反之,方砖的面积比较大,需要的块数就比较少。“小面积×块数=大面积”,这里的小面积指的是方砖的面积,大面积指的是房间的面积。这个关系式还可以反过来说“大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块数=小面积”。学生列式解答该题。
3、书上第9题,学生读题,说说该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
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要注意学生提的问题是否都合适。

练习十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检查口算本练习情况、布置今天的口算作业。
一、完成书上的练习:
1、第1题:(1)学生看题后,把每个算式的第一步先划线,再交流。(注意第1小题可以同时先算乘法和除法。)
(2)把这四题做在作业本上。
(3)补充75×12、280÷35的简便算法:75×12=(25×4)×(3×3)=100×9=900280÷35=280÷7÷5=40÷5=8做完后交流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2)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第2题:你能直接在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审题:要“直接”比,不是在计算之后。
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判断的依据。
3、第3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各算式的特点(如左边两题是连加,右边的是连乘),可以如何简便?各是运用了学过的哪些运算规律?
指出:不能随意改变运算顺序,而是要依据一定的运算规律。交流后,把这4题写在作业本上。注意小括号的运用。
4、第4题:学生看懂题意,先说说这题要用的基本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
再读第一个问题,说说在估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把单价看成某个接近的整百数)说说最后估计的结果是多少?
算一算:学生在本子上完成这题的计算。
比一比:把估算的结果和列式算得的结果比较,说说估算和笔算价值分别在哪里。
二、布置回家思考p.42的思考题要求用脱式计算在自己的本子上。(能做几题算几题)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评昨天的回家作业(p.42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填写符号后,用脱式计算):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1、(3+3)÷(3-3)=6÷0=6指出:除数不能为0,“6÷0”这个算式没有意义;2、(3×3+3)÷3=9+3÷3=12÷3=4
指出:括号里有2步,先算乘,加没算,移的时候要把括号也移下来。3、(3+3)+3÷3=6+3÷3=9÷3=3
指出:看计算的过程,先算加,再算加,最后算除;但开始的算式应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加。所以还应加上“[]”,变成“[(3+3)+3]÷3”4、[3×3-3]÷3=[9-3]÷3=6÷3=2
指出:在小括号的基础上,才有中括号,不能直接写中括号。5、补充:3+3-3+3=6-6=0或3×3÷3×3=9÷9=1
请学生说说上面两题对吗?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算式怎么改得数就对了?通过上面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学生练习:
,请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再一一交流。提醒:第1题除和乘可以同时算。
三、布置作业:第6、7、8题
其中第7、8题要求学生写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检查回家做的计算作业。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让学生看图后说说图的意思,老师整理成:合唱组:84人
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美术组:是航模组的2倍
看信息,分别让学生说说“航模组”、“美术组”的人数应怎么列式。板书问题: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问:解决这个问题用到哪个基本关系式?板书:合÷美=几倍
2、“对号入座”,对照关系式分别写上“84”、“(8+6)×2”。问:在它们中间添上“÷”行吗?为什么?(结合黑板上的算式,让学生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发现最后算的算式没有意义,不是我们想要的。)那我们想要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呢?要实现这个想法,得请中括号来帮忙。老师添上中括号,说清楚它的写法。指导读:84÷[(8+6)×2]
3、说一说:昨天我们讲到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一是括号、二是乘除、三是加减,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中含有了中括号,运算顺序又该是怎样的呢?
先指名结合每一步算式的意义说,再指出:同样是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4、学生练习,完成书上的例题
二、巩固练习:
1、在自备本上完成:540÷3+6×2,540÷(3+6×2),540÷[(3+6)×2]指名板演,结合讲评发现问题,强调正确的运算顺序。
2、第3题。
看图后,请学生说清楚该题的信息,并说说列式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三、学生自己阅读,了解“你知道吗?”
四、学生作业:完成p.40剩下的练习。

练习十二(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适时渗透法制、德育教育,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制哩念。教学重点: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前几节课学习的混合计算进行练习,比一比谁练习得最好。(板书课题)
⒉口算
90÷3012×578×2270÷903×1557÷3200÷5027×396×12280÷40
4×1960÷15
二、整理混合运算顺序
⒈运算顺序。
⑴出示:280+120÷10280+120×10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⑵出示:30÷6×530-6+5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⑶出示:(120+150)÷9017×(78-29)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⑷提问:刚刚计算的几道题可以分成几类?应该怎样计算?
⒉完成练习五第2题
⑴出示:480-180+6031+2×30240÷4×20480-(180+60)(31+2)×30240÷(4×20)请同学们分组分别进行计算。
⑵比一比。
提问: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三、实际应用
⒈完成练习十一第5题。
①出示题目列表。提问: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来计算。
②指名请同学们说说解题思路,并相应地说综合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
⒉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①出示第6题的3小题。提问: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同学们独立完成。
③分析、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第1、3、4题

练习十二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体会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体会到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复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二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⒉口算:
720÷90484÷2450÷5028+4213×4840÷21360×265-1756+8
⒊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87-49+21(90+70)÷80100-5×1332×(47-17)
二、灵活运用
⒈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⑴出示题目:请同学们一线一组地算一算。
⑵比较: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关系?
⑶小结:能过这组题的计算,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数边续除以两个数,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果相同。⑷组织同学们分组举例,并证实以上的结论。
⒉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⑴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比较。
⑵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题比较时的思考过程。
⒊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同学们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是纠正。四、全课小结:通过练习,你有那些收获?
十二、布置作业

语文第8册第四单元备课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语文第8册第四单元备课,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读课文《果断的判断》《语言的魅力》《六个馒头》

略读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4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42个生字

2、能说出课文的大意,并提出不懂得问题

3、用“和谐”“目的”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的正确判断;要有同情心,要善于体贴尊重人、乐于帮助人、乐于奉献,并感受语言的魅力。

6、继续学习体会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意义。

三、重点分析:

1、继续学习体会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意义

2、了解法国著名诗人用语言帮助盲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句

四、难点分析:

1、能说出课文的大意,并提出不懂得问题

2、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的正确判断;要有同情心,要善于体贴尊重人、乐于帮助人、乐于奉献,并感受语言的魅力

3、体会《六个馒头》中同学间的纯真、丰厚的友谊。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延承上一学期默读课文的学习,继续有关于默读的训练。此外,依旧重视学生在学习课文中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写作内容与课文联系比较紧密,可以把读写结合起来,在学习《语言的魅力》后就让学生尝试写作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的能力,查字典及积累词语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能力,通过介绍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

七、课时分配:

精读课文《果断的判断》《语言的魅力》《六个馒头》分别两课时

略读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一课时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4为三课时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查老师这节课是利用我镇的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总体来说预设目标达成,课堂导学服务于课堂生成,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悟,乐学,会学;查老师有个绰号叫幽默大师,今天大家都见识了,他不愧这个称号。虽然我们老校区没有多媒体,平时学生借助这个就没有,但查老师仍然选用多媒体辅助性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成课堂导学高效,着眼学生发展,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下面我就说说听课后的几点感受:优点很多:比如: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利用唱歌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来了,老师就开始进入正式上课,老师害怕学生还沉浸在游戏里,就故意将课题板书错误,看学生是否能发现,从而到达老师的目的,就很好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查老师从学习目标的设定上说:1、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充分体现新课标、教材、学生和谐统一。2、重难点突出,具有操作性和可测性。在学情展示环节:先让学生组内对子互查预习情况,进行对子、小组交流、讨论、纠错、汇报,教师准确知晓预习情况,充分了解学生问题、分析问题和提炼问题,很好地过度到合作探究环节:首先设计的问题紧扣教学重难点,具有探究价值。从课中来说,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合作机制健全,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有效的、选择性的进行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独立做,再在小组内对学,出现问题再在小组内群学解决,学习习惯良好,思考交流讨论时间充足,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组内汇总展示汇报有序进行。并且在学生讨论时,查老师深入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学情,不是当旁观者,从而能将学生暴露的问题在全班及时纠正,真正达到了学生会的不讲,就讲学生不会的。运用学案导学,结合实际,查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导学案,一切预设服务于课堂,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课堂灵动,生动。教师精讲,方法指导,思路点拨适时,交流、质疑、纠错、汇报、补充、评价、完善及时,有效调控,恰当处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氛围宽松和谐,学生能大胆指出老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像以往的课堂如果学生指出老师的问题,就会觉得不尊重老师而不敢说出来,体现人文性。老师为学生设定的课堂检测紧扣主题,激活思维,设计不同梯度的习题内化知识,由易到难,做到训练到位,触类旁通,这是从设计上说。从学生的学习上说,老师遵从学生学习知识的发展规律,每次习题练习都是让学生先独做,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发现组内成员有疑难问题就在小组内相互帮忙解决,老师只是在各小组内巡查点拨。为了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查老师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尝试课堂总结,注重反思与体验,简洁明了,具有概括性,便于知识的梳理。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你说这样,我说那样,相互补充,就将本节课的只是梳理出来了。为了下一课的精彩,查老师为学生设定了本节课的预习目标,让学生齐读预习目标,让学生明白下节课的学习新

知是什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能回家自学,查老师利用课件将旧知与新知有效连接,为学生自学做好铺垫,找准切入点;查老师的引领环节达到引而不讲,导而不说,方法指导做到明确、具体、有效;做到导学引领简单、清晰、明了。并布置课后延伸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究,自主学习,给学生留白,查老师这样说,我认为不相等的,不信你们下来算来看看,这样学生就会去动笔算算自己开始猜想的是否正确,给予思维拓展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探究提升。

但我也有几点建议:1、板书不够规范,这是我与查老师都有的毛病,老师的板书不规范,学生就受到我们的影响,导致上来板书也不规范。2、查老师在课中说了一句错了算了,我认为应该说,孩子有错是正常的,老师都有犯错的时候,只是以后认真思考,你也会是最棒的!3、评价表的价值应该体现,也就是上完了一节课,学生们的表现都在上面表现出来了,哪个组获得冠军组,评出来对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说的这些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意见,说得不对不当的地方望查老师理解,包容,同时,其他老师批评指正,我们共同进步。

混合运算巩固练习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练习四第5一11题和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混合运算的三步式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按运算顺序计算已经学习的三步计算式题,使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二、组织练习

1.口算练习四第5题。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

2.做练习四第6题。

然后集体口算一遍。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观察,每一道题对不对,错在哪里。让学生改在练习本上。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不能从左往右先算165减657第2小题的小括号为什么不能去掉?

指出: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小括号里又含有加(减)和乘(除)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小括号在题中能够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所以不能随意添加或去掉小括号。

3.做练习四第7题对比练习。

(1)做第7题第一组。

小黑板出示。

提问:这一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为什么?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把这三道题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检查计算结果。

提问:这三道题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指出: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的式题时,一定要先看清题目,确定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按运算顺序一步一步正确计算出结果来。

(2)做第7题第二组。 ‘

小黑板出示。

提问:第二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谁来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三道题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这说明我们在计算时除了看清数和运算符号之外,还要注意什么?

(3)小结:这里两组题,每一组题里虽然数和运算符号的排列次序相同,但因为有的有小括号,有的没有;有小括号的题括号的位置也不一样,所以运算顺序就不同,这样计算的结果就不一样。因此,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一定要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4.根据要求加小括号。

小黑板出示。

提问:如果不加括号,最后一步算什么?能根据后面的要求加小括号吗?

学生口答,老师添括号。

38x3+372÷6……最后一步算除法

38x3+372÷6.….·最后一步算乘法

说明: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就能改变运算顺序。这就是说,如果在一个算式里,要改变顺序把某一部分先算,就可以把这一部分括在括号里。

三、解答思考题

1.解答第一组题。

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思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的结果相等吗?为什么?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反馈:左边的算式表示把4个47和1个47合起来是5个47,右边的算式先算4加1得5,再算47x 5也表示5个47,因此这一组题的得数相等。

2.解答第二组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些运算顺序,你们根据已有的这些知识,判断一下这第二组题的得数是否相等。

指名几个学生口答。

说明:200÷2x4含有乘、除运算,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除法再算乘法,200÷(2x4)有了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两道题的运算/顷序不相同,因此第二组两道题的得数不相等。

四、布置作业 ·

课堂作业:练习四第8题。

家庭作业:练习四第9、10、ll题。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讲了三课新课,而这一单元又是二年级最难的一单元,讲的效果很不好,反思这一周的教学,我需要改进以下几点:
1、教学混合运算时,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规定性”。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一年级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小括号的作用,因此要理解“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并不困难。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没括号的情况下,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顺序进行计算,不同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这一内容。在学习的初级,我结合我们学校大课间出场的顺序,用打比方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规定。我将二级运算比作二年级,一级运算比作一年级,当要出场的都是二年级或者都是一年级的时候,谁先出场呢(同级运算)?学生会回答:谁排在前面谁先出场(从左往右的顺序)。如果又有二年级又有一年级呢?根据已经积累的我校学生出场顺序的经验,学生回答:二年级先出场(不同级运算,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这样,通过打比方的方法,避开了学生认为理解比较困难的数学名词,理解和记忆起来比较方便。我还通过教学生简短的儿歌“先乘除来后加减,小括号里算在先”进一步帮助学生记忆。在计算之前,即便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也会要求学生要把先算的部分下面划横线,并问一问自己:这部分为什么先算?通过这些方法,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作为学生学习的“拐杖”。绝大多数孩子借助这一拐杖能够较好地完成混合运算的学习,但是也有绝少数孩子在计算的顺序上还是会有所混淆。
2、教学脱式计算时要规范写法。
由于脱式计算是本单元才开始正式学习的,在此之前,学生都是以直等的方式写出得数。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过程书写的规范。由于学生对将两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感觉有困难,我在教学中教学生使用“等量替换法”,将第一步算式中的算式部分替换第二步算式中的对应的数,替换完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要不要加小括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我的这种方法,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在要不要加小括号的问题上有所混淆。
3、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解决没有中间问题的两步问题,并列出综合算式。
这是本单元最难的部分。因为在这一内容中,学生要先从数学信息和问题中,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解答,然后才能根据中间问题得出的答案解决最终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教师要逐步教学生学习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边画图,边分析数量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隐藏的中间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因为有的学生面对较复杂的两步问题时,不愿或者不能仔细读题,而是用题目中的数量加减乘除乱列一气,中间也会出现有的孩子明明是乱做的,但是由于二年级乘法法都只学习了表内的,学生很容易根据数字的大小投机取巧。所以有的孩子虽然解答正确,但是算理却是非常不清晰的。为了避免学生钻这个空子,在分步列式时,我注重让学生说(写)出第一步算出了什么?第二步算出了什么?这样学生对算理是否清晰就一目了然。列出综合算式时,我强调学生列完以后一定要思考:需不需要加小括号?(这个算式加小括号会先算哪里?不加小括号会先算哪里?哪种跟题目的要求是一致的?)
整体来说,这个单元的内容是本学期最难的一部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以后,学生还需要经常练习以巩固学习效果。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信息窗1进入景区

教学内容:教科书108页—109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1、泰山风景图片欣赏。

2、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旅游团去泰山游玩。

学生欣赏图片

通过欣赏感受泰山的雄伟,为下面的学习奠定感情基础。

活动二

1、(课件演示坐车来到山下的动画)师:我们已经来到了进山的入口处,如果你是我们团的导游,你想知道什么呢?

(板书:旅游团一同有多少人)

2、(课件呈现信息窗1)

师:请你认真观察画面,你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吗?

3、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吗?请试试看,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4、师:谁能上来讲一讲你的方法。

5、这些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6、师:当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在算加法。

7、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可能回答: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需要多少张票?……

学生根据画面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导游说:“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

游客说:“还剩5人。”……

学生尝试解决,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自己的想法和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9+9+9+9+5

先算9×4=36(人)

在算36+5=41(人)

9×4+5

5+9×4……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重点明确:这几道算式都是先求4个组的人数,在加剩余的人数。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学生自由发言。

关注学生能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关注学生能否找出同来解决问题的信息。

学生独立探索。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会交流,及表达是否清晰条理。

关注学生能否讲清自己的想法。

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景明确运算顺序。

关注学生能否对不同方法进行评价。

活动三

1、(课件出示司机拿钱交款的画面)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了?

2、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板书:应该找回多少元)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4、师:对这个同学的方法,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小型车:4元每辆,大型车:6元每辆

司机要交3辆轿车的停车费,他拿出来50元。……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要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解自己的思路,可能出现的算法:

(1)4×3=12(元)

50—12==38(元)

(2)50—4×3=38(元)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回答。

能否认真观察画面,寻找有用信息。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讲解算式的含义。

在相互的质疑、解疑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活动四

1、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2、师:当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里都有乘法,都含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

都是先算乘法。

能完整清晰地发言,并能专心倾听别人的讲话。

活动五

师:请大家完成教科书110页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关注是否能掌握乘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活动六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评价是否公正客观。

《第5册第四章-混合运算》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第一朵杏花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