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发表时间:2021-09-13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教学设计。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各要素应该协调发展。

教学建议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材分析

陆地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许多要素共同组成的,这种组成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间产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表形成一个特殊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综合体。教材一方面通过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箭头表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并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特点印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教材以植被的变化引起环境变化以及碳元素的变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等实例说明当陆地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材分析

从全球看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但在不同地区,无论是自然地理过程还是自然地理特征,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地域分异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教材提出地域分异的概念,并从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现象入手,配以“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

第一,纬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配有两幅景观照片“热带雨林”和“苔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两个极端实例,说明不同自然带,其差异十分明显,并指出产生这一分异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使赤道到两极的热量状况差别显著,所以纬度地带性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由于热量对水分条件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纬度地带性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分布是沿纬向延展,沿经向更替,并具有全球分异的规律。

第二,经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选择了“温带森林”和“温带荒漠”两种景观,说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分布是沿经向延展,沿纬向更替,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

第三,垂直地带性分异,以“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由于海拔不同引起不同高度水热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出现垂直分异,其分布是沿同一水平方向延展,沿垂直方向更替,低纬度地区的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类似。这种垂直分异只有在一定高度的山体才会出现,而且纬度越低,分异越显著。

教材分析地域分异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地狱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教材中没有出现“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这几个地理名词,而是以“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出现,并且对三种地带性分布规律没有做总结,教材这一处理方式是为了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教材在最后也出现了非地带性概念,但没有列举实例,出现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如果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例说明,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建议

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建议从图像或实例入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由此出发,分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关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实例出发,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西北内陆各自然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形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或者以学校所在地为例,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更熟悉,更亲切,更具有感性认识,分析实例后,教师应说明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也是整体性的表现。如果学校所在地与西北内陆地区环境差异较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比较,由于什么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陆地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当陆地环境中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地理环境,最后应落实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性这一事实。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景观图片,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和“苔原”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两个地区在植被上的差异,并由此分析产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而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导致热量的差异,结合第二单元关于气候分布规律,说明自然带的概念和以热量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特征,具有全球性的分异。以此类推,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多少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特征,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显著。分析“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垂直分异特征,在分析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例及海拔,并将二者对应分析引起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并提示学生垂直分异是否显著与山体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密切相关。最后教师应明确,除地带性分布较好的体现了地域分异外,非地带性的分布同样说明地域分异,教师可以列举实例,例如由于海陆分布因素使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地形起伏,使安第斯山南侧东西气候具有显著差异等,以此说明非地带性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③自然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图片,①热带雨林与苔原;②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荒漠; 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叠加;④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教学过程】

(引课)根据所学的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各要素知识,请同学说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阅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

(提问思考)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

(板书)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①阅读教材中图片“热带雨林”和“苔原”)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了解可知,两个地区的某个自然要素发生变化,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就会有较大的差异,读图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两个地区植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中的热量差异产生的。

(出示多面体素材库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复习气候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分布的主导因素,通过知识的迁移,了解自然带纬度分布具有全球规律,说明不同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②,阅读教材中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以水分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在中纬度大陆由沿海到内陆最为显著。

(观察“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说明为什么在中纬度大陆这种差异最为显著。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③,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通过读图验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④和③,阅读教材中“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结合图例观察示意图,说明珠穆朗玛峰由山下到山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前面所提到的哪种变化相似?引起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分布在哪些地区的山脉这种变化较为显著?

(板书)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以水热差异为基础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南北球中高纬为什么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显著?

(板书)4.非地带性分布——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

【设计思想】

对本节教材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所在地自然环境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并由此思考教材中的实例与学校所在地之间的环境差异。第二,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例如通过对气候知识的复习学习有关自然带的分布知识。第三,注意图象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阅读图象,提取、认定加工有效信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找出两个自然带,查找关于这两个自然带: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对于自然带内部反映了整体性,对于不同自然带之间反映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精选阅读

高考地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18讲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考纲要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知识讲解]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文

土壤

生物(植被)

气候

地貌

陆地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图示

表现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都发展变化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参看教材P88第二段、第三段: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事例。

二、地域分异

①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②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低纬度与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带表现明显。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雪线与降水

迎风坡

迎风坡

N

S

基带

S

N

基带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如:

A、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亚寒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B、地带性分布环境的斑状景观:荒漠中的绿洲。

C、使地带性分布发生改变: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景观,东面为巴塔哥尼亚沙漠;非洲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却形成了热带草原。

D、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限制而发生改变: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都紧逼海岸的狭长形态。

③自然带的特点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和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松鼠,黑熊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貂

未发育[能力训练]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如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1—2题。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A.62°N~68°NB.52°N~58°NC.50°N~54°ND.52°N~62°N

北纬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3.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体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D.光热资源4.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一定存在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B.环境整体性就是自然环境是不变的C.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以至整个生态系统D.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

5.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坡向对山地垂直地理环境分布产生影响的()6、“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区域性

7、下列地区的高大山岭中,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最典型的是:()

A、内陆地区B、低纬度地区C、中纬度地区D、高纬度地区

8.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垂直自然带形成的原因是:

(2)珠穆朗玛峰南侧有几种自然带分布,最低处(基带)是什么类型的森林?(3)北坡为什么没有森林带分布?(4)喜马拉雅山的南、北坡,哪个雪线高度低?为什么?

9.读“我国北部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的自然带名称,ABC(2)A—B—C的分布体现了地带性特征,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条件影响较大。

10.读我国某山地垂直剖面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山峰位于42°N、128°E附近,该山峰属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山地。该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2)该山地中的著名火山是_______________,根据火山活动情况分类,它应属于_______火山。(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当地林业生产重点要做好的工作有: 

。11、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各是哪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请将代表自然现象的数字顺序号写在其影响因素后面的括号内。自然现象:A.南半球高纬地区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B.横断山区的"一山有四季;C.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西侧为森林,东侧为沙漠;D.中纬地区自沿海到内陆由森变为草原带,沙漠带;E.河西走廊的绿洲;F.非洲自然带呈带状分布,并且南北对称;G.我国东部自南往北可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温度带。影响因素:(1)纬度地带性()(2)经度地带性()(3)垂直地带性()(4)非地带性()[能力训练答案]

1B、2C、3C、4C、5B、6B、7B8.(1)随着高度的增加,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自然景观也因此发生变化。(2)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3)北坡纬度高于南坡,并且海拔高度较高,水分条件不足,已不能适应森林的生长。(4)南坡的雪线较低,正常情况下,在北半球,应该北坡的雪线低于南坡,但喜马拉雅山南坡面临的是海洋,降水较北坡多,海洋性气候使得这里雪量丰富,雪线较低。9、(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2)经度(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10.(1)长白温带落叶阔叶林(2)白头山休眠(3)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11、(1)F、G(2)D(3)B(4)A、C、E

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一、陆地环境整体性陆地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陆地环境整体性。分析某地整体性时,要以气候为核心,尽量分析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例1:黄土高原整体性,先分析这里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比较多地区发育了温带落叶阔叶林,较少地区发育了温带草原。降水较多,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流水侵蚀强烈。由于不合理利用土地,破坏了植被,导致流水侵蚀加剧,地表变得沟壑纵横。例2:下图为某地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的流量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点拨:植被能够滞留地表水,并通过下渗作用,削弱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所以植被覆盖良好地区,大雨过后一段时间内,流量才增大,并且洪峰流量下降,地表径流最大和最小值差值缩小。例3:下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下,对地下径流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坡度B.植被覆盖率C.降水强度D.地面反射率

答案:D点拨:不同坡度地表径流速度不同,下渗量不同,地下径流不同;植被覆盖率高低影响地表径流流速和下渗量,从而影响地下径流;不同降水强度,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量不同;地面反射率不直接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对地表保护程度的高低排列顺序是

A.丙甲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乙丙

答案:C点拨:地表保护程度好,植被覆盖率高,大量截留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地表径流变化比较平缓,表现为不同降雨量情况下,径流量变化不大。例4: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

答案:A点拨:该图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答案:C点拨:P环节反映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气候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红壤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例5:分析世界主要沙漠的成因:

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地带性规律的比较:

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的特点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

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沿着从滨海向内陆方向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的特点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条件为基础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2.山地垂直自然带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自然景观及其组成成分发生相应的垂直分带变化,称为山地垂直地带性。形成该规律的基本原因是气温和降水随高度增加而变化,在不同高度产生了不同水热状况的组合,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受气候影响,不同高度出现不同自然景观。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和分布规律称为带谱,最下面带(山麓)为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向上排列类似以该水平自然带为基础,向高纬度变化规律。

高山最上部自然带是积雪和冰川,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的下限,称为雪线。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两大主要因素。降雪是积雪冰川的补给来源,气温是影响积雪冰川消耗(蒸发和消融)的主要因素。在雪线以上,补给量大于消耗量;在雪线以下,补给量小于消耗量;而雪线处,从平均状况来看,补给量与消耗量大致相等;雪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冰雪的补给量与消耗量间的动态平衡。如果补给量大于消耗量,则雪线下移,反之雪钱上升。

气温高,冰雪的蒸发量和消融量大,雪线上升,反之雪线下降。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雪线一般也是会逐渐降低;阳坡的气温高于阴坡,雪线高度通常也较高。受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雪线有上升趋势。

降雪量大,冰雪和冰川的补给量大,雪线高度降低,反之雪线上升。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雪线的高度一般也会逐渐升高。迎风坡的降雪量比背风坡多,雪线的高度也常比背风坡低。

某些山地的雪线高度由于受气温和降雪量两大因素综合影响,还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如,由于阿尔卑斯山的南坡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气温高,降雪量小,冬季气温低,降雪多,因而夏季雪线高于冬季。

珠穆朗玛峰南坡为阳坡,从气温考虑,南坡雪线应比北坡高。从降水考虑,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雪线应比北坡低。由于补给量大于消耗量,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

珠穆朗玛峰南坡与北坡的山地垂直带谱有差异:(1)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其所处的水平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地区,在基带以上反映了从亚热带至北极的水平自然带相应的高山自然带。北坡山麓为青藏高原,海拔高,4000米以下的自然带缺失,山麓自然带为高山草原带。(2)北坡从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比南坡小,因而北坡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变化幅度也比南坡小,自然带数目也相应比南坡少。

例题: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答案:C点拨:该山地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说明位于温带地区,北坡自然带靠上,说明水热条件好,为向阳坡,为南半球。

(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B.季风影响C.西风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答案:C点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处的气候类型大陆西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海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南半球温带沿海没有季风气候,只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故C对。

(4)南坡高寒草甸带的上界和高寒荒漠带的下界比北坡相应的自然带高。这是因为南坡为向阳坡和西南季风的迎风坡,纬度相对于北坡稍低,热量和降水条件比北坡好。

3.陆地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地带性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非地带性。

(2)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举例:

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由于南纬56°至65°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因此南半球大陆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②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两侧,同处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处,因而形成为温带荒漠带。

③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④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如荒漠带中呈斑块状分布的绿洲,是由于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我国天山等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形成众多的绿洲,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形成了与周围广大的温带荒漠的地带性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色。绿洲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例题1: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2)题。

(1)该山峰可能位于:

A.阴山山脉B.安第斯山脉南段C.天山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答案:C点拨:该山分南北坡,安第斯山脉南段山地走向为南北,分东西坡,故B错;该山地的基带为荒漠,阴山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基带不是荒漠,只有新疆天山基带为荒漠。

(2)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B.降水多于南坡C光照多于南坡D.海拔低于南坡

答案:B点拨:针叶林需要一定水分条件,天山北坡冬季降雪较多。

例题2: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许多开拓性的进展。读图一,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图二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①,②,③,④。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2)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地貌、气候、河流的影响:

(3)青藏高原隆起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什么规律?

答案:(1)CDAB

(2)整体性规律,地理环境中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和整体的变化。

(3)形成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使地势变得西高东低,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使我国东部成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分布区,河流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例题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内变化柱状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土高原

答案:C点拨:地下潜水位年内变化主要取决于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年内变化,该地区6月份地下水位最高,说明降水最多,7月份地下水位最低,说明降水最少,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6月份为梅雨季节,7月份为伏旱季节。

(2)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B.江淮地区进入伏旱

C.地中海沿岸高温多雨D.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南半球迁移

答案:B点拨: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北半球为7月份,我国夏季没有凌汛现象;此时地中海沿岸处于夏季干旱季节;7月南半球热带草原区处于干季,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北半球迁移。

例题4: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读图完成(1)~(3)题。

(1)该山地是我国著名的

A.秦岭B.黄山C.南岭D.大别山

答案:A点拨:该山东西方向延伸,分为南北坡,并且南北两坡分别属于温带和亚热带,为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为秦岭。

(2)影响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B.热量C.坡度D.土壤

答案:B点拨:秦岭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坡为阴坡,南坡为向阳坡,主要差异为热量。

(3)该山地南、北两侧文化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A.农业景观B.宗教景观C.交通景观D.城市景观

答案:A点拨:秦岭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两侧农业类型不同,北方为旱地,南方为水田。

练习1: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备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②③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②①

答案:A点拨:水土流失导致地表侵蚀,所以①为土壤侵蚀;植被条件差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同时土壤退化也加剧了植被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条件差;地表起伏大导致地表遭受侵蚀,地表侵蚀又进一步导致地表起伏加剧,故②为地表起伏大。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答案:B点拨: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泥沙沉积,河床变高,河水变浅,影响航运。

练习2: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回答(1)~(3)题。

(1)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答案:A点拨:新疆属于非季风区,但天山北坡处于冬季风上风向,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

(2)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B.草原C.草甸D.荒漠

答案:A点拨:丙处位于盆地中,降水稀少,自然植被为荒漠。

(3)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答案:A点拨:甲、乙、丙自然带属于山地两坡差异,属于非地带性。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土壤标本或实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明确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这种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逐步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土壤的物质组成

教材的第二部分,围绕土壤的物质组成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以及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形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具有肥力特性是土壤对于人类和 地理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段教材重点说明土壤的肥力,由于其肥力与组成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从土壤的成分出发,介绍了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这四种物质分别为固、液、气三相,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这种独特的自然体,教材用一幅扇性百分比图表示了理想土壤各组分的比例关系。正是这种独特构成,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及与肥力的关系:①土壤中每种组分的作用及每种组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②土壤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土壤的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另一方面,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只要人们合理利用,土壤肥力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改良和提高,如果利用不当,土壤肥力就会减退。

土壤的形成

由于土壤的肥力特性与土壤的形成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在第三部分讲述了土壤的形成,这部分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特别是植物和微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肥力的大小起决于生物作用,因此教材着重讲述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和影响,首先教材运用一幅“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说明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①裸露岩石风化——形成成土母质,释放矿物养分;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形成原始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累积;③高等植物着生——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丰富并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在了解了土壤形成的基础上,教材运用一幅“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说明生物对土壤肥力形成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有机质的累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通过生物的作用以及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参与作用,经过长期发育,成土母质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教材在说明了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后,在最后一段,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并且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阐述人类对成土过程干预和影响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结果,教材在最后提出人们对土壤利用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育,即人们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人地关系能够朝着协调的方向发展。

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本节教材介绍的土壤是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对于土壤,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对其都有感性认识,对其作用似乎也能够意识到与植物生长或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而对于土壤在整个 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则比较陌生,因此本节教材在开篇首先介绍土壤的概念,并用一幅“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及《说文解字》对土壤的概念加以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从土壤的概念出发,通过“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教材阐述了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三个作用:①土壤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虽然土壤是由其他要素相互作用下派生出来的,但也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它是结合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②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③土壤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使裸露的地表草木丛生,从而改变了陆地环境及整个地球面貌。

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教材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对土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在 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土壤标本,或者条件允许,也可以带学生到郊外实地观察土壤剖面,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

解释土壤的概念,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通过对“土”字含义和图像含义的了解,明确土壤的概念。运用教材提供的“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土壤如何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并通过学生已有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与土壤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迁移,明确土壤在四个圈层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并使学生明确土壤的肥力与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说明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各种组成所占的比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或利用土壤标本了解土壤物质的组分与其肥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土壤合理利用,不但肥力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对土壤的改良可以通过调控养分——增加有机质,调控水分—灌、排结合,调控酸、碱度等措施保证土壤的肥力。这些知识对于城市的学生比较陌生, 教师要利用学生生物、 地理或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引导、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些知识。“土壤的形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土壤标本、教材提供的“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到郊外实地观察,通过观察以及学生已有的关于岩石风化形成风化壳等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土壤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关于“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教师可以列举实例说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如通过开垦、翻耕、施肥、灌溉等,是土壤逐渐熟化,南方的水稻土是人类活动影响比较典型的例子,不利的影响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土壤出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从而使土壤退化。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对土壤这种可更新资源也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设计方案

【 教学重点】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

【 教学手段】土壤标本

【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 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

( 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阅读教材“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 板书)2.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 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

( 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 教学中 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复习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复习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主要表现。(重点)
2.掌握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难点)
3.理解某种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重点)
课前预习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A、B、C、D、E。

2.整体性含义: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的改变。
(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地区的产生一定的影响。
正误判断:
(1)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不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独立,彼此不发生任何联系。()
(3)自然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只影响当地自然地理环境。()
教材整理2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阅读教材P71~P7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成土母质与土壤
(1)岩石风化作用气候与生物作用土壤
(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3)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和化学组成。
2.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间接影响:气候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风化壳最厚的地区是-----。
3.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因素。土壤------的产生与生物密切相关。
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课堂探究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案例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如下图: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破坏森林与绿化造林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案例: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

探讨1:图中显示出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探讨2:土壤的组成物质分别来自哪个圈层?
探讨3:绿色植物与土壤有什么关系?
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2.气候与土壤

3.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图解分析如下:

5.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2)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3)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4)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材料 某区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探讨1: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哪些资源?
探讨2: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起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题。
(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
(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B.整体性
C.地带性D.非地带性
(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课后练习
对点训练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下图为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B.森林破坏
C.气候变化D.围湖造田
2.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整体性特征
二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

3.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4.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
三读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温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干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