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历史教案:《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1-07-28

高三历史教案:《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历史教案:《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文学的繁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归纳、提炼各种文学流派的特征;

②情景再现:有条件可放映《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片,以加深印象;

③历史比较:如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差异。同时,学生可以展开比较、讨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特点,一个是颓废、迷茫,一个是充满朝气和激情,分析其中的历史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JaB88.cOM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三,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① 概述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② 概述了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英国著名作家雪莱的诗《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首诗风格上有什么特点?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结尾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寓意深远,余味无穷,一百多年来成了人们广泛传诵的名言警句。“冬天”和“春天”分别有什么含义?“冬天”象征着反动势力,寓意革命道路的艰难与曲折;“春天”象征着新的生命的诞生,意味着革命即将取得胜利。雪莱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作者在诗句中表达了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启蒙思想幻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荡、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含义:什么是浪漫主义文学?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张扬。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特点: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

3、作者和作品:

国家

作品

主要内容

雨果

法国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和黑暗。

雪莱

英国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海涅

德意志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19世纪30年代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含义: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2、特点:

(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作家与代表作:

国家

作品

主要内容

巴尔扎克

法国

《人间喜剧》

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欧也妮·葛朗台》通过葛朗台的发家史及其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社会为背景,以伏盖公寓(高里奥老头的寓所)和鲍赛昂夫人的客厅为舞台,描绘了贵族子弟拉斯蒂涅堕落的经历和高老头被女儿遗弃的悲剧。

狄更斯

英国

《大卫·科波菲尔》

自传体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狄更斯在小说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这里有一条交易法则:‘欺骗他人,因为他们要欺骗你。’这是真正的经商之道。”

普希金

俄国

《叶甫盖尼·奥涅金》

诗体长篇小说,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安娜·卡列尼娜》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高层首长卡列宁的妻子,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年轻的伯爵渥伦斯基。二人产生了真爱,不顾一切地私奔,从而展开了一场爱情悲剧。表面上是写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失足的事情,实际上展示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安徒生

丹麦

《卖火柴的小女孩》

描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夜被冻死的故事,批判了当时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揭示旧社会贫富悬殊的问题,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穷苦悲惨的生活。

易卜生

挪威

《玩偶之家》

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马克·土温

美国

《百万英镑》

描写了一位美国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钞票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小结: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发生在19世纪,当时,正是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之中。19世纪的文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去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的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早期)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作家

国籍

代表作

主要内容简介

萧伯纳

英国

《苹果车》

抨击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叙说了一个真诚的音乐家是如何反抗虚伪轻浮的社会,从而在与社会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它是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历险记。它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作者用他对音乐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态堕落的艺术与健康奋进的音乐之间的斗争,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

(2)现代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

②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③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概念:所谓现代主义,实际上指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艺迥然不同的许多思潮和流派的总称。20世纪20~30年代是现代主义流派的繁盛时期,当时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等。后来,又出现了荒诞派、美国的黑色幽默派和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等。

2)主要特征:

①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文学家及代表作:

作家

国籍

代表作

主要内容简介

海明威

美国

《老人与海》

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老人桑提阿果独自在海上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小船边上。但是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昭示“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贝克特

爱尔兰

《等待戈多》

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2、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1)特征:

①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③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

④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2)代表:

作家

代表作

主要内容简介

高尔基

《母亲》

作品通过弗拉索夫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觉悟、成长的过程。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

3、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

(1)特点: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人物及作品:

作家

国籍

代表作

备注

泰戈尔

印度

《戈拉》

1913年他以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

鲁迅

中国

《呐喊》集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索卡因

尼日利亚

《森林之舞》

《阿凯的童年》

198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非洲人。

小结:

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学流派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三种。注意掌握每一流派的特点、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同时,也要注意俄国的普希金也属于浪漫主义代表,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则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杰出代表。

另外,在讲授本课内容时:

第一,要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介绍现代文学的社会主义、西方的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亚非拉美现代民族主义等文化。并以此为背景评价具代表性的文学家及作品,讲授时要注意各类型的历史环境、阶段性发展和艺术特征,还要注意彼此在发展中的相互借鉴,从而展现现代文学的多元化和交流、融合的趋势。

第二,向学生讲清我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已从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果中汲取了必要的营养。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相互交融、吸收,从而相互生长、发展;在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应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相关阅读

高三历史教案:《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的历史教案》教学设计


【考点清单】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重点知识是: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重点知识是:“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重点知识是: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知识梳理】

一.中国现代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美苏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2.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导弹,进一步加强了国防力量。

3.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4.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二)载人航天

1.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的航天技术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三)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作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东方魔稻”。

二.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背景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2)意识形态领域混淆了两类矛盾。

内容

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成就

长篇小说繁荣。电影艺术生机勃勃。戏剧创作百花争艳。学术争论热烈。

曲折

(1)原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文革”。(2)表现:①政治批判扩展到学术领域。②知识分子错划右派。③“双百”方针被篡改和歪曲。④“样板戏”独占舞台。⑤文艺界“百花凋零”。⑥科学研究停滞。⑦图书报刊萧条。

文学艺术的春天

(1)原因:①清算极“左”路线。②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2)表现:①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②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经验教训

(1)正确贯彻执行“双百”方针能直接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2)脱离“双百”方针就会阻碍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3)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人民生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现代中国的教育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制定方针政策:(1)建国初,确定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2)全面建设时期:①制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②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建立半工半读学校教育。

2.成就:(1)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动乱中的教育

1.动乱:(1)大中小学一度停课;(2)1966年夏废止高考制度;(3)20世纪70年代初,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危害:人才缺乏,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与国际差距拉大。

(三)教育的复兴

1.文革后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倡导尊师重教。

2.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思想。

3.80年代:提出教育“三个面向”;制定《义务教育法》;中等、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招生和分配改革。

4.90年代:实施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教育投入和办学力量多元化,启动“希望工程”。

6.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4)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起了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技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变革力量。(2)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二战后,科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系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力量。(3)科技使管理日益现代化。科技在管理中广泛运用,使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科学与管理相结合,使生产力实现了大发展。总之,它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

3.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从经济常识看:(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2)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3) 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人类基因组草图从一开始就是个国际合作计划,由美国启动,英、日、法、德、中科学家先后加盟。从哲学常识看:(1)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如人类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促进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又面临着基因垄断、基因成果被过分用于追求商业利益等新问题。(3)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政治常识看:(1)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2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促进经济的发展。

4.“双百”方针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1)内涵:①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②“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而言,“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现实意义:①“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③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背景、内涵和意义方面的不同。

背景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同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②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③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内涵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学派就其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政”。(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

意义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体现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6.现代中国教育的经验教训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4)从本国国情出发;(5)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7.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

(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教育。(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8.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类 别

时 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两弹“一星”

20世纪60年代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国防能力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载人航天

2003年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农业技术

1973年

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对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紧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机

1983年

“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我国首次研制每秒运算上亿次的计算机

生物技术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是中国首次合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三,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①概述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②概述了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

②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

②情景再现:;

③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差距。有些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难点问题更是应该多角度进行解决。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初步把握本课概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引导学生朗诵英国著名作家雪莱的诗《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师:1819年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那么,这首诗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生: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师:说得很好。“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结尾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寓意深远,余味无穷,一百多年来成了人们广泛传诵的名言警句。那么“冬天”和“春天”分别有什么含义?

生:“冬天”象征着反动势力,寓意革命道路的艰难与曲折;“春天”象征着新的生命的诞生,意味着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师:雪莱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作者在诗句中表达了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浪漫主义文学”。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问题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

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艺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

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

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开始大量暴露出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从创作特点来看

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步骤如下:

1.教师列出探讨问题的角度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引导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讨论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学流派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三种。注意掌握每一流派的特点、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同时,也要注意俄国的普希金也属于浪漫主义代表,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则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杰出代表。另外,从教材中提到的作家中,分清哪些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1.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2)特点(3)作者和作品

2.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2)特点(3)作家与代表作

3.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的西方文学(2)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文学(3)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

十、教学反思

结合你所了解的历史事实,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二、预习内容

(一)浪漫主义文学

请找出浪漫主义文学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并且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作品

(二)现实主义文学

请找出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并且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作品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找出20世纪的西方文学产生背景、主要特征以及代表性成就

2、找出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特征和代表性成就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2.认识上述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3.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形成高尚的文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第一目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启蒙思想幻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荡、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2、特点: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

3、作者和作品:

作者

国家

作品

主要内容

雨果

法国

《巴黎圣母院》

雪莱

英国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海涅

德意志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第二目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19世纪30年代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2、特点:

(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作家与代表作:

作者

国家

作品

主要内容

巴尔扎克

法国

《人间喜剧》

狄更斯

英国

《大卫·科波菲尔》

普希金

俄国

《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安娜·卡列尼娜》

安徒生

丹麦

《卖火柴的小女孩》

易卜生

挪威

《玩偶之家》

马克·土温

美国

《百万英镑》

第三目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的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早期)

作家

国籍

代表作

主要内容简介

萧伯纳

英国

《苹果车》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2)现代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

②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③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2)主要特征:

①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文学家及代表作:

作家

国籍

代表作

主要内容简介

海明威

美国

《老人与海》

贝克特

爱尔兰

《等待戈多》

探究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

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艺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

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

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开始大量暴露出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从创作特点来看

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2、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1)特征:

①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③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

④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2)代表:

作家

代表作

主要内容简介

高尔基

《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

(1)特点: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人物及作品:

作家

国籍

代表作

备注

泰戈尔

印度

《戈拉》

鲁迅

中国

《呐喊》集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索卡因

尼日利亚

《森林之舞》

《阿凯的童年》

(三)反思总结

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学流派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三种。注意掌握每一流派的特点、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同时,也要注意俄国的普希金也属于浪漫主义代表,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则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杰出代表。另外,从教材中提到的作家中,分清哪些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四)当堂检测

1.“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这里说的作品是()

A.《西风颂》B.《唐璜》

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

2.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相比,在文学表现方法上最大的区别是()

A.反映社会现实B.集中表现自我

C.意识的延续占主导地位D.语言风格上大不一样

3.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上述引文主要指出了(

A.启蒙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B.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盛行的时代背景

C.绘画艺术的局限性

D.现代荒诞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4.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相同点是()

A.揭露社会问题

B.热衷于塑造正面和赞美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崇尚理性正义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B.《等待戈多》为现代主义作品

C.《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用现代主义手法创作的

D.《苹果车》是一部现代主义作品

6.(2009·安徽)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

7.(2009·广东)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

8.(2009·天津)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

9.(2009·江苏)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1CBBAD6ABBB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的表现有()

①语言为反传统的习惯

②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没有一个明显的理由

③故事的背景不明确,使读者不能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

①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②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③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④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有一作家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没有标点,不分段落,充分体现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据此,你认为它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D.魔幻现实主义

4.关于下列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

B.德国歌德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充分表达了浪漫主义爱国情怀

C.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无情揭露了美国社会中的弊端

D.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实主义作品

5.在19~20世纪的欧洲文坛上()

①古典主义注重抒发个人思想感情

②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

③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主观思想和个人感情

④现实主义文学着力批判社会黑暗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是()

A.对现实的不满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

B.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的描绘

C.对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赞扬

D.对封建统治阶级黑暗统治的强烈谴责

7.2008年北京奥运会,牵动着亿万人们的心。普罗米修斯冒险盗来天火,造福人类,也成为现代奥运会火炬接力最早的灵感。英国雪莱曾经以一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享誉文坛。这部巨著反映了()

A.时人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的失望

B.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C.作者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D.作者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8.一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他阅读了《巴黎圣母院》、《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悲惨世界》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

A.解冻文学B.古典主义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

9.有一位作家在其作品中用了大量篇幅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情节淡化,时空错位,你认为该作品应该属于那一文学流派()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

二、材料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现实主义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物挤压下的各种心态,并倡导社会改良。

材料二作为创作方法和艺术精神,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即使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做了准备,它是现实的创造,也是历史的继承。

──以上材料均摘自《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这一流派的特点。

(2)举出两位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

(3)依据材料二,我们是否认为现实主义流派在古希腊已经形成?为什么?

(4)综合两则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高三历史教案:《卓尔不群的雅典》教学设计


泾华学校课时教案

任课教师:杜绒 学科:历史 任课班级:高 三 授课时间 2018 年 9 月 日

课题

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学生自学

环节

认真研读教材完成知识点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教师

精讲

环节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雅典民主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三次改革),从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到公元前六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再到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发展到顶峰。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内容(以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为例)

①国家一切权利属于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②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都由公民大会决定;

③国家常设的行政机关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④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⑤国家一切官职(除十将军外)向各等级公民开放,由抽签选举产生,实行公职人员津贴制。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1.轮番而至;2.主权在民(人民主权);

3.法律至上;4.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

实质: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

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存在的进步性

雅典:促使雅典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西方: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提供借鉴

(2)存在的缺陷

范围: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奴求、妇女

范围: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忽视了公民的能力和道德水准,公民的决策也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容易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后果:这种民主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政治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了雅典后来的衰落;“成也民主,败也民主”

合作

探究

环节

1.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提示: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任期、比例代表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后世提供了政体模式。

2.雅典民主制与古代中国君主集权制相比孰优孰劣?

提示:各自有其利弊。

利雅典:使公民有自由发挥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中国:有利于集中国力,组织大规模工程建设和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弊:雅典:奴隶制直接民主,小国寡民,抽签选举

.中国: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练习

巩固环节

发掘教材想一想:345

课堂

小结

作业

布置

课时作业11相关习题

板书

设计

卓尔不群的雅典

一.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

二、知识精讲1、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1、发展历程2、雅典民主制与古代中国君主集权制相比孰优孰劣?

2、内容及评价四、随堂检测

课后反思

高二历史文学的繁荣教案


1文学的繁荣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分析插图

问题探究

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亚非拉美文学成就。

情景再现

历史比较

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第一,概述了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19世纪世界文学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学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主流。①概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最初30年盛行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②概述了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第二,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①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②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本课引言文字内容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和巴黎圣母院中发生的一段故事,它们分别出自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和法国作家雨果的笔下。这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世界近现代文坛群星璀璨、巨著纷呈,世界文学繁荣发展。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你认为流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浪漫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以及与其他文学的联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浪漫主义文学”。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主要作者和作品。文学艺术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增加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理论,让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帮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观察世界近代文学的发展变化过程,深入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社会背景。

(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点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创作出数量惊人的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著作。1831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它以离奇、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1862年,雨果又完成著名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冉阿让,小说的情节始于1815年滑铁卢战役,终于1832年法国六月起义,展现了一幅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悲惨世界》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但作者在探索社会问题出路时,更多地宣扬的是仁慈和宽恕、博爱和感化。

拜伦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拜伦最重要的作品《唐璜》是一部诗体长篇小说,通过游记方式记述贵族青年唐璜在希腊、俄国和英国等地游历的冒险及爱情遭遇,广泛地反映了欧洲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势力,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狡诈,热情地呼唤人民起来革命。他的诗歌洋溢着追求民主和民族解放的精神,饱含高昂的战斗激情。雪莱在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赞赏法国大革命。他的诗歌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象丰富。《西风颂》和《致云雀》等举世闻名。其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主要代表是海涅。其早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例如《诗集》、《旅行记》等。他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该诗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第二目“现实主义文学”。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1)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点

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第二,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2)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恩格斯称他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经历了拿破仑的兴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三个时期,对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创作素材的丰厚积累,为他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他所创作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以现实主义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狡诈和虚伪,真实描绘了法国社会生活。在《人间喜剧》中以《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最著名。《欧也妮·葛朗台》(1883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葛朗台是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小说通过葛朗台的发家史及其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社会为背景,以伏盖公寓(高里奥老头的寓所)和鲍赛昂夫人的客厅为舞台,描绘了贵族子弟拉斯蒂涅堕落的经历和高老头被女儿遗弃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的罪恶和道德的沦丧,形象地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从而表现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狄更斯。狄更斯出身贫困,十分熟悉英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情节细腻感人,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理是俄国文学从模仿走向独创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本目最后一段介绍了丹麦作家安徒生,挪威作家易卜生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及他们的代表作,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并肯定了这些文学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浪漫主义文学流行于19世纪,那么,在此时,欧洲的历史特征是什么?其特点之一的“歌颂人的本能感情”与此时的历史有什么关系?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在欧美文坛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教学时,还可以请学生阅读本目内容之后,提出自己尚不明白的历史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过程中完成本目学习任务。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等文学名著,一方面加深对当时历史的理解,也可以利用影视资料为学生再现当时的历史,加深学生的印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和社会现实分析19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产生的影响。

第三目“20世纪的西方文学”。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这一切促成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苹果车》是一部抨击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法国剧作家罗曼·罗兰反对战争、支持苏联、参加反法西斯的群众运动,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作家德莱塞,代表作《美国的悲剧》,突破了美国文坛的传统。尽管现实主义是人类文学史上生命力最强的创作方法之一,拥有一系列文学大师和经典,但它的辉煌毕竟属于19世纪。20世纪以后,历史的重心逐步转向悄然崛起的现代主义文学。在这个历史性交替的转变过程中,在现实主义作家的营垒中,分化出一批结合现代主义手法的大家。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并负重伤,还曾短暂赴华报道日本侵华战争。他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作者那“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的生存信念,给人以一种深刻而带有悲怆意味的人生启示。

有关现代主义文学的定义建议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

(1)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征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2)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剧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美国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视为现代社会各种制度的本质寓言和缩影。

第四目“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1)苏联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及其沿革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已进入了成熟和繁荣阶段。其基本特征是: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高尔基在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小说感情真挚。(屏幕同步显示,伴配音──保尔·柯察金的名言)这一时期的苏联作家,以真实的笔触塑造了正面的英雄形象,我们可称之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53年斯大林逝世,随着苏联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5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中出现了一股被称为“解冻”的文学现象,它是以作家爱伦堡1954年5月发表在文学杂志《旗》上的一个中篇小说《解冻》为标志的。尽管这并不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但是由于它首先突破了斯大林时代那种描写工农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把爱情和个人幸福问题作为小说的主题,因而赢得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小说的标题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的象征。此后,创作题材趋于多样化,既有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命运的作品,也有引起争论或批评的作品。从而造成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

苏联文学的沿革,既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思想性变革,又反映了苏联文坛活跃与混乱并存的局面,特别是其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苏联社会深层次变化的风向标。

(2)20世纪的亚、非、拉美文学

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的繁荣伴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其主流都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出现了许多颇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光辉代表,为印度现代民族主义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戈拉》塑造了爱国的印度民族主义知识分子形象。泰戈尔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他的《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描绘加勒比海沿岸小城百年孤独的原因及打破这种状态的途径。

在讲授这一部分教材内容时:第一,要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介绍现代文学的社会主义、西方的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亚非拉美现代民族主义等文化。并以此为背景评价具代表性的文学家及作品,讲授时要注意各类型的历史环境、阶段性发展和艺术特征,还要注意彼此在发展中的相互借鉴,从而展现现代文学的多元化和交流、融合的趋势。

第二,向学生讲清我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已从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果中汲取了必要的营养。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相互交融、吸收,从而相互生长、发展;在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应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两目的教学。建议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世界近代文学知道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进入本课学习。你读过哪些19世纪的外国名著?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学流派?各文学流派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对今后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回答。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思考分析我们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流行于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以及与其他文学的联系?让学生在了解社会历史背景的情况下,了解文学发展、演变的过程,最终得出世界文学发展具有延续性和多元性的历史结论。

关于“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两目。教科书出示了四幅插图《海明威和鱼》《等待戈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泰戈尔》。展示了世界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教学时可以将四幅历史插图为本部分教学的一条线索,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性质、不同民族风格的文学,由此得出“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这一结论。也可以将《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文学作品的片段让学生排练成文艺节目,进行表演,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了情操,也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最后小结可以利用、的内容进行。请学生阅读,然后完成其中的问题,活动过程请参见问题解答部分内容。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介绍19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时,用多媒体屏幕显示两幅图片。

图片1:《巴黎圣母院》

这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的剧照,吉普赛卖艺女子埃思梅拉达和敲钟人在一起。

图片2: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巴黎圣母院》电影,通过影片中对人物的刻画,加深学生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的理解。

案例二在介绍20世纪的苏联文学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

(用多媒体投影屏幕同步显示,伴配音)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

四、问题解答

1.有人说这首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关键:揭露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

思路引领:从腐朽中看到生机,揭示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

答案提示:同意。这是雪莱的一首抒情诗。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诗句充满高亢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揭示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因而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2.你读过巴尔扎克的哪部小说,从中了解到当时法国社会的什么情况?

解题关键: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思路引领:反映现实,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

答案提示:《欧也妮·葛朗台》。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道德的沦丧,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从而表现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一、本课测评

1.19世纪世界文学呈现的主要流派有哪些?请各举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解题关键:19世纪世界文学。

思路引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两大文学潮流并存。

答案提示:流派: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作家及其作品:雨果《巴黎圣母院》、拜伦《唐璜》。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2.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解题关键:工业化进程加快,动荡复杂的社会环境。

思路引领:反映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

答案提示:主要特征:①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其中的孤独、焦虑、痛苦的情绪。②强调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附件诗歌、小说与戏剧

简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通过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20世纪中叶新兴的荒诞派戏剧,让学生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兴起的社会背景,认识到一定的文学思潮的产生是一定社会发展的结果,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1、背景:①人们对革命或改革后的欧洲状况普遍不满,对启蒙理性的失望;②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通过改革或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基本确立。知识分子大都受过启蒙思想的熏陶,曾是革命的热情拥护者。但革命后确立的新制度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对18世纪启蒙学者所鼓吹的自由民主思想的实践感到失望,革命时期欧洲动荡的社会现实,资本的剥削给人们带来的失望,文学艺术是现实的反映,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象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便应运而生。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一是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二是崇尚自由和解放,热情讴歌人民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与此相对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塑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3、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人物简介: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10岁继承男爵爵位。他曾在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读书,深受启蒙主义的熏陶。成年以后,正逢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进步思想,使他接近英国的工人运动,并成为19世纪初欧洲革命运动中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一名战士。他的主要作品:《闲暇的时刻》(1807年)、《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1812年)、《异教徒》(1813年)、《唐璜》(未完成)。拜伦在英国文学史上素有“恶魔诗人”之称。拜伦巩固了诗坛地位,社会上却因私生活遭受越来越多的攻击,结婚一年多的妻子离他而去,使英国上层人士对他的攻击达到高潮,他素来不喜欢其伪善和冷酷,于是愤然移居意大利。1823年,希腊传来抗击土耳其斗争高涨的消息,拜伦放下写作中的《唐璜》,依然乘船去希腊,参加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数月过度劳累导致身体不支,一次又被大雨淋湿,终于一病不起,18245年4月19日逝世于希腊军中。希腊举国哀悼,将4月19日定为“国哀日”。人民为他服丧致哀,政府以隆重军礼向他遗体告别。他那些雷奔电激、波翻云涌的诗篇,生前便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他死后一百多年来仍在全世界传诵不衰。歌德说拜伦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拜伦为“思想界的君王”;鲁迅坦然承认:他自己早期对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和“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精神,都是从拜伦那里学来的。②雪莱《西风颂》人物简介:雪莱(1794—1822),英国诗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富于反抗精神,深受卢梭等人思想影响,他以诗歌的形式抨击压迫和强权,召唤对于现实的变革。曾就读于著名的伊顿大学、牛津大学,由于思想叛逆,写反宗教的哲学论文被学校开除,投身社会后,又因为写诗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民族民主运动,被迫迁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仍积极支持意大利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后来渡海遇风暴,不幸沉船溺水。终年不足30岁,葬于罗马。其最具代表性的佳作是《西风颂》(以西风扫落叶象征革命力量扫荡反动统治)。思考:拜伦和雪莱有什么相似的经历?文风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1)相似经历:两人都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而且又都因为写作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所不容,因此不得不先后流亡异国;(2)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3)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的创作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不同点:拜伦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课文关于二人的插图也反映不同的性格特征,拜伦更具有忧郁的气质)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拜伦式的英雄),表现作者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立和忧郁。雪莱的作品则体现了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的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对未来充满希望。4、影响①有力支持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②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的旗帜。二、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现实主义小说1、背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化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赤贫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罪恶现象惊人增加。文学上,人们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抗议和呐喊,而要求真实的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因此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风靡欧洲。

“批判现实主义”最早由高尔基提出来,他对其由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结合课后“知识链接”),但由于历史局限性,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不是药彻底摧毁它,而是主张用阶级调和等方法改良。)2、巴尔扎克及其《人间喜剧》人物简介: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被誉为“小说界的拿破仑”,“小说的莎士比亚”等。练一练:(1)对于金钱,葛朗台的反应是“像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繁殖”。(2)对于储藏室的钥匙贴身放着,还不时地用手抚摸。(3)对于他的妻子去世,他逼迫他的女儿放弃继承权,说:“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你欠我的还了我,这才叫做公平交易。“(4)对于临死之前,神甫为他做法事,他还想抢神甫的镀金十字架,却因为用力过度而一命呜呼。根据课本第76页小字部分的内容,讨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刻画人物的特点。特点:通过葛朗台这个形象可以看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很注重细节的描写,善于选取典型的生活现象,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提高了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3、托尔斯泰及其《战争与和平》人物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于1852年问世,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年》《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三、20世纪中叶新兴的戏剧1、荒诞派戏剧产生的社会背景荒诞派戏剧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欧世界,哲学上用来形容个人在信仰破灭之后与生存环境脱节的尴尬难堪状态。认为现实世界是荒诞而不可救药的,人生是孤独的,一切追求都是未知数,荒诞派戏剧主要表现“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没有人去,也没有人来,真可怕”这样虚无荒诞的人生观。2、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贝克特“二战”留居巴黎,饱偿战争的悲伤,开始了对人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探求,《等待戈多》主要写两个流浪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代。作者就是用这种怪异、离奇、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表现生活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普通人的尴尬难堪的处境。剧中人对于戈多的徒劳等待,表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剧中人彼此间的不可分手离弃,则隐喻着西方人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表面上是在描写人生中乱七八糟的东西,实际上是力图抓住人类生存的最本质的方面。因此从上映起就反响热烈,一举成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