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7

一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复习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复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练习题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参考答案

1、长方形有(4)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三角形有(3)条边。

2、用(4)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4)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圆)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体会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基数(用数可以表示物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序数(用数可以表示集合中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意思。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在数数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能对100以内的数量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使学生更清楚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会先从数的位数上比较,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的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逐步培养数感。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知识点归纳

图形分类

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

(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

(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

(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通过自己动手分类,对图形进行再认识,了解图形的特征。

2、了解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分类

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1)按角分,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了解其本质特征: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通过分类,使学生弄清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

1、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角形边的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上述知识点判断所给的已知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如果能围

成三角形,能围成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四边形的分类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了解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图案欣赏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2、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知识点归纳

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1、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进一,再加整十数就是结果。能正确地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法:强调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能正确进行计算。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

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当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

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重点指导竖式的计算,并理解“借一作十”的含义。

3.根据主题图会进行比较合理的估算。

小小运动会

【知识点】

1、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小小运动会,综合复习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和图形的认识。

2、能利用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并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记住得数,然后再与整十数合并起来才是计算的结果。

3、应用方法熟练的进行口算。

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的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

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计算,明白列竖式的方法,知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1、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3、使学生能够在正确列出算式后进行准确的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图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图形

图形分类

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

(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

(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

(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通过自己动手分类,对图形进行再认识,了解图形的特征。

2、了解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分类

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1)按角分,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了解其本质特征: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通过分类,使学生弄清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

1、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角形边的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上述知识点判断所给的已知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如果能围

成三角形,能围成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四边形的分类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了解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课后练习题】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公式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公式知识点归纳

数学数位公式: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数学加减法公式: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公式: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两位数加二位数(进位)公式:

44+28=

凑整十:

1、第一个加数凑整十

44差6变50此时将第二个加数28变成6+2244+6=50此时还有2没有加50+22=72

2、第二个加数凑整十

28差2变30此时将第一个加数44变成42+228+2=30此时还有42没有加42+30=72

“十几减九”的计算公式:

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摆一摆小棒。

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是一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整捆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数学应用题的公式:

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和为十的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数学时钟的认识公式:

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人民币的换算公式: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必备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数学数位公式: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数学加减法公式: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公式: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两位数加二位数(进位)公式:

44+28=

凑整十:

1、第一个加数凑整十

44差6变50此时将第二个加数28变成6+2244+6=50此时还有2没有加50+22=72

2、第二个加数凑整十

28差2变30此时将第一个加数44变成42+228+2=30此时还有42没有加42+30=72

“十几减九”的计算公式:

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摆一摆小棒。

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是一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整捆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数学应用题的公式:

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和为十的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数学时钟的认识公式:

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人民币的换算公式: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4单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4单元)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本单元主要是在认识五种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并能正确区分什么时平面图形?什么是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同时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这些图形名称。

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本单元的知识非常重要。)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如下:1、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请家长督促孩子熟记退位减法的算理:被减数的个位要记牢,减9要多1,减8要多2,减7要多3,减6要多4,减5要多5,减4要多6,减3要多7,减2要多8)。2、解决问题中遇到求“还剩”、“还要”、“还有”、“左边”等等,一律用减法(已知总和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3、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很清晰地排除题目中的干扰信息,从中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正确地列式计算。4、针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时,用减法,大数减小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和排列;在比较、分类、排列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单元的知识非常重要)

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如下:1、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能正确地读写它们(读数要大写、写数则要小写,读写数都从高位起);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3、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可以利用百数表,或者从高位一一比较(先比较十位,十位大则这个数大,如54〉32;十位相同则看个位,个位大则这个数大,如87〉82。);4、教材第46页例7非常重要(必考题),10个一圈则直接用数的组成,8个或12个一圈则要耐心地看图圈一圈,并正确回答问题。5、能熟练计算30+2=32或98—8=90类似计算题。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归纳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最高,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从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入手,学生容易了解,如:1+2=3反过来就是3-1=2,3-2=1。又能够廷伸到以后二年级的乘法口诀求商法。这个方法的缺点在于:要求学生的思维要高,反应要快,有个别学生记性不好或反应能力差的,要掌握这方法不容易。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学习来容易记住,简单又好理解,还能为以后多位数的退位减法设下伏笔。但这个方法的缺点:学习这方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的,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平十法”的优点在于:大多数学生容易掌握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研究学习。这方法的缺点:学生在用这个方法计算时容易养成扒手指的习惯。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这方法的优点在于:再次让学生复习凑十法。它的气点就是: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有个别学生容易加补上的那数忘记加上了。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优点:这个方法比“多减加补”的方法更容易记,也比效不会出错。缺点: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知识点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知识点

知识点

1、单向平移求不同的和的个数规律:方格的总个数—每次框出的个数+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

2、双向平移:如果平移的方向既有横又有纵,我们只要分别探究出两个方向上各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和单向平移的规律一样),相乘的积是多少一共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

3、中间的数×框出的个数=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注意:有些数字的和是不能框出来的,(1)是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2)是虽然“框出的每个数的和÷框出的个数=中间的数”,但中间的数在边上;(3)出现有空白方格。)

练习题

一、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图形。

★●●■■■★●●■■■★()●■■■★●●■■■()●●■■■

二、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数学。

2、4、6、8、()、12、14、16、()、20

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图形。

★●●■■■★●●■■■★(●)●■■■★●●■■■(★)●●■■■

二、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数学。

2、4、6、8、(10)、12、14、16、(18)、20

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5-8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5=7

方法三:8+(7)=1515-8=7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总数-运走的=没运走的

总数-吹灭的=没灭的(亮着的)

总数-下来的=树上的

总数-已经浇的=没浇的

原有的-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剩下的=卖出的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

总数-借走的=剩下的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用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用一个正方体画出的正方形都一样。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能折出4个长方形,或4个正方形或4个三角形。

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29添上1是30,39添上1是(),49添上1是(),59添上1是(),99添上1是()。

100少1是()。40比()多1,比()少1.

10根10根的数,从10数到100.(10、20、30、40、50、60、70、80、90、100)

10个十是一百100个一是100.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几个十是几十,几个一是几。

十位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是几表示几个一。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一个地数,相邻数是指这个数的前一个数(比这个数小的)和后一个数(比这个数大的)。

一共要搬的数-已经搬的=还要搬的。

筐外的+筐里的=总数

百数表中横着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竖着看,下一个数比上一个数多10.

同一行(除第一行)中前9个数十位相同;同一列中的数个位相同。

100以内个位和十位相同的两位数有:11、22、33、44、55、66、77、88、99。

100以内个位是6的数有:6、16、26、36、46、56、66、76、86、96.

100以内十位是6的数有:60、61、62、63、64、65、66、67、68、69。

1-100中个位上是0数有0、10、20、30、40、50、60、70、80、90、100

2个2个的数数(略)5个5个数数(略)

比大小;位数多的比位数少的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两位数比一位数大);位数相同,最高位大的数就大(两位数比较中十位数大的数就大);两位数中十位相同,就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两数比较,较为接近叫差不多,也可叫多一些或少一些;相差较大,叫多得多或少得多。

个位是1、3、5、7、9的数是单数(奇数),个位是2、4、6、8、0的数中双数(偶数)

第四、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0+30=70想: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

45+30=75想:先算40+30=70再算70+5=75

45+3=48想:先算5+3=8再算40+8=48

24+9=30想:先算4+9=13再算20+13=33

个位和个位加,十位和十位加(相同数位相加)

个位满十,十位多1;个位不满十,十位不变

原有的+跑来的=现有的原有的-跑走的=现在的

求总数

第一次的+第二次的=两次有的

已经摘的+没摘的=原有的

已经拼好的+没拼好的=一共要拼的

已经收的+没收的=一共要收的

没吃的+已经吃的=一共买的

易错:原有的+送来的=现有的原有的+送走的=现在的

卖出的+剩下的=原有的

45-30=15想:先算40-30=10再算10+5=15

28-7=21想:先算8-7=1再算20+1=21

34-8=26想:先算14-8=6再算6+20=26

个位和个位减,十位和十位减(相同数位相减)

个位不够减,十位少1;个位够减,十位不变。

车的座位总数-已经上车的=空座位数

求去掉部分:

总数-剩下的=已经吃的

总数-剩下的=划走的。

总数-剩下的=借走的

总数-没栽的=已经栽的

上午飞走的+下午飞走的=一共飞走的

总数-飞走的=剩下没飞走的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后再减。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甲比乙多多少?乙比甲少多少?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

第五单元角分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1元=10角=100分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

按规律填数

6、12、18、()、()、()、()、()、()。

7、14、21、()、()、()、()、()、()。

8、16、24、()、()、()、()、()、()。

9、18、27、()、()、()、()、()、()。

《一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